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凡抓過必留下痕跡----談皮膚劃紋症

凡抓過必留下痕跡----談皮膚劃紋症

皮膚劃紋症是屬於蕁麻疹的一種。所謂蕁麻疹,是一種皮膚會出現像蚊子叮的包,或是大面積皮膚的浮腫的皮膚病。蕁麻疹的疹子會很快的發出來和消失,又很快的在其他部位發出來,因為來去如風,又稱為風疹塊。蕁麻疹的疹子在醫學上叫做膨疹,其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真皮內微血管擴張,導致血管內水分流出,造成暫時性的真皮水腫所導致。會造成蕁麻疹的原因很多,像是常見的藥物、食物、病毒感染、灰塵等,還有一大類是經由物理性及外界的刺激所引發的蕁麻疹,叫做物理性蕁麻疹。這些刺激包括震動、壓力、冷、熱、陽光甚至接觸水等。物理性蕁麻疹通常侵犯年輕的成年人,據估計,未被診斷出來的物理性蕁麻疹,約占所有慢性蕁麻疹的20%,和一般蕁麻疹不同的是,物理性蕁麻疹中除了壓力性蕁麻疹可持續數小時外,通常在30~60分鐘內消退,而一般蕁麻疹病灶則可持續數個小時。皮膚劃紋症是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的一種,搔抓、用毛巾摩擦皮膚或皮膚輕微的受傷,都可導致發癢及膨疹。皮膚劃紋症又可分為兩大類【立即性的皮膚劃紋症】國外統計約5%的人有此現象,是最常見的物理性蕁麻疹。患者通常先感到皮膚搔癢,用手搔抓後形成一條條線狀的膨疹,乍看之下好像被人鞭打過似的。不只是搔抓,其他如頸圈、衣服的袖口輕微的摩擦,都可導致膨疹發生。立即性的皮膚劃紋症通常侵犯年輕男性,病情通常在傍晚時加重,在膨疹發作前大多會癢,膨疹通常在兩小時內消退。皮膚劃紋症除了皮膚外,不會侵犯黏膜,但是性交會導致患者陰部黏膜浮腫。皮膚劃紋症大多數發生原因不明,少數會在疥瘡後、病毒感染後、使用盤尼西林類抗生素後,或是情緒不佳時發生;皮膚劃紋症不會合併全身系統性疾病、異位性體質、食物過敏或是自體免疫疾病。皮膚劃紋症是非常慢性的病,平均持續可達5~7年。【遲發性的皮膚劃紋症】遲發性皮膚劃紋症很少見,在摩擦皮膚後至少三十分鐘才發生(通常1~6小時後發生),持續達24~48小時後消失。在治療方面,如果搔癢的症狀不明顯,通常不需要治療。如果患者非常敏感,對於很輕微的皮膚刺激都會持續的起反應,可以使用口服抗組織胺來治療,效果非常好。嚴重性的患者,則需要持續性的低劑量抗組織胺,來控制病情以減少發癢。對於皮膚劃紋症而言,預防是非常重要的。在預防上,要減少摩擦皮膚,所以不要穿太緊的衣物、鞋、襪,皮帶不要紮的太緊,以免刺激蕁麻疹的發作。

