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植牙手術難度影響費用 醫師:最好留著牙齒來評估

植牙手術難度影響費用 醫師:最好留著牙齒來評估

拔牙一個小動作,不但可能影響一輩子的美醜問題,日後植牙手術難度也會增加!30歲的張姓秘書小時後因故拔掉一顆側門牙,當時為了省錢沒有裝上假牙或進行植牙手術,長大後才發現當初拔牙的位置上方,竟然出現一個大凹洞,嚴重影響外觀,不僅如此,牙齒的排列凌亂,常因刷牙有死角而產生牙周病,咬合也出現問題,連帶牽連咀嚼功能。為了一圓改造外貌的夢想,張秘書前後花了五年的時間,進行矯正、補骨、植牙等療程,最近才開始願意展露自信的笑容。台灣口腔矯正學會會員盧家正醫師表示,缺牙後6個月內,口腔該處將有60%以上的骨質快速流失,導致患者日後施行植牙手術時的難度大增,不但治療時間會拉長,也可能必須進行數次的骨質增生術,大幅增加植牙手術的困難度。小小的拔牙動作影響甚鉅,盧家正醫師建議患者拔牙後千萬別置之不理,最好「留著牙齒來評估植牙」,並於拔牙前要求醫師施行「齒槽骨保存術」,日後植牙才不會發生骨質條件不佳,需要多次施行骨質增生術的困擾。坊間常聽聞的微創植牙手術,常讓患者低估植牙手術療程所需的時間,盧家正醫師說,以單純的植牙手術而言,療程約需5個月到半年,前2-3週將植入人工植體,之後患者需悉心照顧手術傷口,並務必戒菸,以免尼古丁影響傷口癒合,同時降低骨整合速度,嚴重將導致植牙手術失敗;等3個月後骨整合完成,醫師確認狀況良好,才開始進行為期一個月左右的牙冠製作;價格方面,單純植一顆牙的費用約在7-10萬不等,患者口腔條件、使用牙材、院所設備及醫師技術等因素都會影響價格。植牙專業醫師常會把植牙手術比喻為蓋房子,地基要打得好,後面房子蓋起來才安全,可以住得又久又牢,但房子蓋好後一樣要注意打掃清潔,盧家正醫師提醒,植牙手術療程完成後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清潔,尤其牙肉與人工植體周圍接縫處並非像牙冠表面一樣光滑,若不慎有細菌卡入會有紅腫發炎等似牙周病的狀況,患者應該多注意避免這類「植體牙周病」的發生。民眾可透過瞭解醫師是否有相關證照、或曾接受過相關訓練,來作為選擇植牙醫師的參考,由於植牙手術是種整合性的治療,一個專業的植牙醫師需要涉獵牙周病專科、口腔外科、贗復假牙科等不同的專業,並依據患者不同的口腔條件與狀況,來應變適當的處置措施。盧家正醫師提醒,植牙是外科手術,如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正服用抗凝血劑(如阿斯匹林等)或、使用骨鬆藥物(雙磷酸鹽類)等情況,就診前務必告知醫師相關病史,以降低植牙手術風險。

尿路結石一定要開刀嗎?

尿路結石一定要開刀嗎?

