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上)

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上)

文/台北醫學大學暨署立雙和醫院 內視鏡中心主任 李宜霖 老菸槍與紅唇族的隱形殺手阿海是個認真苦幹的生意人,多年前自南部北上打拼,因交際應酬需要養成菸不離手、檳榔不離口的習慣。然而三年前發現有口腔癌,經過手術治療,他原以為已經治癒而未多加以注意。直到今年初開始覺得吞嚥困難,再到醫院就醫時,已經發現食道內長了一個3公分的腫瘤。伴隨著的是一連串的痛苦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以及整個食道的切除手術,也導致體力一天天衰弱,多年努力的生意也因住院治療的關係,而無暇管理草草結束。阿朝同樣也是因抽煙和吃檳榔的關係罹患下咽癌,經過一連串治療以及手術後,他完全戒掉菸與檳榔,並聽從醫師建議,定期以胃鏡追蹤,三個月前經由特殊胃鏡「窄頻影像系統」發現早期食道癌,隨即他接受最新的食道黏膜切除術治療,僅僅將患部的黏膜切除,不需作食道切除,術後生活如常完全沒有影響。食道癌發生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當一旦有吞嚥困難症狀時,往往就已經第二期或是第三期以上了。針對口腔癌或是食道癌的預防,最主要是避免抽煙、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但是若已經不幸罹患口腔癌或是下咽癌的患者,定期以新型的「窄頻影像系統」作內視鏡的檢查,可以即早偵測出食道的早期病變 。食道癌的盛行率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96年度食道癌是台灣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九位。在男性癌症死亡率更高達第六位。男性罹患的比率約為女性的3~4倍。患者的年齡多在50~70歲。平均每10萬人口中,每年約有7~8人的發生率。與歷年的統計作比較,國人罹患食道癌的比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原因及風險因素食道癌真正的致病機轉目前並不清楚,經由臨床上的觀察知道它的致病因素是多重性的,和個人遺傳體質因素、生活飲食習慣、及環境因素有關。許多風險因素和食道癌有相關性,其風險因素如下:年齡:大部分的病人都超過60歲。性別:男性居多。吸煙、嚼食檳榔和重度飲酒會增加風險,兩個因素合併則危險大增。長期食用某些特殊食材,例如醃漬物裡的亞硝胺。有過頭頸部癌症病史者,會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人類乳突病毒的DNA和食道癌有關。Plummer-Vinson syndrome併發與食道蹼(webs)的一種症候群。Tylosis and Howel-Evans syndrome遺傳性的手掌與腳底皮膚增厚症候群。胸縱膈部位的放射線治療。Celiac disease predisposes toward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腹腔性疾病亦導致鱗狀細胞癌)。逆流性食道炎因食物逆流到食道,而造成食道鱗狀上皮細胞被柱狀上皮所取代這即是Barrett食道。在逆流物的長期刺激下,使食道細胞演變為食道癌。想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www.canceraway.org.tw/

飲食不節制 腸胃炎搞怪瀉水

飲食不節制 腸胃炎搞怪瀉水

平時大家各忙各的很難聚在一起,只能趁年節期間與親朋好友聚在一塊,春節期間吃吃喝喝一定少不了。過年後,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門診發現腸胃炎患者有增多的趨勢,明顯增加1~2成,患者病狀大多為噁心、嘔吐、腹瀉及輕微發燒等症狀前來就醫,一般經給予藥物治療後,症狀大多獲得舒緩。該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劉忠政表示,民眾飲食應有所節制並且注意衛生,勿大吃大喝,以免引起腸胃的不適。劉忠政醫師表示,腸胃炎的患者中有一位35歲的吳姓男病患,因出現噁心、嘔吐、心跳較快、輕微腹痛及水瀉情形,感到很不舒服與疲倦才來門診就醫。檢查發現有輕微發燒,經醫師追問才發現患者是在春節期間飲食較無節制,聚會很多,且大吃大喝不忌口,就醫前一天還與朋友在外享用自助式美食,到了半夜出現多次水瀉情形。給予患者藥物與點滴治療後,其症狀才獲得舒緩。腸胃炎的治療方式,輕微者採取服用藥物,再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如稀釋過的運動飲料,飲食方面剛開始可能要禁食,之後飲食應儘量以清淡食物為主,避免乳製品及辛辣食物。如果有嚴重腹瀉、高燒不退者,持續出現脫水、大便有血絲等情形,可能須要住院觀察與治療。劉忠政醫師說明,春節期間家中常會煮很多大魚大肉的菜色,加上習俗流傳下來「魚不能全部吃完」,要留一點才能「年年有餘」,所以難免會有隔夜的菜,隔天再加熱來食用,如此一來容易滋生細菌,食用可能會引發腸胃問題,因此要注意食物的新鮮度及保存期限。另外,逛街或逛夜市,小吃、美食很多常常令人食指大動,此時一定要慎選較衛生的攤販,以預防病從口入。所以預防腸胃炎的發生除了注意食物的新鮮、安全之外,還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以及注重廚房的清潔衛生,才能保護家人的健康。

