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

為什麼同事總是愛唱反調?專家揭「衝突」背後原因:控制慾太重

為什麼同事總是愛唱反調?專家揭「衝突」背後原因:控制慾太重#衝突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發生衝突,而衝突本身是由差異引起的,但往因為錯誤的「溝通方式」一步步升級成矛盾和對抗,最後形成僵局。職業發展教練、VUCA人力資源諮詢創始人湘萍於《真正強大的人,都不怕得罪人》一書中,探索不同人際關係的衝突模式,幫助讀者把衝突變成改善人際關係的推手。以下為原書摘文:

渴望說話被尊重?專家教你用「認同4步驟」先急救處理

渴望說話被尊重?專家教你用「認同4步驟」先急救處理#衝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們常忙於互相傾訴自己的故事,包括你跟我,都想要獲得別人的理解與共鳴,這時就必須真誠地說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況,才可能獲得他人的理解。然而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同,必須先傾聽對方的心聲,如此一來對方才有餘力產生共鳴自己的心情。談到這裡,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開始思考究竟什麼是共鳴?可以先回想各個溝通的情況,做出對方「期待之下」的呼應就會被認為是共鳴,所以我給予你這麼多的回應,你也應該要聽我的故事並給我反饋,在這種情況下容易變成一種「有給有還」的對話方式,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登場的就是稱讚與認同。尋找社會性認同是人性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人們需要理解彼此,人類畢竟是社會性的存在。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說過,人類所有的苦痛是源自於「缺乏社會關心」。對於認為一個人住比較輕鬆的人們來說,被理解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於,真誠對話的過程是「邀請與接受」,如果我以某主題邀請你,而你接受了邀請,才能進入對話,但若是爭先恐後地只想說自己的故事的話,就會落入令人感到窒息的消耗戰中。對此《時尚》雜誌專欄指出:「我們必須遠離的人就是「極度渴望被他人理解」、或「需要的時候才會找上門」的人,這足以說明這類人之所以被歸類為「幽靈」的原因。想被理解的渴望逐漸增強,就表示我們內心的情緒已經到達飽和上限。原本,我們能維持「平常心」是因為內心的情緒反覆處於「動搖與平靜」的過程,這個內心鐘擺被稱為「自我照顧」(self-care)。阿德勒學派的哈羅德.摩札克(Harold Mosak)與魯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認為「自我照顧」是我們的人生主題,也就是以照顧自我達到身體與精神的恢復。可以透過吃美食、溫水半身浴等各種方式。每個人的自我照顧程度、方法,以及脆弱點都不盡相同,以及即使平時很照顧自己,可是當某天發生了靠自我照顧也難以獲得平靜的事情,則表示事情所帶來的傷害已經超出內心能接受的範圍,這時我們就需要借助他人的協助,也就是所謂的需要「共鳴」的瞬間。情緒合理化的共感語言或許有人會認為,當處於無法處理自身情緒的痛苦時刻,要他人的共鳴有何用?但其實想讓飄搖的內心能再次找回力量,一定需要某個人的共鳴。我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上國中的女兒因為無法與暗戀對象有好結果而痛哭失聲,慌張的父親這樣告訴女兒:「居然有這種可惡的人!不要哭,他不配,就忘了他吧!」「就忘了他」,這確實是個簡單明確的解決方法,但會不會覺得過於簡單了呢?