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臉麻、嘴歪是中風?原來是「貝爾氏麻痺」作祟

臉麻、嘴歪是中風?原來是「貝爾氏麻痺」作祟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科林保方主任表示,日前一波又一波的寒流來襲,有一些病人一早起來,發現自己臉麻、嘴歪、眼睛又閉不起來,以為自己中風了,於是急忙掛急診!經醫師檢查後,其四肢活動自如,且臉麻範圍未漫延到身體其他部份,於是診斷為「貝爾氏麻痺」,即只是暫時性顏面神經麻痺而已,是有很高的機會可以完全康復的!病人常聽了醫師的解釋後寬心不少。為何會引起貝爾氏麻痺呢?林保方主任表示,我們人有十二對腦神經,而第七對腦神經稱之為顏面神經,支配我們臉部的表情及閉眼的肌肉。當顏面神經位於腦幹內的神經核或是顏面神經路徑受到損傷,就會引起臉部一側肌肉功能受影響。一般認為最常見是病毒感染後,或病患免疫反應異常造成顏面神經的水腫、發炎…等而引起麻痺。林保方主任指出,「貝爾氏麻痺」以症狀來說,分「皺眉喪失」、「閉眼」、「嘴巴歪斜」三部份,其嚴重度從最輕的第一級到最嚴重的第六級,通常一開始就決定了病情的嚴重度及預後。在治療方面,原則上愈早治療效果愈佳,最好是發病後能馬上治療,在治療前必須先排除中樞性病變、高血壓、中耳炎、外傷或腫瘤原因。類固醇仍較常被使用,必須在症狀出現的初期開始使用,另外還可以輔以營養腦神經的藥物,人工淚液保護眼睛以及物理治療(如電療法、肌肉電刺激法…等)。一般而言,貝爾氏麻痺預後尚佳,約7~8成的病患在3~4週可以恢復原來功能,但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者預後較差,約5~6成可痊癒!林保方主任建議民眾保持身體健康,正常生活作息,均衡的飲食以及避免感冒,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等,是預防貝爾氏麻痺的不二法門。萬一有前面提到的症狀,儘快就醫,由醫師來為您確定診斷和及早投藥,才是正確的作法!