憂鬱症藥物會吃上癮?醫師籲:這是錯誤觀念

憂鬱症藥物會吃上癮?醫師籲:這是錯誤觀念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鄭海擎醫師表示,40歲黃女士是位做事認真負責,受到長官賞識的職業婦女,除了來自工作上的壓力,回家時還得面對處理不完的家事,漸漸的黃女士覺得自己脾氣越來越暴躁,工作上求好心切的她,越來越容易跟同事產生摩擦。本來疼愛小孩的她,現在只要小孩一吵鬧就忍不住心浮氣躁大聲喝叱,甚至好幾次忍不住動手體罰,看到小孩驚恐的淚水,卻已是後悔莫及。黃女士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難入眠,食慾越來越差,在辦公室內容易恍神,甚至好幾次莫名的掉下淚來,開始畏懼上班,只想把自己關在房內不讓任何人來打擾。黃女士知道自己變了,上網參考資料,發現自己的情形幾乎都符合憂鬱症的症狀。但想要就醫求助,卻又怕別人的閒言閒語,會認為自己是個瘋子,也深怕如傳聞所說的,精神科的藥吃了會上癮,吃了以後一輩子都停不掉。「憂鬱症看精神科一定會被逼要吃藥,吃了藥會上癮,以後一輩子都得吃藥?」鄭海擎醫師表示一直以來民眾都有這個誤解及迷思。研究指出,輕中度的憂鬱症,未必一定要用藥,如能接受適當的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其實效果與抗憂鬱藥物相當。但心理治療多半需要數周到數月的療程,現代人工作繁忙,往往難有充裕的心力接受這樣的治療。鄭海擎醫師指出,大家不妨將憂鬱症想做是「心的感冒」。一般的感冒即使不用藥,只要好好的休息,其實大多數的狀況下都會自然痊癒,但適當的用藥可以大幅減輕病程中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等的不適,但如果在免疫力較差的狀況下併發嚴重肺炎,就必須給予完整療程的抗生素治療,病症才能得到控制。輕中度的憂鬱症如同感冒,未必一定要服用抗憂鬱藥物,但適當的使用抗焦慮及安眠藥物可以有效改善煩躁失眠的症狀,在身心能得到充分休息的狀況下,才有心力去處理面臨的種種壓力及問題。而重度的憂鬱症就像是嚴重肺炎,需要抗憂鬱的藥物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而且必須接受完整的療程,過早停藥往往會造成憂鬱症的復發,就像是過早停用抗生素會造成病菌的抗藥性。目前抗憂鬱藥物的療程一般建議是使用6~9個月,而只要能與醫師好好配合,抗憂鬱藥物本身其實少有成癮性。鄭海擎醫師表示,憂鬱症其實就像身體的其他疾病,會罹病都不是自己願意,也不是自身所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疾病,甚至避諱就醫。而應該是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個疾病,尋求適合自己且有效的治療方式,才能早日恢復身心健康,走出陰暗的幽谷。

梅毒纏上身?情人節小心毒很大!

