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喝酒問題不少,想戒酒自己行嗎

喝酒問題不少,想戒酒自己行嗎

長期喝酒的人,除了腸胃系統及全身各個器官都可能受到損害以外,也容易出現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長期喝酒對腦部的影響,早已經被醫學界發現,包含學習及記憶等大腦功能都會因喝酒而受損,所幸的是,有一研究比較戒酒四週後的酒癮患者,及已戒酒四個月患者的評估報告,發現剛戒酒的酒癮患者有較差的學習力和問題處理能力,研究者認為神經心理缺損,可能會在停止酒精使用之後逐漸恢復。以精神科的觀點而言,與喝酒相關的精神疾病,一般可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酒精依賴及酒精濫用,常被統稱為酒精上癮,在美國的數個大型研究中,發現有超過十分之一的人會有酒精上癮問題;第二種是在長期飲酒者身上同時出現的精神疾病,以憂鬱症和焦慮症等情緒障礙最為常見;最後一類則為喝酒所引發之精神疾患,表現出來可以是酒精中毒,酒精引發之癡呆症,精神病,性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等等。新店耕莘醫院 劉宜釗醫師建議酒癮的治療上,必須考慮生理,心理,以及環境等層面。同時在戒酒的初期,中期,後期等均有不同的考量。一般而言,經長時間喝酒後決定戒酒而停止喝酒,個案身體可能出現焦躁不安,心跳加速,流汗,手抖,噁心嘔吐,失眠等自律神經亢奮情形,這時候需在戒酒時配合藥物處理上述症狀,否則較嚴重時會有癲癇發作,或甚至有生命危險。當身體恢復正常,不再有生理上依賴時,接下來必須針對個案心裏想飲酒的渴望,給予藥物治療,或投予藥物使再度飲酒時產生身體不舒適的感覺及反應,以阻止後續的飲酒行為。其中當併發其他精神疾病時,解焦慮劑或抗憂鬱劑這類藥物的使用是必須的,因為若不治療其他相關的精神疾病,將會讓戒酒的努力事倍功半,甚至在過程中不斷地加深病患及家屬朋友的挫敗感。在治療的後期,身體心理對酒精的依賴均已解決之後,個案上需要在環境及生活上作進一步的調整,例如遠離喝酒的朋友及場合,良好的生活習慣及休閒活動等。還有工作及生活的穩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另外家人朋友的支持,更可以在挫折發生時,給予個案最大的幫忙,避免再度想到以酒精來逃避,而再次陷入酒癮的泥淖中。總之,當不幸酒精上癮時,求助於精神醫療的專業,一定能帶來一線生機。

家中修繕,宜注意保護眼睛

家中修繕,宜注意保護眼睛

日前,一名中年男子,在家修繕的時候,眼睛不幸被一公分的鐵釘插入,雖緊急就醫及手術,但由於鏽蝕的鐵釘,引發急性化膿性眼內發炎、眼球破裂、外傷性白內障及急性青光眼,經過多次的手術,雖然幸運的保住了視力,但病人己飽受煎熬。如果病人在修繕中能夠警覺的戴上護目鏡,這個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在民眾眼睛受傷的經驗中,最常見到的是像被灰塵、鐵屑等異物彈入眼睛;被溶劑噴進眼睛所造成的化學性灼傷,也時有所聞。像這樣被鐵釘插入眼睛,一旦發生了,如果未能及時就醫,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因此,民眾在家修繕的時候,一定要戴護目鏡,有近視的朋友,應戴較大、較寬、較安全的樹脂或太空鏡片,以保護眼睛。新店耕莘醫院眼科 陳志明醫師提醒您,修繕居家環境時,一定要注意下列處理原則:當異物跑進眼睛,千萬不能揉,以免造成二度傷害,應以清潔的眼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如果不小心因灰塵造成眼睛癢及過敏,不能揉眼睛,可用冰敷,讓症狀緩解。若被溶劑噴進眼睛,應立即以清潔的眼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半小時,並到眼科求治。如果眼睛流血了,要用乾淨的紗布覆蓋傷口,不能加壓止血,否則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另外,應避免直接看電焊及紫外線燈,因為這樣會造成角膜炎,非常疼痛。在修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眼睛的保護,也呼籲大賣場,除了教導民眾如何修繕外,也應該教導民眾如何保護自己,避免意外發生,畢竟「多一分防備,少一分災害」。

