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

A型血友病 自發性出血危機有解

A型血友病 自發性出血危機有解#新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2歲少年與50歲的男子,兩位同為台灣重度A型血友病患者,命運卻大不同。少年幸運的生於近代,從小確診便採取例行預防療程,現在能像一般人正常跑跳;反觀50歲男子,因過去只在出血時用血漿補充,使其在早期關節受損,走路需小心翼翼。隨醫療進展,目前血友病預防療程,讓30歲以下的患者,都能恢復日常生活,與一般人無異。 超標近7倍!A型病友年出血次數達13次台灣血友病之父沈銘鏡提到:「在台灣約有1000名血友病患者,過去病友只有血漿製劑可以使用,效果差,而現在有凝血因子製劑,從一般型到長效型,是醫療一大進展,跟上國際趨勢。」血友病因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而造成凝血異常,易產生自發性出血,引起關節點反覆出血,嚴重甚至需更換人工關節。根據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2016年資料統計,台灣A型血友病年出血次數平均達13次,高於國際建議每年2次以內,已超過近7倍,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彭慶添認為:「原因在於過去台灣起步比較慢,不鼓勵預防性治療,不過目前新加入治療患者,出血次數甚至比國際低,未來很有機會超越更好。」定期預防療程 維持凝血防止出血過去血友病病友通常都是出血後才做補充血漿治療,由於需要大量輸注且效果有限,大多病友往往採取「聽天由命」的消極治療。而基因重組凝血因子藥品的出現,使得給藥相對便利,從過去因定期輸注不易,而導致出血才接受需求性治療的觀念,轉變成以定期注射固定劑量凝血因子的預防療程,來維持體內凝血功能,防止自發性出血造成關節的傷害。「長效第八凝血因子」健保給付 每周兩針提升用藥意願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已核准了長效型第八凝血因子製劑的健保給付,11月給付生效,這種長效型製劑為基因重組人類全長第八凝血因子,與一或多個聚乙二醇分子形成共價結合,可暫時替補先天性 A 型血友病病患所缺乏、有效止血所需之第八凝血因子,比起未經修飾的抗血友病因子,其作用能在血液中保持更久、用藥時間間隔更長,大幅提升用藥的便利性。三軍總醫院血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主任陳宇欽說:「對患者來說,可以維持給藥間隔中因子的血中濃度,以確保不出血,是接下來新藥治療的重點。」過去健保給付的凝血因子屬一般型製劑(Standard Half-Life;SHL),而一般型製劑因為容易被肝臟代謝掉,所以病友的預防療程每週需施打三次,才得以維持體內第八因子的正常濃度。另外,也由於需頻繁接受施打,使得病友接受例行預防療程的意願較低、醫囑順從性較差,可能造成保護力不足。而長效型製劑(Extended Half-Life, EHL),因為藥物結構式經過修飾,使其半衰期時間比起一般型製劑來得更久,大約可延長1.5倍,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急診科中心主任王建得表示:「病患每週施打頻率可以減少至兩次,有利預防治療的環境,減少施打的次數,進而提高患者的意願。」長效型的藥物加入,最終期望達到每年出血次數1.9次的目標。新藥問市 降低出血次數、改善生活品質血友病病友對於使用藥物的概念,必須遵照醫師指示,定時定量施打,以維持保護力,才不會病情惡化。目前長效型第八凝血因子製劑之健保給付已生效,期望大幅減少台灣病友的出血次數,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T細胞淋巴瘤新藥 10月起納入健保

