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注意!上班族久坐 恐「臀部失憶」

注意!上班族久坐 恐「臀部失憶」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臀大肌是個矛盾的肌肉,它的組成以慢縮肌為主,理論上這會讓臀大肌啟動得比較慢,同時較不易疲勞。但是,臀大肌表現得像快縮肌一樣,能夠產生巨大的爆發力。這代表著臀大肌可能是難搞的肌肉,不到最後關頭不會出馬。日常活動如:走路、上樓梯、做家事,也許就能夠讓你的其他肌肉擁有足夠的活動量,可是你的臀部肌群卻需要直接的、高負重的或爆發性的髖關節動作,才能夠被完全活化。久坐導致髖屈肌縮短 抑制臀部肌群舉例來說,徒手深蹲,大約可以引起股四頭肌60%的最大收縮,但臀肌只會啟動10%。因此,你就可以知道為何光是日常活動就足以維持強壯的股四頭肌,但臀肌卻可以過得安逸閒適。我敢打賭,大部分辦公室人員的臀部肌群,在日常生活中都沒有受到足夠的刺激。整天坐上數個鐘頭,會潛在地傷害臀部肌群。首先是你的髖屈肌會縮短,然後你可能失去活動度,覺得僵硬,接著你的下背、膝蓋以及最重要的髖關節,會漸漸感到疼痛。一旦你的髖屈肌開始緊縮,髖關節會變得難以完全伸展開,臀部肌群就會開始慢慢失能,因為完全伸展正是臀部肌群最佳的活動空間。另外,緊縮的髖屈肌會透過所謂的「交互抑制」複雜路徑,來抑制臀部肌群。基本上,你的臀部肌群會說:「好啊!髖屈肌,如果你要這麼無禮的對待我,我就跟你冷戰。」久坐式的生活壓迫著臀大肌,會減少局部血流與營養供應,甚至影響了神經及肌肉的爆發力。最後,就如同先前所提到的,受傷與疼痛會抑制臀大肌,避免其過度強力的收縮。腿後肌群、內收肌群、股四頭肌、豎脊肌受影響我們先前還提到,如果臀部肌群失能,其餘的肌肉會承擔臀部肌群原先的工作,包括:腿後肌群、內收肌群、股四頭肌及豎脊肌。不妨想像一下,在一家公司裡,最能幹、最強大的同事突然放手不幹了,其餘的員工為了接下他龐大的工作量,開始遭受疼痛及傷害。大家逐一消耗殆盡,最終甚至無法滿足公司所需要的工作量。這就是當臀部肌肉虛弱時,會帶給周圍肌肉與組織的危機。整天坐著再加上不活動,臀部肌群得不到足夠的活化,又由於髖關節僵硬,也無法獲得足夠伸展,如此集滿所有讓臀部翹挺不起來的元素,真是可悲可嘆呀!許多執業教練稱呼這樣的現象為「臀部失憶」,許多上班族及沒有經常活動的大眾,幾乎無可避免地患有此症,而且隨著年紀漸增而漸趨明顯。(本文摘自/強曲線‧翹臀終極聖經/橡實文化)