台灣地區地處亞熱帶,高溫潮濕,尿路結石的盛行率約百分之九,在全世界的排行榜上,屬於高水準的地區,依結石材質分類,大概百分之八十是屬於草酸鈣(calcium oxalate)、約百分之十是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百分之五是磷灰石(struvite)、尿酸結石(uric acid)約百分之三、膀胺氨酸(cystein)約百分之一。其他罕見材質合約百分之二。泌尿專科醫師 陳偉寶 說明,在臨床的實務上,大多數的結石是屬於草酸鈣,鈣搞懂便可以了。另外,大家都很關心平日該吃甚麼?該喝甚麼?不該吃甚麼?不該喝甚麼?才能在尿路結石方面趨吉避凶。陳偉寶表示,網路上也眾說紛云、莫衷一是。例如:喝奶茶到底對結石是有利還是有害?正反的資訊都有,讓社會大眾難以適從。尿路結石是依照被診斷時所在的位置來分類命名的。陳偉寶舉例,例如:在腎臟的被稱為腎結石,在輸尿管的是輸尿管結石,在尿道的叫尿道結石,我們人體左右各有一個腎臟和一條輸尿管,所以連同左右邊分類,有左腎結石、右腎結石、左輸尿管結石、右輸尿管結石等。膀胱獨一無二,無分左右,所以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就是正確名稱。平日大家的食物包含蔬菜、水果等農作物。原則上,所有植物皆富含草酸,而無論食物中、血液中、或尿液裡、也不難找到鈣的成分。草酸遇上鈣結石成為草酸鈣結晶,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常規尿液檢查中出現草酸鈣結晶,也是極稀鬆平常的普遍現象。但要特別強調草酸鈣結晶不等於草酸鈣結石,結晶是一種晶純的物質,在顯微鏡下的草酸鈣結晶,呈現出短三角柱狀或短六角柱狀,黃色透明如鑽石般晶瑩亮麗。草酸鈣視含水量,可分為:單水草酸鈣、雙水草酸鈣到多水草酸鈣各種不同的亮麗外表。單純的結晶體不能夠集結擴大成為尿路結石。作個比方:一根鋼筋混凝土鑄成的柱子算是尿路結石,那麼尿裡面的水草酸鈣結晶有如裡面的鵝卵石而已。鵝卵石是堅固石柱的重要原料,但只有它還是無法變成石柱的。草酸鈣結晶是草酸鈣結石的重要成分,但光有結晶是無法完成結石的。如果近年來少喝水,尿變濃縮,驗尿很容易發現草酸鈣結晶,一般驗尿只要細心觀察,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尿裡可以看到草酸鈣結晶,可是我們的尿路結石的盛行率約只有百分之九。雖然同樣是草酸鈣,但結晶不等於結石,不可以混為一談。尿路結石一定要開刀嗎?陳偉寶提醒民眾,這是不一定的。臨床上遇到的尿路結石病例,大多數是小型結石。原則上結石直徑在6 mm以上的結石,是有可能必須要作其他處置。例如:震波碎石、內視鏡式碎石術、甚至開刀。這些治療項目都有健保給付,經濟方面無須擔心。現今醫學昌明,真正「開膛剖腹」的機會不到百分之五。

你是「黴人家族」一員嗎?

你是「黴人家族」一員嗎?

都是黴菌惹的禍!!這是民眾對灰指甲的認知,北醫附醫醫院皮膚科主任 李婉若解釋,灰指甲是一種長期慢性的黴菌感染,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感染的部位就像個黴菌倉庫,黴菌不但會感染身體其他部位,造成股癬、手癬等問題。對於長期使用類固醇如氣喘患者和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還可能因而造成身體廣泛性的感染。 此外李婉若說明,灰指甲很容易傳染給家人,嚴重時還可能造成多人共同感染的「黴人家族」。黴菌是寄生在指甲內,只要甲屑掉落,就有可能將黴菌傳染給別人,統計也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家人也同時受到感染。其實,近年來對於灰指甲的治療已經有良好的治療方法,李婉若解釋目前的口服抗黴菌藥物,手指甲受感染者需服用六週,腳趾甲服用十二週,就有不錯的治癒率,但是等健康的指甲完全長出,仍需要六到九個月的時間,民眾須按時服藥,並耐心等待。李婉若也提醒民眾,口服抗黴菌藥有些輕微的副作用,包括輕微的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機能障礙較常見,另外頭痛、疲倦感,也可能發生。此外,它由肝腎代謝,因此服用時最好先確認肝腎功能正常。除了口服藥物治療之外,非甲根侵犯型灰指甲的治療方式還可以透過抗甲癬油劑來治療,它就像塗指甲油一樣,將藥物塗在患部,一週使用一次,可保持一週不脫落,而達到殺死黴菌的效果,一樣有不錯的治療率。這種外用藥因為不經由肝腎代謝,適合肝腎功能不佳者,或是副作用較明顯的病人,和不願意服藥的患者,北醫附設醫院目前已經有引進此一最新劑型。李婉若再次強調,對於指甲保養,皮膚有黴菌感染,如香港手、香港腳時,就應治療,以免黴菌傳染到指甲,而一旦接受治療不宜隨意中斷,同時家人也有感染時,最好一起治療,才能根絕相互傳染。