一個人得疥瘡,全家都得治

一個人得疥瘡,全家都得治

早上醒來時,肚子、身上總留有不少的抓痕。幾天後,忽然發現左手的手指縫出現了一顆癢得要命的小水泡,前往皮膚科求診,確定得到了疥瘡。推測感染的來源是一位月初時,在急診室的病患,這位患者的全身滿是脫皮及皮屑,雖然我戴了手套幫他抽血,沒想到卻經由醫師服接觸到他的皮屑而傳染。當他住院以後,照顧他的三班護士無一倖免的遭受感染。因為他所患的是挪威型的疥瘡。這是一種傳染力最強的疥瘡,常發生於免疫不全或長期臥床的患者。病患身上通常有數萬到數百萬隻的疥蟲,一般免疫正常的疥瘡患者,身上通常只有十至二十隻疥蟲,所以傳染力特強。大多由人與人之間親密接觸所傳染,偶爾可見被不乾淨的貓或狗傳染的病例。在初被傳染的二至四週為潛伏期,病患通常沒有任何症狀。之後患者會出現除了臉部以外全身搔癢,尤其半夜癢的特別厲害。由於疥蟲喜歡寄生在人體皮膚較柔軟的部位,所以好發於手指縫、手腕內側、腋窩、乳頭、肚臍周圍及小腹、陰部、臀部及大腿等處,出現許多針頭大小的紅疹或水痘,疹子雖小,卻是奇癢無比。另外在腋窩、臀部、陰囊及陰莖上,則可見五至十毫米的紅色結節,叫做疥瘡性肉芽腫。小孩的疥瘡則可能長在手掌、腳掌及臉上。疥蟲只有零點二至零點四毫米大,肉眼不容易看到。母疥蟲在人體皮膚的角質層中挖坑道,不僅沿路生蛋,還把糞便等排泄物遺留在坑道中。因為疥蟲最喜歡攝氏三十七度左右的環境,冬天厚重衣物保暖下的皮膚溫度較高,所以疥蟲在冬天最為活躍,疥瘡也在冬天較為流行。疥蟲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搔癢,是人體對其糞便產物過敏所致,並不是因為疥蟲的叮咬所造成的。疥瘡的傳染途徑為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接觸,偶爾也會經由患者睡過的床鋪或蓋過的棉被所傳染。疥瘡易在擁擠或衛生差的團體中散佈,例如在軍營、監獄、安養院、工廠宿舍或學生宿舍、旅館等受感染的個人,很容易帶回家中,導致全家成員傳染。疥瘡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自頸部以下全身塗抹滅疥蟲的藥水或藥膏,任何皮膚的皺摺及指甲下方都不能遺漏,塗完藥後不能洗手。因為疥瘡感染初期是沒有症狀,所以親密接觸的家中成員、親友或同事,不論有無癢感或皮診,最好都一起治療,以防止乒乓傳染。而患者所使用過的貼身衣物、毛巾、床單及被套等,都需以六十度以上的熱水燙過,或是以熨斗熨過,或以烘乾機烘烤五分鐘以上,來殺死疥蟲,而不適合煮燙的棉被、毛毯則可裝在塑膠袋中綁緊後,放置二週再使用,因疥蟲會在兩週內餓死。由於疥瘡醫好後,皮診及輕度搔癢仍會持續約一個月左右,應繼續到皮膚科門診治療。感染疥蟲的症狀為全身搔癢,許多病患常被當作過敏治療,經常是治療了許久而不見改善,反而越來越癢,疹子越來越多,甚至全家都癢了起來,好像全家都過敏似的。而且半夜特別癢,手指縫特別癢,臉部卻不癢,且在手指縫、腋窩、乳頭、肚臍、陰部、臀部等皮膚柔軟處,長了奇癢無比的紅疹。如果讀者有以上的症狀,最好儘快找皮膚科醫師求診,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親密接觸小心陰蝨上身

親密接觸小心陰蝨上身

陰蝨是一種很古老的疾病,在數千年前就有記載。專門吸食人血的人蝨不會傳染到寵物,也不會由寵物傳染給人。陰蝨的傳染途徑是親密的接觸(例如性交),睡同一張床(床單或被子傳染),共用毛巾、共穿內褲等,其中以性交傳染最常見。據估計,陰蝨是傳染性最高的性病,如果性伴侶有陰蝨,一次性交傳染率可達90%以上,而梅毒或淋病一次性交的傳染率約30%。陰蝨通常侵犯陰部毛髮處,對於較多毛的患者,更可能傳染到腹部、胸部、大腿小腿、腋下、鬍鬚等部位,甚至可傳染到頭髮及小孩的眼睫毛。在臨床表現方面,大多數患者都會非常癢。很多患者知道有東西在腹股溝爬動,但大部分的患者沒有看見到陰蝨,也不了解這個疾病。約50%的患者有發炎反應,大多是很輕微的,以致於臨床上沒有明顯的皮膚疹子。太晚求醫的患者,可能出現廣泛的發炎,甚至腹股溝的淋巴腫大。偶爾,可以在腹股溝及小腹,發現特異性的1~2公分大的灰藍色的斑點,這是因為陰蝨叮咬後,造成真皮深層血鐵質堆積所導致。在2004年一月份,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及北美皮膚科臨床教學雜誌,不約而同的各有一篇討論人蝨的文章。文中特別指出,陰蝨患者30%會合併其他性病,所以篩選愛滋病、梅毒、淋病、單純皰疹、病毒疣、批衣菌等性病是很必要的。在治療方面,有數種可殺死陰蝨的外用藥物,使用的方法是塗抹在乾燥的陰毛上,停留5~10分鐘後洗掉。因為在濕的毛髮上,藥物的濃度會遭到稀釋而影響藥效,所以必須擦乾後再塗藥。因為許多藥物,無法百分之百殺死蟲蛋,所以一週後須再次塗藥,以殺死後來孵化的蟲蛋。如果藥物治療失敗,首先必須考慮是否塗抹時間太短,藥物是否遭到稀釋,以至於無法達到有效的殺蟲濃度,藥物劑型的不同也影響藥效,以及患者再度被未治療的人所感染等因素。其次才考慮到抗藥性的問題,如果多次治療失敗,可以考慮剃掉所有毛髮,或給予口服藥物Bactar三天來治療。

