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肝癌治療契機 免疫治療控制腫瘤生長

肝癌治療契機 免疫治療控制腫瘤生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提到腫瘤還能談笑風生,62歲林先生先前體重驟降7公斤,就醫發現13公分腫瘤還肺轉移,病兆危險不能動手術,擔心化療副作用最後只能靠藥物治療,直到新型免疫治療才讓他腫瘤消失,鬼門關前走一遭。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侯明模醫師說,當時跟林先生討論後,提供第一線先用標靶藥物或是直接使用免疫治療等選項,林先生則直接選擇免疫治療。肝癌10年無新藥 9月起新型免疫治療藥物上路肝癌高居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二,標靶治療是主要選項,但10年來沒有新藥出現,衛福部食藥署9月6日核准新型免疫治療藥物,成為亞洲第一個核准用藥的地區。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就治療腫瘤的反應率而言,大約有兩成病人腫瘤會明顯縮小,另外五成病人則維持大小,腫瘤生長能受到控制。恢復殺手細胞功能 中位存活期可達16個月傳統化療好壞細胞通殺,新型免疫治療藥物恢復人體殺手T細胞消除突變細胞的能力只殺壞細胞,治療後病患中位存活期可達將近16個月,相比噁心嘔吐等化療標靶副作用,新藥少數病患可能只會出現一些身體的發炎反應。侯明模醫師解釋,身體的發炎反應是因為較活化的T細胞所造成的,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皮膚起疹子、搔癢等,只要及早跟相關醫療人員反應,絕大部分的副作用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這3種人也要注意肝癌 定期健檢及早診治很重要醫師提醒,肝臟疾病不再是B肝C肝患者的專利,有糖尿病、脂肪肝、三酸甘油酯過高也成肝癌高危險族群,定期健檢,早期診斷治療才最重要。(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

講座/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命如同一首進行曲,起承轉合;而「中年」這個詞,意味著人生旅程中的一半,可能進入「轉」的階段,也藉由轉變或轉化而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現今又因為壽命延長,社會變遷的快速,添加一些自願或非自願的元素,對於中年所遇到的狀況更是多變萬化。中年是人生第二個青春期,追逐過去不曾有過的夢想;中年也可能是一個黃金時期,一個個人已經追過夢,而現在是夢想實現的階段。所以在中年裏,我們或已完成某些任務,也許可能需要重新回顧並評估從出生到目前為止,在生命的旅程中完成了什麼?還有甚麼還未完成?或中年對未來的茫然,所以當可以再次回到自己身上,找到往前走的力量。因此對中年而言,了解自己想要演奏的生命之歌,實則可以提供自己身心更安頓的力量。(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主題: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講師: 葉倪秀 老師時間:107年9月21日(五)下午2:00-4:00地點: 賽斯教育基金會 新北分會(新北市樹林區學成路495號)洽詢: 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醫學會(02) 2219-3379    賽斯教育基金會  新北分會(02)2679-1780