C肝根治率高達7~8成 醫師籲:尋求正規治療 切勿迷信偏方

C肝根治率高達7~8成 醫師籲:尋求正規治療 切勿迷信偏方

C肝根治率高達7~8成,帶給C肝患者高度治癒希望,但仍有部分民眾對於C肝治療認知不足,日前一名年約52歲的男性C肝患者,兩年前得知罹病時並未接受正規治療,反而誤信偏方,長期飲用自製藥酒,不僅病況未獲改善,更加重病情,導致肝硬化末期,讓疾病更加雪上加霜!台灣C型肝炎盛行率約為3%,全台約有30萬人感染C型肝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研究統計,台灣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數將近1萬人,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死於肝病,但多數民眾對於C肝的正確治療觀念不足,且誤以為食用中藥草或保肝偏方就能治癒C肝,不僅延誤疾病治療的黃金時機,也造成不可回逆的傷害,導致病況更加嚴重!台中慈濟醫院腸胃內科主任廖光福醫師表示,由於中南部偏遠地區的醫療資訊較不充足,因此民眾較易聽信民俗偏方療法而延誤正規治療,對此,廖醫師呼籲,目前長效型干擾素搭配口服抗病毒藥治療,其C肝根治率高達7~8成,C肝患者得知罹病時,就應立即接受正規治療,以免後期演變為肝硬化,導致罹患肝癌風險!C型肝炎主要藉由體液及血液為主要的傳染途徑,像是共用刮鬍刀、牙刷、針筒、刺青、性行為等方式感染。而C型肝炎無明顯症狀,通常出現具體症狀時已有肝硬化的現象,廖光福醫師提醒民眾,應養成例行抽血檢查的習慣,定期追蹤是否具有C肝抗體,以便即早發現及治療。目前C型肝炎的治療方式,以長效型干擾素合併口服抗病毒藥治療為全球公認且治療成果最顯著的標準療法,其C肝根治率高達70%~80%,廖醫師表示,C肝為可治癒之疾病,患者僅需接受半年至一年的療程,就能達到極高的終生C肝根治率,且未來不易復發。廖光福醫師進一步說明,長效型干擾素為針劑治療,患者僅需每週治療一次,療程為24週,但實際治療時程仍需視患者的C肝病毒量而定。此外,長效型干擾素針對C肝抗體呈現陽性,且肝指數GPT超過正常值以上的患者已有健保給付,除了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外,干擾素投藥方便的特性,也能讓患者自行於家中或鄰近診所進行施打,節省往返醫院的時間,提高治療便利性。對於C肝患者最在意的副作用問題,廖光福醫師指出,通常在進行治療前,醫師會視病患個別情況,給予事前減少副作用的預防治療,像是治療前先給予解熱止痛藥,以減緩後續產生類似的感冒症狀,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若產生任何不適感,除了可藉由支持性藥物獲得緩解外,也能尋求護理人員及個案管理師協助,以克服相關副作用症狀,患者於治療過程中仍可維持日常生活品質。廖光福醫師強調,治療成功與否,取決於「患者50%的信心、30%的家人支持、20%的醫療人員及個案管理師的細心照顧」,目前C肝根治率高達八成,患者應深具信心接受治療,家人則需秉持耐心給予支持,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可隨時向醫院護理人員反應並尋求解答,以便相輔相成,帶來更好的治療成果。廖醫師呼籲,現今C肝根治率高,患者應把握黃金治療時期,及早就醫診治,倘若感染C肝不接受治療,未來10年可能演變成慢性肝炎,20年內更可能產生肝硬化的病變,患者應正視C型肝炎治療,切莫輕忽!最後,提醒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避免從事激烈運動,並維持日常飲食均衡,減少抽煙、飲酒等傷肝行為,且切勿食用來路不明的偏方藥草,以免治療成效不彰,加速疾病惡化,造成事倍功半的反效果。

維護下一代健康 臨盆孕婦為菸害防制修法催生!

維護下一代健康 臨盆孕婦為菸害防制修法催生!