是不是有種一部電影才剛開場就結束了的感覺呢?對於暗戀這種情況,女兒與父親的角度完全不同,所以無法形成共鳴,就好像在跟女兒說:「一起喝一杯,然後忘了他吧!」父親帶著惋惜的心想要安慰女兒,但女兒卻完全無法獲得共鳴的持續哭泣,對正值國中青春期的女兒來說,自己的愛不被對方接受的悲傷,是需要時間消化的。這點大人也一樣,必須聽見能夠「達到」內心共鳴的語言才能安心,每人都需要一句推心置腹的安慰:「你不是唯一遇到這種事的人,它可能會讓你非常痛苦和難過,但這不代表你很軟弱。」才可以讓飄搖的心回歸日常。美國心理學家瑪莎.萊恩漢(Marsha Linenhan)研究出可廣泛使用於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這種治療的主要要素之一是「情緒正當性」(emotional validation),意即某個經歷極度需要他人給予情緒上的安慰,以及不可避免的需要「正當性」共鳴,希望他人能肯定的表示「你的委屈、你的悲傷、你的憤怒都很正常。」就算自己的行動看起來很不合理,若別人能在他自身特有的經驗與情況下傳遞自己一個「只能這樣做」的正當性,自己的內心就能夠得到安慰,透過他人的「肯定與接納」,就能夠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這位父親是否能嘗試跟國中的女兒這樣說呢?「我知道妳一直都很喜歡他,並對他付出你的真心。然而他不接受妳,是不是讓妳覺得過去這段時間的妳很悲慘,感覺很難過?我想妳一定會有這種感覺。」不斷沈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的女兒,在聽到父親合理化自己情緒的安慰時,就能夠理解自己的傷心,以及傷心的理由。這是因為我們熱切渴望他人的共鳴,透過他人的理解來確認「自己的存在」與「內心會這樣的原因」。當所有事情都處於混亂狀態時,人們會希望透過他人的眼睛來看自己,讓自己能真實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回話有共鳴,關係更親密珠妍與志勳這對情侶目前冷戰中。幾天前智勳在工作上遇到一件委屈的事情,珠妍當然是站在智勳的立場,幾天後珠妍也與職場前輩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就向志勳說了這件事情,智勳卻說:「上次那個前輩不也出現同樣的問題嗎?妳有照我說的去做嗎?」珠妍覺得智勳是在怪自己。提及這件事情並不是要智勳幫忙解決問題,而是想要智勳理解自己生氣的心,明明智勳確實有聽進自己的抱怨,但總覺得還是少了點什麼。於是珠妍就閉嘴不說話了,她覺得心情很差。智勳看著珠妍冷漠的臉覺得有點慌張,就好像是刻意表現出不悅一樣,於是他詢問珠妍為什麼心情不好,想快點解決這種讓自己不太舒服的冷戰狀況。然而珠妍的心門已經關上,她認為自己不管說什麼都不會被理解,而智勳的情緒卻越來越激動,不斷詢問著珠妍生氣的理由。他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覺得珠妍不懂他說的話,然而珠妍剛好在這時說了一句「事情不是這樣吧?!」於是兩人吵了起來。智勳很生氣,覺得珠妍在冷嘲熱諷,完全不尊重自己。兩人的對話就像下面的例子:智勳: 「妳每次都這樣說話,好像根本不相信我說的。」珠妍:「 不要總是對我發脾氣,工作上不愉快幹嘛對我發火啊?」智勳:「 妳說什麼啊,明明是你聽錯,我根本沒有對你發脾氣。」珠妍:「 你少來!你是什麼人啊,為什麼每次都是我要聽你說才行啊?」後來他們彼此不斷地反嗆對方,在爭吵中淹沒了兩人真正吵架的原因與遺忘了自己,各自內心裡都只想著要吵贏對方。珠妍討厭無法理解自己的智勳,智勳則是對冷漠的珠妍感到煩悶與不安。前面有提到,深具共鳴的對話是透過邀請與接受形成的互動關係,根據心理學研究指出,關係越親密就越期待對方能給予更多、更強烈、更明確的共鳴,換句話說,相較於單純的朋友,人們更期待摯友能理解自己的心。