臀肌連結上下半身 運動員必練

臀肌連結上下半身 運動員必練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臀部肌群大致由以下肌肉組成: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就生理上來說,臀大肌是人體中最強壯的肌肉。以所在位置來看,你可以發現臀大肌連結你的上半身、核心肌群及下肢,中間經過骨盆、薦椎、尾椎及股骨,更別說還透過髂脛束連結著脛骨,以及透過胸腰筋膜連結著闊背肌。臀肌關乎12大動作 奔跑、跳躍都有關臀大肌是許多動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例如:奔跑、跳躍、投擲、擺盪、出拳、變換方向及扭轉身體,你絕對不會看見一位NFL美式足球選手沒有一對強壯的臀部,因為臀部肌群對於他們的整體表現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你的臀肌有幾項重大責任,都關乎你是否能夠正確地產生動作,包括:  將大腿向後移動,也就是髖關節伸展。 將軀幹向後伸展,這也是髖關節伸展。 將大腿移往側邊,也就是髖關節外展。 旋轉軀幹或腿部,也就是髖關節外旋。 將骨盆往後旋,也就是骨盆後傾。 將髖部等長穩定在上述的四個動作方向。 以離心收縮的方式,吸收來自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及骨盆前傾的衝擊。 避免膝關節外翻(膝蓋向內塌陷)。 避免過度的脊椎動作(屈曲和過度伸展)。 避免駝背的姿勢和下交叉症候群。 減少腿後肌群的鼠蹊拉傷機會、薦髂關節導致的下背痛、髂脛束症候群、髕骨股骨(膝關節)疼痛、使髖關節前側疼痛的股骨前滑症候群、有時會導致坐骨神經症狀的梨狀肌症候群,以及運動型疝氣。 減少身體任一部位可能的傷害發生,因為臀大肌透過許多不同的動力鏈連結到身體各部位。跑者、網球、籃球員 都會具備翹臀你的臀部肌群也與運動表現的許多方面相關。如果你回想一下高中和大學裡那些最快的跑者,他們大概會有很棒的臀部。網球界中最強壯的發球選手、籃球隊裡跳最高的球員、最具爆發力的舉重選手、足球隊裡最殺的踢球員,以及最優秀的角力選手,幾乎都有一樣的翹臀。(本文摘自/強曲線‧翹臀終極聖經/橡實文化)

鍛練臀部 先從徒手深蹲、臀橋找感覺

鍛練臀部 先從徒手深蹲、臀橋找感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臀部訓練計畫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就是不斷地活化臀部肌群。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都應該不斷保持臀部肌群的張力,不管是上半身動作或下半身動作。這個要點很難在一開始就掌握好,但跟隨訓練計畫進行兩個月後,你就會在每一個動作中感受到臀部肌群的存在。深蹲、弓步蹲 訓練四頭肌和豎脊肌在休息日時,也請花個十分鐘,從書裡選擇幾個居家的臀部運動來活動臀部。小小的舉動就能帶來很大的改變。不管是走路、跑步,甚至是站立時,你都可以感受到臀部肌群無所不在。一般人鍛鍊臀部肌群的最大阻礙,就是他們無法充分刺激臀部,因為臀大肌真的是很奇怪的肌肉,它總是找得到偷懶的機會。許多人會做一些很棒的臀部運動,卻很少人懂得如何正確啟動臀部肌群。例如:你可以依靠著股四頭肌和豎脊肌,來完成深蹲及弓步蹲,你也可以透過豎脊肌和腿後肌群,來完成硬舉及橋式。先抓到訣竅 再帶入更多下半身動作當你能夠成功駕馭啟動臀部肌群的訣竅,並且成功感受到臀部肌群強烈收縮的感覺,便能將臀部肌群大量地帶入許多下半身動作,包括了深蹲、硬舉、早安運動、跨步蹲、臀舉、背伸展,甚至是棒式。你可能會在YouTube影片上,看到一些強壯的女性使用大重量做臀部運動,但她們肯定不是一開始就如此強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大部分會從徒手深蹲與臀橋為起頭。向後坐,膝蓋與腳趾的方向平行,使用正確的腰椎骨盆力學,讓雙腳正確的傳遞力量,並讓臀部獲得均勻的啟動。當基本功都做好後,我才會逐漸增加重量。(本文摘自/強曲線‧翹臀終極聖經/橡實文化)

