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現代人越來越懶得動? 推廣「健走」護健康

現代人越來越懶得動? 推廣「健走」護健康#癌症

日前台北市與新北市、高雄市舉辦了市民健走活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林奇宏指出,臺北市與新北市6-11歲兒童肥胖比率為21.1%;而到了成人,過重或肥胖則高達40.1%,除造成體能衰退,還會導致代謝症候群、三高、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疾病。因此維持健康體重要注意健康飲食以及規律生活外,也要多多運動。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國民健走、散步時間的越來越少,是英國人的健康的隱憂之一。新北市衛生局健管科長賈淑麗強調,「健走」在所有的運動中是簡單、經濟又實惠。不但可以燃燒脂肪、強化心肺功能;也能愉悅心情、提升睡眠品質,每天健走30分鐘以上則更可幫助減重及降低血壓、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是國人目前最普遍的運動方式。至於高雄市則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的概念,除了積極辦理老年健康促進活動,衛生局也透過今日的活動,呼籲市民多關懷身邊的長者,多傾聽他們的心聲,多陪伴他們到戶外走走。英國交通部門調查發現,平均每個英國國民一天只有走960步,相較於1995年少了292步,而且達到15年來的新低點。調查也發現,英國人過度依賴交通工具,而疏於行走,甚至只有41%的英國人走路超過20分鐘。世界癌症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的雷切爾湯普森博士(Rachel Thompson)表示,如果一個人的運動量太少,可能會引起許多健康的問題,像是慢性疾病與癌症,看起來走路似乎很浪費時間,但是卻是無可替代的活動,所以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出去多走路。入秋時節「整理門面」好時機 3D飛梭雷射除斑、去痘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10&HN_Yr=0&HN_Mon=0保持清潔、避免啃咬食物 渡過牙齒矯正尷尬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11&HN_Yr=0&HN_Mon=0頸肩痠痛做頸椎拍打 婦人竟無法行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24&HN_Yr=0&HN_Mon=0

棒球員嚼菸草很帥? 恐致癌美擬禁止使用

棒球員嚼菸草很帥? 恐致癌美擬禁止使用#癌症

吸菸帶來的危害是眾所皆知,可能引發的疾病多到讓人可怕,其實不僅吸菸會造成人體的危害,棒球員常咀嚼的菸草同樣傷身,包括癌症、口腔疾病等。為了不造成孩童的不當示範,美國官員與部分民營健康組織正在擬定,禁止菸草在美國職棒世界大賽中出現。在比賽中咀嚼菸草是棒球員的傳統,國內球員也深受美國影響,近年嚼菸草的球員迅速激增,但近幾年許多研究證實,口嚼的菸草會帶來癌症等嚴重疾病,美國官員計畫在美國職棒世界大賽中禁止菸草的出現,除了保護球員的健康外,也避免給觀賽球迷做出不佳示範,特別是小球迷容易模仿球員的行為,進而養成咀嚼煙草的習慣;官員與健康組織以球員球迷的健康為由,希望美國政府盡快正式明令限制。吸煙除了造成抽煙者本身的危害之外,身旁的人也會深受二手煙、三手煙的傷害,引起腦中風、喉癌、心血管、肺癌等嚴重疾病,因此部分吸煙者希望藉由咀嚼菸草的方式,漸漸戒掉吸煙習慣,美國疾管中心表示,其實無煙菸草是口腔癌症的高危險因子之一,甚至可能造成尼古丁上癮,讓原本不抽菸的人有菸癮。而根據美國報導,34歲的Gruen Von Behrens就是愛口嚼菸草的血淋淋例子,他透露在13歲首嚐菸草後,就養成了咀嚼煙草的習慣,結果在17歲被診斷出口腔鱗狀細胞癌,Gruen Von Behrens表示盼藉由自己的案例警惕民眾。(以下影片是Gruen Von Behrens接受TVCogeco訪問時的畫面,畫面取自TVCogeco) 中醫「五味」飲食固五臟 教你怎麼吃才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37&HN_Yr=0&HN_Mon=0細菌感染導致大腸癌? 專家:有可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36&HN_Yr=0&HN_Mon=0署立醫院編預算發展國際自費醫療? 醫改會痛批不務正業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35&HN_Yr=0&HN_Mon=0