定期保健,有效遠離腎臟病

定期保健,有效遠離腎臟病

由於國人飲食生活習慣、不當用藥的影響,加上人口老化、健康照護改善,高齡人口目逐年增加,以致於目前有超過四萬名尿毒症患者接受透析治療,由於腎臟功能隨高齡而逐漸退化,預估10年後尿毒症患者將可能高達六萬人。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些已接受治療的尿毒症患者只是冰山之一角,據臨床經驗與資料顯示,粗估國人約有一百五十萬人已罹患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CKD)分為五期,前二期除了尿液及抽血檢驗外,臨床上並無明顯症狀, 進入慢性腎臟病(CKD)第三、四期的病患,再不注意健康維護,下一階段就是進入第五期的末期腎衰竭需洗腎階段,因此提醒您應該隨時注意自己是否已有「準尿毒症狀態」,所謂「準尿毒症狀態」的臨床表現,簡單來講就是「泡水高貧倦」-泡泡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倦怠等五症狀,如果發現有上述五項症狀,而且原因不明,應該立即找腎臟專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腎臟功能檢查。另外,針對洗腎的六大高危險群-糖尿病、高血壓、老年人(>65歲)、蛋白尿、有腎臟病家族史、長期服用藥物者,如果現在還沒有腎臟功能不良的警訊出現,也應該「每三個月檢查尿液,血壓及血肌酐酸等三項」我們簡稱為「護腎檢查三三制」,可以提早發現問題,確保健康。至於腎臟保健方面新店耕莘醫院腎臟內科 楊麗瓊醫師則建議,飲食應該三少:少糖、少鹽、少油,同時要三多:多吃蔬菜、纖維、常喝水,生活習慣要四不一沒有:不熬夜、不憋尿、不隨便服來路不明的藥物、不抽菸,同時避免鮪魚肚,因為鮪魚肚代表可能罹患糖尿病,糖尿病又是引發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內尿毒症發生率居高不下,可能與社會進步、糖尿病人口增加,及國人愛吃藥習慣有關,長期服用止痛藥或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都會引發腎病變造成尿毒症。

老化知多少

老化知多少

老年人由於心臟內膜變厚且彈性減低,使得心臟搏出量減少,造成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動脈管壁受膽固醇、脂肪和鈣的沈積,使動脈管腔變窄,缺乏彈性,對血流之阻力增加導致收縮期高血壓。由於血循環的改變,使得身體各器官血流不足,故感覺與反應都變得遲緩,且突然的姿勢改變,常導致姿態性低血壓而暈厥或跌倒。膀胱與尿道括約肌的鬆弛,使老年人常受尿急、頻尿、夜尿或小便疼痛之苦,為避免引起泌尿道感染,應盡量避免憋尿。男性前列腺肥大,造成排尿困難,可借助口服藥物治療,幫助排尿順暢。若效果不佳,且常造成感染,影響睡眠品質,則可求助於泌尿外科尋求手術解決困擾。肺泡之實質變化,造成換氣不足,餘氣量增加。同時受血管硬化與肺組織本身的改變,呼吸之氧氣交換與運送均受到影響,特別是劇烈運動後,腦部需氧量增加,使得老年人更難調適。指導老年人做擴胸深呼吸,或太極拳等對於呼吸狀況均有所助益。不要抽菸,菸中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胃腸的活動力減低,消化功能降低,加上老年人喜歡吃精製品或烹調手續簡便之食物,故缺乏纖維素,易引起便祕。宜多吃含纖維的蔬菜、水果,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若有便祕,依醫師指示服用輕瀉劑或使用甘油球灌腸,切勿用力解便,以免血壓升高發生腦中風。日前高雄就出現兩例因便祕上廁所「嗯嗯」時太過用力了,引發血管栓塞性中風。老年人肌肉耐受力降低、張力減少、彈性減弱、屈伸活動力也減退,故行動遲緩。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 莊光輝醫師建議應避免一種姿勢持續太久,不但關節會僵硬,且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肢體腫脹不適。骨骼密度降低,或鈣質攝取不足、或中年後婦女動情激素缺乏等,易造成骨質疏鬆,易引起骨折,故行動之安全要絕對留意。所以老人的住家環境光線宜明亮,必要時可裝置扶手,浴室地板需注意止滑的功能。