炫麗紋身貼紙,過敏惹上身

炫麗紋身貼紙,過敏惹上身

三月初,和家人前往墾丁渡假,在當地閒逛時,經過ㄧ家大排長龍的商店,仔細ㄧ看原來是販售紋身貼紙及相關產品的商店。近年來紋身貼紙愈來越風行,主要的原因在於這是一種裝飾身體的樂趣,也是最新的流行,加上不會疼痛,沒有像傳統刺青可能導致愛滋病或是肝炎的危險性,價位便宜,效果可以持續數天之久,以及可以在身上任何部位貼,容易被移除等優點,所以越來越普遍。日前新聞中有一位11歲小朋友,因為被父母親在額頭貼上「必勝」的紋身貼紙,引起的皮膚的紅腫、發癢等過敏反應,而到台北的皮膚科求診。這是患者對於接觸皮膚的物質產生過敏反應,是屬於第四型的遲發性過敏反應,也就是所謂的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這樣的過敏反應,通常在接觸過特定的過敏原二至三天後,皮膚出現紅腫、浮腫斑塊,甚至合併小水泡。會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東西很多,紋身貼紙也是其中之ㄧ。依據文獻報告,許多對紋身貼紙過敏患者的貼膚試驗,會對於對次酚二氨(Para-phenylenediamine,PPD)有強烈的過敏反應,也就是說許多患者的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是由紋身貼紙中的PPD成分所引起的。紋身貼紙通常含有指甲花染料,純的指甲花染料的安全性較高,不純的指甲花染料如果混合有PPD成分,就很有可能引發過敏,甚至導致患者終身都會對PPD產生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另外,有文獻報告指出,黑色指甲花染料中也可能含有PPD成分。對於PPD過敏的患者,也可能對於下列成分有交叉性過敏反應,例如:對氨安息香酸(PABA)類的防曬成分,偶氮或是可分散的紡織品染料,半永久性的染髮劑,對氨水楊酸(Para-aminosalicylic acid)等化合物。皮膚科彭賢禮醫師指出,臨床上曾碰過到泰國旅遊貼紋身貼紙過敏的患者。其它曾被報告過有危險性的黑色指甲花染料的國家還包括土耳其、澳洲、菲律賓、印尼、印度、埃及、希臘、西班牙、南非、墨西哥、夏威夷等。目前台灣也出現類似的產品,可以預見的未來,此種的紋身貼紙在全世界可能會更加常見。使用紋身貼紙的風險,除了上述可能會對PPD或是類似的成分出現過敏反應外,還包括發炎後的色素脫失或是色素沉澱,苔癬樣的反應,以及永久性疤痕的形成等。因為紋身貼紙可能會有上述的危險性,最好盡量不要使用此類產品。對於想要使用此類產品的患者,建議如果在旅遊時或是外地要貼此種產品,最好堅持用純指甲花染料的產品,避免用黑色的指甲花染料,以及使用前最好先看產品標示。如果是在家使用此類產品時,建議選用不含PPD成分的產品;大面積使用前,最好先貼ㄧ小塊皮膚區域數天至一周,如果沒有反應才使用;另外要確定皮膚是完全正常時才可以使用。

為何每天睡得飽,黑眼圈依舊在?

為何每天睡得飽,黑眼圈依舊在?

