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電腦斷層 可導引肺部切片

電腦斷層 可導引肺部切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堪稱癌症中的第一殺手。肺癌早期大多無明顯症狀,當因為症狀求醫,約一半以上已是末期,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減少高風險者20%肺癌死亡率。40多歲王小姐沒有抽菸的習慣,去年開始有下背痛及腳痛的情形,甚至疼痛到難以行走的狀況。到醫院求診,檢查發現有多處脊椎壓迫性骨折。此外,核醫骨骼掃描檢查出多處骨轉移,電腦斷層則發現有肺部腫瘤及肝臟轉移。並使用電腦斷層導引肺部腫瘤切片,以根據腫瘤的特性使用適當的抗癌藥物。電腦斷層導引組織切片術 可切取組織樣本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影像醫學部柯維鈞醫師表示,當病人肺部發現原因不明的組織,需要作病理切片檢查來確定其病因,以擬定正確的治療方式時,可運用電腦斷層導引組織切片術。電腦斷層導引肺部腫瘤切片是利用電腦斷層的定位與導引,經皮下穿刺把切片針引進病灶,切取組織樣本,進行病理檢查。因組織部位不同、病灶深淺大小不一而有差異,一般獲取足夠組織樣本的成功率約在69%-93%之間。假使無法獲得足夠組織或沒有取得病灶檢體,醫師可能會安排第二次組織切片、或是採取其他方式切取樣本、也可能會短期先以電腦斷層追蹤變化。醫師會根據病患的狀況,選擇適合的替代方案處理,例如氣管鏡導引之組織切片術、施行胸腔內視鏡手術之組織切片、施行開胸手術之組織切片。一般來說氣管鏡適合做靠近大支氣管的病灶,而遠離支氣管或靠近體表的病灶則適合電腦斷層導引。若是運用外科手術進行之組織切片,則可以取得比較大量的組織或直接將病灶切除,但較電腦斷層及氣管鏡導引更加侵入。臨床上不適合做電腦斷層導引肺部切片的病人1. 在影像上沒有可從體表安全接近的路徑,不適合電腦斷層導引。2. 病人無法配合呼吸靜止,難以準確到達病灶。若病人意識不清,則不容易進行此術式,危險度將提高;或是年紀小的病人,可能需要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才能作本手術。3. 病人有出血傾向或血液凝固異常的疾病,或正在使用抗凝血藥物者,須改善凝血功能或等藥效過後才能進行。4. 會對麻醉藥嚴重過敏的病患。柯維鈞醫師指出,電腦斷層導引肺部切片最常見的可能風險有:10-40%氣胸、5-15%咳血或肺出血,其他如血胸、癌細胞植入其他組織、癌細胞造成肺栓塞、空氣栓塞、皮下及/或縱隔腔氣腫、積膿、氣管肋膜瘻管等極少發生(<1%),電腦斷層導引肺部切片術後出現併發症導致需急救插管者,發生率極低,約為0.1%-0.2%。總結來說,電腦斷層導引肺部切片是相對準確安全的術式,常使用於肺部病灶需要確定病因,或擬定之後的處置。但病患是否適合電腦斷層導引,需要放射科醫師仔細評估,才能降低病患風險,減少併發症產生