保肝,保健康

保肝,保健康

肝病在台灣非常普遍。肝病的成因在台灣大部份以病毒性肝炎(B、C型肝炎)為主,其他包含酗酒、藥物不當使用、營養不良、食品遭黴菌污染、先天性代謝異常、寄生蟲或是化學物質。肝病常見的症狀,有時與感冒很類似,包含四肢無力、容易疲倦、發燒、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部有硬塊等。而肝硬化的病人會有腹部積水、黃膽、蜘蛛血管腫、手掌紅斑、皮膚瘀血等症狀。肝病的高危險群包含慢性B、C型肝炎、經常熬夜、喝酒拼酒、濫用藥物(降血壓、消炎藥、止痛藥、精神病、甲狀腺藥物……)、飲食衛生習慣不良、常使用加工食品(罐頭、醬菜……)、打針、輸血、紋身、針灸、穿耳洞處理不當等。台東基督教醫院腸胃科 廖大權醫師表示台灣地區目前最多的慢性肝炎還是B型肝炎。臺灣地區80%成年人在孩提階段已感染過B型肝炎,但其中只有15~20%成為慢性帶原者,約三百萬人。三百萬人中有一半e抗原消失,成為健康帶原者,而另外一半成為慢性肝炎。慢性B型肝炎中有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會轉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為體液(如血液、精液等),潛浮期約兩個月,急性期死亡率約1%。臺灣地區C型肝炎帶原者約2~6%。過去95%輸血後肝炎與C型有關。關於急性病毒性肝炎之治療,中西醫學均無特效藥。主要原則還是休息生養與支持性療法為主。酒精性肝病在台東地區也相當多。據統計在原住民甚至有高達十分之一的人有酗酒習慣。其實人體一天酒精代謝的極限約十六至卅五公克的酒精,這相當於兩瓶鋁罐裝的啤酒(七百cc),或一小杯高梁(七十cc)。如果不加節制,最快在十至二十年後就會有肝硬化及各種併發症。肝臟疾病的飲食原則,以提供適當營養、供給肝細胞恢復為主。熱量需高熱量,每天二千五百至三千大卡。少量多餐,蛋白質需高蛋白,每天七十五至一百公克(一碗肉),醣類每天需三百至四百公克(三碗飯),另外還要補充維生素B、C、K,以對抗壓力修復肝細胞損傷。

你家有過敏兒嗎?

你家有過敏兒嗎?

一般來說,氣喘或過敏病主要來自遺傳加上後天過敏原或刺激物的激發,導致慢性且持續的發炎反應產生。當這些反應累積在我們的皮膚上,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累積在鼻子,就叫做過敏性鼻炎。累積在氣管,就會常常以咳嗽有痰來表現,往往會拖上一至二個月之久,我們稱為氣喘。若父母當中一人具有過敏體質,則生下的小孩有二分之一會有過敏病的可能。假如父母兩者皆有過敏,生下來的小孩得到過敏的機會也會提高。萬一父母都有過敏病,生下來的第一胎也是過敏兒,那下一胎再生出過敏兒的機會幾乎是百分之百了。有過敏體質的小朋友不一定會有症狀,但是如果一直接觸到後天過敏原或刺激物,則上述之過敏症狀就會出現。過敏的表現很多樣,包括蕁麻疹、濕疹、氣喘、過敏性鼻炎,甚至不明原因的夜啼、腹絞痛、腹瀉、嘔吐等。過敏病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表現,一歲以前的孩子容易對食物過敏,常表現出皮膚或腸胃道症狀,如:異位性皮膚炎或食物過敏。大約兩歲後,腸胃道症狀會逐漸消失,三、四歲後,開始上托兒所、幼稚園,易接觸病毒感染會經常感冒,鼻過敏或氣喘開始發作,許多孩子至此開始惡化成鼻竇炎、中耳炎等。青春期是氣喘能否控制良好的關鍵期。若拖至青春期後才治療,往往很難根治了。過敏兒的診斷和治療都不是很困難,找出過敏原並適當的避免,是戰勝過敏病的第一步。就如同上述第三個例子一般,許多過敏兒不一定會表現出喘息聲,而以咳嗽有痰來表現。所以被當作感冒、氣管炎、肺炎、慢性支氣管炎來治療,常常延誤了數個禮拜。如果診斷治療正確,應該在幾天之內就可以緩解。找出過敏原的方法,台東基督教醫院 高羽璇醫師建議以下兩種方法較常見:1. 皮膚穿刺測試:這是連剛出生的寶寶都可以做的檢查,且較不具侵入性(不會痛)。由過敏科醫師以過敏原投予器沾取適量特異性過敏原試劑,所做的測試,十五至廿分鐘後即可判讀結果。2. 抽血測特異性過敏原:兩歲以上的孩童可以藉一次抽血而得知較完整的過敏原報告。

