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歐盟醫藥局要求回收印度Glochem製藥廠生產之含有Clopidogrel成分的心臟病及中風治療用藥

歐盟醫藥局要求回收印度Glochem製藥廠生產之含有Clopidogrel成分的心臟病及中風治療用藥

豐田因車輛瑕疵造成暴衝而導致多人死亡或重傷,因此大規模召回其所生產的汽車。而歐盟醫藥局近期也因製程經檢查不符合GMP認證規範,而要求回收由印度Glochem製藥廠所生產之Clopidogrel學名藥原料。而以該藥廠原料製造之藥品共有八種,包括 Clopidogrel A1 Pharma,Clopidogrel Acino,Clopidogrel Acino Pharma, Clopidogrel Acino Pharma GmbH,Clopidogrel Hexal,Clopidogrel Ratiopharm,Clopidogrel Ratiopharm GmbH and Clopidogrel Sandoz.。於前述藥物中,Clopidogrel Sandoz已被台灣衛生署核准為心臟病及中風治療用藥。為了避免對心臟病及中風病患可能造成傷害,歐盟醫藥局人體藥物委員會採取預防措施,要求從藥商的存貨,以及已售出在藥局或醫院內的藥品中,回收前述八種包括台灣亦有進口的Clopidogrel Sandoz心臟病及中風治療用藥。該委員會亦建議,製藥商需將Glochem製藥廠從Clopidogrel成分合格供應名單上除名。歐盟醫藥局建議回收以印度Glochem製藥廠所生產之含有Clopidogrel學名藥原料的藥品,是因為該局檢查發現,該製藥廠之主成分製造流程不符合藥品生產品質管制規則(GMP)的規定,以致於歐盟醫藥局不信任以該廠Clopidogrel的學名藥原料生產之藥品。目前歐盟依據藥品生產品質管制規則,依法做此決定。此一事件也突顯了管理學名藥品的重要性,雖然藥廠在設立之初,能夠符合GMP規範,但更困難的是使藥廠在運轉後仍然維持規範要求的品質標準。而如何有效管控進口學名藥的品質,現在也成為國內衛生主管機關的另一大挑戰,目前國內有不少醫院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常會改為使用從印度、中國、拉美等地進口的學名藥,然而這些藥品的品質穩定度,卻似乎未見國內衛生主管機關有定期檢驗的機制,成為廣大用藥民眾的隱憂。上述被要求之藥品不包括賽諾菲安萬特藥廠在法國生產製造的Plavix(保栓通) 心臟病及中風治療用藥,賽諾菲安萬特藥廠表示該廠的生產品質管制規則完全符合規定。Clopidogrel(保栓通)是心臟病發作,發生中風後和心臟支架裝置後,預防血栓的抗血小板藥物。心臟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江福田醫師表示,由於Clopidogrel (保栓通)可以很有效降地心臟病及中風的發作,因此是一種很重要的心臟病及中風治療用藥。而由於心臟病及中風都是可能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如果藥物品質有問題,很容易會使心臟病及中風發作的風險性大大增加。