眼中風聲悄悄 3高族需留心

眼中風聲悄悄 3高族需留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眼中風常見的是眼底中風類型,雖眼睛外表看來正常但視力卻明顯變差,表現症狀為突發性、無痛性,因視網膜血管堵塞故視力急遽喪失。當視網膜中央動脈血管一旦發生阻塞,視網膜內層的血液供應就會中斷,當動脈的血流中斷超過90分鐘,就會造成視網膜神經層不可逆之損傷。一位60多歲病人,因左眼視力下降衰退就診,視力僅能在眼前2公分處才能看見自己手指,經拍攝螢光攝影發現其左眼黃斑部區缺血情況嚴重,以致全部變白無血色,亦產生黃斑部浮腫,為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類型的眼底中風。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醫師指出,動脈阻塞發生率比靜脈阻塞發生機率更低,但常見的眼白一大片紅,多半是結膜下出血,視力其實並不受影響,並非是俗稱眼中風的眼底中風情況。眼底中風 90分鐘內無就醫恐有嚴重後果徐醫師同時也表示,視網膜動脈阻塞機會雖然比靜脈阻塞低,但對於視力的傷害卻更嚴重且無法回復,最令人擔心的是因為不會痛,所以病人來醫院就診時往往已經超過90分鐘了。動脈阻塞型的眼底中風,眼底表現為視網膜水腫,由於血液供應被中斷,所以視網膜變成白色,黃斑區中心凹區的顏色表現則為「櫻桃紅」。三高恐造成視網膜動脈阻塞造成「視網膜動脈阻塞」原因眾多,最常見原因是血栓及栓塞,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臟瓣膜病變等,故當一旦發生視網膜動脈阻塞型眼底中風時,常常會導致無法復原的視力喪失造成終生遺憾,因此建議有高危險因子的朋友們最好要定期做眼底檢查,視力保健

腳痛不再來:健步如飛非夢事

腳痛不再來:健步如飛非夢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雙腳一落地,腳後跟就像被針紮到般刺痛不已、腳跟處按壓後產生疼痛,或是久站行走後,出現腳跟疼痛。出現上述症狀,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在作怪。足底筋膜是一層網狀的結締組織,能在運動時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人們每天都會因久站、運動或走路等行為而產生微小撕裂傷,如果未能及時修補傷口,使肌肉、肌腱與韌帶不堪負荷,久了便出現足底筋膜炎症狀。足底筋膜炎的痛點多在腳跟,原因是人體約有60%的重量落在腳跟。當患者腳底出現疼痛時,門診醫師除了觸診確認痛點位置,也會以超音波與X光檢查足底筋膜是否有增厚的情況以及足部骨骼結構,以確診足底筋膜炎。造成足底筋膜炎的4大原因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是足底筋膜磨損過度。1.)人體退化:腳部肌肉、韌帶與肌腱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退化,造成足底筋膜的負荷增加。足底筋膜炎常好發於40歲之後。2. )足部過度承重:運動過度、體重肥胖、長期久站或負重的人,會讓足部承受過多重量與拉扯,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機率相對較高。3. )足部結構異常:扁平足或長短腳等先天結構異常患者,也較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4. )穿著不合腳的鞋子:長期穿著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不但無法提供支撐與包覆力,還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因此產生足底筋膜炎症狀。3招緩解疼痛的足底復健運動1.)弓箭步或用浴巾牽拉前腳掌,來伸展阿基里斯肌腱,每次維持20秒,反覆10次為一組,每天做3組。2.)腳掌往外往內翻轉,以伸展足底筋膜。3.)腳底滾球按摩,以坐姿用腳底來回滾動高爾夫球或圓棍,每次3到5分鐘,每日2至3次

連假玩水 如何安全玩得盡興?

