#恐懼

孩子出現懼學症?找出恐懼之因

孩子出現懼學症?找出恐懼之因#恐懼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懼學症的形成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有些與孩子的分離焦慮有關,例如無法與主要照顧者分開而害怕上學,這部分可以參考前面章節的敘述,另外則是孩子對於特定的情境,比如學校,產生過度的害怕、恐懼。只要預期或觸及到這些情境,像是學校,很容易喚起當事人身心的過度反應,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過度換氣、盜冷汗等,同時,明顯感受到害怕、恐懼與焦慮,而想要迴避類似情境,導致無法順利上學。 情緒行為障礙的輔導與教養祕訣釐清孩子恐懼上學的壓力來源首先,進一步確認孩子是害怕進入「學校」,還是害怕進入「教室」。有些孩子願意進入學校,待在輔導室或資源班,但就是不願意進入原班教室。這時,我們必須要釐清,對孩子來說,原班教室是否為主要的壓力來源。而這當中,是否存在老師在教學上的不當管教,或是同學之間的霸凌,或者來自於孩子在課業上落後,或是在教室裡的人際衝突。當然,也有孩子對於學校情境產生莫名的恐懼。試著讓孩子具體說明讓他害怕、恐懼的原因。與焦慮相較,害怕與恐懼的感覺一般應該是很明確的,照理,孩子應該說得出來是什麼令他害怕、恐懼。 找出轉折點試著回想,從孩子原本願意去學校到不願意上學,這當中的轉折點。是否曾經發生什麼事件,造成孩子拒絕或懼怕到學校。有些孩子是漸進式地不上學,有些孩子則是突然拒絕到學校。尤其是後者,找出特定的事件會是很重要的關鍵。當學校存在這些恐懼的來源,如果沒有獲得進一步地釐清或解決,我們卻一味地要求孩子到學校上課,很容易讓孩子恐懼的情緒升到最高點。 試探願意上學的誘因可以和孩子討論:在什麼情況下,他願意上學?這並非在談條件,而是過程中,試著找出可能存在的誘因是什麼。有些孩子會主動提及想轉學,這時可以陪伴他進一步釐清:原來的學校與下一所學校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 留意「雙重獲得」,而更強化拒學避免孩子因為懼學在家而有「雙重獲得」:一是解除了上學的壓力源;二是留在家裡,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的雙重獲得,很容易讓孩子日後更不想到學校。 是否需要完成家庭作業?當孩子沒有到學校,學校的課業是否需要繼續完成?這是值得探討的部分。有些孩子雖然沒到學校,但是依然會在家裡準備功課,完成作業,或到補習班去補習。這時,可以先排除懼學是由於課業壓力。但是孩子如果未上學,留在家裡,卻不願意做學校的功課,就需要進一步釐清:當中的理由會是什麼?恐懼上學和完成課業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 了解激烈行為背後的訊息我們必須思考要求孩子上學,他卻出現激烈的反應,這時他想要傳達的訊息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或是校園裡,實際存在著讓他害怕、恐懼的事情?例如有些孩子的壓力源,來自於他無法改變的事物,像是老師不合理的要求,考試答錯的部分得訂正到全對,否則不准下課,這使得孩子得一直面臨時間被剝奪,無法下課的現實狀況。 漸進式地入班當孩子明顯害怕上學,但我們尚未找出問題的癥結,這時,先不急著馬上要求孩子得回到教室上課。但是,請試著和孩子討論採「漸進式入班」的方式,例如到學校後,先待在輔導室或資源班,或有些課程上課,有些課程暫時先不上。過程中,慢慢了解孩子真正恐懼的到底是哪些事情。(本文摘自/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寶瓶文化) 

