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群

重訓過度當心有了馬甲線 沒了事業線

重訓過度當心有了馬甲線 沒了事業線#核心肌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擁有小蠻腰、馬甲線,讓臀部更緊實,30歲的OL小美勤上健身房,請教練一對一教學,鍛鍊核心肌群,結果效果極佳,曲線變得玲瓏有致,但令人意外的是,原本波濤洶湧、34D雙峰居然「消風」了。乳房組織 脂肪佔9成許多女生都有類似的悲慘經驗,想透過節食、運動健身控制體重,但好不容易體重減輕了,傲人的雙峰卻縮水,有了馬甲線,卻沒有事業線,想要補回來,難上加難。女生想要鍛鍊核心,練出馬甲線,千萬不可練過頭,如果胸大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等肌肉組織過大,乳房組織相對就會變小,甚至不見,許多女生練健美健身,練到最後,胸部就跟男性選手一樣,變成四方胸,少了女人特有韻味。女性乳房組織是由脂肪、肌肉及乳腺所構成,其中脂肪就佔九成,一般認為,運動時促使脂肪燃燒,所以胸部當然也會隨之變小,看似有道理,但只要沒有練過頭,應該都只是錯覺。肌肉量會影響視覺效果練重訓的女生越來越多,在教練指導下,靠著器材增加肌肉量,鍛鍊胸大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只要適當運動量,乳房組織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如果量測胸圍,尺寸應該只比以前少一點,不會差太多。事實上,肌肉量確實會影響視覺,例如同樣挺著大肥肚,肥宅男跟肌肉熊男樣態就差很多,前者看起來就是胖,但肌肉量如果較多,一樣尺寸腰圍就顯得較小。脂肪不會變成肌肉,但肌肉放著不運動,卻可能變成脂肪,只要透過重訓、有氧運動、核心肌群訓練,持之以恒就能燃燒脂肪,增加肌肉量,改變最明顯的部位就是腰身,腰圍變細,體態結實。以小美為例,腰圍確實瘦了兩吋,馬甲線相當明顯,穿上貼身套裝、緊身牛仔褲,比以前好看許多。至於看似消風、縮小的胸部,只要花點巧思,仍可擠出美美的事業線。建議女性運動時,務必穿上運動內衣,固定胸部,避免乳房上下左右晃動。如果劇烈晃動,可能傷及支撐胸部的韌帶,要是乳房懸韌帶損傷,就可能讓胸部下垂,即使沒縮水,但胸型就不美了。相較之下,如果胖胖女生不運動,只是靠節食,整個人瘦下來,乳房確實就會嚴重縮小,因為胸部脂肪質地柔軟,且靠近心臟,因體溫較高,節食時一定會跟著變小。快速減重 臉垮肉鬆顯老男性雖然不會有運動造成乳房消風問題,但快速減重,可能讓外貌變老。醫師指出,快速瘦身皮下脂肪也會跟著流失,其中以臉部最明顯,就像是飽滿光亮的橘子,放久之後,逐漸風乾,臉垮肉鬆,很難再補回來。建議每月減重最多2、3公斤,要是一個月瘦7、8公斤,想不老也難。

體幹無力骨骼歪!3招檢測「體幹力」

體幹無力骨骼歪!3招檢測「體幹力」#核心肌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體幹無力是什麼樣子呢?你可以想像成身體就好像沒有竹籤串起來的蒟蒻一樣,軟趴趴的、重心不穩 無法隨心所欲,總是歪來扭去。除了會影響外觀:骨骼歪斜、姿勢及體態不佳之外,有時還會引發僵硬、疼痛及疲勞等各種身體不適。透過3個簡單的動作,馬上檢查你的體幹力吧!從3個動作與生活習慣,檢測體幹力1) 站姿,單邊膝蓋往上抬 Good維持站姿挺直,且膝蓋能抬高超過髖關節。 Bad膝蓋無法抬高。踩地的腳無法打直。會駝背。2)仰躺 Good腰背部微微上挺,與地板距離約1根手指。 Bad腰部平貼在地板上。腰部拱起距離地板很遠。3)仰躺、 雙腳併攏抬高抬高至45度、抬高至90度。 Good腰背部微凹,與地板距離約1根手指。 Bad腰部平貼在地板上。腰部拱起距離地板很遠。習慣體幹無力的人,有這些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的習慣動作,或許正是身體些微不適或是體幹力衰退的徵兆。請好好鍛鍊體幹,提高自我調節力!1)小腹明顯突出。2)容易疲勞。3)站立時會將重心放在單腳上。4)習慣駝背。5)經常絆倒。6)走路很大聲。7)不容易瘦下來。8)站沒多久就會想坐下來。9)站立時腳會交叉。10)站立時不自覺地挺肚。11)容易閃到腰。12)走路步伐小、走不快。(本文摘自/超高效女子瘦身肌力訓練:先練核心深層肌、再練單一部位!改變肌力訓練順序,成功瘦出微肌曲線/幸福文化)