連假玩水 如何安全玩得盡興?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每到暑假,總是傳出讓人揪心的戲水意外憾事,教育部體育署特別提醒學生出遊戲水,學會「防溺10招」以及到安全水域玩的正確觀念,注意安全、謹慎小心,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危險海域勿近陷阱一:陡降型海灘花蓮七星潭、高雄旗津、宜蘭內埤等海岸最常見陡降型海灘,在離岸十至數十公尺之外地勢陡降,造成「反捲流」,當長浪一來,人很容易就被捲到外海。陷阱二:離岸流石門白沙灣、墾丁南灣屬於這種離岸流地形,看似風平浪靜的水域卻隱藏著殺機,離岸流強大的拉力常讓人無力游回岸上而發生溺水意外。陷阱三:瘋狗浪以台灣東北角海岸、基隆外木山、新北市三貂角、台中清水北防沙堤等地最常見瘋狗浪事件,遠處傳來的波浪進入淺水區後破碎,轉變成驚人衝擊力,很容易將站在岸邊或是礁岩上的人捲入海裡,都是榜上有名的危險區域。防溺五不1.不長時:不要長時間泡在水中,最好不超過30分鐘,避免失溫。2.不跳水:避免跳水危險行為。3.不疲累:若身體狀況疲累不佳,不要下水游泳。4.不落單:隨時注意同伴位置。5.不嬉鬧:不要在水中嘻鬧、惡作劇。自救五要1.要注意:注意氣象報告,若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2.要冷靜: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時,要保持冷靜放鬆。3.要小心: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要格外小心。4.要合法: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5.要暖身: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因牛仔褲吸水後讓人難脫困。防溺5步「叫、叫、伸、拋、划」:叫-立即大聲呼救叫-打電話報警伸-利用竹竿、木條、衣物等延伸物拋-抛送球、繩等漂浮物划-利用船、浮木、救生圈、保麗龍等大型浮具划過去等方式,間接進行搭救。

注意力不集中?疑似低血糖作祟

注意力不集中?疑似低血糖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沒有糖尿病病史,記憶力卻嚴重變差,恐是低血醣造成專注力及反應力下降。如果長期血糖過低又沒發現,會有失智的可能性,因此建議家中如有人突然專注力及記憶力下滑,應儘早到醫院求診,找出記不住的原因。一名50歲的陳姓男子,到門診求診時向醫師表示:一個多月來記憶力突然變得非常不好,什麼都記不太得住,擔心自己罹患失智症,經神經內科醫師檢查後,發現男子會記不住是因血糖過低所導致。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表示,此患者進行胰島素C-胜肽檢測時,高出好幾倍,三餐食慾正常良好的他,飯前血糖、或是飯後血糖檢測,血糖值僅在50-60毫克/分升(mg/dl)。留意低血糖症狀高血糖是指血糖濃度超過200 mg/dl,低血糖指血糖濃度低於70 mg/dl以下。造成血糖過低,主要是胰島素分泌過多、或是胰島素腺瘤引起,如果血糖過低時,腦細胞執行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專注力、反應力會下降,以及造成認知異常。1.)自主神經:發抖、顫動、冒汗、心悸、脈搏加速、體溫變化、四肢刺感、呼吸困難。2.)中樞神經葡萄糖缺乏:思考緩慢、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動作不協調、麻木感、注意力不集中、暈眩、疲倦、嗜睡。3.)不明原因:饑餓感、噁心、四肢無力、頭痛、感覺不對勁。低血糖性昏迷 嚴重恐致死根據臨床統計顯示,臺灣150萬名糖尿病患者中,約8成(約120萬人)曾發生低血糖的症狀,有頭暈、飢餓感強烈、全身無力虛弱、盜汗等低血糖現象。如能趕快進食補充血糖,並於回診時與醫師溝通調整藥物,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副作用。但如果長期且反覆的低血糖,則可能不會出現上述症狀,直接以意識不清或昏迷表現。若低血糖時間持續太久(超過6小時以上),就會有腦部不可逆的傷害,甚至變成植物人或死亡。

