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進香「起乩」?體力不支低血糖作怪

進香「起乩」?體力不支低血糖作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台灣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將於今天晚間起駕,每年吸引數十萬甚至百萬信徒參與,場面聲勢浩大!有位68歲虔誠信徒林伯伯,去年參加進香活動時竟出現類似「起乩」的情況,開始喃喃自語且意識不清,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林伯伯因為年紀大牙口不好,長期營養不良,加上遶境活動量大,導致體力不支而產生低血糖的情況。掌握「遶境3313營養原則」 維持所需熱量與體力!在長達九天八夜的遶境過程,進香路線橫跨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四縣市,往返路程長達330多公里,估計每天至少要走12小時,根據國健署公佈的運動消耗卡路里計算表,以每小時4公里的步行活動量計算,一天下來遶境民眾熱量便消耗約3,000大卡,加上日曬、抬轎和舉香旗,消耗的體能與熱量可能將更高!彰化縣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課營養師陳紋慧表示,進香民眾可遵循「遶境3313營養原則」;多元補充3大熱量營養素及維生素與礦物質,攝取3:1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以維持體力,並且每30分鐘多喝水補充水分!必要時也能以營養品補充多元營養素,以維持足夠體力完成遶境參拜活動。陳紋慧營養師指出,蛋白質、醣類及脂質三大營養素,是提供人體所需熱量的關鍵,遶境活動前補充三大營養素,能增強體能,滿足長時間活動需求;而維生素與礦物質可調節身體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另外,因為運動過程中肌肉及肝臟的肝醣會被大量消耗,所以活動後應適度補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食物,二者比例最好是3:1。而且活動前、中、後,都應隨時補充水份,每30分鐘補充一次,才能避免水分攝取不足,引發不適症狀。水壺、防曬用具及營養補充品!遶境三寶適時補足使體力倍增!遶境參拜活動整天在外,除了需備妥個人藥品,一定要隨身攜帶水壺及防曬用具,以防中暑!陳紋慧營養師並提醒,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熱量主要來源,蛋白質則是維持肌耐力的主要營養素,雖然沿路有提供點心,但是行走活動時不便食用多種食物,加上單一種食物較難達到多元營養素補充,舉例而言,喝含糖飲料雖然可增加熱量,但缺乏有價值的營養素,而肉包可補充熱量及蛋白質,但缺乏調節生理機能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建議可適時補充含有多元營養成分的營養補充品,以一罐237毫升多元營養配方的營養品為例,含有熱量250大卡及多元的營養素,在遶境期間每日兩罐,可於起駕前及停駕休息時飲用,方便迅速補足遶境體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綠膿桿菌致嬰死亡 免疫力低下要當心

綠膿桿菌致嬰死亡 免疫力低下要當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日曾有報導幼兒疑似接種六合一疫苗產生敗血性休克死亡,引起大眾恐慌。然而疾病管制署澄清,依照時間與病程,研判幼兒死亡非疫苗所致。綠膿桿菌侵犯抵抗力較差族群 致死率3至5成案例的9個月大男童,於2017年5月間接種六合一疫苗,後於8月出現發燒、嗜睡等症狀,疑似於疫苗接種部位出現硬塊送醫,最後因感染綠膿桿菌致敗血性休克死亡。疾管署表示,依該名幼兒接種疫苗時間、感染綠膿桿菌至死亡的時間與病程,初步研判應非疫苗所致。綠膿桿菌普遍存在人類腸道及環境中,易侵犯抵抗力較差的族群,如2歲以下嬰幼兒、免疫低下患者或長期接受抗生素治療者,一旦感染容易在短時間內引發敗血症,及由敗血性血栓引起的壞死性感染,致死率約30%至50%。接種疫苗常見反應 注射部位紅腫、酸痛疾管署為因應全球B型肝炎疫苗供需失衡,於2017年共採購六合一疫苗27.5萬劑,以替代嬰幼兒於出生滿6個月應接種之第3劑五合一及B型肝炎疫苗,截至目前使用逾17萬劑,未有接獲任何嚴重不良反應通報。接種六合一疫苗一般常見的可能反應,為注射部位紅腫、酸痛,偶爾哭鬧不安、疲倦、食慾不振或嘔吐等症狀,通常2至3天後會恢復。為保障幼兒健康,請家長攜幼兒依時程接種疫苗,如有疫苗接種相關疑問,可向當地衛生局、所通報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媽祖遶境日耗3千卡 維持體力有訣竅