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統計,臺灣每年有28,000人死於菸害;行政院衛生署資料顯示,因吸菸所造成的醫療費用支出與生產力損失,每年更高達1094.6億新臺幣;面對青少年持續增加的吸菸率,預產期在本周的立法委員江玲君,縱使即將臨盆,身為衛環委員會的召委,還是挺著大肚子與立法院的同僚們一起努力。提案委員江玲君、田秋堇、丁守中、羅淑蕾、劉建國、楊麗環共同表達,為了確實保障下一代的健康,一定全力促成「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菸品容器大幅警示及去商標化,同時禁止菸品展示」、「禁止菸草產業的廣告、促銷及贊助」以及「增加菸稅俾以價制量」。提案委員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二手菸菸霧係一種致癌物,因此應建立百分百的無菸環境。世界銀行也公開支持WHO的研究,評估無菸環境政策將有助於戒降低菸草總消費量4%~10%。而臺灣的網咖、撞球館、保齡球館或複合式休閒館已是年青人生活中經常出入之場所,但違法吸菸狀況時有所聞,店家不聞不問,也未予處罰,加上全國至少有7萬個販菸場所,而全國僅有約400位的衛生稽查員。如果可以像鄰近的香港將警力納入協助稽查的人力,應更可以展現執法的力道,使無菸環境政策得以落實。提案委員表示,澳洲政府為讓他們的下一代對菸品品牌沒有辨識度,不會受到菸盒五花八門的菸品包裝誘惑,正在積極推動菸盒素面包裝及印製警圖一面90%與一面75%的政策,而且信心滿滿預計今年9月國會一定會通過這項立法。反觀臺灣的警示圖文,面積只規定35%,是41個實施國家中最小的,且6則警圖內容皆為溫和警示,效果很差。而且根據資料顯示連南美洲的烏拉圭,都是執行菸盒正反面皆印製80%的警圖,我們實在責無旁貸,應該通過菸盒素面包裝,並將警示圖文面積提高到90%。提案委員表示,菸害防制法第九條雖然對菸品廣告和促銷予以嚴格限制,但是對於菸品贊助,卻只出現在第二條用詞定義,似乎是法律之遺漏。菸商受限於上述規定,所以會轉換成透過贊助各式活動,例如進行種樹、環保生態之旅、狗博士、熄菸袋、偶像劇置入、最高學府徵才博覽會等活動。而菸草公司贊助的背後意義,其實是希望塑造社會好公民的形象,降低大家戒心、忘了菸草傷害人體健康及大地的真面目,尤其是拉攏年輕人盡早接受他們。所以我們還是應該禁止菸草產業的廣告、促銷及贊助。提案委員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高收入國家,菸價每提高10%,菸品消耗量就能減少4%,而青少年對稅收和價格變化的敏感度是成年人的2~3倍。臺灣目前1包捲菸平均價格約為新臺幣65元,菸品稅捐(含菸稅及菸品健康捐)占菸品零售價平均約50%;相較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菸稅應占菸品零售價67%~80%,相距甚遠。而且台灣的菸稅24年來未調漲,這次修訂菸酒稅法、增加菸稅20元,如此菸價及稅率才有可能達到以價制量的效果,讓青少年吸菸問題不再日益嚴重。

塑身衣不等於瘦身衣 有國際標準認證更安心

塑身衣不等於瘦身衣 有國際標準認證更安心

市售塑身衣品質良莠不齊,價格也從幾百元甚至數萬元不等。甚至部分民眾接受以訛傳訛的說法,認為塑身衣具有「減肥」及「改善健康」與「治療疾病」的功能,使得在錯誤期待及使用上導致健康出問題的例子增多。因此,專家特別呼籲民眾應正確認識塑身衣,以及選擇具有材質優良且設計良好的塑身衣才是王道。具有數十年經驗,以為燒燙傷患者及抽脂手術患者量身訂做醫療等級彈性衣創出口碑的艾瑪塑身衣負責人張曉雲老師(Emma)表示,許多女性希望能藉由穿著塑身衣雕塑身材,但市面上塑身衣琳瑯滿目常造成消費者在選擇上的困擾外,品質不佳的塑身衣不僅塑身效果不彰外,嚴重還會造成皮膚過敏或身體不適等狀況。且張老師強調,塑身衣並非瘦身衣,其實塑身衣最主要是提供雕塑體型、體態及保護等功能,若要說其幫助瘦身的效果,無非是藉由塑身衣本身材質的束力壓縮胃部空間,使得降低食慾及提升飽足感;並且提供抗地心引力的幫助,防止各部位脂肪組織下垂。針對塑身衣的迷思,例如怎麼穿才正確?如何從材質、彈性、剪裁看出塑身衣的品質?成套及量身訂做的塑身衣有甚麼差別?在家是否也需要穿塑身?…等問題,張曉雲老師回覆,非量身訂作是以身材去配合現成的產品,往往與身材不合而造成塑身效果不佳且易有健康問題;而量身訂作的塑身衣本來就設計可以長時間穿著,在家裡當然也可以穿,但建議除非必要(如抽脂後)不要穿著睡覺,要讓身體適度休息;另外,也建議瘦美眉也可以穿著塑身衣來調整平時的姿勢,但不需穿太緊,只需要一點點的束力即可。參與座談的網友們都表示很難得能有類似的講座,矯正了許多過去錯誤的觀念,收穫良多。 張曉雲老師也補充,在塑身衣的挑選上首重舒適度,最好挑選透氣、吸濕排汗的材質,以及具有「Oeko-Tex國際環保紡織標章」認證,才可確保布料不含有害人體物質,避免發生過敏反應。再來應該依據每個人的身材不同,選擇具有不同機能性的塑身衣,尤其要注意腋下、跨下部位在活動時是否產生磨擦或擠壓,肩帶設計是否有減壓效果,避免肩膀上穿著四條肩帶造成肩頸負擔而導致痠痛。每件塑身衣都應該依體型經過精細的壓力運算,並且藉由專業設計老師丈量尺寸,透過量身訂做以符合人體工學才不會影響血液循環、內臟組織及肌肉運作, 若能把握以上幾點選擇方式,塑的美麗又健康就非難事。

