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子宮肌瘤出血過多,中藥加針灸可以改善

子宮肌瘤出血過多,中藥加針灸可以改善

陳女士(化名)53歲,每次月經來出血量大,出血時間約兩週,月經疼痛不適讓她困擾不已,至針灸科門診時已經面色發白,語音無力。原來她子宮內有一個5-6公分肌瘤,因為她不願接受肌瘤切除手術,因此選擇中醫保守治療。觸診下腹部,確實可以摸到子宮明顯圓形肌瘤突起,加上脈象細澀,長時間出血確實已經讓她產生氣血虛弱現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羅珮琳指出,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子宮良性腫瘤,它常常是多發性,約有20%生育年齡婦女有此變化,多數子宮肌瘤在更年期後,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會漸漸萎縮。一般沒有症狀且肌瘤沒有快速增大情形下,子宮肌瘤只需一年一次定期到婦產科追蹤檢查,不需特別治療。但有少部分患者會因為子宮肌瘤產生症狀而感到不適與困擾,最主要包括:月經週期不規律、非常厲害痛經、肌瘤過大壓迫膀胱產生頻尿、排尿障礙,甚至因經血量過大而導致貧血等。羅珮琳說,中醫稱子宮肌瘤為「癥瘕」,「癥」為血病,「瘕」為氣病。子宮肌瘤產生是因為氣血不通暢,導致病理物質「痰瘀」堆積,產生體內有形腫塊。子宮肌瘤中醫治療,必須分出血期以及一般期,治療目標不同,在出血期必須以止血為首要考量。她表示,一般期治療方式,內服藥需要針對患者是否有氣血不暢,痰瘀堆積情況做調整。同時可配合針灸理氣、活血、化瘀穴位,調整體質。對於子宮肌瘤大,腹部觸診可以摸到肌瘤,可以在腹部針灸圍刺治療。子宮肌瘤在出血期治療,必需辯證是因為氣虛、血熱、血瘀等不同原因所造成。陳女士出血狀況超過一個月,且有面色發白,語音無力、頭暈、眼瞼色白、易喘等氣血兩虛症狀。針灸處方以百會、足三里、氣海、關元等穴位,大補元氣。配合中藥歸脾湯加減,補氣攝血來治療出血過多。在治療第二次時,出血狀況已有些改善,約四次針灸治療後,出血就完全停止。羅珮琳表示,在西醫認定裡,陳女士是應該進行手術治療患者,但由於已近更年期,停經後子宮肌瘤有改善可能性,加上她本人希望以保守療法治療,針灸加中藥對於出血過多可以有良好控制。但醫師仍建議有類似同狀況的婦女,每年一次婦科追蹤檢查,是守護子宮健康不可缺的功課喔!