女人動起來!鍛鍊體幹核心肌6大優點

女人動起來!鍛鍊體幹核心肌6大優點#核心肌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生限定的額外好處!鍛鍊體幹核心肌的優點。體幹訓練所帶來的良性循環,就是讓妳的身體醒過來。1) 緊實腹部,練出凹凸有致的身材曲線運動不足、過食以及生活習慣不規律,這些都會馬上反映在腹部。體幹訓練若能持之以恆,保證可以擁有不易囤積脂肪且緊實的腰圍。讓覆蓋在腹部的束腹狀深層肌肉運作起來,腰圍就會立刻小一圈,A4 腰、微笑臀、馬甲線,你也可以達到模特兒級的體態!2) 改善身體循環,打造易瘦體質調整體幹的平衡,使肌肉得以確實運作後,就能養成正確的呼吸循環,充分吸氣並完全吐氣,讓氧氣有效率進出,身體便會隨時充滿活力。當肌肉量增加,代謝也會跟著變好,使身體循環改善,逐漸養成不易囤積脂肪的體質。3) 使骨盆穩固,內臟位在正確位置上活化靠近腹部內臟的深層肌肉後,可維持正確姿勢,使骨盆周圍的肌肉活動自如。當骨盆穩固,即可調節賀爾蒙平衡,還能達到改善內臟機能的效果,更進一步可消除便秘、生理痛以及手腳冰冷等症狀。4) 讓身體遠離僵硬及痠緊痛身體僵硬起因於畏冷所導致的血液循環不良,或是因體重增加所造成的肌肉負擔等因素。透過肌力訓練、適度刺激體幹,就能改善血液循環,轉變成易瘦體質,有效消耗熱量,因此也能逐步改善僵硬頑疾。再加上姿勢改善,也會確實感覺到不容易疲勞。5) 身體自然挺直,動作輕快有力想讓手腳活動自如,必須以體幹作為軸心。無論在跑步或投擲物品,甚至於游泳的時候, 當軸心不夠強健,將無法有效率地將力量傳遞至手腳。就連日常生活的細微動作,也只須將軸心調整好,就能輕鬆完成。而且在預防絆倒、閃到腰等狀況上,體幹訓練是最好的辦法。6) 重心穩定,行走俐落當體幹強健且具柔軟度,身體承受體重的方式就會獲得改善,重心變得穩定。如此一來,走路時重心移動將更加順暢,行走動作俐落,相信這也會讓妳在穿著高跟鞋走路時姿態更加優美。走路方式正確的話,就能刺激到過去完全被忽略的臀部及大腿等處肌肉,擁有穠纖合度的美腿線條。(本文摘自/超高效女子瘦身肌力訓練:先練核心深層肌、再練單一部位!改變肌力訓練順序,成功瘦出微肌曲線/幸福文化)