特別是我們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重要文化,關係越親密,期待的共鳴質量與程度就會越高,相較於個人主義較為盛行的美國,主張集體主義的亞洲國家在教育小孩何謂「討論文化」時就會相對繁瑣,因為在聽取相反意見時,大家會更加敏感、更容易覺得受傷,而與其他人持不同意見時也可能會威脅到彼此的關係。因此會期待自己的立場能「優先」獲得對方的共鳴,可即使獲得了對方的反饋,若這個內容是會影響到彼此關係的負面回饋,反而會使自己的心情更不好,因此就會出現「現在是怎樣,我想要你說的不是這個!為什麼總是搞錯重點?」的想法。兩人若想心靈相通,時而會需要「協商」,不過我們成功和解的經驗卻出乎意料之外的少,在討論的場域中,只要出現反對意見就會難以保持平常心,更遑論朋友之間出現這樣的情況會如何了。在典型核心家庭長大的小孩,因為較少有在眾多兄弟姐妹中退一步的這種學習讓步的機會,所以自我主張就會比較為強烈,因此與同齡朋友吵架就會難以和解。這種狀況會導致我們不懂如何互動、不知如何與人相處,只想要先於他人被理解,而當自己必須傾聽他人的故事時,又會覺得無聊至極,就好像在進行一場對抗,將「給予對方共鳴」這件事當成「人質」一樣,要對方先聽自己說然後給予自己想要的同情,接著才會交出自己的共鳴,彼此喊著「你先說」但事實上卻充滿緊張,因為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導致無法正確達到溝通。渴望認同的急救處理+人際衝突的情緒表現練習對雙方都產生良好共鳴的對話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展開。那麼若是今天真的出現我想說、不說出來內心會承受不了的緊急情況時,又該怎麼做呢?此時寫e-mail的方法會比面對面對話好,因為可以完整地寫出自己的想法,不用擔心對方若沒有出現友好反應自己反而會受傷;也不需要為了獲取對方理解而刻意寫出對自己有利的話語。接下來的練習就是以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所提出的「人際效能」(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50為樣本做出的修正版本,推薦可以在想起那些自己被孤立的事件時,嘗試以下列方法找出解開關係的線索。首先回想近來發生過的不愉快事件,或是因意見不合而爭執的事件,接著請練習寫e-mail給他,並盡量選擇記憶深刻的事件。下面舉例就以本章案例提及的珠妍的立場撰寫,提供參考。1. 簡單描述發生的事件,這時請略過對事件「好壞的判斷」。例如,珠研可以嘗試說:「智勳,幾天前我說職場前輩的事情說到一半就開始不斷地反駁你說的每一句話,讓我們彼此都心情不好的吵架。」現在,請參考例句1寫下你回想起來的事件。2. 請寫下你對於這件事的感受,這時請略過怪罪對方的話。珠研可以對智勳說:「其實,當我在說職場前輩的事情時,我覺得我的情緒沒有被理解,所以覺得很難過。」現在,請參考例句2寫下你回想起來的感受。3. 包含現在,將你所期望的點「明確」寫下來。珠研:「如果我跟你說我心情不好或是覺得委屈時,我不是想要你馬上給我解決方法,而是想要你的理解並與我感同身受。」現在,請參考例句3寫下你的期望。4. 站在對方的立場寫出理解對方的話,並提出「我能做什麼來修復我們的關係呢?」珠研:「不過後來回想,我突然不說話生悶氣的樣子應該也讓你覺得很莫名其妙吧,我以後就算很不開心,也不會那樣不說話了,我會好好跟你說出我的心情。」現在,請參考例句4寫下你的想法。想要建立好的關係,就必須記住「相互性」(reciprocity)這個核心。生活上總是會存在無法被理解的可能性,然而只要時刻記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相互性,就能解決許多問題。就當作讓步一樣,由自己先給予反饋,對方肯定可以感受到。就像給對方一個合理化自己情緒的理由一樣,先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真心給予的共鳴,因為共鳴的本質,是認同對方是他自己人生的專家,同時也包含著尊重的意義。(本文摘自/在意別人而受傷,怎麼找回快樂:用心理學療癒內心傷痕,不再為人際焦慮,真正做自己/方言文化)