營養師建議:春捲食材 蔬果可替代

營養師建議:春捲食材 蔬果可替代

文/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組長 凃美瑜台灣民間習俗,清明節包潤餅表示春天來到,並可祈求平安發財。現今也常見於小吃攤販或餐廳料理之傳統小吃美食,故平時想吃潤餅也都能買得到。潤餅也有人把它稱為春餅、春捲,但一般春捲應是經過油炸,所以春捲會比潤餅熱量來得高。潤餅皮是以特高筋麵粉調製成粉漿,再以煎板煎成圓薄餅皮,2張潤餅皮約1/4碗飯或1片薄吐司之熱量。依潤餅內餡材料不同有台灣、福州、客家和北方潤餅之分。以現代國人慢性疾病普及化,選擇那一種潤餅較適合?其實一般潤餅包的內餡皆大同小異,估計1捲熱量約250~300大卡。糖尿病患要注意主食中之醣量,如潤餅皮2張=1/4碗飯、油麵半碗=1/4碗飯、粉絲半碗=1/4碗飯,食用潤餅要視你平日主食的量來調整,細糖粉可用代糖取代或不加,才不會影響血糖的起伏。冠心病患者要注意油脂攝取,潤餅內餡避免用飽和脂肪高的三層肉或梅花肉,可用瘦肉或雞肉絲取代,且內餡不要再經油炒,或潤餅再經油炸、油煎,因一般添加花生粉1免洗湯匙=1/3匙植物油=45大卡油脂熱量,因此烹調用油可減少。選擇潤餅當正餐,二張潤餅皮相當1/4碗飯,一次吃2捲,相當於攝取約500-600大卡的熱量,且符合高纖飲食,飽足感也夠。如當點心食用可選用蔬果潤餅,其熱量約100-150大卡,都是不錯的選擇。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推出奇美健康潤餅,提供民眾在家也能輕鬆DIY做潤餅,吃出低油、低醣、低鹽又高纖的美味潤餅,讓身體健康零負擔。其中特調養生粉可減少花生粉之用量,但不減傳統潤餅之美味,故以富含抗氧化的維生素E及鈣、鐵之芝麻粉,及富含維生素B群及優質蛋白質之天然啤酒酵母薄片與花生粉均勻混合調製;再以葡萄乾和蔓越苺乾之甜味取代糖粉,可吃得更天然更營養,另松子含的油脂大多為亞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飽和脂肪酸,也富含維生素E以及鈣、磷、鐵、硒等礦物質,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是不錯的堅果類選擇。再搭配薰衣草花茶當飲品,淡淡的芳香氣味,可消除疲勞,舒緩壓力,讓你在清明佳節迎接春天的來到。延伸閱讀「健康潤餅DIY食譜」: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356

孕婦注意!妳知道自己是否罹患子癲前症嗎?

孕婦注意!妳知道自己是否罹患子癲前症嗎?

日前,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郭成興在三天內接獲兩位罹患子癲前症的孕婦就診,第一位血壓控制不良,導致在大賣場昏倒緊急送醫;第二位則是按部就班控制血壓的孕婦。慶幸的是,兩位母親及嬰兒都平安,但是生產過程卻有天壤之別。郭成興醫師在婦幼節前夕,藉此呼籲定期產檢及遵照醫囑的重要性。第一位送醫的是懷孕卅六週的廿一歲A小姐。她在大賣場購物時突然昏倒,經救護車送來東基。到院時,血壓高達180/110mmHg(毫米水銀柱,成人的正常血壓值是120/80 mmHg)、嚴重嘔吐、下肢水腫,胎兒心跳穩定。A小姐初次到東基就診,因此查不到她任何的醫療、用藥資料,增加治療的困難度。兩小時後,胎心音下降併變異性差,媽媽血壓持續上升,即刻施行緊急剖腹產。在手術室,A小姐的收縮壓還一度飆高到250mmHg。歷經生死一線間的搶救,最後嬰兒健康,母親的血壓也漸趨穩定。但是術後四小時,母親血壓上升,全身抽筋、意識喪失。郭成興醫師對A小姐當時的症狀印象深刻:「剛看到她的時候,她四肢僵直、眼睛上吊、意識不清、雙唇緊閉,而且牙齒已咬到舌頭造成出血。還好她子癲症發作時,醫師及護理人員正在床邊。適時給予治療後,母親血壓於隔日穩定,並經由電腦斷層追蹤母體並無腦部損傷。」A小姐罹患的是「子癲症」,加上她在整個懷孕過程只做了兩次產檢,因此沒有好好的管理控制血壓。第二位是懷孕卅六週的B小姐,她和A小姐一樣同樣是子癲前症患者,因為有定期產檢、定期追蹤血壓,所以並不像A小姐般是嚴重到昏倒入院,也沒有演變成子癲症,而是與醫護配合,一旦發現血壓飆高,即刻安排剖腹產,結果,產程順利母嬰均安。如何知道是否罹患子癲前症?郭成興醫師指出,懷孕廿週以後的血壓上升(間隔六小時以上的兩次血壓測量都在140/90 mmHg以上,或是比先前收縮壓上升30mmHg毫米水銀柱,或舒張壓上升15mmHg以上時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同時有全身性水腫或蛋白尿(廿四小時的尿蛋白質超過300毫克,或間隔六小時以上的兩次隨意尿液取樣的尿蛋白都在100 mg/dl以上)之一。郭成興醫師進一步說明,子癲前症由於血壓升高,血管壁通透性改變,使得過多的水分滯留在組織中,會造成全身性的水腫。一般在懷孕期間也會因血液回流受阻而造成水腫的現象,這類水腫主要分布在下肢,且抬高腿部可以改善症狀。但是子癲前症的水腫是分布在全身,尤其是臉、手部,而且不會因姿勢改變而消失。除了血壓上升、蛋白尿、全身性水腫以外,子癲前症的病人也可能出現血液及凝血因子方面的病變,甚至會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變。還有,身體其他重要器官也會大受影響而產生病變。在腎臟方面,子癲前症的病人除了出現蛋白尿以外,腎臟血流、腎小球過濾速率也會降低,血中的尿酸、尿中氮素的濃度上升。在肝臟方面,嚴重的病人甚至可能出現腎臟組織的病變。最常見的是肝功能指數GOT(或AST)、高膽血紅素的上升,在嚴重的病人甚至會有肝臟破裂的現象。在視力方面,上升的血壓可能造成眼底的病變,引起視力糢糊,甚至引起視網膜剝離造成視力障礙。另一個比子癲前症更嚴重的是子癲症,即血壓上升同時伴有抽筋,在懷孕的過程中、產程中、甚至產褥期都有可能發生。不管是子癲前症或子癲症,對胎兒都有不良的影響。因胎兒氧分嚴重缺乏,將導致生長遲緩,嚴重時亦可能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而造成胎死腹中。所以懷孕期不管是哪一種高血壓,郭成興醫師再次強調,孕婦一定要定期產檢,並遵照醫囑,才能確保母體及胎兒的生命安全。

