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在母胎就已形成 罕見頸畸胎瘤恐致命

在母胎就已形成 罕見頸畸胎瘤恐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右側頸部長了顆4.5公分腫瘤,導致外觀隆起、壓迫食道與氣管而無法順利進食與呼吸,差點沒了性命。經核磁共振確診為「頸畸胎瘤」,後來進行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腫瘤,切片檢查確認為惡性腫瘤,手術從耳後髮際切口,術後傷口小、復原狀況佳,女嬰隔天就能拔管進食。畸胎瘤和懷孕無關畸胎瘤是屬於生殖細胞瘤的一種,良性卵巢畸胎瘤通常會含有胚胎三胚層分化出來的組織,因此裡面可能會含有皮膚、皮脂腺、毛髮、骨頭、牙齒、脂肪、平滑肌或甲狀腺組織等。雖然畸胎瘤大多以良性為主,但還是有扭轉、破裂、續發感染、及惡性變化的可能,良性的卵巢畸胎瘤可和患者和平共處幾十年,但腫瘤有長大或轉變成惡性的機會存在,因此建議確診後應儘早手術切除為宜。頸畸胎瘤大多發生於嬰幼兒「頸畸胎瘤」多半發生在嬰幼兒身上,成人案例極為少見,但仍有發生的可能。一名26歲劉姓男子,左側頸部從小就異常隆起,某次感冒使得腫塊凸起得更嚴重,並且還壓迫到了神經導致手部抬高困難,經過縝密的檢查確診為8公分的頸畸胎瘤,使用低溫電漿刀將腫瘤移除,周邊組織並未受到傷害,切片檢查確認為惡性腫瘤,恢復良好。但後續進行腫瘤標記檢測時,發現數值仍偏高,擔心是否有轉移復發情形,進行正子造影檢查,發現劉男患有隱睪症,且頸畸胎瘤的原發部位竟是睪丸癌,再進行切除治療後,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定期回診追蹤。頸畸胎瘤少見 但生長快速童綜合醫院達文西中心暨耳鼻喉部主任蔡青劭表示,畸胎瘤源自胚胎時期的生殖細胞,於母胎時期就形成腫瘤,能從腫瘤中找到不規則狀的毛髮、骨骼或肌肉細胞。然而,約95%至98%的畸胎瘤為良性,存在於卵巢或是睪丸中,僅有少數2%至5%的畸胎瘤生長於頸部,且多為惡性腫瘤。由於頸畸胎瘤少見且與淋巴管瘤難以區分,因此需透過核磁共振,或測量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數、胎兒蛋白指數進一步確診,因頸部佈滿神經、血管與重要器官,若確診頸畸胎瘤應盡早接受治療。畸胎瘤若不幸形成於頸部,腫瘤往往生長快速,因此蔡青劭主任呼籲,切勿拖延治療,避免危害周邊器官與神經。雖然頸畸胎瘤無法預防,不過現今醫學進步、手術選擇多元,若頸部有不明隆起,應儘早就醫診治,可千萬別因為害怕而耽誤了黃金治療期。