養生紅麴雜糧粽享受美食無負擔

養生紅麴雜糧粽享受美食無負擔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粽子是不可少的應景食物,讓人忍不住想大嗑粽子,但粽子不但高脂肪、高鈉、高膽固醇、高熱量,小小一顆熱量高達500大卡,粽子中的糯米難消化易脹氣,彰基營養師陳美櫻營養師教大家安心健康吃「粽」,避免放「粽」過頭。吃粽子的同時也要兼顧均衡飲食原則,例如可以在粽子中加入地瓜、南瓜等五穀根莖類、將五花肉換成瘦肉絞肉等,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共食,也可以善用紅趜、薑黃自然調味,避免沾醬。輕鬆樂活粽夏享食6妙計1.細嚼慢嚥、適量淺嘗:糯米黏性較高,易發生嗆噎,故吃粽子時建議小口吃慢慢吞,勿狼吞虎嚥,細嚼慢嚥不但能幫助消化也能產生飽足感;粽子熱量高,建議當成正餐主食吃,不要當成點心或消夜,一餐吃一顆,不要連續三餐吃,適量淺嘗更美味。2.趁熱吃,配熱茶或熱湯:粽子趁熱吃好消化,適量搭配熱茶或蔬菜熱湯幫助下嚥,儘量別搭配冷飲,容易造成腸胃不適。3.搭配水果、蔬菜,不沾醬更清爽:吃粽子前可以先吃水果蔬菜增加飽足感,也可將蔬菜如杏胞菇、竹筍、香菇等包入粽內,增加膳食纖維,幫助消化,吃完粽子後可吃點富含酵素的水果幫助消化,如鳳梨、木瓜、奇異果等。吃粽子不沾醬避免高鈉高熱量,更健康清爽。4.部分糯米以蕎麥、燕麥、薏仁等雜糧穀類取代:部分糯米以五穀米、糙米、蕎麥、燕麥或薏仁等雜糧穀類來取代,也可適量添加根莖類,如:南瓜、地瓜、山藥等,原型食物高纖助消化、富含維生素且幫助血糖控制。5.巧妙變換內餡:內餡以雞肉、瘦肉、海鮮取代五花肉、三層肉,高油高膽固醇的鹹蛋黃,則可用滷香菇、栗子、豆干丁取代,內餡也可加入小米、薏仁、燕麥片、栗子、鳳梨等幫助消化。6.適量運動幫助消化:飯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可適度從事輕度運動,如散步等,可消耗熱量又可幫助消化。健康『紅麴雜糧粽』,特色是因紅麴為米的發酵物,有特殊的風味及紅色色澤,亦有調節血脂的作用。材料加入0.5份的堅果類,可增加心血管的健康。健康『紅麴雜糧粽』配方一、材料:以20顆為分量,長糯米600克、紅藜100克、米豆200克、糙米200克、後腿肉1公斤 、乾香菇20小朵、生花生粒120克、粽葉40片(洗淨)。二、調味料:紅麴醬100克、醬油30公克、白胡椒粉1大匙、蒜5顆、植物油100克。三、做法:1、糯米、米豆、糙米,先泡水4小時備用。2、乾香菇、花生粒,先泡水4小時備用。3、肉切片(25克/片)醃入調味料(紅麴醬、白胡椒粉、大蒜及一半醬油量和一半的植物油,加入約半碗水)醃製4小時。4、待米泡置好後加入另一半的油、醬油及醃製肉片濾出的滷汁和洗淨的紅藜(紅藜不用先泡水)。5、每顆粽子以2片粽葉將拌好調味料的米(做法4)加入(做法3)的2片紅麴肉片、1朵香菇及5粒花生粒。6、將包好的粽子,水煮1小時、熄火、再悶15分鐘即完成。

常見5種補骨醫材報您知!