梅毒纏上身?情人節小心毒很大!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檢驗室醫檢師林佳興解釋,梅毒是一種古老的性病,相傳清代同治皇帝就是因常常微服外出,尋花問柳,最後罹患梅毒而死。他表示,梅毒的致病菌是梅毒螺旋體所引起,主要由性交傳染,也可經由輸血感染,或婦女懷孕時經由胎盤感染胎兒。林佳興說,根據傳染期程及傳染性的有無,病程主要分為第一期、第二期及第三期梅毒。感染2~4週後,在接觸病原處出現無痛甚硬的結節,稱為原發性下疳,此階段為第一期梅毒。之後皮膚出現疹子、黏膜出現黏膜斑,為二期梅毒最常見症狀,後來症狀消失,進入潛伏性梅毒期,此階段完全無臨床症狀。最後進入第三期梅毒,侵犯內臟及神經系統,造成心臟血管性梅毒、神經性梅毒。他還說,目前常用的梅毒檢驗方法是抽血,檢測非特異性脂質抗體(RPR檢驗)與特異性梅毒螺旋體抗體(TPPA檢驗)。在國外已逐漸以自動化的檢驗儀器來定量檢測梅毒的脂質抗體與梅毒螺旋體抗體,除可大幅提升梅毒檢測的時效性外,也提供客觀檢驗數據,改善傳統檢測方式的缺點。林佳興強調,避免多重性伴侶、正確使用保險套、定期做血液篩檢是預防梅毒的不二法門。若不幸感染,應即早治療,千萬不可誤以為症狀消失就是痊癒,以免演變成晚期性梅毒,造成更大傷害。

誤認受虐兒?! 原來是特發性血小板缺乏性紫斑症

誤認受虐兒?! 原來是特發性血小板缺乏性紫斑症

文/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小兒科 薛凱中主任12歲的小男孩因全身皮膚出現點狀紅斑而至台中醫院小兒科薛凱中主任醫師門診求診。當護理人員協助小男孩要讓醫師檢查時發現孩子皮膚的情形,心中不禁起了一個疑問:「啊!又是一個可憐的受虐兒嗎?」經薛主任仔細詢問病情及檢查後得知;小朋友一週前有感冒症狀,之後全身皮膚出現點狀紅斑,小朋友因不會感覺痛或癢,所以便不理會。但是已經5天了、紅點還是沒有消失,因此才帶來就醫。薛主任進一步安排血液檢查發現小孩的血小板只有4000/ul(正常值為:150000-400000/ul),紅血球與白血球都正常。血液抹片可見稀少且較大顆的血小板。自體免疫疾病檢查也都正常。證實他還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經給予類固醇治療,血小板逐漸回升,皮下點狀出血漸漸消失。薛凱中主任表示:特發性血小板缺乏性紫斑症是兒童最常見的血小板缺乏性紫斑症。70%的病例有病毒感染的前驅疾病,感染與紫斑出現的間隔約兩週左右。典型的症狀是在病毒感染1~3週後,突然發生皮下出血點、紫斑及瘀血等,下肢尤其明顯,也常發生鼻血不止,偶爾會發生胃腸出血及血尿,很少發生顱內出血(小於1%),除了這些出血症狀外,肝、脾及淋巴結均無腫大現象。自發性出血通常只侷限在疾病初期,過了急性期,自發性出血的傾向就慢慢消失。血液檢查呈現血小板數低下(通常降至二萬/ ul 以下),白血球及紅血球則正常(除非嚴重出血,一般不會有貧血),血液抹片可見稀少且較大顆的血小板;骨髓檢查可見正常或增多的巨核細胞(血小板之前驅細胞)。大部分不須特殊治療,但血小板數目低於二萬/ul 以下時,有發生顱內出血的危險,須臥床休息,給予類固醇藥物或免疫球蛋白可縮短病程,早日升高血小板;嚴重胃腸出血或顱內出血而危及生命時,可作緊急脾臟切除或給大量免疫球蛋白,可迅速提高血小板。通常預後良好,半數以上在一個月內恢復,80%~90%在4~6個月內痊癒, 但有1%~4%會再復發;另有10%~20%的病人在發病6個月後,血小板數目仍然持續小於十萬/ul稱為慢性ITP,一 般年齡較大(大於10歲)的女孩及有抗血小板抗體者較易變成慢性 ITP。有些慢性ITP是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等的前驅症狀,慢性ITP約有20%會自然痊癒,其餘需靠藥物維持或實施脾臟切除。