上眼皮的皮膚,是人體的皮膚最薄的區域,下眼皮的皮膚也很薄,所以皮膚下方堆積的黑色素、血色素,很容易會顯現出來,呈現像熊貓樣的黑眼圈。【黑眼圈的成因包含】《眼睛周圍立體結構的關係》眼眶較深、眉骨較突出,都會使得照射在下眼皮光線的反射減少,甚至形成陰影,也就形成了視覺上的黑眼圈。彭賢禮皮膚科診所 彭賢禮 院長建議,只要適當的化妝技巧,利用化妝品增加反射光的量,就可以得到改善。 《先天遺傳性的黑眼圈》先天性眼睛周圍色素較多,好發於膚色較黑的人,即使不熬夜也會有黑眼圈。《血管型黑眼圈》眼睛周圍靜脈回流差所導致。此類型的黑眼圈,多半呈現紫黑色,且會因為睡眠不足或是過敏性鼻炎,使得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而產生或加重黑眼圈。《色素沉澱型的黑眼圈》例如有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或是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患者,因為搔癢而長期搓揉,會導致皮膚發炎,形成發炎後的色素沉澱。眼皮因為很薄,所以特別容易有過敏產生,舉凡洗面乳、眼霜、臉部乳液、眼影甚至指甲油,都可能是眼皮的過敏原。《皺紋型的黑眼圈》因為皮膚乾燥、紫外線的傷害以及皮膚老化,使得皮膚組織缺乏彈性,導致皺紋增加、眼皮下垂,使得皮膚看起來較黑,這是老化型的黑眼圈。《混合型黑眼圈》混合色素型、血管型或皺紋型。彭賢禮皮膚科診所 彭賢禮 院長表示,在日常生活保養方面,不論是何種的黑眼圈,都要注意不要熬夜、生活作息保持正常,忙碌的人尤其注意,找時間讓自己平躺,讓眼部附近的血液可以正常回流。並且少曬太陽及注意防曬,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會使得黑眼圈顏色加深。選用適當的保濕眼霜,以免皮膚過度乾燥,甚至造成細紋的形成。熱敷以及輕微的按摩也稍有幫助。此外,注意選用適合度數的眼鏡,讓眼睛有固定的休息,避免眼睛過度疲勞。

化妝水改善粗大毛孔,只有暫時性效果

化妝水改善粗大毛孔,只有暫時性效果

彭賢禮皮膚科診所 彭賢禮 院長指出,市面上一些號稱可以改善毛孔的保養品,例如所謂有收斂作用的化妝水,大多數只有數小時的暫時性效果。醫學上,可以有改善毛孔效果的藥品包括:外用的維他命A酸、果酸(甘醇酸)、杜鵑花酸等。但是這些藥物要發揮功效,需要塗抹至少2~3個月的時間,建議患者需要很有耐心的使用。此類的藥物對於改善毛孔堆積型的毛孔粗大效果不錯,其中的維他命A酸、甘醇酸還有抗老化的效果,對於老年型的毛孔粗大也有幫助。保養品方面,可以使用一些維他命A的衍生物,例如A醛、A酯,或是左旋維他命C,對於增加真皮層的膠原纖維都稍有幫助。此外,適當的使用防曬乳液,可以減少紫外線的造成的皮膚老化。另外,彭賢禮 院長則建議,高濃度的果酸換膚或是鑽石微雕,配合粉刺清除術,可以去除角質、減少毛孔堵塞,進而疏通毛孔以及縮小毛孔。【醫學美容治療】● 脈衝光的治療:療程為六次,治療後皮脂腺的活性會下降,可以減少臉上出油的情形,還可以有效的縮小毛孔。● 染料雷射治療:利用染料雷射回春術治療,可以增加真皮層的膠原蛋白數量,不但有回春的效果,也增加毛囊立體結構的支撐力,所以有縮小毛孔的作用。● 冷觸雷射的治療:冷觸雷射主要用於治療細紋,以及青春痘的凹洞性疤痕,其原理就在於刺激真皮層的膠原纖維增生,所以冷觸雷射也有縮小毛孔的作用。

保濕很重要,因為男人女人都是水做的!

保濕很重要,因為男人女人都是水做的!