核心肌群練不膩 教你做棒式3種變化

核心肌群練不膩 教你做棒式3種變化#核心肌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棒式核心系列動作中,大部份訓練的軀幹抵抗伸展控制,也能因為姿勢的變化轉為抵抗旋轉的訓練。雖同樣是將身體趴於地板進行訓練,但因軀幹主要部分懸空,且身體完全伸直的狀況,令操作動作顯得更為困難,並且需要協同作用的肩、髖關節,同時也能夠訓練到附近肌群的穩定能力。1)棒式交替碰肩訓練肌群:軀幹穩定肌群、下肢穩定肌群。在棒式姿勢下,加入單手離地碰肩動作,單手離地時因支點的減少,身體必須額外抵抗旋轉的力量,令棒式動作加上額外的訓練效果,在軀幹穩定姿勢下進行額外動作的能力。1使用手掌撐地,軀幹擺放為棒式姿勢。※執行動作時,因必須額外抵抗旋轉力量,故能夠將雙腳打開,提供更穩定的支撐。2單手抬起,觸摸對側肩膀。回到起始姿勢(同步驟1),並換手進行動作。※常見錯誤,將單手抬起時,無法抵抗旋轉,使得單邊肩膀下沉,破壞姿勢穩定。Boss這樣做執行棒式動作時,將身體盡量向前、向後延伸,雙掌與雙腳向地板使力,撐起身體,在單手離地時,盡量不將雙腳上的重心過份轉移。2)棒式交替伸手訓練肌群:軀幹穩定肌群、下肢穩定肌群、肩關節屈曲肌群。在棒式姿勢下加入單手離地抬手動作,單手離地時因支點的減少,身體必須額外抵抗旋轉的力量,令棒式動作加上額外的訓練效果,在軀幹穩定姿勢下進行額外動作的能力。1使用手肘撐地,軀幹擺放為棒式姿勢。※執行動作時,因必須額外抵抗旋轉力量,故能夠將雙腳打開,提供更穩定的支撐。2單手抬起,向前延伸,回到起始姿勢(同步驟1)。換手,進行動作。※常見錯誤,單手抬起時過高,使得姿勢破壞,無法穩定。Boss這樣做執行棒式動作時,將身體盡量向前、向後延伸,雙肘與雙腳向地板使力,撐起身體,在單手離地時,盡量不將雙腳上的重心過份轉移。3)棒式側向爬訓練肌群:軀幹穩定肌群、下肢穩定肌群、肩關節水平動作肌群、髖關節內收外展肌群。在棒式動作中加入側向移動的成分,在側向移的過程中,對側手腳必須暫時性的離開地板,在這期間身體必須大量的抵抗旋轉,並且需要主動旋轉,使身體能夠向側邊移動。在能夠較好的執行不移動的棒式系列動作後,進階為移動動作,能使軀幹力量與肢段的推拉協同作用,得到更大的訓練效果。1使用手掌撐地。軀幹擺放為棒式姿勢。雙手打開、雙腳併攏。※從正面觀看起駛動作時, 雙手略比肩膀寬,雙腳併攏。2往一側向移動時,將雙手交叉併攏。雙腳打開,連續進行起始與移動至結束。※移動時,雙手前後交叉,雙腳打開,方能使身體往側向移動。Boss這樣做執行棒式動作時,將身體盡量向前、向後延伸,雙手與雙腳向地板使力,撐起身體,在對側手腳離地時,維持手腳支撐,持續向地板用力。(本文摘自/運動吧,全人類!BOSS健身一次到位的訓練指南/博思智庫)

