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

抽菸竟造成跛腳!醫曝「周邊動脈阻塞」恐致四肢缺血

抽菸竟造成跛腳!醫曝「周邊動脈阻塞」恐致四肢缺血#血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王伯伯很喜歡運動,熱愛爬山、慢跑,但是卻發現越來越沒辦法跑步,從前可以跑幾公里,漸漸變成只要跑500公尺,就感到腿越來越無力。最後他大概走50公尺就痠痛到受不了,必須停下來休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管外科蘇大維醫師回憶,評估起來,他是非常典型的周邊動脈阻塞。患者會出現「間接性跛行」,是因為腿部血管逐漸狹窄、阻塞,所以當運動消耗大量氧氣時,腳卻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便開始感到疼痛。若是採用傳統手術處理阻塞的血管,傷口比較大,全身麻醉風險也會比較高。蘇大維說明,當時我們使用微創導管手術替老先生疏通阻塞的血管,先清除鈣化血管斑塊,再搭配塗藥氣球來減少未來幾年再度阻塞的機會。「做完手術,老先生隔兩天就順利出院,因為傷口很小,恢復得相當快」,蘇大維指出,「病人可以明顯感受到手術前與手術後,整隻腳的溫度差很多,過去比較冰冷,現在血流順暢,變的非常溫暖,顏色也比較紅潤。他也開始慢慢增加運動量,不再出現間歇性跛行,可以回到他熱愛的生活方式,爬山、運動。這幾年追蹤下來,都維持得很不錯。」血路不通,肢體缺氧恐壞死我們的血管就像河流一樣,只要狹窄、阻塞就會造成很多問題,蘇大維解釋,周邊動脈阻塞可以依照發生的時間來做區別,分成急性阻塞與慢性阻塞。周邊動脈急性阻塞時,病人會立刻出現肢體疼痛、缺氧、壞死;周邊動脈慢性阻塞,則是漸漸狹窄、阻塞,初期往往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得惡化到一定程度後才會感覺到異常。周邊動脈阻塞的原因跟心臟血管疾病的原因類似,較常見的是3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肪高,另一個是抽菸,蘇大維表示,周邊血管阻塞疾病患者大概90%都有抽菸,抽菸會導致血管病變,日積月累下來最後造成阻塞。周邊動脈阻塞導致肢體缺血時,摸起來比較冰冷,顏色比較蒼白,比較嚴重的病人,肢體還會發黑、發紫。蘇大維說明,當患者走路、運動,肌肉耗氧量上升,需要較多血液供應時,因為血液循環受阻,病人就會開始痠痛、不舒服,叫做「間接性跛行」。有些病人血管塞得很嚴重,血液無法到達遠端腳指頭,就開始變得蒼白、非常疼痛,甚至會有組織壞死、潰爛,而需要截肢的狀況。蘇大維解釋,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可依照嚴重度分級,簡單來講可以分成4個階段:第1級:臨床上沒有症狀。第2級:在休息時沒有症狀,可是當他走動、運動的時候,就會開始疼痛,需要停下來休息才能緩解。第3級:在休息時也感到劇痛。第4級:在遠端腳指頭或腳掌出現水泡、皮膚潰爛,甚至整個都發紫、發黑。「周邊動脈阻塞時,一定要盡快就醫,想辦法恢復血流,」蘇大維強調,「若未及時搶救,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因為任何器官或組織,都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如果腳得不到足夠的血液量,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包括麻木、壞死,為了避免後續感染、敗血症,可能要進行截肢。」及時搶救,暢通血路,避免截肢周邊動脈阻塞的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血栓溶解劑,蘇大維解釋,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可以避免血栓形成,血栓溶解劑可以溶解血塊。非藥物治療就是用傳統手術或微創導管手術來打通塞住的血管,蘇大維說,假設是血塊卡住,就要想辦法移除血塊,如果是血管鈣化狹窄,就必須使用氣球擴張、移除硬化斑塊,恢復血流的暢通。⾎管斑塊是很硬的鈣化組成,若氣球擴張無法有效解決,便可運用斑塊旋切裝置,蘇大維舉例,硬化斑塊就好像卡在血管裡的石頭,傳統手術是劃開血管,取出石頭,再縫合血管,但是傷口比較大,侵襲性比較高,需要全身麻醉,由於傷口大,癒合的時間較久,傷口感染的機會也會比較高。斑塊旋切裝置像⼀個迷你鑽頭或刮⼑,能夠經由導管進到血管裡,穿過鈣化的血管斑塊,把血管斑塊取出來,打通阻塞的血管。相較於傳統手術,微創導管手術的傷口較小,患者疼痛較少、恢復較快,也能降低術後感染的機會。打通血管後,能恢復血液循環,但是隨著時間血管還是會漸漸地狹窄、阻塞,蘇大維說明,為了降低周邊動脈再度狹窄的機會,可使用塗藥球囊,球囊表面有塗上一層藥物,撐開球囊時,藥物會進入血管內壁,發揮預防再度狹窄的效果。洗腎廔管慎防阻塞洗腎病⼈也是容易伴隨著周邊⾎管阻塞疾病的族群,他們的⾎管壁常有不同程度的鈣化跟狹窄,除了注意周邊動脈阻塞,也要好好照顧洗腎廔管。腎臟功能衰竭後,可藉由⾎液透析來取代腎臟功能,患者通常需要在⼿臂上做⼀個洗腎通路來進⾏⾎液透析。蘇⼤維表示,洗腎通路是透過⼿術將動脈與靜脈縫合在⼀起,完成洗腎通路後,⼀定要定期追蹤、維護。定期回診可以讓醫師評估⾎管的狀況,減少⾎管塞住的狀況,蘇⼤維表示,因為洗腎病⼈的⾎管如果狹窄,不及早處理就容易阻塞。塗藥球囊也可應⽤在洗腎廔管,利⽤塗藥球囊撐開狹窄處並釋放藥物,有助減少狹窄的再次形成。「之前有⼀位洗腎病⼈,每隔半年,洗腎廔管就狹窄、阻塞,需要利⽤導管氣球擴張,把狹窄撐開,」蘇⼤維分享,「隨著時間,洗腎廔管狹窄的程度越來越嚴重,不到3個⽉就要做⼀次導管氣球擴張。為了改善這種情形,可利⽤塗藥球囊來撐開⾎管,並減少再次狹窄的機會,病⼈就不需要如此密集的接受⼿術。」動脈硬化、狹窄、阻塞與3高有很大的關係,日常生活中要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控制達標,蘇大維叮嚀,抽菸對血管傷害很大,請務必戒菸;飲食方面要少油、少鹽、少糖;規律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助於維持血管的健康!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男四肢瘦竟腹藏22公斤巨瘤!醫驚「內臟都擠到移位」