水分是必需但囤積過多,就會變成「毒」

水分是必需但囤積過多,就會變成「毒」

為何會出現「虛冷」體質?「水能促進新陳代謝,所以每天一定要多喝。」「因為水分零熱量,節食過程中請務必充分攝取。」「想清血,一天最少要喝兩公升的水。」其實這些所謂的「醫學建議」,現今仍存在許多值得懷疑之處。早從兩千年前開始,中醫就將人體中囤積過多水分所引發的疾病稱為「水毒」,表示水有可能變成一種有毒物質。雖然,體脂肪占人體二○%或三○%等話題很容易引起人們關注,但事實上,人體體重有六○%都是水分,所以對體重影響重大的因素並非「脂肪」,而是「水氣」。平常不太運動的人,若每天攝取多達兩三公升的水分,體重就會增加,形成「虛胖」。就像把水裝進塑膠袋,從上方吊起來時,塑膠袋下方會膨脹一樣,虛胖的人,肚臍下方體型通常也較為豐滿(或腫脹),容易導致下半身肥胖或蘿蔔腿的狀況。肥胖的類型還分為內臟脂肪較多的「蘋果型肥胖」,及皮下脂肪較多的「洋梨型肥胖」,而「虛胖型肥胖」也就是指「洋梨型肥胖」。此外,「虛胖」也容易造成下方部位腫脹,像是「雙下巴」或「下腹微凸」。「虛冷」「疼痛」「水」的三角關係水分攝取過多的壞處(水毒)還不只如此,兒童睡覺著涼後,常見腹瀉(水便)並伴隨疼痛的症狀,便是「虛冷」、「水氣」、「疼痛」三者間互有關聯的最佳例證。淋雨(水)之後會著涼,洗完澡沒擦乾身體也會著涼,相信各位只要稍微仔細思考,就能清楚瞭解「水氣」導致「虛冷」的因果關係。就如同「冷卻水」這個名詞字面上的意義,「水氣」具有讓體質變涼的性質。另一方面,有些人只要一下雨(水),神經痛或偏頭痛的症狀就會加劇,也可由此瞭解「水氣」導致「疼痛」的關係。而長期待在冷氣房中,會使得腰痛和經痛的症狀日漸嚴重,也正說明了「虛冷」導致「疼痛」。因此,許多有腰痛、神經痛、風濕痛症狀的人,只要利用泡澡讓身體暖和、出汗(排水)之後,多半即可減緩疼痛。人類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都是在攝氏三十六‧五度左右的體溫下進行,靠六十兆個細胞、組織、器官、內臟活動來維持生命,因此只要身體虛冷,亦即體溫下降,身體就會出現各種障礙。體溫每降一度,免疫力就會降低超過三○%,新陳代謝也會衰退約一二%。因此,一天之中,凌晨三~五點是人體體溫最低的時段,也最多人死亡。排除水分,提升免疫力由於著涼的一大因素就是「水氣」,當體質變涼或體內水分囤積過多時,只要排出多餘水分,讓身體回暖,體內機制自然能讓身體恢復健康狀況,疾病也能痊癒。這種機制就像「睡覺著涼會腹瀉」「受風寒感冒時會流鼻水、打噴嚏」一樣,都是將水分排出體外的反應。年長者常見的夜間頻尿症狀,也是因為平時體溫原本就偏低的老年人,到了體溫更低的夜晚時分,必須將造成體內虛冷的水分排出,是一種身體保持體溫的自然反應。有偏頭痛宿疾的人,嚴重時會嘔吐,也是身體為了保持體溫、擺脫偏頭痛症狀所出現的反應──將胃液中的水分排出體外。此外,罹患重病後在睡覺時排汗,純粹是因為體內機制產生的反應,用排出多餘水分保持體溫來提升免疫力,使疾病痊癒。由此可知,水分其實有許多西醫沒考量到的缺點。西醫是站在人體攝取水分後一定能以尿液形式排泄的前提下,建議大家多喝水;但事實上,人體並無法完全排泄水分。對人類來說,水分雖然是必需品,但在體內囤積過多,就會變成一種「毒」。除了浮腫、下半身肥胖、虛胖等外觀上一目了然的症狀外,如同以上所列舉,「水毒」還會引發其他各種症狀。(本文摘自:水分,決定妳一生的健康,由時報出版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1/2/196.html

2009台灣世界骨鬆日提倡『骨鬆防治三五六』,10/18免費提供骨鬆檢測!