T細胞淋巴瘤新藥 10月起納入健保#新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9歲壯男,到血液科就診時,鼻腔、頸部已有淋巴結侵犯,經診斷為T細胞淋巴瘤,屬於廣泛型的NK/T細胞淋巴瘤,需選擇高強度的SMILE五種藥物組合作化學治療,但施打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姚明提及,該病患是在2016年發病,屬於年輕且體力狀況佳者,故計畫在疾病緩解期進行高劑量化療併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因此臨床希望能找一個比較有效的處方,以成功收集到足夠且健康的造血幹細胞。他指出,相較於無法進行移植治療的病人整體存活期約半年到一年左右,而前述病患,進行新藥注射三個療程後,病情得到緩解,成功收集到足夠的自體造血幹細胞。接著進行高劑量化療併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至今已超過兩年,情況良好,已能恢復正常生活。T細胞淋巴瘤治療選擇有限 毒性高且治療程序繁複T細胞淋巴瘤相較於其他淋巴癌更具侵略性且惡化快,腫瘤消失後,很容易又復發。姚明醫師表示,「一般要進行移植治療前,病人不能有太多併發症,但如果之前接受的治療強度過強,復發後,又無法接受高劑量治療與幹細胞移植手術,相當棘手。」他說明,傳統多種化療組合藥物會令部份病人有嘴破、血球降低、心臟受影響等副作用,若後續再加強劑量,或加入其他藥物,反應可能會更劇烈。新一代化療 給藥5分鐘 健保先給付欲移植患者所幸國內引進新一代化療藥物,較傳統化療藥物更能針對癌細胞進入並停留,除了給藥簡單,每次注射僅需花5分鐘,血球也不易下降,不用擔心對心臟或腎毒性等永久傷害毒性,「特別的是,新藥可單一治療無須合併其他化療,經試驗證實可有效提高反應率,可大幅提升患者接受移植的機率。」姚明醫師表示,新一代化療藥物也是目前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唯一核准用於復發或頑固型周邊T細胞淋巴瘤各分類的藥物。更值得慶幸的是,該藥已於今年10月1日正式獲得健保給付,率先造福欲進行移植的T細胞淋巴瘤患者。移植靠高反應率藥物 經亞洲人試驗有效反應率近五成一項針對亞洲人所進行的研究證實,即使多線藥物失敗後,新一代化療藥物反應率仍可高達45%,且有效病患在第一個療程100%即可看出效果,與其他藥品相比已證實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達3.7倍。周邊T細胞淋巴瘤常見的症狀包括「腫」、「燒」、「汗」、「累」、「塞」、「瘦」,診斷不易;倘若不幸罹病,務必要與醫師配合治療,不要輕信偏方,只要用最適宜的治療方式,病患是有機會得到緩解及控制的。

C肝患者福音!口服新藥上市

C肝患者福音!口服新藥上市#新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63歲陳太太,發現患有C肝時便開始積極治療,但老天卻給了很大的考驗,忍著身體痠痛、噁心嘔吐、掉頭髮等副作用,接受了2次的干擾素治療,最後卻都以失敗收尾,為此相當失望。直到今年初C肝口服新藥納入健保,經醫師說明臨床治療的成功率高,且副作用低;陳太太再度燃起希望,果真在療程結束後,病毒成功清除,達成治癒,不再為疾病受苦。C肝口服新藥突破治療瓶頸開業診所院長李昭榮醫師指出,在台灣大約有70萬人有C型肝炎,盛行率約為3~4%,與B肝同為肝臟殺手,若不積極治療將演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但卻容易被忽視。目前C肝治療已全面進化,新型口服藥物上市,為C肝患者帶來新契機;根據臨床經驗,新藥不僅治癒率達9.5成以上,且副作用低,相較於傳統干擾素治療,生活品質更是大幅提升,呼籲患者不要輕易放棄治療,及早擺脫肝病威脅。C肝治療不能拖 把握健保福利副院長李坤宗醫師補充說明,C肝口服新藥目前已有健保給付,對於嚴重肝纖維化及輕度肝硬化患者,即可優先用藥,且不必跑大醫院,肝膽胃腸科診所就能夠協助申請。此外,提醒C肝患者治療前應接受基因型、病毒量、超音波切片及病毒突變等檢測,確認是否符合健保資格,也可幫助精準用藥,提高治癒率;治療時則務必遵從醫囑定期回診,療程結束後也須進行追蹤,切勿大意。沉默的肝 需要您的高度重視C肝是無病痛之疾病,收治前述案例的李昭榮醫師說,陳太太會發現C肝是因過去健檢時發現肝功能有異常,進一步篩檢後才確診,一般民眾若是沒有檢查C肝是很難發現的,常造成許多患者忽略而肝臟漸漸惡化,在此提醒民眾應定期健康檢查,高風險者如家屬中有C肝帶原者更應積極追蹤,國健署也有提供45歲以上民眾每人一次B、C型肝炎免費篩檢,可多加利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青春年少染C肝 苦等十年新藥救命