女子人際學 面對衝突的五個方法

女子人際學 面對衝突的五個方法#衝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究竟什麼是「不與別人衝突的人際關係」? 重申一次,就是不會因衝突而讓自己吃虧。這裡必須思考的是,你最後究竟想怎麼解決?即使不發生衝突之下卻仍感受到壓力,或是使得彼此之間的鴻溝加深的話,都是得不償失。目標先設定在不傷害彼此的情形下,讓人際關係變得輕鬆,並達成自己的目的。就結果而言,人際關係順遂的人都是這麼做。只不過,與別人相處融洽或是勝過對方,都不是最終目的。真正的目的應該是「讓人生路走得更愉快」。在這個前提下,因應人際關係上的衝突可採取的策略有五項:1爭執。2不放在心上。3保持距離。4逃避。5巧妙閃過。 首先,最好避免1「爭執」。就像前面說過的,和別人發生爭執,不僅會讓彼此受傷,而且還很麻煩。不過,如果要讓對方見識自己有多認真,或是即使和對方吵架也想做出可接受的結論時,有時候也會將爭執當作最終手段。至於2~5,都是「不戰策略」。 所謂「不戰」,是放棄「精神上」的人際關係衝突。面對麻煩的人,千萬別想太多。根據對方的個性、當下的狀況,採取2~5柔性的「不戰策略」,讓心情盡快恢復平靜愉悅。想要多少改善些狀況的話,可以藉由與對方交談或合作,尋求和平的解決方式。女人不是靠「強悍」決勝負,靠的是「韌性」。接下來將針對2~5的策略,一一說明。1- 面對愛找藉口的人, 先釐清各自的責任範圍如何應對動不動就怪罪別人、滿嘴藉口的女性打死不承認自己有錯的女性,自尊心很強,但多半又並沒有與之相符的實力。總之,她們會隨便找個藉口,扯東扯西,設法蒙混過去。我曾經參加過一個旅行團,負責帶隊的就是個典型的「找藉口女子」。錯過時間沒搭上電車說是「車站的時刻表有問題」,到了預計要去的景點休館,就把矛頭指向其他人,「是副領隊沒事先確認」,讓當場氣氛變得很僵。甚至她把向大家收取的費用弄丟時,還說謊「是在旅館被偷了」,搞得大家雞飛狗跳。這種「找藉口女子」在犯錯、失誤、情非得已的評價下,要是自己成了惡人,不僅會失望,當事態嚴重時,甚至還不惜說謊,從頭到尾全都是藉口。就像小孩子被媽媽大罵「亂尿尿」時,會找藉口一樣:「不是我!是小狗啦!」大人的藉口乍聽之下似乎有理,但也更糟糕。那麼【如何面對找藉口女子】?1 清楚畫分責任範圍。藉口通常在有狀況發生時出現,因此事先防範很重要。尤其在工作場合,能夠釐清具體的任務分配,就可以避免推卸責任。為了避免事後爭執到底有說過還是沒說過,要留下便條或e-mail的紀錄。2「不是只有你會這樣」給對方台階下。要是把找藉口女子罵得狗血淋頭、狠狠斥責,雙方絕對會爆發衝突。對於自己被當成惡人想必心有不甘,心生怨恨。由於這類人個性敏感,容易受傷,千萬別窮追猛打。讓對方認為不是只有一個人的錯,讓她稍微減輕罪惡感。「每個人都難免搞砸」、「我也出過這種錯」,安慰對方後再提醒她:「我們互相再多留意。」3 與其責備「為什麼這樣?」不如放眼未來「該怎麼做?」。對於找藉口女子的禁忌關鍵詢問字是「為什麼?」「怎麼會這樣?」然而這些只會引來更多讓人不想聽的藉口。不如用「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讓對方放眼未來,想想之後的發展。4 太誇張的藉口不必理會。如果對於藉口總是寬容相待,對方會認為這招式有效,有時候反而助長對方氣燄。因此,偶爾必須表達自己的不高興。「那麼,下次就拜託你了。」像這樣直接結束話題,不必多加理會。 3-主管與部屬的差別不在「地位高低」,而是「職務差異」如何與年輕主管、 年長部屬的相處由於社會上轉職者與派遣員工增加,以及能力主義逐漸受到重視,愈來愈多年輕女性成為主管,反過來說,也有年長女性成為部屬,這類異於以往的現象早已司空見慣。 這兩種狀況我都面對過,非常耗費心力。尤其身為主管,部屬是較自己年長的女性時,要提醒對方時很傷腦筋。比方說,年輕部屬如果遲到,只要很明確告訴對方要守時就可以了,但換做年紀比自己大的人,還要考量不傷及對方自尊的委婉說詞。面對年長與年輕的人有不同因應方式,這也是理所當然。 基本上該先了解的,就是主管與部屬的差異不在「地位高低」,而是「職務差異」。若是離開辦公室到其他地方,或許彼此立場就會反轉。如果有「自己身為主管就是『地位高』」或是「因為年紀大所以在『上位』」, 就會擺出目中無人的態度,很容易會引起風波。在心裡最好做個切割,想著「一切都是為了要做好工作,沒辦法」就好。那麼,要如何與年長部屬,或年輕主管相處呢?【與年長部屬的相處方式】面對年長的女性部屬,不要擺出主管的架子,乾脆以「我有思慮不周的地方,請幫助我」的方式來請託。當然,別忘了使用敬語。若是對方犯錯,「可以麻煩再確認一次嗎?」讓對方能自己察覺到;要提醒或指責對方時,「因為希望你可以當其他人的示範」表現對對方抱有期待、拉抬對方,這一點很重要。平常也不忘隨時感謝,「多虧有你的幫助」。當自己出錯時就乾脆地道歉。在工作之外,展現對年長人士的尊敬,「我很敬佩你會∼」、「下次請教我∼」 讓對方保持自尊。【與年輕主管的相處方式】如果同為女性,通常發現年輕主管的缺點,很容易不留情面,但既然自己比較「年長」,就採取寬容的態度吧。不要立刻批評,而與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有任何問題可以找我討論」當作一名可靠的部屬。偶爾也可以說些「不要太勉強」、「不如這麼做∼?」,像媽媽一樣給予關懷、建議。(本文摘自/女子人際學/時報出版)