2009台灣世界骨鬆日提倡『骨鬆防治三五六』,10/18免費提供骨鬆檢測!

骨質疏鬆症死亡率高 衍生費用驚人根據健保局統計資料指出,2006年65歲以上髖部骨折的人數每年新增5%病例,尤其停經婦女更容易因骨質疏鬆、髖部骨折而死亡,50歲以上停經婦女髖部骨折致死率高達2.8%,與罹患乳癌死亡率一樣高,是子宮內膜癌死亡率的四倍。前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宋永魁教授指出,每年約有一萬五千名病患因骨質疏鬆症導致「大腿骨骨折」,如估算患者開刀住院費用約10萬,以及出院後一年約需100萬等照護及間接成本,等於這些家庭每年因骨鬆而衍生的醫療費用即高達165億元,約健保總額3000億的二十分之一,而此數據還不包括因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脊椎骨骨折」及其他併發症所需的醫療成本,顯示骨鬆疾病耗用極大家庭人力及社會資源。骨鬆症無聲無息 侵襲停經後婦女 女性從懷孕補乳開始就缺鈣停經婦女朋友因女性荷爾蒙分泌大幅減少,以致停經後五年內骨質流失每年約3%~10%。由於骨質流失是無聲無息,患者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表現,通常透過骨質密度檢查時,才驚覺自己罹患了骨質疏鬆症。宋永魁教授表示,由於女性的生理設計具有懷胎特質,婦女在懷孕哺乳期間,母體會不斷地提供鈣質供給胎兒所需,因此女性應從生育年齡就要注意鈣質攝取,但可惜的是,台灣婦女在懷孕哺乳時期,通常會疏忽攝取鈣質,造成骨質大量流失。男性骨鬆 「性」不行 男性的雄性激素具有維持骨質密度的功能,當雄性激素隨年老慢慢下降時,男性不但有陽痿與性動力不足的困擾,骨質疏鬆症的症狀也會加速。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同時也是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建議,已超過50歲,發覺性能力有所改變的民眾,最好請教專業醫師,並立即進行血液檢查,觀察雄性素testosterone是否下降,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10/18台灣世界骨鬆日,骨鬆對策產品試吃展示,超多衛教資訊讓民眾滿載而歸為了防治骨鬆疾病對台灣民眾造成健康的危害,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TOA)特別於2009/10/18(星期日)下午1點30至4點30分假台北101大樓北方噴水池廣場,舉辦『為健康骨鼓掌 !挺直腰,大聲講:有骨氣,為健康』世界骨鬆日活動,現場有雀巢奶粉保鈣配方、雀巢銀養奶粉、統一營養強化牛乳等試飲攤位、以及3M防滑貼片展示、另外也有如羅氏、台灣諾華、禮來、默沙東等藥廠,及台灣更年期醫學會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等攤位進駐,提供民眾豐富的衛教訊息。新任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高雄長庚新陳代謝科陳榮福醫師說,今年是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第四度舉辦世界骨質疏鬆日園遊會衛教活動,目的是希望提高民眾對於骨質疏鬆的病識感,特別呼籲30歲以下的民眾要開始注意充分的鈣質及維他命D攝取,每週進行規律而適量的載重式運動,幫助骨骼發展健全;50歲左右的民眾,要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測量,當骨密檢測結果(T值)低於-2.5,就代表可能罹患骨鬆,需要更積極的尋求正規醫療來解決,活動中將呼籲全民重視自己的骨鬆問題,提倡『骨鬆防治三五六』口號,提醒民眾三十勤補骨、 五十測骨密 、六十「bone」操心等階段衛教宣導,並規劃骨鬆衛教活動遊戲區、骨鬆對策展示區、骨質密度檢測區等區域,現場免費提供超音波檢測儀器及骨鬆車檢測,,民眾不但可以檢測自己的骨質密度是否合乎標準,更可於完成四大攤位闖關活動後兌換精美福袋,宋教授表示,希望有更多民眾透過世界骨鬆日活動,得到骨鬆正確防治與治療的方法。

為何秋冬季是鼻過敏、氣喘好發的季節?

