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糖尿病患不可不知!教你正確解讀血糖機數值

糖尿病患不可不知!教你正確解讀血糖機數值

民眾在使用隨身血糖機,自我血糖監控(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SMBG),並不適用於篩檢或診斷糖尿病,但卻是糖尿病患用於評估飲食、運動及藥物療效,以達成血糖控制目標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對於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的糖尿病患,使用血糖機監測過高或過低的血糖值有其必要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黃建榮指出,在糖尿病門診中發現,有意願進行自我血糖監控的糖尿病患,因血糖機廠牌不同而產生的操作差異或常見採血技術錯誤,多可由說明書、廠牌技術人員、醫院內醫檢師或糖尿病專科護理師處獲得完整協助。然而依據200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糖尿病患血糖控制目標:空腹血漿糖介於90~130 mg/dL,飯後兩小時血漿糖小於180 mg/dL及醣化血色素小於7%,其監測血糖樣本為靜脈血經離心後不含紅血球之血漿,非隨身血糖機使用指尖微血管所採含紅血球之全血。黃建榮說,正確解讀兩者差異的資訊,可能因商業性考量或專業性不足,被有意無意忽略。因此隨身血糖機數值準確性及代表性始終為部份糖尿病患所疑慮。部份糖尿病患可能也因此被誤導,未能達成最佳血糖控制目標。他說,首先須釐清的觀念是不同時間(空腹或飯後)於不同部位(動脈、微血管或靜脈)所採集不同性質血液樣本(微血管採得含紅血球全血或靜脈抽血離心後不含紅血球血漿),所得的血糖值均有所差異。一般而言,空腹時微血管血糖僅略高於靜脈血糖約2~3 mg/dL,因差異小可視為相等;飯後時微血管血糖則可高於靜脈血糖達20~70 mg/dL。但醫院內醫檢師於病患肘前臂靜脈抽血離心後所得為「靜脈血漿」,病患使用隨身血糖機自指尖微血管採血所得為「微血管全血」,血漿血糖值又高於全血血糖值約10~15%。綜合上述技術層面的結論,糖尿病患應有概念為:用血糖機測得血糖值,於空腹時加上約略10~15%,於飯後時減去約略17~63 mg/dL,所得數值與醫院測得血漿糖可能較為接近。黃建榮表示,市面上現有隨身血糖機種類豐富,檢測原理也不盡相同,部份品牌標榜數值已修正為血漿糖值。然而因為變因太多,即便排除操作及環境因素,病患本身血液比容、低血壓、缺氧、三酸甘油脂過高、極高或極低血糖狀態等,仍可能導致血糖機數值偏差。黃建榮最後提醒,糖尿病患使用隨身血糖機進行自我血糖監控,對於達成血糖控制目標並避免低血糖發生有極大助益。但必須定期將血糖機測得數值與醫院檢驗室數值比對修正,以避免誤判血糖情事發生。