兒童醫療補助 符合資格者儘速申請~

兒童醫療補助 符合資格者儘速申請~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基於減輕病患家庭的經濟負擔、提供兒童優良醫療環境之精神及貫徹臺北市加強兒童健康照護之政策,自民國84年起實施兒童醫療補助計畫迄今10餘年。總計申辦兒童醫療補助證者已有41萬人次,而使用各項補助(門診、急診、住院及健康諮詢等相關費用)高達1,400萬人次。衛生局今年(97)10月,針對1千多位家長作抽樣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八成民眾認為本項政策對減輕醫療費用負擔有幫助,持肯定態度,且民眾對申辦補助證流程感到快速簡便。有鑑於民眾健保納保率已達99%,為方便未即申請健保卡民眾,衛生局開放符合申辦資格兒童但尚未加入健保者,亦可申請補助證享有補助。另外也放寬兒童醫療補助費用核退條件,於日前修正通過「臺北市兒童醫療補助實施要點」。過去符合兒童醫療補助資格之兒童就醫時,若尚未申辦補助證,是無法享有補助的。但自明年(98年)1月1日起,民眾若當次未以全民健康保險身分就醫,或民眾於就醫時雖符合補助資格,但未申辦補助證者,皆可先行自付相關費用,於就醫事實發生後一年內,備妥相關證明文件到衛生局辦理退費手續。現行臺北市兒童醫療補助對象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設籍本市六歲以下之兒童,且父母之一或監護人設籍並實際居住本市滿2年者,提供急診掛號費、急診與住院部分負擔補助及三歲以下健康檢查與諮詢服務;第二類:設籍本市六歲以下的低收入戶或特殊個案及設籍本市12歲以下的重症或罕見疾病兒童,提供門急診掛號費與部分負擔、住院部分負擔、自付額限額補助及三歲以下健康檢查與諮詢服務;第三類:設籍本市六歲以下之兒童,且持有「臺北市第3胎以上兒童證明卡」者,提供門急診掛號費與部分負擔及住院部分負擔。衛生局在此特別提醒已持有兒童醫療補助證之家長,不要忽略了自己的權益;並再次呼籲符合補助資格但尚未申請者儘速申請,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若民眾想進一步了解補助計畫內容,可上網查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或電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兒童醫療補助查詢暨協調專線(電話:2345-7715、2345-7718)及各區健康服務中心: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 2767-1757 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 2723-4598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 2733-5831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 2501-4616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 2321-5158 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 2585-3227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2303-3092 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 2234-3501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 2782-5220 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 2791-1162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 2881-3039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 2826-1026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完整治療保健康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完整治療保健康

臨床上會碰到一些很難控制良好的高血壓病人,無論如何用藥衛教,都很難使血壓達到正常。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心臟內科鄭鴻璋醫師表示,頑固型高血壓的定義為:血壓一直超過140/90mmHg以上,或有糖尿病或腎臟病的病人,血壓一直超過130/80mmHg以上,即使固定用了至少3種以上的降壓藥(其中一種是利尿劑)一年以上,血壓仍無法下降者。這類病人約佔10-15﹪。造成頑固型高血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八種:1. 無法遵循及嚴守持續性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或病人對治療的順服性不佳。如病人自動調藥、減藥或是沒有症狀,就自動停藥。2. 藥的劑量不夠或組合不對。3. 血壓藥物用於不方便或易混淆。4. 藥物的副作用,讓病人心生恐懼而停藥。5. 花費太高,省著吃。6. 醫囑不了解或醫囑不方便以致無法實行。7. 病人對衛教內容不了解,或產生誤解。8. 本身有老人失智症或記憶力衰退的病人。另外有些病人服用其他藥物,而影響血壓,包括非固醇類抗發炎藥,擬交感神精興奮劑(如鼻噴劑、食慾抑制劑、咖啡因)口服避孕藥、類固醇、抗排斥藥、紅血球生成素、抗憂鬱藥等,都會造成血壓升高,不易控制。還有一些相關的因素要去除,如抽煙、肥胖、喝酒、胰島素阻抗性、及氣喘、睡眠呼吸終止症候群、慢性疼痛、食物太鹹、水份攝取過量…等等。鄭鴻璋醫師指出,頑固型高血壓的治療方針有以下幾點:1. 服用4至5種降壓藥,其中一種是利尿劑。2. 降壓藥的劑量要足夠。3. 要用長效型降壓藥。4. 一天吃二次(早上及下午)。5. 可考慮同類型不同作用的降壓藥合併使用。6. 轉診心臟科專科醫師診治。7. 住院評估次發性高血壓的可能。鄭醫師提醒,高血壓與糖尿病一樣都屬於慢性疾病,早期均無明顯症狀。但長期控制不良,就會造成全身各器官的病變。必須擬定好完整的策略,除去影響治療成效的因素,才能使我們的身體常保健康。