重訓後突然頭痛暈眩 恐是努責現象

重訓後突然頭痛暈眩 恐是努責現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年約30歲的黃姓男子在健身的時候,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情形,並且眼前一片黑,他靠在牆邊,過了幾分鐘後才慢慢回復。就醫後,醫師認為可能是「努責現象」導致血壓急速下降所致。努責現象無需治療,當下休息之後便會慢慢恢復,但醫師提醒在健身時應循序漸進,選擇可以承受的強度,避免造成身體傷害。許多民眾在用力期間發生頭痛或昏厥的情形,其實是因為低血壓造成血液灌流不足、腦部缺氧所致,甚至曾有發生過有民眾在舉重時,突然昏厥往後倒之情形發生。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林建仲醫師表示,當於重量訓練如硬舉或臥推時、搬起重物時、運送移動重物時、用力解便、咳嗽、嘔吐、打噴嚏等出現用力閉氣或憋氣行為,就可能引發努責現象(Valsalva maneuver),會產生短暫頭暈、頭痛、心悸甚至短暫暈厥等情形。重訓者閉氣、憋氣 使腹壓上升、血壓升高林健仲醫師表示,平常人深呼吸之後閉氣用力,這個動作會造成聲門關閉 (glottis closed) 胸內壓力上升及腹腔壓力上升,進而出現一系列心臟血管的血液動力變化,包括用力初期增加的機械性胸腔壓力所致,此時會有短暫的血壓上升,脈壓差稍增加但可能只維持2、3秒。接下來持續的閉氣用力,由於胸腹腔壓力上升,下腔靜脈回流的減少,心臟的血液輸出量降低,反而造成了血壓下降,脈壓差減少。運動或重量訓練時,如沒有注意呼吸頻率,過度閉/憋氣用力時,會使腹壓上升血壓升高,靜脈回流與心臟血流變少,是有可能造成「努責」現象,即產生頭暈以及短暫頭痛等狀況。持續閉氣用力可能因衝擊硬化的血管而造成中風在持續閉氣用力期間發生昏厥的情形,其實是因為發生低血壓造成腦部或身體其他部位血液灌流不足、腦部缺氧所致。當然,在用力初期以及恢復期發生的血壓上升現象,也有可能因為衝擊到硬化的血管,造成血管壁上的斑塊脫落,進而形成了腦血管栓塞性的中風,不可不慎。林建仲醫師提醒如果於運動中或重訓過度等過程中出現眼冒金星,暈眩等努責現象時,建議應停止活動坐下休息,並盡量保持規律呼吸,一般約1至2分鐘左右即可恢復,若還是持續不舒適,建議就醫治療。

臉頰凸腫塊罹口腔癌 憂還能活多久?

臉頰凸腫塊罹口腔癌 憂還能活多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有些病人在一開始發現口腔內有異常變化時,會使用拖延戰術,希望日子拖著拖著、病情可能就好了,可能是害怕面對疾病,尤其當口腔癌臨床病變通常不明顯,病人常常置之不理,等到口腔內的狀況變嚴重後才會來就醫。牙齦及臉頰交界處有凸起腫塊的江先生,在太太陪伴下就醫,不規則的邊緣和有乳突狀突出使得左臉頰有膨出就像含了東西,經切片檢查確診為「口腔癌」。在問診檢查過程中,江太太直抱怨是因為江先生重面子「我平常勸他戒菸戒檳榔都不聽,這男人都不聽耶!愛面子啦,長了腫塊還隱瞞到不能再瞞才說出口。」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90%屬於鱗狀細胞癌,口腔包括的部位有唇、頰黏膜(唇和臉頰的內襯)、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三分之二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域。台灣地區口腔癌好發的部位是舌頭及頰黏膜。口腔癌早期治療 5年存活率為78%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耳鼻喉科李家萱醫師特別說明,口腔癌只要早期接受適當的治療,5年的存活率第0期到第1期的5年存活率為78%,且僅需小型手術,不會造成臉部變形。若是晚期(第三、四期),手術困難度較高、可能會進行手術、電療以及化療,可能必須面對外觀及口腔功能暫時或永久的改變。建議江先生戒菸戒檳榔,並配合斷層掃瞄及口腔切片等檢查。後來切片結果確診為「口腔癌第二期」。口腔癌可能的危險因子(1)嚼食檳榔、吸菸、喝酒。(2)陽光照射。(3)蛀牙、不當的假牙。(4)不良的口腔衛生。(5)長期營養不良。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 遠離口腔癌威脅李家萱醫師呼籲,家人之間如有發現身體有些不適、異常等問題,請鼓勵及支持家人立即就醫檢查。而有吸菸、吃檳榔、喝酒的民眾,如果口腔或舌頭有不明原因的潰爛、刺痛或異常出血,為了自己的健康及家庭幸福,一定要儘早就醫,並定期接受國民健康署補助的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26%的死亡風險。自覺就醫、及早發現病症,才能即早治療,如果病情有變化一定要回診,畢竟所有的癌症都一定是預防勝於治療。

