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控制

戒除菸癮好清新 戒菸班學員成功戒菸

戒除菸癮好清新 戒菸班學員成功戒菸#體重控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大林慈濟醫院開辦清新戒菸班,第一梯次共有7位癮君子報名參加,其中5位學員經過連續四週的戒菸課程,目前已至少一星期未再抽菸,社區健康照護室護理長曾麗燕為此特別鼓勵學員們,有開始就有希望,成功戒菸需要持續六個月,祝福大家都能戒菸成功。為了幫助民眾順利戒菸,大林慈濟醫院特別舉辦清新戒菸班課程,在五月份每週六上午邀請護理師、家醫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臨床心理師等,教導學員如何透過心理、運動、飲食與藥物治療等方式,順利擺脫菸癮,在5月26日的最後一次課程中,陳雅雯營養師針對學員反映戒菸後發胖問題,說明體重控制原則,包括飲食控制、運動,以及生活型態改變,例如多走路不搭電梯,少看電視,或是邊看電視邊運動,飯後立即漱口,減少再吃零食的欲望等。同時不要暴飲暴食,多喝茶與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等。另外許多戒菸民眾在壓力大時就會忍不住想抽一根菸,導致戒菸失敗,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陳永宏提醒並教導學員們認識與管理自己的壓力,同時傳授冥想放鬆的方式,藉由觀照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透過深呼吸,讓自己回到剛睡醒時最放鬆的狀態,釋放身心的壓力。而社區健康照護室護理長曾麗燕表示,開始戒菸,是一個新的開始,不抽菸將使大家找回健康、精力、錢財、寧靜的心、自信、勇氣、自尊。過程雖然辛苦,但戒菸後臉色都不同了,她也以證嚴上人的話勉勵大家,「如果不戒即表示你的志氣不值一支菸;它害你沒骨氣,你應該看到這根菸就心生警惕,不要再去碰它。」

健康控制體重防肥胖問題 疾病不上身

健康控制體重防肥胖問題 疾病不上身#體重控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肥胖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並導致許多心理社會問題,因而視肥胖為一種疾病。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是預防慢性疾病的主要二項措施,強調預防肥胖唯有透過生活型態與行為的改變,特別需自飲食控制、增加運動量及長期控制體重等多方面並行,才能有效改善。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希望縣民能健康管理體重、學習「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生活技巧,舉辦「臺灣101 躍動躍建康」健康活動,活動主要以推動健康飲食、生活化運動及強化國人健康自我管理意識為主,以維持健康體重及健康減重。藉以帶動健康飲食及動態生活新風潮,增進身心社會健康,預防肥胖及慢性疾病,促進整體國人的健康及福祉。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也在今天宣誓減重的公斤數,其中署立澎湖醫院宣誓減重700公斤、三總澎湖分院600公斤、健康營造中心共310公斤,警察局、消防局不落人後宣誓200公斤。澎湖縣鄭局長為縣民健康著想,且鼓勵民眾參加活動,決定在活動結束後,舉辦一場抽獎大賽,凡是報名參加的民眾都有機會得到大獎!

