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懷孕時藥該怎麼吃 切記五個字母

懷孕時藥該怎麼吃 切記五個字母

懷孕期間生病了該不該吃藥?如果不知道懷孕而服了藥品,有關係嗎?這類問題,相信是很多懷孕婦女的疑惑,如果必須要服用藥物,那又該如何選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梁雅惠說,一般把握幾個原則,生病就診時,如果懷孕、或是疑似、可能懷孕者,都必須告訴醫師或藥師,也必需避免不必要的藥物,包含成藥及中藥,或者是自行亂服用藥物,只有在益處大於危險性時,經過仔細評估利弊得失後,才考慮使用藥物,如需用藥,則以現有最安全有效藥物為首選,尤其懷孕前三個月,以避免胎兒的危害。梁雅惠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規定,所有經全身吸收的處方藥,或已知對胎兒有害藥物均加以分級。以五個英文字母表示對胎兒危害程度:A、B、C、D、XA 經孕婦對照試驗,於懷孕第一期並無證據顯示該藥物對胎兒有害,或在懷孕後三期並無證據顯示有危險性,所以對胎兒危害可排除。B 動物生殖對照試驗尚未證實對胎兒有害,但並未進行孕婦對照試驗;或者動物生殖對照試驗證實有不良反應(此不良反應與降低受孕率無關),但無法在孕婦對照試驗證實該藥物對懷孕第一期有不良反應(懷孕第二期、三期亦無法證實)。C 動物生殖對照試驗已證明對胎兒有不良反應(畸胎、胚胎致死或其他),但並未並進行孕婦對照試驗;或者並無孕婦及動物實驗任何結果。該藥物只有在可能的利益大於潛在的危險才可使用。D 人體的對照試驗證實該藥物對胎兒有不良反應,若該藥物用於生命危急狀況或於嚴重疾病,且無較安全藥物可替代時,在可接受危害風險下,對孕婦有益時可使用。X 不論是動物及人類實驗均證實會導致胎兒異常;或人類用藥經驗顯示對胎兒有危險性,或兩者均有,且對孕婦危害遠大於任何益處。該藥物對已受孕或有可能受孕婦女均禁忌使用。梁雅惠表示,除了已確知有不良影響的少數藥物外,大多無法給予絕對安全或危險的答案。藥品被歸類於C級最多,而以A及X級最少,雖然大部分藥品有懷孕用藥安全等級標示,但A、B兩級不能就等於安全,D、X級亦不為致畸胎藥品,且需看是於懷孕中的哪一期所服用,及所服用劑量與時間長短來決定。她解釋,如懷孕前三個月是胎兒各器官分化階段,細胞受到藥物影響,易導致胎兒畸形,因此這一期間,孕婦一定要謹慎用藥。而患有慢性疾病或遺傳疾病的孕婦亦不能隨便停藥,應與醫師討論選擇適當藥品才不會影響胎兒。梁雅惠說,懷孕中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營養,也是準媽媽們所關心的話題,以現在社會大多營養充足就不需另外補充,但孕婦如果有代謝性疾病,過度肥胖或營養缺乏都需要特別注意。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建議懷孕第2-3期熱量應增加300大卡,蛋白質(Protein)則需增加10 gm,葉酸為懷孕第一期合成DNA、RNA所必需,可防止胎兒神經管缺陷,懷孕第2-3期,胎兒成長及母親紅血球增量都需要適時補充鐵(Iron),懷孕末期3個月,幫助胎兒骨骼成長,孕婦對鈣(Calcium)需求量就需要增加。懷孕用藥安全向來是準媽媽們所擔心的問題,與醫師及藥師討論,小心使用慎選藥品,適時補充營養素,為懷孕做好萬全準備。