「收養人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陪伴,國內收養家庭真的不孤單

「收養人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陪伴,國內收養家庭真的不孤單

「收養」是一段辛苦又長途的旅程,需要不斷地努力與付出,才會嚐到甜美的果實。在收養的過程之中,最常遇到的就是在「教養」與「相處」上的困難,因為其中涉及許多的價值觀、倫理、生活習慣等不同層面的問題。再加上被收養童的身世,通常比一般家庭成長的孩子來得複雜許多,收養之前孩子被安置的背景也或多或少對孩子產成不同影響,所以收養父母在收養孩子之前,除了參加「收養準備教育課程」徹底做好心理準備之外,同時,也要抱持著很大的決心、耐心與愛心,才能順利迎接孩子的來臨。忠義基金會從事收出養服務多年,對於收養人的「收養準備教育課程」十分重視,從與收養家庭的互動與溝通中發現,雖然收養父母們已上過為期兩個月的收養準備課程及團體,並經過許多的溝通與準備,但進到實際試養孩子的階段,還是會有一些教養與相處上的疑問。於是,在98年開辦「收養人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服務,讓收養人與孩子在完成「漸進式互動」,進入真正的「試養」階段時,可以透過「收養人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所安排的課程,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同時,經由「收養人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所舉辦的家庭聚會中,與所有在試養階段或者已完成收養手續的父母們共同分享在收養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的問題與其解決方式。除了現階段正在試養的家庭之外,也有已經完成收養程序的家庭參與,在親職教育課程及家庭聚會上,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讓孩子瞭解即使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但收養父母對他們的愛絕對是百分之百的完整。準父母林氏夫婦在「收養人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上分享到,自從收養了孩子之後,只要看到孩子天使般的笑容,就覺得很滿足、很開心。同時,也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自我成長許多、生活也更加多采多姿。在參加了「收養人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之後,在課程與聚會上,認識了許多與自己一樣的收養家庭,也從他們的分享之中,學習到各種與孩子相處的方法,以及他們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上的種種趣事,就像是一個更大的家庭,回到忠義的這個娘家,分享彼此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不僅感覺到很溫暖,也更加奠定自己的自信心,讓自己在收養的路途上,一點也不覺得孤單。目前忠義基金會開辦「收養人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至今,從二、三個收養家庭的參與,到現在已有十五個收養家庭陸陸續續加入這個團體,以每二個月一次的親職教育課程及家庭聚會活動,讓這些收養家庭能夠透過團體的分享與傳承,共同支持、鼓勵與成長。除此之外,忠義基金會也提供收養家庭「托嬰、托兒」服務,讓這些準收養父母能夠安心參加「收養人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聚會。未來,忠義基金會將持續提供收養家庭親職教育與支持團體服務,期望能夠讓更多的收養家庭擁有更多的幸福。如有任何收出養相關問題,請撥忠義基金會收出養諮詢電話:電話:02-2933-1700 或 0800-000-665 傳真:02-2934-4561或請上忠義基金會網站:http://www.cybaby.org.tw/