伴侶親密度衝突難解決?3原因解答

伴侶親密度衝突難解決?3原因解答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編輯整理)既然兩人相愛,難道真的找不到一個好辦法,既能維繫愛情,又能化解雙方的歧異?雖然我們很希望可以爽快回答:「當然有!」偏偏事與願違。我們看過好幾對焦慮型搭配逃避型的例子,發現要找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做法如同天方夜譚,無論他們多相愛都一樣。一般來說,這種感情關係順其自然發展下去的話,即使兩人對親密感的需求不同,屬於焦慮型依附風格的那方通常都會妥協,接受逃避型伴侶訂下的規則。所以,就算在不干預的情況下,感情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通常會始終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但只要雙方不主動邁向安全型的行為模式,一切就不會有所改善,只會每況愈下。原因包括:1. 對親密感的不同需求,會反映在生活中的各種層面,甚至是那些看似很微小的瑣事,像是一個人想牽手,另一個人不想。這種差異代表雙方的慾望、期待、感情觀都徹底衝突,當一對伴侶要分享彼此的人生,這些差異就會影響生活中的每個領域,包括睡覺習慣與孩子的教養方式。隨著感情邁入一個又一個新階段,例如結婚、孩子出生、搬家、賺錢、生病,這些根本的差異都會顯現,伴侶之間的歧異可能越來越大,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2. 衝突往往被擱置下來,無法獲得解決,因為解決問題就會導致太多親密感。如果你屬於焦慮型或是安全型,你會真心想要解決感情問題,然而,解決問題會提升親密度,而逃避型戀人潛意識中就會迴避這種狀況。即使焦慮型或安全型戀人想要解決紛爭,讓彼此的感情更親密,逃避型戀人反倒會對這種結果感到不自在,因為他們希望保持一定的距離。為了避免雙方變得更親密,隨著衝突持續,逃避型的態度越來越惡劣、疏遠。除非雙方能夠明白爭吵的根源在於焦慮逃避感情陷阱,否則只會重複上演「在衝突時疏遠」的情形,讓雙方都不開心。假如沒有真正解決癥結,關係只會越來越惡劣。3. 隨著每一次衝突,焦慮型人士都會失去更多自我。焦慮型與逃避型在爭吵時,由於缺乏制約與平衡,焦慮型戀人很有可能被負面情緒給壓垮,當焦慮型人士感到受傷,言行與思維都會變得很極端,甚至以分手要脅(也就是反抗行為)。只不過,等他們冷靜下來,心中再次充滿過去甜蜜的回憶,就會極為後悔,所以主動向伴侶示好,試圖修復關係。但是,他們往往會得到帶有敵意的回應,因為逃避型人士處理衝突的方式不同,他們會刪除腦中美好的回憶,只記得伴侶最糟糕的一面。如果你是焦慮型,通常走到這個階段,你不但無法解決爭執,甚至會被逼到比先前更慘的處境,必須低聲下氣,才能回到一開始讓你不甚滿意的狀態,而且往往需要多方妥協,對於幸福生活的奢望付諸流水。(本文摘自/依附/遠流出版)

孩子開學症候群 家長必知減焦慮秘訣

孩子開學症候群 家長必知減焦慮秘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暑假結束了,大部分孩子都期待能和同學見面、學習新知。然而學童若假期生活作息不正常,面對開學時功課表、同儕等壓力無法有效調適,就容易出現「開學症候群」現象,如緊張、焦慮、心情低落、對事物提不起興趣、易怒、注意力不足,生理方面也可能頭痛、腹痛、腹瀉、冒汗、胸悶等。家長協助規劃收心行程 完成作業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吳孟寰建議,家長需適時鼓勵學童表達內心困擾,予以同理、支持,並且與學童在假期結束前幾周一同規劃收心行程表,將還未完成的暑假作業分段完成,漸進式調整回復到上學時的作息時間。若是新入學、轉換學校或班級的學童,可以先陪伴學童到新的學校、教室,讓學童事先熟悉上學路線,也可以先與老師、同學認識,減少學童面對陌生環境及老師同學的焦慮。練習伸展、腹式呼吸等放鬆 減輕孩子焦慮吳孟寰醫師表示,若是有分離焦慮的孩童,除了事先讓孩童熟悉新環境及老師外,漸進式地讓孩童適應與父母分離,也需給予孩童適當的保證及遵守接送孩童下學的時間。減輕焦慮的方法,除了維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也可與孩童一同練習放鬆技巧、腹式呼吸、伸展操、瑜珈等。如果孩童的焦慮、憂鬱、注意力不足等症狀仍持續,或是嚴重影響學習、家庭及人際關係,建議就醫評估與治療。

講座/常見藥物交互作用

講座/常見藥物交互作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這些藥可以一起吃嗎?許多人常有這樣的疑問,一個藥與另一個藥相遇可能產生加成作用,讓療效變好,也有可能互相衝突而影響效果。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9月12日(三)舉辦藥學講座,由潘維晨藥師主講「常見藥物交互作用」,本堂課藥師將帶您認識常見的藥物交互作用與注意事項,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常見藥物交互作用時間:107年9月12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植牙後別當一勞永逸!認識植牙優缺點

