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乳房變硬了?談筴膜攣縮Capsularcontracture

乳房變硬了?談筴膜攣縮Capsularcontracture

隆乳後,乳房變硬了,是放入之鹽水袋變硬了嗎?不是,鹽水袋本身不會變硬,是筴膜攣縮使你的乳房變硬。筴膜攣縮Capsular contracture隆乳中最常見的併發症是筴膜攣縮,約佔5%之隆乳病患。 那筴膜攣縮是甚麼怪東西?它指的是在鹽水袋四周產生的組織把鹽水袋包裹起來而使乳房變硬。為甚麼會產生此組織?這是因為當任何外來物如鹽水袋,人工關節,心率調整器等放入身體裡後,身體會形成一層膜把外來物包起來,這層膜稱為『筴膜』,即 capsule, 這不用驚訝,因組織的生成原先是個正常的癒合過程,但如組織太多、癒合太靠近鹽水袋就會使鹽水袋沒有足夠的空間伸展及滑動,如同我們用手用力擠壓氣球,氣球因而變硬且變形一樣,無伸展空間,那外形看起來就會變形變硬,像碗一樣倒蓋在胸口上,躺着站着都聞風不動,嚴重者病人會疼痛,故術後之按摩功課不能少,別忘了按摩乳房可使鹽水袋有足夠的空間伸展及滑動,是不能不做的。筴膜攣縮甚麼時候發生?其實每個隆乳女性都有不同程度之筴膜攣縮,請參考分類部份。它可發生在任何時候,最常見於術後前幾個月。因手術做出來的空間本來是用來放置鹽水袋,讓它有足夠的地方滑動伸展,但漸漸被纖維組織佔去,輕且看不出來,重則變硬變痛、外型變走樣。根據FDA調查顯示9%的隆乳女性在3年後會有第三至第四期之筴膜攣縮,此發生率在美國兩家大廠 Mentor 及McGhan都一樣( Mentor 調查人數為1264,而McGhan 為901人),一般鹽水袋比矽膠袋較不易有此併發症,而乳房重建者如乳癌患者切除乳房後之重建手術,得到筴膜攣縮之機率也較高。 筴膜攣縮以貝克 ( Baker) 分類法分為4期:第一期: 乳房觸感柔軟,外觀正常第二期: 乳房有點硬,但外觀正常第三期: 乳房變更硬目外觀變形 (外觀已看得出來)第四期: 乳房很硬、疼痛、外形有更多之變形第一及第二期不需手術治療,而第三期需手術把筴膜做處理。第四期則鹽水袋需重調位置,嚴重者甚至要把鹽水袋移除。一旦產生筴膜攣縮,手術後再發機率比其他患者高。可能形成筴膜攣縮之原因雖筴膜攣縮形成的原因仍不明確,大部份整形外科醫師仍相信,以下情狀可能增加您得到筴膜攣縮的機會:˙血腫˙血清腫˙細菌污染 : 切口於乳頭四周或乳暈時,因傷口經過乳腺而把細菌帶入或因環境或手術儀器處理不當而污染,污染不一定有症狀,有可能是無臨床徵候的,即是 subclinical,也可能導致細菌感染,造成發炎反應。˙血液傳來的發炎反應 (blood-borne infection)˙病人有自體免疫疾病˙乳房受到嚴重傷害˙古早前使用的矽膠袋滲漏或破裂 ˙放射線治療(不管術前或術後)˙哺乳或懷孕後˙抽煙,抽煙使血中氧氣降低,使癒合反應延長˙空間剝離不夠或後績空間維持不足˙體質特殊˙不明原因術後如何減少筴膜攣縮產生的機率呢? 很可惜,筴膜攣縮無可完全預防的方法,因身體經手術後產生之纎維組織,其實是『正常』的,但過度不當之生成,會使鹽水袋無法滑動伸展而外,而使乳房變硬而形成。其實,目前只知道筴膜攣縮是因此而產生,但無法了解的是為甚麼會發生在某個病人身上,而另一位病人在同樣的條件下則不會發生,也無法解繹為甚麽發生於某一側,而另一邊則沒事,也無法事先知道誰會得到此併發症。看完,你一定覺得很無奈,但以下幾件事,你還是可以選擇及嚐試,也希望你能做到的:手術空間剝離要充足 由各種隆乳技術而言,腋下隆乳在剝離乳溝及外側較困難。以空間剝離來看,經肚臍和從乳暈乳下最易剝出足夠之空間。故隱形隆乳(改良式經肚臍隆乳)筴膜攣縮機率比其他隆乳少。慎選方式很重要。˙按摩最重要,尤其是圓型壓迫運動,可平躺在硬地板上,用身體的力量去 『壓扁』鹽水袋,此方法可保持鹽水袋之滑動伸展所需之空間。