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幼兒久咳需注意 小心是「百日咳」作祟

幼兒久咳需注意 小心是「百日咳」作祟

臺北市4月下旬通報1例出生3個月嬰兒,經檢驗確診為百日咳陽性個案,家中接觸者採檢發現嬰兒父親亦為百日咳陽性,經治療皆已痊癒。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資料顯示,截至99年5月7日止,臺北市百日咳通報個案累計28例、確診9例,較去年同期增加4倍,確診個案中有近5成為未滿週歲之嬰兒,尚未完成4劑五合一疫苗接種而遭受感染。新生兒或嬰幼兒經常交由家中長者或產後護理機構及褓母、托育中心負責照顧,成人感染百日咳症狀不明顯,亦有可能為輕症之帶菌者,而嬰幼兒尚未完成4劑五合一疫苗,其保護力尚不足夠,可能因此遭受感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接觸嬰幼兒之照顧者,如有咳嗽症狀應暫停接觸嬰幼兒,並做好呼吸道防護。百日咳易發生於冬春之際,係透過飛沫傳播之疾病,只要與感染者有密切接觸均可能遭受感染,流行病學統計此病好發於嬰幼兒,感染初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之後會演變成陣發性咳嗽、吸入性哮聲、咳嗽後嘔吐等症狀,且久咳不癒。嬰幼兒罹病經常是由兄弟姊妹或由父母將病菌帶回家,透過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咳嗽、打噴涕,甚至與嬰幼兒共用食器,將細菌傳染給幾乎都不外出的嬰幼兒。衛生局呼籲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應按時帶嬰幼兒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以獲得足夠免疫力,同時避免帶嬰幼兒出入公共場所,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有咳嗽時應戴上口罩,如有咳嗽持續超過2週且有陣發性咳嗽、咳嗽後臉潮紅或嘔吐及吸入性哮聲,請儘速就醫治療。

冷凍溶脂效果未定!水刀抽脂則有效消除大範圍脂肪層 重現苗條曲線

冷凍溶脂效果未定!水刀抽脂則有效消除大範圍脂肪層 重現苗條曲線

最近新聞介紹現美國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減少脂肪的手術,是利用冷凍的方式削減身上過多的脂肪。但李久恆醫生強調,冷凍法只能消除局部的脂肪,且成效未定,對於大範圍脂肪層還是需要借重水刀抽脂才能搞定。據報載,美國的「冷凍溶脂術」原理,是利用脂肪內的三酸甘油酯,在攝氏5度會轉化成固體的特點,透過非侵入性治療器傳送冷凍波到想減肥的部位,之後轉成固體的三酸甘油酯會提早老化,再透過正常的代謝過程,溫和地被消除及排出體外,使得脂肪層逐漸減少,進而達到瘦身雕塑的目的。但效果最多只能維持9~12個月,也只適用於局部雕塑,對於腰部、腹部等大範圍脂肪囤積處,效果就不甚明顯。整形醫師李久恆指出,目前對大範圍脂肪有效的抽脂手術包括水刀抽脂、雷射溶脂與傳統抽脂等方式。如果害怕傳統抽脂手術帶來的疼痛,也不想要有大傷口,又想在較短時間內擺開肥胖糾纏,現在已經有其他選擇。1994年源自德國Human Med的水刀(water-jet)技術已逐步應用在抽脂上,其特色是快速且術後較沒有傳統抽脂臃腫劇痛的缺點,此技術結合了流血疼痛少、腫脹程度小、術後恢復快、術後曲線美四大特色,可說是目前塑身技術的新嬌點。以往傳統抽脂都看醫師拿著抽脂管,在抽脂部位搓來搓去,就是利用這個動作打散脂肪組織然後抽出,但是具有水壓的水刀正可取代這個動作。李久恆醫師繼續表示,水刀抽脂手術原理是利用水的壓力沖刷脂肪組織,分離中隔組織與脂肪細胞,「就像把水灌溉在乾的土壤上,吸收水分後的土壤會變得鬆散,當然更容易抽出體外。」不再靠醫師使用蠻力破壞,不僅組織破壞的瘀傷變少,也不用腫得跟豬頭一樣,手術傷口小,只有約0.3公分,是安全而快速的曲線雕塑法,任何部位都適合,而且術後也不易造成肌膚的凹凸不平、瘀青、疼痛等困擾,還能縮短術後恢復期。李久恆醫師說明,水刀抽脂最好抽出量一次不要超過5,000西西,間隔兩個月再抽其他部位,同一部位第二次抽脂最好間隔4個月,是比較安全又理想的方式。但無論任何抽脂手術,手術前一定要跟醫師討論清楚,透過專業醫師的診療,在術後也要保持均衡的飲食,才能維持良好的體態。