屁屁垂又扁!3招皮拉提斯練出蜜桃臀

屁屁垂又扁!3招皮拉提斯練出蜜桃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每天上班久坐在辦公室,下班後又癱在沙發上追劇划手機,不知不覺發現臀部越來越鬆垮、扁塌,甚至變大的趨勢?如果想要擺脫扁垂臀,可以跟著皮拉提斯老師練出翹臀。動作超簡單,只要在家準備瑜伽墊、毛巾,就可以開始練習,不管外面大風大雨也不怕沒地方練,簡單、方便、好上手,跟著老師一起練,讓屁股的微笑線笑起來吧! 在訓練之前,特別提醒剛開始練習組數不求多,動作正確才是重點;另外,速度也不要太快,慢慢做更有效。而以下3招皮拉提斯練習菜單:橋式抬腿、四足跪姿抬腿、棒式抬腿,能讓臀部更往上提、更緊實。第1招. 橋式抬腿(1) 採躺姿,雙腳屈膝、腳掌踩地,雙腳與臀部的距離約25到30公分;肩膀放鬆。(2) 吐氣時,臀部往上推離開地板,重心放在左腳上。(3) 把右腳抬高,腳跟勾向天花板;同時核心穩定,腰要穩住、不要掉下至地板,接著吸氣時,臀部往上提;吐氣時臀部往下一些些,吸氣與吐氣間,臀部上下來回的動作幅度不用太大,約5公分以內,前提是抬高的右腳不能前後搖晃。(4) 回到起始位置,並重複及交替動作,保持正確的呼吸方式。 如果動作做完覺得腰很痠,必須調整腳的角度,若是外八則會很容易腰痠,所以務必要腳正正的踩穩、膝蓋對腳趾頭第2、3指頭。 第2招. 四足跪姿抬腿(1) 採四足跪姿,肩膀位置在手腕的正上方,膝蓋跟骨盆同寬,十隻手指頭撐開來。切記,身體力量不往下壓。(2) 接著肩膀往後轉半圈,雙腳膝蓋輕輕併攏;把左腳往後提,不用抬太高,並且左邊骨盆不可以翻轉。(3) 骨盆轉正、彎曲膝蓋,再次肩膀往後轉半圈,骨盆再壓下來。吐氣時,左腳微微往上提,小腿不能踢臀部,且不要低頭,意識想著脊椎拉長。(3) 回到起始位置,並重複及交替動作,保持正確的呼吸方式。一組可做10到15次,每組休息一下,做3到4組即可。 第3招. 棒式抬腿(1) 這動作除了讓臀部往上提,也牽連到全身,是全身性運動。首先採四足跪姿,肩膀位置在手腕的正上方,膝蓋跟骨盆同寬;不低頭,脊椎拉長;左右腳往後點地,並記得脊椎往前、腳跟後蹬的力量。(2) 肩膀往後轉半圈,手不往下推,吐氣時,其中一腿往上提;吸氣時,往地上下來一些些,碰地與不碰地皆可,盡力而為。(3) 記得,一腿上下動作時,是用力往後蹬的感覺,而下腿不彎曲,是要緊繃的感覺。回到起始位置,並重複及交替動作,保持正確的呼吸方式。 任何動作訓練上量力而為,不勉強,依個人的體力狀況為主,否則勉強訓練,反而達不到訓練效果,甚至有可能受傷。想要挺翹又圓潤的蜜桃臀?3招皮拉提斯訓練,下定決心、持之以恆的練習,練出結實翹臀不是夢! 