運用中藥對抗新型流感

運用中藥對抗新型流感

世界衛生組織將H1N1新型流感病例定義為:具有急性發燒呼吸道疾病(發燒超過攝氏38℃),且其症狀包括從輕微的類流感到較為嚴重的肺炎。目前墨西哥與美國爆發新型流感流感疫情,即為H1N1病毒所引起。歷史上令人類感染H1N1新型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類似,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痠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出現腹瀉、嘔吐症狀,部分病例出現流鼻涕等症狀。【面對流感中醫的預防醫學體系從什麼階段介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黃建榮說,病毒侵襲首先必須面對身體免疫系列防禦機制,免疫系統防禦系統分為:第一道防線皮膚及黏膜組織。(新型流感病毒透過突變成功達到人傳人的結果)第二道主動防禦機轉:非特異性的免疫反應吞噬性細胞如單核球或巨噬細胞,就會把入侵物吞噬,將之內化(interlize)並與溶小體(Lysosome)配合將之摧毀。第三道主動防禦機轉:特異性的免疫反應-體液免疫。黃建榮指出,條件是必須要感染到病毒後,啟動身體免疫機制。由於是新病毒,任何健康的人無法在未染病前得到免疫效果,除非疫苗能很快的研發上市。因此決戰關鍵在於第二道主動防禦機轉:非特異性的免疫反應。中藥在非特異性免疫反應上,臨床具有良好效果。從中醫溫病審視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對策及常用中藥來看:(一)上呼吸道感染出現咳嗽、喉嚨痛、發燒、流鼻水等類似感冒症狀。中醫辨証:溫病-衛分症與氣分症。‧適用中藥: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薄荷、荊芥、牛蒡子、桔梗、桑白皮、前胡、白花蛇舌草。‧預防性投藥:銀花、連翹、板藍根、薄荷(易扁桃腺發炎者適用)煎服以為茶飲;川芎、白芷、荊芥、防風、葛根(易頭痛鼻塞者適用)。煎服以為茶飲。(二)原發性病毒性肺炎出現漿液性出血、支氣管炎、高燒不退、氣急、咳嗽等症狀。中醫辨証:溫病-氣分症之肺胃熱盛、血分症之實熱耗血動血症候。‧適用中藥:杏仁、甘草、石膏、麻黃、桃仁、蘆竹根、冬瓜仁、浙貝母、魚腥草、虎杖、敗醬草。‧預防性藥飲藥饍:魚腥草茶飲、杏仁粥。(三)繼發性細菌性肺炎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耆血桿菌感染。出現高熱畏寒、咳嗽痰黏或膿性痰、胸痛、咳痰帶血。中醫辨証:邪熱壅肺,屬於氣分症-肺胃熱盛。‧適用中藥:麻黃、杏仁、石膏、甘草、黃芩、魚腥草、銀花、蒲公英、桑白皮、盧竹根、白茅根、側柏葉、天花粉、大黃、敗醬草。‧預防性藥飲藥饍:魚腥草茶飲、冬瓜仁粥。(四)調節免疫機制(年輕人居高的死亡率)如何避免細胞激素風暴及噬血症候群的中醫治療模式。中醫辨証:溫病之營分、血分之症。‧適用中藥:生地、玄參、竹葉心、麥門冬、丹參、黃連、銀花、連翹。黃建榮表示,利用中藥苦寒藥與甘寒藥物配合,降低免疫反應避免細胞激素風暴發生,從中醫理論上可養陰生津又能瀉火解毒的治療原則,從現代醫學觀點,則是利用中藥來降低身體體內基礎代謝率,從而調節免疫機制,降至淋巴球免疫反應。因此防疫當局應集合中醫前輩,循著「瘟病」理論,訂定一套對抗豬流感的治療標準模式,乃當務之急。像SARS期間不少中草藥在媒體推波助瀾下,讓民眾搶購一空。禽流感剛發生時,瑞士羅氏藥廠生產的「克流感」頓時成為各國政府搶購的抗病毒藥物,居然發現「克流感」含有中藥香料「八角」當中,萃取一種稱為「莽草酸」。