為什麼你不懂?親密關係的衝突與矛盾

為什麼你不懂?親密關係的衝突與矛盾#衝突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在一段關係中能夠彼此相互了解,並且真實自在地做自己,這樣坦誠而緊密的關係稱為親密關係,親密關係通常指的是伴侶關係,但並非所有伴侶關係都如此親密。一個人面對親密關係的態度,與其早期的原生家庭關係是有所關聯的,吳宛亭心理師表示,伴侶間的依附關係與原生家庭的依附關係相似,每個人的依附類型和天生的個性氣質,以及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有關。依附類型簡單地分為以下4種:1) 安全型/在感情關係中較有安全感。2) 焦慮型/經常擔心害怕、胡思亂想,十分沒安全感需要另外一半不斷填補自己。3) 逃避型/害怕在感情裡跌倒受傷,因此選擇對情感採取抽離的態度,避免太過親密。4) 混亂型/對於愛這件事感到糾葛,愛和痛苦的感覺是融合在一起的。在愛情關係中,逃避型和焦慮型很容易相互吸引,看見彼此身上沒有的特質,這樣的差異格外具吸引力,逃避型欣賞焦慮型豐沛的情感 而焦慮型欣賞逃避型的理智灑脫。然而,依附類型並非永遠不變,可能會因為身處在不同的關係而有所變化。親密關係中易把幼時沒有被滿足的期待 轉移到對方身上吳宛亭心理師表示,在伴侶關係中較辛苦的地方是: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過去原生家庭的經驗相聚在一起,我們很容易把一些幼時沒有被滿足的期待,轉移到對方身上,或是希望對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若是一直期待對方,也許會一直失望或是給對方很大的壓力,不利於親密關係的正向發展。應學習跳脫固有的框架,給彼此一個可以修整的機會。 在臨床經驗中,經常會碰到親密關係出現以下2個問題:1)個性與價值觀的不同/因為不同而相愛,也因為這個不同而相恨。由於個性與價值觀的不同而有衝突,經常會反映在生活習慣上,例如:擠牙膏的方式不同,就可能會有爭執。或是處理情緒的方式不一樣,像是不同依附類型的人在吵架時,焦慮型會一直講個不停,希望能得到對方的安撫,讓自己可以穩定一點,而逃避型當下可能會選擇沉默,因為他需要時間冷靜思考,兩方的處理情緒的節奏不同,就容易出現衝突。2)人生階段/兩個人不一定會在相同的人生階段相遇,有些人會將想組成家庭放在第一順位,但對有些人而言工作或是自我實現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兩個人在討論是否要進行到人生下一階段時,就可能造成衝突或分手,比如30歲左右的男生往往還想衝刺事業,但女生需考量生育年齡。適時向對方表達在關係中感到失望的事面對親密關係中的問題與阻礙,雖然一開始可能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但只要我們願意騰出空間不惡意刺傷,仍是可以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吳宛亭心理師表示,首先允許並尊重對方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也允許自己與對方自然產生的情緒,不需要自責與或是怪罪對方。適時向對方表達在關係中感到失望的事,避免失望在心裡無限發酵,在表達時切勿帶著情緒化的攻擊或惡意,清楚說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希望對方用什麼方式對你,說出來才有溝通調整的可能性。雖然對方也是有可能不會改變,自己是否可以欣賞對方獨有的方式,看見並包容彼此的不同。兩個不同的個體,對方不可能跟你完全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另一半可能不喜歡,這就是在親密關係裡獨有的孤獨。這是每一個人在生命中自己要去面對的議題,而不是把這個問題丟給對方,一味地要對方滿足自己,失衡的關係並不是健康的關係,在親密關係中彼此是可親密坦誠地做自己以外,雙方還是保有自己的獨特性與孤獨,試著學習欣賞對方的不同進而慢慢完整自己的生命。