溫馨聖誕袁詠儀邀請您一起讓「eye」成雙~

溫馨聖誕袁詠儀邀請您一起讓「eye」成雙~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加上川震排擠效應,嚴重影響社會大眾對於公益捐款的參與。許多長期捐款人近來終止或降低固定捐款金額,使得非營利組織募款進入寒冬。然而越是景氣低迷,就有越多的弱勢兒童需要幫忙。全球有140萬失明孩童,亟需您的幫助,只要有及時的治療,其中75%的個案是可以治癒的!在溫馨的聖誕節前夕,奧比斯基金會「光明大使」袁詠儀邀請民眾一起獻愛心讓「eye」成雙,把光明之禮送給眼疾病童。即日起至97年12月31日,單次捐款滿2,000元即可獲贈一隻「快樂小熊」。本專案募款所得將用於開發中國家眼疾病童的治療經費。捐款專線:(02)2546 5046 分機 李小姐、活動網址:www.orbisfriend.org.tw◎ 奧比斯2007年救盲成果‧ 培訓的小兒眼科醫生 7,106位‧ 培訓的小兒眼科護士及醫護人員 13,952位‧ 接受眼科手術或雷射的病童 73,471位‧ 接受診治的病童 1,049,989位‧ 接受防盲知識的兒童及家長 1,232,471位‧接受眼睛檢查的兒童 2,464,108位◎ 關於國際奧比斯奧比斯是一個國際性非營利醫療教育組織,肩負全球防盲救盲的使命。1982年起,奧比斯先後於86個國家推動眼科醫療計畫,培訓約20萬名眼科醫護人員,並為近700萬名眼病患者提供治療。為進一步解決失明問題,奧比斯在醫療資源貧乏的開發中國家,與醫療夥伴共同提升當地眼科水準,其中包括在眼科飛機醫院及當地醫院進行特定的臨床培訓,提供當地醫護人員有效的疾病控管、資源分配、基礎建設,以及科技發展等先進知識,全面建構完善的眼科醫療體系。

勇敢說出不敢問醫生的囧問題!

勇敢說出不敢問醫生的囧問題!

每次掛病號排隊到一半就想落跑嗎?一堆難言之隱痛在心頭口難開嗎?相信每個人都一定有過想開口、但不好意思問醫生的求診經驗,特別是當問題都似乎有那麼一點無關痛癢、或問了也緩不濟急的情況下,但……就是想開口問問的囧問題! 針對這種連Google也找不到的囧問題,現在終於有了一帖解救靈藥問世!繼熱賣100萬本的《為什麼男人有乳頭?》後,更勁爆的暢銷話題新作《挑戰Google的囧問題—183則你想知道、卻不敢問醫生的事!》又來挑逗讀者渴望求知的好奇心了!不論是各種疑難雜症、好笑又古怪的問題, 本書皆以有問必答的精神為新問題提供精闢又好玩的解答,內容橫跨兩性、醫學、營養、動物和廚房等領域,人人想知道卻只敢偷偷問醫生的事情,書中將提供精闢解答!現在uho優活健康網和皇冠文化集團也推出《你想知道、卻不敢問醫生的囧問題!》活動。即日起至12月31日為止,只要在優活專業諮詢頁面留下你想知道的健康疑問,寫下生活中你所關心,但苦無解答的健康疑問,除了有專業醫療團隊為網友們解答!還有機會獲得價值上千元的健康好禮!!歡迎所有朋友踴躍參加!活動網站:http://www.uho.com.tw/Forum/View.asp?id=1818