為何秋冬季是鼻過敏、氣喘好發的季節?

秋冬季是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季節,為甚麼當溫度濕度劇烈改變時鼻過敏症狀就越明顯呢?這就要從鼻子生理作用上了解。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傳統醫學科中西醫師 林宗樾說明,鼻子就像是大樓的警衛,防止為非作歹的病菌藉由呼吸道入侵身體,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吸入的空氣透過鼻子特殊生理構造,達到過濾、暖化、及調節溼度,其存在的目的是要保護下呼吸道氣管及肺臟。鼻子內有上中下三個鼻甲,它能使空氣均勻的通過鼻腔,其表面布滿了鼻黏膜,鼻黏膜主要有三項主要功能 (一) 過濾空氣 (二) 暖化空氣 (三) 調節濕度。過敏不完全是基因所致,環境、飲食、生活作息都習習相關。林宗樾醫師進一步說明,基因不代表一切,子女不要再抱怨父母,為人父母的也不要覺得愧疚,鼻過敏的人唯有鍛鍊身體,保持正氣充足才是根本遠離疾病的方法,不應該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基因。 國內知名小兒過敏研究團隊也發現,一些過敏疾病的危險因子,例如,父母親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週歲內使用抗生素及退燒藥、週歲內常使用退燒藥家中養貓等,都是國小一年級學童最近一年內氣喘發作的危險因子;至於常常吃豆類食物,則為保護因子。西藥主要控制鼻過敏所產生症狀,合併使用抗生素預防鼻竇炎產生,但易產生嗜睡,咽部過乾,胃部不適感等症狀。林宗樾醫師表示,早在二千五白年前的古代醫書黃帝內經 對於呼吸系統的生理現象已有相當的了解。指出肺主呼吸,鼻為呼吸出入之門戶,所以說 “開竅於鼻” 鼻要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必須依賴肺氣調和,呼吸暢利。如外感風寒襲肺,則鼻塞 流涕影響嗅覺;肺有燥熱,則鼻孔乾澀;邪熱壅肺,往往有氣喘鼻煽。可見肺與鼻竅是息息相關的。肺主肅降 “肅”有清肅之意。“肺主肅降”是指肺氣宜清宜降。由於肺居胸部以及肺在體內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及、主氣、主治節、通調水道等),決定了肺氣必須在清肅下降的情況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機能活動。如肺氣失降,就會出現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林宗樾醫師提醒民眾,中藥治療因不同時期,依據臟腑辯證,急性鼻過敏時給與溫肺藥物,改善急性鼻塞鼻流清涕等症狀 。緩解期時調理脾胃,達到根除過敏的目地,除口服中藥之外還有外敷中藥藥餅,三伏貼、三九貼於風門、肺俞等穴位,由經絡改善肺氣虛寒。