ST波段上升急性心肌梗塞 把握急救黃金時間

ST波段上升急性心肌梗塞 把握急救黃金時間

不久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同時有兩位年近八旬的男性病人就醫,平常都有抽菸習慣,ㄧ天兩包香菸已經40~50年。一位病人在早上八點多發生嚴重胸痛且冒冷汗,因持續胸痛到達該院急診就醫,心電圖有明顯典型ST段上升,急診醫師立即給予氧氣、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血藥物等標準治療,因為還在黃金時間內,經病人及家屬同意,立即安排緊急心導管檢查治療,冠狀動脈攝影檢查發現病人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之後進行血栓抽吸術、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併支架植入術,術後病情穩定並於住院五天後繼續門診追蹤治療。另一位病人則是在凌晨發生嚴重胸痛且冒冷汗,早上曾至診所就醫,診所醫師安排完心電圖後特別吩咐趕快到大醫院接受治療,但因胸痛還可以忍耐,於隔天早上才到該院急診。其心電圖有明顯典型ST段上升,並且ST段上升導極已經有Q波產生,急診醫師立即給予氧氣、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血藥物等標準治療,在給予詳細解釋後,安排至加護病房住院。住院後所測得的上升心臟酵素也在下降中,病人因心因性休克併急性肺水腫,立即由該院安排心導管檢查治療,冠狀動脈攝影檢查發現,病人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當時進行血栓抽吸術、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併支架植入術,病人雖然在住院中沒有惡化致呼吸衰竭,升壓劑也慢慢停掉,但病人住院天數卻到達15天,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醫師李修豪表示,這兩位病人不管在危險因子、心導管檢查結果、心導管治療方式方面都幾乎一樣,但是一位是在黃金時間內接受標準心導管再灌流治療,另一位卻是在黃金時間後才至醫院急診,雖然也接受了心導管再灌流治療,但所發生的併發症、總住院天數、社會醫療成本、家人所承擔的身心負擔卻差距很大。李修豪說,急性心肌梗塞分成透壁型(transmural)及心內膜下型(subendocardial)兩種,最初標準藥物治療大致類似,但是典型透壁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如果及時到醫院,最重要的就是在黃金時間十二小時內實施再灌流(Reperfusion)治療,打通已經完全阻塞的血管。這兩型心肌梗塞在臨床上是以心電圖判斷,典型透壁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若及時到醫院,心電圖會有明顯ST段上升,在這種狀況下,搶時間把血管打通是很重要的。其目的是要使正在壞死中的心肌組織恢復血流灌注,越晚打通,併發症越多。但他說,往往最常被延誤的部份,就是病人抵達醫院急診就醫太晚,這類病人根據西方(1987 to 2000)統計資料,有50%病人從有症狀至到達醫院的時間已超過4小時,有9~30%病人從有症狀至到達醫院的時間已超過黃金12小時。另外,女性、老人、低社經地位、少數種族、及晚上六點後到早上六點發作比較會有延緩就醫現象。

入夏濕熱 久坐不動 當心臀部毛囊發炎

入夏濕熱 久坐不動 當心臀部毛囊發炎

一名卡車司機,因其臀部幾乎都長滿了毛囊炎,且未即時治療,因此到醫院求診時,毛囊炎已惡化成疔瘡似的症狀,必須切開引流,因此難免會留下難看的疤痕。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科李世光醫師表示,當天氣燠熱時,皮膚毛孔會張開進行散熱,一些細菌很容易從毛孔進入毛囊,此時如果身體抵抗力較弱,就較易導致毛囊發炎。細菌性毛囊炎通常為一至數顆針頭到米粒大小的膿皰,膿皰中間有毛髮(但是也有可能因太細小,而不容易看見),周圍有發紅的現象。病灶主要的感覺是輕微到中度疼痛,一般並不會有發燒或其它全身性的症狀。在春夏天的時候,天氣濕熱,有為數不少的年輕學生因學校宿舍沒有冷氣,又得長時間坐著打電腦,由於椅墊悶熱不透氣,因而造成臀部罹患毛囊炎的皮膚病。李世光醫師指出,毛囊炎是毛囊被細菌感染而發炎的一種皮膚病,經常反覆地發作。任何有毛孔的部位都有可能發生。常見的部位包括頭皮、前胸、後背、臀部、大腿、上臂等處。臨床上呈現出一顆一顆的紅色丘疹或膿皰,有時會痛或癢。毛囊炎常發生在男性朋友身上。而不同部位的毛囊炎則有不同的原因:頭皮的毛囊炎,多與個人體質、過度洗頭、悶熱或生活作息有關;前胸後背及臀部的毛囊炎,多與濕熱、常流汗及個人體質有關;大腿的毛囊炎,多由褲子(如牛仔褲)與腿毛磨擦造成;而上臂的毛囊炎,則多是因為毛孔角質化(個人體質)的結果。李世光醫師呼籲,時序漸漸入夏,天氣逐漸轉熱,要預防毛囊炎,最好從自己的穿著做起,儘量穿寬鬆的衣服,質料以麻紗為宜;青年學生最好少穿緊繃又不透氣的牛仔褲,如果要較長時間坐著工作,應慎選椅座材質,以通風透氣為佳,坐了一段時間後,應該多起身拍拍臀部,活動一下。