每日追劇超過3小時!眼睛將提早GG

每日追劇超過3小時!眼睛將提早GG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調查顯示,台灣人在每日3C(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用眼的總平均使用時數首度飆破10小時,達10.7小時!國人扣除睡眠時間,幾乎2/3的時間都泡在3C!超過6成國人使用3C主要在觀看影音節目,尤其30歲以下年輕族群有1/3的人一看就長達3小時以上,再加上小螢幕的使用趨勢,這樣的用眼習慣讓眼睛健康拉警報;調查中更發現,10到19歲青少年乾眼症的比例相較去年也大為提高。約1/3年輕人 每日追影片超過3小時!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孫啟欽醫師表示,全民護眼趨勢調查今年已進行到第五年,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每日3C用眼時間逐年增加,今年首度超過10小時。孫醫師強調,這次調查可觀察到國人用眼時間拉長的脈絡,國人中有85%會觀看網路影音,其中又有71%是使用智慧型手機觀看,影音觀看也是超過六成(64%)國人使用3C產品最主要目的。相較於過去的電視大螢幕收看行為,現在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從智慧型手機平均使用時數自去年的3.3小時,今年攀升至3.6小時,成長幅度逐漸加大,小螢幕已是擋不住的趨勢。雪上加霜的是,各式網路影音的興起,影響年輕族群拉長小螢幕的用眼時間,其中10代、20代年輕人中,可說是”嗑影音”族群,近半訂閱超過10個以上的YouTube頻道,其中有1/3 (32%)的年輕人每日觀看網路影片時間超過3小時,如同上癮般地「嗑影音」,恐導致年輕世代眼睛健康GG了。影音看不停 青少年、老年人乾眼問題加重!今年的調查也發現,81%的國人有確診的眼部疾病,其中以屈光不正(如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等)、乾眼症、白內障位居前三位。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確診「乾眼症」比例落於青少年(71.6%)及老年人(82.7%)」兩端年齡層為最高。孫啟欽醫師表示,長時間觀看影音,眨眼次數會減少,致使乾眼症的發生率提高。一般乾眼症好發於50-59歲族群,但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統計,青少年族群的乾眼症比例在過往已有倍增的趨勢;目前青少年沉迷影音,是否在過度用眼的狀況下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罹患乾眼症的比例,值得關注。護眼SOP 懂看321口訣僅27.8%民眾定期眼睛檢查!「護眼SOP - 懂看321」口訣,落實護眼觀念!2018年開始提倡的「護眼SOP」(Shorten:縮短近距離用眼時間;Outdoor:走出戶外讓眼睛適度休息;Prevention:預防眼疾定期健檢);今年,希望透過「懂看321」口訣來設定個人護眼的KPI,幫助國人們依此真正落實護眼行動於日常!(3)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2)每週至少2次戶外活動(1)每年眼睛檢查至少1次孫啟欽醫師提醒,長時間近距離緊盯螢幕,除了眼睛睫狀肌容易緊繃、眼睛容易感到疲勞,導致屈光或乾眼問題;若又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觀看可能造成視網膜潛在危害,也可能讓白內障提早報到。根據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2017年在10歲到30歲之間的青少年及青年人口中,就有3,329位因為白內障而就醫,相較於前一年,增加了5.4%,甚至直逼60歲到69歲的老年族群(增加6%),不可不注意!

政府查處假有機 籲認有機農產品標章

政府查處假有機 籲認有機農產品標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蔬果往往只要掛上『有機』兩個子,價格常常翻兩翻,但有機產品專賣店賣的蔬菜水果,一定都是有機的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針對民報所稱,中國假有機農產品充斥台灣網路,有機農業促進法只是紙老虎,未曾開罰,並非事實。農委會與各地方政府每年於市面進行抽驗、檢查件數都逾5千件,不論在實體或虛擬通路,只要違法皆依法查處,並要求業者限期下架回收,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倘若業者行為涉及刑事犯罪,亦會移送檢調單位持續偵辦。有機法規不是紙老虎 依法行政該罰就罰農糧署說明,依據有機農業促進法第31條第1項第3款規定,農產品未經驗證合格,或未經進口審查合格,以有機名義或其他足使他人誤認之方法,而販賣、標示、展示或廣告者,處6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對於假冒有機名義販賣之產品,主管機關皆依法查處,每年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於市面(包含實體、虛擬)通路,進行產品檢驗2,200件及標示檢查3,300件,107年至目前為止針對假有機之農產品,已依法裁處計57件(其中13件屬於網路販售),並要求業者1日內下架、10日內回收,倘仍違法於市面販售,依法加重並連續處罰,最高處60萬元罰鍰,直至改善為止。農糧署指出,網路上販售假有機農產品,除涉及違反有機農業促進法之相關規定外,對於其宣稱內容,如有涉及偽變造文書、詐欺等刑事犯罪之情事,該署亦會移送檢調單位偵辦,該報所提假有機農產品網頁皆已下架。呼籲民眾檢舉 健全發展國內有機產業農糧署強調,網路販賣日漸興盛,為避免消費者誤信網路謠言,該署拍攝一系列宣導影片,於相關社群網站供大眾分享點閱。此外,農委會為打擊一頁式廣告假網購真盜圖,亦成立相關運作機制,無論係假冒有機、CAS、產銷履歷、商標或智慧財產權等,民眾皆可通報「農業諮詢服務專線」(02-4499595),統一分辦各單位限時處理。其中倘屬檢舉有機農產品,經查證屬實並經處分或裁處罰鍰確定者,檢舉人還可獲得獎勵,該署呼籲民眾一起參與監督,健全我國有機產業的發展。