基因決定肌力訓練?堅持更是關鍵

基因決定肌力訓練?堅持更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麗莎是一個二十五歲的美女,擁有運動員般的身材,在我開設上一家健身房時,就跟著我一起訓練。儘管她做了許多大重量訓練、高次數訓練、爆發力訓練,以及所有人類已知的最棒的臀部運動,還是覺得在十二個月的訓練內,自己的臀部沒有什麼長進。麗莎的確減去了一些脂肪,並且長了一些肌肉,但是臀部缺乏改善,令她有點沮喪。不過,當我們對照她一年前的照片時,發現她的臀部確實有明顯的進步。我試著說服她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她仍舊執著於完美的臀部。優秀的基因 為訓練省時省力另一個相對的例子:艾莉西亞是一個十九歲身形單薄的女孩,差不多與麗莎在同一時間找上我。艾莉西亞與她的母親一起訓練,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她的臀部從不飽滿進步到十二分的飽滿。相信我,這真的令人難以置信。有一天,她媽媽對我說:「你相信嗎?艾莉西亞的臀部居然看起如此棒!」如果連你媽媽都注意到你的臀部,你就知道你成功了。我請我們健身房的一個教練仔細檢視艾莉西亞的訓練日誌,看一下她到底做了什麼。結果令人驚訝的是,艾莉西亞在兩週內,總共只做了六次的訓練,也就是十四天的期間、六小時的訓練,就能使她的身形有如此的轉變。直到現在,我還沒有看過另一個進步得如此快速的例子,這可能來自於她得天獨厚的基因。持之以恆 一定會看到成果這兩個案例告訴我們,基因對於臀部的發展是如此重要:這兩個女孩接受完全相同的訓練刺激,卻展現截然不同的成果。然而,這兩個案例也證明了,只要持之以恆,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成果。麗莎後來就沒再跟著我做訓練了,但她成為更優秀的形體選手,並且擁有一對很棒的臀部。她一直以來都用最好的方法努力訓練著,最終獲得甜美的果實。另一方面,我在過去幾年來偶遇艾莉西亞幾次,她早已停止訓練。不用說,即便她擁有得天獨厚的基因,她仍舊失去了C形曲線。(本文摘自/強曲線‧翹臀終極聖經/橡實文化)

抱怨有撇步 時間「7比3」不嫌煩

抱怨有撇步 時間「7比3」不嫌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別忘了向對方表達貼心與感謝,「真抱歉,我要找人抱怨一下,你願意聽一聽嗎?」開始發牢騷之前,先開門見山地試探一下對方的反應。結束之後再向對方致謝:「多謝你願意聽我這些無聊的怨言。現在說完了,心裡覺得好痛快。」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忘記向對方表達歉意,因為你占用了對方的寶貴時間,同時也要感謝對方願意傾聽的體貼。很多人自認在閒聊 沒發現抱怨過多但也有很多人以為自己只是在閒聊,完全沒注意到自己正在沒完沒了地發洩不滿。日子久了,這種人就會被周圍敬而遠之,但他們卻不了解為什麼,反而會沮喪地想:「為什麼沒人願意聽我說話?」另外還有一種人,總是片面地重複相同的牢騷,而且總認為:「我沒錯,都是別人的錯。」聽這種人抱怨時,就連聽眾都會跟著一起煩躁,恨不得開口問一聲:「你自己也有錯吧?」假設你跟子女、兄弟或親戚朋友打電話時,對方突然嚷著:「啊!我有點事⋯⋯。」說完就掛斷電話,而且這種狀況越來越頻繁出現,你最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做了令人厭煩的事。「煲電話粥」、「我絕對沒錯」「同樣的話連說好幾遍」⋯⋯之類的行為,在你身上出現過嗎?還有一種可能,或許是因為你一直反覆抱怨,卻從來不肯傾聽對方的牢騷。以7:3時間分配 傾聽對方抱怨朋友之間的交往應該禮尚往來,不能只顧著自己說話,而不聽對方傾訴,這才是長久交往的祕訣。大約以「七比三」的時間分配,來傾聽對方抱怨,這才算適當的比例。而且就算如此,或許對方還會覺得你們是以「五比五」的比例在互相傾聽呢。當你親切聆聽對方發牢騷的時候,應該不斷應和對方:「是嗎?我理解。你辛苦了。」基本態度就是盡量不用無謂的閒話或自己的意見打斷對方的傾訴。應該讓對方盡量把心中所有的不快一吐為淨。人上了年紀之後,越來越容易因為日常瑣事而產生焦慮。但我們可以採用上述這類節制的方式,巧妙地發洩不滿,互相幫助對方轉換心情,然後就能再度湧起活力期待明天吧。(本文摘自/老後快適生活術/健行文化)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素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熱衷於吃素,覺得吃素可減少身體發生疾病,而且又不容易發胖。適當吃素其實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吃素也必須要講究健康。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3月16日(五)舉辦營養科講座,由營養師王若昱主講「糖尿病健康吃素」,將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析吃素的優勢和劣勢,並提供大家健康吃素的方式。講座內容豐富,歡迎糖尿病友與關心健康飲食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健康吃素時間:107年3月16日(五)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