青春年少染C肝 苦等十年新藥救命#新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十年前,一名年僅20歲的小陳,健康檢查時發現竟感染C肝,因此開始了干擾素治療,但一年過後,肝功能指數卻無明顯改善,宣告治療失敗,當時並無其它方式治療,僅能定期回診追蹤。所幸醫療的進步,十年後終於有C肝全口服新藥上市,且健保也開放給付,符合資格的小陳便立即申請用藥,24週療程結束後,肝功能指數成功恢復正常,終於不再為肝臟問題而擔心害怕。C肝可治療應把握 時機錯失難挽救開業診所院長洪才力醫師指出,台灣C肝患者需接受治療約有55萬人,若不及早治療恐會惡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危及生命。有別於傳統的打針治療,我國現已引進多款C肝口服新藥,在台灣治療的成功率甚至可達98%,不僅副作用低,且政府已核准健保給付,呼籲患者積極治療,對抗體內C肝病毒,減少肝臟病變危機。目前健保給付C肝口服新藥的限制須達肝纖維化F3以上,但症狀輕微的患者仍應及早治療。洪才力院長說,臨床上曾收治一名患者,過去干擾素治療失敗,追蹤時肝臟持續惡化演變至肝硬化,在新藥引進時建議應立即治療,礙於新藥昂貴,家庭經濟狀況不佳,以致患者最終放棄治療;目前雖健保給付,但患者肝硬化程度嚴重,也不適用新藥治療。為此,洪才力院長特別提醒C肝患者,應把握治療黃金期,一旦錯失就可能使疾病惡化,而無法接受良好治療,相當可惜。先瞭解再治療 注意事項勿輕忽為正確評估適合的C肝藥物,患者在治療前必須先進行相關檢測,如基因型、病毒量、病毒突變檢測等,且目前符合健保條件之患者大多為50歲以上,患者通常合併服用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藥物,療程前須告知醫師完整病史,以避免發生藥物交互作用。洪才力院長提醒,國人C肝患者中約有6成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建議民眾及早篩檢,了解自身健康;另外,C肝患者應定期追蹤,進行超音波及抽血等相關檢驗,若符合治療條件則務必把握治療時機。由於C肝有群聚感染的風險,當您確診罹患C肝時,為守護家人健康,患者應通知身旁家人至醫療院所進一步篩檢,以確保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腹脹無力險喪命身染C肝靠口服新藥根除