不相信自己是健康的,你可能得了「慮病症」

不相信自己是健康的,你可能得了「慮病症」

文/澄清醫院平等院區身心內科 劉金明主任李先生79歲,已婚,育有三子二女,已經退休多年。在他四年前的一個晚上,突然間腹痛起來。家人立刻把他送至急診室,經澄清醫院急診醫師仔細診療,確認為腎結石,在治療下,把結石打碎排出,住了兩天醫院,病情改善後返家休養。過了幾天,患者又感覺到肚子痛,起初並不在意,但是在吃飯時,覺得肚子脹,吃不下太多餐點,他自己跟家人再度擔心,更緊張,是不是結石還在?還是有其他問題沒有檢查出來?二度到急診室檢查,醫師卻說:沒有問題!但患者肚子痛、脹持續,而食不下嚥的情形也越來越明顯,並瘦到29公斤,讓其家人都擔心不已。之後轉介到身心內科,在一般身體檢查之後,評估他的精神狀態,除了心情不好,覺得沒有希望之外,就是一直強調肚子脹痛,一定是得了嚴重的毛病,大家都不告訴他;經過醫師的細心分析研判後,患者聽從醫師建議按時服藥,這四年來身體恢復健康,體重回升到54公斤。人對於自己身體的病痛或變化能夠有適切的關注,是個人維持健康平衡所必需的。這也是人為尋求生命安全的基本條件。例如某人出現經常性的胸痛及心臟砰砰跳,讓他會去量血壓、做心臟方面的檢查,結果得知罹患冠狀動脈狹窄硬化的疾病,在醫師指示下,遵從醫囑服藥、注意飲食及安排適量運動,因此消除症狀、延長健康的壽命。反之,如果他沒有關注身體,及早就醫檢查,那他很有可能會因為心肌梗塞突然發作而死亡了,或是因為心臟功能衰竭而使其健康受損。澄清醫院平等院區身心內科 劉金明主任表示,有些人在做過一系列的身體檢查,證實自己並無明顯的器官病變或生理疾病,而且經過醫師的說明後,卻仍然存疑、不相信是這個樣子;他仍認為自己一定有毛病,之所以沒有檢查出來,是因為醫師的醫術不夠高明,醫師沒有安排更精密的檢查,或是只有一、二次的檢查還不夠,或是檢查的時候剛好他沒發作,或醫師故意安慰他、隱瞞他,不告訴他真正的結果等。因而他不斷求做檢查或老是換醫師重複做檢查、接受一些不必要的檢查、服藥或手術,這就是典型的「慮病症」。對於慮病症的病人, 劉金明說明,醫師此症狀要用對藥物,加上認知心理治療;以及適當的醫療介入,勿過度或輕忽。另,家人的關心要適當節制,不要當成表達孝心而到處求醫,也不要誤認為裝病,斥責病人,才能在病人、家人、醫師的合作下改善患者的病情。

對抗輪狀病毒 關於疫苗民眾不可輕忽的訊息!

對抗輪狀病毒 關於疫苗民眾不可輕忽的訊息!

