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

繭居族好宅 培養韌性10建議

繭居族好宅 培養韌性10建議#韌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生活中反覆的挫折、不如意,又缺乏家人、朋友系統的支持,有些人就會選擇自我封閉、窩在家裡不出門,成為「繭居族」,心理韌性可以幫助每個人在面對壓力時,運用內外在資源來解決問題。習慣性拒絕社交 迴避參與社會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彥勳指出,繭居族描述的是特定青少年與青年族群,習慣性拒絕社交、迴避參與社會的心理狀態,習慣處於家中的狹小空間,鮮少出門,過著自我封閉的生活,有別於依賴父母生活、延緩獨立的啃老族,繭居族沒有人際互動,對社會與家庭造成很大的負擔。互動模式改變 嘗試突破的挫折黃彥勳醫師分析,繭居族常因為遭遇生活中的挫折,例如考試不理想、工作不順心、感情不如意而不敢與人互動,日本研究顯示,繭居族增加也可能與國家的經濟困頓有關,個人與社會互動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個人、家庭系統不知道如何應對,個案反覆嘗試突破的挫折感,讓他們更難離開家中的繭囊、走入社會。培養心理韌性 運用資源解決問題培養心理韌性,可以幫助每個人在面對壓力時,運用資源來解決問題,在生活上如果遭遇巨大的挫折而產生心理壓力時,黃彥勳醫師提醒可以尋求精神心理專家的協助,他也提出美國心理學會對於提高心理韌性的10點建議:1) 維持良好的家人、朋友關係。2) 正視危機,勿簡化為單純問題。3) 接受「有時環境並非一己之力可改變」。4) 設立合理可達成的目標。5) 面對困難時,需要有決心的行動。6) 培養自信。7) 從長期的角度評估目前的困難。8) 保持樂觀、幽默、並且留意可能的契機。9) 照顧心靈、身體,維持穩定的運動習慣。10) 克服困難,回顧過程,重新定義自我價值。

放棄 闖出更大的成功

放棄 闖出更大的成功#韌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今年50了,因為過去幾十年有太多迥異於我人生規劃中的事情發生在身上,我因此有了比別人更多更豐富的職場履歷,從去年起,我在多場海內外的演講邀約中,談起我這些特殊工作經歷,無不讓人嘖嘖稱奇。天生瀟灑、韌性夠想來也還真令我自己感到意外──我出過唱片、走過伸展台、做過教授、出過書、做過導遊、空少,還當過記者、主播、選上立委、當上導演,還辦過國際影展擔任主席,這一路上所歷經過的旅程,按照一個我老外友人的說法:「全世界沒有第2個人!」如果你問我是怎麼辦到的,我大概也很難有完整的回答──是歷經了人生多次失敗後,所培養出的韌性?還是我天生瀟灑個性使然,面對抉擇總能從死胡同中脫困?抑或是心臟大顆、賭性堅強,願意挑戰不可能的基因使然?遇失敗 轉念更美好我不知道,或許都有可能吧!我僅能說的較清晰脈絡是:當我在人生中碰到每一次重大失敗時,我的轉念比別人快;或是說,每次當別人在欽羨我的成績時,我一次又一次選擇放棄,跌破眾人眼鏡,卻反而換了更好的天空。堅持自己的路 充滿驚喜18歲那年我放棄重考跑去唸三專,25歲那年我放棄美商空少工作出國唸書,30歲那年我放棄主播工作再次赴美深造,35歲那年我放棄媒體優渥待遇𨍭去從政,46歲那年我放棄公職投入科技創新懷抱,在做這些決定時,每每有人笑我愚蠢,但我從不動搖,堅持走自己的路,反而充滿意想不到的驚喜。失敗和成功本來就是一線之隔,失敗了不放棄,的確有機會成功,我不敢說我是成功,但我勇敢面對我的失敗,我不敢說我有智慧,但我願意分享我所擁有敢放棄的勇氣,這本書要向所有的年輕人致意,因為,有你們,世界會更好,地球會更強!我能做的,就是提供多些過來人的點滴經驗,讓年輕的力量,早日改變世界!2016.1.19寫於寒冬中的台北(本文摘自/放棄的勇氣:勇敢改變現狀、突破框架,人生才能贏更多/時報出版)

無比韌性!堅強母女樂觀看待人生

無比韌性!堅強母女樂觀看待人生#韌性

台中醫院一年一度「愛心義賣周」熱鬧開鑼,一樓大廳來了許多共襄盛舉的民眾及設攤團體,有伊甸園基金會、志工團隊等;某個攤位前似乎特別熱鬧喔!它究竟賣什麼?竟如此吸引人?走向前看,一位氣質高雅的太太正幫著坐在輪椅上的女孩將物品裝袋拿給民眾,太太很美,但輪椅上的女孩卻看不見有任何一塊完整的皮膚,四肢也僅存右手。強烈對比的外觀,讓人忍不住多看一眼並停住腳步。女孩無視他人好奇的眼光很有自信也很開心、專注繼續她的「拼豆人生」。四年前正值豆蔻年華的雅菁因一場車禍遭受全身超過60%以上、2~3度的燒燙傷,為求保命,一次次的接受植皮及截肢手術,至今她用唯一僅存的右手開始做出她的「拼鬥人生」。雅菁說:「小時候因為愛玩、發生車禍,造成現在的情形。但是去年照顧我的媽媽無意間發現罹患乳癌第四期,媽媽接受手術及化療後身體很虛弱,有一次我們去台北複診時為了趕時間,媽媽不小心把我的輪椅推翻、人掉在地上,可是媽媽怎麼用力都沒有辦法把我抱起來,我們兩個都急哭了,幸好好心的路人幫我們。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學自己洗澡、自己上下車,現在媽媽做化療時我已經會自己作飯、菜給媽媽和我吃,我也會洗碗喔!」站再一旁的媽媽聽著雅菁訴說時已淚水盈眶。雅菁媽媽、馮珮馨女士說:「雅菁是我的天使。當她受傷、我又罹癌後,一度我曾經想結束生命。但是看到雅菁的堅強及改變,我深受感動,天使都已經到我身邊了,我怎們可以放棄呢?雅菁原先很害怕走出去,因為旁人的異樣眼光、指指點點,對她都是傷害。但是現在她不但願意走出來,而且還常常以玩笑的方式說自己的故事,雖然我是單親,但我的女兒就像磁鐵一般,將我們原本支離破碎的家,慢慢的吸附一起、凝聚一起,就像她序訴的,當我做完化療全身癱軟在床上時,她跪爬著到廚房煮東西給我吃、吃完又跪爬著去洗碗,心裡有千萬個不捨,可是我就是起不來,反而依賴她照顧我。雅菁在精神上與生活上已經成了我的支柱,我們經常擁抱一起相互鼓勵,關係比生命、出事前更緊密、更和諧,所以現在我們不在怨天尤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