抽脂勿貪多!超量抽脂易增加脂肪栓塞甚至肺水腫的風險

抽脂勿貪多!超量抽脂易增加脂肪栓塞甚至肺水腫的風險

寒冷的冬季正是胃口大開的季節,不少女性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換來了惱人的小肉肉,平常坐著不動的上班族最容易造成的下半身(大小腿)肥胖,或是十分難消除的蝴蝶袖都在此時悄俏現身,直到春夏交替之時,短袖短裙穿不出門,懊惱不已才想尋求快速的解決方法-抽脂,整型醫師蔡豐州表示,抽脂並不是減肥,而是局部雕塑,這是一定要有的觀念。除了原本較豐滿的女性想藉由抽脂來雕塑身型,也有不少突然增胖的女性認為運動和SPA的減肥效果不如預期,想要尋求抽脂來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尤其是難甩的蝴蝶袖問題,更是大部分女性為了展現更美好的身段,所選擇抽脂的部位。蔡豐州醫師認為抽脂對醫生最困擾的是消費者要求「秤斤論重」評估抽脂效果,畢竟大多數人認為既然花了不少錢,就要值回票價,抽越多越好,也因此造成醫師們衍生出三種心態:多抽一點,但出血量較大,也增加脂肪栓塞的機率,消費者疼痛範圍大,影響正常作息。多打一點抽脂溶液於抽脂部位,雖是正常手續,但多出部分被人體吸收,對於體內水分一下子增加過多可能會有肺水腫的風險。抽仔細一點,因此抽到淺層的脂肪細胞,容易造成皮膚支撐與平衡的破壞,抽脂部位皺在一起。被很炫的設備名詞誤導,譬如雷射或是水刀,但是抽脂誠如所有外科與技術一般,您可不會問廚師用哪一種廚具作菜,菜好不好吃才是重點,抽脂抽得好不好,技術才是重點。抽脂這名詞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廣為被民眾所接受,這是一項完全符合現代人對美的高標準和高需求的技術,保持健康的雕塑心態最重要,如果大家的觀念正確,抽脂才不會被曲解,千萬不要像去菜市場買東西一樣,抽脂不是多抽幾次就會越來越瘦,這並沒有加乘作用,才是該有的正確觀念。

腳趾甲外傷導致化膿,小心感染「甲溝炎」

腳趾甲外傷導致化膿,小心感染「甲溝炎」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整形外科周宏璋醫師表示,一位18歲女學生因甲溝炎至整形外科就醫,一進門診,她就不解地詢問:「甲溝炎可能根治嗎?為什麼拔了趾甲後,我的甲溝炎又會再復發呢?」,其實,甲溝炎是可能痊癒的,不過治療的方式卻是因人而異,命運可就大不同了。周宏璋醫師表示,女學生於一年前第一次甲溝炎發作,之後腳趾甲斷斷續續會有紅、腫、熱、痛,似乎就不曾真正好轉過。雖然每次看診,醫師都會幫她清傷口、剪趾甲,但總是過了1-2個月後,那相同的疼痛又隱隱發作起來,導致整個大拇趾又腫又黑又醜又硬。愛漂亮的她連漂亮露趾的鞋子都不敢再穿,更遑論她最愛的趾甲彩繪!周宏璋醫師指出,甲溝炎有兩種常見的發作方式,一種是有併發趾甲內生,另一種是因不潔或外傷導致細菌經由趾甲皺折處進入局部組織而化膿感染,後者通常不易復發,大部分的患者所遇到的大多是趾甲内生併發甲溝炎之情況。所謂趾甲內生,俗稱「擋甲」,也就是指甲長出來時,卻刺進去皮膚裏,造成疼痛與發炎。它的原因有好幾種,如個人體質、老化趾甲、指甲剪太短、穿鞋子太緊,或鞋頭太尖,長期站立或行走、跑步,局部衛生較差或曾經外傷過等等。如果趾甲內生又併發甲溝炎,就容易常常復發,以至於趾甲反覆紅腫不適。最主要的因素,乃是當趾甲刺入皮膚時,患者總以為只要把趾甲修剪短一點即可。但是,過不了多久,當趾甲慢慢長出來,它會再一次刺入皮膚裏,甲溝炎也就又復發了。周宏璋醫師表示,治療這種反覆發作的甲溝炎,最主要的就是要阻斷這趾甲內生的惡性循環。通常有三種方法可以選擇:拔指甲,即拔除患側1/4-1/6趾甲。此方法最簡單,但是覆發率最高。一般需輔以其他方式才能達到療效,例如拔完趾甲後儘可以少穿尖頭的鞋子,少走路或站太久等等。清創、修剪肉芽、修剪皮膚,讓開一條路給趾甲有個機會可以長出來。此方式較複雜,病患須忍受1-3週的不適。甲床重建術(趾甲生發中心切除術),此種方式常運用於長期頑固性難纏的甲溝炎患者身上,因為手術較大,而且術後趾甲長出來較變得較窄,若要選擇此方式則患者要多加思考且與醫師多溝通。至於該選擇何種治療方式,患者最好到門診與醫師好好商量,看看病患的腳趾適合哪一種治療。只要選對方式,揮別甲溝炎的折磨,絕對不是夢!

