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母女間出問題 發洩怒氣靠5招

母女間出問題 發洩怒氣靠5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尋求重建母女關係的女兒,應利用各種建設性的方式發洩情緒,而非堆在心裡。許多女兒都自認很能表達怒氣,但通常是透過「壓抑到爆發為止」模式,她們會先過度忍耐,直到受不了再一次發洩出來。有些女性面對母親時總是壓抑怒氣,但一遇到觸發過往傷口或糟糕回憶的人、事、物,情緒會立刻被引爆。大吼表達怒氣  對方無法認真聆聽她們的私人生活與事業都因此出現問題,但諷刺的是,母親明明才是她們最氣的人,卻很少目睹她們發火。另外還有些女性因為過度忍耐,導致身體出現問題。有些女性會直接以大吼表達怒氣。她們或許自認早已掌握了這種難搞的情緒,但吼叫其實就跟沉默一樣缺乏實際效用。大吼會讓妳像個不值得信任的孩子。更糟的是,妳一大吼,她就不會認真聆聽妳想表達的內容,於是更不可能做出改變。我們其實還有很多選擇,而且效果更好。以下是我指導個案處理怒氣時,可用的有效技巧:1)不帶成見地感受怒氣某些女性只要一生氣就會產生強烈的罪惡感,彷彿背叛了母親,但只要是人就一定會生氣,這是正常現象。為了能夠感受、利用這種情緒,請盡量抱持好奇心去理解,並自問:這份怒氣試圖提醒我注意些什麼?有什麼需要改變嗎?2)接受自己有權感到憤怒告訴自己:‧我深深受傷了,有權因此感到憤怒。‧生氣並不代表我是個糟糕的人。‧生氣時出現罪惡感很正常。‧只要能夠以健康的方式處理,怒氣就能帶給我力量。3)實際理解憤怒的樣貌如果妳逃避怒氣的其中一個理由,是怕自己生氣看起來很醜,請注意電視和電影中那些能夠冷靜、堅定地表達怒氣的女性。她們的表情通常帶有堅毅的力量,而且非常吸引人。她們一點也不像潑婦,反而散發高貴的氣質。4)透過運動,釋放怒氣的能量跑步、走路、打網球、游泳,在運動課堂上隨著音樂,忘情揮灑汗水。活動身體能產生腦內啡,而腦內啡是促進人類感到幸福的關鍵化學元素。運動是發洩體內怒氣的最好方法之一。5)透過視覺化技巧,幫助心靈平靜找一段不會被打擾的時間,大約五到十分鐘,坐在一個舒適、隱密的地方。閉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吸氣,再以嘴巴緩慢吐出。透過視覺化技巧,想像妳的呼吸是一道進出身體的溫暖熱流;緩慢深呼吸四到五次,想像吸進去的熱流抵達體內緊繃之處,然後在吐出來時,帶走了所有的壓力。現想像妳曾去過最美、最寧靜的地方。想像妳站在那個特別的地方,讓空氣、陽光、風跟周遭的顏色與氣味滋養妳,妳會發現自己逐漸冷靜下來。想待在那裡多久都行,透過呼吸,盡可能地沉浸在畫面的平靜氛圍中,同時讓所有思緒隨風飄散。感覺妳的心跳和呼吸速度逐漸趨緩。就這麼安靜地流連忘返一陣子。準備好離開後,最後環顧四周一眼,再睜開眼睛。這個地方永遠等著妳,妳隨時可以再回來。(本文摘自/母愛創傷/寶瓶文化)