解析噩夢8種惡人 揪出潛藏心理問題

解析噩夢8種惡人 揪出潛藏心理問題#恐懼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雖然恐懼的情緒能量,有可能出現在任何一種主題的夢裡,但根據我的經驗,夢中可能出現的可怕人物,不外乎以下八大類。做夢者必須明確辨認出,自己夢到的是哪一種惡人,否則恐怕很難找出它與你真實人生之間的關聯。1)陰影人物/ 內在。 做夢者可能會感覺害怕或受到威脅,但未必真的造成嚴重的傷害。 面對時,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做夢者的心靈中有個新的部分,想要被整合進來。應採取的回應是,面對它,而且最終要把它整合進來。2)自我審查人物/ 內在。但通常會以外來人物之姿出現,且行為相當惡劣,但它其實是在描述做夢者的某個面向。 會傷害夢裡的其他人物。 面對它,會變得比較正面,但前提是做夢者願意承認自己曾經對不起它。 心理動力學是,做夢者對於自身的某個問題缺乏自知之明,而且還一直責怪別人,潛意識指出了這一點。應採取的回應是,做夢者承認自己的確有這方面的問題,不再怪罪別人,並試著改變它。3)外在人物/ 外在。做夢者人生中的某個人或某樣東西出現在夢中,並對做夢者造成誇張的傷害,但也可能由另一個角色來扮演它們。 會造成傷害。 面對它,它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造夢器想要向做夢者示警:有可能受到傷害,或是願意讓自己受到傷害。應採取的回應是,按照自我檢查的主題處理——先弄清楚夢是在傳達警訊,還是要求做夢者面對現實,然後再做適當處理。4)內向投射人物/ 內在,但並非真的是做夢者的一部分。 會造成傷害,它是真的壞心眼、好批評的、會攻擊人、傷害人。 面對它,它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在過去被迫進入做夢者心中的某樣東西,現在已經被內化了(例如某個負面的內在聲音或信念)。應採取的回應是,做夢者須認清內向投射是他不想要的外來異物,並盡可能削弱它的力量,或是把它驅逐出去。5)大腦場域人物/ 內在。 會造成傷害。 若面對它,它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它是做夢者大腦中的某個神經網絡,但不受控制也無法節制,例如壞習慣、強迫症、上癮症、偏執、非理性的害怕、恐懼症。應採取的回應是,腦部訓練——做夢者想像自己重返夢中出狀況的那個場景,並找到脫身的方法或途徑。6)失控的自我照顧系統人物/ 內在。 會造成傷害。 若面對它,它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它原本是做夢者在心靈受創後,為了自我保護,或是減輕痛苦而創造出來的,是一種創傷反應。但它堅拒改變,也不願接受幫助,且會故態復萌與自我糟蹋。應採取的回應是,對於這已失控的自我照顧系統,做夢者要更細心體察它的運作狀況,設法使它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7)疾病人物/ 可能是內在或外在人物。 會造成傷害。 若面對它,它通常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它是在描述做夢者的某種疾病,通常是一種不會自己好起來的惡疾,例如癌症、自體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腦部化學物質不穩定、腦部受傷,以及寄生蟲感染。應採取的回應是,夢可能會提供其他線索,作為處理這些疾病的最佳對策。8)睡眠癱瘓人物/ 內在。 通常不會造成傷害,它其實只是出現在臥室的一種「狀況」。 若面對它,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做夢者通常認為自己在臥室裡是完全清醒的,卻動彈不得也發不出任何聲音。然後可能有個人物出現了,通常是靠近床尾的地方。這種睡眠中出現癱瘓的狀況,通常會讓做夢者感到害怕,但其實沒什麼好怕的。應採取的回應是,做夢者要留意生理是否出了什麼狀況。想像重返夢境,然後留心正在發生的事情。訓練自己把它當成一個正面(而非可怕)的經驗。(本文摘自/心理醫生幫你解夢:人生的疑惑和困境,第一個暗示你答案的是夢境。整合榮格心理學、次人格分析,醫師助你趨吉避凶/大是文化)