莫名的腰痛、腹痛,可能是腎臟癌後期

莫名的腰痛、腹痛,可能是腎臟癌後期

要認識腎臟癌,首先必須知道,腎臟癌不是老人家的專利,它在任何年齡層均可能發生,所以當然可能找上年輕人;其次,腎臟癌初期發展緩慢,症狀又不明顯,能早期發現的通常是靠健檢查出,一旦出現莫名的腰痠背痛、腹部疼痛等症狀,就可能是後期了。所以說腎臟癌是無聲的殺手,一點也不為過。腎臟癌雖不屬前十大癌症之列,但國內每年新增7、8百名患者,且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加上惡性高,威脅性不容忽視。正值壯年的病友Cindy,平常喜歡吃大魚大肉,加上工作時間不正常,飲食也不定時。Cindy因為突發的腰痛被確診為晚期腎臟癌,震驚之餘,仍當機立斷開刀,切除了單側腎臟病灶,並服用標靶藥物控制病情。腎臟癌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以手術切除病灶,但要早期發現的腫瘤才會有不錯的療效。化學治療的效果較不顯著,過去多使用免疫療法,利用干擾素抑制腫瘤細胞分裂,或使用白介素-2調節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目前健保也給付標靶藥物,用在治療晚期轉移性腎臟癌。腎臟癌的病人,最常有的問題是因為擔心腎功能受到更大的損害,因此往往對飲食方式不知所措。例如常聽說的,腎臟病忌吃鹹,不能碰醃漬菜,水也不能多喝;甚至有人說「腰子病」就是「呷不對」吃壞的!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表示「患營養補充很重要,但急於改變飲食習慣,對很多患者反而是種壓力。患者並不需要吃素、或只吃生機飲食;而「什麼都不敢吃」,也就更沒有體力應付日常生活及治療引起的一些副作用。病人與家屬可以一起慢慢的調整,將飲食盡可能調整清淡,除了多吃蔬果外,也該適時補充蛋白質。」Cindy說,出院後,她不再碰紅肉與油炸物,因為深信天然食物的營養「對身體最有幫助」,只從鮮奶、雞肉、魚肉攝取蛋白質;而且除了多吃青菜水果,也飲用大量蔬果汁補充更多營養素。不少腎臟癌患者可能出現嚴重脹氣、貧血等,或因服用標靶藥物而出現腹瀉、腹痛,影響生活品質。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建議,有不舒服的情況要即時告知主治醫師,請醫師、營養師給予適當緩解治療,並針對個人狀況建議補充營養,以恢復體能。很多癌症病人會嘗試各種偏方或另類療法,對坊間許多生技產品、營養補充產品也來者不拒。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以過去接觸不同病友的經驗表示:「多數是並沒有任何成效,甚至有些偏方、營養品可能造成肝腎負擔。尤其對腎功能不好的病友,反而應減少補充蛋白質食物。」 她也特別提醒所有癌症病友,千萬別想用「饑餓法」餓死癌細胞,事實上,癌細胞沒被餓死前,正常細胞就先被餓死了,所以,千萬別讓自己的身體防線先潰堤。癌症希望協會提供面對腎臟癌手冊及相關營養照護資訊,歡迎至www.ecancer.org.tw下載或來電(02)3322-6286洽詢。