WHO、美國FDA等國際組織最新建議 持續使用輪狀病毒疫苗對抗輪狀病毒腸胃炎炎炎夏日通常是腸胃炎的好發季節,當心家中寶寶上吐下瀉可能是「幼兒國民病」輪狀病毒找上門!輪狀病毒具有感染率高、就醫率高、住院率高的三高特色,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黃玉成醫師表示,輪狀病毒傳染率非常高,在台灣平均每3個因急性腸胃炎住院的幼兒當中,就有1個是因為輪狀病毒所引起的!輪狀病毒的症狀包含腹瀉、嘔吐、發燒,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脫水、休克等。衛生習慣的改善無法避免感染輪狀病毒,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及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等國際組織都建議以「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對抗輪狀病毒的流行。關於先前指出輪狀病毒疫苗含有PCV(豬隻環狀病毒)一事,黃玉成醫師亦表示,家長無須擔心,因為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以及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都建議繼續使用輪狀病毒疫苗,強調PCV病毒並不會感染人類或造成疾病,再次證實輪狀病毒疫苗的安全性。由於輪狀病毒疫苗對嬰幼兒有實質上的益處,可預防因感染輪狀病毒所造成的住院,因此黃玉成醫師建議,考慮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或曾接種過第一次輪狀病毒疫苗、但尚未完成所有接種的幼兒家長,應可安心完成之後的接種作業。黃玉成說明,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民眾必須注意的事項,台灣衛生署核准上市的輪狀病毒疫苗有口服二劑型與三劑型兩種,以口服二劑型輪狀病毒疫苗為例,其對於嚴重的輪狀病毒腸胃炎具有高度保護力,並可有效減少所有因輪狀病毒腹瀉而住院的機會。黃玉成進一步說明,由於寶寶6個月大開始即進入輪狀病毒感染的高危險期,因此黃玉成醫師建議,可於寶寶6周大開始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並於6個月大前完成接種。以口服二劑型輪狀病毒疫苗而言,建議第一劑於出生後6週即可接種,最晚需在6個月前完成兩劑之接種;口服三劑型輪狀病毒疫苗則需在6至12週前接種第一劑、8個月前完成三劑之接種。兩劑之間皆須間隔至少一個月。黃玉成解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與五合一或六合一等混合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等疫苗同時接種,而不會影響這些疫苗抗原的免疫反應。目前輪狀病毒疫苗尚屬自費,口服二劑型輪狀病毒疫苗一劑約2,500元、兩劑共約5,000元;口服三劑型輪狀病毒疫苗則一劑約2,000元、三劑共約6,000元。

高血壓年輕化 少年仔要注意

高血壓年輕化 少年仔要注意

一位年輕男性體檢時不經意發現血壓高,因無任何相關症狀而未加留意,也未積極尋求醫療諮詢,後來陸續量測血壓,呈現血壓明顯超過標準,在家人建議及催促下到醫院接受診治,除予以藥物治療外,亦安排高血壓相關檢查,檢查後發現,病人腎上腺長了一顆約一公分大小的腫瘤,經評估後建議手術摘除,術後血壓回復正常,目前完全不需服用藥物控制血壓。另一個案亦為年輕男性,診斷高血壓後,經藥物治療血壓平穩,因無任何不適,病人擅自停藥,數月後因視力模糊至眼科就醫,發現眼內出血且血壓高達200毫米汞柱,藥物控制後血壓回穩,但眼睛傷害已造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詹尚易表示,從這兩位病例個案了解到,雖然是年輕人,亦有高血壓可能性,而且高血壓常常因為沒有症狀而被忽略,導致延遲診斷、治療,甚至讓病人掉以輕心,任意中斷治療,甚或造成嚴重併發症。詹尚易建議,健康人平時亦應接受血壓量測,一旦懷疑有高血壓時,應尋求醫師協助,接受專業檢查及量測血壓的指導,如果是續發性高血壓,更應該找出原因,接受適當治療,以期能減少因高血壓而衍生的併發症。