可怕三寸殺手:香菸讓壽命越抽越短

可怕三寸殺手:香菸讓壽命越抽越短

「醫師,我感冒咳嗽有濃痰,十多天了還沒好,到底怎麼了?」門診常見十來歲的年輕人,因為感冒久咳不癒而來就醫;其實一般感冒多半一星期即可復原,年輕人抵抗力佳,本應康復更快,對於這些反常的孩子,我通常會問一句:「有沒有抽菸?」答案多是肯定的。「有抽菸,咳嗽當然不容易好,把菸戒掉就行了!」「醫師,有必要戒菸嗎?沒這麼嚴重吧!」沒錯,就是這麼嚴重,這一切都是香菸惹的禍!  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家醫科 - 許馨文醫師表示,台灣約有450萬人吸菸,每年約17500人死於菸害疾病。90%癮君子是在青少年時開始吸菸,菸齡至少20年以上;而因吸菸在65歲以前早逝者,平均年齡57歲,比不吸菸者短壽22年,等於吸一根菸將少活7分鐘!香菸為何如此可怕?因為,香菸燃燒後可產生四千餘種化合物,其中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及四十種以上致癌物,個個是健康殺手,以尼古丁為例,它會增快心跳速率、升高血壓、引起末梢血管收縮,長期易致心臟血管疾病,也會導致腦細胞麻痺,引發失憶、工作能力降低、甚至中風,另外它具有中樞神經興奮、提神的作用,也是香菸讓人成癮的主因。焦油則會阻塞、刺激氣管及肺部,是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的元兇,也會造成多種癌症;一氧化碳則會阻礙氧氣與血紅素結合,使體內缺氧,影響思維與判斷力!許馨文醫師指出,吸菸增加的心臟病風險將少一半,戒菸5-15年,中風機率與不吸菸者相當,戒菸10年,肺癌機率是吸菸者一半,口腔、喉、食道、膀胱、腎臟、胰臟癌的機率都降低,戒菸15年後,心臟病機率已與一般人相同。另外,每天吸菸一包,一年將花費13000至25000元不等,20年下來累積近50萬元,足可買一輛新車,戒菸省下的錢可以用在更有意義的事物上。而戒菸更大的好處是能完全掌控自己,不再精神恍惚、渴求菸草,可以輕鬆地工作,不必浪費許多時間找地方吸菸。戒菸是一種暫時現象,常見不適包括:一、昏眩、頭暈及頭痛。可以躺五分鐘,做放鬆脖子及上身的運動,或出外呼吸新鮮空氣。二、嘴巴乾燥。緩解之道可以喝點水、果汁、牛奶,或是刷牙、做深呼吸,吸氣維持五秒鐘才呼出。三、咳嗽。建議儘可能溫和地咳,喝杯溫水潤濕嘴巴。四、焦慮緊張。可做幾下深呼吸、做些輕鬆的柔軟操或散步,也可轉移思緒,想些愉快的事情。五、憂鬱。此時需要大量運動,任何有氧運動都好,也可洗溫水澡,並以浴巾用力擦拭,幫助心情冷靜,或是喝果汁,想想令人振奮、快樂的事,如果心情持續不佳,應尋求醫師協助。六、腹瀉。多吃固態食物,多喝水,少喝果汁,少吃水果,必要時應就醫。七、便秘。可多吃水果及粗糙食物,儘量放輕鬆並運動,也可吃一些溫和的通便劑。開始吸菸很容易,戒菸卻很難,只要吸菸超過兩根,50%的青少年會上癮,所以未曾吸菸的人,千萬別碰第一根菸,踏上慢性自殺之路;而已抽菸且決定戒菸的人,許馨文醫師建議,應先想好戒菸的理由及益處,尋求家人朋友的支持鼓勵,或參加戒菸班,也可撥打戒菸專線0800-636363 尋求諮詢服務。戒菸考驗你的決心與毅力,但只有避免成為菸的奴隸,才會擁有喜悅及健康。