男四肢瘦竟腹藏22公斤巨瘤!醫驚「內臟都擠到移位」#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68歲的楊先生身材高大壯碩,曾因心肌梗塞就醫撿回一命,後來積極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減重,近5年來,楊先生減重有成,但瘦不下來的大肚腩對他而言十分困擾,經就醫檢查赫然發現,占據腹部的不是脂肪而是巨大腫瘤,就連肝臟及腸胃道都因腫瘤推擠而挪到腹腔左側。減重減不掉的「大肚腩」竟藏惡性巨瘤楊先生平日無任何不適或身體疼痛,但一心想減重瘦身的他,腰圍反而從38吋一直飆到44吋,怎麼都減不下來,診所醫師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後,才發現令人驚訝的結果,由於診所沒有良好的設備與環境,於是轉診至大醫院。收治個案的馬偕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邱文祥表示,楊先生罹患的是第3期惡性肉癌,經過腹部斷層掃描可見其腫瘤體積十分龐大,影響範圍從橫膈膜至下腔靜脈,腹部器官遭腫瘤推擠嚴重位移,右側腎臟也已被腫瘤包覆導致萎縮、下腔靜脈亦被嚴重壓迫。臨床上,惡性肉癌的病因不明,發生率是所有癌症的1%。邱文祥表示,行醫40多年,也僅收治10多名病患,若能仔細而完整的切除惡性肉癌的影響範圍,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6~7成。由於病患的腫瘤體積龐大、侵犯範圍廣泛,為求謹慎,邱文祥召集泌尿科、一般外科、心臟血管外科、胸腔外科等組成醫療團隊並擬定手術計畫,接替為病患清除腹腔內的巨大腫瘤。「主血管遭腫瘤包覆」壓迫內臟大移位邱文祥表示,首先以傳統開腹手術率先切除主要腹膜後腫瘤,並摘除右側萎縮腎臟,再由一般外科醫師負責切除部分右側肝臟。由於病患的下腔靜脈主要血管已遭腫瘤包覆,腫瘤與主要血管間亦有許多小血管,因此請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協助分離包覆在血管上的腫瘤,過程不僅非常容易出血,也須立即將破掉的血管一一縫補,最後再由胸腔外科醫師修補右側橫膈膜,才算是大功告成。馬偕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醫師蔡崇鑫表示:「因為病患的肝臟大移位,與人體解剖位置都不相同,下腔靜脈亦被腫瘤嚴重壓迫、非常不容易察覺位置,切除部分肝臟的手術過程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大出血。」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君儀表示,此次術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處理腫瘤與血管之間的沾黏,由於腫瘤是整個包覆著大血管,且和大血管之間有很多小血管相連,因此分離腫瘤並縫合血管的過程,花了不少時間,也是他前所未見的大型腫瘤。開腹取「22公斤腫瘤」幸術後恢復良好手術共歷時6個小時,開腹傷口從胸骨下緣至肚臍下方長達35公分,最後摘除38公分x20公分、重量高達22公斤的腫瘤,相當少見。楊先生術後於加護病房觀察3天後轉入一般病房,平日重視健康與養生的他,恢復情況十分良好,術後門診追蹤一切正常。楊先生回想起這次手術表示:「萬萬沒想到瘦不下來的肚子裡竟然不是藏著脂肪,而是一顆難以想像的巨瘤!」也希望藉此呼籲大眾,除了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外,身體若有異狀須保持警覺,才能找出真正原因。

