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

聊天位置視線 影響是否願意聽你說話

聊天位置視線 影響是否願意聽你說話#視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就算不是演講這種一對多的狀況,在一對一交談時,彼此的相對位置也會有影響。一對一正是「I」和「YOU」的關係,所以正面朝向對方,就如同暗示要跟對方對決的意思,感覺雙方的眼裡會啪嚓啪嚓射出火花似的。因此,在心理諮商室裡,諮商師不會坐在案主正對面,多數是坐在跟對方呈九十度角的桌子另一側。日本談話性節目《徹子的房間》(譯注:由黑柳徹子主持,在 NHK播出的談話性節目)。中,主持人與來賓也是這麼坐。站著講話也一樣。如果是那種「一留神,才發現我們已經講好久」的情況,兩人應該不會是面對面講話,而是並肩站著,或是和對方以呈九十度的相對位置站著。古代婦人會在井邊閒聊,也是由於相對位置才促成的。婦人們在井邊洗衣,一定是圍著井形成一個圓,而且大家都在洗衣服,視線朝下,所以沒有人是正面朝著誰,如此一來,彼此間的界線就自然變得模糊,形成「WE」的環境。此外,這個原理用在約會的座位安排上當然也成立。約會時,雙方要坐圓桌或方桌都可以,這樣兩人就能以呈九十度角的相對位置相鄰而坐,既可避免對立感,又能拉近距離。只要避免面對面坐的座位就可以了。如果想更親近,可以選擇吧檯的座位,以身體能接觸對方的距離並排而坐,當然,彼此間絕對不能放任何東西!(笑)如果能到這種程度,不管你說什麼,對方都會聽(笑)。反過來想,如果希望雙方維持對立關係,就要刻意正面朝著對方,坐在他的對面。 盡可能每說一句話,眼睛就看向一個人那麼,跟別人講話時,視線該看哪裡呢?當然是看著對方。雖然這道理相當理所當然,但其實有很多人都做不到,經常目光是看著牆壁或是虛空(笑)。如果是對著一群人講話,就不要只看著一個人,要毫無遺漏看向所有人。我之前在女子大學教書,這一點更是重要,如果有學生覺得「小川老師老是只看著○○」,就不會再聽我講課。我來介紹一個錯誤例子,這是很常見的狀況。男性跟一位以上的女性一起吃飯時,經常會看著其中最漂亮,或是最喜歡的人講話。把其他人都當空氣。這麼做完全不對!被盯著的女性會發現,其他女性也會發現。被盯著的女性,也會在其他女性面前非常不自在。沒注意到這件事的,可能就只有這個男性......這是很多男性常有的問題。不過,因為少數人的關係而不能平等對待其他人,就無法建立「WE」的關係,甚至還會成為紛爭的源頭。所以,對一群人說話時,視線要毫無遺漏地看向每一個人。那麼具體來說,要怎麼做才能看著每一個人呢?要訣是「說一句話,看一個人」。看著一位聽眾時說一句話,再看向另一位說一句,然後再看向另一位聽眾說一句話。這麼一來就能看到很多人。至於移動目光的順序,不是依照聽眾座位一個接一個,而是比如先看向右後方的聽眾,接下來看左前方的聽眾,再來則看向坐中間位置的人......就像這樣,以前後左右交錯的方式移動目光。這麼一來就能讓所有聽眾都感受到,你有注意到每個人,更能建立起「WE」的關係。不過,要是會場很大,人數過多,講者當然就不太可能一一注視到所有人。這時候,可以優先看反應比較熱烈的聽眾,看的順序同樣也是前後左右交錯。看到比較有反應的聽眾,講者也會比較安心,心情愉快地說話。場地大也容易讓人比較緊張,因此,視線的移動方式更是重要。附帶一提,台下如果有抱著雙臂、姿態傲慢的聽眾,會讓講者很在意。總之,演講時就不要去看他們,以免影響心情。很多老師講課時,只會看著坐在前排、聽課認真的學生,不過,這就跟前面提到的只看心儀女生的男性一樣。這麼做,會讓坐在後面的學生覺得老師不在意他們,所以吵吵鬧鬧或是做其他什麼事都沒關係。所以,老師講課時也要確實看著坐在後面的同學,藉此也跟他們建立起「WE」的關係。前述的「說一句話,看一個人」的方法,可能也有人聽過。不過,一句話沒說完前,真的應該一直看著同一個人嗎?實際做的話,就會發現有點困難。以日本人的個性來說,一直盯著一個人看,或一直被盯著看,都會讓人覺得尷尬,句子太長時尤其如此。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重點放在句子最後,選在一句話快說完之際看著聽眾的眼睛,好讓對方認同地點頭。不,或許該說是,選在對方會點頭的時機點看向他。如果是在這個時機點看著對方時,就不會覺得尷尬了。(本文摘自/為什麼你說的話都沒人聽?/時報出版)

