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

運動、生活與壓力管理 控血糖又減重

運動、生活與壓力管理 控血糖又減重#減重

為能有效提供糖尿病患者正確對抗糖尿病作戰方式,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成立「唭哩岸甜蜜俱樂部」糖尿病友支持團體,藉由一系列完整有組織的課程介入,主動出擊使不穩定的血糖值能得到穩定控制。(圖片來源:國健局)參加糖尿病友團體前體重過重及肥胖者有56人,經過3~6個月的課程,48人體重減輕,減輕2公斤以上者有37人,其中3人減重達6公斤,並獲得個人組減重競賽獎;另有一位獲得模範糖友獎的成員,原來糖化血色素值為8.4%,活動結束後測糖化血色素值為6.9%(正常值≦7%)成效顯著。北投區糖尿病友支持團體,又名「唭哩岸甜蜜俱樂部」,已成立9年,目前該俱樂部設有會長、總幹事及小組長,小組成員為社區中糖尿病病人或高危險群。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提供營養與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與體重控制、壓力與健康生活管理等系列課程,協助改善飲食及運動習慣,進而控制血糖;組長與組員平日就近關心、互相激勵、鼓勵邀約參加健康促進活動,利用團體的力量互相督促運動、血糖、體重及腰圍自我監測,提升成員自我控制能力。針對仍有困難落實健康行為之糖尿病病人及高危險群,由公衛護士轉介至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給予6次個別諮商會談,建立健康管理目標,助其克服難題。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朱玉如表示,在每一次的團體介入活動之後,成員都會彼此分享學習心得,透過不同生活經驗的分享、知識的補給及身心靈的體驗活動,確實有效提升自我照護能力與控制疾病的信心程度,進而減少發生影響自身健康的行為。唭哩岸甜蜜俱樂部的成員,透過每週至少運動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規律運動,以及吃麵包不塗奶油、少吃焗烤、湯去掉油、沙拉醬用沾的、少吃豬、牛肉及澱粉、食用火鍋少用醬料等飲食習慣的改變,將疾病控制的自我管理照護系統簡單又輕鬆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健康小常識:糖化血色素(HbA1c)測定血中糖化血色素的百分比,可反映出2~3個月平均血糖值及血糖控制狀況,因此定期檢查糖化血色素是每個糖尿病病人的權利也是義務。●糖化血色素正常值:4~6%●糖尿病病人宜控制在7%以下●>8%為警戒值:應立即調整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或藥物劑量

全國減重成績 雲林達成率破表

全國減重成績 雲林達成率破表#減重

肥胖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因此國民健康局跟各縣市政府合作,推動全國減重活動。雲林縣衛生局在今年年初辦理「健康100 臺灣動起來-幸福雲林百分百」健康減重活動,減重目標22公噸。經過近8個月的「奮戰」之後,衛生局長吳昭軍宣布,減重數字達到35公噸,遠超過預期目標。吳局長同時頒獎表揚前三名甩油成績最多的單位台塑麥寮廠、天主教若瑟醫院、彰基雲林分院。 (圖片來源:雲林縣政府。)衛生局今天上午於該局中庭廣場舉辦「健康100 臺灣動起來-幸福雲林百分百」健康減重成果發表會,吳昭軍局長分別頒獎給前三名甩油成績最好的單位及達到減重目標的單位,並且從達成減重目標的民眾當中,抽出幸運得主;除此之外,還特別表揚縣內配合做食物熱量標示的商家,以及在現場介紹輕食餐製作方法,外加減重有氧操的現場示範教學,宣導如何「聰明吃、快樂動」。 吳局長表示,依據全縣各團隊上傳至健康100台灣動起來資訊網資料顯示,截至12月,全縣參與健康減重人數已達35000多人,參與人數達成率居全國之冠(164.8%),累積減重公斤數達35公噸,達達超過原訂目標22公噸。活動最後衛生局長吳昭軍率領20家宣誓減重單位,為101年健康減重拉開序幕,宣誓「健康101、幸福雲林再甩油22公噸,邀請你我動起來」,大家一起來甩油大作戰,為營造健康人生繼續努力。