新北輪狀病毒疫苗開打!低收戶全補助

新北輪狀病毒疫苗開打!低收戶全補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醫療文獻指出,輪狀病毒感染者1克的糞便中就有10億顆輪狀病毒,然而只需要10顆病毒,便得以引發症狀,家長照顧小孩,可輕忽不得。輪狀病毒除了會引起嬰幼兒嘔吐、腹瀉、發燒,甚至因嚴重水瀉而須住院治療,且因感染力極強引起全家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是接種疫苗,市長侯友宜指示衛生局,為照顧弱勢族群嬰幼兒,自今年10月1日起,凡設籍低收、中低收入戶且出生滿6至24週嬰幼兒,攜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低收、中低收證明,至衛生所免費口服疫苗。整個療程2劑約4千元,預計千餘名嬰幼兒受惠。嬰幼兒在初次感染輪狀病毒 病情會最為嚴重衛生局局長陳潤秋指出,輪狀病毒主要傳染途徑為食物及飲水污染,以及體液傳染,嬰幼兒感染後會嘔吐、腹瀉、發燒甚至脫水,嚴重者病程長達10天,常須住院治療。是5歲以下嬰幼兒嘔吐、腸胃炎及嚴重腹瀉的主因。由於輪狀病毒傳播力太強,防不勝防,單純仰賴勤洗手、清潔消毒,實在難以防堵。疾管局的資料也顯示5歲以下感染輪狀病毒的發生率為90%。一旦發病,只能給予打點滴、口服藥物等支持性治療,以緩解脫水、電解質失衡的情況。然而,因嬰幼兒抵抗力較弱,在初次感染輪狀病毒後症狀較為嚴重,平均需住院5天左右,等症狀完全改善也需7~10天,一旦照顧時間拉長,對小孩、爸媽來說無疑是一種身心煎熬。輪狀病毒傳染力強 家長應重視預防接種侯友宜強調,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經濟弱勢族群常因醫療資訊不足、經濟狀況不佳等因素,以致家中幼童是感染輪狀病毒的高危險群。而治療輪狀病毒感染目前沒有特效藥,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降低感染的風險及住院率,減輕弱勢家庭醫療費用支出。衛生局呼籲,預防傳染輪狀病毒,父母及嬰幼兒應勤洗手,尤其外出回到家後,先洗手再與嬰幼兒接觸。另家中嬰幼兒常觸碰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需定期以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

避談自慰迷思 一次破解自慰4大流言

避談自慰迷思 一次破解自慰4大流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為何大眾時常將自慰、性與負面畫上等號?醫師對此表示:「大眾對於自慰迷思的原因,可能來自社會不談、學校也不曾教導,首次自慰體驗基本以自我探索或是上網查詢資訊為主,過程中有許多口耳相傳的錯誤觀念,導致大家對於自慰有許多誤解。」根據全球自慰大調查,台灣社會談性風氣雖逐步健康,但數據中也顯示台灣人僅有28%於求學階段學習過自慰教材。泌尿科張孟霖醫師破解坊間及診間常見的自慰謠言,同步也將揭露在家庭、學校不敢大方談的「自慰冷知識」,盼教導大家正確的性觀念,讓性事更加完美!自慰謠言追追追!醫生揭密自慰流言民間有許多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流傳,特此整理出自慰常見的迷思,並邀請醫師實際解答,為消費者破解自慰謠言。流言一:自慰會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嗎?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顯示自慰會對於身體帶來負面影響,至於常聽到「自慰會讓人長痘痘」、「自慰會掉髮禿頭」等後果,張醫師表示:「兩者之間其實沒有直接關聯!生理變化與性衝動同樣是受荷爾蒙影響,長痘痘或禿頭都是雄性荷爾蒙旺盛的表現。所以當荷爾蒙旺盛時,性慾也會變大,自然自慰的次數就會變多。」換句話說,自慰並不會導致長痘痘或是禿頭.主要還是荷爾蒙作祟,而荷爾蒙異常決定因素來自於作息、壓力、季節變化等。流言二:自慰會影響性功能嗎?自慰是否會影響性功能?是否會導致不孕或是陽痿等迷思?醫師表示結果正好相反,自慰並不會影響性功能,反而是有訓練有差,還有機會汰舊換新!醫師解釋:「自慰對於性功能是有幫助的,當男性排出品質不佳的精子後,能降低不孕的機率,女性則能透過自慰找到神經密集處,也就是俗稱的『G點』,讓性事更加圓滿。」醫師也提醒民眾若遇到生理問題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而非聽信偏方,同時適度自慰能夠幫助性功能,但過猶不及仍須謹慎處理。流言三:男生自慰會導致性器官變小?女性自慰會導致性器官鬆弛?醫師表示性器官取決於先天遺傳,後天的飲食、運動習慣也有些微影響。值得一提的是,男性自慰頻率增加,性器官是有可能變大的。醫師進一步解釋:「如同健身時常運動的肌肉會變壯,當勃起頻率增加,充血機能良好,勃起幅度也會變好。」另外,醫師也解釋,女性的陰道肌肉組織非常有彈性,並不會因為自慰或是性行為而導致鬆弛。流言四:睡醒來還是睡前來比較好?睡前一發有助一覺到天亮根據全球自慰大調查發現,8成男性習慣睡前自慰,醫師表示,睡醒來一發其實會比睡前來的更持久。主因是人在休息時,大腦的血清素會上升,升高後更能控制性行為的快感,進而達到延遲射精時間,如此一來自慰或性行為的時間便可持續較久。至於自慰後會助眠,是因為就像是運動後一般,身體會有疲累感,因此變得比較容易入睡也是自然的。學習自慰了解身體 提升性滿意度從此開始醫師強調當遇到問題應該勇於求救,透過醫師專家習得正確資訊,在性事上能夠少走冤枉路。同時,醫師也給予2點建議,盼大眾都能安全、健康地進行自慰:一、自慰前後注意清潔,避免細菌感染雙手的細菌其實是全身數一數二多的,務必注意衛生,同時自慰後的清潔也很重要,體液在排出體外後,豐富的蛋白質容易成為細菌的養分,為了避免感染也要確實清潔。二、自慰及性行為皆要注意潤滑避免受傷不論是自慰還是性行為,不論有無使用成人用品都需要注意潤滑,否則容易造成表面破皮等受傷狀況,如發生感染,應盡速尋求醫師協助。無論男女,擁有性慾十分正常,因此對於自慰不需要感到負擔,醫生也提醒自慰是接觸性愛的第一步,適度的自慰並擁有正確的觀念,除了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外,在與另一半親密時也能幫助彼此更快進入狀況,進而增進性表現。

