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胸背撕裂劇痛速就醫!主動脈剝離致命

胸背撕裂劇痛速就醫!主動脈剝離致命#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8歲的杜姓男子整年忙於做生意,不斷電的工作導致長期睡眠不足。先前晚上洗澡到一半,突然感覺到脖子後方莫名的疼痛,像被人使力抓住脖子用力向上舉,洗完澡後沒多久疼痛加劇,像是被刀子切割胸口和背部,痛得冷汗直冒。杜姓男子經急診會診心臟外科醫師,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立即確診為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約1週後順利出院,恢復生活。主動脈剝離快速致命 緊急手術重建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吳清文表示,主動脈剝離是會快速致命的危險疾病,必須盡速治療才能提高病人存活率,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因素是血管內膜層破裂,血液流入內膜破裂處形成假腔。假腔僅靠結構疏鬆的血管外層支撐,所以血管破裂導致大量出血的風險很高。這次個案出現的主動脈剝離處在升主動脈,升主動脈處因為需承受較大的血流衝擊力,隨時會有血管破裂的危險,所以才緊急安排進行主動脈剝離重建手術。撕裂傷般劇烈胸痛、背痛 小心急性主動脈剝離吳清文主任提醒,大部分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都起因於高血壓,病人的典型症狀為像撕裂傷般的劇烈的胸痛或背痛,民眾平時應保持清淡的飲食,戒除菸酒和保持生活作息正常,並定時安排健康檢查,保養身體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致命風險。

講座/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

講座/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得舒飲食是一種防治高血壓的飲食,內容包括多攝取水果、蔬菜、低脂乳製品,並降低飽和脂肪、總脂肪、紅肉及甜食的攝取,再配合維持理想體重、選擇新鮮食材自行製備、少吃加工醃漬及烘培食品、善用營養標示、按計畫使用調味料等;控制高血壓除了藉由藥物,並配合飲食調整,可將血壓控制得更好!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20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施淑梅營養師主講「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希望大家藉由此場團體衛教,了解高血壓病情的控制與了解如何搭配得舒飲食。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時間:108年2月20日(三)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遠離三高5撇步 迎春健康好豬年

遠離三高5撇步 迎春健康好豬年#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將至,垂涎三尺的年菜似乎容易讓人忘了危害健康的陷阱,加上天氣冷、運動少,若春節生活作息不規律,將更容易引發心臟血管等疾病。提醒具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民眾掌握「遠離三高5撇步」,好好控制疾病,讓您「豬」事如意健康過好年!遠離三高5撇步 豬事平安過好年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呼籲,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民眾,可掌握「聰明吃」、「快樂動」、「按時服藥」、「血壓監控」、「自我保護」5項健康小撇步,健康快樂過好年:1) 豐盛年菜「聰明吃」/春節山珍饗宴淺嚐即可,「少油、少鹽、少糖」遠離三高,健康享瘦輕鬆過好年。黃世傑局長表示,春節期間守護家人的健康,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掌握6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比蔬菜多一點,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依比例選擇多樣化的健康食物,讓身體零負擔,健康沒煩惱。千禧之愛基金會營養師邱詩涵表示,過年期間免不了大魚大肉,但還是可以使用蒸、煮、滷等烹調方式取代油煎、油炸,增加高麗菜、長年菜、菇類、筍類等蔬菜入菜比例。最好可以餐餐八分飽,以新鮮水果取代零食甜點,以無糖茶或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除了能滿足味覺需求,也能避免肥肚上身,遠離代謝症候群。2) 相邀走春「快樂動」/遠離三高慢性病,規律身體活動很重要,「零時運動」從春節開始!運動其實很簡單,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從最簡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健走開始,戶外走春踏青、相揪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增加每次運動的時間及強度,春節期間運動不停歇。3) 「按時服藥」很重要/台灣慢性病全人醫療學會理事長暨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建議,規則服藥也是控制慢性疾病重要的一環。春節期間部分醫療院所將休診,應事先備妥足夠藥量。如春節期間藥量不夠,亦可透過社區藥局或各醫院加開的門診或急診領藥應急,避免藥物中斷。4) 「監控血壓」天天量/高血壓常被稱為「沉默殺手」,會增加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風險,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5.2%,每4個人就有1個高血壓;邁入中年後,40歲以上盛行率更高達37.5%。然而另外研究顯示18歲以上民眾23.7%一年內未量過血壓,顯示國人對血壓測量行為仍不理想。慢性疾病病友,除規則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最重要的是定期量血壓,血壓達標是<140/90毫米汞柱,舒張壓或收縮壓任一超標,都算是高血壓。做好血壓監測,才能避免高血壓所導致的併發症,必要時也可將量測數據提供給醫師作為衡量藥物療效的參考,更能有效控制病情。5) 「自我保護」最健康/春節期間氣溫寒冷,血管驟然收縮或舒張容易導致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發作或復發。提醒慢性疾病病友或長輩們,早晚外出注意身體保暖,特別是頭部保暖。享受泡湯時,更要注意避免溫度過高,或浸泡時間過長,如有像大石壓住的胸悶、呼吸困難、心悸、冒汗、頭暈、噁心、全身疲倦無力,甚至口齒不清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掌握「臨微不亂」4口訣:「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協助及時評估腦中風徵兆、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遠離腦中風失能及死亡風險。北市衛生局為市民舉辦整合性篩檢 為健康把關參考以上5項小撇步後,可遠離三高或讓慢性疾病獲得良好的控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科科長林夢蕙叮嚀,對於平日忙碌的上班族及市民,衛生局特別於假日及平日規劃整合性篩檢活動,活動內容除40至64歲民眾政府每3年補助1次,65歲以上政府每年補助1次的成人健檢,還搭配四癌篩檢,市民朋友可查閱相關活動訊息及辦理場次https://goo.gl/LqvG4e,歡迎年後踴躍參加,共同為自己健康把關!