媽祖遶境日耗3千卡 維持體力有訣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台灣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每年吸引了數十萬甚至百萬信徒參與,場面聲勢浩大。一名68歲的虔誠信徒林伯伯,去年參加進香活動時出現類似「起乩」情況,喃喃自語、意識不清,就醫後才發現林伯伯因為年紀大牙口不好,長期營養不良,加上遶境活動量大,導致體力不支而產生低血糖情況。遶境3313營養原則 維持足夠體力今年長達9天8夜的遶境過程,進香路線橫跨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往返路程長達330多公里,估計每天至少走12小時。根據國健署公佈的運動消耗卡路里計算表,以每小時4公里的步行活動量計算,一天下來遶境民眾熱量消耗約3千大卡,加上日曬、抬轎和舉香旗,消耗的體能與熱量可能更高!彰化縣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課營養師陳紋慧表示,遶境參拜活動整天在外,除了需備妥個人藥品,建議隨身攜帶水壺及防曬用具,以防中暑!營養師同時建議,行走活動不便時,建議可適時補充含有多元營養成分的營養補充品,讓活動所需的營養素一次補足。陳紋慧營養師表示,進香民眾可遵循「遶境3313營養原則」,維持足夠體力,完成遶境參拜活動: 多元營養/補充3大熱量營養素、維生素及礦物質。 維持體力/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含量符合3:1原則。 補充水份/每30分鐘多喝水活動前後均需補充蛋白質、醣類及脂質陳紋慧營養師說明,蛋白質、醣類及脂質三大營養素是提供人體所需熱量的關鍵,遶境活動前補三大營養素,能增強體能,滿足長時間活動需求;而維生素與礦物質可調節身體機能、促進新陳代謝。運動過程中肌肉及肝臟的肝醣會被大量消耗,所以活動後應適度補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食物。

孩子拒學強押回學校?醫:恐致反效果

孩子拒學強押回學校?醫:恐致反效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長假結束後,大部分的孩子都期待能和同學見面、學習新知,然而卻有少數孩子畏懼上學,甚至連校門口都無法踏入,有可能是「拒學」現象。典型「拒學」表現是,假期結束後一到上課時間就出現頭暈、肚子痛、無法上學,去看病又無大礙、回到家中不舒服的狀況就會快速減輕。「拒學」對上學感到重大困難 可能與在校狀況有關另一名國中女學生,個性較內向少話、容易在人群中緊張,課業表現普通、只有少數朋友,因為對開學感到焦慮,請假幾天在家後被家人恐嚇「再不上學就要你好看」而完全抗拒上學。經過醫生評估,女學生有焦慮症,給予孩子藥物治療與心理支持、衛教家屬合宜處置、商請學校給予合適關心並以漸進式的方式讓孩子返校上課,目前女學生已能每週返校數日。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王雅甄表示,「拒學」表現為對上學感到重大困難,在上學時產生大量恐懼、情緒暴躁、情緒低落、身體抱怨多等,且在該上課的時間駐留家中;一旦獲得不需上學的許可,身體和情緒症狀即明顯改善。「拒學」好發於剛入學、轉學而適應不良的孩童,但也可能因為在校人際關係不佳、被罷凌、無法適應校方管教、或課業壓力而出現拒學行為。家屬和校方一同 漸進式引導返校王雅甄醫師說明,拒學通常短暫,卻是孩子有困難的表徵,家長不得輕忽,需及時處理。但若急著把孩子硬押回學校,可能招致反效果。只要有耐心了解孩子的困難、家屬和校方共同漸進式地引導孩子返校,孩子返校求學的機會很大。然而少數孩子因拒學原因複雜、伴隨家庭功能不彰,可能演變成長期滯留家中、無法完成學業。建議孩子出現拒學時,家庭與學校應盡快給予合適的處置,必要時,請求助精神科、兒童心智科評估並治療,及早重回校園。