˙術後一星期起服用維生素 E及accolate。維生素 E可使纖維組織中之膠原蛋白軟化,使莢膜變得較軟。鹽水袋比矽膠袋發生機率較低˙鹽水袋選擇置於肌肉下比肌肉上機率較低,因避免和乳房組織接觸,以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因乳腺原則上是對外開放的。另外,置於胸大肌肌肉下,在活動時也會『按摩』鹽水袋,也會減少筴膜攣縮之發生率。選擇手術不經乳頭或乳房組織也是同樣道理。˙ 手術減少組織傷害使出血量減到最少(如隆乳能不放引流管表示出血量低)。˙口腔保持清潔,洗牙預先吃抗生素或身上有傷口時服用抗生素以減少由血液傳來的發炎反應 (blood-borne infection)。˙術前術後不抽煙或二手煙,如無法禁煙,最少要少抽一點。˙超音波按摩,可減少水腫、幫助減少發炎反應,及促進癒合,也可減少筴膜攣縮之再發生率。超音波按摩是無痛、便利、無重大副作用之治療,隆乳女性接受度高,有預防及治療之功效。術後如需要可用超音波按摩, Dr. Jorges Planas 在2001年的研究發現有筴膜攣縮者如使用超音波按摩一年,其中83.8%會有改善。超音波按摩次數平均少於八次,他建議超音波按摩也可用於預防筴膜攣縮的產生。預防勝於治療在筴膜攣縮是最大法則。整形醫師做好醫師工作,隆乳女性做好病患的工作。整形醫師要手術輕巧準確,避免不必要的流血或發炎以免造成血腫或血清腫。而病人方面按摩是最重要的功課,也是甜蜜的負担。如能定時回診按摩效果更佳。 有甚麼藥物或維生素可治療或預防筴膜攣縮?維生素 E筴膜攣縮中子組織含量含有大量的膠蛋白索,維生素 E 可使纖維組織中之膠原蛋白軟化,而使莢膜變得較軟。從術後壹星期後開始,一天 800 IU 至 1000IU (臺灣劑量一般一顆是400IU)。accolate ACCOLATE 原是治療氣喘的舊藥,但是是治療筴膜攣縮之新藥。它的作用是抗發炎反應,可用於治療及預防筴膜攣縮。Dr. Larry schlesinger 於 2002年提出服用 accolate一至三星期後,隆乳後之乳房變得特別柔軟且外型變得更好看,因此有些病患因較嚴重之筴膜攣縮本來需手術治療,服用後則好轉。此效果對於早期發生筴膜攣縮,即發生於六個月內之案例的隆乳女性最有效, 但如筴膜攣縮很嚴重或時間持繼超過一年,外科手術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但如不適合再手術之病患,如乳癌病患接受放射線治療後造成筴膜攣縮,亦可服用來改善筴膜攣縮。服用方式是一天兩次,每次20mg,最常見的藥物副作用是頭痛 (12.9%),噁心(3.1%)。此藥不適用於有肝損傷,包括肝硬化的病患。˙papaverine此藥原是血管收縮劑,亦是平滑肌鬆馳劑,故可使血液流量增加,有些醫師認為可減緩筴膜攣縮之進展,但亦有醫師持反對意見。發生筴膜攣縮了怎麼辦?整形醫師或許會嚐試替你做閉合式莢膜切開法Closed capsulomy,此法是靠外在擠壓方法,試圖把形成的筴膜擠開,所以外觀完全無傷口,但病人會覺得短暫性疼痛,缺點是可能造成傷口內流血或鹽水袋破裂,且成效不高,早期即發生筴膜攣縮的案例較有效。超音波按摩及Accolate亦可使乳房變軟。但如第三期以上者,一般整形醫師會切開一小傷口把筴膜切開 capsulotomy 或切除 capulectomy,有時手術後會注射數類固醇藥物以減少組織發炎反應。以各種處置來看,筴膜切除是最成功的治療方法,但手術時間較長,且手術後身體可能仍會產生新的莢膜圍在鹽水袋四周,此時聽從醫師的指示吃藥及按摩以免又黏回來。故筴膜攣縮術後要勤按摩及按時吃藥,但預估其發生機率仍比較高,如再復發一般是再次手術後之三個月左右就開始有症狀產生,所以早期護理及在定時追踪方面一定要多放一些心思才行。