吳君如化身光明大使 為眼疾貧童籌募醫療經費

吳君如化身光明大使 為眼疾貧童籌募醫療經費

全世界每一分鐘,就有一名孩童不幸失明,全球目前約有140萬名失明孩子,單在亞洲便有百萬盲童。這些孩童一出生就面臨看不見的危機,更見不到他們最親愛的母親;然而只要透過及時的治療,其中有80%的失明個案可以治癒。在溫馨感恩的母親節前夕,為幫助開發中國家的盲童接受手術治療,台灣奧比斯基金會特別在5月9日至10日於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8館松高路門口,舉辦了「1,000元救1眼 愛~讓她看見」母親節義賣活動。為了幫眼疾病童請命,金馬影后吳君如特別趁著拍戲空檔,專程抵台出席公益記者會,會中分享了今年3月赴內蒙古救盲親身經歷,以及首度曝光之珍貴影片。首次隨同奧比斯作慈善探訪的吳君如表示,擔任「光明大使」後,她才體會到健康的視力有多珍貴!吳君如表示:「此次探訪眼疾病童之旅,讓我了解到眼病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疾病讓孩子失去自信和長期處於不安。許多孩子因為延誤治療,失去的不僅是視力,更是美好的未來和實現夢想的機會。」除了家訪病童外,吳君如還首度進入手術房,陪伴一個7歲小男孩張天山進行斜視手術。她不但全程近距離觀看手術,還親自送小男孩出院回家。張天山的母親看到孩子的眼睛回復正常,不但又哭又笑,還激動地要向醫護人員下跪致謝。目擊此景的君如感嘆地說:「原來幫助一個孩童回復視力,受惠的不只是小孩,全家人的未來亦因此改變。天山的笑容,是我此行最大的安慰。期盼其他孩子也能早日得到治療,擁有像天山一樣的天真笑臉!」內蒙古包頭尚有無數眼疾孩童等待醫治,當地100萬兒童中,有5萬人患有斜視和弱視,因貧窮及醫療發展落後,許多偏遠地區的農村家庭,即使一年不吃不喝也未必籌得到讓孩子接受治療的手術費,不少病童因此延誤醫治,生命從此陷入黑暗。吳君如懇請民眾支持奧比斯「1,000元救一眼」網路募款行動,期盼藉由分享此行見聞,讓更多人了解發展中國家兒童眼疾情況,讓偏遠地區的眼疾病童有機會得到治療,重見光明。【關於國際奧比斯】國際奧比斯是一非營利醫療教育組織,肩負全球救盲使命。奧比斯透過提供醫療設備和技術,以及培訓眼科醫護人員,協助落後國家制訂長遠的救盲計劃,解決可避免的失明問題。我們積極提升各地眼科醫護人員的技術水準,期待受助地區的醫療夥伴能夠自行營運,為人們提供可負擔、方便及持續的優質眼科服務。想進一步認識奧比斯的工作,請瀏覽http://www.orbis.org.tw。