講座/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頸癌病人於手術或治療期,最直接面臨飲食改變。這段期間可能因治療副作用食慾減低、進食量變少,忽略營養的充足。或是病人營養品喝膩了,家屬與病人陷入苦惱,不曉得有哪些替換方法?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3月16日(五)舉辦癌症講座,由營養師施淑梅主講「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將於課程中與病人、家屬雙向互動,協助提供充足營養的方式並打破迷思,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02)89667000轉2176。講座內容豐富,歡迎糖尿病友與關心健康飲食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時間:107年3月16日(五)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三樓第四會議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76

年歲增長不易開心?不妨練習「裝笑」

年歲增長不易開心?不妨練習「裝笑」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笑既不用花錢,也沒有副作用,又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健康效益,大家若能把笑融入每天的生活,也算獲得了一位強大有力的健康良伴吧。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或許有人會慨嘆:「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每天都笑啊。」「怎樣才能發現值得大笑的趣事呢?」裝笑牽動肌肉 神經傳導物質通知大腦反應對於懷抱這類疑問的朋友,我可以向各位介紹一個辦法,只要「裝笑」就行。事實上,只要露出笑容,牽動了臉上肌肉,神經傳導物質便會通知大腦反應,所以說,不論是假笑還是真笑,效果都差不多。也就是說,只要你裝出笑容,騙過大腦,即使沒遇到什麼可笑的事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要裝出一副笑臉。當然大家也可以看電視,聽CD,譬如像落語、漫才、詼諧小故事等,如果能靠這些表演發出自然的笑聲當然很好,但若手邊什麼也沒有,那就自己鼓起勇氣裝出笑臉,也一樣有效。如果你覺得裝笑很難,那就對著鏡子裡的自己笑一笑吧。順便也請你笑出聲來,不論是「哈!哈!哈!」或是「啊哈哈⋯⋯」,請你從腹部發出聲音大笑一下。有意識的露出笑臉 覺得有趣的事也會變多裝笑的時候就算內心沒有快樂的感覺也不要緊,剛開始先把自己想成一名蹩腳演員,只要能做出誇張的笑容,並且發出笑聲,就算及格了。或許你開始練習的時候會自問:「我究竟在幹嗎呀?」但過一陣子之後,你一看到鏡子就會反射性地露出笑容,而且平時臉上表情也會變得比較溫和。我們隨著年歲漸長,人生經驗也比較豐富之後,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無法對我們構成刺激。然而,如果我們有意識地經常露出笑臉,慢慢地,就會感覺身邊值得慶幸的事、有趣的事都比從前增多了。希望大家能把「裝笑」當成一種「臉孔的運動」,每天都積極地練習一下吧。(本文摘自/老後快適生活術/健行文化)