刷牙出血不止 原來是紫斑症纏身

刷牙出血不止 原來是紫斑症纏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曾患有肝癌的69歲王先生,去年10月開始常刷牙時牙齦出血不止,甚至有血尿情形,經檢查後發現血小板數量遠低於正常值,僅有不到10,000 /μl,起初誤以為是癌症,確診後竟是「紫斑症」。此疾病隨時都有自發性出血的可能,讓原本身為運動健將的他,因害怕而足不出戶,工作也深受影響。經女兒鼓勵及醫師衛教後開始積極接受治療,血小板數量回升至40,000-60,000 /μl之間,終於可以出院,使王先生倍感欣慰,家人的擔憂也終於放下。紫斑症為免疫性血液疾病國內統計發生率為每10萬人約1至12人,以人口數推估,全台患者約2000人左右,小孩多發生在2到4歲,病程多為急性,出現紫斑的機率較大也較嚴重,但未經治療而自發性痊癒的機會亦高,約有85%的病童會自動痊癒。而成人則多好發在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病程多為慢性,症狀通常較輕微,但自發性痊癒的機會低,通常需要治療,症狀常持續超過半年以上,但因症狀特異性不高,患者易輕忽而延誤就醫。紫斑症為長期血小板低下的免疫系統疾病,與個人體質、病毒感染、腫瘤、自體免疫疾病等有關,但發病原因不明。因此紫斑症最明顯的特徵為身上容易瘀血、出現瘀斑、紫斑、女性月經血量增加、牙齦出血不止、流鼻血、月經量多或不止、腸胃道出血、血尿等等。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腦內出血、肺出血而有生命危險。紫斑症在台灣屬罕見疾病 第一線用藥為類固醇臺中榮總血液腫瘤科陳聰智醫師解釋:目前紫斑症第一線用藥為類固醇,藉由抑制免疫系統進而減少血小板的破壞,若類固醇無效,二線治療有脾臟切除、免疫球蛋白注射等。患者必須積極治療、追蹤血小板數量是否回升。紫斑症只要積極治療,調整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心態上的調適,大多能維持原本的生活;因此若民眾若確診紫斑症也無須過於灰心,只要保持積極配合醫師治療、定期回診追蹤,將可擁有良好生活品質。以有無持續6個月以上 作為急性與慢性的區別臺中榮總血液腫瘤科滕傑林主任提到:由於紫斑症的疾病症狀容易被忽視,患者通常短時間內難以察覺,導致警覺性低而讓自身處於內出血危機中,紫斑症雖無晚就醫耽誤病程治療問題,但嚴重者,將影響其生活及工作品質,甚至有突發性出血危機,患者若有長期出血不止狀況應及早至血液科就診。臺中榮總許惠恒院長表示:紫斑症在台灣屬於罕見疾病,一般民眾容易忽略症狀,而錯失治療時機,民眾應學會自我檢視,提高警覺觀察自身是否有出血不止持續長達一、兩週以上,等症狀,及早遠離危機,及早治療,找回原有生活品質。