植髮/毛髮移植

植髮/毛髮移植

人體的毛髮缺少通常發生於頭部(禿頭),接下來才是眉毛、鬍鬚、陰部、睫毛等等。而影響原因大家都了解是體質、荷爾蒙、環境等因素。男人呢? 毛髮代表不同的意義....拜目前整形植髮科技的進步,從過去將一堆頭髮,隨便"插秧"的方式,也就是最早由 Orentreich 於1958年發展出來的 puncj autografting,淺淺+大堆頭的植入,手術後卻很容易掉落,而且很像bobby doll不自然外觀的手術,到現在由 Limmer 於1988年奠基的 毛囊單位植髮術(f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ation),已有天壤之別。亞洲人一般比西方人的密度低,毛髮較黑、直,所以不能等同視之。目前植髮的要求密度,也就是到達外表可接受範圍是每平方公分20株左右。手術流程(1)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非常輕鬆,可以和醫護人員聊天中即可完成。我的病人通常都是在醫療空間裏閒晃,因為等待毛髮處理的時間較長,可以利用此時間做其他事情,如閱讀書報雜誌、看電視,或做其他療程,如脈衝光等等,甚至睡一覺。(2) 手術時間看範圍大小為主,一般 M型禿頭,也就是常見的髮際線後退,植入2000跟頭髮左右,需要五個小時。眉毛等範圍較小的區域,則約兩個小時以內。花費時間是其他整形手術的兩三倍,所以醫療小組非常辛苦,"株株皆辛苦"!!(3) 手術過程先與患者溝通與標示想要植髮的區域-- bald zone (尤其重要的是醫師要替患者考量包括未來可能逐漸稀疏的區域,稱為 fringe area)然後取後腦杓(Occiput)的頭髮(切一條長橢圓狀的皮毛,再直接縫合起來,疤痕細緻且隱藏在後方頭髮內,極不明顯),先經過站長專業顯微手術團隊的篩選與處理,也就是microscopic 觀念,將一株株寶貴的毛囊單位毛髮,清理乾淨後,裝入植髮器(implanter)內,再插植入所標定的部位。 醫師手術前至少得評估下列幾樣事情: a.取髮區的毛髮密度 (hair density of donor area)b.取髮區的毛髮直徑(caliber)c.患者毛髮缺損的模式 (如家族史, 家族嚴重度, 患者嚴重度等等)d.髮際線的位置e.療程次數與需求密度的關係(4) 收費每一株費用是100元。(5) 手術後照顧這是重點,有許多醫療的細節,容我只跟患者告知 保障權益。但是重點就是 [讓它盡量安靜不受干擾的生長]。(6) 預期結果成功率高達90%。毛囊在一週內即可知道有無存活,三個月內原植入株的毛髮會脫落,這時候健康的毛囊因為存活了,所以會逐漸長出新生毛髮。目前最常見來植髮的項目a.禿頭(alopecia):男女禿髮的模式不相同,可以看見下述圖示,男性明顯較嚴重,模式也不竟相同!!      男性禿模式          女性禿模式禿頭是漸進式的,不會突然一次玩完。所以年輕的時候發生,然後隨著歲月逐漸從髮際線兩側往後退(Fronto-temporal recessions),許多男偶像明星都有此種現象,拼命藉著髮型 或是戴帽子遮掩。30%的人會禿到最嚴重的type VI 或 VII,幾乎只剩下頭的兩邊有頭髮,這些人不是乾脆戴假髮,就是理光頭,反而比較酷。b.眉毛稀疏 或 受傷疤痕導致眉毛中斷c.會陰部毛髮稀疏d.鬍鬚稀疏e.胸毛稀疏f. 睫毛移植

青春痘凹洞的新治療方式:飛梭雷射

青春痘凹洞的新治療方式:飛梭雷射

許多痘痘患者會有凹洞的形成,凹洞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通常會永久性的存在,造成許多患者的困擾,凹洞治療也因此而成為門診中患者常見的詢問項目之一。飛梭雷射已在今年四月份通過美國FDA核准治療青春痘的凹洞。青春痘的凹洞主要分為冰鑿型(尖錐型)(ice pick type)車廂型(car box type)淺碟型(邊緣起伏型,rolling border type)雷射醫學的進步讓凹洞不再是無法治療的。目前凹洞的主要治療方式為雷射治療,其中包括三類主要的雷射:汽化磨皮雷射(包括二氧化碳雷射,鉺雅各雷射)非汽化回春雷射(冷觸雷射)飛梭雷射(Fraxel laser) <青春痘凹洞治療前後>茲簡介飛梭雷射的原理及功效,以及和其他兩種雷射的比較飛梭雷射是一種分段式治療的新治療概念,利用新的雷科技製造出許多微小的雷射加熱區。這些微小加熱區就像是在皮膚打了許多的小洞,而在小洞與小洞之間,則是正常的皮膚組織,加上微小加熱區的角質層也是完整的,所以恢復期很短。因為每次雷射只有約15~20%的皮膚被加熱治療,所以一個療程需要5~6次的治療,才算是完整的療程,這就是分段式治療的概念。飛梭雷射治療凹洞可以改善程度為何?以飛梭雷射來治療青春痘凹疤,一個療程的治療平均會有41%的改善(改善幅度在22~66%之間)。另外,因為飛梭雷射有多種功效,治療後一些斑點,色素沉澱以及整體皮膚的質第都會有所改善。