恐懼情緒化為噩夢 自問4題緩心情

恐懼情緒化為噩夢 自問4題緩心情#恐懼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恐懼是一種情緒能量,可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夢中,它跟情欲能量一樣,本身並非一種夢的主題,但可以出現在任何一種主題中。因此噩夢並不是夢的一個類別,噩夢就只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夢,所以做夢者必須辨認出,你面對哪一種夢主題。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夢中出現一個可怕的人物時,你如何判斷他是否真的會造成傷害?有些夢中人物雖然在登場時,展現出想要傷害你的意圖,但後來卻變得非常正面,我們要如何區分他們?由於兩者間的差異不容易分辨,所以確實區分其實非常重要,因為這攸關解夢工作的目標——如果夢中人物代表的是正面的事物,那我們就應加以整合,如果是負面的事物,就應盡量避開。辨別噩夢中人物有害或無害的準則當你從一個可怕的夢驚醒時,那份恐懼或許仍迴盪在心中。人們通常不願意處理噩夢,是因為他們不想再次體驗那種恐懼,兒童尤其如此。如果一開始便問「夢希望你怎麼做」,恐怕無法獲得正確的解夢方向,因為這時候餘悸猶存的做夢者,多半只會回答——它要我離開那怪物!所以,遇到讓人膽戰心驚的噩夢時,不妨運用以下的技巧:挑出夢中最嚇人的那一個(或數個)人物,然後逐一思考以下4個問題。如果你不確定其中一個問題的答案,不必卡在這裡,而是直接進行下個問題:•這個人物是內在(你的一部分)還是外在(你人生中的某個人或某樣東西)?•它在夢裡真的有造成傷害嗎(或者只是你預期它會造成傷害)?•當你在想像中遇見它時,它會變得比較正面嗎(做一個簡短的想像練習,與那個夢中人物面對面)?•這個夢的心理動力學是什麼?等你把所有問題認真想過一遍後,你的情緒應該變得比較平靜,比較沒那麼害怕。代之而起的是天生的好奇心,想要弄清楚你的心靈在做夢時究竟怎麼了。解夢應該自己來還是要找人幫忙如果你做了一個令你感到困擾的噩夢,不妨挑選其中一個夢來解讀,說不定就能找出其中的癥結,並採取適當的回應。如果成功了,就會發現那些「噩夢」並沒有那麼可怕。如果你還是走不出來,而且覺得找不到適當的連結,或是覺得需要一些指引,以及參考別人的觀點,那麼找人幫忙也是可以的。不管是哪一種狀況,我都鼓勵你積極主動處理你的噩夢,要勇敢面對它們,別讓它們一直來騷擾你。我曾遇過許多人長年來一直被噩夢纏身,卻始終苦無對策,各位千萬別淪為被噩夢欺負的受害者。(本文摘自/心理醫生幫你解夢:人生的疑惑和困境,第一個暗示你答案的是夢境。整合榮格心理學、次人格分析,醫師助你趨吉避凶/大是文化)