腦血管病變竟佔中風7成,留意暈眩、四肢無力前兆

腦血管病變竟佔中風7成,留意暈眩、四肢無力前兆#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56歲的婦人,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容易導致動脈硬化的慢性疾病,但因多年前病人曾因鼻咽及深頸部腫瘤,接受過局部放射線治療,近來某日讀雜誌時,突然發現眼前一片暗濛不清,伴隨頭昏欲倒般的不舒服,當下沒有心悸或心跳不規律的感覺,但是這些症狀瞬即恢復,且這種狀況反覆發生了好幾次。 另一名74歲老翁長期抽菸且有三高病史,醫師長期囑咐他戒菸並且好好地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否則容易導致血管硬化阻塞,但是老人家不以為意。近來他經常有頭昏或昏眩情形,偶爾伴隨有四肢無力的感覺,奇怪的是,不論坐著或站著工作,這些症狀總是發生在他雙手持續勞動時,而且放下雙手工作,休息後很快改善,且這種情況亦多次發生。 動脈血流不穩定 可能是腦中風前兆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葉珀秀表示,這兩名案例都是神經內科門診病患,並在接受頸部動脈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皆有動脈血管內部管徑嚴重狹窄、血流阻力增加且血流速度改變等共通點,造成輸送至病人的雙側大腦的血液灌流不穩定,導致腦部發生暫時性腦缺血症狀,這是腦中風的徵兆。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中風對國人健康衝擊甚鉅,除了造成失能的後遺症外,對社會、家庭及經濟壓力、人力照顧上更是難以負荷之重擔。 腦血管病變阻塞 佔中風七成葉珀秀說明:腦中風主要以腦血管阻塞型腦中風為主,約佔所有腦中風的病人近七成。而腦部組織需要血液循環供應,輸送途徑主要仰賴重要的四條來自心臟的頸部動脈,包含雙側總頸動脈(又再分為內頸動脈及外頸動脈),及雙側脊椎動脈。輸送的動脈如果有病變(如動脈硬化狹窄阻塞,發炎,動脈內壁剝裂等現象),就會嚴重影響腦部的循環,進而引發腦中風。輕微的血管阻塞在不同的部位會出現不同的症狀。因此,如果要評估灌流腦部循環的情形,頸部動脈的健康監測顯得格外重要。 頸部動脈超音波 預防血栓發生頸部動脈超音波,是一種重要、簡單且對於身體毫無負擔的檢查,是非侵入性的檢查、也不需要注射顯影劑、更無輻射曝露,可利用觀測大動脈硬化或鈣化的狀況、或偵測血流動力等不同模式來偵測頸部的動脈。主要是利用不同的超音波頻率,改變有效的超音波穿透深度,來清楚地偵測頸部的動脈,評估是否頸部血管有無動脈硬化的變化、阻塞或已經造成血流灌流變化或不足的情況,可有效預防血栓的發生。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呼籲:血管硬化、阻塞、狹窄都是造成腦中風的主要病因,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春夏或秋冬季節交替時,民眾更需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頭暈、想吐、四肢無力或麻木等神經症狀,或是腦中風高危險群者,在預防醫學概念下,頸部動脈超音波檢查更是健康檢查上的重要工具,如有症狀可提早偵測血管硬化及早採取必要性的積極治療,降低中風發生率。 