冬天肌膚保養 防曬、美白、除斑三管齊下

冬天肌膚保養 防曬、美白、除斑三管齊下

炎炎夏日已過,面對秋冬季節,各位愛美的女性們,可不要因此鬆懈日常防曬工作!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張和興主任指出,由於秋冬陽光的威力沒有夏天來得強烈,許多人容易忽略基礎防曬工作,讓紫外線有機可趁,反而讓肌膚曬黑或曬出斑點來,如果想要擁有白晰無暇的美麗肌膚,秋冬之際,防曬工夫可千萬不可省。張和興主任進一步表示,陽光中的紫外線根據波長長短可分為紫外線A、B與C三種及紅外線,前者能穿透皮膚層造成皮膚曬黑或灼傷,並易引起皮膚產生皺紋,後者則會破壞染色體導致皮膚癌,因此可別小看紫外線所產生的威力。追求白皙的肌膚是多數女士夢寐以求,因此若想在秋冬季節進行美白工作,張和興醫師建議民眾做好防曬外,亦可選擇具有美白治療功效的保養品,目前較常被用來當做美白成份的有玻尿酸、左旋維他命C、維他命C衍生物、麴酸、熊果素、維生素A、果酸等,而屬於藥品類的有苯二酚、杜鵑花酸、A酸,但這類成份需醫師處方使用。此外,最近極為流行的奈米科技亦應用在美白保養上,由於具備分子小易吸收特性,因此可讓美白成份快速被吸收。而目前熱門的美白治療包括左旋C美白導入,以超音波微細按摩作用,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配合將左旋維他命C導入,促進吸收,可改善黑斑、皺紋、黑眼圈,讓肌膚白皙柔嫩;而果酸換膚可藉助去角質促進皮膚更新,加速黑色素排除,亦可達到美白的效果;另外,若想快速除斑,可利用雷射將黑色素破壞來達到去斑美白的效果。不論是何種方法來進行美白、除斑,重要的仍是平日的保養及防曬工作,而每日徹底清潔皮膚是保持完美膚質的不二法門;而攝取充足的水份可讓皮膚維持濕潤及彈性;此外,除了要勤擦防曬乳,阻隔紫外線降低傷害外,外出時仍可準備帽子或陽傘,可有效減低曬傷、黑斑及皺紋形成之機會。夏天如果變黑了沒關係,只要能有效防曬美白,秋冬是讓您恢復白皙的最佳時機!

《檳榔防治日》加點油,你“口”以很健康!

《檳榔防治日》加點油,你“口”以很健康!

12月3日是檳榔防治日,為了讓民眾正視口腔癌的問題,陽光基金會邀請蔡新上等三名口腔癌病友,於12月1日當天至陽光加油站做預防宣導,與司機朋友分享親身經歷,提醒民眾拒吃檳榔,以及做好定期檢查,遠離口腔癌的威脅。此外,陽光基金會亦請到待業口友在礦泉水瓶身外貼上口腔健康步驟的宣導標語,並給予些許的工資,讓經濟負擔龐大的口腔癌病友有賺錢的機會,及協助陽光基金會做檳榔防制。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所做的96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惡性腫瘤持續居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口腔癌位居第六。單就男性而言,更高居癌症發生率第四。而近十年來,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從1700人增至4700人,成長了1.6倍;因口腔癌而死亡者從每年1000人增加到2200人,成長1.1倍之多。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的關係,其中又以嚼食檳榔為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不幸罹患口腔癌,即使僥倖能留住生命,還是可能在顏面、口腔造成外觀上明顯的損傷和變形(破相),以及咀嚼、言語、表情等口腔功能的部份或全部的喪失。陽光基金會專案經理莊麗真表示,病友會吃檳榔,經常是工作因素和生活環境造成的,許多病友為了工作提神、禦寒與社交,才會長期養成此習慣,大部份嚼食檳榔而罹患口腔癌的人,對於檳榔的健康危害是不了解的!許多民眾會認為「吃檳榔的人才會得口腔癌」,事實上並不是,沒裝好的假牙或牙齒疾病也可能導致口腔癌,陽光服務的病友越來越多人是這樣的情況造成。口腔癌雖然可怕,卻很容易在早期出現徵狀時被發現,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機率是很高的,也比較不會留下嚴重後遺症。莊麗真說,許多口友都曾遺憾表示:「早知道嘴巴裡那個怪怪的東西放到後來會變癌症,我就會趕快去看醫生了!」,可惜多數人並不清楚什麼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而錯失先機。口腔癌病友每個月所需要的營養補充品、傷口照護、口腔清潔花費並不是筆小數目,但這些口癌病友往往都是家中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他們一生病,家中經濟狀況很容易就出問題。12月3日就是檳榔防治日,陽光基金會希望透過口腔癌病友的呼籲,提醒民眾重視口腔健康,讓口腔癌不上身!