過完年不想大「腹」 遵守健康守則

過完年不想大「腹」 遵守健康守則#體重控制

年節將至,家家戶戶開始忙著除舊佈新,開春迎接好兆頭的「開運年菜」是家庭主婦們的廚藝大考驗。然而過年期間吃多了大魚大肉、零食飲料,過年後可能就肥肉上身囉!根據國民健康局100年1月16日至19日對全國22縣市進行的「國人於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18歲以上有效樣本數1,077人),結果發現近4成1的民眾表示過年期間體重會增加,平均約增加1.7公斤。為了讓國民有個健康年節,國民健康局建議過年期間仍要hold住「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並提出五項健康守則。●選購食材有計畫,多蔬、多果、多纖維:準備年節的家庭主婦常為了讓家人吃的豐盛,雞鴨魚肉樣樣買,往往忘了考慮到營養是否均衡。建議民眾應該有計畫的購買食材。●健康烹調有技巧,多蒸、多煮、少油炸:購買後的食材,烹調過程常常會是熱量多寡的關鍵,少油的烹調方法可就相當重要,菜要如何煮少油呢?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油炸,可多用清蒸、滷、燙、烤、涼拌等較沒有油的煮法。●豐盛年菜聰明吃,營養均衡熱量低:(一)吃的適量:為了謹慎的估算自己所食入的份量,我們可以為自己準備一個盤子,將每道菜挑出適宜的份量,只吃自己盤內的食物,並且先喝清湯或由蔬菜開始吃,以增添飽足感。份量較大的食物,如豬肋排、雞腿與他人分食,不宜整份食入。用餐結束後不宜持續坐在餐桌前聊天,避免因為在餐桌前待的時間長不知不覺就吃下過多的食物。(二)吃的健康:食物入口前把油炸的外衣、油脂過高的肥肉、雞皮等部位去除。別喝芶芡或濃稠的菜汁,也可選擇放棄部分高油高鹽的料理,不需每道菜都要吃。用餐時細嚼慢嚥,適量就好避免過飽。●多動多走多健康,相邀走春好過年:歲末迎春,全家動手大掃除、相偕購買年貨、逛街增添新衣迎接新年,讓身體動起來。●天按時量體重,規律生活好作息:年節期間,也不忘天天量體重,隨時提醒自己維持健康的體重。規律生活,作息睡眠正常,不致因賀爾蒙控制混亂而影響新陳代謝和增加肥胖的危險。如此一來才不會過了年,馬上面臨衣服穿不下的窘境,變成真正的「大腹翁」、「小腹婆」。

控制體重、注意「FAST」 防治腦中風

控制體重、注意「FAST」 防治腦中風#體重控制

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20歲以上民眾自述經醫師診斷有中風之比率為1.39%,推估全國約25萬人。其中男性(1.56%)比女性(1.22%)高,且呈現隨著年齡增加而遞增之趨勢;尤其是65歲以上老人,每15人就有1人罹患中風。國民健康局於2007年委託進行的「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蹤調查研究」發現,體重過重及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24)造成中風發生的可歸因危險達4成,即表示15歲以上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國人發生中風的原因有4成是因過重及肥胖所造成的。BMI≧24的男性發生中風的可歸因危險達46.1%,較BMI≧24之女性發生中風的可歸因危險(32.9%)高。另15歲以上民眾因BMI≧24導致中風之風險是體重正常者(BMI 18.5~23.9)者的1.69倍,而腹部肥胖者(腰圍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導致中風之風險亦為一般人的1.47倍。肥胖是中風的危險因子,依據上述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20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為42.7%(男性51.8%,女性33.5%);其中20~64歲過重及肥胖者中,只有將近3成(27.9%)執行減重,近半數(44.5%)沒有做任何體重控制,尤以男性較為明顯。進一步分析該調查發現,20歲以上中風患者,近5成有過重及肥胖情形,男性中風患者有52.9%有過重及肥胖情形,較女性中風患者(41.9%)高。另對於已經患有中風,且為過重及肥胖者的個案,是否會因此而進行體重控制呢?前項調查結果顯示,20~64歲有過重及肥胖情形之中風民眾,採取控制體重者僅有4成多,仍有進步的空間。衛生署署長邱文達呼籲為了自己的健康,鼓勵大家一起實踐「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技巧,落實飲食健康化、運動生活化的健康生活習慣。中風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2010年因中風死亡的人數達1萬134人。國內民眾的中風類型以缺血性中風為最多,佔7成左右。由於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能於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血栓溶解劑靜脈注射治療,將可有效減少中風導致的殘障健康。然而,分析中風患者的到院時間發現,卻僅有28.7%的缺血性中風病患於發作後能在2小時內到院。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呼籲民眾,牢記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一、「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國民健康局與台灣腦中風學會配合「世界中風日」宣導,訂於10月29日(星期六)上午9點在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辦理「黃金救援123 搶救中風動起來」中風防治園遊會,宣導「搶救腦中風 牢記FAST黃金口訣」,並呼籲國人重視中風預防的重要性,教導社會大眾認識中風危險因子,以及透過維持健康體重,聰明吃、快樂動、戒菸等健康生活模式,降低中風發生風險。

孕期不胖到自己可能嗎?