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一種膽道外引流方式

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一種膽道外引流方式

阻塞性黃疸的病人,在手術前或因其他原因無法立刻接受手術時,常需要先施行膽道引流減壓,以降低黃疸引起的不適症狀及膽道感染。過去阻塞性黃疸的病人必須接受經皮穿肝膽道引流術(PTCD),但經皮穿肝膽道引流術有其一定的危險性,有腹水的病患更是不易施行;因為有一根管子在肚子上,有美觀及方便性的問題。1970年代初期,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的開始盛行,於是1977年起就有人開始以十二指腸鏡經十二指腸乳頭放置引流管於膽道內,進行非手術性、非經皮穿肝之膽道減壓的目的。此技術的併發症少於經皮穿肝膽道引流術,且無體表傷口。什麼是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是針對阻塞性黃疸或膽管發炎之病人,以十二指腸鏡將長長的塑膠引流管經十二指腸乳頭放置入膽道內,來達到膽道引流減壓的目的。引流管的一端在膽道內,另一端則由病患鼻孔穿出而接引流袋。此技術為暫時過度性的治療方式。也是一種膽道外引流方式。那些病患需要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病人因腫瘤(良性或惡性)引起阻塞性黃疸之暫時性引流;膽管結石導致阻塞性膽管炎之暫時性引流;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或肝臟移植後合併膽汁滲漏或總膽管傷害狹窄時。那些病人不適合做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不適合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者。另外,鼻咽部不通者不適合做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病患術前準備病人要接受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前,必須充分明瞭這個治療的適應症、操作過程可能之併發症與填寫同意書。如果需要實施十二指腸乳突切開術時,則術前還要再檢查血液、生化方面,評估是否有凝血方面的問題。若有服用阿斯匹靈或其他抗凝血劑時,最好停藥一星期以上比較安全。術前抗生素預防感染有時是需要的。其他與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之準備相同。如何操作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檢查前一天要空腹八小時以上。檢查前會給予病人pethidine,然後給病人吃去泡劑,腸胃道肌肉鬆弛劑Buscopan,以及喉嚨作局部麻醉之後,一開始讓病患左側臥,等十二指腸鏡就定位時,可讓病人趴著。檢查過程與做胃鏡類似,但時間會久一點。現今強調”無痛性內視鏡”,在引流術過程中,有些醫師會給予病人麻醉,可以使用Midazolam或Diazepam併用Propofol等藥物,減少病人的不舒服並防止病人因疼痛而移動身體,造成操作上的危險。首先,要先確定十二指腸乳突的位置,在X光透視指引下,用一支細導管嘗試放入膽管內,導管進入到膽管內時,這時須注射顯影劑看狹窄的位置。接著經導管置入一金屬導線,並穿過阻塞部,這時將導管退出,同時放入金屬導引線,然後引流管順著金屬導線,放到該放的位置後,將金屬導線拉出,最後將引流管一端由鼻孔拉出,便大功告成了。有哪些併發症?應如何處理?術後通常建議四小時之後方可進食,這是希望避免喉嚨麻醉後食物誤入氣管,基本上,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是一種安全的治療方式,發生併發症的機會非常低。主要與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相若如胰臟炎、膽管炎、或乳突切開術後延遲出血。處理方法與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相同。但如果認為產生胰臟炎與引流管卡住胰管有關,應將引流管拔除,採用其他引流方法。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的優點與缺點優點有:可以立刻舒解黃疸;可以估算每天膽汁的引流量;可重覆做膽汁細菌培養及細胞學檢查;可重覆做膽道攝影;不需引流時可以直接拔除,不需用內視鏡取出。缺點有:引流管經過鼻腔,病患較不舒適;引流管有病人美觀的問題;因膽汁為引流至體外,食物之消化較有問題。結語內視鏡經鼻膽管引流術為暫時性使用於阻塞性黃疸病人的一種內視鏡膽道外引流治療術。在引流成功後,仍需依病情的不同再做進一步處置與治療。目前國內外有些醫院,因病人美觀的問題,都改為放置膽道支架之內引流方式。

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

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

開啟膽胰管大門的另一種方法三十年來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一直為打開十二指腸乳頭的標準術式,但是有些病人並不適合施行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如有出血傾向無法及時矯正者、懷孕、解剖學上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不易執行者。對於這些病人,目前有一種替代方式不必使用電刀來切開乳頭,而是以氣球擴張術來替代。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的發展大約晚十年,第一次發表在1983年。但其後因幾個醫學報告提到嚴重的病症-胰臟炎,而使得此技術冰凍了近二十年。直到最近,氣球材料與技術之進步,胰臟炎併發症的降低,使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再度被大量使用。所謂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即是以擴張氣球將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撐開,換句話說,即破壞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以撐開膽管與胰管的共同出口。哪些病人適合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對於一些不適合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之病人,諸如凝血功能異常且難以矯正者(如肝硬化、血液疾病、使用抗凝血劑者)、裝置有心律調節器卻無心律調節器公司人員待命時,均可以考慮採取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除此之外,曾經接受過胃切除合併第二型腸道吻合術或擬施行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卻發現乳頭長在十二指腸憩室內之病人因安全性之考量,亦可考慮採用此法。當然,假如病人不願意接受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時,氣球擴張術也不失為一個替代的方法。哪些病人不適合接受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因為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所得到之開口比起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來的要小,如果病人的結石大於一公分時,可能會取不出來或因取石費時過久造成胰臟炎。至於這一點則有賴醫師於術前或術中的精確評估。病患術前之準備術前的準備與進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攝影術相若,應禁食八小時。雖然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較能應用於凝血機能異常之病人,可能的話術前還是盡可能矯正血小板量或凝血時間。對於服用抗凝血劑或阿斯匹靈者還是建議暫時停藥。如何進行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麻醉方式與內視鏡逆行性膽胰攝影術相若,步驟則先進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攝影術後將擴張氣球經內視鏡放置於十二指腸乳頭處,再將水打入氣球內。一般氣球會以四至八大氣壓的壓力停留在乳頭開口達三十秒至兩分鐘左右,直到開口達到我們所需的大小為止。病患術後之注意事項一般較不會發生出血之併發症,但是部分病患可能發生急性胰臟炎,因此若有腹痛應該立即通知醫護人員。術後可能有哪些併發症?如何處理?一、 胰臟炎: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的缺點,就是術後併發胰臟炎的機會高於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最主要理由是氣球阻塞十二指腸乳頭開口時會造成胰管內壓上升所致。最新的研究顯示發生胰臟炎之機率大約是9至12%,所幸多半是輕微至中等程度之暫時性胰臟炎,只需保守療法即可復原。二、 出血:出血機率比起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少了很多,尤其需要輸血之出血幾乎可以說是不會發生,但是病人本身的基礎疾病(如肝硬化致凝血異常)還是必須考慮。三、 穿孔:雖然國外偶有報告過,但是幾乎不太會發生。四、 膽管炎或膽囊炎:乃肇因於乳頭擴張後之逆行性感染,大約有1至2.6%,比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來的要低的許多。結論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對於一些不適合接受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的病患而言的確不失為一個打開膽胰管共同開口之好方法。至於到底應接受何種術式,則有待醫師的綜合判斷。