常見5種補骨醫材報您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人體骨骼中骨質流失過多,使原本緊密的骨骼出現空隙,呈現骨頭與骨頭間鬆動、變薄、脆弱,導致一摔就骨折,因此成年人不只要替自己預防,也該協助銀髮族在平時就多加進補。人體的骨骼如同大樓的鋼筋水泥一樣重要,若因意外事故、老化、骨質疏鬆、切除腫瘤等因素造成骨頭缺陷時,為了增進骨頭的復原速率,臨床上常藉由材料填補,提供骨組織生長的支架,常見用的材料如下:自體骨手術時由患者的骨組織取出填補至缺損部位,常見的取骨範圍有脛/腓骨、肋骨、腸骨等,優點是沒有免疫排斥的問題,但質量有限。去礦化骨由捐贈大體提供的人骨,篩檢後去除礦物質所留下的骨基質,成為去礦化骨基質(DBM)的異體移植產品,因含有人骨生成所需的傳導因子,可誘導骨細胞生成,是除了自體骨外修復效果最好的選擇。生物骨燒結由異種提供的骨組織(如豬骨、牛骨)經去除脂肪組織與蛋白質後,再高溫燒結可得。優點是與人體骨骼組織結構類似,細胞生成環境較佳,可促進硬骨細胞增生,但有少數人會出現免疫排斥反應。合成人工骨目前最常見的合成人工骨,主要材料為磷酸鈣鹽類(如磷酸三鈣、氫氧機磷灰石),也是最廣泛使用的骨填補材,因成分與人體骨相似,且製成多孔性以模擬天然骨特性,能提供骨傳導功能,作為骨細胞生長時貼附支架。骨水泥指壓克力系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所製成的產品,使用時需要混和粉劑及液劑,再注入缺損部位等待其硬化,常用於人工關節置換術中及脊椎整型術中,但在產品固化時會放熱,可能造成周邊組織損傷。有許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退化性關節炎及骨鬆等,都可藉由早期治療及檢查來控制,成人平常可以選擇含鈣食材進補並均衡飲食,且帶著長者一起運動,幫助銀髮族減輕疾病的痛苦。

保健VS健康 食品法規現形記

保健VS健康 食品法規現形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市售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民眾到底該如何選擇呢?「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看起來都差不多,是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食品,但其中健康食品是由「健康食品管理法」所規範,而特殊營養食品則是由「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範。所謂的「健康食品」是法律名詞,須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且向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才可稱為「健康食品」,健康食品會經過產品安全性、功效性及安定性評估試驗,所以較具有保障。而「特殊營養食品」指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得供特殊營養需求者使用的配方食品。坊間所稱之「保健食品」,本質仍是一般食品,僅能做為營養補充。購買「健康食品」務必認清小綠人標章民眾在購買產品前,可至衛福部審核通過的健康食品資料查詢,確認是否經政府審查核可;核准通過的健康食品,須於產品包裝標示「健康食品」字樣,及小綠人標準圖像、許可證字號等規定項目。未經申請並審查許可的食品,是不能標示宣稱「健康食品」,或健康食品管理法所公告的保健功效;目前健康食品查驗登記審查採雙軌制。第一軌為「個案審查」:產品需執行安全性、功效性及安定性試驗,經衛生福利部審查評估產品安全無虞並具保健功效,始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目前公告之保健功效共有13項:第二軌為「規格標準審查」:產品成分符合衛生福利部公告之健康食品規格標準,該等成分已由學理確立產品保健功效,無需個案進行保健功效評估試驗,目前已公告的健康食品規格標準為魚油及紅麴兩項。健康食品不可當「藥」吃!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陳樹功強調:「即使具有保健功效,其產品本質仍然是食品,並不像藥品般具有藥到病除的快速醫療效能」,消費者千萬不能把保健或健康食品當「藥品」食用,購買前更要瞭解自身需要、看清產品標示,並請教醫師、藥師或營養師。