享腰瘦 腹部抽脂合併拉皮 令肥油肚與妊娠紋退散

享腰瘦 腹部抽脂合併拉皮 令肥油肚與妊娠紋退散

夏日將至,許多愛美女性莫不翻箱倒櫃準備換季,然而隨著衣著的桎梏解放,許多身材上的缺點表露無疑,尤其是穿著輕薄上衣或低腰褲時露出的肥油肚,更是許多女性甩不掉的夢靨。開業整形外科莊家榮醫師指出,小腹與大腿是脂肪最容易累積之處,即使再瘦的女性仍可能有著一圈小腹,更徨論產後的腹部下垂及皺紋,然因個人骨架與皮下組織厚度互異,並非每位女性都須尋求整形。莊家榮醫師依據門診經驗表示,其實60%患者是可靠飲食控制或運動瘦小腹,但另外40%在試過各式運動及食療後若仍無法瘦身的民眾,可利用抽脂改善小腹肥厚問題,部分患者也會要求醫生將兩側腰際贅肉一併處理,讓腰身更加突出明顯。日式小腹抽脂手術時間約1小時,傷口位於肚臍內不影響外觀,且手術當天即可返家,加上小腹抽脂量不如大腿多,故術後疼痛感也較不明顯,但患者在術後仍須自行熱敷與按摩,並著緊身褲或束腰塑造小腹曲線。莊家榮醫師補充,若是因產後或老化造成的小腹脂肪累積,嚴重者甚至腹部鬆弛或合併有妊娠紋,此類型患者單以抽脂較難獲得良好改善,此時可藉助腹部拉皮先將多餘下垂的皮膚、脂肪與皺紋用手術方式一併切除,再將鬆弛的腹部肌肉緊縮以塑造腰身,或配合部份抽脂讓效果更為均勻,最後縫合傷口後即大功告成。莊家榮醫師解釋,腹部拉皮手術依各人嚴重程度有分大拉皮與小拉皮兩種做法,其差異只在於下腹傷口的大小與上腹的平坦度,然而,此類手術會於腰褲線下或恥骨上方留下一道橫約15~30公分左右的傷口,不過此疤痕會藏於內褲線下且會隨時間逐漸淡化,患者無須過度憂心,且因腹部拉皮能將脂肪、贅肉、與妊娠紋一次解決,甚至讓患者回復至產前腰身。莊家榮醫師提醒,無論是抽脂或腹部拉皮手術,兩者雖有著術後恢復期與傷口及疤痕等缺點,但在短時間內解決小腹突出的效果不錯,尤其正值邁入盛夏之際,想好好大秀身材的朋友若不想因小腹微突而壞了興緻,慎選整形醫即可重拾美麗自信。

「妝」很大!眼睛還是無神怎麼辦?醫師籲:可考慮割雙眼皮手術

「妝」很大!眼睛還是無神怎麼辦?醫師籲:可考慮割雙眼皮手術

單眼皮女生為了變身大眼美女,通常需要花很多時間在鑽研眼妝的技巧,由於勾勒出美麗的雙眼皮,幾乎占據了每天化妝過程一半以上的時間,過程從貼雙眼皮貼,到眼影遮蓋,最後再黏上厚重誇張的假睫毛;因此大部分單眼皮女生的化妝時間比雙眼皮女生足足多了一倍!門診中就有數名大學生,為了製造幾可亂真的雙眼皮效果,每天都使用雙眼皮膠帶,再蓋上厚重的眼妝,長期累積下來,便開始發現眼睛四周皺紋慢慢浮現,甚至出現色素沉澱等問題。整形外科張至德醫師表示,因眼睛四周皮膚較為細緻,經不起重複的拉扯,如過度使用雙眼皮貼,有可能會產生眼皮鬆弛、毛囊發炎、睫毛脫落等狀況,後果將不堪設想!張至德醫師說明,由於醫學美容技術的進步,雙眼皮手術已成為非常普遍的手術之一,不再像以往想像中的危險,因此想要變身大眼美女的民眾,在心態上大可放心。該如何選擇手術的種類是民眾在進行手術前最傷腦筋的問題,張醫師表示,其實要看患者自己本身的眼型條件來做決定,眼皮較薄且無鬆弛情況的患者,較適合縫合法(又稱縫雙眼皮);泡泡眼,眼皮脂肪肥厚者或內側眼角有贅皮的患者,則較適合切割法(又稱割雙眼皮)。許多患者聽到切割式的雙眼皮,第一個聯想就是疼痛,整形外科張至德醫師分析,雙眼皮切割法的疼痛度與縫合式的差不多,但取決於醫師如何在麻醉時分散疼痛的集中感,除了打麻醉時的輕微刺痛感,手術過程很少會有疼痛感。另外,術後的腫脹情況約一個星期後會消退,待術後一個月,就會逐漸恢復自然的雙眼皮效果,建議患者在割雙眼皮術後適度冰敷,有助於消腫止痛,手術後勿過度用力拿東西,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由於醫學美容技術的進步,透過割雙眼皮手術,單眼皮女生變身大眼美女並不困難,張醫師進一步提醒愛美的民眾,由於患者本身的審美觀可能與醫師的想法不盡相同,因此在手術之前,應與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的諮詢及溝通,如此才能達到讓自己滿意的效果。