內視鏡注射止血術

內視鏡注射止血術

【文章出處】腸胃道疾病與介入性治療網 www.endoscopy.com.tw/Index.asp內視鏡注射止血術是消化道出血內視鏡治療的方法之一目前,用內視鏡來消化道出血止血方法有:利用熱原理,如熱探頭(heater probe)、單極或多極探頭的電燒凝固止血(electrocoagulation)以及氬氣電漿凝固術(APC)。利用注射藥物止血治療 (injection therapy),如注射稀釋的腎上腺素、硬化劑、純酒精、凝血酵素、生理食鹽水、高張食鹽水及高張葡萄糖液等等。利用機械原理止血,如止血夾 (hemoclip)。注射止血治療的優點在於簡單、不需使用特別的機器,凡稍有經驗的醫師在內視鏡下皆可順利完成。何謂內視鏡注射止血術? 內視鏡注射止血術是指利用內視鏡經特殊注射針,將藥物注射在出血病灶上或四週,以達止血或避免再度出血的一種治療方法。內視鏡注射止血術可應用於從食道至直腸的出血病灶。它的原理有填塞(tamponade):選擇注射的藥物,因對出血的血管有壓迫之效果而止血,如生理食鹽水。血管收縮作用 (vasoconstriction):注射之藥物如稀釋的腎上腺素,因可使出血的小動脈收縮而止血。硬化(sclerosis):硬化劑 (sclerosant)可造成靜脈栓塞而止血。組織脫水(tissue dehydration):高濃度的酒精(98% 以上)可造成組織脫水,進而造成注射部位的組織變性,注射部位周圍會充血並變紅,血管也會栓塞。另外高張食鹽水(3%)、及50%葡萄糖 (dextrose)液也是利用相似的原理來止血。哪些病人可以實施內視鏡注射止血術治療?潰瘍出血有百分之八十會自動止血。但根據內視鏡的發現,在內視鏡檢查中若觀察到正在出血的病灶或有新鮮的血塊時,這類病人繼續出血或再度出血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這些病人也必須接受內視鏡止血術治療。內視鏡注射止血術就是一項選擇。稀釋的腎上腺素(dilute adrenaline)及高濃度的酒精是最常用的治療藥物。腎上腺素為腎上腺髓質分泌的一種激素,可使心跳加快並使周邊血管收縮。臨床上,稀釋的腎上腺素注射治療可使潰瘍止血及避免潰瘍再度出血達90%以上。酒精注射治療可使潰瘍止血並避免潰瘍再度出血達86%。副作用方面,酒精注射治療會造成組織脫水、發炎、壞死,之後可能導致潰瘍穿孔。哪些病人不適合作內視鏡注射止血術治療?有些人無法接受內視鏡檢查者,如嘴巴無法張開、解剖位置異常、食道狹窄、或幽門狹窄,而有穿孔之虞;或重症病人有吸入性窒息之危險;或排斥內視鏡檢查者,都不建議作內視鏡注射止血術治療。病患術前準備 治療前病人必須建立輸液通路,出血嚴重且貧血的病人必須先輸血,於生命徵象穩定後再進行治療。病人在治療前必須充分明瞭此種治療的適應症、操作過程、及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並填寫同意書。治療前會先予病人口服去泡劑、肌肉注射腸胃道肌肉鬆弛劑Buscopan、並予喉嚨局部麻醉之後,讓病患左側臥,治療過程與作胃鏡類似,但治療時間視病情決定。治療後應注意哪些事項?可能有哪些併發症?應如何處理?病患於治療後依情況來決定禁食時間。注射治療後必須密切注意病人是否有再出血的情況發生,必要時須再用內視鏡作追蹤及治療。若治療失敗,須考慮以開刀方式治療。基本上,內視鏡注射止血術是一種安全的治療方式,發生併發症的機會很少,萬一有併發症發生,例如腹痛或出血,則應安排X光檢查,以判別是否有穿孔而產生腹腔內的游離空氣(free air)。一旦發生穿孔,須馬上會診外科醫師。結語內視鏡注射止血術,可使大部份的出血病灶止血並避免再發,進而減少輸血的機率、降低緊急開刀的需要、及縮短住院的天數。它的原理包括填塞、血管收縮作用、硬化、組織脫水及血栓形成等。注射的藥物有稀釋的腎上腺素、硬化劑、酒精、凝血酵素、高張食鹽水、生理食鹽水及50%葡萄糖液。其優點為簡單方便,凡稍有經驗的醫師在內視鏡下皆可順利完成。注射治療後必須密切注意病人是否有再度出血的狀況發生,必要時須再次以內視鏡追蹤治療。若內視鏡注射止血術治療失敗時,須考慮其他內視鏡止血術,或以開刀方式治療。