無疤痕式乳頭凹陷矯正術 解決凹凸不平不留疤

無疤痕式乳頭凹陷矯正術 解決凹凸不平不留疤

多年前某名模因乳暈外露引起一陣漣漪,自此乳頭與乳暈似乎也成了女性性感的最佳表徵,開業整形外科院長莊家榮醫師指出,乳頭與乳暈位於乳房頂端中點,任何人在視覺鎖定時,總難將視線移出乳房中心位置,而乳房與乳暈間的比例若呈現1:1:1或1:2:1即可稱作完美乳尖黃金比例,時下愛美女性若想讓乳頭看起來更美觀,可考慮以無疤痕式乳頭凹陷矯正術,改善乳頭凹凸不平問題。莊家榮醫師表示,乳尖常見問題不外乎乳頭凹陷與乳頭過大或過長;乳頭凹陷多因乳管發育不良、曾患有胸部疾病、產後漲奶或哺乳導致胸部組織結構改變,嚴重者甚至從未真正見過自己的乳頭,但根據臨床統計,因乳頭凹陷而前往求診的病患卻以未婚女性居多。乳頭過大過長常見於產後哺乳的婦女身上,多因荷爾蒙分泌或後天刺激增生而來,莊家榮醫師說明,傳統乳頭凹陷手術後會留下難看的疤痕,而日本外科使用的「無疤痕式乳頭凹陷矯正術」,是不留疤就能解決乳頭凹陷問題的另一種選擇。乳頭凹陷程度共可分為三級:第一級乳頭輕微下陷但仍在乳暈之上;第二級是乳頭部份或全部凹陷於乳暈之下,但在受到刺激後仍可凸起。第三級最為嚴重,不僅外觀上看不到乳頭,只見如火山口般的下陷,縱使用力刺激或牽引依舊無法使乳頭拉出。莊家榮醫師解釋,這類型患者因乳頭較難清潔,可能造成皮膚病變或分泌物,建議施以乳頭凹陷矯正術改善。無疤痕乳頭凹陷矯正手術是在乳頭下的乳管開四個小切口,接著以精密器械將粘黏的部位分離後將乳管拉長,最後再用縫線做一個環狀的十字型固定,即可解決乳頭凹陷困擾。莊家榮醫師補充,這種手術因不會對乳腺造成破壞,並不會影響日後哺乳功能,加上其傷口極小,也不會影響日後乳頭敏感度,相當適合未婚女性,然因手術後須將縫線永久埋入,患者對於傷口感染的問題宜加以防範。至於乳頭縮小及縮短亦可採用無疤痕手術方式,是先將過長部份以不傷乳管為原則做環狀切除,上下縫合之後再將部分乳頭組織縱向切除,即可達到乳頭縮小及縮短目的。

