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結石再發率達5成 7招打擊腎臟結石

結石再發率達5成 7招打擊腎臟結石#腎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知道腎臟結石再發的機率有5~6成嗎?惟有徹底瞭解結石生成的原因,才能有效預防。為此,台南新樓醫院泌尿科張建成醫師從臨床上解釋可能引起結石的因素,在以下作詳細的介紹:● 結石發生的可能原因:又分為內在和外在危險因素,先介紹內在面1)遺傳家族史/若一等親屬患有結石,你罹患結石的機率為3成;若你的家人有結石,則自己也容易結石和早期復發。2)年齡/30~50歲的成人,是結石發病率的高峰期。3)疾病/身體新陳代謝異常,如高尿酸、痛風、體重快速喪失、骨髓疾病、惡性腫瘤接受某些化療藥物治療者,容易增加結石的機率。4)危險因子/尿液中存在某些容易促進結石生成的危險因子,如草酸、尿酸、鹽(鈉)、鈣、磷酸鹽過高等;或是尿液中缺乏結石生成的抑制物,如檸檬酸過低等,易發生結石情況。5)感染/因泌尿系統發生問題,使產生的尿液滯留或逆流而容易造成感染而致結石。● 外在因素1)環境/愈工業化國家愈易結石;高溫易流汗(或喪失水分)的氣候易結石;高溫易流汗而水分補充不足的工作,都讓結石機率增加。2)飲食/食用過多動物性蛋白質、脂肪、嘌吟類(易尿酸)、精製糖類、鹽等食物;水分攝取太少也易有結石,建議每天水分攝取量能達到約2000c.c左右。張建成醫師表示會利用以上因素,來找出在病人身上可能引起結石的原因,對症下藥、加以改善,來預防腎臟結石的再發生。

腎癌早期 腫瘤可用機械手臂切除

腎癌早期 腫瘤可用機械手臂切除#腎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45歲的李先生,半年前因為胃潰瘍不舒服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一個4公分的腎臟腫瘤,經過斷層掃描確認疑似癌症,於是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部分腎臟切除術,手術3個小時,不需要輸血,隔天就下床走動,追蹤半年未有復發情形。腎臟腫瘤早期大多無明顯症狀,許多患者都是到了出現血尿、腰痛等症狀才發現不對勁,多半確診已是晚期。不過若是能早期發現,對於4公分左右的腎臟腫瘤,近來可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只需切除部分腎臟,不需將整個腎臟拿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建榮說,由於腎臟整個拿掉的根除性手術較容易發生慢性腎臟病及心血管疾病,因此住院、死亡機率也較部份腎臟切除要高。 機械手臂 出血少、恢復期短對於腎臟腫瘤以往都使用腹腔鏡手術,但傳統手術空間有侷限性、角度限制,手術難度很高,若無法止血,會有整個腎臟必須摘除的危機甚至危及生命。但現在的達文西手術,則可讓外科醫師以較好的視野和較為靈活的操作介面來進行手術,機器手臂輔助部分腎切除術能夠減少腎臟缺血時間,保護腎功能盡量不受損傷。黃建榮醫師也提到,以腎臟部分切除手術而言,傳統手術會失血量較多,且需住院時間也較長;但使用達文西手臂手術出血量約200c.c,只需住院1周,手術較安全也能將腫瘤切除較乾淨,但目前達文西手術健保並不給付需自費約二十萬。 