研究:約會看恐怖電影 加強雙方魅力

研究:約會看恐怖電影 加強雙方魅力#恐懼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現代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曾發表一篇影響深遠的〈論詭異〉,自此掀起了心理學界從精神動力的角度,來解釋各種現象的深厚傳統—也就是採用心理學的精神動力理論,這源自於佛洛伊德、榮格等人的精神分析法。二手的恐懼體驗 滿足了本我的誘惑從佛洛伊德的傳統學說來看,恐怖電影可提供一種二手(但安全)體驗的驚悚來探究本我,並喚起深埋已久的情緒,以及被長期禁止的欲望。而從榮格的學說來看,恐怖故事的吸引力在於可以和原型接觸交流—所謂原型,指的是最原始的文化模板,深深烙印在眾人的集體潛意識裡,可觸發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然而,心理學界把佛洛伊德和榮格的理論視為哲學,而不是可驗證的科學假設。近代對恐怖電影吸引力的解釋還包括齊爾曼,在一九七○年代提出的興奮轉移理論。他指出,恐怖電影結束時,當緊繃的張力平息下來、好人獲勝,這時觀眾會感覺良好,這是古希臘「宣洩」概念的現代版。然而這套理論最明顯的瑕疵是:很多恐怖電影並沒有快樂結局。另有一套理論認為,恐怖電影有一種類似於做夢的功能:是一種虛擬實境演練,以利於應付真實人生的危急情況。在虛構的世界裡預先體驗恐懼,可讓我們先做好準備,以因應真實世界裡的危機。約會不看恐怖電影 真的不酷一九八六年,齊爾曼、門道夫(Norbert Mundorf)等人發表了一篇研究,指出男大學生在看恐怖電影時,如果女伴表現出憂慮、受苦,男大生會看得更過癮;而女大學生的男伴如果保持冷靜鎮定、堅忍,女大生會看得更高興。一九六○年代一項經典研究也證明,男性如果在不穩的吊橋,或其他容易引起恐懼的情況下遇到年輕女子,這時男性所散發出的吸引力,會勝過在平穩的地面上與女子相遇時的狀況;這意味著,一旦高漲的情緒被激起(意即腎上腺激增的生理情況)並轉移到其他感受或性吸引力上時,就會出現這種「錯誤歸因效應」。此外,夫妻或情侶檔去看恐怖電影,或許也會有類似的狀況,就是所謂的「依偎效應」。甚至,若在一個安全、可掌控的環境裡觀看虛構電影,當恐怖片激起了高張反應,就可能會讓人產生「後設情緒」,意即觀眾能夠清楚察覺到自己的害怕及恐懼,並以此為樂(因為不會真的有危險)。(本文摘自/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我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遠流出版)

實驗:能不能靠投藥消除恐懼記憶?

實驗:能不能靠投藥消除恐懼記憶?#恐懼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如果情況糟到單靠見識也無法改善的話,那我們該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神經科學幫我們準備萬能藥,只需要投這種藥,不斷蔓延的恐懼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茴香黴素這種抗生素,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中,會導致杏仁核中的經典恐懼制約受到阻礙。然而要將其應用到人體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動物實驗 除去不快記憶同樣地,也適用在第二個可能性,也就是在一隻老鼠的記憶中,喚醒錯誤的想像。其方法是透過光遺傳學,也就是藉由基因改造對腦部細胞進行操縱。這會產生作用,讓神經元可以藉由光脈衝開啟與關閉,不快的回憶也就可以這樣輕易除去。但若去思考運用在人類身上的話,現在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幻想。談到記憶內容刪除的臨床運用,只有傳統的電擊治療受到普遍認可。然而其中有個問題,也就是此方法並不是相當精準。個別的不快回憶並無法以此方式消除,更不用說會有一連串的副作用。情緒性認知存在 將感受中立化但不久前我們還是成功地進一步了解到,在恐懼這方面,之後所發生的事可以如何反過來影響之前所學習的內容。曾經有個實驗請參與者在中立環境下,學習不同單字表上的內容,接著再給他們其他的單字表,同時施加(適量的)電擊。此時發現,不是只有在單字表上與電擊的負面感受所連結的內容,記得比較牢而已;同時,電擊還會再展現出逆向的效果。第一張表上面的內容記得更熟──這部分內容,也就是在未有痛覺的情況下學到的內容,同時也與之後在疼痛狀態下學到的詞彙有關。其記憶效果不是在施加痛覺隨後而已,反而是長期的。一方面,這也成功讓原本中立的內容開始載有情緒,因為現在這些內容,也會反向與伴隨著痛覺的詞彙產生連結。另一方面,這樣的情緒加載過程,也被用來加強對這些內容的記憶。對此,科學家做出結論:情緒性認知這種東西確實存在,且這樣的認知也能做為逆向應用。就我們的討論範圍而言,只需要再將同樣的程序以反方向完成,不是依照感受將尚未情緒化的內容加載上去,而是將已載有情緒的回憶依循感受中立化。(本文摘自/是鴨子還是兔子/麥田出版)