植牙後別當一勞永逸!認識植牙優缺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牙齒掉了,已有越來越多人會選擇植牙!然而,雖然植牙有很多優點,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更不是植牙後就一勞永逸;所以,在植牙之前,可得要詳細搞清楚植牙的優缺點,以及應該要如何保養,才能確保植牙後的品質。優點是咀嚼力量足且不怕蛀牙 清潔不好會使植體周圍發炎是缺點植牙專科醫師何盈興表示,植牙的優點是可以直接將咀嚼的力量傳導至骨頭內,不經過牙肉,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咬食物,不像活動假牙一般,需經牙肉傳遞分散力量,造成咬合力道不足,以致於只能吃較軟,甚至只能吃流質食物;還有植牙不怕蛀牙,很多人因易蛀牙體質,植牙後就不用因為蛀牙造成困擾。不過,何盈興醫師指出,植牙仍舊會因植體周圍炎,造成植體周圍的組織破壞,造成植體使用壽命減短,甚至長期發炎造成不適;因此,良好的清潔對植牙來說非常重要,植體的壽命不是永遠不會壞的,因為它無時無刻在口內工作,不是放在展示櫃中的藝術品。保持植牙壽命 做好清潔定期檢查想要保持植牙壽命,清潔良好,每半年回原植牙醫師處檢查,有問題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何盈興醫師說,一般來說,植牙至少10年的使用時間是沒問題的,甚至20年仍狀況很好的亦有很多案例;但是先決條件就是善待口內的植體,不要咬食太硬的食物,例如檳榔,堅果,芭樂子,甘蔗,軟骨等等較硬的食物,每日三餐飯後、睡前一定要將口內用牙線,牙刷清潔乾淨,不要使食物殘留,減少病菌滋生。且植牙後常會產生塞縫的情況,因而良好的清潔,是讓植體長治久安的不二秘訣。何盈興醫師強調,因為植牙是較貴的療程,一般都希望可以儘量延長使用壽命,因而需要選擇較穩定可以長期服務的醫師來固定照顧,提供後續的醫療服務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選擇條件,以免成為植牙的醫療人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改善畏寒、浮腫 3招筋膜伸展促循環

改善畏寒、浮腫 3招筋膜伸展促循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些動作對於手腳冰冷,畏寒體質導致失眠,工作大多坐著導致腳部浮腫,早上起床臉部也會浮腫,或是鎖骨線條不明顯等症狀都很有效。透過這些動作來改善畏寒體質和浮腫,並且促進淋巴循環吧。一天之中,如果能在早上、中午和晚上都進行,效果也會提升。晚上剛洗完澡,趁身體還暖和時進行是最有效果的。1) 打開又合攏的筋膜伸展/(1)坐在椅子上,雙腳腳跟靠在一起,雙腳腳尖和雙膝都轉向外側。保持微縮下巴的狀態,身體盡量靠在椅子上,雙手往後舉,抬高肩膀,挺起胸部,維持20秒。請盡量伸展雙手手指和雙腳腳趾。(2)接下來,一邊縮下巴,一邊彎曲身體。雙膝和雙腳腳尖都併攏,雙手交叉,身體向內縮,盡量和膝蓋靠在一起,維持20秒。請盡量彎曲雙手手指和雙腳腳趾。這個動作請反覆進行3次。習慣之後,請將進行時間延長。如果能在做完動作2「踩腳踏車的筋膜伸展」和動作3「伸展腋下的筋膜伸展」後,再做一次這個動作,可提升效果。錯誤示範下巴太往上抬、在步驟1時膝蓋沒有打開、腰部向前凸都是錯誤動作。2) 踩腳踏車的筋膜伸展/(1)坐在椅子上,臀部往前坐,身體靠在椅子上,雙手輕輕抓著椅子兩側。(2)一腳膝蓋盡量伸直,腳底緊貼地面。另一腳膝蓋彎曲,同時往胸部靠近。腳尖也往身體靠近。維持10秒。(3)接下來,另一腳也進行相同的放鬆動作。絕對不要勉強進行,在能做到的範圍維持10秒。這個動作請左右交替,反覆進行5次。習慣之後,請延長進行時間並增加次數。錯誤示範腰部太彎曲、勉強將膝蓋靠近胸部都是錯誤動作。3) 伸展腋下的筋膜伸展/(1)坐在椅子上,右手臂舉到頭上,左手臂繞到背後,雙手手肘各自彎曲呈90度直角。(2)轉動手臂,讓兩邊的肩胛骨從背後看來是逆時針方向轉動。手肘維持彎成直角的狀態。維持20秒。(3)接下來,將身體彎向左側,確實伸展右側腋下,維持20秒。換邊進行相同的放鬆動作。這個動作請左右交替,反覆進行3次。習慣之後,請將進行時間延長。針對左右兩側比較難以伸展的方向,盡量花時間慢慢地放鬆。錯誤示範轉動肩胛骨時只有手肘部位彎曲,沒有呈現90度直角、身體彎向一側時,臀部離開椅子都是錯誤動作。(本文摘自/筋膜系統伸展全書:日本筋膜伸展博士教你解決下肢浮腫、小腹凸出、頸椎僵直、腰酸背痛、慢性疲勞!/世茂出版)