深蹲正確姿勢 掌握4大重點免受傷

深蹲正確姿勢 掌握4大重點免受傷#核心肌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深蹲是能同時運動到下半身、核心肌群的運動,也因為可以不使用器材而廣受歡迎。然而,深蹲的正確姿勢,各派總有不同觀點,因為一旦姿勢錯誤,恐會造成腰部、脊椎的傷害。以下將介紹深蹲正確姿勢的4大重點:1)腰部姿勢與膝蓋方向深蹲時最常出錯的就是腰部姿勢,腰和背都要打直,才能避免腰部受傷。如果因為姿勢維持不易而彎腰駝背,反而會為腰帶來更多負擔,也會因為身體重心向後傾而跌倒。很多人做了深蹲會膝蓋痛,這是因為沒留意膝蓋的方向。雙腳要打開與肩同寬,腳尖要盡量向著正面,呈現「11」的樣子。在蹲下去時感覺像要把膝蓋往外轉一樣,膝蓋和大腿出力就可以了。這樣大腿正面的股四頭肌自然就會緊繃,臀部也跟著收緊。維持這感覺做深蹲,姿勢就不會晃動,可以穩定做完動作。2)膝蓋彎曲的角度很多人在深蹲時感到最困惑的,就是膝蓋到底要彎到什麼程度。答案很簡單,就是彎曲到從側面看是90度再起立就可以了。膝蓋彎曲到90度,表示臀部和地板平行,如果膝蓋再繼續往下彎,臀部再繼續往下坐,身體重心自然會往後移,使脊椎變得不穩定,更有受傷的危險。3)腳尖方向與雙腳寬度做深蹲時,雙腳的寬度不同,刺激的部位也不同。深蹲可分為雙腳寬度比肩膀窄的窄距深蹲、雙腳寬度跟肩膀同寬的一般深蹲、雙腳寬度比肩膀寬的寬步深蹲三種。窄距深蹲可以刺激大腿外側的肌肉,一般深蹲可以刺激整條大腿,寬步深蹲則可以刺激大腿內側和臀部。而腳尖的方向也很重要,一定要和膝蓋朝著同個方向。做寬步深蹲時雙腳會張得很開,所以腳尖也要往外打開。4)視線深蹲時視線最好向上15度看著前方。低頭做深蹲腰很容易彎,使全身無法維持緊繃。而腰彎了身體重心也會改變,導致膝蓋關節承受過多壓力,反而容易受傷。所以深蹲時一定要抬頭挺胸、腰背打直,保持全身緊繃的狀態。(本文摘自/地表最強徒手運動/尖端出版)

肌肉量不足 糖尿病風險增11倍

肌肉量不足 糖尿病風險增11倍#核心肌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0歲的陳女士是職業婦女,公司家裡兩頭忙。身材雖然標準,但是平常沒運動習慣,而且為了維持身材,很少吃富含蛋白質的肉類,導致肌肉量下降,常常哀嘆腰痠背痛。肌肉量不足致下背痛、慢性病風險提高豐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張秋密表示,通常民眾都會在乎體重標準與否,卻未留意肌肉量是否足夠,導致儘管體重在標準值內,但實際身體組成是體脂肪率過高、肌肉量過低的狀況。人體肌肉量於20於35歲時達到巔峰,隨著年齡衰退下降,40歲後每10年流失8%,70歲後流失速度再加倍。核心肌群遍佈全身,是身體內部深層肌肉群,能夠維持平衡,連結上下半身發力。肌肉量不足、核心肌群弱,容易肩頸、下背痛。而且平衡力不佳,容易跌倒、骨折。熱量燃燒得少,容易累積脂肪,造成肥胖,而且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風險將提高11倍。每天應攝取5至6份肉類、有氧運動30分鐘張秋密營養師提醒,蛋白質是身體建構肌肉組織最基本的原料。每人每天約需要攝取5至6份肉類,建議平均分配於3餐,適量攝取蛋白質,達到均衡飲食。並不是攝取肉類或是少吃就易變胖,反倒是過於油膩的炸物、含糖飲料,更容易造成肥胖。平日攝取不達基礎代謝量,反而造成身體難以回復的傷害。建議民眾每天有氧運動30分鐘,例如健走、游泳、跑步、騎腳踏車。每星期至少2次肌力訓練,每次15分鐘,例如健身房肌力訓練、仰臥起坐、舉重、吊單桿、彈力繩撐拉、推牆、抬腿或蹲站。不能只做有氧運動,也需要做能夠增加肌肉量的無氧運動,身體維持足夠肌肉量,才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長久之計。