照護「上緊發條小天使」 偉大媽咪坎坷不說苦

照護「上緊發條小天使」 偉大媽咪坎坷不說苦

記得二三十年前,由冷面笑匠顧寶明先生主演華視劇展「他不重!他是我兄弟」,因為詮釋表演腦性麻痹的弟弟淋漓盡致,獲得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另外華視連續劇「愛」中由吳鈴山先生飾演的康安,也是屬於腦性麻痹角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任蔡文興表示,其實在中醫院區的小兒腦性麻痹特別門診,也有一群小朋友,由媽媽背著或是爸爸抱來,亦或是由阿公阿嬤陪同踏著不平衡的腳步前來紮針,這些偉大的父母也正在以血汗淚譜出「他不重!他是我孩子」生命之歌。【宸媽】當宸宸2-3歲時仍無法走路,北部某醫學中心看過電腦斷層即宣告,以後宸宸可能必須一輩子癱軟無力坐輪椅,要有心理準備照顧他一輩子!以前的社會,家裡小孩較多,如果產下患有腦性麻痹症的孩子,大部份無多餘能力提供醫療照護,尤其是重症者,甚至會被拋棄由慈善育幼院領養。但是這群媽媽總是不離不棄,尤其是宸媽,這幾年來,放棄工作,一心一意將小孩帶好,由於小孩行動較不方便,陪宸宸就醫復健、針灸,甚至每天上學陪讀,十餘年來如一日,未曾間斷過。並且打破了醫師專家眼鏡,現在宸宸行動自如,並不需依靠輪椅。蔡文興說,只要用心灌溉,小草自會努力長好,宸宸還獲頒總統教育獎,母儀之德風備受校方及師長肯定敬佩,今年還受台北縣長之邀表揚模範母親。【揚媽】揚揚是雙胞胎的哥哥,原本令人羨慕生下雙胞胎,但因揚揚重度腦麻,使得短暫喜悅換來沉重辛酸苦甜責任。加上弟弟患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照顧兩個小孩非常辛苦,十年來穿梭於醫院及學校,就醫治療上學一手包辦,晚上為了家計還要打工,可謂是蠟燭兩頭燒,燃燒生命,照亮兩小孩。由於門診醫療忙碌,小孩害怕扎針,揚媽生怕耽誤其他病人治療時間,有時因太累情緒失控責罵小孩,在背地裡偷偷流淚,此時醫護人員會鼓勵她,不要太去在意別人眼光,也不要擔心耽誤醫生時間,大家願意等,慢慢來不要急,要保重自己身體,注意健康。【豪媽】年輕時還是時裝模特兒,這幾年來辛苦照顧不太懂事的豪豪,身體健康亮起紅燈。先生是搬運家具運將,近一年來由於金融海嘯,裝潢及買家具的人減少許多,影響豪爸工作,還必須找一份值大夜的大樓管理員來彌補家用,辛苦備至。蔡文興指出,生產時缺氧窒息是導致豪豪罹患腦性麻痹病因,據豪媽說是醫師醫療疏失,幾位媽媽聯合向某醫院提出告訴,後來在法院開庭時,還演出「法外情」的情境,疑似控方律師被收買,竟然豬羊變色成為辯方律師,造成控方敗訴「滑鐵盧戰役」。【紘媽】也是一位全程陪伴孩子成長的媽媽,紘紘是一位嘴巴甜且機靈的小孩,每次都會讚美漂亮護士阿姨,令護士小姐心花怒放,也會跟美麗實習醫師要e-mail而且每次都可以成功,紘媽時常會與紘紘玩角色扮演遊戲,以啟發他了解各種角色與人際關係處理。蔡文興說,腦麻小孩四肢張力強,往往影響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所以寫字困難,紘紘採一指神功電腦輸入來學習文字表達,手部活動困難打起字來十分吃力,但是他都能一一克服,小小勇士尋找生命出路,猶如小草的韌性,不畏外在環境嚴格考驗。他引用台灣諺語說:「一枝草一點露。」意思是:連一枝小草,上天也都會賜與一滴露水,讓小草活下去,何況是人呢?其用意在勸人不要灰心氣餒,天無絕人之路,只要努力,自有生路。幸好有這群辛苦偉大媽媽照護「上緊發條小天使」,移走許許多多坎坷荊棘,讓他們人生路走得更加平穩。在母親節前夕,將幾則心情故事說出來,讓社會大眾體會人性光明面,並藉此機會抒發對這群媽媽們的敬意!

陪伴產婦提前歡渡人生第一個母親節

陪伴產婦提前歡渡人生第一個母親節

為提前歡渡專屬女性的節日,羅東博愛醫院婦產科病房的護理人員八日上午在婦產科病房交誼廳舉辦一場溫馨音樂會,護理人員吹奏中國笛,獻上康乃馨,為住院及在職場認真工作的母親們喝采。五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五月十二日則是護士節,在母親節及護士節前夕,八日上午十時在醫療大樓婦產科病房有場溫馨音樂會,廿二歲的產房護理人員賴欣怡,學中國笛近10年,去年護士節到羅東博愛醫院任職,今年護士節系列活動,賴欣怡特地準備多首曲目,和院內的同仁分享任職滿一年的快樂心情。同時,賴欣怡每天與產婦互動,看著每位產婦洋溢著初為人母的喜悅,心中煞是感動,趁著母親節即將到來,賴欣怡決定將護士節表演的曲目,提前於八日上午表演,先後吹奏「母親您真偉大」及「家後」等曲子,並和同事們一同分送康乃馨給每位產婦,祝賀她們第一個母親節的到來,也和勞苦功高的護理人員提前共渡護士節。