照顧長者負擔重 別忽視自己的需求

照顧長者負擔重 別忽視自己的需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身為女兒,我們究竟該如何定義自己對母親的責任與義務?這是一個艱困的主題,身旁一定有很多自以為可以插手指導妳和母親的親友。但只有妳最清楚自己的能力到哪裡,而妳需要確保自己的身體與神智維持在健康的狀態。就算母親生病或守寡,都不該以此為藉口變得行為乖張。光是聽從她的指示與要求,就會帶給妳巨大壓力,妳沒有承擔生活被徹底打亂的義務。照顧母親健康 也別忽視自己身心靈狀況我知道這類狀況不好處理,但妳仍得努力保障自己的權益。我並不是要妳完全拋棄生病或需要陪伴的母親,只是在幫助她的同時,妳得先將自己的腳步站穩,才能真正量力而為。如果母親生病了,妳能做的就是與醫生保持聯繫,幫助她做出與治療相關的決定,而不是每天親自照顧她。如果母親守寡,妳或許願意在開頭一個月花上大把時間陪伴,但之後仍得幫她尋找獨居與尋找友伴所需的資源。無論面對多麼高壓的危機,妳都得找出對自己而言最健康的解決方法。正如我們談過與母親重新協商關係的注意事項,這一次,妳也得照顧自己的需求與界線。藉此,妳才能主動選擇以合理的程度與方式,對母親付出品質最好的照護及關愛。總忽略自己的需求 心靈創傷難痊癒有些時候,儘管他人對「女兒」的定義及賦予的責任讓妳壓力甚大,但卻不至於無法忍受,於是妳選擇將自己的最佳利益放到一邊。因此,一旦母親面臨危機,而妳發現自己無法克制地符合他人期待,完全看不到自己的需求時,請想辦法找回妳的魄力、非防禦性溝通技巧,以及設立界線的能力。這些訓練能為妳爭取一些時間與空間,幫助妳依循個人最佳利益及內在智慧採取行動。如果妳仍感到內疚或進退維谷,請記得長久以來,妳所得到的承諾很少兌現,需求也很少得到滿足。那個總被忽略的孩子仍活在妳的心中,但唯有看到她的存在,並努力展現自我,妳才有可能確切地走在痊癒之路上。每當妳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他人之後,請重新提醒自己這件事:妳的幸福,只有妳自己能守護。(本文摘自/母愛創傷/寶瓶文化)

印度豬流感疫情 年有逾萬件病例

印度豬流感疫情 年有逾萬件病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二○○三2003年1月,美國核准第一支活性減毒流感疫苗上市。在歐亞鳥類之間,以及在非洲發生嚴重人類感染的A型H5N1 流感。這是一種高度致病、突變迅速的禽流感病毒,不斷出現在其他物種和人類身上。自一九九七年香港致命禽流感爆發之後,此次為首度捲土重來。成千上萬歐亞鳥類 患禽流感死亡或遭撲殺感染的六百三十八人中,有六○%死亡。另外也有很明顯的證據,顯示有一些人與人之間二手傳染的病例,雖然範圍有限,但如果病毒真的擴散出去,將會是可怕的大流行。想想一九一八至一九年間感染流感的病人死亡率是二.五%,就會知道二○○三年這次的流感有多可怕。候鳥每年往返非洲,歐洲正當其衝,而我的工作就是要評估歐盟在監督、偵查疫情和實驗室系統上的準備如何。成千上萬的鳥類因A型流感(H5N1)死亡,另外也有成千上萬的鳥類遭撲殺銷毀,以阻止禽流感在東南亞、俄羅斯和中亞、高加索山區、巴爾幹半島、中東、西非,和整個歐洲蔓延。禽流感變異成豬流感 印度疫情嚴重追蹤疾病讓人學會謙卑。在A型(H5N1)流感爆發之後的那幾年,我們認為再度爆發不過是遲早的事,而且應該會是禽流感,如往常一樣由亞洲開始流行。因此我們對東半球提高警覺,等著禽流感爆發,沒想到另一種病毒株—變異的A(H1N1)型病毒卻反向由墨西哥出現,出人意表。這種病毒株含有四種不同病毒的基因:北美豬流感、北美禽流感、人類流感和通常在歐亞兩洲發現的豬流感病毒。當時是二○○九年,病毒散布到聖地牙哥和德州,接著擴及全美,造成美國一萬七千人死亡。墨西哥的情況更嚴重,全國停工五天,以遏止疫情蔓延。我們原本擔心的是甲,結果發生的卻是乙,而且完全出其不意,教人措手不及。要順帶一提的是,這個病毒現在還存在。二○一四年,印度的病例超過三萬件,死亡人數逾兩千。在加州、德州和加拿大也都有死亡病例。沒有國家能與世隔離 全球公共衛生互相影響這種豬流感病毒的確可能起源自亞洲,我們不能確定。不論如何,它傳達的訊息是,沒有國家的公衛體系可以與世隔離,它必然是全球公衛基礎結構的一部分。你不可能說:「我們是舉世最富強的國家,有優秀的醫生和健全的健康照護監督系統,我們很安全。」事實絕非如此。(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文化)