救兩百公斤患者 消防隊員很「賣力」

救兩百公斤患者 消防隊員很「賣力」#減重

常常聽見外國大胖子送醫時,需要出動吊車來幫忙就醫;日前在新竹市也發生一件類似的事件,不過因為吊車進不去,只好出動六位消防隊員將患者緊急送醫治療。在新竹市有一名體重約200公斤的中年男子,被家人發現突然沒有呼吸心跳,於是緊急打119求救,兩位消防隊員趕到現場後發現,患者的噸位並不是他們能夠處理,於是消防局一度想出動吊車,卻因為巷弄太窄,導致吊車無法進入無法進入,於是消防局緊急調來四名壯漢,六人聯手才有辦法將昏迷不醒的患者搬到救護車上送醫,這才讓患者撿回一命。(圖片為Manuel Uribe曾經是世界最胖的人。)新竹市消防局勤務指揮中心表示,日前接獲民眾報案,說是有一名44歲的陳姓男子疑似肝病和氣喘發作,在床上陷入昏迷,已經沒有呼吸心跳;於是消防局立即派人前往搶救,沒想到兩名消防人員趕到現場時就傻眼了,因為陳姓病患約200公斤重,加上住家位於2樓,兩名消防隊員根本無法將患者搬到救護車上,只好向總部求救。消防局聽到回報之後,馬上就派出吊車準備將患者吊出送醫,但一到巷口就碰壁了,因為巷弄十分狹小,吊車根本開不進去,於是消防局馬上的增援四名壯漢,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患者從狹窄的樓梯間,一路搬上救護車。根據署立玉里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肥胖症約可粗分為二種,第一類是單純性肥胖,也可稱做生理性的肥胖;形成原因包括體質性肥胖(與體遺傳基因有關)、反應性肥胖(與人體情緒、不良飲食有關)。第二類是續發性肥胖,又稱為病態性的肥胖。這類肥胖和許多疾病有關,也就是說,這類肥胖是因為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所以先治癒其他疾病,肥胖就自然消失了。該文章提醒民眾,肥胖症除了會造成致命的心肌硬塞,周邊血管病變以及腦中風之外,還會併發糖尿病、心臟衰竭、胰臟炎、高血壓、退化性關節炎、痛風、膽結石、子宮癌手術合併症及懷孕合併症等多種嚴重的併發症,所以民眾一定要正視肥胖的問題。※下面的影片是Manuel Uribe接受美國abc訪問時的片段優活聚焦:●不肖商賣管制品 粗估23萬劑大象針流入市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35●少見慢性萊姆病 高壓氧治療改善患者症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34●孫運璿妻中風逝世 老人家天冷宜注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33

遵守6減重原則 她變窈窕佳人

遵守6減重原則 她變窈窕佳人#減重

截至11月30日止,臺北市健康減重報名人數共計11萬2,007人,揪團減重已達130.7公噸(13萬742公斤),超過原訂目標101公噸〈10萬1,000公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林奇宏表示,今年參加健康減重的民眾雖然只有11萬2,007人,但根據衛生局調查顯示,臺北市18歲以上民眾有進行體重管理的比率已經從98年的44.5%提高至71.5%,顯示今年市政府推動的健康減重計畫已喚起大多數民眾自主體重管理的意識。衛生局由參與此次減重活動11萬2,007名中的資料統計發現,減重成果達1公斤以上者,占報名人數的60.4%,其中以減重1公斤占44.3%為最多,其次為減重1.01至2公斤者占32.5%,且已有71位民眾減重成果達20公斤以上,其中減重公斤數最多者為47公斤,另有4成已報名減重的民眾尚未落實減重行動。衛生局呼籲,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是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每日減少攝取300大卡熱量及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卡熱量,每週可減重約0.5公斤。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表示,至9月30日止,臺北市共計1,312個團體報名,揪團逾8萬名民眾參加,登記立案的人民團體組由臺北市士林健康促進協會揪團報名減重5,586人奪冠。個人績效獎成績統計至 11月30日止,經過當日公開量測體重,減重公斤數最多是樂活獎得主、在捷運公司服務的鄭先生,成功減重39公斤。減重成功除了更健康之外,還可以「窈身一變」成為美麗佳人,原本BMI屬於肥胖等級的莊小姐,她在6個月期間遵守6項減重原則,包括訂定計畫、少吃多運動、運動採漸進式、不要暴飲暴食、均衡飲食及直接尋求專業人員諮詢,成功減重20.25公斤後,BMI也已回歸正常範圍。