有句話說「女人是水做的!」要能夠看起來「水水的」,就要注重皮膚的保水度,也就是保濕。其實以皮膚科學的觀點,男人女人都是水做的,因為人體的70%是水分,皮膚的含水比率也差不多。如果皮膚的含水量降低,尤其是角質層的含水量降低,就會導致皮膚乾燥,甚至形成細紋、裂口,加速皮膚的老化。保濕類的保養品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持皮膚的濕潤,也就是保住皮膚所含有的水分。這方面的功能需要具有幫皮膚加水的功能(濕潤劑的功效,Humectant),以及防止皮膚水分散失的功能(潤滑劑,Emollient)這兩大項。【濕潤劑】濕潤劑常見的有尿素、乳糖酸、胺基酸及玻尿酸等,其中玻尿酸一個分子可以抓住五百個分子的水分,濕潤能力最強。但是光有濕潤仍然不夠,還需要能防止水分蒸發的成分(潤滑劑),否則即使濕潤劑功效很好,效果也無法持久。【潤滑劑】潤滑劑包含一些脂肪酸、磷脂質、動物性油脂、植物性油脂以及凡士林等,其中以凡士林的潤滑功效最好,但是由於太過油膩、黏稠,所以常用於護手霜中,而少用於臉部的保養品中。所以保濕分為兩大項,給皮膚加水(濕潤),也就是開源的工作,以及保住已有的水分(潤滑),也就是節流的工作。保濕類的產品,有些只有濕潤的功能,有些只含有潤滑的功能,有些則是兩種功能都有。至於一般人常用來保濕的化妝水,其中常含有就酒精成分,酒精揮發很快,而且揮發時還會帶走水分,常常會使皮膚更為乾燥,反而有害於皮膚。建議使用溫泉水代替化妝水,如果要使用化妝水,最好用不含酒精的產品,並且使用後立刻擦上乳液或是乳霜來保住水分。有患者認為,既然皮膚太乾燥,最好用純油性的保濕產品,而且只擦這種純油性的產品,其實這樣是不夠的。對於皮膚非常乾燥的患者,擦纯油型的保濕產品(例如凡士林),只能保住皮膚原有的水分,但是皮膚就是非常乾燥缺水,只有節流是不夠的,必須先補充皮膚的水分,例如使用溫泉水先噴臉,輕輕擦乾後,趁皮膚剛吸收水分,馬上擦上含有濕潤的保濕乳液,再擦上潤滑功能強的產品,才算是完整的保濕。對於皮膚極度乾燥的患者,可能擦了好幾種保濕乳液、保濕霜都效果不彰,其原因在於所補充的水分,對於極度乾燥的皮膚猶如杯水車薪。就像是乾旱已久、呈現龜裂的土地,下一點小雨是不管用的。對於這樣的患者,建議使用保濕面膜,可以在短時間給皮膚大量的加水,敷完後馬上接著擦保濕乳液,以及保濕霜來保住水分,如此可以快速的改善。有些痘痘患者皮膚很油,因此時常使用吸油面紙擦臉,有不少患者因為時常摩擦,造成皮膚粗糙、脫屑,像這樣的患者雖然皮膚很油,也可以適當的使用保濕乳液來改善脫屑狀況。所以,皮膚的保濕包含爲皮膚加水,可以用化妝水或是有保濕的精華液來達成;其次是保水的工作,可以藉由含有潤滑功能的保濕乳液或是保濕霜來達成。選擇適合的保濕產品,可以讓你看起來水水亮亮,不再是乾妹妹或乾弟弟喲!

