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好發青壯年 輕忽恐致死

心血管疾病好發青壯年 輕忽恐致死#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心血管疾病是一個無聲無息的隱藏殺手,且在國人十大死因中一直緊追癌症之後名列第2,好發於青壯年人口,甚至導致許多猝死的悲劇。因此,臺安醫院在前幾年成立了心血管中心,以心導管介入治療提供病友更全面的護心技術,根據心臟內科陳立威醫師表示,心血管支架是心導管介入治療的大宗,粗估全國每年約有三萬人使用。金屬支架效果雖好 但材質易造成民眾心理負擔大雖然支架發展至塗藥支架已經二十多年,也具有極高的效果及安全性,但金屬材質永久留在血管壁裡,對患者而言總有心理負擔,偶爾會詢問醫師多久該取出來或是換新的,不過,對醫師來說即使在持續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下,仍有少數比例會發生支架內再阻塞或晚期血栓的併發症。因此,為降低民眾心理負擔及併發症的產生,現在有另外一種選擇全吸收性血管支架,可有效降低風險及負擔,只是該支架目前屬自費之高單價器材,而且並非每種情況都適用,所以,建議民眾應先與醫師諮詢討論,才能獲得最佳的照護。全吸收性血管支架,主要是玉米天然原料提煉的聚乳酸製成而成,在置放到心血管後初期如同一般塗藥金屬支架撐住血管壁維持血流通暢,而後材質會緩慢被吸收,於體內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大約2~3年內就會完全消失,此時血管強度已固定。而這種支架保留了原本的特性,也不會因金屬材質的殘留而限制處理方式,此外,對於有金屬過敏體質的病人而言,也多了種選擇。 

遠離心血管疾病 5招預防三高

遠離心血管疾病 5招預防三高#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西化飲食的模式加上老化人口增多等因素,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大幅增加。而常見慢性疾病中的三高症,是導致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的主因。飲食謹守「三低一高」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10大死因中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死亡率高達35.7%,其中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更是主要的危險因子。預防三高並不難,若能適度調整飲食和生活型態,飲食上謹守「三低一高」:低鹽、低油、低糖、高纖的原則並配合多運動,少抽菸,即可輕鬆擺脫三高族之行列,遠離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發生。 因此,以下也提供5招教你如何預防三高 :1)控制體重/可計算身體的BMI值,若BMI> 27就算是肥胖。此外也可量自己的腰圍,正常男性腰圍應在90cm以下,女性腰圍應在80公分以下。 2)飲食控制/把握三少兩多的原則,多吃青菜水果以及高纖維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少用調味料,少吃高油脂的食物。 3)適當的運動/ 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可選擇一些比較緩和的運動,如游泳,打太極拳,騎腳踏車,跳土風舞,爬山等都可以達到運動的目的 。4)良好的生活型態/戒菸,戒酒,保持心情愉快 。5)關心自己的健康情況/定期量血壓、做成人健康檢查。 

不知有心病 三鐵常勝軍突發心肌梗塞

不知有心病 三鐵常勝軍突發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何先生是三鐵運動的常勝軍,但某日在家中運動後突然被發現倒地不醒。家人報案後,台北市消防局透過電話指導家人進行心肺復甦術。急救隊員趕到現場,便以AED進行電擊,成功回復心跳,後續心導管發現為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進行氣球擴張術並置放支架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黃彥彰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是是國人主要死因之一,提醒民眾若發生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應立即前往醫療機構尋求治療,才能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過半心肌梗塞 不知有心血管疾病黃彥彰醫師表示,突然間心臟停止而產生猝死的個案中,約有9成是由心臟疾病所導致,其中以冠狀動脈疾病及心臟衰竭最常見。據統計,有一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發作前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疾病,導致事前預防困難,提醒有家族史、三高、抽菸、肥胖者都是高危險群。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運動時出現心血管問題機會比健康正常的人要高出10倍,中等劇烈體力活動就有可能觸發心肌缺血情況。把握黃金6分鐘搶救黃彥彰提醒,很多猝死是在急性心肌梗塞後發作的數分鐘內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後致死最常見原因是心室心律不整,而適時給予電擊去顫術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因為心臟驟停6分鐘內,依然有5成存活率,但是10分鐘後才進行電擊存活率就已大幅下降。此外,若未在4~6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術,就有可能因為血液灌流不足而對腦部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太相愛!美國老夫妻 緊握雙手先後離世