秋冬保養4要素 遠離心血管疾病

秋冬保養4要素 遠離心血管疾病

天氣逐漸變涼,時序即將進入秋冬,又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了。造成秋冬好發的原因有很多。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醫師   盧怡旭舉例說明,秋冬溫差大,易出現高血壓;天氣不穩定,戶外運動減少;而且進入進補季節,易造成肥胖與高血脂症。結果,對心血管的危險因子是不利的。盧怡旭進一步表示,由於心血管疾病是血管硬化累積而成,所以需及早預防,尤其是從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著手。我們應注意以下要點:一、飲食方面:注意鹽分的攝取與熱量的控制。鹽分與血壓的上升有直接關係,因此飲食需控制調味品的使用,越少越好。冬令進補應飲食均衡。少吃肥肉、內臟與魚類以外的海鮮,以免肥油上身。二、規律的運動:維持輕度的運動(例如:健走),可以消耗熱量、加速心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我們是保健而非競賽,所以適度即可,只要達到出汗、或說話略喘的程度,並且持續至少15分鐘。運動的頻率以每週5至7次為宜。三、戒煙!吸煙不但容易致癌、產生肺氣腫,也影響心血管功能。例如:刺激血管收縮而高血壓、促進凝血產生血栓、加速動脈硬化斑塊的生長等。這些作用,使供應心臟營養的冠狀動脈狹窄而心肌缺氧,發生心絞痛。雖然要改變斑塊的生長非一朝一夕可及,但是血管收縮與血栓生成的作用,可於戒煙三至五日後立即獲得改善。四、定期追蹤、按時服藥。年過三十,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的心血管保護作用逐漸消失。因此,定期健檢,特別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十分重要。如有疑問,應與醫師討論,研擬治療的策略。如果需要服藥控制,也應與醫師密切配合。盧怡旭提醒民眾,多一分準備,才能減一分危險。希望大家更健康,更能享受愉快的時光。

輕忽口腔清潔,小心植牙保不住

輕忽口腔清潔,小心植牙保不住

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對於有植牙經驗的民眾來說,這句話頗能表達對植牙後又愛又怕的矛盾心情。植牙完成後「成品」宛若真牙般美觀,穩定性佳、咬合力強,雖然價格不菲,卻已是民眾缺牙時最夯的選擇,然而,失敗案例卻不時有聞,到底我們要怎麼跟這個「新歡」相處呢? 過大的咬合不當、牙周病未痊癒,以及不良的口腔嗜好如抽菸、酗酒、嚼食檳榔等習慣未戒除,都是容易造成植牙失敗的原因,但在臨床上,植牙後的清潔不當,卻可能榮登失敗原因第一名。牙周病專科醫師黃明霞表示,一般人刷牙方式不對、習慣不佳,就已經是牙周相關疾病的高危險群。如果是已進行植牙的民眾,若再不注意口腔清潔,很容易產生「植體周圍炎」。植體周圍炎會造成齒槽骨缺損,這時會有牙肉囊腫或化膿的症狀,過一段時間,就可能會造成植體鬆動,甚至最後必須拔除,植牙宣告失敗。嚴重的是,植體周圍炎不處理,可能造成急性感染,若再碰上患者抵抗力差,一旦細菌侵入血液,恐引發敗血症,這樣的案例已見新聞媒體陸續報導過,故不可不慎。黃明霞指出,「許多人花了一大筆錢去植牙,就以為幫牙齒掛足『保險』,從此擺脫缺牙及牙病,但基礎保健沒做好,有點本末倒置。」植牙後跟一般口腔清潔有什麼不同呢?黃明霞解釋,「其實與一般清潔方式一模一樣,只要記得在飲食後,確實且正確地同時使用牙刷、牙間刷、牙線這三種口腔清潔用品。因為若只使用牙刷刷牙,牙周的部分沒有清潔到,細菌仍然堆積在牙周上,等於清潔只做一半。」值得注意的是,植體周圍炎引發的牙肉腫或化膿,在發生的早期可以透過更精確的口腔檢查 (如植體周圍探測檢查等)得知,若有骨缺損則可藉由X光片發現,給予適時治療,但因為這樣症狀有時是沒有感覺的,若沒有定期回診追踪,很容易快速惡化。所以想要植牙成功,定期檢查牙周,做好口腔清潔,一口美麗的「新」貝齒可以陪伴您很久很久的。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天然有機為原則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天然有機為原則