恐怖攻擊隨信炭疽病 粉末吸入就致病

恐怖攻擊隨信炭疽病 粉末吸入就致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湯姆.達施勒辦公室出現了一個信封,蓋著新澤西州州府特倫頓的郵戳,並且以塑料膠帶密封。為參議員工作的實習生一打開信封,像痱子粉一般細緻的粉末就灑了出來,有些落在她的大腿和鞋子上,更多的粉末則落在她鄰座實習生的褲管上。炭疽病菌粉末 夾附在信中她拿出信來一看,只見「炭疽病」 和「現在死」幾個字,就嚇得把信丟在地上,由房間狂奔出去,想必是驚慌失措。我猜她並沒有看完整封信,上面寫著:二○○一年九月十一日你們不能阻止我們我們有這個炭疽病現在死怕了嗎?現在去死吧美國去死吧以色列阿拉是偉大的幾分鐘之內,應變人員衝進了宏偉的哈特參議院辦公大樓:六名國會警察,六名聯邦調查局探員,一位國會糾儀長,六名炸彈小組成員等,總計人數達三十八名之多。國會警察手持的儀器發出紅光,初步證明這個粉末就是炭疽病菌,但他們卻疏忽,忘了帶泰維克連身防塵衣。他們根本應該把防塵衣穿在身上,或至少該有一些呼吸道的保護,再加上手套,以及使用後可丟棄的長袍。抗生素治炭疽病菌 副作用強這個錯誤再加上另一個疏失,讓情況益發嚴重:他們雖下令要大家撤出建築物,封鎖整棟大樓,卻讓大樓的空調系統繼續運轉了四十五分鐘,等生物醫學博士且受過生物恐怖主義嚴格訓練的聯邦調查局探員史考特.史丹利趕到,才趕緊要國會糾儀長把它關掉。因為這個延誤,使得身穿化學防護衣的技師必須在百萬立方呎的建築中,由地毯、椅子和通風管,甚至樓梯井蒐集樣本。史丹利把那封信放進硬殼塑膠盒,接著聯邦調查局的醫師和技師開始對去過五、六樓的員工採取鼻腔檢體。他們也和國會的主治醫師合作,立即為受到感染的員工和應變人員施打ciprofloxacin。這是第二代合成廣效抗生素,只要打進足夠的ciprofloxacin,你就死不了。不過「足夠」的意思是要連打六十天,而副作用可能包括阿奇里斯腱斷裂。因此在繼續往下進行之前,得先訂定範圍,確定誰在國會大樓接觸到病菌。炭疽病有皮膚型、吸入型、腸胃型3種寄給達施勒的這封信成了十五日晚上三大電視網晚間的頭條新聞,不過早在這之前,生物恐怖主義就已登上新聞。三週前,同樣在特倫頓加工處理過,含有炭疽菌孢子的類似信封送達《紐約郵報》和當時為NBC新聞主播的名記者湯姆.布洛考(Tom Brokaw)辦公室。布洛考的一名助理在九月二十五日打開了送到NBC來的這個信封。同樣也有一段影印的訊息:二○○一年九月十一日這是下一步吃盤納西林現在去死吧美國去死吧以色列阿拉是偉大的不久,布洛考的助理就說她胸口發紅、變黑,還發微燒。CDC首席病理學家沙里夫.薩基檢視了從她傷口取下的組織檢體,確定是皮膚型炭疽病(炭疽病依病徵分為皮膚型、吸入型和腸胃型三種)。九月二十九日,ABC有一位新聞製作人的保母把他七個月大的兒子帶到電視台,此時寶寶左臂後方也出現一塊通紅的傷口。十月一日,布洛考在NBC的助理開始服用ciprofloxacin,CBS主播丹.拉瑟的一名助理在這一天也發現自己的臉上有個疤,她以為是蟲咬,其實是炭疽病。(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出版)