高血壓無不適自行停藥 突發心肌梗塞

高血壓無不適自行停藥 突發心肌梗塞#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夜溫差大,高血壓族群要當心!一名40歲女性因劇烈胸痛緊急送醫,檢查後發現是心肌梗塞,血壓值高達180mmHg,所幸經搶救後順利脫離險境。醫師進一步詢問下才得知,該名患者有高血壓病史,自認身體並無不適便停藥,一停就是5年,平日也會量血壓。期間雖然未出現明顯不適症狀,不料此次一發病就是心肌梗塞。醫師提醒,心肌梗塞往往來的猝不及防,高血壓患者平時應做好血壓控制,勿輕忽隱藏於血管中的潛在危害。高血壓症狀不明顯 長期控制是關鍵收治該名患者的壢新醫院心臟內科廖國宏醫師表示,高血壓是造成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長期血壓控制不佳會使血管壁承受巨大的壓力,易形成動脈硬化,導致心肌梗塞與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提高致命風險。然而,高血壓未必會引起不適症狀,因此臨床常見患者對血壓控制態度消極,認為有不適症狀才需要吃藥。廖國宏醫師強調,高血壓有賴長期積極的控制,若等到出現症狀才就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會大幅提高,增加後續治療的難度。恣意停藥反傷身 與醫師討論用藥穩定控壓廖國宏醫師指出,高血壓的治療需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若患者自行停藥、減藥,反而會對血管造成更大的傷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臨床觀察,一天只需服藥一次的患者,其服藥順從性高。建議患者依照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藥物。積極控制高血壓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根據研究顯示,積極控制高血壓可顯著減少43%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降低27%總死亡率。廖國宏醫師提醒,40歲以上且有心血管家族病史之高危險群,除了良好作息及飲食習慣,應定時定期量血壓,將高血壓標準訂在130/80毫米汞柱。呼籲民眾隨時注意自身血壓狀況,多一點用心即可多一些安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高血壓用藥指導

講座/高血壓用藥指導#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某些有高血壓慢性病的病人,常以為血壓數值正常就可以不用吃藥,而自行調整甚至停用藥品,這樣做正確嗎?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2月26日(三)舉辦藥學講座,由簡美如藥師主講「高血壓用藥指導」,課程中藥師會教大家如何正確量血壓,介紹各類降血壓藥物與生活保健之道,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高血壓用藥指導時間:107年12月26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天冷好發高血壓 這些奪命徵兆要注意

天冷好發高血壓 這些奪命徵兆要注意#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因受東北季風影響,氣冷颼颼。因應接下來的冷天氣,國民健康署提醒注意低溫對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高風險族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有抽菸、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等,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血壓升高,引發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氣溫降低、溫度驟降血壓易升高 增心臟病、中風率聖誕節、跨年活動即將到來,目前也正值流感流行期,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時,記得戴口罩、注意保暖。每當氣溫降低時或溫度驟降,血管內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影響不容小覷!注意心臟病及中風徵兆 盡速就醫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不能間斷,規律服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天天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才能減少天冷造成的影響。長者及高風險民眾溫差大時,仍應注意三高控制、健康飲食、保暖措施及避免菸害,如果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心臟病徵兆/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中風徵兆/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1) 「F」-FACE/微笑或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2) 「A」-ARM/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3) 「S」-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4) 「T」-TIME/當上面3種症狀出現其中1種,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時間。