全瓷牙冠快速矯正合併美白貼片 打造少女時代般微笑

全瓷牙冠快速矯正合併美白貼片 打造少女時代般微笑

韓流持續發燒,從早期的師奶殺手裴勇俊、氣質女星宋慧喬開始,到近期「Wonder Girls」與「少女時代」魅力席捲全台,韓星整齊甜美的招牌笑容,擄獲不少迷哥迷姐的心。近來更有許多到牙醫診所求診的病患,紛紛指定要訂做與韓星如初一徹的微笑曲線!美容牙科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就表示,病患可以透過「全瓷牙冠快速矯正」,利用以假亂真的高透感全瓷牙冠,美感雕塑門面6~8顆牙齒,另外這種牙齒美容療程也適用於原本就不美觀的齒型,如先天釘狀齒、鋸齒或大小比例不諧調等狀況。另外針對滿口假牙又齒列不整的美眉來說,蔡忠翰醫師解釋,因為矯正器黏著在瓷牙表面上很容易脫落,因此矯正期間醫師多以臨時假牙代替瓷牙,待矯正療程結束後再重新裝回瓷牙。針對假牙顆數過多的病患,就有可能造成假牙拆掉再重做的金額比齒列矯正的金額來得高的窘境,這時候選擇「全瓷牙冠快速矯正」就是個相當推薦的治療方式。由於全瓷牙冠的內冠材質不含任何金屬,因此透光性及相似性都屬首選,且全瓷牙冠的形狀、大小、比例可以按照每個人的臉型、嘴型與期望調整,最後再搭配上潔白的色澤,美白的效果也就可以同時發揮。全瓷牙冠快速矯正兼具療程短可塑性高的特性,也很適合有急迫性必須在短時間內重整門面的病患。「醫師,我的牙齒狀況還不錯但就是偏黃我不滿意!」蔡忠翰醫師表示,這也是在臨床經驗中常常碰到病患抱怨的牙齒問題。其實若是齒列問題不大,但就是因為齒色不夠潔白、齒列些微參差或齒形不夠完美,讓「晶瑩剔透,齒若編貝」的期望還差那麼一點點時,就可以利用新式的美白貼片來克服。在門面牙齒貼上6~8顆美白貼片,微笑曲線馬上出爐。新式美白貼片厚度極薄,因此不像傳統貼片需要大幅修磨牙齒,當然也不會破壞琺瑯質。病患只要在牙齒表面貼上又薄又白的「磁磚」,不但可以迅速解決黃板牙的困擾,也可以修正些微齒列不整型態。蔡忠翰醫師指出,其實美白貼片與全瓷牙冠在牙科臨床上也常合併治療以達到最佳的術後美觀,美白貼片與全瓷牙冠的選擇及搭配使用建議需諮詢美容牙科經驗豐富的醫師才能得到最充足的資訊。另外蔡忠翰醫師也呼籲,牙齒不美觀的朋友千萬別灰心,只要持之以恆治療,終有一天會展現迷人笑容!

改善皮膚色素沉著療程 情人節最佳獻禮!

改善皮膚色素沉著療程 情人節最佳獻禮!