有個病人的孩子才六、七歲,患有很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孩子不能碰花生、海鮮、奶製品、加工品,連一般的豆類、肉類也很容易引起過敏。除了食物以外,他也不能碰觸任何的人造纖維,常常抓癢,全身幾乎沒有一片肌膚是完整的,看遍中、西醫都沒有辦法解決。後來,孩子的媽媽不讓他吃糖、精緻食品,全部改吃有機食品,情況才漸漸得到改善。只是,這位年輕媽媽及爸爸都是美食主義者,糖類、精緻食品是家常便飯。即使我勸他們改變飲食,他們也是斷斷續續地執行,無法完全改變。然而,孩子只要一碰到精緻食品,當天又起了過敏反應,幾次之後,這對父母才痛下決心,全家改成有機飲食。以上的例子,對很多家有過敏兒的父母來說,應該不陌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和很多化學加工品有很大的關係,味精、糖類、餅乾及家庭用的清潔劑,都有可能是過敏原。此外,有很多孩子一生下來就有異位性皮膚炎,很有可能是在母體時就吸收到母體的毒素,因此,照顧這樣的孩子,父母必須一併改掉自己的飲食習慣,最好改吃健康自然、偏素的飲食。有些過敏兒平常在家沒甚麼太大問題,但只要一帶出門,和別人接觸過又開始過敏。然而,小孩子不可能離群索居,因此,最重要的是慢慢地調整他的身體,增強免疫力。當孩子越來越健康後,比較不必擔心與外界的接觸。許瑞云 醫師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以下幾點原則需多加注意。1.家中飲食最好以天然有機食品為主,捨棄所有糖類、精緻澱粉類及任何乳類製品(牛奶、起司、優格)以及含有味精、人工調味料的加工品。有些病人甚至連吃基因改造的黃豆都會引起過敏。2.盡量不要外食,即使外食也要選擇看得到的食物,而不是像麵包、餅乾等再製過的加工品。3.所有的清潔用品以天然成分為主,包括洗臉或清潔身體的香皂,或是清掃衛浴廚具等清潔劑。甚至買新房時,也要事先問清楚建材是否屬於無毒建材。4.盡量穿天然材質的衣服。越天然的對人體越好,棉、麻、羊毛等都是很好的材質,只是像絲、毛皮等有生命的產品,應盡量避免。此外,布鞋也比膠鞋好。回家以後,盡量赤腳踩在自然材質的地板上,身體會感覺相當舒適。5.可以補充有益菌的飲料,譬如前述的黑豆漿優酪乳。市面上的優酪乳通常都加了糖和人工色素等等,會越喝越糟糕。另外多走路、多運動也可以改善體質。不論是哪一種過敏,切忌冰冷,因為冰非常耗費身體的能量,人是恆溫的動物,因此冰一下肚,我們的身體需要耗費能量來平衡下降的體溫。同理,也應儘量避免吹冷氣。身體的濕冷很容易引起過敏或加重過敏症狀,此時,可以使用薑黃炒菜,或用黑糖加薑熬煮成汁服用,或用大苦丁加橄欖泡茶喝,以去除體內的溼冷。此外,還需養成早睡的習慣,因為主管免疫系統的三焦經在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間運作,此時是免疫系統修復的最佳黃金時刻!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或是免疫系統出問題的人應早點上床休息,如不能早點睡覺,最好也要做一些身心放鬆的娛樂,例如聽聽輕音樂或是冥想等,並時時保持正面的思想,切忌負面思考與太過刺激的活動。 另外,若打算早睡者,晚餐不適合太晚吃,最好提早至傍晚五、六點用餐,並以少量、易消化為原則,不可在食物尚未消化就上床睡覺。常輕敲壇中穴,位於兩乳間,可減低負面情緒壓力及加強免疫系統功能。適當的運動尤其是常與大自然接近的運動或是練太極拳、瑜伽等都可幫助達到身心平衡及加強身體自然修復的能力。(本文摘自:哈佛醫師養生法,由平安文化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2/6/104.html