腸胃道支架置入術

腸胃道支架置入術

癌症是國人的首要死因,而且隨著人口的老化,許多癌症病患不是發現癌症時已為晚期,就是年紀太大無法承受手術風險。因惡性腫瘤造成的腸胃道阻塞,常是癌末病患無法進食,身體日漸虛弱的原因。基於此種事實,有些病人就僅接受支持療法,但是支持療法既無法緩解噁心、嘔吐症狀,病人也無法進食,使病人孱弱的體質更加雪上加霜。即使考慮加上放射線或化學療法來減輕症狀,但往往效果不理想。用內視鏡的擴張術,讓阻塞管腔能撐大一點,是種不錯的治療方式,但有穿孔之虞,且必需常常重複擴張,極為不便。在過去這幾年,由於支架材質的改良與內視鏡操作技術的精進,腸胃道金屬支架放置術能解決病人腸胃道惡性阻塞,讓病人的餘生有較好的生活品質。此篇文章主要著重於胃與十二指腸之阻塞之金屬支架放置術,食道與大腸另有專文解說。金屬支架放置術最早於1992年應用於胃與十二指腸之阻塞。何謂腸胃道支架置入術?在惡性腸胃道腫瘤的病人,因無法做根除性手術者,放入金屬支架來撐開腫瘤,保持腸胃道暢通,以解決病人腸胃道阻塞情形的治療方式稱之。此種乃姑息性療法,讓病人能進食、排便,改善生活品質,但無法改變腫瘤的自然病史。腸胃道金屬支架,乃是利用鎳鈦合金細線編成網狀,進而製成管狀之支架,靠著張開所造成之力量,將狹窄撐開。哪些病人適合接受胃腸道支架置入術?體質虛弱、合併多種慢性病、年紀太大或拒絕剖腹手術的惡性腸胃道阻塞,已確定無法接受根除性手術者,可以接受胃腸道支架置入術,例如胃癌併幽門阻塞、十二指腸惡性腫瘤、十二指腸壺特部癌併十二指腸阻塞、膽道惡性腫瘤合併十二指腸阻塞、胰臟癌併十二指腸阻塞、小腸惡性腫瘤及胃十二指腸周邊轉移癌造成之阻塞等。哪些病人不適合接受腸胃道支架置入術?有些人因咽喉部解剖位置異常、或食道狹窄,而有穿孔之虞時,或重症病人有吸入性窒息之危險,或排斥內視鏡檢查者,不建議做胃腸道支架置入的治療。癌性腹膜炎而蠕動不佳者,亦不適合接受腸胃道支架置入術。確定病患是否有癌性腹膜炎,是進行胃腸道支架置入術前所必需的。至於良性狹窄是否適合接受腸胃道金屬支架置入術,爭議仍多;但主流想法仍屬否定居多,除非病患有特殊的原因只能接受腸胃道金屬支架置入術。原因是病患並不像癌症病患,可以活得較久,良性狹窄病患會因胃腸道金屬支架置入術的晚期併發症,一再住院或重複內視鏡治療。如何進行腸胃道金屬支架置入術?病人要接受胃腸道支架置入術前必須充分明瞭這個檢查的適應症、操作過程可能之併發症與填寫同意書。檢查前一天要空腹八小時以上。通常必須住院幾天,觀察治療的效果如何。檢查前會給予病人止痛鎮靜劑,一般我們常用的是pethidine,然後給病人腸胃道肌肉鬆弛劑(Buscopan),讓病患左側臥,檢查過程與做內視鏡類似,但時間長短不定,視病情決定。腸胃道金屬支架置入術需在X 光透視下進行。而內視鏡的選擇以大口徑的治療型內視鏡較佳,因其操作孔徑(working channel)大,可供選用的支架種類較多。當內視鏡到達阻塞近端時,由操作孔伸入導管於阻塞道,注射顯影劑,以確定阻塞之長短、角度。注射顯影劑的目的,是要觀察狹窄的長度,才能決定用多長的支架。之後試著將導管和金屬導線穿過狹窄處,至腫瘤的遠端,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若穿不過,就沒有辦法放支架至狹窄處。導入金屬導線後,金屬支架順著導引線至狹窄著,它具有自動張開的功能(Self-expandable),當就定位後,即可讓它張開,撐開管腔,至此大功告成。支架要完全張開,要等一天。支架的兩端最好離腫瘤有2-4公分的距離,以免太接近腫瘤兩端,支架會容易因腫瘤再長而阻塞。至於支架的選擇,原則上以較大口徑較佳,因撐住管腔較緊,且口徑大,較不會阻塞。至於,放置支架前是否要進行擴張術將狹窄撐開,則因病例而異。一般置放成功率為 97%,失敗的原因常為嚴重阻塞、解剖學困難。支架置放成功後,臨床上病患能夠進食、症狀緩解者有89%。臨床上病患症狀不能緩解的原因為:支架早期滑脫 (20%)、本身疾病變差(61%)、支架置放技術上的問題(15%)(如支架位置不恰當、支架未完全張開)。 術後應注意什麼?有什麼併發症?術後觀察二十四小時再進食,並注意病患是否有腹痛之情形。初期的併發症,除了與一般胃鏡之併發症相若外,綜合各家報導(42份報告),早期的嚴重併發症有1.2%,主要為出血。不嚴重併發症有27%:支架管腔阻塞(17%),主因腫瘤長得太快,腸胃道的支架不像食道的支架,可以有薄膜覆蓋,因此腫瘤會透過支架的網眼往內長,進而阻塞管腔,解決方法是再放一支支架,或用燒灼法將管腔打通;支架移位(5%),可能沒有卡緊,或是腸子蠕動之後,支架鬆動;疼痛(2%);阻塞膽管造成黃疸(1%)。目前並沒有因支架的併發症而死亡的案例報告。結論對於無法手術根除的惡性腫瘤造成的腸胃道阻塞,金屬支架置入是種安全、可施行的、有效的姑息性治療方式。不僅病人可以重新進食,還可以改善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與不做任何治療來比較),卻不用冒開刀的危險。不過,在台灣地區金屬支架的缺點是太貴且健保不給付,等將來價錢合理化後,相信會有更多病人受惠于此種治療方式。 