講座/大腸直腸癌用藥

講座/大腸直腸癌用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腸直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年輕人亦需注意。早期的大腸直腸癌以手術切除,後續定期追蹤。若病程進展到第2、3期,則須加以輔助性化療。第四期腫瘤轉移,手術治癒的困難度增加,如果初步判斷無法切除,就必須倚靠化療及標靶藥物控制腫瘤。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8(四)舉辦用藥安全講座,由藥師王元宏主講「大腸直腸癌」,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大腸直腸癌議題及用藥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用藥安全-大腸直腸癌時間:107年1月18日 星期(四)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暖化使壁虱北上 半個美國陷「萊姆病」

暖化使壁虱北上 半個美國陷「萊姆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或許促成現有傳染病散播的最大綜合因素,就是氣候變遷。航太總署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各自在他們對全球氣溫的分析中結論說,自一八八○年開始紀錄以來,二○一五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全球任何地方的氣候變化所產生的結果,由乾旱造成的沙漠化,到海水升高造成大規模的洪水。溫度上升造成傳染病 降低食物營養價值不過總體說來,各個報告都顯示,因為惡劣的天氣、與酷熱相關的疾病、肺病和過敏,以及和全球溫度上升與混亂的天氣模式所造成的傳染病,每年會造成四十萬人死亡。氣候變化會影響土壤濕度,因而影響收成的多寡,甚至因為熱度升高,而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包括小麥和稻米的蛋白質含量。氣候變化對動物的分布有巨大的影響,而這些動物又是疾病的傳染窩和病媒,不論是鳥類、嚙齒動物,或者造成萊姆病的壁虱,或造成茲卡、登革熱或曲弓熱的蚊子。下雨或太熱太濕的天氣都會影響某個季節蚊子出生的數量,或者使用殺蟲劑的劑量,或進入本地溪流的寄生蟲數量。原本生長在熱帶的酵母菌 竟也在溫帶國家致病極端的氣候會造成人們溺水或熱衰竭。病原體對氣候變遷原因的政治辯論並無興趣:他們只要針對現實做出回應。而目前的估計是,到二一○○年,全球平均溫度會增加華氏三.一至七.二度。溫度微微升高已經在加拿大卑詩省和美國太平洋西北岸造成加蒂隱球菌肺臟和腦部疾病,這是一種亞熱帶和熱帶的酵母菌;另外也有人因食用阿拉斯加威廉斯王子灣溫暖水域感染腸炎弧菌的生蠔,而發生水瀉和痙攣。壁虱因全球暖化 繁殖到更高的緯度這幾十年來,中歐和東歐、波羅的海和北歐國家壁虱帶原造成人類腦炎的病例數量和分布範圍也都增多,因為壁虱朝北散播,達到更高的緯度。在美國,過去二十年來,壁虱造成的萊姆病範圍也擴大到半個美國,東北高風險的郡數量增加了百分之三百二十。不過由公衛的觀點來看,並非所有的氣候變化都有壞的影響。有的報告說,兒童常見的呼吸道融合病毒疾病季節已縮短,而旱災帶來的意外好處是死水減少,讓病媒蚊難以孳生。不過這些蚊蟲會移往更溫和的氣候和更高的緯度。(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出版)