眼睛美了,桃花跟著來了

眼睛美了,桃花跟著來了

坊間流傳著男人最愛對情人說的一句話:「妳的父親一定是個小偷…偷摘了世界上最耀眼的星星放在妳的眼睛裡!」雖然是句甜死人不償命的甜言蜜語,但也透露出男人最招架不住的就是水汪汪又帶著楚楚可憐感的水潤晶瑩大眼睛。BRAND特別針對眼睛美學,請到2位眼整形美女醫師,為我們剖析如何塑造一雙電力無窮的桃花眼。陳美齡醫師認為一雙好看的眼睛應當包括:與臉部比例均衡的眼形、適當的眼褶寬度,眉眼間距等等,另外眼周的肌膚也要好好保養,不能有太多細紋、皺紋、黑眼圈、或是淚溝凹陷等問題,才能散發電眼魅力。而劉淳熙醫師則針對眉尾夫妻宮、開眼頭手術以及眼下臥蠶等著手,全方位打造電眼桃花。陳美齡醫師 電眼「褶」學:雙眼皮雖然不一定是電眼的唯一法則,但在亞洲的整形市場上,卻是許多女孩美麗變身的第一選擇。而一雙不夠好看的眼睛,上眼皮常常不只因缺乏雙眼皮的皺摺,也常伴隨著眼皮浮腫(泡泡眼)或有些下垂,而使得眼睛特別小,針對此類民眾,醫師會建議採取割雙眼皮的方式,來進行修皮、抽脂、提眼瞼肌等,改善眼睛下垂、泡腫的困擾。另外若是純粹眼皮單薄者,則可以選擇縫合式雙眼皮。劉淳熙醫師 縱向橫向增大眼睛電力一般來說,眼頭「<」的部份稱之為「眼眥」,內眥明顯的人會讓兩眼之間距離變寬,相對眼睛被遮住一部分,當然眼睛會變短。所以開眼頭手術可以使雙眼皮延伸到內側,使雙眼皮摺痕變得較為開放、清楚!開眼尾則是另外一種讓眼瞼裂更寬的方式,針對兩眼眼距已正常或很接近,但眼裂太短且眼小無神者,可考慮開眼尾,使外眼角稍稍更加開放。眼頭眼尾手術主要是增加眼睛的橫向寬度,若是想提升眼睛的縱向高度,則可以依適當眼型條件,在雙眼皮手術中,加入補提眼瞼肌術,全面增加眼睛的縱向、橫向,雙向打造電力無窮的大眼! 陳美齡醫師 隆鼻注射 製造出開眼頭效果:臉上的五官都有相輔相成的效果,眼睛的美學,其實與鼻樑也息息相關。若是鼻子較為塌陷,兩眼間距也會離得較遠,五官也看來平板、無神,不立體。而現今的隆鼻療程則是因為填充注射的發展成熟,而讓塌鼻子患者,可以少受點皮肉之苦。現在台灣隆鼻的療程,大多數人會選擇微晶瓷、玻尿酸或雅得媚填充注射的方式,來取代以往修復期漫長的隆鼻整形手術,而鼻樑的山根處經過填充注射之後,還能拉近兩眼的距離,讓眼睛看來更明亮有神,有了另一種開眼頭效果。劉淳熙醫師 臥蠶桃花:臥蠶是一塊眼下肌肉,在眼袋之上,肥嫩有彈性,當笑眼迎人時,臥蠶會明顯鼓起,給人一種笑盈盈的魔力。因此大多數桃花旺的女生天生都有不小的臥蠶,劉淳熙醫師說:想要製造出臥蠶,可以選擇注射玻尿酸等填充物,使臥蠶更加肥厚明顯,但注射前要選擇較有經驗的醫師,以免注射的位置太低、太大塊,反而讓眼袋更明顯。 陳美齡醫師 拯救眼周肌膚:眼形美了、眼褶對了,但是眼周的肌膚卻老化,出現皺紋、淚溝、黑眼圈,也是會讓桃花電眼殘念喔!陳美齡醫師建議針對眼周的動態皺紋,如魚尾紋、皺眉紋、抬頭紋等等,可以藉由肉毒桿菌素注射,整個療程只要幾分鐘就可以結束,在注射後的第1~3天,動態皺紋便會有明顯的改善。而針對肉毒桿菌素無法解決的靜態紋,則可以藉助玻尿酸填充注射來填補改善。另外像是凹陷的淚溝紋、或是眼下膠原蛋白流失,也能藉由填充注射,達到拉提、緊緻的效果,進而使得枯槁的肌膚,更為飽滿、水嫩,增添桃花運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