新陳代謝症候群

新陳代謝症候群

新陳代謝症候群在中國古代泛稱為「帝王病」(吃吃喝喝,太好命)。1988年Reaven臨床觀察,提出胰島素阻抗是新陳代謝症致病原因假說。1991年Ferrannini開始觀察研究「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發生」與「胰島素抗性及高胰島素血症」有密切的關係。胰島素阻抗主要原因為循環中有過多游離脂肪酸,這些游離脂肪酸來自脂肪組織。它們在肌肉抑制了胰島素的作用,減少肌肉對血中葡萄糖的利用,使得血糖上升。而血液中過多的葡萄糖,便造成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代償胰島素阻抗。血中高胰島素與游離脂肪酸也會導致一連串的發炎反應,併發血脂異常與血壓增高,最後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台東基督教醫院 黃信揚醫師指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臨床意義,就是會增加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風險,罹患糖尿病機會上升。而患有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男人在十年內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有10~20%。其實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與現代人生活型態不正常因素有關,包括不正確的飲食、缺乏規律運動、異常肥胖(尤其是中廣型身材、腹部肥胖)。當身體已有符合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跡象,建議找家庭醫學科或內科醫師諮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平時也很容易自我檢測,只要定期量量血壓與腹圍、再加上驗血檢查,即可知道自己是否已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如果本身已經為糖尿病患或有心血管疾病,則應該更積極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正因為身體過多內藏脂肪組織產生游離脂肪酸造成胰島素阻抗,「減重」是改善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第一要務。肥胖病人以半年內減重7~10%為目標,減重可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血壓與血脂。