未婚者死於癌症多於已婚? 另一半支持可能是關鍵

未婚者死於癌症多於已婚? 另一半支持可能是關鍵#癌症

婚姻狀況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嗎?先前美國研究認為,已婚人士在心臟手術後的存活率高於未婚者,而現在英國每日郵報(DaliyMail)的報導指出,挪威的科學家統計了44萬名罹患癌症的男女後發現,未婚的人癌症死亡率比已婚的人還要高出將近兩倍。挪威的科學家統計44萬名罹患癌症的男女後發現,在1970年時候,單身的男性癌症患者只有比已婚的還要多出18%的死亡率,但是到了2007年的時候,單身的男性癌症患者比已婚的還要多出35%的死亡率;至於女性方面,1970年的時候只有高出17%的死亡率,到了2007年則是高出22%的死亡率,這表示單身的人越來越容易死於癌症。因此負責這項研究的阿斯翠利博士(Astri Syse)表示,未來可以將結婚與否當作一個風險因子,來評估病患是否會成為癌症候選人。針對這項報告的結果,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並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統計結果,但是他們猜測,罹患癌症的已婚人士,應該是因為有了配偶的支持,所以積極地尋求治療與診斷,因此可以早期治療,甚至因為有了另一半,而產生了活下來的念頭,進而願意接受治療與復健,所以存活率比單身的人還要高。英國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的薩菲亞博士(Safia Danovi)表示,癌症的存活率是複雜多變的問題,雖然沒有辦法證明這項結果的原因,但是至少可以知道,結婚也可能是預防癌的因子。但是也有人持反對的意見,有網友回應文章認為,這是一種性別歧視,也有一位84歲的老人家表示,這項報導不完全準確,我未婚且身體很好,但是我的已婚朋友,身體卻差得要命,因此癌症的死亡率跟已婚、未婚沒有太大的關係。在報導中也指出,這項統計結果,並沒有辦法辨識那些單身者是否還跟親人一起住,甚至是自願單身,還是沒有對象而單身,甚至是罹癌者的心理狀態,也是很大的變數,因此這只能當作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並不是絕對的結果。女罹甲狀腺瘤 喉返神監測系統助手術成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65「假」手術也能讓病人痊癒?似真似假的醫療報導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1&mon=10&id=455影音/六輕惹的禍? 健康惡化最嚴重縣市雲林排第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76

科學家:40%癌症由病毒引起 未來有疫苗可預防?

科學家:40%癌症由病毒引起 未來有疫苗可預防?#癌症

癌症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死亡原因,如果可以根治癌症或是預防,相信是一個很大的幫助。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有科學家宣稱有四成的癌症是由病毒所引起,如果可以找到適合的方法,不但可以有效預防癌症,讓癌症不再成為絕症,甚至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過去的研究發現,大約有10%~20%的癌症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其他都是身體細胞病變的結果,但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研究,科學家慢慢發現到有很多的癌症是由病毒造成,像是B型與C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HBV(hepatitis B virus)、HCV(hepatitis B virus)引起;人類乳突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是造成子宮頸癌主要原因,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B(Epstein-Barr virus)病毒會引起鼻咽癌、淋巴癌等。這些病毒影響人體細胞中的DNA產生變異,然後變成不斷複製的細胞,進而形成癌細胞。科學家透過研究病變的癌細胞與病毒後發現,原來約有四成的癌症與病毒嵌入身體的DNA有關,因此有部分科學家認為,除了上述的癌症之外,還有一些白血病、腦瘤都與病毒有關係,只要能夠研發克制病毒的疫苗,就有機會研發出預防的疫苗,未來癌症將可以治療與預防,但是這樣的疫苗需要長時間與龐大資金的研發,才有可能變成一個成熟的醫療過程,因此英國伯明罕大學(Birmingham University)癌症研究中心的亞蘭(Alan Rickinson)博士表示,如果我們可以知道這些病毒是如運作,就可以預防人體正常細胞被感染,甚至可以利用自己身體的免疫力去幫助治療。目前科學家正試圖找尋細胞遭感染的方式與途徑,這樣一來,就可以預防病毒入侵,相對減少罹患癌症的機會,但是病毒是如何躲在體內、如何潛服那麼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可都是研究者鎖定的目標,只要能夠完成研究,就可以將嘉惠更多癌症病患。被診斷為漸凍人 女士分享居家照護經驗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85「假」手術治癒病人? 優活解密追蹤 公開假手術真相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84胃酸過高致胃潰瘍? 醫師:主要是胃幽門桿菌引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82&HN_Yr=0&HN_Mon=0