兒童未用安全座椅 車禍死亡率增8倍

兒童未用安全座椅 車禍死亡率增8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個月大的琪琪跟媽媽出遊時,被媽媽抱在懷中乘坐在友人駕駛的自小客車副駕駛座,雖然有繫安全帶,但車子因速度過快自撞電線桿,安全氣囊啟動,媽媽及友人輕傷、琪琪重傷。送急診時琪琪雖然意識清楚,但背部挫傷、下肢癱軟無力毫無知覺。透過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琪琪除血胸外,更伴隨脊椎壓迫性骨折,第9節胸椎完全斷裂、脊髓損傷。琪琪被送到外科加護病房,神經外科醫師緊急施予椎板融合術,固定脊椎預防進一步傷害,待情況穩定後轉至兒科加護病房。雖然手術成功,但胸椎神經斷裂造成琪琪下半身癱瘓、失去知覺,日後站、坐皆需輔具協助,且肛門括約肌鬆弛,大便失禁、無法自行排尿,未來成長路上將面臨許多困難。兒童未使用安全座椅 發生車禍死亡率增為8倍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小型車附載幼童未依規定安置於安全椅者,處駕駛人新臺幣1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鍰。且相關規定指出:年齡1歲以下或體重未達10公斤嬰兒,應放置於車輛後座的嬰兒用臥床,面向車子後方。年齡逾1歲至4歲以下且體重在10公斤以上至18公斤以下者,應坐於車輛後座幼童用座椅,予以束縛或定位,並面向前方。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醫師蘇一宇表示,安全座椅被證實可降低事故中兒童傷亡比例。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降低傷亡率7成以上,一旦發生車禍,未使用安全座椅的兒童死亡率為使用安全座椅兒童的8倍。諸多實測影片皆證實事故發生時,車子強烈撞擊力道,孩子會瞬間產生30倍往前衝的力量(若原本10公斤的幼童,會產生300公斤的衝擊力道),父母會因無法抱住而發生憾事。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疏忽照顧恐涉及虐待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除違反上述法規外,恐也觸犯「兒童及少年保護法」的範圍。蘇一宇醫師說明,虐待不單指身體損傷,更包含兒童疏忽層面。照顧者責任除基本溫飽,也包括給予兒童應有的醫療、教育、安全。父母應注意而未注意、沒有給予孩子應有的照顧,皆屬於兒童虐待的「疏忽」範疇。兒童虐待看的不只是愛,而是有沒有提供孩子所需的照顧。蘇一宇醫師表示,醫療有極限,雖然救回琪琪性命,但也對琪琪造成嚴重傷害。若安全氣囊爆開的位置在頭部或造成肝臟、心臟破裂的嚴重情事,後果更無法想像。提醒民眾,無論如何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正確使用安全座椅,才能真正保障孩童的安全,健康長大。