輔具如身障者的翅膀 助他遨遊看世界

輔具如身障者的翅膀 助他遨遊看世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許多身心障礙者因功能嚴重限制,導致無法處理個人日常的自我照顧,如飲食、穿著、衛浴、行走、溝通等,甚至因長期臥床而造成壓傷或障礙情況加劇。第一社福基金會從民國84年成立全台第一家復康輔具資源中心,由治療師、社工及維修技師團隊提供輔具諮詢及評估建議服務、研發多項輔具,團隊也走入重度障礙者的家庭裡,幫助多名重度身心障礙者首次獨立踏出家門,重建個人生涯。第一輔具中心提供輔具展示體驗、二手輔具回收清潔及借用服務、加上維修服務,成為一套完整的輔具服務。多重障礙的安安,剛來到第一社福辦理的愛智發展中心接受早療時,不僅沒有口語能力,抓握和伸出這類動作也做不好,所以手部功能明顯不佳,甚至無法獨立坐久。教保老師和復健治療師們合作運用語音輸出的溝通器、圖卡等來訓練他的認知和語言能力,又用手部支架、握把、站立架、含有固定帶的板凳、矯正鞋和助行器……等,幫助安安發展出手部功能,也提升他的肌肉耐力,讓他可以自己坐好,並學會站立和行走。當安安轉銜到一般幼兒園就讀時,已經會自己用湯匙吃飯,還能拿畫筆畫畫,也會和人簡單地對話,甚至是推著他的助行器「飆走」。安安的媽媽表示,以前安安還不會走時,外出都是靠家長推推車移動,安安會走路之後,她才感受到什麼叫「一轉身孩子就不見」的驚慌感,但她覺得這是一種奢侈的感受。根據政府統計數據顯示,107年0-15歲(未滿15歲)身心障礙且需要輔具協助日常生活的兒童和少年全國約有17,879人(含平衡機能障礙者、聲音機能或語言機能障礙者、肢體障礙者、植物人、自閉症者、多重障礙者、因罕見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礙者),這些兒童與青少年需要的可能不只一種輔具。縮短輔具申請流程 建議先租再買社家署簡惠娟署長表示,社家署已在規劃縮短輔具申請的流程,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身心障礙者的家庭,只要持有評估書,就可以到臺北市特約的361家輔具廠商先將輔具拿回家使用,臺北市政府後續會再跟廠商處理補助款問題,未來也希望能幫忙爭取提高補助款,好造福更多家庭。陳局長也呼籲,臺北市目前正推廣「先租再買」的概念,希望輔具使用者先將輔具租回家使用,覺得適合再購買,避免買到不適合自己的輔具。引導式教育整合復健目標和特殊教育第一社福賴美智執行長表示,對於身心障礙孩子來說,輔具幫助的不只是孩子的復健,也是孩子對外交流、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今年第一社福還特別增加「引導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簡稱CE)體驗區,這是透過特殊傢俱、輔具、和節律性意向(活潑又有意義的動作口訣)等,將復健目標和特殊教育整合,用生活化、遊戲和唱歌方式引導,小朋友常常不知不覺中,在日常情境裏從事復健活動,自然而然的達到療育功效。第一社福也希望推廣「引導式教育」及傢具式的輔具展示,讓更多重度障礙幼兒受惠。為因應兒童會持續成長的特性,兒童輔具的設計必須具有能夠隨著因孩子成長身形改變而跟著調整的功能,但因每個兒童的身形不同,所以常會需要以量身訂製、多次調整的模式來製作,這也是兒童輔具製作成本較高的原因,相對的輔具廠商需投入成本與進入門檻也較高,導致國內兒童輔具廠商不只數量較少,一般醫療器材行也難找到提供試用的兒童輔具,讓特殊需求兒童的家長光是在找孩子的輔具上就耗費許多心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