親子衝突4情境 共同原則很重要

親子衝突4情境 共同原則很重要#衝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愈來愈多父母忙著追求工作上的成就,他們負擔得起孩子的托育費,也想卸下日常的教養工作,在孩子還小—多半在嬰兒時期,就交由他人照料(托兒所、保姆、家教老師),而且很早就去上各種潛能課程—從週一到週五,每天課程排得滿滿,晚上就由保姆來照顧孩子。親子衝突引爆 最常見於4情況這些孩子常常可以獲得物質上的滿足;父母對於孩子的能力也感到驕傲。打從孩子一出生要走的每一步,父母早就已經規劃好了。然而,儘管父母擁有再仔細不過又設想周到的觀念及教養原則,仍避免不了親子之間的衝突。對待孩子的方式,以及父母教養的原則,會主導一家人生活的走向—可能充斥著衝突,也可能彼此相安無事、和平共處。親子衝突的導火線有很多,可能是因為家庭裡不重視輩分,或始終維持不平等的關係。反觀動物界,在群體裡總會有一個領頭者或長老,因為長老的經驗豐富,深受其他動物的尊崇,同時也肩負著教導新生代的責任。一旦家族裡的輩分不明確,衝突就可能一觸即發!舉例來說,大人的言行如果像孩子一樣,或是大人縱容孩子,皆非明智之舉。以下幾種情況都可能發生親子衝突,提供參考:1)面臨家中劇變—壓力使人不安/家庭中正經歷一些改變,像是孩子正在適應幼稚園的生活;孩子剛入學或面臨轉學;家中有新生兒誕生;父母一方轉換工作跑道;家庭成員有身心方面的狀況;父母背負著經濟重擔……這種種都足以成為引發家庭衝突的因子,會帶來許多壓力;其中,孩子的反應會特別明顯。2)放任教養—孩子不懂尊重/有一些為了孩子不惜犧牲的父母,總是給孩子最好的,不讓他們遇到一點點難題,在孩子年幼時就採取放任的教養方式。有一句話正好能描述這個情況:「孩子爬到我的頭上,連正眼都不瞧我一眼。」3)過度保護孩子—期待落空/還有把孩子保護得無微不至的母親,她只為孩子而活,藉由孩子來凸顯自己的價值及成就,甚至到了忘我的地步。當孩子長大獨立了,母親卻失落不已;這麼一來,孩子反而覺得有負擔。「我總是滿足你們的需求,你們現在一點都不懂得感激。」這句話就是最佳寫照。4)高壓教養—沒有討論空間/父母期待孩子在學習上有更好的表現,總是擺出嚴厲的姿態,沒有商量餘地。他們會說:「不要想爬到我的頭上。小孩就是要適應、要聽話、做你該做的事。我們說了算!」簡單說,訂立太多原則,或缺乏共同原則,都可能導致親子之間的衝突。開明的父母,會試著衡量孩子的年紀來提出要求,並訂出明確的規矩;他們會重視孩子和自身的需求,願意用「我」話語來溝通;他們明白言行舉止的影響力,也知道自己是孩子的榜樣。(本文摘自/讀懂孩子情緒,100個聽說問答關鍵對話練習/大好書屋)

孩子們的戰爭 爸媽別介入!