別絕望!胃腸道基質瘤可靠標靶藥物控制

別絕望!胃腸道基質瘤可靠標靶藥物控制#癌症

依據99年全國十大死因統計顯示,癌症已29年蟬連十大死因的第一名,國人罹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均快速成長!近年來分子醫學的快速發展,讓部分致癌基因逐漸被發現,進而發展出針對基因治療的抗癌標靶藥物,開啟了癌症治療新頁。其中,c-kit腫瘤基因的發現,讓患有「胃腸道基質瘤」的病患得以有更好的治療方式,也是標靶藥物治療的受惠癌症之一。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蘇裕傑說明,胃腸道基質瘤並無特殊的症狀表徵,早期不易察覺,常因其他因素進行內視鏡檢查,或因大便異常、腸胃道出血、慢性貧血問題、腸胃道阻塞等問題至醫院求診時才發現病灶。臨床上,當醫師透過內視鏡發現腸胃道有可疑組織時,可於檢查的同時取出切片,送至病理科醫師加以診斷,但腫瘤常因生長部位較深層,有時內視鏡無法取到切片,這時則需透過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攝影取得更詳細的腫瘤相關訊息。蘇裕傑醫師表示,目前全球醫界共識,所有的胃腸道基質瘤都應視為為惡性腫瘤,外科手術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若為中高復發風險的患者,術後再給予分子標靶藥物的輔助治療。但針對手術無法完全切除、復發或轉移性的胃腸道基質瘤,則以標靶藥物治療為主。基利克(Glivec)與紓癌特(Sutent)是目前用於治療胃腸道基質瘤的標靶藥物,基利克是一種蛋白質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主要是透過阻斷c-Kit基因的信號,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是目前健保補助的第一線標靶藥物,但部分患者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即發現效果不佳,或是多數病人在持續吃藥後產生抗藥性,以致造成復發或是腫瘤轉移等惡化現象時,醫師則會考慮加重基利克藥物的劑量加倍至800mg,蘇裕傑醫師表示,由於台灣人體質關係,若加重藥物劑量,常會造成更嚴重的副作用發生,導致病人身體無法負擔,為避免此種狀況發生,則建議改用第二線標靶治療利器紓癌特。「紓癌特」主要是針對PDGFR-α的突變,能夠有效抑制癌細胞增殖與成長,同時亦能幫忙阻止新生的血管形成,避免提供氧氣及營養,使得癌細胞難以存活。蘇裕傑醫師叮嚀,雖然標靶治療可有效治療胃腸道基質瘤,但不表示使用標靶治療就能輕鬆的控制腫瘤與疾病發展,標靶治療跟傳統的化療一樣,都會出現藥物的副作用。基利克容易出現白血球降低導致出血、貧血甚至水腫等副作用,而紓癌特則會出現手腳破皮等狀況,但這些副作用通常在1~2個月內會得到改善,需耐心配合醫師指示及用藥,若有任何不適也要立即回診。標靶藥物的發明能有效延長病患之生存時間,同時病患若能持續保持正面的態度,配合醫師的醫囑與治療,有效抗癌,癌症絕對不再是不治之症。延伸閱讀「什麼是胃腸道基質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714

酸性體質易生病 使代謝紊亂影響免疫系統

酸性體質易生病 使代謝紊亂影響免疫系統#癌症

許多自然療法的專家都認為,85% 的痛風、高血壓、癌症患者等,都是酸性體質所引起。所以只要讓身體恢復成弱鹼性,就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台中林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剛民表示,酸性體質的人確實較容易生病。林剛民主任表示,酸性體質容易生病的原因,像痛風患者,血液中的尿酸高,當給予鹼性的鈣治療時,就可以快速降低尿酸值,有時候臨床上常聽到痛風者多補充蔬菜、水果等偏鹼性的食物,會慢慢地讓身體的血液呈現弱鹼性,就是酸鹼中和的應用,至於吃過多的肉類、海鮮等酸性食物,會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出現混亂,影響免疫系統。林剛民主任表示,當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之後,所產生的磷酸根、硫酸根、氯離子等離子比較多,就容易在體內形成酸性物質,使人體產生酸性反應。相反地,如果食物代謝後產生較多的鈉離子、鉀離子、鎂離子、鈣離子等,就容易在體內產生較多的鹼性物質,形成鹼性反應。總體來說,動物性脂肪、蛋白質等多屬於酸性食物,蔬菜、水果類多屬於鹼性食物,也就是說,如果常常吃大魚大肉就容易使身體呈現酸性體質。林剛民主任說,所謂的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目前還無法用醫學儀器來檢測,只能透過病患的飲食習慣,來得知病患體質可能偏酸性或是鹼性。總體來說,多吃蔬菜水果,就可以補充體內的鹼性物質。但是體內的酸鹼要平衡,所以也不能光吃蔬菜水果,而是要透過均衡的飲食,才可以提升人體免疫力,使身體常保健康。身體越「酸」代謝越慢身材越胖 如何「鹼」出好身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19番茄吃多會傷胃?營養師:還是飯後吃比較好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49腎結石患者不能喝豆漿? 適量喝沒問題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51

職場壓力無法宣洩 長年累積比癌症還嚴重!