隆乳手術後的照顧與日常生活

隆乳手術後的照顧與日常生活

恭喜你,你完成手術了!雖然手術後幾個小時後你就回家了,但你將會因麻醉過後,而覺得很睏想睡,也可能覺得疼痛或噁心想吐。 你的胸部可能感覺很緊繃只不過,也可能腰酸背痛,別擔心藥物會使你順利渡過此短暫時刻。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而且做到。手術後幾個小時內即可回家,但不可單獨回家,更不可開車或自行騎摩托車回家,請務必一定要有人送你回去。傷口及日常生活․術後24至48小時,胸部會用彈性繃帶固定,如手術後次日回診,會去除所有綳帶及敷料,改用胸帶固定。胸帶必需24小時持續固定約3個月,但其間視情狀而調整。․接受經肚臍隆乳部份病患上腹部會有暫時性之水腫及瘀血或腹漲,故術後幾天請進食較易消化之食物,且少量多餐及多休息,而接受傳統隆乳術病患於傷口處亦會有不等程度之水腫及瘀血或腹漲,請小心不要太用力拉扯。․手術後二天內如想洗澡只能選擇淋浴但不可泡澡。此時身上如有繃帶,可選擇只冲洗下半身,如果想全身淋浴, 要把胸前繃帶拿下,防傷口用防水透明敷料蓋牢,洗完一定要把繃帶重新綁好,由上綁到下,如沒把握綁好則儘量只洗下半身。一星期以內, 傷口要保持乾燥,不可碰到水以免發炎,一星期後不用再貼任何敷料即可泡澡,縫線會自己掉落,所以是不用拆線的。․二個星期內避免碰撞、不可提重物、抱小孩、劇烈運動等,以避免傷口內出血而造成血腫。․二星期內性行為時應避免用力搓揉乳房。․三個月內請勿穿有鋼圈的內衣,內衣如需穿著請依照醫師指示,以避免外形走樣。但可以穿bikini或是運動型內衣取代。穿比基尼無綱圈方便舒適,又可蓋過激突,是術後很好的選擇。․禁止抽煙及吸食二手煙,尼古丁會影響傷口癒合。․疼痛感及腫漲因人而異,一般第二天最嚴重,第三天會漸漸消失,並請按時吃藥,放輕鬆,很快就會沒事的。․手術後二天內,如傷口有覆蓋紗布而紗布滲濕時,必需用優碘消毒再蓋上乾淨紗布,但如果傷口是乾淨清爽的,基本上是不需換藥的。而兩天後,如傷口無滲出物,除淋浴時要蓋上防水貼布外,其他時間儘量讓傷口透氣乾淨清爽。․傷口於乳房四周有可能會有暫時性瘀青,兩星期會消退。․術後3天起開始按摩,力量要稍重,6個月持續的按摩可增加乳房之柔軟度,讓乳房外型及觸感自然,及避免筴膜攣縮的發生。․術後第2天起每天抬手至頭頂100下、手臂要能貼到耳朵才算正確哦!隱形隆乳(經肚臍隆乳)第2天即可較輕鬆做到,經腋下隆乳5-7天內連抬手都很困難,但還是要做哦很難做到。․7天內開始,每天吃 800IU的維生素E,即 400IU 一天兩顆,請買水溶性維他命E。

內視鏡抓籃取石術─解決膽道結石的方法

內視鏡抓籃取石術─解決膽道結石的方法

胆道結石是膽道系統中最常見的疾病(包括胆囊結石、總胆管結石和肝內胆管結石)。一般與胆道感染(包括寄生蟲的感染)、胆汁的淤積及胆固醇代謝失調有關,且往往是多種原因綜合形成結石。胆道結石常造成一過性或持續性疼痛、阻塞性黃疸、嚴重或致命性感染(如胆管炎)、胰臟炎等。在1970以前,胆道結石的治療方式為開腹手術。現代醫學多主張以低侵襲性的方法來治療疾病。在內視鏡逆行性胆胰管攝影術(ERCP)及內視鏡括約肌切開術(EST)、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EPBD)之技術引進後,對於總膽管結石的治療, 現在許多醫院都以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來取出結石或碎石。當內視鏡取石失敗時才會以傳統開腹手術來治療。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來取石,乃經由內視鏡乳頭切開術後,將各種取石工具伸入膽管,可以將膽管內的結石直接取出或擊碎。何謂內試鏡抓籃取石術利用取石抓籃經內視鏡將膽管內的結石直接取出的方法。取石抓籃是目前膽管結石取石最重要的工具,它是幾條金屬絲構成的抓籃。抓籃可以四爪、八爪,甚至螺旋型,以利結石之抓取。病患之術前準備取石抓籃必須經由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且須透過內視鏡乳頭切開術或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將十二指腸乳頭打開才能執行。因此病患之術前準備及注意事項與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相同。須對此術式充分了解及合作,無施行內視鏡的禁忌,矯正出血傾向。術前須禁食 6-8 小時。如何進行內視鏡抓籃取石術 當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在總膽管注入顯影劑顯發現結石後,內視鏡醫師評估結石可取出時,會施行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或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然後將取石抓籃透過內視鏡伸入膽管內,在X光導引下張開抓籃網住結石後,縮緊抓籃,牢牢抓住石頭。接著連同抓籃和結石一起拉出總膽管,結石被拉出到十二指腸後放開取石抓籃網子,結石掉入十二指腸最後由糞便排出。除了用於取石外,結合金屬外管,配合施力的工具,取石抓籃可發展成碎石的機械性碎石籃,對於較硬或較大的結石無法取出時,可以利用機械性碎石籃在總膽管內直接攪碎結石成較小的碎片,然後再一片片取出。若結石太大,取石抓籃一旦緊緊抓住石頭則可能造成取石抓籃連同石頭卡在總膽管出口處甩不掉且進退兩難。此時可能須以手術方法或用特別的工具( 如 Soehendra 碎石機 )解決。因此,在使用取石抓籃取石前,須評估結石的大小及需要夠大的乳頭切開方可為之。否則須考慮以機械性碎石籃先行將結石攪碎後再取出。術後注意事項取石套籃取石後須注意與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內視鏡乳頭切開術及內視鏡十二指腸乳頭氣球擴張術相同的事項。包括病人須禁食2-4 小時,術後宜清淡飲食。患者須注意糞便的顏色,以了解膽汁流通情況。同時須注意是否有嚴重上腹部疼痛、解黑便、發燒等情形。併發症基本上這項工具安全,除了前述結石太大卡住外,並無特殊併發症。因為要透過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及內視鏡乳頭切開術,因此須注意其併發症,少數患者可能併發胰臟炎,更少數的患者產生膽管炎、出血、腸道穿孔等併發症。結語內視鏡抓籃取石術是一低侵襲性的治療術。現今許多人都知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非常盛行的手術。但在進行這種手術前,膽管內的結石往往需要內視鏡抓籃取石術來幫忙除去。甚至鏡膽囊切除後,膽管仍有結石時,病患可不必再度手術而經由此法來去除結石。