中醫籲:生活易緊張  小心腸躁症纏身

中醫籲:生活易緊張 小心腸躁症纏身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彭姵綸主任表示,一位年近40歲的中年男性,因為每天常常肚子痛、腹脹,拉肚子5-6次,大便稀軟不成形,已經維持數年,經西醫診斷為「大腸急躁症候群」(簡稱腸躁症),讓病人非常困擾,而不敢遠行,因為對西藥反應效果不佳,故至該院中醫科門診求治,此病人表現出容易緊張、焦慮,且生活及工作壓力大,在中醫辯證上屬肝氣鬱結,影響脾胃功能系統。經使用疏肝解鬱的柴胡疏肝湯、元胡、川楝子,配合健脾胃的六君子湯,治療後,腹痛、腹脹的症狀明顯減輕,每天排便1-2次且大便成形,大大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隨著病情改善,漸漸減少服藥次數,每天只要服用一次中藥,經三個月的治療,目前已經停藥,症狀也沒有再復發,並告知病人要保持好心情,勿過度緊張,避免暴飲暴食,以減少發作機會。彭姵綸主任表示,腸躁症是屬於功能性疾病,消化道構造是正常的,只是功能運作不正常,起因於腸子的痙攣和比較敏感。腸躁症相當常見,大約影響百分之十的成人。腸躁症屬於慢性病,但不會縮減病人的壽命。此病症不是因發炎或感染造成,也不會引起癌症,不會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彭姵綸主任指出,腸躁症和許多嚴重的消化道疾病無關,腸躁症是一種長期性的且反覆發生的狀況,病人可能有腹部不舒服、腹脹、腹痛或者排便不正常等現象。病情輕微者只會造成生活上一點不方便;病情嚴重者則覺得無法承受這些症狀。尤其在遇到壓力時,如旅遊、交際應酬、改變規律的生活方式、暴飲暴食、月經前後期間、失眠、吵架等,腸躁症的症狀會特別嚴重,這些都是屬於肝鬱氣滯的範圍。腸躁症的原因甚多,像上述病人因長期生活緊張,無法放鬆,導致肝氣鬱結,無法疏洩,進而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所以運用中藥祡胡舒肝湯調肝理氣,元胡、川楝子幫助肝氣正常疏洩,治療腹痛腹脹,加上健脾胃的中藥六君子湯,減少腸胃痙攣腹瀉,於是症狀得到緩解。

天生我材必有用?!自體肋軟骨隆鼻 優劣見仁見智

天生我材必有用?!自體肋軟骨隆鼻 優劣見仁見智

經過近幾年整形風氣薰陶,多數人對於隆鼻手術已不再感到陌生,藉著植入不同材料雕塑美鼻,已成為普羅大眾廣為接受的整形方式。開業整形外科院長莊家榮醫師表示,目前應用於隆鼻植入的永久性人工材料,當屬矽膠(人工)鼻骨與需再加工的Goretex為主,此兩類植入物不僅取材容易,效果也相對穩定,且可塑性高,深受整形醫師與愛美人士喜愛。不過,人工材料仍較難避免感染、排斥、材料外露及穿出等問題,這也經常令許多隆鼻者陣前退縮,進而想選擇以自身軟骨雕塑鼻樑。莊家榮醫師解釋,自體肋軟骨最早被運用在鼻外傷或先天缺損重建,近來則有醫師運用在整形範疇,因隆鼻手術所需軟骨量大,前胸肋骨最為適合作為隆鼻材料,自體肋骨隆鼻作法與一般人工材料韓式(開放式)隆鼻無異,最大差別是醫師需於患者前胸先取一段肋軟骨,經加工雕刻所需鼻樑和鼻頭後,取代人工材料植入於鼻內,手術過程約需三小時,全程須於全身麻醉下進行。莊家榮醫師接著說明,與韓式隆鼻相比,自體肋軟骨組成全是自身組織,可降低造成感染、發炎風險避免互斥反應,日後也較不須擔心後遺症或碰撞問題。然而,取肋骨處會留下約四公分疤痕,影響皮膚完整性,而自體軟骨植入後會被身體吸收一到兩成左右,術後效果不易掌控,加之軟骨細胞易朝慣性面無預警彎曲,隆鼻數年後才發現鼻樑歪斜不無可能,尤其軟骨會與皮膚緊密結合,日後若需修改又需再做手術,以現今整形界著重微創、傷口少來說,自體肋軟骨隆鼻較不合乎趨勢。莊家榮醫師補充,自體肋軟骨隆鼻仍有其價值,適合重覆鼻整形而導致鼻頭巒縮,或曾植入人工假體導致感染或排斥、先天鼻缺損或嚴重朝天鼻、嚴重外傷性鼻變形無法以人工材料修補者,以及拒絕任何人工材料植入者使用。同時,莊醫師也建議,用方便取得的人工材料打造美鼻不僅術後維護方便,效果也能持續穩定,即便有意取出也容易回復原狀,至於是否有必要為隆鼻而費力取用肋軟骨,則有待消費者自行評估後決定。