拒菸大使S.H.E 率領全民齊”拒菸”

拒菸大使S.H.E 率領全民齊”拒菸”

台灣自98年1月11日起實施「菸害防制法」新制,正式朝「無菸台灣」的願景邁進,是屬於全體國人的驕傲與榮耀!青春偶像S.H.E在演藝圈素來以拒菸聞名,特別在最繁忙的12月,撥空擔任拒菸大使、參與「2009無菸台灣 全民總動員」行動,拍攝新法宣導電視公益廣告,帶領全民向全世界發聲:「無菸台灣 Yes, We Can!」、一起歡喜迎接「無菸台灣」的到來!嫉菸如仇的S.H.E三人,非常興奮在台灣邁向無菸環境的重要時刻,可以貢獻一己之力,也忍不住爭相談起自己的拒菸小故事!Selina說,因為工作需要經常進出機場,時常看到一群人在吸菸室裡吞雲吐霧,直覺這根本是自殺,很多人都是年紀大、健康出現問題才開始戒菸,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引以為戒,不要開始吸菸,就不必經歷這一切。Hebe和Ella則是自豪自己帶著家人向菸說不!Hebe說,自小就被媽媽訓練當拒菸糾察隊,負責叫爸爸不准抽菸,她不但會盡責地把爸爸的整條菸拿去藏起來或是丟掉,有一次甚至還丟到洗衣機裡,一切的努力,終於讓爸爸臣服,脫離癮君子的行列;Ella也經常向爸爸和弟弟耳提面命吸菸的壞處,爸爸經不起寶貝女兒的疲勞轟炸,終於發憤戒菸成功,而弟弟也逐漸在擺脫菸癮當中。而對於男朋友的條件,Ella直言,會吸菸者,根本聞不到我精心噴灑的香水味,所以只好謝謝再連絡了。得知禁菸新法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及三人以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S.H.E開心地表示:「以後拍片可以更加理直氣壯要求工作人員不可在室內吸菸了!」她們也以自身拒菸的經驗強調:「我們三個人都能做到,大家一定也可以的!」希望全國民眾、尤其是自己的粉絲,一定要一起支持禁菸新法,只有人人守法,「無菸台灣」才不會只是一個口號,而是真正值得全民驕傲的新境界!衛生署署長葉金川特別親臨片場,感謝S.H.E百忙之中為新法拍攝公益廣告,他表示,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顯示,2007年職場的二手菸暴露率是34.5%,雖然和2005年的38.6%相比有下降趨勢,但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而2007年室內公共場所的二手菸暴露率也有34.9%,換言之,國人出入工作場所或室內公共場所,平均每三次就會有一次遭受二手菸害。明年1月實施的菸害防制法新規定,對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都有嚴格的禁菸規定,政府不僅會積極宣導,也一定會確實執法,保障全民免於二手菸害的基本人權,朝向「無菸台灣」的願景邁進。資深媒體人趙怡則是有感其長兄 趙寧罹癌驟逝,慷慨解囊贊助「2009無菸台灣 全民總動員」專案;他以戒菸過來人的身分表示,禁菸新法對於癮君子其實是一種福音,因為吸菸者不需要像他一樣,等到健康遭受威脅才知道戒菸的重要,而是大環境本身的規範和氛圍,就可以激發吸菸者想戒菸的念頭;由於過去長期在媒體服務,他特別呼籲所有的媒體朋友多多報導,讓更多民眾知道禁菸新法即將實施,進而主動了解及遵守,甚至讓國際媒體也有機會知道台灣即將邁向無菸環境,對台灣刮目相看。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謝孟雄表示,全球已有69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無菸環境」政策,董氏基金會與其他民間團體經過多年推動修法的努力,終於促使台灣將在明年1月與國際接軌,正式實施「室內無菸環境」;董氏一定會積極與政府合作,扮演政府執法的最佳後盾,歡迎民眾有任何關於新法規定的問題,或是欲檢舉違法的場所及個人,都可以接洽董氏基金會,大家一起為實現「2009無菸台灣」努力!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則以日前參訪香港的經驗指出,港府自2001年起即積極宣傳「無菸香港、即將來臨」,讓民眾明瞭實施「無菸環境」的重要;而2006年10月19日通過《吸煙(公眾衛生) (修訂) 條例》, 2007年1月1日、才兩個多月即開始實施全面禁菸、一步到位!香港吸菸率也確實逐年下降,從1982年的23.3%,降至2008年7月的12.1%,成為西太平洋吸菸率最低的地區;我們相信,香港能做到,守法的台灣民眾一定能做得更好!今年78歲的終身義工孫越指出,自民國73年起投入「人人有權拒吸二手菸」,至今已24個年頭,終於看到台灣隨著明年禁菸新法的實施,朝著「無菸環境」邁進一大步;感謝演藝圈有年輕後輩S.H.E的投入,在人前人後都努力宣導菸害,希望每一個國民也都能發揮這樣的精神,大家加油!無菸台灣 Yes, We Can!