腹脹無力險喪命身染C肝靠口服新藥根除#新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女老師,因感染C肝導致急性肝炎,病毒量飆高,須立即治療,但由於干擾素治療可能產生許多副作用,並擔心體力及精神不佳影響到工作,便決定自費服用新款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四週後,病毒量從幾十萬降至零,肝功能指數從三百降到正常,現療程持續進行中,病情控制相當良好。虎尾肝膽胃腸科開業診所沈智偉院長說明,前述案例病患因持續多天肚子脹痛、吃不下飯又全身無力才前來就診,經診所抽血篩檢發現,該名病患係因感染C肝導致急性肝炎。病患對於突然感染到C肝相當納悶!自述長期有捐血的習慣,其配偶亦無C肝,近期除至牙科治療外,未曾接受手術、輸血,訝異為何會感染肝炎? 醫師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前幾個月接受牙齒治療時針具消毒不完全導致。偏鄉環境落後 防治篩檢要注意雲嘉地區是台灣C肝人最密集地區,早期因醫療資源缺乏,找密醫治療風氣盛行,因此很多患者都是因共用針具感染C肝,現今醫療環境進步,傳染途徑大多都是因母親垂直傳染,或是刺青、穿洞、注射毒品等狀況感染C肝,沈智偉院長提醒民眾,C型肝炎是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染,應選擇拋棄式針具及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維護自身安全。C肝恐癌化 口服新藥治癒率逾九成沈智偉院長指出,C肝患者肝功能會起伏不定,若不接受治療,20-30年後,約有3成患者會惡化成肝硬化,更有5%的患者恐演變為肝癌,呼籲患者應及早積極治療,遠離肝臟惡化。目前C肝治療已有新型口服藥物上市,不僅治癒率達9成以上,且無明顯副作用,治癒後復發率甚低,加上政府有條件開放健保給付,減少醫療經濟負擔,對患者的健康來說是一項大禮。避免用藥風險 檢測及溝通不可少沈智偉院長進一步補充,治療時藥物安全性相當重要,目前健保核准三款C肝用藥,分析其臨床研究顯示,藥物可能產生交互作用,患者治療前務必告知醫師相關病史及用藥紀錄,且接受肝功能、病毒量、基因型及病毒突變(RAS)等檢測,以評估適合的藥物,減少用藥風險,提高治癒率。消滅C肝指日可待 醫籲及早篩檢與治療國內抗肝炎有成,B、C肝皆有很好的治療成效,沈智偉院長說,消滅C肝指日可待,但需要國人共同努力,提醒民眾若年滿40歲,每3年有一次的免費全身健康檢查;年滿65歲後則每年享有一次的免費健康檢查服務,應多加利用。此外,B、C肝治療可多利用基層肝膽胃腸科診所,大型醫院不僅掛號不易且候診、領藥時間長,相較之下,診所治療可為患者省去複雜流程及縮短時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頭頸癌治療再突破免疫療法助延命

頭頸癌治療再突破免疫療法助延命#新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在台灣每年約有8千多人罹患頭頸癌,其中口腔癌已是2016年國人10大癌症死因的第5位,頭頸癌復發率高是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主因之一。一位54歲的男性患者4年前罹患下咽癌,今年再度復發,使用一線化療藥物後成效不彰,決定改採新型免疫療法藥物治療,治療期間不僅控制腫瘤發展,副作用亦控管得宜。新型藥物利用活化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表示,超過半數的患者在治療後3至5年內會再復發,近期TFDA核准新型免疫療法藥物有別於傳統放射線、化學藥物和標靶藥物利用外力阻斷癌細胞訊息,新型免疫療法藥物則是活化患者自己身體免疫細胞,用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10年來頭頸癌因復發率高、治療效果差2016年發表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成功證實新型免疫療法藥物與其他任一傳統治療比較,可顯著增加頭頸癌患者的存活期,且有部份患者有長期存活的趨勢。楊慕華主任強調,過去10年頭頸癌治療一直陷入停滯不前的困境,因為高復發率、治療效果不佳,患者一直無法獲得更好的存活率。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張義芳說明,傳統頭頸癌治療會發生疲倦、皮膚反應、掉髮、食慾不佳等影響生活品質的副作用,但新型免疫療法是加強自己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與傳統治療大不相同,副作用可能是在身體各器官組織發生發炎反應。張義芳主任表示,使用新型免疫療法藥物,患者將有機會得到比過去傳統治療更好的效果並保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C肝治療新展望 治療時間大幅下降