乳房異樣?若遇不適建議儘早就醫

乳房異樣?若遇不適建議儘早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38歲生完小孩已3年多且停止哺餵母乳逾2年的陳姓女患者,兩個月前發現左側乳房有紅腫熱痛的情形,乳房摸起來有硬物感與疼痛感覺,至醫院就醫後確診為肉芽腫性乳腺炎,安排手術將乳房內壞死細胞部分切除,術後恢復良好。乳腺炎可分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發炎,因細菌感染而造成發炎情況時,患者會伴隨有畏寒、發燒、患處紅腫、脹痛等症狀;而非細菌感染造成的發炎,患者通常不會出現發高燒症狀。1)感染性發炎:患者容易畏寒、測量體溫超過38.5℃,乳房排空後仍有硬塊,硬塊範圍有擴大、變硬的情形;奶量明顯減少,乳房脹痛不舒服情形持續1天以上。2)非感染性發炎:乳房排空後仍有硬塊,患處會脹痛不舒服,而且奶量明顯減少,但患者沒有發燒,而且觀察硬塊範圍也沒有擴大趨勢。乳腺炎非產婦專利乳腺炎並非只有剛生產完的產婦或哺乳媽媽才會發生,非哺乳期的女性也可能出現,甚至連男性或新生兒,都可能罹患乳腺炎。常見造成乳腺炎的原因如下:1)乳汁堆積在乳管/乳汁的生成是源源不絕的,當擠乳不定時、殘乳沒排乾淨、含乳不正確等,皆容易導致乳汁漸進性堆積在乳管中。2)乳汁質地變黏稠/飲食過於油膩、水分攝取不夠,也會讓乳汁的質地變得濃稠、不易排出。3)免疫力變差/作息不正常、免疫系統低弱,會使乳管容易感染發炎。4)不當擠乳/使用蠻力擠乳、硬擠,也會造成乳房發炎或乳腺炎。輕者抗生素抑制發炎 重則手術切除膿瘍引流趙玟珊醫師指出,肉芽腫性乳腺炎會出現腫塊伴隨疼痛與皮膚紅腫,也可能產生膿瘍而造成乳頭溢液,另外部分患者則會出現關節症狀,如關節處結節性紅斑、腫痛等情形。治療方式除了使用抗生素等抑制發炎的用藥外,也會進行手術切除壞死細胞並進行膿瘍引流。紅腫熱痛情況加劇甚至發燒 應立即就醫治療民眾平時可觀察乳房情形,若出現異物或紅腫熱痛等情形時,切勿不要忌諱就醫而延誤治療。

神奇荷爾蒙!有效緩解惱人更年期

神奇荷爾蒙!有效緩解惱人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每到夏天,門診因更年期不適的病人會增加一至兩成。許多中年婦女常有發熱、面紅,稍微動一動就會熱到受不了,脾氣也越來越暴躁;到了晚上睡也睡不著,要不就是白天早早醒來。除了生殖泌尿道覺得燒熱疼痛、睡眠不足,甚至全身火辣辣的情況,讓更年期女人痛苦萬分。女性更年期的症狀女性更年期通常會在40~58歲間,可持續10到20年,是一段身心面臨轉變的過程。1、精神心理:潮熱盜汗、容易焦慮不安、心情鬱悶,一點小事就抓狂。2、尿道:頻尿、漏尿、尿失禁。3、私密肌:陰道變得鬆弛、陰道壁變薄、產生乾澀、搔癢、灼熱感,甚至細菌感染散發異味。性交疼痛、性慾降低長達1~2年之久。4、雄性禿:出油多、髮際線後退(女性是只從頭頂開始)、頭髮變細。5、慢性病:50歲之前,女性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發生率普遍低於同年齡層的男性,但女性在50歲之後,三高的發生率卻大於男性。6、鈣質流失: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症狀更加嚴重,骨質密度平均每年下降5%。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表示,婦女大約在45-55歲開始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銳減使得月經周期延長或縮短,經血量過多或減少,另有熱潮紅、失眠、關節肌肉痠痛等問題;更容易出現「更年期生殖泌尿道症候群」,此症候群主要是因為婦女的生殖泌尿道的膠原蛋白減少,女性生殖器組織上皮細胞變薄,造成陰道缺乏彈性,易有乾澀、灼熱及性行為疼痛,並引發程度不一的頻尿、夜尿、急尿、反覆膀胱尿道感染、解尿疼痛或灼熱及尿失禁等問題。補充低劑量荷爾蒙藥物 緩解更年期不適低劑量局部或系統性荷爾蒙藥物補充,可有效緩解更年期焦慮、熱潮紅、發汗等症狀,至於「更年期生殖泌尿道症候群」可藉由陰道雷射的方式促進生殖泌尿道的膠原蛋白和陰道黏膜再生,改善陰道的乾燥、搔癢、疼痛和膀胱功能障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