單車健身前 先了解潛藏的運動傷害

單車健身前 先了解潛藏的運動傷害

政府推廣節能減碳,全民也興起單車健身的風潮,不僅高價腳踏車賣到缺貨,騎車環台也成了熱門的自我挑戰運動;但是,許多人趕流行,忽略了評估自我健康狀況、作好相關運動準備,貿然上路,導致運動傷害也層出不窮。臨床上,永和耕莘醫院復健科 - 洪茂桓醫師指出,常見的腳踏車運動傷害可分為兩大類:急性外傷及過度使用。其中,急性外傷大部份都在上肢,以表淺傷害為主;過度使用則較常見於長期騎腳踏車的人身上,以下洪醫師便針對不同部位的常見傷害,逐一分析。■ 頸部:許多單車的坐墊較高,騎車時為了抬頭看路,頸部容易後仰,長時間下來常造成頸部酸痛,尤其頸椎退化的人,甚至會加重神經症狀,包括頭、頸、後肩胛、上肢都可能出現酸痛、麻痛或無力的感覺。■ 腰部:長時間前屈騎車,也容易造成腰部酸痛,對於腰椎椎間盤突出的人,這種姿勢更會增加腰部的壓力,可能加重腰、臀、下肢的酸痛、麻痛及無力。■ 手部:騎車時手腕的位置不良,加上長時間的壓力,可能造成手部壓迫性神經病變,常見的如手指麻痛、感覺異常、手部無力等。洪醫師建議騎車時經常變換手在握把上的位置,增加握把的襯墊,並穿戴較厚的手套,以預防這類問題。■ 臀部:單車騎士常過度或不當使用髖關節,引發「股骨轉子滑液囊炎」,造成外側臀部、大腿腫痛;而髂腰肌肌腱炎也相當常見,會導致大腿上提時疼痛。此外,男性若長時間騎車,與坐墊接觸的恥骨部位易受壓迫,可能造成會陰麻痛甚至性功能問題,建議一旦出現不適,應暫停騎車,直到症狀緩解,同時籍由正確的坐墊擺位、或改用中空坐墊,以預防復發。■ 膝部:騎單車也常導致髕骨股骨症候群,在膝蓋前方會有疼痛感,這可藉由加強大腿前內側的肌力、及大腿後側的拉筋來改善。另外,膝蓋內側韌帶扭傷、肌肉拉傷或肌腱炎等,也是常見的單車運動傷害。■ 足部:腳踏車騎久了,常發生腳底前側的蹠骨疼痛,這可籍由調整踩踏板的位置、使用緩衝鞋墊或前掌減壓墊來改善。而腳底中後側的足底筋膜炎、腳後跟上方的阿基里斯肌腱炎,也都是單車騎士常見的運動傷害。洪茂桓醫師提醒,當運動傷害發生時,急性處理要休息冰敷,腫脹嚴重時再配合壓迫及抬高患部,如果症狀持續,一定要尋求專業協助,以免產生後遺症。