吞嚥訓練、減憂鬱 揮別鼻胃管進食

吞嚥訓練、減憂鬱 揮別鼻胃管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74 歲男性主動脈手術後,兩邊返喉神經麻痺,來診時經鼻胃管進食、聲帶麻痺無聲。治療靠談話而非精神藥物,處理病人內心害怕及家屬焦慮。接著設計循序漸進的復健動作,著重3要點:(1)從局部到全身、(2)要求專心、(3)不抱希望。病人一個月內拔除鼻胃管,聲音重現並持續進步。護理之家 高達6成長期藉管餵食另一位80歲女性腦幹中風昏迷後甦醒,因吞嚥困難做胃造口進食,已復健2年,雖可說話但經口進食就會嗆到。病人吞嚥時極在意喉頭有痰感覺,並且要求身邊的人無時無刻關注,一昧想活命卻不願花費一絲努力。經過長時醫師在旁不斷地叮囑,食物到喉頭沒有停下來咳痰,儘管只有幾回順利完成。但返家後身邊照顧者沒人能強迫她練習,病情原地繞圈。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高年科主治醫師林佩芬表示,根據估計,台灣護理之家住民高達60 %長期藉管餵食,全台管餵人口上看45至50 萬人(大多使用鼻胃管)。目前各國醫藥政策皆定向減少插管、盡量保留天然生理功能,近年來管餵人口持續減少。台灣則不然,多數人非常害怕嗆到且多經由令人不舒服的鼻孔插入。抑鬱也會對吞嚥能力造成影響從小生病時,會受到大家關注,表現越虛弱關注就越多,使人喜好病懨懨,不利於復健或療癒。抑鬱導致身體活動大量減少、體能下降,吞嚥能力亦然;抑鬱又導致睡眠障礙,服用抗憂鬱藥物及鎮定劑,更使吞嚥功能雪上加霜。然而對於一個生病的人,害怕受苦的心若強烈,便會引發強烈情緒,心理反復煎熬,終究抑鬱。吞嚥訓練首要處理的便是心理-害怕受苦的心念。林佩芬醫師提醒,不論鼻胃管插管、約束或是鎮定劑使用,會受到看護、家屬、護理及環境各層面的壓力及影響,需要良好的醫病溝通、正確的政策宣導及友善的支持環境,方能改善。相較於醫療糾紛也不在少數的美國,成功減少管餵人口,護理之家入住者中,嚴重失智症併有自行進食困難者,入住一年後的插管率,正逐年減少。台灣也應審思鼻胃管的使用了。

糖胖症治療有望!減重術後增控糖成效

糖胖症治療有望!減重術後增控糖成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糖尿病是目前台灣與全世界重要的疾病,由於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密切,因此使用減重手術來治療肥胖型糖尿病是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台灣與美國合作研究以減重手術治療肥胖型糖尿病,結果顯示減重手術5年後,可大幅提升糖尿病治療成效。減重術後 血糖控制更良好敏盛綜合醫院代謝內分泌科醫師庄強說明,台灣與美國由民國96年開始針對減重手術治療肥胖型糖尿病展開醫學合作。民國98年正式通過衛福部的核准,針對120位糖胖患者進行隨機分組,60位接受腹腔鏡胃繞道手術另外60位接受積極的藥物與生活型態的控制。研究結果顯示減重手術於5年後可大幅提升糖尿病治療成績。以血糖控制而言,在第5年,55%手術組的參與者糖化血色素達到小於7%目標,而非手術組僅有14%的參與者達標,手術組達標者高於非手術組近4倍。以體重控制而言,手術組減重效果維持在20至25%左右,而非手術組則減重約為5至10%。越早接受代謝手術 控糖治療效果越好從5年追蹤報告印證,代謝手術對肥胖型糖尿病三高的控制效果,顯著優於單純接受藥物治療配合生活型態調整。影響治療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胰島細胞的剩餘功能(一般以c-胜肽作評估),因此對於適合病患,越早接受代謝手術,治療效果越好。庄強醫師表示,可以預期利用代謝手術控制三高減少糖尿病病患的大小血管併發症,甚至減少死亡率,但仍須進一步更大規模且更長期追蹤來證實。手術組相對非手術組而言有較多不良事件,主要是手術相關併發症及某些營養素缺乏,需要適當追蹤與處理。

麻疹不癢、不痛!4大症狀報你知

麻疹不癢、不痛!4大症狀報你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日前爆發麻疹群聚感染,目前正在持續追蹤中,風波持續擴大,麻疹傳染力極強,引起大眾對麻疹的關注。什麼是麻疹?會有致命的風險嗎?皮疹發病後3至4天內覆蓋全身 不會癢痛烏日林新醫院感染科主任郭正邦表示,麻疹為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傳染途徑可透過空氣、口沫傳播,傳染力相當強大,如果曾與罹患麻疹的病人接觸,更要特別小心。引起麻疹的原因為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潛伏期有7至18天,通常為14天,麻疹主要症狀如下:1)持續發高燒、流鼻水、咳嗽。2)鼻炎、結膜炎。3)發燒3至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4)耳後出現典型的斑丘疹,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由上向下從頭長到腳。一般來說,皮疹會在發病後3至4天的時間內覆蓋全身,但大多不會發癢、腫痛,與蕁麻疹狀況不同。這時也要特別注意發疹的前後四天是傳染期,如果沒有接受隔離,恐怕會傳染給沒有免疫力的人。5至10%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 產生併發症罹患麻疹後,只要妥善接受治療並自主健康管理,基本上18天左右就能痊癒。當麻疹引起的發燒與皮疹開始消退,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要特別注意,根據統計約5至10%患者會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若出現腦炎併發症,恐怕影響智力,甚至危害生命。還沒接種疫苗的幼兒、扺抗力不好的民眾更要小心。最近有出國的民眾,要注意是否有跟麻疹病例接觸,確認自己是否有接種麻疹相關疫苗。若懷疑自己感染麻疹,盡快就醫檢查並且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避免再次引起群聚感染,降低疫情傳播。民眾若有想接種麻疹疫苗,也建議向醫師諮詢是否應再接種,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舒緩頭痛、頭暈 教你敲打穴位減壓