糖尿病可能罹肝癌!3危險族群要注意

糖尿病可能罹肝癌!3危險族群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B肝帶原的40歲男性,長期疏於追蹤檢查,某日腹痛頻繁、發現腹部長出不明硬塊才就醫,檢查發現肚內有10公分大腫瘤,確診為晚期肝癌。評估無法手術切除,初期以標靶藥物治療病況不見好轉,且已發生轉移,後使用新型免疫治療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約3至4個月,未出現明顯副作用,追蹤迄今肝臟腫瘤縮小,轉移至肺與腎上腺的腫瘤亦完全消失。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就醫多已中、晚期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說明,肝癌是國內常見惡性腫瘤,死亡率高居十大癌症中的第2位。由於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就醫時已中、晚期,錯失手術治療機會。以往晚期肝癌治療選擇有限,已超過十年沒有新藥,目前僅有標靶藥物可以選擇。幸好新型免疫治療藥物今年通過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且臨床試驗效果顯著,使台灣成為全球第2、亞洲第1個率先核准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用於經第一線標靶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的國家,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續命新契機。新型免疫治療藥物 延長患者存活期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醫師侯明模表示,患者對傳統標靶藥物的反應率不到1成,平均存活期僅6至10個月。但根據《刺胳針》最新發表的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晚期肝癌患者對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的藥物反應率高達近2成,且患者中位存活期可長達近16個月,大幅延長患者存活期,並改善患者於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突破過去晚期肝癌治療選擇有限的困境。臨床試驗收治不同類型的肝癌患者,包括B型肝炎感染患者、C型肝炎患者及未曾感染肝炎的患者。結果顯示,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對各種類型的肝癌患者均有治療效果,不受肝癌成因影響成效,其中更有部分患者腫瘤完全消失。侯明模醫師強調,目前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也在進行中,期待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在未來能展現出更多可能性。糖尿病、脂肪肝、三酸甘油脂過高 致肝癌比例增加黃怡翔主任表示,肝癌主要成因與B型肝炎和C型肝炎有關,不過近年非病毒性肝炎導致肝癌的比例逐漸增加,包括糖尿病、脂肪肝與三酸甘油酯過高,打破傳統只有病毒型肝炎及肝硬化會造成肝癌的迷思。呼籲有糖尿病、脂肪肝或三酸甘油脂過高的肝癌高危險群,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一旦確診為肝癌,應配合醫囑,定期回診追蹤。

紅茶藏高糖度陷阱!當心糖分攝取超標

紅茶藏高糖度陷阱!當心糖分攝取超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從精製糖中攝取的熱量,應低於總熱量的 10%,以 55 公斤的健康女性為例,每天總熱量約為 1,600 大卡,那麼她一天從精製糖中攝取的熱量只能有 160 大卡,也就是 40 公克(8 顆方糖)。光是一杯 700 毫升的半糖、微冰紅茶(含 7 顆方糖),就已經瀕臨破表邊緣了。另外,紅茶的含糖量明顯高於其他飲料,經過綜合資料搜尋,並詢問南投名間鄉茶農後,我們認為可能是因為無糖紅茶較為苦澀,店家為了增加適口性,因而習慣在紅茶中添加較多的糖,以迎合大眾口味。更何況店家取糖時容易失誤,即使口感上不覺得甜,你仍舊把過量的糖分給吃下肚了,若是再加上其他一天中會攝取到含精製糖的食物(例如餅乾、麵包、糖果等),非常容易超標,更會提高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另外要注意的是,偏酸的飲料(如檸檬汁、水果茶等)會需要添加更多的糖以調整風味,無形中害你吃下更多的糖。實際上,與其斤斤計較這些糖分、熱量,還不如喝白開水,男性為 2,000 毫升,女性為 1,600 毫升。有助於新陳代謝。若真的非喝市售飲料不可,建議大家將分量從大杯改為中杯,並以漸進的方式降低甜度,減少精製糖的攝取量。(本文摘自/不斷醣、降三高的七七七飲食法:貪吃的營養學博士這樣吃,遠離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體檢數字全正常。/大是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