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

煎熬!男拔河意外斷臂 神經痛糾纏18年

煎熬!男拔河意外斷臂 神經痛糾纏18年#斷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18年前北市府一場轟動全國的拔河比賽,因拔河繩索斷裂,意外造成5人重傷,其中2人更被扯斷手臂,雖然手臂被接回,但神經已受損,形成病態性神經痛,傷者走過人生低潮,但18年來卻是每日每夜和劇痛相處,甚至痛到希望醫師乾脆把手切掉,然而醫師表示,就算斷手也未必能解決問題。疼痛不分日夜 情緒倍受影響楊先生是1997年北市府拔河賽的傷者,繩索斷掉瞬間也扯斷楊先生左臂,雖然手臂已接回,但18年來,疼痛的感覺卻沒有消失過,日夜與劇痛共處,他發現一向樂觀的自己,也開始變得容易沮喪、情緒低落,數度痛到想跳樓,甚至問醫師能不能乾脆把手鋸掉。然而醫師表示,就算斷手也不能解決問題,幸在家人的支持下,楊先生重拾面對治療的積極態度,並在一年前開始接受疼痛治療,配合醫師給予的評估和用藥,才將疼痛對日常工作與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一喊痛就治療 遵循抗痛3要彰化基督教醫院麻醉部謝宜哲醫師表示,慢性疼痛患者臨床上需靠無痛醫療環境的推動來達到疼痛控制的目標,第一步就是從患者「喊痛」即開始。依彰基三年來院內統計發現,除可使患者等待治療時間≦10分鐘的比例提高達6成,病人的疼痛指數更可從平均最高4.8分,到出院時降至幾乎最低的0.8分,幾乎可說是無痛。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暨馬偕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醫師林嘉祥表示,疼痛是一種身體保護機制,據統計,全台有逾70萬的患者處於癌症或非癌症的慢性疼痛中,雖然疼痛是一種主觀的疾病,但若輕忽,長期忍痛,恐造成43%患者罹患中度至重度的抑鬱症,甚至因此丟了工作!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林葳媫理事長表示,希望無論是癌痛或非癌痛患者,只要有疼痛困擾,就應勇敢說出,遵循抗痛三有:有痛、有講、有治療,共同打造免於疼痛的醫療願景。 

影音/罕見手術! 斷臂八天植腿接回

影音/罕見手術! 斷臂八天植腿接回#斷臂

台南成大醫院進行了一項罕見的手術,一名工人在三年多前因為從高樓掉落左手臂從腋下被截斷,當時他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開刀接合斷臂,成大醫院就先把手臂移植到病人的大腿內側維持血液供應避免壞死,八天之後才把斷臂接回去。而經過了三年半的復健這名男子的左手臂雖然還不能做細部動作也不能提重物,但是一般的活動都沒有問題,還雙手駕車環島了五次。 和醫生緊緊握住的這隻左手,一點都看不出來,它曾經從吳先生的上臂處被撕斷,而且還被接在吳先生的左大腿保存八天,經過五次手術才接回,成大醫院公佈當時的醫療畫面,吳先生首次看到照片,自己都驚訝到幾乎說不出話來。原來3年多前,吳先生工作時從五樓高掉落,左手因為碰撞被撕斷,吳先生的生命也一度危急,但醫院在搶救過程中,發現吳先生生命跡象恢復得很快,臨時決定用暫時性異位移植的方式,把斷臂接上大腿動脈,維持血液供氧循環,希望有機會救回吳先生的左手。國際上進行完全截斷肢體暫時性異位移植,只有少數手指、前臂及足部的案例,而且在數週至數月後才進行第二階段接植手術。成大醫院進行這麼長的斷臂,且在八天內就接回,是醫療史上首見,而這隻左手經過復健,復原情況也很好,雖然不能做粗重的工作,但已經可以開車,讓吳先生很滿意。

工人出意外!暫時性異位移植救斷臂

工人出意外!暫時性異位移植救斷臂#斷臂

一個29歲鐵架焊接工人,於2008年6月某日約中午時分,工作時因採光罩破裂,不幸從五樓高墜落,身體嚴重多重外傷,左手上臂接近腋下部位因急速墜落過程撞擊到一圓桶,造成左上臂在接近腋下部位完全撕脫截斷,左上臂懸掛在半空中的桶上,病患和斷臂緊急被送至成大醫院。(圖:手術成功,病患順利出院)病患抵達時,因大量出血,血壓量不到,體溫/脈搏/呼吸為34/51/23,剛開始有微弱意識,隨即陷入昏迷。在急診室隨即急診團隊和各科團隊啟動緊急搶救,病患經評估的多重外傷包括:疑腹部內出血併出血性休克、肺部挫傷、右側骨盆骨折、第七及第八胸椎、第二及第三腰椎壓迫性骨折、薦骶骨骨折、右手上臂肱骨骨折及右手前臂尺骨骨折、左上臂在接近腋下部位完全撕脫截斷。病患經緊急搶救後,於最快的時間送至開刀房,各科醫師團隊全力出動,情況相當危急,病患總共接受五次手術如下:1.多科團隊搶救及手術。2.暫時性的異位移植手術(將斷臂暫時移植在腹股溝大腿附近)3.筋膜切開術。4.左上臂斷端清創術及血管、神經探查及標識。5.斷臂從大腿移回上臂再接植手術及大腿前外側肌皮瓣顯微移植手術。成大醫學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謝式洲表示,病患住院54天,順利出院,並經一段長時間復健後,至今約三年半,手肩部及肘部活動範圍幾近正常,手腕屈曲範圍約0~40,手腕伸張範圍約0~90∘,手指抓握能力也進步中,手臂及手指感覺也恢復不錯,可感覺冷、熱,蚊子叮到再接植的斷臂都有感覺,病患可完全獨立生活,並已以其雙手駕車環島旅行五次。謝式洲醫師說,截斷的肢體最好將其冰存,儘快送至有顯微再接植能力的醫院,評估能否再接植回去。在大部分的情況,當然是要接回原來的解剖位置。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如斷肢或斷端組織嚴重挫傷、感染、異物污染等等,或多重嚴重外傷,病患無法接受長時間的再接植手術,將斷肢暫時異位移植在較健康的部位,等病患全身狀況或局部組織傷口較進步後,再進行第二階段的再接植手術,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不尋常選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