口腔癌患者年齡層下降 政府推動免費口腔黏膜篩檢

口腔癌患者年齡層下降 政府推動免費口腔黏膜篩檢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月份公佈的國人死因排名顯示,因口腔癌死亡的數字從民國七十五年的第十一名已不斷攀升至第六名了,九十七年中口腔癌更為男性癌症死因第四位。罹患口腔癌的患者林益誠先生說,由於身旁多是喜愛抽菸、吃檳榔的朋友,讓他想戒也很難戒掉這些習慣,所以三十歲即被診斷出口腔癌,令人痛苦的治療過程,讓他直呼從此再也不吃檳榔了!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口腔顎面外科陳怡睿醫師表示,台灣人的檳榔文化讓口腔癌罹患比率年年升高,但罹病的平均年齡卻一直下降,為了降低口腔癌死亡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今年起,凡年滿三十歲的民眾可接受免費篩檢,但根據衛生署今年三月調查發現,僅有5.6%的民眾知道口腔癌可免費篩檢,呼籲民眾可善用此一機會,讓癌症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去年十二月被檢測出患有口腔癌的林先生表示,記得當時原只是覺得嘴巴內有破洞而不以為意,但過了兩週後破洞狀況並未改善,便趕緊至牙科醫院檢查,經檢查發現已為口腔癌第一期。林先生說,在工地工作的他,身邊的同事也都有抽菸及吃檳榔的習慣,所以每天都會吃上三十顆檳榔、抽掉一包菸,更從沒想過吃檳榔及抽菸會造成的問題,當他被診斷出罹患口腔癌時真的非常錯愕!回憶起治療過程林先生說,嘴中的口腔癌約有1.5公分×2.5公分大小,手術切除後幾乎都不能張嘴更無法進食,舌頭也覺得非常疼痛,這段期間中他僅能靠著吃流質食物充飢,如此痛苦煎熬的過程讓他決心再也不要吃檳榔了!林先生說,如果現在有同事請吃檳榔時不僅會拒絕,還會建議他們多加利用免費資源至醫院做口腔黏膜篩檢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陳怡睿表示,檳榔及菸、酒是造成口腔癌最重要的幾項因素,當中含有的化學物質會讓口腔黏膜受刺激,長久下來便可能產生癌症。口腔癌的初期症狀為口腔黏膜顏色改變或出現潰瘍、潰爛,容易讓患者誤以為嘴破上火而輕忽,另外像口內有硬塊、出現白斑或不明原因出血等等也是都口腔癌病徵。患者可以手術方式切除、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而治療後患者也要切記保持口內衛生,並按時到醫院接受追蹤檢查,以降低癌症復發及轉移的機率。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口腔顎面外科陳怡睿醫師指出,口腔癌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今年開始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將透過醫療院所進行篩檢,凡年滿三十歲以上的民眾皆可免費口腔黏膜篩檢,但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調查卻發現,口腔癌免費篩檢政策僅有5.6%民眾知道,是所有免費篩檢中最不為人知的一項,以目前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口腔顎面外科統計,僅有30~40人前來接受檢查,陳醫師呼籲民眾可多把握免費口腔癌篩檢資源,若有癌症徵狀也可即早掌控病情,提高治療癒機會,讓自己遠離癌症風險!