單純疱疹,難纏毛病

單純疱疹,難纏毛病

自認為擤鼻涕導致鼻子破皮,和以為因為感冒、火氣大,引起嘴巴破的病人。這兩類病患其實都是罹患了同一種的皮膚病-單純疱疹。單純疱疹發生在嘴唇周圍及口腔內稱之為唇部疱疹,大多數的人在兒童時期就已經藉由父母親吻而感染了唇部疱疹。約九十﹪的人第一次感染病毒時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只有約十﹪的小孩會出現發燒、喉嚨痛、嘴巴及口腔出現水泡等嚴重的症狀,初次感染後,病毒會穿過皮膚沿著神經躲到神經節內,巧妙的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並且一輩子都生活在裡面。單純疱疹最令人困擾之處,是它會不斷的反覆發作,當人因為生病、發燒、感冒、受傷、疲勞、熬夜、精神壓力大、拔牙、月經週期或是大量曝曬太陽後,躲在神經節內的病毒大量複製病沿著神經散佈,導致疱疹在同一位置的複發,在復發的二十四小時之內,會先出現刺痛、搔癢或灼熱等前驅症狀,之後才出現水泡及破皮,約經一至二週後癒合,疱疹發作的頻率因人而異,相差甚多,有人幾年才發做一次,有人一年復發十次以上。疱疹的傳染途徑為直接接觸傷口或分泌物所引起,由前驅症狀期到水泡癒合前,都有可能傳染到身上其他部位或是傳染給他人,在疱疹發作期間應注意下列事項以避免傳染:1、不要用手指碰水泡(擦藥最好用棉棒擦),如果不小心摸到水泡應儘速以肥皂洗手、手指摸過水泡再搓眼睛,可能引發疱疹性角膜炎,嚴重者將造成視力損傷,碰過水泡再摸生殖器,可能導致陰部疱疹,碰觸別人可能傳給他人。2、不要弄破水泡,也要避免刮鬍子刮破水泡,自己弄破水泡不會好得快,反而幫助水泡中病毒的散佈,同時手指頭也可能遭受感染,吸吮手指及咬指甲也要避免,以防止疱疹的擴散。3、避免傷口與人接觸,所以發作期間不要親吻別人,尤其是小孩子,以避免傳染給他們。4、有學者觀察到,病毒在皮膚表面、衣物、塑膠物品尚可存活達二十四小時,所以杯子、碗筷、湯匙、毛巾、肥皂、牙刷等,都要和他人分開以避免傳染。5、食物方面應該避免太燙、太鹹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及抽煙喝酒,以免刺激傷口。彭賢禮 醫師建議在治療方面,以解除疼痛,預防續發細菌感染為原則,可以使用口服止痛藥及抗生素藥膏來治療而特效的抗病毒藥物,不僅可以減輕病灶的嚴重度,更可縮短癒合的時間;而在預防方面,以保持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最為重要,所以要避免熬夜、晚睡、過度疲勞,適當的使用防曬乳液及避免過度曝曬。

老祖母洗碗法,當心富貴手發作

老祖母洗碗法,當心富貴手發作

富貴手又稱為主婦濕疹,是好發於手部的一種濕疹,患者以家庭主婦最常碰到,但是現代社會中需要時常洗手或接觸刺激物的職業,例如幼兒保母、餐飲業、老師、醫護人員、美容美髮師及清潔人員等也是好發族群。【發生有兩大原因】一、是先天的特殊體質,使患者手部皮膚油脂易受破壞導致乾燥、脫皮,使得皮膚通透性增加,很容易再受其他物質的入侵及刺激,而產生濕疹變化。二、是後天刺激過度,手部皮膚受到天然或化學物質反覆刺激。刺激物包含水、肥皂、洗衣粉、洗碗精、冷洗精、衣領精、漂白水、洗髮精等各類清潔用品,以及汽油、酒精、有機溶劑、油漆、地板臘等;另外像蔬菜、水果、生肉、內臟、海鮮,以及蔥、薑、蒜、辣椒等辛香料也都會刺激皮膚。【在預防及保養上,必須注意下列事項】《減少接觸刺激物》多用洗衣機與洗碗機等自動化的電氣用品。為了避免手部濕了又乾,乾了又濕,而加重損傷,家事最好集中一起做,平時少洗手,少用肥皂,最好以不含皂鹼的清潔用品代替肥皂;因為太熱或太冷的水都很傷皮膚,所以水溫以溫水為宜;洗手時要衝乾淨,尤其注意藏在指縫的污垢或清潔劑。《隔離刺激物接觸皮膚》要減少雙手受刺激的機會,養成戴手套做事的習慣。做碰水的家事時,要戴兩層手套,內層為吸汗的棉質手套,外層為防水的塑膠手套。棉手套被汗水浸濕時就要更換,不可只戴塑膠手套,因為在汗水和污垢浸濕下的雙手,更容易遭受過敏原或刺激物的侵入而導致富貴手惡化,每工作三十至六十分鐘,最好暫時脫下手套讓雙手透透氣。做不碰水的家事時,最好戴棉手套做,可以防止手被弄髒後,需洗手而刺激皮膚。外出騎機車時,則要戴防風的皮手套,以避免冷風吹襲下,加重富貴手惡化。《勤擦護手霜》最好一洗完手,馬上塗抹護手霜。平時覺得手部乾燥時,隨時塗抹。護手霜以較油性的為佳。《減少摩擦手部》皮膚乾燥下摩擦容易破皮及加重濕疹的變化,所以要避免扭乾衣服、毛巾等動作。此外還要減少撕掉皮屑的行為。觸摸報紙、粉筆也會吸掉皮膚的油份及水份,乾燥的紙還會割傷皮膚,這些都會造成富貴手的惡化,最好能避免或是戴棉手套做。《避免戴戒指》可避免刺激物或清潔劑局部堆積,避免摩擦皮膚及預防戒指中的鎳過敏。彭賢禮皮膚科診所 彭賢禮 院長建議,在治療最常使用的是油膏型的濕疹藥膏。另外,使用含尿素或水楊酸的藥膏,則可以溶解角質提高皮膚的保水度。而經常使用護手霜,更是治療及預防上不可缺少的一環。富貴手是典型的預防重於治療的疾病,在治療至症狀消失且外觀正常後,仍需小心保護及保養至少四至六個月,手部皮膚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皮膚過敏的元兇,巧克力