廣獲挑嘴部落客好評之人氣年菜 欲號召百人提前網路圍爐

廣獲挑嘴部落客好評之人氣年菜 欲號召百人提前網路圍爐

蝦咪?網路也可以圍爐?看倌你可別以為自己眼花!沒錯,廣受部落客達人一致推薦的紫金堂年菜,在經過一連串老饕級部落客試吃後,推舉出「紫金佛跳牆」與「紫金酸菜白肉鍋」兩道網友最想吃的人氣年菜於2/2日邀請Facebook的好友們一起網路圍爐,大啖超人氣健康年菜。「紫金佛跳牆」嚴選當季的大甲芋頭、日本兵庫縣超大栗子及眾多山珍海味,搭配主廚不傳秘方之香濃滑口、低鹽少油的湯頭,慢火煨製5-6小時,直至香味四溢,食材入口即化複合式、多層次的混搭口感,是一到能讓全家人都暖至心頭的經典美味。「紫金酸菜白肉鍋」嚴選台灣知名梨山翠玉白菜,並以珍貴的安地斯山脈玫瑰鹽窖釀,湯頭不但酸甜到位且富含礦物質成份,搭配豐富的配料與新鮮五花肉片、美味鮮蝦及爽口的手工小獅子頭,天冷暖胃讓部落客吃了還想再吃。本次活動目標期望能於28日前募集兩百人共襄盛舉。參加方法很簡單,只要按照下方「索取年菜嚐鮮包步驟一二三」完成後,就可獲得圍爐資格。活動只到即日起自28日喔!要玩動作要快!索取年菜嚐鮮包步驟一二三:加入FB紫金食堂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pages/zi-jin-shi-tang/172727593248?ref=mf) 張貼五人合照一張(請於照片中標示好友名稱)邀請好友推薦照片即可(於照片下方按下”推薦”鈕)小編看見後將會立即發信通知您回覆收件資料,嚐鮮包將於2/2當天出貨,請收到嚐鮮包的朋友一起提前圍爐吃年菜。心動嗎?那還不趕快行動!紫金堂年菜官網:http://event.tasteforlife.com.tw/

頭皮需要去角質?保養頭皮有訣竅 天天洗頭不能少

頭皮需要去角質?保養頭皮有訣竅 天天洗頭不能少

「頭皮與臉皮同樣是皮膚,所以也需要去角質」這是最近一波廣告效應下引起的新潮流,如此似是而非的訴求,讓民眾誤將產品資訊視為醫療新知,皮膚科醫師盧靜怡表示,在沒有經過專業醫師的診斷下自行使用這些含有醫療成份的產品,容易傷害脆弱的頭皮,若是有傷口時反而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甚至黴菌感染,讓人不得不小心保護自己的腦袋,對於頭皮的保養之道,遵守一個大原則,簡單自然最重要。「頭皮是否也像臉部肌膚一樣需要去角質?」熱衷於保養的女性,一窩蜂的爭相詢問相關問題,很多女性都認為去角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實際上不當的頭皮去角質,會使角質層因過薄而缺乏保護層,造成皮膚容易乾裂過敏,除了頭皮屑變多,對髮量也可能會造成影響。盧靜怡醫師認為,頭皮的肌膚其實是比臉部的肌膚還要脆弱。如果是每天洗髮的人,其實並沒有做頭皮去角質的必要,除非是角質增生的速度異常,例如脂漏性皮膚炎或乾癬的患者。當角質增生速度較快,容易產生頭皮屑,此時才會有需要做「調理角質」的動作。坊間流行的頭皮SPA,在媒體的報導之下,蔚為風潮,不論是用何種方式和產品,基本上來說都是利用按摩的方式來促進血液循環和淋巴的暢通。不過在按摩的同時,由於力道和摩擦的動作還是可以將過度增生的角質代謝掉,如此也可達到溫和去角質的作用。皮膚科醫師盧靜怡認為,如果是每天洗頭並且用一般洗髮精的人,當發現隔天早上就有頭皮屑掉落在肩上時,就需要採用具調理角質成分的產品。市面上一般性調理角質的產品以含水楊酸或柳酸居多,含矽靈的產品較少,主要是因為矽含量太高恐會有危害人體的可能。至於多久做一次頭皮去角質則是因人而異,若每星期做一次就能控制頭皮屑問題,則一周一次即可,但大部分的人一周還是需要2~3次。不過要注意的是,當頭皮患有膿皰性毛囊炎,或有發癢、受傷、微細傷口的狀況,或是用一般性洗髮精都會有微微的刺痛感時,就不適合做頭皮角質,很多女性以為能做就做一定對頭髮好,但狀況不盡相同,有些人臉部肌膚雖然不容易過敏,但頭皮肌膚卻容易過敏,切忌濫用產品去進行頭皮去角質的動作,用正確的方式洗頭,即能輕鬆達到去角質的效果,所以採用適當的方法才是保有一頭烏黑亮麗秀髮的最佳選擇。