驅離、制止公開哺乳者,4月1日起最高罰3萬元

驅離、制止公開哺乳者,4月1日起最高罰3萬元

真的人人吃飯皇帝大嗎?「你喜歡關在廁所吃飯嗎?想必任誰都不願意吧!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喝奶只能被迫趕到陰暗、污穢、有異味的環境中「用餐」呢?只因為他的吃飯工具和別人不一樣嗎?」這是一位哺乳媽媽心裡的疑惑,卻也道出許多哺乳媽媽們的困擾。自4月1日起,「臺北市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自治條例」開始施行後,將提供婦女在臺北市公共場所哺餵母乳時,一個更友善及支持性的環境,未來即便在捷運車廂內哺餵母奶亦合法化,不再需要因餵奶而躲藏。多家公民營代表,宣誓支持公開哺乳權對即將開始施行的「臺北市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自治條例」,宣導至今許多知名的公民營機構表示樂見其成,包含大眾運輸、展覽場所、金融機構、圖書、餐飲、百貨業者之代表,今天特地出席參與記者會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共同宣誓支持「臺北市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自治條例」,未來哺乳媽媽可在看畫展、辦理金融手續、與家人朋友逛街,甚至於交通運輸的車廂、車站內,可以更輕鬆自在地哺餵母乳,這不僅鼓勵哺乳媽媽回歸一般生活空間,也讓孩子可隨時、開心、舒適地享用他的「每一餐」。提供一個友善支持的哺餵母乳環境,是你我共同的責任,因此,多位公民營代表,願意公開支持母乳哺育權,給哺乳媽媽們一個最安心的保障。四不一罰鍰,違者處5,000至3萬元本條例中明確規範婦女於臺北市之公園、街道、賣場、公車、捷運及車站等公共場所進行母乳哺育之權利時,任何人不得有制止、驅離或其他影響哺育之行為,也規定任何人不得以公共場所已設置哺集乳室為理由,要求婦女前往該處哺育母乳,否則將處新台幣五千元至最高三萬元之罰鍰。若該公共場所的從業人員,出現違反行為,除非雇主能證明非內部規定所致,且已事先教導該從業人員,否則將處罰雇主。歷時四年多的努力,終於自4月1日起開始施行臺北市政府為保障婦女與嬰兒權益,多年來持續推動各項哺餵母乳政策,以營造一個友善母嬰哺乳環境為目標,其中自94年起研議推動的「臺北市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自治條例」,更是全國第一個保障婦女公開哺乳權之法令,歷經多年努力終於可自今天(4)月1日起開始施行。可望為哺乳婦女除去公開哺餵母乳時之擔憂,使嬰兒與哺乳婦女都能獲得應有的人權需求。

沙塵暴襲台無法擋 調整免疫體質是王道

沙塵暴襲台無法擋 調整免疫體質是王道

來自大陸內地沙塵暴因懸浮微粒長時間在大氣中旅行,可能因附著許多重金屬、花粉、有害物質等成份而引發民眾各種過敏反應,儼然已成為全民公敵,雖然近期還有少數的冷氣團可以抑制沙塵暴在台灣發威,但這種來自大自然反撲的力量目前連科學家也都束手無策。專家表示,人類面對這種氣候風暴可能尚無解決之道,但只要能藉由提高自我的免疫與防護能力,也能安然度過沙塵暴傷害。到底該怎麼提高免疫能力降低人體對於過敏原的敏感反應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營養師洪若樸主任提出,健康的飲食,是提高免疫能力的不二法門。目前根據食品科學專家研究證實,攝取乳酸菌改善腸胃道菌相確實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機制,因乳酸菌會吸附在大腸及小腸的腸道細胞,並通過上皮黏膜免疫組織培耶氏斑增強第一型T行輔助免疫細胞來調節第二型T輔助免疫細胞的免疫平衡。第二型T輔助細胞因容易受到外來物質刺激而引發免疫機制,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第一型細胞則作用在調節第二型細胞不要過度反應。當人體健康狀態失調,第一型細胞功能因而減弱;此時如果環境充斥著過敏原,就可能使第二型細胞過度反應,造成身體的不舒服,也就是俗稱的過敏現象。這也是長期飲用乳酸菌可改善過敏體質的主要機制。洪主任表示,每天建議在飯後二到三小時或睡前三小時攝取乳酸菌,以提高乳酸菌在腸胃道中的停留時間。現今市面有許多種類的乳酸菌種,較知名的例如LP33、比菲德氏菌等,也有不同型式如優酪乳、膠囊、錠劑等包裝;如果民眾本身有乳糖不耐症的現象,不妨選擇乾燥劑型的乳酸菌產品,但切記選擇有品質及口碑的品牌較安全。台北縣立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朱郁芳醫師則建議過敏體質者,還是應該從生活作息調理起,多喝水、運動與充足睡眠。民眾如果因為沙塵暴產生不同部位的過敏反應,應儘快尋求相關專科醫師建議,例如眼睛癢則應至眼科就診,皮膚癢或頭皮不適,建議至皮膚科,上呼吸道出現咳嗽、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可至耳鼻喉科外,如有氣喘體質者,則應至胸腔科接受醫師診治。朱醫師強調,沙塵暴近期有可能再度壟罩台灣,民眾應做好心理準備,帽子、外套、口罩這些防護工具也都不可少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