百年西洋情人節浪漫登場,在這個充滿幸福紛圍的特別節日,許多戀愛中的女性皆抱持著興奮的心情,期待能收到不落俗套,既驚喜又實用的情人節神秘禮物,有鑑於現代愛美的女性對於利用微整形取代保養的概念接受度漸高,因此不少男性情人於情人節前夕,早已悄悄為心愛的另一半預購時下最夯的微整形療程,作為最佳禮品選擇,以滿足及擄獲親密愛人的芳心。根據愛評網一項針對老化現象的調查顯示,現代女性普遍在意膚質老化現象,如淚溝增生、全臉膚質老化暗沉等現象,對此,有「微整型女王」之稱的醫學美容診所院長廖苑利醫師表示,診間求診的患者中,大部份女性最想改善的臉部肌膚問題,除了常見的肌膚鬆弛及皺紋增生外,在一白遮三醜的東方審美觀念下,就屬皮膚色素沉著最為女性所困擾,主要原因為膚色暗沉往往容易釋放出老化、臉部不乾淨等負面觀感,因此,讓肌膚散發出如珍珠般的光感透亮,為現在女性所追求的目標。事實上,臉部膚況出現皮膚色素沉著及斑點的現象,除了外在環境影響(如外線照射等),導致肌膚形成有色物質外,廖苑利醫師指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肌膚開始老化,致使真皮層細胞代謝遲緩,導致纖維母細胞量逐漸減少,無法產生足量的膠原蛋白,若是再加上飲食不正常及睡眠品質不佳,更會加速老化問題提早發生,讓肌膚失去光澤度,進而釋放出衰老憔悴的不佳觀感。目前醫學美容科技對於老化造成的皮膚色素沉著問題,依據患者不同的症狀及需求,有許多療程可做為治療選項,廖苑利醫師表示,除了傳統的雷射光療方式外,對於不想因雷射修復期而影響生活作息的民眾,也可以選擇果酸、杏仁酸等護膚療程,或是選擇非刺激性的注射療程,修補老化帶來的改變,對此,有別於以往玻尿酸及膠原蛋白區塊性的填補療程,3D聚左旋乳酸,是以整體的均衡美感作為治療考量,進而達成全臉拉提、輪廓重塑的雙重效果。廖苑利醫師指出,3D聚左旋乳酸療程是將膠原蛋白的刺激劑注射至真皮層,促使體內產生膠原蛋白增生作用,並重塑因老化產生的脂肪萎縮,此療程可有效填補患者臉部凹陷處及達到肌膚緊緻狀態,得使因老化而造成的皮膚色素沉著現象獲得改善。此外,由於3D聚左旋乳酸是採用「活化肌膚,美麗漸進」的治療方式,透過自體膠原蛋白的增生作用,進而修護老化肌膚,其療程效果為漸進式的修復及改善,療效維持時間可長達2年之久,相當適合追求低調自然成效的患者。對於想藉由3D聚左旋乳酸療程,使肌膚回復晶亮美肌的民眾,廖苑利醫師特別說明,因每個人對於療程的耐受度並不相同,在接受3D聚左旋乳酸療程前,對於其藥劑注射的份量,需與專業醫師進行諮詢與溝通,再依自身的狀況,請醫師給予最適當的治療。廖苑利醫師提醒,藥劑施打約一週後,會開始有初步的成效顯見,至一個月後,將會產生更顯著的成效,建議民眾在施打療程一週後,應配合全臉按摩的方式來幫助藥劑均勻的分佈,且切勿拉扯肌膚,以避免注射後尚在癒合的血管,因皮膚拉扯而導致內部出血造成瘀青。最後,廖苑利醫師特別強調,無論是要選擇何種改善皮膚色素沉著的療程,都必需經由專業醫師提供最完整的治療資訊與建議,提醒想要在百年情人節以醫美療程作為情人節禮物的民眾們,應選擇最適合自己與另一伴的療程允予施打,方可安心治療並與親密愛人共同擁有清透亮的膚質美肌!

醫護宅急便照顧獨居長者 藥師到府服務!

醫護宅急便照顧獨居長者 藥師到府服務!