舒緩頭痛、頭暈 教你敲打穴位減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工作一段時間後,容易會有頭昏腦脹、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的情形;此時若大腦的這種疲勞狀態沒有即時排解,就會妨礙腦細胞對氧氣和營養物質的吸收,久而久之,就會發生緊張型的頭痛,影響工作表現。方法敲重點穴位,依序從側頭部、頭頂、後頭部的位置,輕輕敲打,敲打的過程中尋找痛點,特別痛的地方,可以重點加強,敲久一點。時間每個穴位敲3 ~ 5 分鐘。Point頭部的氣血瘀塞經常發生在頭部兩側穴位:太陽穴、角孫穴和率谷穴。角孫穴和率谷穴對減緩上班族因壓力造成的頭痛特別有效。而經常刺激太陽穴除了可以緩解頭痛之外,還可以維持人體的「精」、「氣」、「神」,使我們青春常在,返老還童,是人體重要的養生長壽穴。壓力大偏頭痛 敲打肩、頭穴道上班族工作壓力大,頭部的問題,以壓力型的偏頭痛居多。大部分造成偏頭痛的瘀塞穴位為太陽穴和率谷穴。根據不同的偏頭痛部位,其解點穴位各不同。方法 率谷穴痛:經絡走向的特殊解痛點是肩穴(大腸經)。用中支敲敲樂或鐵尺,沿肩關節、肩穴附近,尋找痛點並重點加強。 太陽穴痛:經絡走向的特殊解痛點是環跳穴(膽經);用大支敲敲樂或大瓷盤,將大腿彎曲踩在椅子上,才能敲到深層的環跳穴;敲打時會有明顯痠痛感,即是敲到正確位置。時間每個穴位敲3 ~ 5 分鐘。Point肩穴除了是解偏頭痛的特殊穴位之外,其還有調和氣血、活絡關節的功效,對於肩臂疼痛、手臂無力,皆有很好的療效。建議經常敲打此處,對於身體的整體保健效果而言,相當有益。頭暈噁心嘔吐 腎氣不足惹禍突發的天旋地轉或昏沉,雖然不致命,但無法控制自己身體的感覺卻給人更驚恐的不安全感。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而比較嚴重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走路都走不穩,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的現象。方法頭暈者大部分皆體質虛弱、腎氣不足。其肇因,是腳掌內側的然谷穴(腎經)經常瘀塞,造成腎氣上不去,故經常刺激然谷穴,使腎氣上行暢通,自然能改善頭暈現象。時間可以把小腿像翹二郎腿方式,翹起來,用小一點的工具(例如鐵尺或小瓷盤),輕輕敲打腳掌內側的然谷穴。此處若瘀塞嚴重,輕敲就會非常痛,所以建議剛開始輕輕敲打即可。左右腳各輕敲3 ~ 5 分鐘。Point然谷穴由於與腎氣是否流通有關,因此,腎氣不足者除了會經常頭暈之外,也容易出現:心煩意燥、口乾舌燥、睡不好等問題。除此之外,然谷穴亦是增強脾胃功能和促進胃裡食物消化的要穴之一。(本文摘自/敲療:經絡對位敲打法/采實文化)