送舊書到書展 送愛心到陽光

送舊書到書展 送愛心到陽光

您家中是否有一些丟掉可惜,但又不知該放在哪裡的書呢? 1月27日至2月1日止,上午10點至晚上6點(周五、六延至晚上10點)別忘了帶著您的二手書到世貿三館陽光基金會攤位G625捐書,凡單次捐書達5本(含)以上,還可以得到一份小禮物喔!現場也會進行限量《天使太用力繪本套裝》義賣,一組399元,邀您善心長長久久,繪本義賣收入用於陽光基金會血管瘤顏損家庭服務。捐書小提醒:將二手書送到陽光攤位並務必留下您的基本資料及收取收據,日後會由陽光愛心協力二手書店依書況、出版年限、內容及市場需求,評估回饋金多寡後,將回饋金捐給陽光,陽光會再寄送捐款收據予您。為讓您的愛心不白費,敬請您捐贈文學類、歷史、哲學類、藝術類、兒童繪本、小說、不具時效性的專業期刊(如:傳記文學、國家地理雜誌)。單次捐書達5本(含)以上,可以得到一份精美小禮物。詳情請上陽光基金會:book.sunshine.org.tw/How.asp

醫師:因外傷而須矯正申請健保補助,減輕經濟負擔

醫師:因外傷而須矯正申請健保補助,減輕經濟負擔

今年寒假較往年長,家長對學生之戶外活動須提醒小心意外發生!南投縣一名十四歲王姓女童,兩年前參加校外活動至日月潭騎單車環湖,不慎跌入灌溉溝圳,不僅當場撞斷九顆牙,連嘴唇及下巴都有撕裂傷,緊急被送至醫院急救,經初步外傷縫合後,次日轉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治療。醫師發現,嚴重的力道不僅讓王小妹的牙齒被撞掉,連上下顎、齒骨都被撞歪,在歷經二年多的牙齒矯正後,現在前排缺牙處已可裝上假牙,讓她原本緊閉的雙唇得以開口大笑了!中山醫學大學口腔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主任高嘉澤醫師表示,車禍外傷患者在外力撞擊後,牙齒容易出現「走位」情形,患者在治療的第一時間除了注意傷口處理外,在進行牙齒重建前也應會診矯正科醫師先調整牙齒位置,以避免日後假牙或植牙施行時,因牙齒排列不整而影響整體美觀。王小妹說,兩年前參加校外教學活動,與同學至日月潭騎腳踏車環湖,騎經國小旁灌溉溝圳時,因溝圳未設置護欄而不慎摔落溝裡,臉部直接撞擊到旁邊的水泥磚,除了手肘骨折外,唇部及下巴都有嚴重撕裂傷,上下排牙齒也撞掉了九顆,當場血流如注。王媽媽表示,原本一場快樂的校外旅遊,怎麼也沒想到會成為女兒的夢饜,回憶起當時看到女兒口中不斷吐出的鮮血和沾滿血漬及衣服,不僅心疼不已更深怕女兒因此而毀容。王媽媽表示,女兒原本個性活潑、熱愛大自然,但在意外發生後,只要提到日月潭,情緒就會變的十分不穩,連課業也倍受影響,以前曾得過縣長獎、全縣模範生兒童獎的王小妹,現在成績卻不如以往;更因講話缺牙咬字不清,讓語言學習也受到阻礙。王媽媽說,由於少了九顆牙,讓女兒最愛吃的雞翅膀都無法啃食,在生理及心理的雙重影響下身形日漸消瘦。但為了女兒的美麗,王媽媽載著女兒往返南投與台中,長期下來,龐大的醫療費用也讓她身心俱疲,所幸在牙醫師的協助下,申請了口腔矯正的健保給付,得以分擔她的矯正的負擔!中山醫學大學口腔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主任高嘉澤醫師表示,王小妹在摔車後,除了斷牙,牙齒也因外力撞擊出現「全口移位咬合不全」的情形,依王小妹牙齒歪斜程度無須動刀,僅須透過矯正上下排牙齒,並預留未來贗齒的位置即可。高醫師說,在矯正期間,除了裝置牙齒矯正器外,也幫王小妹裝上暫時性假牙,雖然無法啃食硬質食物,但至少為她帶來漂亮的牙齒外觀,不用因缺牙而被取笑。目前王小妹矯正治療已進入尾聲,接下來將替她裝設假牙,就可以讓她實現大口啃雞翅的美夢了!高醫師指出,當口腔遇到強烈撞擊容易出現斷牙、下巴歪斜、上下排牙齒不對稱等情形,治療步驟應先由齒顎矯正科調整患者牙齒位置,若排列仍然無法達到正常咬合,則必須施行正顎手術治療。高嘉澤醫師表示,像王小妹這類因外傷而須矯正的患者,通常在經由醫療單位向健保局提出申請審核後,會依個案的狀況評估而部分補助齒顎矯正治療費用,建議若有因外傷而需牙齒矯正的民眾,可以委由醫療單位向健保局申請補助,減輕自付醫療的負擔!