寡尿症 結石阻塞輸尿管惹禍

寡尿症 結石阻塞輸尿管惹禍#腎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臨床上一名63歲陳先生日前因尿量大量減少、小便次數減少、甚至出現排尿疼痛的情形,緊急前往就醫後發現兩側腎臟、輸尿管和尿道等5處都有結石,且引發嚴重腎積水、導致腎功能頻臨衰竭,所幸經過手術治療後,恢復正常排尿功能、腎臟復原狀況良好。尿液阻塞不改善 恐有腎衰竭、尿毒症、洗腎的危險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透過X光、泌尿道超音波及腎功能檢查發現,陳先生尿量突然減少是因為結石堵住所引起的「寡尿症」,且因就醫時間稍晚,已造成雙側腎積水、腎功能頻臨衰竭,並發現腎臟、輸尿管上端和尿道等部位都有結石的情形,因此施以兩側輸尿管鏡碎石手術、並置入雙J管治療,解決輸尿管阻塞的問題、避免情況惡化。近期天氣炎熱,民眾常會因為排汗量增加、尿量相對減少的情形不以為意,但周醫師指出尿量減少有可能是腎功能變差的症狀,因此民眾若出現突然性尿量少、排尿次數少、尿液顏色濃、甚至是下肢水腫的情形,都不該輕忽而延誤治療時機;結石導致尿液阻塞的問題若不即時改善,體內廢物將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嚴重者可能造成腎衰竭、尿毒症,甚至終身洗腎的風險。多喝水、排尿 減少結石發生率周固醫師指出,80%的結石是草酸鈣,形成原因是食物(如肉、菜、海鮮)透過水溶解、煮沸後,會產生草酸物質、且體內本身會有微量的鈣經由輸尿管排出,因此若身體含有高濃度草酸、就容易產生過飽和、結晶的情形而產生結石,民眾可透過多喝水、多排尿、飲食均衡來降低發生率。「寡尿症」是指每天排尿量少於400CC,一般人正常解尿量應在200-300CC、每天5-6次,因此若是1天解尿次數不到2次、且每次尿量不到120-150CC,民眾應留意,並隨時注意尿液顏色應該是清澈而淡黃的;國人若能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也可以早期發現問題、達到早期治療的最佳效果。

醫訊/如何顧腎保健

醫訊/如何顧腎保健#腎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的洗腎人口日益增加,平常應該注意什麼,才可以避免或減緩腎臟病?此外,慢性病多種並流行,吃過多的藥,是否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如今,小港講堂特舉辦「幸福與安樂」系列講座,此次主題為「要如何顧腰子(腎臟)的通路?」。將邀請楊月雲老師主講,楊老師曾任台中榮總腎臟科及泌尿科的護理長。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要如何顧腰子(腎臟)的通路時間:102年7月21日(日)下午19:30地點:講堂(高雄小港區永順街47號12樓)洽詢:07-803 5181

血管系統殺手─糖尿病 定期檢查防惡化

血管系統殺手─糖尿病 定期檢查防惡化#腎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糖尿病近年來患者不斷增加,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安全,健保局指出,糖尿病可能造成失明、截肢及尿毒等,導致生活品質降低,甚至死亡,尤其這幾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第五位就是糖尿病。定期回診追蹤檢查 延緩病情惡化為預防併發症發生或延緩惡化,健保局提醒民眾定期回診追蹤檢查,健保局也將定期公開各院所糖尿病照護之品質資訊,讓全民醫療環境更透明。健保局表示,糖尿病為一難以治癒之慢性疾病,是全身血管系統的殺手,可造成許多急慢性併發症,但透過定期追蹤、積極控制及有效治療,可延緩病情惡化及晚期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照護 需重視眼睛、腎功能及血脂肪檢查根據健保局統計,去(101)年糖尿病病人約130餘萬人,而相關4項檢查執行率指標均較往年呈上升趨勢,其中長期血糖檢查率將近9成,血脂檢查率達7成5,腎臟功能檢查率約4成,眼底檢查率僅3成,健保局呼籲,糖尿病病人與照護醫師需更重視每年一次的眼底、腎功能與血脂肪檢查。健保局建議關心糖尿病的民眾,可利用健保局官網公開的醫療品質資訊,不僅對於糖尿病及其相關治療有更深入了解,更可查詢各院所相關照護之指標,作為就醫選擇之參考。

媽祖保佑? 腰痛無解竟是導管30年未取出

媽祖保佑? 腰痛無解竟是導管30年未取出#腎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家住雲林的62歲黃姓婦人,腰痛長達一年,常期依靠止痛藥,直到上個月到醫院就診,透過腹部超音波及x光片發現,右腎嚴重水腫,且有一條雙丁導管長滿結石,經尋問病患才知這導管已經放了30年未取出。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余明螢醫師表示,雙丁導管通常是用來消除腎臟水腫,及助於術後病人輸尿管黏膜水腫消腫,最多可放三個月,病人右側輸尿管旁的雙丁導管未取出,整條導管已經長滿了結石。黃姓婦人原預計於嘉義某醫院進行右腎摘除手術,但臨時因患者本身心臟問題醫院取消手術,她的丈夫因此為她辦理出院,想回家問問神明意見,透過媽祖指示要他們到離家近的北港媽祖醫院。余明螢醫師透過病患的x光照片發現,病患的膀胱居然有一顆雞蛋大小的結石及舊的雙丁導管,經超音波檢查進一步發現,她的右腎雖然有嚴重水腫,但並非全無功能。余明螢醫師為患者先取出舊的雙丁導管,再打碎膀胱的結石,不過因為膀胱結石太大,所以手術分成兩次進行,把膀胱中的巨石震碎後,取出並置入新的雙丁導管,兩週後再取出。余明螢醫師提醒民眾,若長期有腰痛的問題,千萬不要私下服用止痛藥,一定要至大型醫院做詳細檢查,以利提早診斷發現病因,有效治療,以免造成腎臟功能的損害。