30歲就老花?視線難聚焦恐有這原因

30歲就老花?視線難聚焦恐有這原因#視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年來眼科門診有不少30出頭的年輕人求診,他們大多因為類似症狀而困擾,不只抱怨頭痛、失眠、噁心嘔吐,視線難以聚焦、看物覺得吃力且視力模糊,眼睛時常感到酸澀、眉間脹痛,忍不住要不停眨眼睛。不少患者也因為這些症狀長期困擾而跑遍大小醫院的神經科,做了許多精密的檢查,卻依然無法找出病因,殊不知提早老花現象悄悄找上門。睫狀肌必須一直緊繃出現老花症狀亞東醫院眼科部醫師翁紹維表示,水晶體和睫狀肌能夠調節焦距,隨著年紀越大,水晶體會老化失去彈性,而睫狀肌則會失去調節的能力,老花眼便因此產生。一般來說,40歲以上開始有老花眼,而46歲以上更開始需要老花眼鏡,那麼這些30出頭的年輕人真的是老花眼提早報到了嗎?事實上,人的眼睛在看遠方物體的時候,睫狀肌是放鬆的;看近距離的物體時才需要用力調節眼睛的焦距。因此這種提早老花的現象應該歸咎於睫狀肌調節功能的失常,原因就是現代人有著太多長時間且近距離的工作,睫狀肌必須一直緊繃,最終出現彈性疲乏的現象。因此可以說這些年輕人得到是老花的症狀,而不是真正的老花眼。長時間消耗眼睛專注力更容易讓眼罷工翁紹維醫師表示,這原理如同長時間用力擺出固定姿勢的人,肌肉會僵硬疲乏一樣。低頭族長時間為了看清楚影像而額外消耗掉眼睛的專注力,更容易讓累壞的眼睛罷工抗議,老花的現象自然就出現了。這種暫時性眼睛調節能力變差或是反應速度變慢的狀況,就會造成許多生活上的不方便,甚至影響到工作以及夜間駕駛的安全。而且專注看近物的時候,眨眼次數會減少,容易造成眼淚分泌降低且分布不均,此時須當心乾眼症的問題慢慢找上門。

視力模糊要當心!黃斑部病變恐致失明

視力模糊要當心!黃斑部病變恐致失明#視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人口失明的第三大原因即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而「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PCV)被認為是類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一種特殊黃斑部病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廷郁表示,「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目前罹病原因不明,可能與脈絡膜層結構或其血管構造異常有關,好發於中老年人,臨床上就有一名65歲男子,因突然視力模糊至醫院就診,經檢查後確診罹病,趕緊接受治療並合併眼內注射療法,視力也大幅進步。眼底的不定時炸彈! 血管破裂恐喪失視力吳廷郁醫師解釋,「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主要是脈絡膜層的血管出現病變,眼底有不正常的網狀血管構造或是息肉狀的血管組織,導致患者視力變差、視線扭曲,若不小心血管破裂出血,嚴重者可能會喪失視力。過往的患者大多被診斷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由於現今影像科技的發達以及對此疾病的認識,能透過螢光血管攝影(FAG)加上循血綠眼底攝影(ICG)做更精確的診斷,及早治療降低疾病的影響。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 挽救「視」界吳廷郁醫師指出,部分病灶可用雷射光凝固治療。不過病灶若在黃斑部中央,對於視網膜的傷害很大,就必須利用光動力療法(PDT)以及抗血管新生抑制劑(Anti-VEGF)來治療。而前者若反覆施作對視網膜仍可能有永久性傷害;後者安全性相對高,惟治療次數可能較多。醫師強調,治療方式因人而異,建議在治療前與主治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方式,也提醒,「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復發率高,應定期回診追蹤與治療。年長者可自我檢測 注意黃斑部病變徵兆吳廷郁醫師也呼籲民眾,平時應該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避免過量陽光曝曬,適時配戴太陽眼鏡。此外,長輩也可利用方格表或家中磁磚自行檢測,一旦發現視力變差、視線模糊、扭曲時,小心可能罹患黃斑部病變,應立即至眼科檢查並治療。(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