學測前一周 考生怎麼吃?

學測前一周 考生怎麼吃?

99年大學學測即將在1月29號登場,隨著考試的逼近,考生及家長的情緒也跟著緊張起來,甚至睡眠、食慾都受到影響,加上時序進入冬季,又是吃補的季節,因此考試前,家長往往想要替孩子「補一補」,但是過度的補,可能會適得其反,讓考生腸胃吃不消,影響考試表現。光田醫院營養師謝冠妃指出,其實考生的飲食只要把握「均衡」、「營養」、「健康」三個原則即可,以下提供幾項幾個飲食原則供參考:均衡攝取六大類:六大類食物包含五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類、水果、低脂奶類、油脂與堅果(核果)種子類,六大類食物提供的營養素不同,所以應儘量多樣化的選擇各類新鮮食物。三餐定時定量:考生K書辛苦,常常因為在外補習讀書,因此用餐時間不定,有些孩子飲料零食就充當一餐,因此三餐不均衡。營養師強調三餐定時定量很重要,尤其是早餐,「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活力的泉源,此時補給適當營養,能夠快速消化吸收,促進新陳代謝,進而補充腦部能量,提供上午所需的熱量及養份,保持一天頭腦思緒清晰。若早餐沒吃,易使得早晨的血糖過低,腦細胞的活力變差,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影響學習能力。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攝取:考生壓力大,建議可補充維生素A及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可多選擇深綠色及深紅黃色之蔬菜、水果。而維生素B群可幫助新陳代謝,消除疲勞,可多選用小麥、胚芽、糙米、全穀類製品。礦物質能使生理機能正常運作,預防缺鐵性貧血,深綠色蔬菜,牛、豬等肉類富含這部分的營養。而全穀類、蔬菜、水果中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讓考生腸胃乾淨舒爽,避免考前肚子作怪。清淡飲食少油脂:食材應選擇低油烹調方法,如清蒸、水煮、燒、燉、滷等方式,避免太過油膩的燉補品,尤其補燉品多以肉類或內臟為主要材料,加上麻油、酒等,吃多了反而加重腸胃負擔。適時運動及補充水分:由於讀書的關係,導致坐的時間過長,這會影響考生腸胃的蠕動,所以定時起身走走、做做體操、活動筋骨可消除疲勞,促進腸胃蠕動。至於液體的攝取方面,應盡量減少刺激性的咖啡、茶及碳酸飲料,多喝白開水,才可促進身體廢物排泄,是考生最健康的飲品選擇。

你家小孩是過動兒嗎?家長該注意些什麼?!