太相愛!美國老夫妻 緊握雙手先後離世#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歷久彌堅,至死不渝的愛在字義上面,看起來只有在電影或小說上才會發生,但美國卻有一對八十多歲的老夫妻,就做到了!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男方艾德,與女方佛洛琳,是在六十年前結識,剛開始佛洛琳認識艾德時,因佛洛琳的第一任丈夫才車禍去世沒多久,所以艾德花近了心思與心力,才打動佛洛琳與她的家人,終於兩人才牽手步入禮堂。結婚後 男對妻子呵護加倍許多人結婚之後,夫妻之間難免摩擦,且男方對女方原本的溫柔與愛,可能也會因生活上的柴米油鹽而生變,但艾德卻對佛洛琳加倍疼愛,不僅常常為她送晚餐、買鮮花,冬日之時,艾德甚至會比佛洛琳早一步起床,剷掉家門口的積雪,再到車上開暖氣暖車,只為等待老婆清醒後,送她上班。相愛的兩人,再堅定再多的愛情,也無法抵擋時間的魔法,催促身體的衰老,兩人年紀大了,相繼罹患慢性疾病與心臟病,但即便罹病行動不便,每一個踏出去得步伐不再輕鬆自由,可是老夫妻還是堅持每日牽著佈滿歲月痕跡的手,走著小碎步相互依偎,一同出門散步。即使離世 手也要緊緊扣住前幾日,在艾德83歲、佛洛琳82歲之時,佛洛琳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幸去世,艾德在36小時後,也因腎衰竭隨妻子而去,這時,兩人的手還是緊緊扣著,一同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

週三寒流再報到!心血管患者禦寒3要點

週三寒流再報到!心血管患者禦寒3要點#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從週日(16日)起天氣回溫,全台各地都可見到溫暖太陽,部分都會區高溫甚至可達26、7度!但民眾可得把握這樣舒適的氣溫,因為週二晚上天氣就要開始轉變,週三西半部地區開始轉濕冷。雖然新一波的冷氣團威力沒有前幾週那麼強,但是溫差的變化還是會讓人感到「凍未條」。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患者會因為氣溫變化而影響身體狀況,藥師陳宥呈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把握禦寒3要點,分別如下:1)注意血壓的狀況2)按時服用慢性病藥品3)注意自我保暖保健或選擇保健品加強保護寒流襲台 心血管疾病患者首當其衝上週全台溫度急降,短短幾天就造成53人猝死,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大宗。藥師陳宥呈解釋,低溫對於心血管患者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主要是因為冷空氣加速血管收縮,而容易造成血管出血破損的可能。事實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本身的藥物控制及保暖措施要做好外,也可以補充營養素來加強本身的保護力。陳藥師進一步說明,由於入冬之後氣溫變化大,使得市面上許多營養補充品的被詢問度也大幅提升,如:銀杏、Omega-3魚油及納豆紅麴等營養素,都是分別針對末梢血液循環、促進腦部心臟血液循環以及降低膽固醇等作改善。營養素補充應與藥物間隔食用陳宥呈藥師也特別提醒,雖然銀杏、納豆紅麴對於血液循環有一定的幫助,但因草本萃取物質比較容易引起藥物的交互作用,而影響慢性病等治療藥物的效果,因此建議患者,若要服用這些保健食品,記得一定至少要間隔2個小時以上,以確保食用上的安全。