職場壓力無法宣洩 長年累積比癌症還嚴重!#癌症

隨著社會的競爭力迅速攀升,職場上的壓力愈來愈大,若無法找到宣洩的方法,不僅影響心理層面的健康,也可能反應在身體上。日前英國特許人事資源發展學會(CIPD)的一項調查顯示,上班族平常擔心是否被裁員與經濟壓力,帶來的心理壓力大過於心臟病、癌症等生理疾病。國內104市調中心調查發現,職場新鮮人由於經驗不足、適應問題與求表現卻受打擊的情況下,壓力日漸俱增。而英國CIPD最近針對辦公室一族做調查,結果顯示工作壓力帶來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極大,如果無法尋求宣洩的方式,長期下來對身心理的折磨,比癌症與心臟病帶給身體更大的危害。開業心理師許曼君表示,壓力會讓心理出現問題,如情緒不穩、易焦慮緊張等之外,也會造成身體上的影響,像是女性經期錯亂、膚質變差、代謝變差而變胖、睡眠品質不佳、易緊張導致心悸影響血壓,甚至會掉頭髮與腸胃不適等問題。長時間下來,造成身體上的嚴重問題。許曼君心理師表示,有壓力絕對要想辦法發洩,要發洩壓力的第一步,就是調整自己的睡眠品質,一天盡量睡滿7至8小時讓精神變好,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地讓心情容易平靜下來,並且讓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時許曼君心理師強調,上班族要避免休假的時候在家狂睡一整天,應該睡滿8小時後,就進行一些休閒娛樂,如看電影、跟朋友吃飯、運動等,或是一個人出去散心等,都是調節壓力很好的方式。菜鳥壓力比主管大 咀嚼有助紓解壓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02&HN_Yr=0&HN_Mon=0歡歡吃安眠藥助睡吃到洗胃! 「健康搜查隊」帶你對抗失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07&HN_Yr=0&HN_Mon=0

別再抽菸了 小心遭受輻射傷害!

別再抽菸了 小心遭受輻射傷害!#癌症

癮君子要注意了!抽菸不止會損傷自己的呼吸道,導致癌症的發生,更有可能讓自己受到輻射傷害!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菸商早已知道香菸中含有放射性物質,卻隱瞞了40年後才被學者發現。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林清麗主任受訪時表示,香菸含有低濃度的釙210,吸菸者吸入後與香菸中的其他物質結合,沉積在肺部形成一個放射點,進而引發癌症。而一天抽一包半的菸,一年下來相當於照了300次胸部X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在調查舊文件的時發現,煙草公司早就知道香菸中含有放射性物質釙210,卻並未將這項資訊公布,隱瞞了超過40年。根據董氏基金會華文戒菸網資訊指出,香菸燃燒後產生超過70種致癌物,釙210、焦油更是吸菸致癌的主要成分。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在2011年6月中提到,抽菸導致每年500多萬人死亡,超過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三種疾病加起來的死亡人數。平均每6秒就有一人死於菸害,在台灣則是每20分鐘就有一位死於菸害。30年前科學家就研發「酸洗」技術,可以去除香菸中99%的釙210。UCLA科學家發現菸草公司早已知道這項技術卻不願意使用,是因為這項技術會改變尼古丁特性,讓人對於香菸無法成癮,因此市面上的香菸仍含有釙210。林清麗主任表示,日本地震所引起的輻射污染,讓大家了解輻射的可怕。沒想到香菸也有輻射,而且荼毒了人類近半個世紀。所以我們要藉由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幫助吸菸者戒菸及預防青少年吸菸。目前推廣菸害防治,主要是保護年輕人,不要讓新的吸菸人口產生,減少吸菸對青少年的傷害。抽菸提神醒腦是騙人的 甚至會讓人智商降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09媽媽暴露二手菸 恐致小孩過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20不想「三手菸」害小孩 老夫婦戒菸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3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