假日運動員 3關鍵防背部筋膜炎上身

假日運動員 3關鍵防背部筋膜炎上身#核心肌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工程師傅先生平時沒空運動,假日想要靠多運動「趕進度」,希望一次就能達到整個禮拜的運動量。沒想到某次周末打籃球時卻因筋骨僵硬,轉身上籃時引發背部劇痛,患者就醫後發現是背部筋膜發炎,專業物理治療師提醒,要避免意外運動傷害一定要注意3大關鍵:注意日常生活姿勢、維持肌肉的柔軟度、加強核心肌肉群的運動,就能輕鬆當個「假日運動員」。缺乏運動的人常腰痛、局部出現痠痛點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蘇慧宜指出,背部肌肉韌帶肌腱的急、慢性拉傷、扭傷、挫傷或慢性肌腱炎、肌肉疲乏,都會引起下背痛相當常見原因,也是導致「背部筋膜發炎」的原因之一。常發生於平時缺乏運動,想利用周休二日上健身房、一次補足運動量的「假日運動員」。若出現這些症狀而疏於理會,可能造成背痛反覆發作,除了導致肌肉痠痛,影響生活作息之外,長期下來,嚴重者可能影響脊椎角度,甚至椎間盤突出。舒緩運動過度 多練習2招就對了 在治療上,以這名工程師而言,在接受電療、熱敷及腰部牽引等物理治療後,總算緩解腰部的劇痛。此外,蘇慧宜並提供可維持肌肉柔軟度的兩招運動,透過這2個平時就可以多做的保健運動,達到舒緩腰部筋膜的效果,來維持良好的柔軟度,避免再次因運動過度或不當,造成背部筋膜發炎復發。1) 下背肌群牽拉運動/採平躺姿勢,雙手抱大腿膝後窩 (先從單腳再到雙腳)。雙手將大腿往胸部抱,感覺到下背部有緊繃感時,停留 15 秒。每次重複 10 下。一天進行 10 回。2) 腰部活動度運動/採平躺姿勢,上半身維持不動,雙腳屈膝,下半身開始向右旋轉,感覺下背部與臀部有緊實感時,停留 15 秒。換邊,下半身再開始向左旋轉,每次重複 10 下。一天進行 10 回。(須注意的是,以上動作都應避免在太硬或太軟的彈簧床上進行。)

爸爸老是腰背酸痛 勤練5招助改善

爸爸老是腰背酸痛 勤練5招助改善#核心肌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少男性族群從事粗重型工作,因搬重物受力不當,容易腰部背部扭傷或拉傷,長期下來造成椎間盤突出,一旦壓迫到神經會出現麻痛無力現象。37歲的楊爸爸常常腰痠背痛,甚至一度痛到無法行走,就醫後被診斷出是輕度椎間盤突出,接受物理治療搭配物理治療師的衛教及肌力訓練教學,更在家中適時地進行肌力訓練,2個月後痠麻症狀改善很多。長時間抱小孩、手部施力不當恐成爸爸手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怡君表示,台灣約有40%的男性族群被腰痛、腰痠問題纏身,長久姿勢不正確是腰痛的兇手,如果站姿和坐姿不正確,就算沒有運動傷害,也會容易腰痠背痛。曾在診間遇過爸爸因為長時間抱小孩,加上手部施力不當而罹患「爸爸手」,如果肌肉不斷收縮、沒有適當放鬆,導致局部組織血液循環變差,也有可能會罹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避免痠痛 站姿坐姿都有學問林怡君醫師提醒,坐的時候屁股盡量向後靠,不讓腰椎懸空,可在辦公椅加上靠墊,讓腰椎放鬆,正確坐姿身體和屁股與大腿呈90度,大腿和與小腿呈90度,膝關節不能內彎。坐沙發時也要注意屁股要坐在最裡面,沙發不能選太軟。站的時候也要注意,要抬頭挺胸、收下巴、縮小腹,才不會造成腰椎壓力,維持正確的站姿與坐姿相當重要,另外也建議久坐族群,每30分鐘就要起身活動、舒展筋骨。每天只要6分鐘 就能預防下次拉傷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宥儒表示,「訓練核心就是最好的護腰方式!」針對腰部或膝關節進行核心肌群、大腿肌力的訓練,尤其腰部核心肌群的訓練及周邊軟組織的伸展,能增加腰部穩定度及活動度。通常持續進行肌力訓練,6個禮拜就會出現成效,建議在家可進行5招超級肌力訓練進行緩解,如靠牆身深蹲、抬腿捲腹、橋式、髂脛束伸展、超人式這5項,天天練肌力,每天只需花6分鐘,就能預防下一次的拉傷。隨著父親節到來,提醒爸爸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姿勢與肌力訓練。如果長期肩頸、腰部痠痛,建議到復健科或骨科就診,經過X光檢查以及專業的評估,了解是否有無需要藥物或復健治療、運動治療,提早就醫可避免延誤黃金就醫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