孕期不胖到自己可能嗎?#體重控制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林潔雨 攝影/Kiwi 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孫序東、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 徐嘉徽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許雅雯演出/爸爸:蔡堃祥 媽咪:林芸安懷孕後最好能把吃進去的營養都往胎兒送,只要胖寶寶,不要胖到自己,這是所有孕媽咪一致的期望,但是真的可以辦到嗎?怎麼吃、怎麼動才能讓胎兒壯壯,又不使自己身材走樣?多蔬果、少澱粉,遵循正確原則是關鍵對準媽咪們來說,孕期只胖胎兒,不胖自己,是再理想不過的。雙和醫院復健科許雅雯醫師認為,其實最好媽咪和胎兒都不要太胖,孕期應該重視的是均衡營養,並有適當、好的蛋白質攝取。亞東醫院婦產部孫序東醫師表示,多年來臨床觀察發現,媽咪懷孕期間體重的增加,從4公斤到30、40公斤都有,而到底怎麼吃、如何運動才能只胖胎兒,其實並沒有特別的訣竅。曾經有位韓國媽咪懷孕期間只愛青菜不愛肉,孕期體重只增加2~3公斤,產下的寶寶體重卻可以達到2800公克,產後反而比懷孕前瘦。所以孕媽咪多蔬果、少澱粉,並且多重視蛋白質的攝取,遵循簡單正確的飲食原則,自然不會有胖到自己的困擾。懷孕初期吃無節制,最容易胖到媽咪如果要從飲食、運動著手以達到只胖寶寶的目的,有哪些實際的作法?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徐嘉徽表示,運動、飲食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就是體重的控制。其實孕媽咪會胖到自己,主要關鍵是在懷孕初期,此階段胎兒主要在五官、心臟以及神經系統的發育,體重不大會增加,孕媽咪如果毫無節制的吃,只會讓脂肪堆積在自己身上。此外,很多孕媽咪會胖到自己,多因為誤以為多吃才是對胎兒好,可以讓胎兒快快成長。懷孕初期增重不超過2公斤因此,最重要是懷孕初期的體重控制,建議準媽咪在此階段體重只需增加1~2公斤以內即可,並可依循懷孕前的飲食攝取量,不需另外加強或補充太多熱量。至於整個孕期應增重多少?如果孕婦原來的體型就屬於比較胖,則孕期增重應該比較少;原本過瘦,就可增加多一些,不過一般建議以增加10~14公斤最恰當。★ 以孕前BMI值,做孕期增重考量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新版孕婦健康手冊中,建議孕婦依照自己孕前BMI做體重增加的參考:BMI<19.8 ,孕期體重增加12.5~18公斤BMI 19.8~26,孕期體重增加11.5~16公斤BMI 26~29,孕期體重增加7~11.5公斤BMI>29,孕期體重增加7公斤若懷雙胞胎,孕期體重增加15.9~20.4公斤若懷三胞胎,孕期體重增加22.7公斤BMI值計算方式: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得出的BMI值若低於18.5,表示為瘦弱體型;大於24,則表示過重體型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孕期每天的飲食最重要是務必均衡攝取五穀根莖、奶類、蛋豆魚肉、蔬菜、水果、油脂等六大類食物,不可偏廢任何一類。依照衛生署建議,一天的總熱量建議在1800大卡,各類食物攝取建議量:五穀根莖類4碗、奶類2~3杯、蛋豆魚肉類4~5兩、蔬菜類3~4份(每份100克)、水果3份、油脂類3湯匙。《MamiHome媽咪窩》‧2011/1月號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