整形也有分季節,網友青睞的秋冬整形術

整形也有分季節,網友青睞的秋冬整形術

整形手術是在手術房進行,溫度、濕度,都控制得好好的,所以沒有季節之分;但是一旦離開手術房,部份術後護理工作,都要在非手術房以外的地方完成,難免就要考量到溫度和濕度的問題了。所以整形也是有分季節的。究竟適合秋天的整形手術有哪些?愛美的帥哥美女們又喜歡在秋冬季,進行哪些整形術呢?喬美整形外科診所公佈一項調查顯示,網友們最喜歡在秋冬季進行的整形術當中,抽脂高居排行榜第一名,其次是拉皮,其他依序是除狐臭、痘疤磨皮、隆乳。喬美整形外科診所分析這項排行主要原因,幾乎和術後護理有關,特別是「不會流汗」、「不擔心曬黑」等因素,讓網友們認為在這個季節進行手術,是比較放心的,加上天氣涼爽,有助術後照護,也會讓術後的效果更好。現在就來分析排行榜前五名,之所以能被網友們青睞的原因。第一名:抽脂一般而言,抽脂手術完成之後,在三到六個月之內,多要穿上專業的塑身衣來調整和雕塑體型,如果手術時間選擇在夏天,除非24小時都待在冷氣房,否則以台灣酷熱的夏季氣候,實在沒有多少人會受得了。相反的,如果選擇在秋天和冬天,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天氣涼爽多了,身體多穿了一件塑身衣,反而有保暖的效果,患者持續下去的意願高,術後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加上六個月「到期」之後,正好是春、夏的季節,天氣漸漸變熱了,正是大秀身材的好時機。第二名:內視鏡五爪拉皮內視鏡五爪拉皮的傷口在髮際線,雖然傷口小到從外觀上看不出來,但揮汗如雨的夏季氣候,難免也讓人受不了,選擇在秋冬做拉皮手術,感覺又完全不一樣了。曾有一位女網友表示,去年母親節的時候,她幫媽媽支付了拉皮手術的費用,準備當成是母親節禮物送給媽媽,沒想到媽媽遲遲不去「領取」,一問之下才知道,媽媽考量到術後的傷口照顧問題,所以一直延到秋冬季才去和醫師安排手術時間,原來老人家顧慮得比較多,擔心夏天天氣熱,臉上容易流汗出油,會影響到傷口的癒合。這位女網友還打趣地說:「果然薑是老得辣。」顧慮得較周到。媽媽對於術後效果滿意極了。第三名:除狐臭狐臭有夠臭,這種臭真的讓人很受不了,特別是在夏天的公車上,真的沒幾個人受得了。夏天汗流不止,正是狐臭患者不喜歡在夏天做除狐臭手術的原因,因為太容易流汗了,但在涼爽的秋冬季就沒有這層困擾,喬美整形外科診所醫師表示,現在的狐臭手術多採行內視鏡旋轉刀來切除狐臭腺體,雖然傷口只有一公分,但也需要1-2週的恢復期,選擇在秋冬季進行,少了流汗的困擾,自然有助於傷口的復原。第四名:痘疤磨皮臉上的坑坑洞洞、疤痕累累,藉由鐳射或鑽石顯微磨皮,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但術後照顧的好與不好,又悠關到復原的程度和治療的效果,所以一般而言,大多數的專業醫師也都會建議患者選擇在秋冬季來進行磨皮手術。喬美整形外科診所醫師指出,不管是做鐳射或是鑽石微雕,都有「先破壞,再建設」的原理,即先行破壞表層坑坑疤疤的組織,再添加一些營養素來增加肌膚的彈性,讓肌膚能重新再生,但在這個術後護理的過程中,最擔心的就是曬到太陽,因為一旦接觸到過多的陽光,容易造成反黑現象,會大大影響到治療效果。秋冬季的陽光比較溫和,當然也就沒有這層擔心了。第五名:隆乳隆乳的季節性並不強,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只要放入填充物之後,效果立即可見,且術後照顧主要在護理按摩,不需穿緊身衣,但為何也會被票選進入「前五強」,有網友反應,是因為「激凸」的問題。調查顯示,曾經做過隆乳手術的人,大多不喜歡讓人家知道,也鮮少會大辣辣地對外宣稱:「我做了隆乳手術。」選在秋冬季進行有個好處就是,一件一件厚重的冬衣,正好可以遮掩「突然隆起」的雙峰,讓大家「慢慢」去「感覺」、去適應;但夏季就不同了,衣服單薄,怎麼樣都掩蓋不住,也瞞不住。選擇在秋冬季來豐胸,就不怕「激凸」之後的困擾了。