複合式眼袋問題 醫師建議:割眼袋與內視鏡手術並行

複合式眼袋問題 醫師建議:割眼袋與內視鏡手術並行

熬夜、睡眠不足、或年齡老化,都會讓下眼袋浮腫,給人精神不濟的感覺,為了改善眼袋問題,多數女性會在化妝時塗抹厚厚的粉底試圖遮掩,或花一大筆錢買昂貴的眼霜來保養,但效果大多不盡滿意。整形專科醫師吳榮表示,眼袋一但產生,只能透過割眼袋之外科手術才能完全消除,若只以塗抹保養品或微整形療法,效果可說微乎其微。由於眼睛四周的肌肉是由懸吊韌帶所支撐,眼球的周圍也包覆著脂肪來防護,但隨著年紀增長及老化的影響,懸吊韌帶會逐漸鬆弛,此時脂肪就被往外擠壓,導致原本有如擋土牆可擋住脂肪的皮膚,在長期衝擊後也開始鬆弛,而在眼皮下方形成眼袋。吳榮醫師指出,眼袋一旦出現,會隨著時間愈變越大,若想使用保養品來消除眼袋,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眼霜最多只能改善皮膚緊緻度,而非直接針對凸出的脂肪產生作用,因此唯有以割眼袋手術移除多餘的脂肪,才能真正的解決眼袋問題。目前的割眼袋手術大致分為內開及外開法兩種,須依患者眼睛四周的膚質鬆弛度來決定。內開法較適合眼袋出現不久且皮膚彈性佳者,手術時由眼臉內側將脂肪移除,不會在眼周下留下任何疤痕;而外開法則較適合年紀較大、皮膚鬆弛、彈力不佳者,會於眼睫毛下方切口,將內部膨出的脂肪取出,此時如發現有皺紋嚴重的問題,專業醫師亦會將眼框下多餘鬆弛的皮膚一併切除,來加強手術的效果。吳榮醫師建議,年紀較長的女性或眼袋問題嚴重的民眾,在做割眼袋手術時也可考慮作筋膜加強術,強化已鬆弛的筋膜張力,可使割眼袋手術後的維持更加長久。然而每個人的皮膚狀況及眼周問題不一,如有些人的上額或上眼皮也有鬆弛情形,又有嚴重的眼袋,此時若只割眼袋,會突顯上眼皮或眼尾下垂的問題,可能導致術後糾紛的產生。吳榮醫師認為,做割眼袋手術前,應事先評估個案狀況來做最適當的眼部微整,若患者同時有眼尾下垂與眼袋的複合式問題,建議先以內視鏡拉堤手術,將眼尾週遭的整體組織拉抬至原位,再來進行割眼袋手術,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術後滿意度也會提高。此外,吳榮醫師提醒民眾,儘管現在醫學整形手術已非常完善,但割眼袋與內視鏡手術,成敗的主要關鍵還是在於醫師的技術與經驗,在進行手術前最好尋求專業的整形外科醫師諮詢,進行溝通,才不會發生術後效果與預期期望有所落差的情形。而平常的生活作息,對眼袋復原的影響很大,不管是平時的眼周保養還是割眼袋手術後的患者,都應避免長期熬夜、用眼過度與抽菸,加上飲食均衡與勤加保養,才能使眼周肌膚組織保持緊緻,維持年輕活力的亮麗雙眸。