小腿疲勞無力是常態?血管病變要當心

小腿疲勞無力是常態?血管病變要當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冬天到了,氣溫逐漸下滑,此時最需要注意的莫過於體內血管的健康保健!無論是靜脈曲張或下肢動脈血管阻塞,都有可能造成腿部不適;尤其冬季氣溫低,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少,腿容易抽筋,有可能是腿部血管病變的前兆!若不及時接受診斷或治療,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靜脈曲張不再只是美觀問題 靜脈曲張主要好發於久站久坐的族群,除此之外,老年人、懷孕女性和體重過重的人會影響血管的健康程度,因此也是靜脈曲張的高風險族群,務必多加留意靜脈曲張潛在發生的機率。若發現下肢出現疼痛、腫脹且皮膚上開始出現暗沉、蚯蚓般網狀凸起或發紅發熱等症狀,建議至心臟血管外科或靜脈曲張專科的門診,醫師通常會使用超音波的方式判斷患者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並給予適合的治療方法。而以往民眾認為靜脈曲張只是美醜問題,認為輕微症狀無須理會;但當靜脈曲張日漸嚴重時,則可能會有腿部皮膚潰爛、傷口無法癒合等情形。下肢周邊動脈阻塞年輕化 過去血管阻塞普遍被認為是銀髮族群容易發生的疾病,然而近年來因生活習慣 的改變導致血管阻塞逐漸年輕化,例如長期不運動、慣性熬夜、油炸食物、口 味重鹹、高糖份等等等,都可能使血液濃稠、循環減緩,動脈中容易出現「斑塊或血栓」,影響血液流通,進而產生下肢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的症狀。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症狀包含下肢發冷、麻木、脫毛,再下一個階段可能會造 成跛行、疼痛、下肢無力等症狀,更嚴重也會導致傷口、甚至截肢的可能。 因此在冬天,寒冷的季節更加需要注意腿部保暖,以及養成正常作息、適當運動、均衡飲食等的生活習慣,都是預防血管產生病變的不二法門喔! 跟癌症、心臟、腦部疾病比起來,腿部疾病時常被人們所忽略! 楊智鈞醫師提醒,避免腿部過度疲勞,當感覺下肢腫脹、抽筋時,就要提高警覺,有症狀時求助醫師。建議有機會也能多多了解相關知識,才不會延誤治療的重要時機!活動報名請洽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CHVNSLfGimSKoi3jwHKQ6dnawscKLs_QbJGXcsrWjeI/edit