慢性腎臟病患者 5成為高血壓導致

慢性腎臟病患者 5成為高血壓導致#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0歲女性在5年前得知自己有高血壓,自恃年輕而未積極控制,頭痛便自行至藥房買止痛藥服用,直到雙腳明顯水腫前往就醫,才發現血壓已高達180mmHg,且有蛋白尿症狀,進一步確診罹患慢性腎臟病,腎功能僅剩正常人的一半!五成腎病起因高血壓 共病率高恐危及生命收治該名患者的新光醫院腎臟科方昱偉主任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最常見的共病就是高血壓。由於腎臟有大量細小血管,對血壓變化十分敏感,臨床觀察有5成慢性腎臟病患者是高血壓所導致,因為長期血壓控制不良將造成腎臟血管硬化,血液過濾功能受影響,進而出現蛋白尿症狀;若未加以治療,不僅可能加劇腎功能惡化,提高腎衰竭風險,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擅自停藥風險大!降血壓藥增疾病控制率方昱偉主任進一步指出,針對一般高血壓患者,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40/90 mmHg以內;若是已出現蛋白尿症狀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血壓更要控制在130/80mmHg以內。臨床觀察,合併慢性腎臟病的高血壓患者平均須服用2至3種降血壓藥才能穩定控制血壓,而根據2018最新歐洲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優先服用單錠複方降血壓藥可增加疾病控制率,保護腎臟安全,患者用藥也更方便。上述的30歲女性患者即在單錠複方降血壓藥物治療下,雙腳水腫與蛋白尿等症狀均獲緩解,血壓與腎功能也逐漸穩定。此外,近日再傳高血壓學名藥採用含動物致癌成分的原料藥而遭食藥署下架,有部分患者因擔心自身服用藥物有問題,而擅自停藥造成血壓飆高,反而更傷身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此,方昱偉主任表示,下架事件再次凸顯藥物原料與品質的重要,原廠藥經過嚴格的品管與品保,在患者用藥安全上更有保障。建議患者若對服用藥物有任何疑慮,應向醫師諮詢討論更換處方,勿自行停藥。積極控制高血壓 有望逆轉腎功能及併發症長期高血壓會使腎臟受損,而腎臟功能不佳亦會導致血壓高,環環相扣淪為惡性循環。方昱偉主任提醒,高血壓患者應將自己視為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並定期安排尿液與腎功能檢查。一旦確診慢性腎臟病,須配合醫囑用藥,在飲食上也要把握低鹽原則,因鹽分對腎臟刺激較大,除了會造成水腫之外,對血壓與腎臟功能也會有影響。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積極控制高血壓可顯著降低腎臟病風險,初期腎臟病患者更有望逆轉復原腎功能,對於中重度慢性腎衰竭患者則可延緩疾病惡化。因此不論是高血壓或腎臟病患者都應更重視血壓控制,避免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防高血壓上身 快來測肺部、血管年齡

防高血壓上身 快來測肺部、血管年齡#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心肺功能下降、肌肉及血管退化,都會引發高血壓。進行降血壓健康操前,先來測試自己的肺部與血管年齡吧!檢測肺部年齡符合的項目愈多,表示肺部年齡愈高,心肺功能可能已經衰退。1) 爬十階就氣喘噓噓/只爬十個階梯左右,馬上心跳加速、喘個不停,這是心肺功能衰退引起的現象。2) 缺乏運動習慣/長期運動不足,一定會導致心肺功能衰退。以前常運動但現在缺乏運動的人,也會發生相同的問題。3) 現有抽菸習慣或曾有抽菸習慣/習慣抽菸會使肺活量下降。一旦香菸造成支氣管或肺泡慢性發炎,肺功能會逐漸走下坡,也容易上氣不接下氣。4) 早上一下床就頭昏眼花/心肺功能衰退,氧氣便難以被送達全身。尤其是腦部,由於氧氣不足,所以早上一下床會突然頭昏眼花,或特別容易發呆。5) 駝背/腰部與背部彎曲、肩膀與脖子前傾的駝背姿勢,會使胸廓一直處於內縮狀態,導致呼吸急促、肺活量降低。6) 肥胖/肥胖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氧氣不足,稍微活動就覺得疲累,讓人更懶得動,形成惡性循環。7) 以口呼吸/鼻塞的人會習慣張口呼吸,使呼吸變得急促,造成肺功能衰退,且容易罹患肺炎或支氣管炎等感染症。檢測血管年齡肌肉缺乏活動,連血管也會逐漸失去柔軟度。以下做不到的項目愈多,代表血管年齡愈高。1) 坐姿,腳伸直但摸不到腳尖/坐在地上,雙腳伸直,上半身往前彎曲。手若能碰到腳尖,即使只有一瞬間,也代表沒問題。太勉強會導致腰痛,要特別注意。2) 雙手交握頭頂時無法伸直/雙手交握,手心朝上,雙臂伸直。若沒有疼痛或伸展不開的感覺,能夠伸直到頭頂正上方,代表沒問題。3) 深蹲動作無法持續5次/雙手伸直於胸前,腰部下放直至與膝同高。此動作若能連續進行5次,代表沒有問題。4) 雙手交握背後時無法伸直/雙手交握於背後,臉朝上,胸部前挺。若能以此姿勢將雙手伸直,代表沒有問題。(本文摘自/免吃藥!5分鐘降血壓健康操:患者實證!鍛鍊深層肌,強化心肺,有效降血壓、重返年輕/三采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