旅遊當心!伊波拉病毒致出血熱

旅遊當心!伊波拉病毒致出血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假如要說有哪種疾病讓像我這樣的人晚上輾轉難眠,那就是流感。不論在任何時候,感染鳥類和豬的流感病毒只要變換幾個胺基酸,就會造成另一波人類大流行病。讓大家有個概念:任何地方如果發生像一九一八年那麼嚴重的流感,就等於要為我們的鄰居、朋友和親人準備一百五十萬個屍袋。SARS、伊波拉病毒 容易在醫院散播幾乎所有的微生物都可以透過基因轉移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造成血液感染、肺炎或其他因感染控制不良而散布到整個社區的疾病。在當今這種醫療旅遊的時代,病人願意遠赴他方,以求更高品質或更低價格的醫療服務,超級病毒很容易就會散布至世界各地。另一種該憂心的重大疾病是SARS/MERS和相關病毒引起的疾病,它們可以在醫院散播,然後在各社區造成疫情,最後引發大流行病。如我們所見,像伊波拉這類病毒帶來的病毒出血熱經由直接接觸,也可能因大呼吸粒子,帶來社區感染的風險。這種傳染方式提高了醫院爆發疫情的可能性,也容易經由全球旅遊而迅速傳播。亨尼帕病毒人傳人 腦炎、肺炎致死幸好在公衛系統健全的國家,伊波拉病毒不太可能會造成社區傳染。再一次地,在醫療環境中,和家人之間,曾有過亨尼帕病毒會人傳人的報告,造成腦炎或肺炎致死。這些病毒在大洋洲和亞洲有蝙蝠作為傳染窩,但它們也能感染其他多種動物,最近在澳洲就傳出馬的疫情,雖然尚未出現在北美,但應有這樣的可能。有些病毒以地域分布遼闊的蚊子為病媒,或者可以很快傳播給新病媒蚊,不論是登革熱、曲弓熱,或者會危害孕婦,造成胎兒嚴重畸形的茲卡病毒,都會造成大流行病。性病如愛滋病、淋病 散播全球另外還有性病—如HIV/愛滋病,不但會迅速傳播,也不免在感染之後數十年造成致命的疾病。由於潛伏期長,讓它們在感染數百萬人之後,才看出這是大流行病。另外,操弄兩性的政治權術也造成連平常的性病都很難治,就像淋病細菌已經對抗生素有了抗藥性,而散播全球。另外還有生物恐怖主義。炭疽菌雖然不會傳染,但可以利用經過改造的孢子特色,造成破壞力極大的疫情。如天花等瘟疫則會傳染,因此很可能成為恐怖分子的攻擊武器。幸好我們有足夠的疫苗,只要病例一經確認,就可以迅速由國家安全儲備體系支用疫苗,給所有接觸帶原者的人施打。(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出版)

講座/肌少症的飲食防治

講座/肌少症的飲食防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中長者進食量日益減少,擔心老人家營養不夠?長者身體愈來愈胖或愈來愈瘦卻行走無力,常喊全身痠痛或虛弱,可能有肌少症的狀況。由於銀髮族常因牙齒不好,或食慾差、食物太硬,能吃的食物有限,導致營養需求不均衡,加上體力行動不佳少外出。為照顧銀髮族的飲食營養,亞東醫院將於1月18日(四)舉辦講座,由營養師張昱凡主講「肌少症的飲食防治」,教導如何利用衛生福利部公告建議量,改變食材選擇,均衡的飲食與運動讓照顧輕鬆,長者也能健康保有肌肉力。歡迎家中有長者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肌少症的飲食防治時間:107年1月18日星期(四)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末梢循環問題年輕化 頭昏恐是小中風