腳部血管阻塞 易發心血管疾病

腳部血管阻塞 易發心血管疾病

一位50多歲病人走路100~200公尺,兩側臀部、大腿及小腿肌肉即會緊繃酸痛,停下來休息一陣就恢復,重新走路症狀又會出現,這種情況持續了二、三年,看過骨科、神經科、復健科都沒效,最近因右腳小腿受傷,一個多月傷口都沒好,才到門診就醫,結果發現兩側足部脈搏相當微弱,於是安排進一步周邊血管壓力檢查及彩色杜卜勒超音波檢查,才確定是兩側大腿動脈完全阻塞,在進行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術治療後,目前病人走路、跑步都沒問題了。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心臟科蔡貴嶔醫師指出,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的疾病其實並不少見,只是常常被誤診。因為走路酸痛,常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炎、肌腱炎等,這種毛病常見的症狀就是漸歇性跛行,也就是每走一段距離,下肢就會疼痛,休息一下就好,重新走路症狀又出現。酸痛部位大都是大腿、小腿,及足部的肌肉。如果血管阻塞太嚴重則會產生慢性潰瘍傷口或腳指頭壞死,很多病人因而需要截肢,一般檢查就會發現病人腳部容易冰冷且脈搏微弱。測量足部動脈壓力即可發現明顯低於上臂壓力。蔡貴嶔醫師表示,針對前述案例,大部分人以為只是腳的問題而已,其實下肢阻塞只是全身血管動脈硬化的一部分表徵而已,大部分患者其心臟及腦部血管也有病變,醫學研究發現近一半的病人在5年內會發生心血管疾病或死亡,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及預防更是重要。至於腳部症狀的治療,除了藥物外,就是最新的導管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術或是傳統的血管繞道手術,由於導管治療傷害性較小、安全性高,所以大都優先選擇,如果太嚴重沒辦法用導管治療,才會選擇開刀繞道手術或截肢。早期發現是很重要的,因為它關係著患者將來心血管發作的可能性,所以蔡貴嶔醫師建議,(1)年齡50-69歲且有抽煙或糖尿病患者(2)年齡大於70歲(3)走路腳會痛或行走困難者(4)評估心血管有危險性時以上皆應作週邊血管動脈壓力檢查,以期儘早發現,提早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