遠離腸病毒 一起洗手趣

遠離腸病毒 一起洗手趣

預防腸病毒最基本的方法是落實正確洗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邀請麥當勞叔叔之家兒童慈善基金會分別於5月17、24、25日,於臺北市7所小學及幼稚園舉辦麥當勞叔叔《一起洗手趣》校園巡迴親善表演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教導學童正確洗手觀念。衛生局呼籲市民朋友應於關鍵洗手五時機-「用餐前」、「如廁後」、「擤鼻涕後」、「看病後」、「與小朋友玩前」,應落實「濕、搓、沖、捧、擦」等洗手五步驟,方能有效打擊腸病毒。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今(99)年截至5 月3 日止,全國共有7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其中臺北市1例,個案係隨家人定居於中國,家中有手足罹患腸病毒輕症,而個案因病情加劇搭乘SOS專機返台就醫。自4月份以來腸病毒輕症就診比率連續上升,正式進入流行期,因此家中有嬰幼兒之民眾,應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衛生局提醒家長: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不要上學,儘可能不要出入公共場所,病童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應小心處理,同時處理後也要正確洗手。由於腸病毒重症之病程變化很快,衛生局呼籲市民要注意家中幼兒經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夏季減重熱潮 藥劑師教你瘦得健康

夏季減重熱潮 藥劑師教你瘦得健康

每當氣候由涼爽春天漸漸轉變至炎熱夏天,人們開始穿上短袖、短褲甚至是背心。由於遮蔽身材的布料變少,如此一來在寒冬時吃吃喝喝所累積的脂肪也無所遁形,這種時候通常是很多人想努力減肥瘦身時期,希望能在炎炎夏日中展現好身材。但是身上的脂肪該如何甩開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孟筠說,除了適當運動、飲食控制之外,也有許多民眾會求助於藥物,希望能幫助體重控制,然而市面上的減肥食品、藥品五花八門,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品項呢?陳孟筠表示,事實上,目前有通過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並於行政院衛生署核准上市的減肥藥只有兩種,分別為1999年核准、2001年上市的羅氏鮮R(XenicalR)及1997年核准、2002年上市的諾美婷R(ReductilR)。這兩種藥物皆為處方藥物,需要經過醫生審慎評估之後才能開立,平時無法自行於藥局購買。陳孟筠解釋,前者的成分為orlistat,它的作用機轉主要是與胃腸消化道中的脂肪分解酵素產生共價結合,讓飲食中約30%的脂肪無法被消化吸收而排出體外,所以攝入的油脂越多,排油症狀越明顯。此外,因降低脂肪吸收,而可能導致的副作用包含:維他命A、D、E、K等脂溶性維他命的吸收隨之減少、排油、油便、軟便等,部分使用者會有急便、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加上會干擾消化脂肪的酵素作用,所以患有肝膽疾病者、腸胃道吸收不良者、孕婦、授乳婦女不適用。後者的成分為sibutramine hydrochloride,它的作用機轉主要是在人體下視丘的飽食中樞神經細胞,讓人提前產生飽足感,以減少能量攝入,產生飽足感並不等於有抑制食慾的作用,它不會讓人覺得沒有胃口,只是比較快覺得已經吃飽了,將停止進食的時間提前,所以食量變小。陳孟筠表示,服用後可能造成的副作用主要有:口乾、便秘、心悸或睡不著的情形。由於此類藥物是作用於中樞神經上,所以並不建議有精神疾病的病患服用,憂鬱症患者吃了可能會有病情加重的危機。高血壓患者在服用初期則可能會有血壓上升的問題。此外,十八歲以下、六十五歲以上、孕婦、哺乳婦女、準備懷孕婦女及心臟衰弱、心律不整、血壓起伏過大者,也不宜服用。陳孟筠強調,以上兩種減肥藥其實並不適合所有想要減肥族群,使用上也不一定絕對安全,因此想要瘦身減肥又能保住健康,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適量飲食及運動。倘若真的需要求助於藥物,許多醫院也有減肥門診可供諮詢,經過醫師評估所有狀況後來對症下藥,不應冒險自行購買服用。當然更不要誤信坊間一些標榜能夠快速減肥的食品或者藥品,以免減肥不成反而賠了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