你家小孩是過動兒嗎?家長該注意些什麼?!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是好發於兒童的疾病,約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兒童受到影響,在七歲前就出現症狀。其核心症狀為集中注意力的困難、活動量過大、及衝動。且因症狀影響,在兩種以上的場合(如學校和家中),導致兒童的行為規範、情緒調節、人際互動、學業等功能,受到損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邱顯智 主任表示,研究顯示,透過藥物治療、親職諮商、及情緒行為治療之共同協助,是最能有效改善兒童症狀、及減少功能損害的最佳方法,而不是單靠藥物治療、感覺統合治療、或是行為治療等就足夠的。因此需要兒童、家長、老師、治療師及醫師共同努力,擬定整體的教養策略、教育處遇、及醫療計畫。在藥物治療方面,第一線使用的藥物英文學名為Methylphenidate,中文學名為派醋甲酯。為第三級管制藥品,需醫師處方。可以改善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症狀,有效性可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此成分在國內的藥物商品名,有利他能、及專司達等。兒童服用此成分的的藥物後,常見的副作用為:胃口減少(25.3% )、口乾(14% )、噁心 (12.8% )、焦慮(8.2% )、上腹痛(5.9% ) 、易怒(5.8% )、多汗(5.1% )、頭痛 ( 5% )、失眠 ( 2.8% )、頭昏 ( 1.9%)、失去胃口(1.7% )等。這些副作用在醫師指示下,依體重調整,由低劑量開始服用,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問題。但如果副作用嚴重的話,醫師會改使用其他二線的藥物。因為注意力不專心、過動、或衝動等症狀,並非特定的症狀,在許多狀況下或其他精神疾病中,如壓力過大、適應不良、緊張、焦慮、憂鬱等,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甚至正常的兒童,也有可能出現。因此一定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評估,方能確定。邱顯智強調,如果兒童有下列行為:常常在座位上手腳動來動去或身體扭動常常坐不住常常過度的跑來跑去或爬高爬低常常很難靜靜地玩常常精力旺盛常常話太多常常在須輪流的團體活動或遊戲中不能等待常常在問題尚未講完就說出答案常常干擾或侵犯別人常常容易分心在學校功課、作業或其他活動中,常常無法注意到細節或容易粗心出錯做作業時或遊戲時,常常不能持久專心常常聽而不聞常常難以遵照指示去完成常常難以組織安排工作和活動常常逃避或非常討厭需要持續專心的事物,例如家庭作業等在學校或家中,常常對作業或活動漏掉一些必要的事情、日常活動中常常健忘建議家長可以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精神科門診,透過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及社會工作師等醫療團隊的評估,來了解兒童所面對的困難,提供家長最佳的醫療計畫。當家長面對兒童的困難時,請先照顧好自己的需求,因為倦乏的父母絕對沒有好態度與方法,也不容易做好照顧或教養。邱顯智也建議以下有些技巧可以協助你:對孩子簡單而直接解釋他們的過動現象,幫助他們了解過動現象是如何影響他們。對其他的家庭成員解釋孩子的問題,讓其他孩子或家人了解,為什麼有些時候父母對他們的行為處理不相同。視家庭生活的情境,列一些在家適用需遵守的規則,確定孩子了解規則的清單後施行。分配給孩子一些簡單生活事務的工作,並獎賞其完成工作的好行為。當簡單的事對孩子已很容易時,逐次加上孩子可負擔較困難的生活事物。鼓勵他承擔更多的責任,增加他成功的經驗,有助其自信心。讓孩子有其個人須做的清單,亦即家中每個孩子有不同須要做的生活事物清單。確定設定的目標對孩子來說是實際而可行的。指出孩子的衝動行為,並告訴他們這類行為可能的後果或對周遭的影響。幫忙孩子找出他們可以做得很好的活動。指導孩子完成工作所需的方法,一次一個方法、或一次一個指令,不要同時給予太多個指令。指令說出之後,注意孩子的反應,確定他們聽到了。指令用肯定句,不要用問句的方式說。如:「該上床了!」,而不是「上床了,好不好?」。鼓勵孩子自己作記錄,核對他們每天完成與未完成的。假如孩子沒有動機完成某些工作時,利用偶發事件來增加動機。記得過動的孩子需要一些例行的工作、目標、與常規,及一致的生活期望和價值標準。對孩子不恰當行為,要冷靜、立即的打斷,不要等到你們生氣了,或覺得挫折時再做。當你生氣的時候,避免吼叫或處罰孩子,使用暫停的技巧。堅定具體的規則、目標及稱讚,對兒童是很重要的。給予孩子一些選擇的機會,並告訴他們不同選擇後的結果。告訴他正確的行為,以及假如他們選擇不作的話可能的結果,和他們必須如何去因應這些結果。忽視那些既不危險、又不干擾孩子必須要做好的事之行為。對他每一個恰當、正確好的行為稱讚,或者讓孩子知道你們注意到了。鼓勵孩子自我評量的態度與行為。對規則的態度,盡可能在父母之間、及時間前後上均具一致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