C肝治療新展望 治療時間大幅下降#新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的郭先生感染慢性C型肝炎,醫師安排他接受「長效干擾素+雷巴威林」治療,今年1月底開始,再安排郭先生接受3個月的治療,沒想到病毒1個月後就檢測不到,目前停藥3個月,血液中仍然檢測不到病毒,邱先生的慢性C型肝炎已經痊癒。「持續病毒學反應」高達99%驗不到C肝病毒成大醫院胃腸科膽科醫師邱宏智表示,藥物治療療程結束3~6個月後,若血液中仍檢驗不到病毒,稱之為「持續病毒學反應」。邱宏智醫師表示,經長期追蹤發現,這類病人高達98~99%驗不到C型肝炎病毒,因此一般認定「持續病毒學反應」等同C型肝炎已經治癒。20年後20%患者會演化至肝硬化根據研究顯示,慢性C型肝炎患者若不積極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經過20年後約有20%的患者會演化至肝硬化,一旦演變為肝硬化,每年會有1~4%的病人會產生新的肝癌,同時有4~5%可能會導致肝衰竭以至於死亡。因此若成功治癒C型肝炎,不但發生肝癌的機率大減,因為肝病致死的比例也會大符下降。目前建議所有C型肝炎的患者,只要血液中檢驗的到病毒,都應積極接受治療,而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新型抗病毒藥禁忌症、副作用都較少邱宏智醫師指出,最新治療C型肝炎的口服抗病毒藥,相較於傳統療法,治療大幅下降為3~6個月,禁忌症、副作用都較少,只是價格相對較高。不過,從106年5月15日起,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健保給付已有條件大幅放寬,目前有2種口服抗病毒藥納入健保,適用C型肝炎基因型1型,併有肝硬化或是嚴重纖維化,但不可為失償性肝硬化的病人,未來政府也預計編列預算,逐步將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放寬給C型肝炎患者。邱宏智醫師表示,過去治療以干擾素為主,效果雖不算低,但接受治療的可能只有10%左右,其中未接受治療的病人中,有37%害怕副作用,也有18%不適合使用干擾素。國內目前有多種全口服抗病毒藥,副作用低,干擾素困難治療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另外,像是失償性肝硬化、洗腎,甚至HIV病人,也都各有適合的全口服抗病毒藥可以使用。

一天一顆抗C肝 健保口服藥新選擇

一天一顆抗C肝 健保口服藥新選擇#新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9歲的賴爺爺罹患C型肝炎近20年,由於沒有症狀,因此每年僅以驗血及超音波檢查追蹤,後來賴爺爺肝指數飆高,但考量近8旬高齡,剛好條件符合C肝口服新藥臨床試驗,結束12週療程後定期追蹤,如今已完全驗不到C肝病毒。C肝罹癌風險隨年紀增長越來越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戴嘉言醫師提醒,像賴爺爺這樣的患者,在治療前都已知罹患C肝幾十年,雖沒有明顯症狀,但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累積的肝癌風險,73歲以上每4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肝癌。由於C肝感染無感,若進展到重度肝纖維化(F3)之後,肝臟難以自我修復,並且C型肝炎若已肝硬化,較已肝纖維化但尚無肝硬化的患者,肝癌風險高約5倍,不容忽視。偏鄉C肝患者應盡早討論適合用藥健保給付口服新藥原定8,000名額,尚餘2,800個名額,健保署新編列1,717個名額,8月起新增新型複方單劑口服藥EBR/GZR獲得給付,高嘉宏醫師提醒,目前藥物推陳出新,尚未治療的C肝患者也不用因為擔心怕排不到給付名額而不願治療,目前健保給付已上市第三款口服抗病毒藥物,建議偏鄉C肝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適合的給付用藥,儘早接受治療脫離慢性肝炎,擺脫肝炎。每天1顆 療程約為12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戴嘉言醫師表示,自8月1日起,健保開放給付第3種C肝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針對第一型C肝患者每天1顆,療程約為12週。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藥物安全性高,副作用低,且對於輕度肝功能不全(代償性肝硬化,Child分級A)及腎功能不全患者者使用安全性高,是臨床醫病治療一大福音,更有望提升台灣C肝患者治癒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