消除恐懼記憶 先克服自身界線

消除恐懼記憶 先克服自身界線#恐懼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近來,幸運之神降臨在勒杜及其同事伊莉莎白.費爾普斯這兩位科學家身上,他們成功將老鼠的恐懼回憶刪除,更在人類身上也有了初始階段的成功。現在於杏仁核的層面也證明了該機制對於我們對記憶的新認知,有著基礎的重要性。直接面對記憶 讓恐懼不再作用講到蛋白質合成,以及記憶內容在重新回憶時,並不只是單純喚出,而會再度進行轉變這樣的過程。記憶的軌跡會再次變得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能夠形狀不固定,而必須在第二步驟再次固定或再強化。當一個內容重新出現時,我們的記憶也會先在底下的呼籲之後打上問號:我們所記得的東西,真的必須保存著當初出現的形態嗎?有需要以新發生的事情,來更新所記得的事嗎?會有一瞬間,記憶軌跡看似脆弱、易受到傷害,而這兩位科學家則將這種性質,運用在負載著情緒的記憶內容上。直接面對記憶與現實的明確性,會讓在現實當中曾經造成恐懼的那個時刻,不再顯示出作用。例如,之前在訊號後就有特定疼痛的話,現在就再也沒有那疼痛,甚至反而讓人有愉悅的印象。在再度喚醒之後的固定時間內,若能這樣直接面對,那顯然就有機會再度放下先前習得的恐懼。即使是在不同種類的依賴性方面,同樣的機制似乎也能產生效果,其治療的目的,特別在於避免復發。有人陪同面對懼高 擺脫恐懼長期以來,心理治療和心理學就是以這些療程做為支柱。而這些療程基本上所假定的是我們在盡可能類似的情況下,將令人不快的情緒,與中立或者令人開心的情緒互相比較,並以此對這件事施加些什麼。例如,去面對懼高的方式,就是讓當事人在有人陪同的情況下,前往位置高的地方,讓他們發現高其實不一定代表著危險。高度的訊號愈常保持不受察覺,就愈早有機會能再度擺脫與其關聯的恐懼。先克服自己的界限 才能面對恐懼「只有一個武器適合:傷口只能由那把矛癒合,那把當初畫出那道傷口的矛。」華格納在歌劇作品《帕西法爾》裡如此寫道。我們又再度來到了浪漫的幻想,若沒有這幻想,我們的感覺記憶或許就無法被理解。不過我們也不應過度正面看待這件事,即使這把矛有著療癒功能,畢竟仍是個尖銳又冷冰冰的工具,那些必須要面對並克服自身恐懼的人,得先克服自己的界限,才能面對那些恐懼。現在我們再度將感覺的錨自過去移除,並邁向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至少是一個我們記憶所期待,長大後的未來。(本文摘自/是鴨子還是兔子/麥田出版)