納豆、銀杏助血液循環 心血管患者天冷免猝死

納豆、銀杏助血液循環 心血管患者天冷免猝死#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冷鋒一波接著一波!日前最強寒流侵襲,全台不少人因氣溫驟降而暴斃,低溫對心血管患者而言乃是一大挑戰,陳宥呈藥師藉此提醒病患,除了做好禦寒措施、注意血壓控制、和定時服藥外,還可多補充天然營養素,確保自身安全健康。陳宥呈藥師表示,冷空氣會加速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管出血、或破損,因此提醒心血管患者,寒流來襲時加強保暖措施、注意自身血壓並按時服藥;此外,還可補充銀杏、Omega3、納豆、紅麴等營養素,來幫助血液循環,避免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營養素和藥物 需間隔2小時陳宥呈藥師說明,銀杏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納豆紅麴能降低膽固醇、Omega3能促進腦部心臟血液循環,有益控制心血管疾病;但銀杏、納豆、紅麴等物質容易引起藥物的交互作用,進而影響慢性病治療藥物的效果,提醒大家在補充營養素時,需與藥物間隔2小時以上,確保安全。

6招防天冷猝死 心血管患者首重保暖

6招防天冷猝死 心血管患者首重保暖#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春節假期一過,寒流馬上來襲!今日新竹和淡水都出現8度左右的低溫,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呼籲大家留意保暖措施,尤其是長者跟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天氣的急遽變化,若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況,一定要儘速就醫,確保自身健康安全。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1年因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死亡人數高達3萬3168人,平均每天有9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其中高血壓更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對此,健康署提醒市民,氣溫降低時血管易收縮,使得血壓上升,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呼籲民眾寒流期間一定要注意保暖,手套、襪子和保暖衣物不可少,帽子及圍巾保暖頭頸部亦重要。因此國民健康署提供6大「驅寒保暖」要訣,幫助民眾遠離心血管疾病引發的猝死或中風威脅:1)控制病情、監測血壓/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最重要的是,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2)注意保暖/寒流來襲除了注意手腳保暖外,頭部保暖也很重要,因此手套、襪子、保暖衣物、帽子和圍巾缺一不可。3)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清晨易出現超低溫情況,有運動習慣的民眾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同行。4)泡湯留意溫度/天冷民眾喜歡泡湯驅寒,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湯時,注意溫度勿超過40℃,且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5)飲食定量、並注意情緒/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情緒起伏太大,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情況。6)留意心臟病及中風徵兆/如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時,很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前兆,應立即就醫接受治療。

過年暴食不節制 心血管疾病求診多

過年暴食不節制 心血管疾病求診多#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假期,不但可以讓人好好放鬆一下,更有美味佳餚可以享受。但許多人假期過後,卻發現身上多了一圈肥肉才開始懊悔不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鍾鎮鴻指出,春節期間,正處於寒冷冬季,氣溫變化大,健康的人都可能感受到一些身體不適,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因為天氣不穩定而引起如血壓、呼吸系統的變化。據統計,春節假期至急診求診的病患,以上呼吸道感染為首位,其次是急性腸胃炎,再來就是心血管疾病的發作。所以在年假期間,要正常作息、不暴飲暴食、不熬夜。在運動方面應該注意保暖,以免許多併發症發生。此外,年菜內容也多半以高熱量的高湯或是進補食物為主,若這些食物吃過量時,體內就會累積過多油脂,容易造成脂肪肝、動脈血管硬化及代謝性疾病,罹患三高的風險也會顯著上升。因此,鍾鎮鴻醫師提醒,在歡度新春佳節的同時,應儘可能貫徹健康飲食原則,即多吃高纖和少吃高鹽、油和糖的食物,並避免或減少飲用高熱量的酒精和含糖份的飲品。另外,趁著假期多進行戶外活動,既有益身心,又可熱絡家族、親戚間的感情,讓大家一起輕鬆健康過新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