血管阻塞併嚴重鈣化 旋磨術助放支架

血管阻塞併嚴重鈣化 旋磨術助放支架#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心血管疾病是無聲殺手,早期沒有徵兆,直到血管狹窄嚴重、血流量減低時,患者才會因缺氧胸悶、喘不過氣,甚至心肌梗塞等問題就醫,此時血管狹窄已非常嚴重,而血管鈣化則是會讓手術變得更複雜。FFR判斷是否施行氣球擴張術或裝支架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清埤表示,治療心血管疾病時,會透過血管攝影評估血管狹窄程度,直徑狹窄程度達50%即為狹心症,70%以上需以氣球擴張術或置放支架,將狹窄的血管壁撐大,重建血流。若血管整圈鈣化、阻塞嚴重時,高壓氣球難以撐開血管,則需先使用冠狀動脈旋磨術或帶刀片球囊,先將鈣化進行旋磨或切割再放支架。狹窄程度50~70%處於藥物治療、介入治療的模糊地帶,傳統的血管攝影只能估計血管病變的狹窄程度,無法判斷是否產生心肌缺血性變化。陳清埤主任指出,較新的診斷方式,是透過血流儲備分數(FFR)測試算出血管近端和遠端的壓力比,當血管狹窄,遠端血管壓力會下降,如果下降20%以上,即使狹窄程度只有50%,也需施行氣球擴張術或裝支架。動脈硬化組織磨碎 經由代謝排出體外陳清埤主任表示,單純使用高壓氣球擴張術,日後再狹窄機率約25%。心血管疾病可變異的危險因子包括抽菸、三高、壓力、肥胖等,患者術後有沒有戒菸、控制體重,改變生活習慣都會影響日後再狹窄率。此外,手術也是一項重要因素,前一次用的氣球如果太小,氣球拿掉後血管就打回原形,或發生血管剝離沒看出來,也會造成日後再狹窄。標準治療方式為氣球擴張術或裝置支架,也有人採用切割球囊的非主流方式,若支架內再挾窄可考慮使用塗藥氣球。切割氣球可去除小面積的鈣化,大而厚的鈣化硬塊則需運用冠狀動脈旋磨術清除,旋磨術是用機械式方法將嚴重鈣化的動脈硬化處磨碎,以便置放支架能完整貼壁,降低長期再狹窄率,是臨床上相當有用的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旋磨術用直徑1.25mm-2.25mm、前端嵌有鑽石顆粒的橄欖形磨頭,以每分鐘15~20萬轉的速度,磨掉血管壁最硬的部分,形成一個光滑的血管壁通道,再用氣球撐開血管放置支架,使血管恢復暢通。被磨成細小碎片的動脈硬化組織,大小比紅血球小,不會塞住微小血管,並能經由代謝排出體外。女性乳房血管鈣化 罹心臟病風險提高陳清埤主任指出,有研究顯示,女性在乳房攝影檢查時,如果發現乳房血管有鈣化現象,日後罹患心臟病的機率為未鈣化者的1.5倍;糖尿病、腎臟病、洗腎及心臟病患者,也是血管鈣化的高風險族群。另外,有家族史,父親45歲前、母親55歲前罹患心臟病者,血管也比較容易鈣化,這些高危險群或有症狀的患者,應儘早至心臟科檢查和治療。

這樣吃 血管強韌有活力!

這樣吃 血管強韌有活力!#血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飲食即生活,生活即飲食。」飲食的內容與方式會大大改變我們的身體狀況。讓血管重拾年輕活力的重點,就在於日常的「飲食習慣」。「內皮細胞」是打造強韌血管的關鍵,如果飲食均衡豐富,「內皮細胞」就會充滿活力;如果飲食習慣不好,內皮細胞會變脆弱,加速血管老化。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才能讓內皮細胞充滿活力,打造出強韌的血管呢?下列3點非常重要:1) 減少鹽分的攝取/鹽分會損害血管組織,透過積極與穩健的低鹽飲食習慣,可以保持血管健康。2) 多吃魚類與黃豆製品/魚類與黃豆製品均富含「優質蛋白質」,能讓血管重拾青春活力,建議可多多攝取。3) 多吃黃綠色蔬菜/含有抗氧化成分,可減少體內的活性氧,抑制血管老化,預防血管疾病。如果攝取過量的鹽巴,會傷害內皮細胞等血管組織。此外,魚類與黃豆製品,因富含優良蛋白質,可使內皮細胞重拾活力,建議多吃。而黃綠色蔬菜富含抗氧化成分,可以減少體內的活性氧,抑制氧化後的低密度膽固醇等惡性物質在血管內形成。