恐懼牽制人生 跳不出舒適圈

恐懼牽制人生 跳不出舒適圈#恐懼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如果我一直停留在害怕、自我的心態,我的人生會如何。如果我沒有放下恐懼,沒有對真愛和宏偉的真實人生開放自己,會怎麼樣呢?我非常肯定不會擁有今天的一切。你看,恐懼是牽制我們最大的禍害。如果我們不征服恐懼,就無法過著充滿烈焰的人生。恐懼阻止可能性 壓制做自己的能力恐懼阻止你成為有擔當的人。等著別人來解決問題、挺身而出、負起責任,這樣做要容易多了,不是嗎?恐懼會遏止可能性,它輕推著你還邊說道:「那不是你的錯......從來都不是你的錯。」恐懼阻止你全心擁抱你的故事,它壓制你做自己的能力,阻擋你慶祝並分享真實的自我;它鼓勵你持續高舉著面具。恐懼阻止你全心投入;它阻止你去冒大風險,去造成深刻的影響。它輕聲要你退縮,以免事情有閃失。恐懼將你鎖在受害者心態,它讓你不能感恩每一天為你帶來的大禮並因此而深感喜悅。它輕聲低語,說你該怪罪別人,在自憐中打滾,陷入絕望中。恐懼讓人卡在現狀 無法進步恐懼阻止你成長和伸展。它讓你的關係、事業和人生無法持續進步與發展。它讓你感到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要容易多了。恐懼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它讓真正的意義、成功、無私的生活完全不可能發生。恐懼提醒你這是個自相殘殺的世界,要你得先照顧好自己的需要、興趣和欲望。恐懼讓你卡在現狀,擔心你會說「萬一......該怎麼辦」、「哦,糟糕」,或是問「我要怎麼辦」的那些情況。它讓你交叉雙臂,穿上盔甲,握緊拳頭,隨時處於備戰狀態。與人群交流 期待未來更好但你還可以採取另一種方式,而且總是可以的。當你每次跟人交流就期待一個微笑、一個新朋友、一次真心的溝通,如何?若你將每個時刻都視為奇蹟呢?若你不從「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麻煩」的角度來看待每次交流,而是確定未來會更好呢?恐懼或愛,這是種選擇。你要選擇哪一種呢?(本文摘自/你的人生,不能就這樣算了/時報出版)

2歲兒不吃菜 試試多餵15次

2歲兒不吃菜 試試多餵15次#恐懼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關於喜歡和不喜歡食物的其中一道難題,是人們怎麼根據處境來改變喜好。如同心理學家保羅.羅津(Paul Rozin)所說的:「假如有個人喜歡龍蝦,並不代表他喜歡早餐吃龍蝦,或者在龍蝦上塗滿厚厚一層發泡鮮奶油」。一天之中的不同時間、不同頓飯,以及不同的地點,都可以烹調出相同的料理,或者調製出相同的飲料,這些餐點看來令人吮指大動,也可能讓人覺得單調乏味。我們可稱它為「松香酒效應」(retsina effect)讓孩子多嘗試不同種類食物避免挑食如果「喜歡」是熟悉程度高所導致的結果,套用這個邏輯,起先孩子喜歡吃的食物範疇一定比成年人少;因為他們還沒嘗過許多不同種類的食物。當父母將這個暫時性的警惕解讀為永久性時,將會產生問題,而這是很容易犯的錯誤。食物偏好養成的關鍵期,是在學走路的幼兒期間:即從一歲到三歲。但是這段期間恰巧是孩子成長階段中最令人抓狂,且故意不願嘗試新事物的時候。所有孩子「都」得到了恐新症(對新鮮的事物有恐懼感),其中只是程度多寡的差別;孩子們害怕新的食物,通常是新的蔬菜,但對蛋白質食物,如魚和肉,孩子們也會感到恐懼。這種症狀在兩歲至六歲期間達到高峰。對抗恐新症 爸媽記得多餵15次它可能是從我們的老祖先在野生環境中覓食,為了免受毒物侵害所演變而來的安全機制。不幸的是,現在它會導致孩子遠離他們本來必須學會喜歡上的──在身體發育期間所需的食物:蔬菜和蛋白質;而反過來投身蛋糕、白麵及甜甜圈的懷抱,以獲得安慰。就像名稱所暗示的,恐新症並非只是食物吃起來不喜歡、不順口的感受:它是在要品嘗東西(或嘗試新事物)時,莫名從內心油然而生的恐懼感。在許多情況下,恐新症可以簡單地透過餵食孩子食物數次(通常最多15次),直到他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遭受到任何不利的後果」才被克服。看吧!吃蕃茄不會有什麼事!你看,你還是好好的啊!漸漸地,厭惡感就會減輕,直到有一天情況整個大翻轉,幾乎很奇妙地變得熱愛上它。對於每樣新食物,就得反覆不斷地這麼做(餵食);喜歡哈密瓜的孩子,並不能保證他們也會喜歡西瓜。(本文摘自/食物如何改變人/大寫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