鑽石顯微精密磨皮治凹洞

鑽石顯微精密磨皮治凹洞

去斑、除毛、除皺、去痘疤、治凹洞……;紅寶石鐳射、鉺雅各鐳射、釹雅各鐳射、脈衝光、飛梭鐳射第一、第二代……。這麼多的治療名目,你搞懂了嗎?如果不懂,這是正常的,美容醫學日新月異,不斷推出新的儀器,除非是專業人士,否則真的會把人搞到頭昏、眼花瞭亂。一位臉部滿是痘疤,並夾帶如月球表面般凹洞的酷哥,很希望藉由療程來改善臉部的問題,但是上網查詢了一堆資料,什麼最新的第二代飛梭鐳射、二氧化碳鐳射、鉺雅各鐳射……,各種療程琳瑯滿目,多如繁星,但還是不清楚,究竟哪一種療程是最適合他?最有效?況且一個最新的療程動輒十餘萬、數十萬,對一位才剛從學校畢業沒多久的社會新鮮人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喬美整形外科診所醫師表示,鐳射是利用光波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不同的鐳射有不同的波長,相對的,也有不同的功能,在治療時,必需依患者的狀況,選擇最適合的療程,但要提醒的是,最新的儀器、最貴的療程,不見得就一定最好、最有效,還是要依患者的肌膚狀況來判定,有時候,傳統且經濟的治療方式,反而能收到最好的成效。喬美整形外科診所醫師針對上述酷哥的症狀指出,傳統的鑽石顯微精密磨皮,對於治療凹洞和痘疤的效果都很不錯,很適合經濟狀況不是很寬裕的社會新鮮人或是學生族群。鑽石顯微精密磨皮是利用鑲在微雕管面的鑽石晶體,運用鑽石顆粒大小的微雕管,調整吸力小大來控制角質的深度,可以直接破壞表層的皮膚,進到真皮層,促進皮膚的再生功能。鑽石顯微精密磨皮在治療之後,約有2-3個星期的恢復期;第一個星期皮膚會呈粉紅色狀況,第二星期則會轉化成唇色,到了第三星期則會呈現出淡粉紅色的肌膚,大約二次的治療之後,凹洞和痘疤的情形,就會有很明顯的改善。雖然恢復期較長,但如果術後照顧妥當,效果絕不亞於費用較昂貴的鐳射,很適合剛從學校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或是學生族群。許多患者往往喜歡跟著流行走,現在流行什麼療程,就要依樣劃葫蘆,常常一到了診所,就直接向醫師表示,想做最流行、最新的療程。喬美整形外科診所醫師認為,醫學儀器不斷推陳出新,固然可以嘉惠更多族群,提供更多的選擇,也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但對患者而言,每個人的體質、膚質都不同,在治療的同時,必需就自己的肌膚狀況、經濟能力來加以考量;新不見得最好、貴也不一定有效,最重要的是要選對有經驗、有口碑的醫療診所和專業醫師,才能提供最妥善、最符合經濟效益的療程。

乾癬的治療

乾癬的治療

《乾癬日間看護療法》據統計,有效患者經一個月療程,平均可維持5個月好轉。在臺灣因此種治療方式因醫院及患者都需要較多人力、空間及時間投入,因此僅有高雄長庚醫院提供。替代方式則是以1931年提出的修正型Goeckerman療法,於夜間居家塗抹焦油,再到醫院照光。但此種方式對上班族或學生仍有不便,因此也不易普及。《照光療法並不是只有一種》照光療法所運用的方式有很多,有單純的照射陽光(有時搭配特殊浸泡藥水)、傳統寬頻中波紫外線、窄頻中波紫外線、超長波紫外線、psoralen搭配長波紫外線(PUVA)、 psoralen搭配窄頻中波紫外線、合併中長波紫外線,而給予感光劑psoralen方式又分為口服、浸泡、塗抹、塞劑,而照射次數的密度、劑量也明顯影響到療效,因此即使曾經接受過照光治療無效,仍然可以考慮再接受照光治療。《住院治療乾癬會不會較快好》由於乾癬一般並無生命危險,因此目前世界趨勢是逐漸減少乾癬住院,蔡呈芳 醫師表示一般只限於 (1) 急性紅皮症,膿庖,或病灶迅速擴大;(2) 門診治療,產生併發症等情形。另外由於照光是中度以上乾癬主要治療方式,但每周需至門診2~3次,因此對於病灶侵犯,大於體表面積四分之一,且經門診治療4週以上,仍無法控制良好者,如果居住場所距照光設備較遠者,也可考量住院,住院其間會搭配外用藥劑塗抹或浸泡,也會有額外的幫助。其實如果有可能,也可在醫師指導下,以居家處理或日間留院方式取代住院治療。《乾癬除了藥物外,有沒有其他治療方式》目前對乾癬的治療,強調全方位治療,不只是藥物,除了藥物外,日照也有幫助,作好皮膚保養、調節生活作習、放鬆心情,也很有幫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