彰縣減重成果驚人 男子半年甩31公斤

彰縣減重成果驚人 男子半年甩31公斤#減重

彰化縣政府日前舉辦「百年全運來減重 體重減輕拼現金」活動,吸引40820人參加,昨日上午舉行成果發表與抽獎活動,甩油成果豐碩,減重達成率高達190%,居全國之冠。有3283人減重達5公斤以上,縣民全體約甩掉了70,467.2公斤。現場請來11位減重驚人的甩油達人分享成功歷程,一名員林鎮民陳振旻今年6月還是99.4公斤,現在的他已經變成68公斤,半年內足足甩了31公斤,減重成功也改善了他痛風的毛病。陳振旻體重一度重達102公斤,體重過重讓他找工作困難,體力也時常難以負荷,陳振旻說「一個胖子開始動起來減肥,是很累人的。」不能太多炸的、甜的、重口味的讓他感到最辛苦。他透露他的減重秘訣是,早餐吃得飽,中午、晚上只喝湯或白開水,下午一定要去運動,去跑步半小時、吊單槓或做伏地挺身。另一名任職於台化公司的簡槐德,與公司同事一起以小組方式例行減重,有群體的力量支持再加上飲食控制與健走運動,也從120公斤減到96公斤,瘦了24公斤。縣民減重成果讓彰化縣成為健康都市,彰化縣副縣長楊仲說,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都和肥胖有關,減重可以為健康帶來好處;台灣19歲以上成人過重或肥胖比率高達44%,推行減重可以讓全民動起來,也倡導「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可建立正確營養觀念,再減重的同時才可維持健康,而運動可以排汗,減掉身上多餘的水分,維持健康的身體是一輩子的事。譚維義醫師奉獻台灣50年 移民署頒永久居留證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47環署推「減碳火鍋」救地球 還能兼顧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49&HN_Yr=0&HN_Mon=0腰背僵硬痛到驚醒!當心僵直性脊椎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38

大學生畢製展創意 冬季不當「懶骨頭」

大學生畢製展創意 冬季不當「懶骨頭」#減重

天氣漸漸冷了,許多人不愛出門、寧願躲在家裡當「懶骨頭」,身體活動次數降低加上冬令進補的飲食習慣,最後發現體重悄悄上升了!一群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四年級的學生針對這樣的現象,將在畢業製作的專題作品中展現創意,結合知名健身中心的資源,設計一系列的活動讓你可以多運動、擺脫一身懶骨頭,進而擁有健康的身體。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學生朱珉慧表示,從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發現,同學們在寒假返鄉吃太好又缺少運動,到開學時很多「美少女」都變成「肥少女」,才會想要在這次畢業製作的企畫中,以「健康活力」為出發點,結合健身中心的資源,讓大家都能享受健康、無負擔的冬季假期。學生鄒庭皓表示,這不只是一個專題企畫,而是希望能夠透過宣導和創意活動,將健康的概念帶給社會上各個族群。衛生署立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日前在記者會中指出,根據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調查顯示,我國成人過重或肥胖比率達44.1%,其中男性比率為50.8%,女性比率為36.9%。且國人十大死因中,有高達七項死因與肥胖有關,包括惡性腫瘤(如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此外,肥胖還可導致退化性關節炎、代謝症候群、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劉燦宏主任指出,養成運動習慣可以有效減脂,建議一週至少累積運動150分鐘,每次10分鐘、一天累積30分鐘,運動前後記得加上暖身及緩和運動,才能健康運動不傷身。圖說: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學生今(29)日在運動中心進行活動影片拍攝,希望透過各種不同的宣傳途徑,將健康的概念帶給社會上各個族群的人士。(記者陳茂軒/攝影)圖文新聞連結:http://www.uho.com.tw/plasty.asp?aid=13829喝水也會胖? 減肥「破功」元兇大公開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38公私部門投入健康計畫 國健局頒獎肯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19一通電話助你減肥! 專業營養、運動專家「熱線」協助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15