吃毒澱粉罹腎病?糖尿病、藥物濫用才是元兇!

吃毒澱粉罹腎病?糖尿病、藥物濫用才是元兇!#腎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國內發生毒澱粉事件之後,許多民眾都在猜測,台灣會淪為洗腎王國的稱號,毒澱粉會不會是背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根據統計顯示,我國平均每十位成年人,就有一人具有慢性腎衰竭症狀;對此,預防醫學陳皇光醫師指出,毒澱粉事件雖引起民眾對於飲食的恐慌,然而,對於導致罹患腎臟疾病主因的認識才是民眾所必須關切的主要議題。台灣約有200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而這些罹患腎臟病的民眾,主要都有哪些共同特徵?陳皇光說,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腎炎以及止痛藥濫用者,這些都是導致罹患急性或慢性腎臟疾病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判斷腎功能是否異常的主要方式,是透過尿液與抽血進行分析,民眾如要進行尿液及抽血檢查腎功能,醫師會經血尿素氮(BUN)、血肌酸酐(Creatinine)、尿液篩檢、腎絲球過濾率(eGFR)、電解質檢驗等,來分析民眾的腎功能狀況。雖毒澱粉(順丁烯二酸)可能對腎臟造成影響,可是目前並沒有大規模的研究顯示,順丁烯二酸是導致我國洗腎人數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反而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腎炎以及止痛藥濫用者,才是民眾必須要正視的疾病。最後,陳皇光則呼籲,若檢查出腎功能減退等問題,也不用太緊張,多數人透過改變平時飲食習慣,例如減鹽減糖,以及攝取適量的水分,即可讓腎功能逐漸獲得改善;平時除了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也應配合運動,並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才能擁有「腎」利人生。

小腹微凸誤為啤酒肚 竟是腎臟腫脹起水泡

小腹微凸誤為啤酒肚 竟是腎臟腫脹起水泡#腎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46歲的吳先生,二年前被診斷出高血壓,一直都有按時服藥。最近半年因為應酬多,小腹微凸以為是啤酒肚而不以為意,因腰痠得厲害、小便都會有泡泡,加上肚子經常絞痛而到醫院求診,經腎臟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吳先生的二顆腎臟腫脹得像2串葡萄,而且長滿許多水泡,確診罹患了「多囊性腎病變」。台北中山醫院腎臟科主任何健明醫師表示,台北中山醫院腎臟科主任何健明醫師表示,多囊性腎病變又稱多囊腎或泡泡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可分成顯性和隱性兩種,隱性多半出現在嬰幼兒時期,而顯性多囊性腎病變又稱成年型多囊性腎病變,患者大多發生在40歲左右,但診斷年齡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建議有家族史的民眾年紀過30歲,就要定期做超音波檢查。何健明指出,多囊性腎病變通常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腎變大,一般人正常的腎臟大小長度約10公分,吳姓病患已超過5、6公分,上面還長滿數十顆水泡,造成腎臟體積變大及腎功能減退。根據臨床統計,六十歲以上的多囊腎患者有一半需要洗腎,嚴重的多囊腎患者除了需要洗腎,有些患者可能因高血壓導致腦溢血,或出現腦血管瘤而死亡,民眾千萬不能輕忽。何健明提醒,多囊腎目前並沒有明顯改善的藥物治療方式,只能透過正常的生活習慣及飲食來延緩腎功能衰退,一定要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飲食方面要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重視營養均衡。有家族病史民眾或平時有在服用高血壓藥物的患這,要做到控制血壓與血脂、不隨便服藥、避免劇烈運動以及長期多喝水(3公升),以利排尿,更要定期抽血檢查腎功能變化。(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