止血夾-治療腸胃道出血及裂傷、穿孔的利器

止血夾-治療腸胃道出血及裂傷、穿孔的利器

【文章出處】腸胃道疾病與介入性治療網    www.endoscopy.com.tw/Index.asp腸胃道出血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現在因為內視鏡科技的進步,可以利用內視鏡到達腸胃道出血處進行局部止血,使病患免於手術之苦。然而有些腸胃道出血是由於腸胃道有較大的裸露血管持續出血所引起,這類病患的出血量往往很大,在過去常只有接受手術一途。隨著止血夾止血法的發展與使用,許多這樣的病患接受止血夾止血法治療後即可以停止出血而不需手術。何謂止血夾? 它有那些功能 ?止血夾是一個小夾子,可以將腸胃道出血的血管夾住,而達到止血的效果。另外,止血夾也可夾住腸胃道的裂縫以及破洞,而達到縫合、修補腸胃道的效果。止血夾留在體內會不會有副作用?止血夾是由特殊的金屬材料製成,對人體不會有不良影響,對於日後接受核磁共振掃瞄也不會有影響。一般而言,止血夾會在數日後自行脫落而隨糞便排出,至今無重大併發症之病例報告。那些病患需要接受止血夾治療?止血夾止血術適用於食道、胃、小腸及大腸的裸露血管伴隨出血之治療,以及食道黏膜裂傷伴隨出血之止血治療。另外,止血夾也適用於食道黏膜裂傷之縫合或是內視鏡治療後 (例如內視鏡黏膜切除術、息肉切除術)所遺留之黏膜缺損或穿孔的修補以及內視鏡治療後出血的預防。術前病患該注意什麼?該做那些準備?醫師首先會根據病患之出血量及生命徵象之狀況,給予初步治療(如氧氣、輸血等)以穩定病患狀況。同時為避免因腸胃道充滿鮮血,在進行內視鏡檢查時無法找到出血的位置,醫師會根據狀況決定是否為病患放置鼻胃管以便灌洗及引流腸胃道內之積血,以利內視鏡之進行。在內視鏡檢查前,一般會給予藥物減少腸胃道的收縮。在內視鏡檢查及利用止血夾止血時,醫師可能會請病患變換姿勢或是暫時閉氣以利於止血。醫師如何進行止血夾治療?當內視鏡進入腸胃道內找到出血的病灶時,醫師會將止血夾張開之雙臂分別置於欲結紮的裸露血管或是要修補的黏膜裂傷之兩側, 然後擊發止血夾使止血夾之雙臂緊閉而夾住血管或是黏膜。醫師會視病灶大小及情況決定使用一個或數個止血夾來進行治療。另外,有些醫師在進行止血夾止血術前,會先局部注射經食鹽水稀釋之腎上腺素進行初步出血,再進行止血夾止血術。止血夾止血術之效果如何?止血夾止血術是一種十分安全且有效的止血方式,其止血成功率大於90%,再出血率小於10%。至今並無重大併發症之病例報告。術後該注意什麼?醫師會依狀況決定病患術後該禁食多久。病患如有血小板不足或血液凝固因子缺乏引發之出血傾向,亦應同時矯正。如果病患持續大量解黑、血便、吐血或血紅素持續下降,應懷疑再度出血。另外須注意的是由於此類病患在進行內視鏡檢查時,胃中的血塊可能由於病患嘔吐而進入氣管,可能會造成呼吸道阻塞或是術後引發吸入性肺炎。因此術後需要追蹤病患是否有持續出血,或是因出血及接受治療後有相關器官之後續問題需要治療。結論止血夾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腸胃道血管出血的治療方法。另外,止血夾也適用於黏膜缺損或穿孔的修補以及內視鏡治療後出血的預防,可以使許多這樣的病患免於手術之苦。        A 治療前                                                       B 治療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