免費的最貴!遇登門詐騙 裝忙為上策

免費的最貴!遇登門詐騙 裝忙為上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出人意料的是,最容易在打著免費檢測房屋,後面聳動簽約的詐欺案例中受騙上當的,其實是剛離開職場的退休族。因為他們的住家都是從前努力打拚時期興建的,到了退休之後,剛好也是房屋需要整修的時期,更巧的是,退休金又剛進口袋,對於幾十萬或幾百萬的整修費毫不在意,所以對施工的態度很積極。免費的最貴 遇登門推銷勿開門在業者眼裡看來,這種顧客等於是自己送上門來的獵物。碰到這種情況,詐騙商人一心只想催你趕快開工。萬一各位發現對方是這種態度,最好立即果斷拒絕。自己家裡真的需要改建時,譬如「想要增寬浴室面積」或「要把小孩的房間改作其他用途」等,我們可以自己尋訪口碑佳的業者,主動跟對方聯絡。如果真的是優良業者,根本不必到處宣傳,也有做不完的工程,所以對那種自己上門推銷的業者,我們完全不必跟他們囉唆。只要碰到這種「免費商法」,大家把它想成「免費才是最貴」,準沒錯。避免詐騙商人登門推銷或強迫購買的第一步,就是不要開門。這是最基本的對策。如果各位從對講機裡聽出對方是來推銷,只要說聲「現在很忙」或「不需要」,立刻結束談話即可。業者冒充企業、公家機關 切忌簽約、購買商品有些推銷員還會冒充著名企業職員,或消防署之類公家機關人員來推銷商品,這算是一種「詐欺商法」,或許大家一時疏忽,就把門打開了。萬一不小心開了門,請大家絕不能被迫購買商品,或在契約之類的文件上蓋章。因為你被當成「冤大頭」受人欺負,絕不可能僅此一次。請大家一定要以毅然的態度嚴正拒絕。如果推銷員的態度惡劣又很難纏,日本的法律裡還有一項「不退去罪」,請大家不要以為老人就該忍讓,應該毫不猶豫,立刻報警。最後再提醒各位一次,就算是各位正好需要的商品,還是先確認一下推銷員是否值得信賴,之後再跟對方聯絡,也不算遲。(本文摘自/老後快適生活術/健行文化)

天然最好!副食品忌加鹽、糖、奶油

天然最好!副食品忌加鹽、糖、奶油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5個月到1歲的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對於媽媽飲食的建議,會轉變為最適合寶寶的食物。1歲前嬰兒的成長和發育是一生中最快速的階段,母乳適合當作前幾個月的食物來源,但5到6個月大左右,寶寶的營養需求增加,得開始添加副食品。嬰兒食物中 切忌加鹽、糖或奶油很多人選擇衛生又方便的市售嬰兒食品,其實並不需要,我建議盡量少吃。父母可以用果汁機或食物調理機,自己在家準備嬰兒食品,或是拿叉子把食材壓成濃湯狀,讓孩子吃到多種沒有添加物的新鮮營養食物。如果父母本身也遵循健康地中海飲食,家裡應該都有需要的食材了,從小就開始打造健康的家庭飲食。嬰幼兒成長快速,所以體型雖小,蛋白質需求量卻較多,他們的脂肪量需求也比較高,提供肝臟、腦部、心臟及肌肉發育需要的營養,脂肪轉換成熱量更頻繁。千萬記得,不可以在嬰兒食物中加鹽、糖或奶油,因為嬰幼兒不需要。漸進式增加新食物 觀察是否過敏每隔兩到三天,一次增加一種新的食物,判斷是否有過敏反應。9個月時,寶寶可以開始吃手指食物,滿1歲時,固體食物可增加到一半的營養需求量。逐漸增加食材種類與口感,引領嬰兒每餐根據需求、心情、能力及喜好,盡情地吃。讓孩子探索及嘗試不同食材,教導他們好好享受食物。即便是早期食用副食品,也絕對不能輕忽給嬰兒吃多種食物的重要性。小時候吃的食物將影響一輩子的飲食喜好。研究指出,4到7個月大的嬰幼兒,比1歲後更容易接受新食物。除了天生對甜食的喜愛,嬰幼兒的飲食偏好大多是學習而得的,他們喜歡熟悉的食物,也就是說,只要熟悉就喜歡吃,為了生存,出現這種行為非常合理。給予嬰幼兒多元食物也有其他好處。餵食讓嬰幼兒發展對味道、顏色、溫度及口感的認知,餵食過程本身就能提供寶貴的身體接觸、視覺、聽覺和社交互動。「手指食物」指適合孩子用手抓、拿、握、取的食物,通常孩子在5到7個月時就會開始伸手抓搶東西,此時就可以用條狀、片狀或顆粒狀的食物來取代糊狀食物,訓練孩子自己用餐。(本文摘自/超完美地中海飲食指南/常常生活文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