皮膚過敏的元兇,巧克力

對於少數人而言,巧克力卻可能是引發皮膚過敏的元兇。筆者在臨床上就碰過好幾位對巧克力過敏的患者。研究顯示,巧克力中含有三百種以上的化學成分,難怪巧克力是常見可能引起蕁痲疹的食物之一。蕁痲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患者身上會出現搔癢性的浮腫紅疹,疹子大多在數小時內消失,但是新的疹子又不斷的在其他部位出現,整個病程通常在二至三週會痊癒。如果持續發作達六週以上的,就叫做慢性蕁痲疹。引發蕁痲疹的原因,常見的包括藥物、食物、吸入性的過敏原、蚊蟲叮咬、感染、物理性的原因,或是有潛在的全身性疾病等等。1、食物方面:最常見的有蝦、蟹、牡蠣等帶殼的海鮮類,魚肉、豬肉、蛋、起司、酵母、花生、巧克力、口香糖、芋頭、香菇、筍子、辣椒、水果中的蕃茄、草莓、芒果、奇異果、香蕉、優酪乳、牛奶、蛋、小麥、健康食品、以及食品添加物、色素和防腐劑等等。食物的過敏,通常在兩個小時內發生,少數會延遲到一天甚至兩天才發作。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蕁痲疹是一種個人的特殊體質,所以吃同樣食物的人,可能只有帶有這種特殊體質的人會產生蕁麻疹。食物的過敏還要注意所謂的交叉過敏,也就是對某種食物過敏的患者,可能對於類似的食物也會過敏,例如對花生過敏的患者,也可能對黃豆或是其他豆類過敏。對海鮮過敏的患者也常常有交叉過敏的現象。2、藥物方面:阿斯匹靈及其他解熱鎮痛劑、抗生素、利尿劑、止咳的可待因、X光攝影用的顯影劑、麻醉藥等等。另外要注意的是,中藥、眼藥水、以及自行購買的成藥(非處方用藥),也是可能會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時候藥物需要使用一段時間才會引起蕁麻疹,所以最近一個月內使用的藥物,都是可能造成蕁麻疹的原因。3、感染方面:慢性鼻竇炎、慢性牙齒及齒齦發炎、慢性膽囊炎、以及感冒或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統的慢性細菌感染,皮黴菌或是念珠菌等黴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等等。4、吸入性的過敏原:黴菌孢子、花粉、灰塵、動物的皮屑、揮發的化學物質、噴霧劑等等。5、全身性疾病包括:紅斑性狼瘡、甲狀腺機能亢進、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輸血反應、血管炎、腺癌以及淋巴癌等等。6、物理性的刺激包括:冷、熱、震動、水、陽光、壓迫或搔抓、運動等等。7、引起接觸性蕁麻疹的成分:植物的小刺毛、毛毛蟲、水母、藥物、頭髮漂白劑、化學物質、食物、衣物質料、唾液、化妝品、香水等等。8、荷爾蒙的影響:懷孕以及黃體素引起的月經前惡化現象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