脾氣虛弱、面色萎黃 中醫調氣補益三管齊下

脾氣虛弱、面色萎黃 中醫調氣補益三管齊下

你經常感到身體倦怠,疲憊無力,四肢倦怠,精神差嗎?還是呼吸淺短,食慾差,食量減少,大便稀軟,或大便次數多?或是有肚腹脹滿,食後脹滿,消化不良、言語虛弱而懶言,面色蒼白或萎黃等症狀?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 - 杜旻峯醫師表示,前述情況可見於多種病症過程中,尤其多見於慢性疾病,如久瀉,久痢,腹脹,嘔吐,胃脘痛等症。西醫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腸道激躁症,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肝炎,貧血等也常見到本症。本症治療方法首重強健脾胃之氣,幫助病人運化,補益元氣,調和中氣。杜旻峯醫師提出以下方劑處方供大家參考:1.四君子湯:處方包含黨參,茯苓,白朮,甘草。專為脾胃氣虛,運化無力之症而用。諸藥合用,共奏一劑補益中氣,健脾補胃之效。且藥味甘淡,不偏寒熱,是為補脾氣的基本方劑。2.參苓白朮散:適於脾胃氣虛,兼有濕邪。本方是由四君子湯加味而成,以補氣虛,化濕濁,助脾運氣為主。3.臨床常用之藥有黨參、太子參、白朮、茯苓、山藥、白扁豆、陳皮、半夏、甘草、黃耆等藥物。    除了藥療,杜醫師也建議可從食療改善。像是「山藥薏仁粥」(用山藥加薏仁(適量),煮服,或加粥煮食用。)或是「四神」都是不錯的選擇;四神乃民間常用之方,包含山藥,芡實,蓮子,茯苓,尚可加薏仁,或其他補助脾胃之藥。若非素食者亦可搭配豬小腸煮服用。在中醫常用的指壓按摩上,則可在肚臍下2指及4指之處(氣海、關元穴)及足三里(膝部之外膝眼下4指,脛骨外一指處)輕壓或按摩,或以艾條溫灸,皆可幫助脾氣之增加、幫助脾氣之運化吸收。

家庭照顧者的好幫手-居家服務

家庭照顧者的好幫手-居家服務

如花婚後一直和喪偶多年的婆婆同住,婆媳關係甚為和睦,是一位鄰里間人人稱讚的好媳婦。由於如花的先生是建築工人,收入並不多,且尚有房貸負擔,為了貼補家用,如花平日在住家附近的黃昏市場裡幫忙賣菜,兩個讀小學的孩子放學後則由婆婆幫忙帶,經濟狀況雖不寬裕,但家庭氣氛和樂,生活平安踏實。但不料,年初身體狀況原本硬朗的婆婆突然中風住院,雖然醫師評估預後狀況不差,且經住院治療後已無大礙,目前惟左半側較無力,生活功能部分受影響,但仍有希望藉由長期積極復健回復原有功能,因此,如花不得不暫停到市場賣菜的工作,進而將生活重心全數轉移至照顧婆婆及協助復健的工作上;然而,減少的工作收入卻使得家中經濟陷入困頓。正當如花為此苦惱焦躁不安時,某日在醫院的佈告欄上,如花看到「居家服務」的介紹,她立刻前往醫院社服室找社工師諮詢並取得申請相關服務的資源協助。婆婆出院後,如花白天仍可全心投入幫忙婆婆復健,至於下午至黃昏市場賣菜到先生下班回來這段時間,因為申請了居家服務員到家中幫忙照顧婆婆,如花家的生活步調終於又回復到往常一樣,現在,不但經濟狀況未受到太大影響,婆婆的復健狀況也漸入佳境,日趨穩定。究竟什麼是居家服務?居家服務可以提供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協助呢?◆居家服務服務對象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50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僅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失能且獨居長者。補助時數上限:49歲以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日常生活功能需他人協助之居家身心障礙者。 補助時數上限:◆居家服務服務項目家務及日常生活照顧:換洗衣物的洗滌、修補,居家環境改善,家務助理,文書服務,餐飲服務,陪同或代購生活必需品,陪同就醫,聯絡醫療機關,友善訪視,電話問安。身體照顧服務:協助沐浴,協助穿換衣物,協助進食,協助服藥,協助翻身、拍背、肢體關節活動、上下床,陪同散步、運動,協助使,日常生活輔助器具。◆ 洽辦單位及申請流程請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公所或各地長照中心分站申請,申請後將由長照中心分站之「照顧管理專員」到府評估可符合之服務時數,並委託居家服務提供單位供服務。貼心提醒:民眾是否符合補助時數及自付額以實際評估狀況為準,收費標準依各區委辦居家服務單位。目前各縣市政府已成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有需求民眾請洽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或內政部網站洽詢http://www.moi.gov.tw(本文作者 / 社會服務室社工師 - 李瓊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