末梢循環問題年輕化 頭昏恐是小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現代很多人都曾發生過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的問題,但自己卻不見得知道原因就在於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也就是微循環障礙。末梢血液循環障礙對人體會造成哪些疾病,以及有什麼症狀?末梢血液循環不良 恐造成胸悶痛、心悸「末梢血液循環」似乎聽起來是很深奧的醫學名詞,但其實經常可見,例如有些人即使在大熱天之下,雙手也會發冷,或是身體維持一個姿勢太久,也會有發麻情形。這種身體冰冷、發麻,便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的一種常見症狀,但許多人都疏於注意,以為過一陣子自然會復原,可就大錯特錯了!對許多人來說,末梢血液循環障礙就是所謂的「健康殺手」。中醫也明言:「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指的就是身體微循環的重要性。一旦心臟血管的血液流動不順暢,輕則出現胸悶、胸痛、心悸或呼吸困難等症狀,若嚴重可能會造成心臟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要是眼部血管堵塞也會造成視力受損,且初期不容易察覺;耳部微循環不良則是造成耳鳴、頭暈或突發性耳聾的主因。久坐、少運動族群 易發生血液循環不良影響的還不只是範圍廣度,事實上,各種年齡層都有可能受到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的困擾,如中年男性若陰莖充血不足,則會造成早洩、陽痿等性功能障礙,而女性則有可能出現子宮及卵巢功能異常,造成經血紊亂、不孕症等;下肢的循環不良可能會造成水腫、皮膚炎、感覺異常及間歇性跛行症,這些都將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品質。人體血液循環的微小血管,佔了心血管系統的九成,這是相當高的比例,範圍遍布全身上下,因此各種大小病痛都有可能與它有關。要是身體哪個部位有血管堵塞,必定會使人體產生損傷,尤其以久坐於辦公室的上班族和較少運動的族群,更容易出現血液循環不良的症狀。頭昏、說話不清、下肢麻 是「小中風」常見的末梢血液循環障礙問題,比較嚴重的是出現在大腦血管阻塞,會造成加速老化、腦萎縮、失智症,或是栓塞性腦中風。像有些銀髮族天冷時常會覺得頭昏、說話不清楚、下肢發麻無力或走路不穩等症狀,剛開始單純以為只是貧血或天氣因素導致,但這其實就是血液循環不佳所造成的「小中風」,最後日積月累演變成嚴重的腦中風。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的確有很多發生在銀髮族身上,但近年來已有年齡層下降至青壯年及中年族群的現象,令人無法輕視!不過不必恐慌,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相關疾病,是一個可以治療的疾病,像是透過藥物、飲食、運動或是居家生活習慣重建,只要及早察覺到病症正在萌發,並趕緊治療、對症下藥都還來得及。(本文摘自/健康殺手: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世茂出版)

常常健忘嗎?可捏耳朵刺激穴道

常常健忘嗎?可捏耳朵刺激穴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以前看連續劇時,常常會看到一位媽媽捏著小孩的耳朵,同時嘴裡不停地嘮叨著:「噯呦,你這個小兔崽子,是給我跑到哪裡去了!」往往令人不覺地莞爾一笑。其實,小孩子不乖,我倒是滿贊成捏耳朵的,因為這種痛的刺激,反而對孩子的身體好,越掐越聰明,同時也處罰到了。倘若神經較為衰弱,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善忘,都可捏捏耳穴中的腦、心、神門、緣中、脾、腎、屏間等相應穴道,每日捏一個耳朵,隔天換另一邊耳朵刺激,直到有明顯進步為止。根據中國針灸學,將這幾個耳穴的功能與主治說明如下:腦舊名為「皮質下」,在對耳屏內側面,能補髓益腦、止痛安神。主 治:智能發育不全、失眠多夢、腎虛耳鳴等症。按壓法:以大拇指與食指捏緊,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心在耳甲腔中心凹陷處,能寧心安神、調和營血、止痛止癢。主 治:失眠、心悸、歇斯底里、盜汗、心絞痛等症。按壓法:以食指尖施加壓力。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神門在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與三角窩的外1/3處,能鎮靜安神、止痛清熱。主 治:緊張、壓力大、失眠、疼痛不止、內熱。按壓法:以食指尖往頭中心施加壓力,每次30以上。一日數次。緣中舊名為「腦點」,在對屏尖與耳輪屏切迹間的中點,能益腦安神。主 治:智能發育不全、遺尿等症。按壓法:以大拇指與食指捏緊,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脾在肝穴下方,耳甲腔的外上方,能化五穀、生營血、營養肌肉、健脾補氣。主 治:慢性腹瀉、消化不良、口腔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症。按壓法:以大拇指與食指捏緊,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腎在對耳輪下腳的下緣,小腸穴直上方,能補腎聰耳、強骨填髓。主 治:腎炎、腰痛、耳鳴、重聽、遺精、陽痿等症。按壓法:以大拇指與食指捏緊,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屏間舊名為「內分泌」,在耳甲腔底部、屏間切迹內,能疏肝理氣、通經活血、祛風邪、補下元。主 治:皮膚病、陽痿、月經不調、更年期症候群等內分泌紊亂症。按壓法:以食指尖往耳垂方向施加壓力,每次30 秒以上。一日數次。(本文摘自逆轉失智症:我的母親這樣做,遠離失智,腦細胞活化了!記憶力提升了!/大喜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