下午茶點心吃它 不怕胖且強心護血管

下午茶點心吃它 不怕胖且強心護血管#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護心:中西醫聯手顧心臟》一書提及不只抽菸、飲食不正常,就連打鼾、牙不好、脫水中暑……都會傷害心臟。心臟,是人體的發電機,維繫生命的重要器官,直到生命停止。本書囊括心臟知識、保健預防、到疾病治療,讓你學會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詳列各項自我檢視身體的方法,提供最完整的心臟知識,成就好「心」人。「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又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顯現心臟之重要性。中醫對心臟病之治療,則以調理氣血、益氣扶陽、滋陰活血、鎮靜安神、疏氣行滯、化痰止渴、通陽化瘀、辛涼開竅、清肝熄風等法結合辨證,靈活用藥,精準用針,效高按穴等都做了詳實而深入的探討。3套護心臟早餐組合早餐是一天開始的活力來源,應該吃得豐盛均衡。理想的早餐內容要有五穀根莖類+蛋白質,最好還能加上蔬菜及水果,並將對心臟有益的食物加入早餐菜單裡。別忘了,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水,一則補充睡眠中自然出汗所減少的水份;並且有利內臟甦醒。空腹喝下去的水,馬上被小腸吸收,五分鐘就能進入血液,讓血液流通更順暢。也有助於通便,減少用力解便引起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早餐組合1)燕麥片+低脂牛奶+堅果+香蕉燕麥是被醫學專家推薦對心臟有益的食物,而堅果裡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改善血壓與膽固醇。香蕉是含鉀高的水果,有助加速鈉排出體外,維持心跳及血壓穩定,預防高血壓及中風。早餐組合2)鮭魚飯糰+無糖豆漿+蔬果沙拉如果沒時間自己打理早餐,在便利商店也有不錯的選擇。挑鮭魚飯糰而不要選肉鬆飯糰,避開多餘的鹽分及添加物,而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對心血管有益。黃豆製品,如豆漿、豆腐是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黃豆裡含有纖維及植物固醇,有助穩定血糖,降低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壞的膽固醇(LDL)。早餐組合3)全麥三明治+無糖低脂優酪乳+番茄全麥麵包比白麵包不但營養完整,而且纖維的含量較高,不易使血糖波動,有助於排便,也容易產生飽足感。小番茄、橘子等容易攜帶的水果可到辦公室食用,補充維生素及各種抗氧化劑,保護心臟。只要選對零食、點心了,也能強心護血管:1)綠茶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能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研究發現,綠茶可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降低動脈硬化風險。2)菊花情緒經常是讓血壓飆高的原因之一,菊花有清熱降火、安定神經功效,向來被中醫視為降血壓良方。感覺怒氣難消、心煩氣躁時,不妨喝杯溫熱的菊花茶。3)玫瑰有疏肝解鬱功效,古籍《食物本草》中記載,「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玫瑰花泡茶,可達到紓壓放鬆效果。4)山楂中醫常用來做為降低血脂的聖品。研究發現,山楂可以降低肝中HMG-COA 輔酶的活性,減少低密度膽固醇生成。此外,山楂中的抗氧化成分及黃酮類,則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擴張血管,避免阻塞。5)堅果健康零食的最佳選擇非堅果莫屬,在美國是被視為每日必須食用、有益心血管的食物。因為堅果裡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對降低總膽固醇、壞膽固醇,以及增加好的膽固醇有雙向助益。每週吃150克堅果,包括杏仁、花生、核桃、開心果等,可減少1/3得心臟病的機率。不過堅果的熱量並不低,每天限量一小把就好。6)黑巧克力含有類黃酮多酚物質,能抗氧化,保護心臟。一項義大利的研究顯示,黑巧克力可大幅降低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炎情形,理想的數量是每天吃6.7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