孩子們的戰爭 爸媽別介入!#衝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進入社會後,散發出自信光芒和勇於發表自己意見的人,總能吸引旁人的目光。而奠定自信的基石,便是從「媽媽滿滿的愛」發展而來的自我肯定,勇於發表自己意見的特質,則源自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成功經驗。在這方面,父母無法給孩子實質上的幫助,只能讓他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憑藉自己的力量累積各種經驗,方能有所成果。練習掌握人際關係平衡在沖繩剛返還日本時,那霸的學校還呈現十分混亂的狀態,教室內坐在前三排的學生還算認真,但後面一群人都在抽菸。一天,H和那群不良少年的老大起了糾紛,還把對方打倒了。結果不得了,據說對方帶了大約20個人來找他尋仇,一群人將他團團圍住後,便是一陣拳打腳踢。事情結束之後,他的老師也只是推卸責任說:「怎麼可以去惹那群人呢?」H到了中學三年級後遷往崎玉居住,在那裡同樣的事件再度上演,他又被幾十個人圍了起來挑釁找碴。而令人驚訝的是,年輕氣盛時期不斷惹事的H,長大成人後,渾身竟散發出「經驗豐富且懂得掌握人際關係平衡」的不凡光環。不要過度規避孩子與他人間的紛爭對男孩而言,和他人發生衝突的次數,可能決定他們未來視野的廣度。想為孩子規避眼前紛爭的心態,或許是媽媽身為女性的自然反應,但過度規避,只會造成孩子的不健全發展。因為和同齡男孩一較高下,可說是男性與生俱來的本能,媽媽們不妨抱著「這孩子將來一定會很有度量」的期待,包容每天搞得雞飛狗跳的男孩。「不管走到哪,我都能交到很多朋友」──這種與人建立友好關係的經驗,以及與人發生衝突後消弭不快的經驗,逐漸累積下來,便能塑造出一個人本身的力量與魅力。雖然偶爾會發生爭執,但「還是喜歡和大家在一起」的經驗。雖然經歷一些困難,但「還是靠自己克服障礙」的經驗。雖然曾感到痛苦,但「現在已經沒問題了」的經驗。讓孩子親身體驗以上各種「和社會奮戰」的經驗,能逐步拓展他們的視野,並加強他們深厚的自信心。(本文摘自/媽媽不生氣,50招搞定搗蛋男孩!/大好書屋出版)

溝通落差!老翁險食糞 學者盼醫療品質能再進步

溝通落差!老翁險食糞 學者盼醫療品質能再進步#衝突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衛生署長邱文達19日出席醫療論壇時指出,日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李祖德投書媒體「醫界對社會的承諾」文章後,受到包含總統及各界人士的回響,顯示醫療品質已愈來愈受到重視。如果醫療糾紛越來越多,又沒有好好解決,未來有可能釀成「醫病懸崖」。他分析發現,醫療糾紛通常是醫病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而起,一旦醫療處置不如預期,醫病雙方就起紛爭。他舉例指出,一名老人家到醫院就診,醫師看完診後,拿了三個瓶子給他,要他去驗血、驗尿及驗糞便。過了一陣子,這名老人家苦著一張臉回診間,向醫師抱怨「前兩項檢查還好,糞便就難了。」原來,他把「驗」聽成「嚥」,當然出問題。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吳肖琪發現,醫療糾紛過多、工作過雜、工作過忙、工時過長、環境過亂及脅迫過多,醫療處置難免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陳聰富指出,醫療處置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後,一旦醫病雙方資訊不對等,就可能導致醫療糾紛。李祖德擔心,長期以來醫病雙方只聽屬於自己的頻道,很少傾聽對方心聲,一旦發生衝突各不相讓,彼此都將被逼上懸崖。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謝武吉認為,除了法制面應落實分級醫療及轉診制度外,醫事人員得收起專業的傲慢,以虛心請教、靜心聆聽、細心診斷、盡心治療及愛心照護的「五心」來回應病患的需求。但李祖德強調,醫療糾紛畢竟是意外,醫界也不應為了避免引發醫療糾紛而採取防衛性醫療,影響大眾醫療權益。臺北醫學大學內科臨床教授陳再晉呼籲所有在第一線工作的醫師,把「視病猶親,將心比心」當成行醫的最高準則,據此提昇醫療品質。醫療品質的定義很簡單,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最少的錢,讓病人受最少的苦,得到最貼心的感受,再以最快的速度做最正確的診斷,給予最適切的治療而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