胃繞道手術減重 還控制血糖、血壓

胃繞道手術減重 還控制血糖、血壓#減重

34歲的余小姐從小就較一般人肥胖,在青春期體重就達75公斤以上,在婚後更保持在90公斤以上。他曾嘗試過許多種不同的減肥方法;中醫穴位埋線、針灸、西醫雞尾酒療法、健康食品使用、但都徒勞無功,體重節節攀高,終致破百。2年前她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最初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因控制不佳、最後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但血糖值仍在150mg/dl以上。新陳代謝科醫師建議她至外科接受「減重手術」。於是余小姐到台中醫院微創中心蔡金宏主任門診求診。蔡金宏主任發現余小姐體重109公斤,身高170公分,BMI:37。飯前血糖148,糖化血色素(HbA1C)7.5%,屬病態性肥胖病併糖尿病的患者,符合接受胃繞道手術減重的條件。病患在手術完成後3個月,除了體重降到87公斤,目前血糖值也已控制在正常值,糖化血色素也回到正常值。目前已不需要藥物控制血糖。蔡金宏主任說,如果BMI>40或>35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就符合接受胃繞道減重手術的條件;所謂的胃繞道術就是讓食物不經過胰臟頭、降低對胰臟的刺激,讓胰臟能休息。正常的胃容量約800~1000㏄,術後胃容量約50~100㏄,其目的除了食量變小、腸道變短,可減少吸收,達到減重目的。胃繞道減重手術後,除了能有效的控制體重外,並且能夠有效控制因肥胖引起的相關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多管齊下 減重速飆!

多管齊下 減重速飆!#減重

「你今天量體重了沒?」今年3月國民健康局提出「健康100 臺灣動起來」健康體重管理計畫,健康減重101噸是台北市幸福的期許。為了讓更多民眾能了解此項活動的意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辦理了一系列體重控制相關活動及講座。陽明院區更提出由單位同仁個別揪團號召親友一同加入健康減重行列,以團體力量讓減重活動可以持續,以達到良好成效。配合此次減重活動,希望以健康輕食餐來取代民眾為了減重而不正確的使用代餐,陽明院區設計推出500大卡輕食午餐,並建議搭配正確且適度運動方式來達到健康減重效果。以院區成果為例,輕食餐介入的減重成效,可從近期所舉行的相關活動看到成果。陽明院區利用運動、飲食管理活動,營養科供應輕食餐總數3,371份,參與者70人共減重93.6公斤。與陽明院區合作的社區企業團體舉辦減重班,營養科供應輕食餐總數952份,參與者38人共減重52.5公斤。不僅如此,院內員工選擇輕食餐作為每日午餐的用餐比例也逐月增加(4月份輕食占全院員工餐14%-->10月占82%),護理同仁也紛紛自製健康蔬食餐盒,以維持健康體位,顯示輕食選擇的健康觀念已經逐漸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有鑑於民眾對於健康餐飲的需求,院區營養科亦會積極研發各類健康低卡飲食來服務民眾。除了辦理減重講座及減重班活動外,陽明院區亦積極營造全院減重風氣,活動之初即有院長領軍並結合鄰近里長共同宣示減重起跑,護理科主任亦積極於院區各項會議中的進行減重宣導,並號召院內同仁組成親友團,以院區同仁為中心,藉由關懷及提醒,讓加入活動的親友可以定期測量體重,持續進行體重控制,也因此活動累計至十月底,陽明院區減重成績已超越3,500公斤。院區內並規劃健康步道,搭配健康飲食及運動海報佈置與標語,讓同仁及民眾在利用步道的同時,亦可獲得體重控制資訊。院區並在3月份辦理「我愛爬樓梯」活動,吸引許多社區民眾、病患及員工參加,當月參與人次達1,500人,除了達到健康減重,響應節能減碳環保政策,到目前還是可以看到許多同仁多是利用樓梯穿梭於各樓層間。院內單位及服務台亦設置了體重計方便同仁及民眾測量體重,以護理科為例,體重計就擺放在入口位置,配合減重宣導海報,經常吸引路過的同仁及民眾來測量體重及關心減重活動。院方除了每週一下午辦理有氧舞蹈外,更於四月份開始在每週二、五的上午,辦理各類型健康操帶領,隨著活動人數日漸增加,看到民眾的需求,讓院區可以引領著在地社區一步步的邁向健康。雖然個人可以利用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方式來進行減重,但若是配合小團體的成立,利用成員間的相互激勵及提醒,更可以讓減重工作持續有效進行,進而達到體重控制目的。藉著院區健康減重環境營造,平日大家打招呼不再是「吃飽了沒?」,而是「今天量體重了沒?」,也常看到院內同仁及志工阿姨在每天中午休息時間,利用樓層空間進行健走活動,並且熱情招呼經過的同仁一起加入運動行列。因此,除了「聰明吃 快樂動 天天量體重」之外,更建議您要呼朋引伴做伙來!讓我們一起來打擊肥胖迎向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