薛老先生85歲視障獨居長者,過去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病史,平常有服用多種藥物的習慣,又因視障外出就醫拿藥非常困難,平常服藥需靠居家照顧服務員將藥物裝盒,再自行服用。經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到宅評估發現,薛老先生對於服藥之遵從性及知識不足,且有囤藥情況,極需藥師到府給予正確藥物指導及送藥到宅服務,薛老先生表示:「非常感謝長照中心及居家藥師協助」,目前服藥遵從性、知識不足已顯著改善,且透過居家藥師送藥到宅,解決外出就醫拿藥問題。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12月底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48萬人,佔總人口比率10.7%,而臺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高達12.7%,觀察歷年老年人口比率,自2001年起65歲以上人口比率由8.8%逐年直線上升,預估至2015年將達14%,推估到2028年,65歲以上人口數佔總人口數比率更將高達24%,也就是說每4位人口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顯見老人照顧問題是非常重要。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深入分析邁入高齡社會所衍生出的相關問題,可看出過去15年來臺灣獨居老人數量倍增,從11萬9,000人成長到目前的48萬575人,大幅增升304%,而臺北市的老年人口中具有一項「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障礙的老年人數即佔3萬人,進一步統計發現需要長期照護的老年人中,就有70%屬於需要居家照護的個案。舉凡醫師、護理師、營養師、藥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與呼吸治療師等,均屬於居家照護產業之服務內容。而為滿足家中失能長者長期照護服務使用者日益龐大的需求,落實政府「在地老化」政策目標,衛生局自99年7月推出藥師到府服務,提供民眾居家藥事服務。如果市民朋友家中有罹患慢性疾病或高齡長輩,卻同時苦於長者許多居家用藥問題亟待協助,例如:「到處就醫領藥」、「不按醫囑服藥」、「重複(過量)用藥」、「藥物/藥物及藥物/食品之交互作用」、「儲藥方式不當」與「濫用廣告劣藥」…等,皆可向臺北市長期照顧中心或5區服務站申請藥師訪視服務,藥師能針對受照護者的病情及居家用藥的現況給予全盤檢查、整理、衛教並與其家人或醫師溝通建議,藉由藥師正確用藥的指導以確保療效並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同時也能避免藥物無端的浪費,大幅節省健保成本。費用補助:凡設籍且實際居住在臺北市,經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IADL)評估,需他人協助之失能者,皆可向本市長照中心提出居家藥師服務及補助申請,每次最高補助訪視服務費1,000元及交通費200元,每年補助最多3次,該補助標準依個案社會福利身分別進行審核,低收入戶者由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者需自付10%,一般戶則僅需負擔30%。

「署新關懷心 溫暖長者情」為長者評估心理健康及義診

「署新關懷心 溫暖長者情」為長者評估心理健康及義診

兔年春節假期剛過,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即於日前(2月11日)在新竹市陸軍湳雅退休宿舍,辦理「署新關懷心、溫暖長者情」心理健康評估及義診活動,邀請單身高齡之榮民及社區長者參與,並準備應景之精美保暖圍巾及紅豆湯圓致贈長輩們,提早慶祝元宵節的到來。當天共有23位長者參與,年齡介於70~92歲,長輩們所患之疾病,多為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病。此次評估結果,一名長者疑似有記憶力退化之情況;另兩名長者有較明顯之情緒困擾,已建議其尋求神經科及精神科的專業協助。春節佳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單身、獨居長者在佳節期間,難免有些長者會因觸景生情而產生孤單的心理,根據衛生署99年1~9月的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自殺死亡者,生前具有重大傷病診斷之比例高達75%,故65歲以上的老人及罹患重大疾病者是自殺的高危險群,且有增加之趨勢。有鑑於此,新竹醫院特別規劃了「署新關懷心、溫暖長者情」心理健康評估及義診活動,派出醫療團隊服務長輩們,由心理師提供心理評估;醫師、護理師進行血壓測量及慢性疾病義診。新竹醫院陳文鍾院長表示,許多長輩於年輕時辛苦工作,為國家社會奉獻良多,但不是每個長輩都能在晚年時有子孫常伴身邊,或多或少會有孤單無助的感覺,特別是過年過節的期間,甚至因此產生憂鬱或其他精神上之疾患,而有自傷行為,藉由這次活動,陳院長呼籲社會大眾們一同來關心你我身邊的長輩,特別是單身、獨居之長輩,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營造更祥和溫暖的社會環境。

署立竹東醫院4小時戒檳班開始報名

署立竹東醫院4小時戒檳班開始報名

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已成為國內男性十大癌症的第五位,嚼檳榔者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不嚼檳榔者的28~123倍,所以拒絕檳榔是遠離口腔癌的第一步。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承辦國民健康局「癌症醫療品質提升補助計畫」,將於3月份開設戒檳班,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帶給民眾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及提供拒絕嚼食檳榔的技巧。全程四次課程參與且戒檳成功者,還有提供精美小禮品。報名對象:歡迎欲戒除檳榔或減量的朋友報名時間:即日起至3月2日止,電話報名上課時間:100年3月10日、3月17日、3月24日、3月31日週四上午10:30~11:30。上課地點: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2樓行政區第2會議室報名請洽:(03)594-3248轉2033 張小姐。E-mail:[email protected]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