「慢性過敏」難辨 心血管疾病上身

「慢性過敏」難辨 心血管疾病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免疫功能良好,就代表不會經常感冒生病,免疫力提升,意謂著身體將遠離疾病威脅,處於健康狀態。當外來病菌入侵到身體,導致發炎等過敏現象,正是免疫系統啟動防禦機制,提供保護作用。免疫系統對我們來說,可說是身體抵抗外來侵略者的第一道防線。慢性過敏症狀晚顯現 難以連結食物過敏是一個好的現象,因為有外來的物質入侵到身體,所產生的一種自然的自我保護反應,只是有時保護太過頭,產生一些不舒服的症狀,最常見的就是全身起紅疹,或是身體發癢。有些人吃了不乾淨的海鮮後,整個嘴巴紅腫,如果仔細把這些部位進行切片或檢查的話,會發現有很多免疫細胞在裡頭浸潤,其實就是身體在自我保護的一種表徵,然而過度保護,反而衍伸出其他問題。起紅疹或嘴巴腫起來,這些顯而易見的突發性徵狀,屬於「急性過敏」。最常見的過敏食物,有奶蛋類、花生、小麥、海鮮等,很多人喝牛奶會拉肚子、吃花生誘發氣喘。另一種「慢性過敏」,症狀並非立即顯現或不明顯,可能在四十八小時後才出現,又稱為「延遲性的過敏反應」。由於發作時間太晚顯現,使得我們難去連結。一個人可能對小麥有慢性過敏,當下吃了一塊麵包,兩天後覺得頭痛、渾身不對勁,卻很難聯想到頭痛是因為麵包,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導致後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疾病,所以慢性過敏需要重視。「排除飲食」做紀錄 慢慢剔除過敏原目前坊間有針對「急性過敏」和「慢性過敏」的檢測方式,抽血分析哪些蛋白質會產生免疫反應,這些檢驗報告作為一個參考,雖然症狀並非無藥可醫,卻沒辦法釐清報告的正確性,由於各個實驗室所設的參數值不同、標準不一,了解體內產生免疫物質的程度,藉此判斷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這份報告仍可作為參考之用。此外,仍可使用「排除飲食」,以自己為實驗對象,譬如說今天吃了五種食物,接著觀察兩天後會不會覺得頭痛或是不舒服,然後先把其中一樣最有可能引發過敏的食品拿掉,再接著繼續吃三、四天,觀察身體狀況有沒有好轉。此方法施行起來有其難度,一來要完全避開某種食材,二來實行上必須間隔數天,還要自己詳列飲食紀錄,但仍不失為一種自我嘗試。(本文摘自/血糖代謝自癒力:不生病的營養健康療方/博思智庫)

「防彈咖啡」減肥 糖尿病、痛風不宜

「防彈咖啡」減肥 糖尿病、痛風不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何謂「防彈咖啡」?「防彈咖啡」由美國矽谷創業家戴夫.阿斯普萊發明,其靈感來自西藏傳統的酥油茶,製作方式是在無糖黑咖啡中加入無鹽奶油和(或)椰子油(中鏈脂肪)。其實就是利用低醣飲食,迫使身體在缺乏糖份可利用的情況下,只能轉而利用脂肪燃燒後產生的酮體,來取代糖類作為身體所需要的能量,藉此達到減肥功效。低醣飲食法 達到體脂肪燃燒為了確實達到體脂肪被燃燒,飲用防彈咖啡必須配合間隔斷食(飲用前禁食十二小時,飲用後禁食至少六小時),以及低糖飲食(<10%)才會有效。此療法選擇在黑咖啡中加入無鹽奶油和椰子油的原因,除了黑咖啡含較多的咖啡因,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振精神之外,加入脂肪可以避免因低血糖及空腹造成的飢餓感。此外,無鹽奶油不會造成鈉攝取過高。而椰子油含有的大量中鏈脂肪酸(MCT),可以直接進到肝臟轉化為能量,和一般長鏈脂肪酸有所不同,它比較不會堆積在血管中,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如同臨床營養中的生酮飲食法,奶油及椰子油代謝後產生的酮體,可以通過腦血管障壁,直接供給腦部能量,減緩腦細胞退化,因此可以預防失智症或避免惡化。糖代謝功能障礙者 不建議嘗試生酮飲食法然而,糖類畢竟是一般正常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它不僅僅只是單純做為提供身體能量來源,還是做為建構生理組織所需要的成分之一,因此長期缺乏醣類攝取的健康風險其實存在,甚至無法預期。對於糖代謝功能障礙的人來說尤其如此,糖尿病患者本身對於糖份的利用能力已經不佳,若是再進行這一類生酮方式的飲食,恐怕會造成脫水、腎損傷,以及提高酮酸中毒危險。並不建議高血糖患者利用防彈咖啡減肥,或是刻意執行生酮飲食。由於生酮飲食會增加尿酸生成,痛風患者並不適合利用防彈咖啡這一類的減肥方式。更不用說是孕婦和發育期的青少年、兒童,正值需要大量且均衡營養的重要時期,壓根不建議採用任何生酮飲食法。一般健康成人在施行此種減肥方法後,若已經得到成效,就應該立即逐步調整回正常合理的飲食型態,千萬不可以將它做為長期維持身材的日常飲食方式(通常不可連續施行超過2至3個月)。(本文摘自/血糖代謝自癒力:不生病的營養健康療方/博思智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