上班族「食」在要小心! 醫師教您如何擊破外食陷阱

上班族「食」在要小心! 醫師教您如何擊破外食陷阱#體重控制

上班族三餐在外,容易吃到過油、太鹹、高熱量又缺乏纖維等不健康的餐點,久而久之會造成體重上升,甚至引發三高慢性病。因此,家醫科醫師林兆啟要教民眾三個秘訣,讓外食族能夠吃對食物、減輕身體的負擔!林兆啟醫師表示,外食族若想要吃得安心,又能兼顧體重控制,應該要遵守「要單點,不要套餐」、「要蒸燙,不要油炸」及「要不餓,不要吃飽」等三個原則:要單點,不要套餐:林兆啟醫師指出,現在許多餐廳都會推出有主餐、副食甚至還有甜點的套餐組合供客人選擇。有些套餐式的飲食容易讓人一不小心就攝取了過多的熱量,因此建議民眾應要單點自己想要吃的食物就好。要蒸燙,不要油炸:食物的烹調方式,直接影響了民眾攝取的熱量。因此,林兆啟醫師建議,選擇食物以蒸、燙優先,其次是火烤,儘量不要油炸。此外,菜色的選擇上,要清湯不要濃湯、要蔬果多不要甜點飲料等,都是減低熱量的方法。要不餓,不要吃飽:林兆啟醫師指出,許多人都會覺得吃飯要吃飽,其實當我們感到飽足感時,往往已經吃進超過身體所需要的食物。醫師建議,用餐時以小份量的餐點吃起,若還是餓再逐漸增加,只要不餓就好,不要吃到飽。除了平常飲食要注意,林兆啟醫師提醒,「體重控制」是一門需要長時間落實的課程,適當運動加上調整生活習慣,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好方法。吃再多都不會胖的明星食物? 營養師不認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6&HN_Yr=0&HN_Mon=0吃多反式脂肪恐誘發多種疾病 何謂反式脂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2&HN_Yr=0&HN_Mon=0上班族「休假恐懼症」上身 有效率短休可以抒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0&HN_Yr=0&HN_Mon=0

小胖子變多 體重控制很重要

小胖子變多 體重控制很重要#體重控制

劉小弟為國二學生,從小就是胃口很好的胖寶寶,身高175公分、體重108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已達35,媽媽很擔心他體重過重的問題,因此帶至醫院求診,結果發現劉小弟已經有高血壓、高血脂,並且肝功能異常,肥胖已經引起許多健康問題,媽媽擔心的說「叫他少吃一些宵夜、點心、炸雞,可是他都在外面自己買,我也管不到…」,這的確是許多現代家庭的寫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揚卿表示,孩童肥胖已成為當今全球嚴重的健康問題,約30%的成人肥胖在兒童期是胖子,兒童越早肥胖,就會越肥胖,兒童期就肥胖者較成年後才肥胖者有不佳預後(較高總死亡率,較高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對孩童內分泌及青春期提早發育也有影響。陳揚卿醫師說,嬰幼兒期和青春期是人體細胞分裂增殖最旺盛時期,脂肪細胞數目有可能增加,一旦大量增加,未來想減肥,就只能努力把肥胖細胞體積減小,不能將肥胖細胞數目減少了。因此,小時肥胖所帶來的結局可能是:產生容易罹患慢性疾病且不易減重的成人肥胖。胖小子不但危害身體健康,更讓孩童在社交和學習上容易成為被排斥對象。延伸閱讀「孩童肥胖」: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2233

掌握健康 從體重控制開始

掌握健康 從體重控制開始#體重控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即使肥胖及過重這項公共衛生議題已流行多年,體重控制仍然是全民運動,但為何減重還是這麼難,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主要是肥胖的導因超複雜的,包含基因、代謝、生活型態、家庭、文化、環境、政策等面向;如果未針對問題,可能徒勞無功。衛生署台南醫院營養室蔡佩芬組長表示,雖然各式各樣的減重方法在坊間流傳,但是減肥產品不僅花錢又傷身,而一般民眾的知識水準越來越高,也了解控制體重不是坊間各種減肥偏方就可以輕易成功,又要健康不復胖更是難上加難。其實一般民眾欠缺的除了動機、毅力與恆心外,未能了解自己的問題核心,自然無法心想事成。若經由專業人員指導,學習正確的減重方法與營養、醫學相關知識,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與運動習慣,將受益無窮。蔡佩芬組長指出健康的減重方式強調是均衡營養、六大類食物適當的攝取,依個人的身體需求,修正飲食及生活方式,調整失調的營養狀況、提升能量的代謝,讓身體處於健康的循環,自然就不易囤積脂防。所以搭配各種運動課程,不只可消耗囤積脂肪,亦可修飾體型,促進代謝等好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