青少年吸菸率上升 150個團體聯合提出菸害防制修法

青少年吸菸率上升 150個團體聯合提出菸害防制修法

臺灣成年人的吸菸率目前跟英、美、加等國皆相似,平均約兩成,但青少年吸菸率仍呈現上揚!為此,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國際醫學聯盟、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董氏基金會聯合提出,確實保障青少年免於菸草危害及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簡稱FCTC)的修法。修法四大訴求為:「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菸品容器大幅警示及去商標化,同時禁止菸品展示」、「禁止菸草產業的廣告、促銷及贊助」以及「增加菸稅俾以價制量」。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柴松林表示,(地球只有一個,預防吸菸,致力低碳生活)此次因為日本天災加上核災,全世界都深刻體驗到地球只有一個,天災或許難以避免,但人禍是可以預防的。根據全球能源總署IEA,2007年發表的統計數字顯示,台灣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是12.08公噸,全球排行第十八名。另外,根據國際資料顯示,菸品製造過程中每支菸可產生0.9千克二氧化碳,而去年一年臺灣的國產及進口紙菸類總量約為380億支,也就是說去年所有台灣消費菸品約產生3400萬公噸二氧化碳,換言之,吸菸實在無法稱得上低碳生活的現代人,由於種植菸草需要砍伐大片森林;清洗有菸味的衣服需要耗費更多的水和電,再者吸菸產生的碳排放量相當高,所以如果愛我們的環境,應從預防吸菸開始。柴松林教授強調,不論您是否吸菸,只要您愛護我們的環境、願意致力低碳生活,請您支持民間團體提案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及「菸酒稅法」第七條修正案。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表示,WHO訂2011年為履行「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年,而臺灣的菸稅24年來竟未曾調漲,不但無法以價制量,更達不到預防青少年輕易加入吸菸行列的效果;現行「室內工作及公共場所」未依國際公約百分百禁菸,且場所負責人對違法吸菸行為不聞不問也無罰則,導致無菸環境執行成效有限,無法確保國人免於二手菸害;菸品可以公開陳列且警示圖文面積僅印製35%,是全球四十多個執行國家中最低;同時,台灣未參照公約全面禁止菸草產業的廣告、促銷和贊助,加上現行對於菸草公司違法廣告的處罰與菸草公司的獲利不成比例,導致菸草公司有恃無恐、違法更時有所聞。恰逢世界衛生組織將今年定為「履行FCTC年」,民間團體請求立法院與國際同步,及時修訂菸害防制法及菸酒稅法,以符合FCTC的規範。姚思遠指出,(菸稅24年未曾調漲,務必增加菸稅以價制量)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高收入國家,菸價每提高10%,菸品消耗量就能減少4%,而青少年對稅收和價格變化的敏感度是成年人的2~3倍。2010年臺灣平均國民所得已超過18,000美元,是屬高收入國家,目前1包捲菸平均價格約為新臺幣65元,菸品稅捐(含菸稅及菸品健康捐)占菸品零售價平均約50%;相較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菸稅應占菸品零售價67%~80%,相距甚遠。台灣的菸稅24年來未調漲,這次修訂菸酒稅法、增加菸稅20元,如此菸價及稅率有可能達到以價制量的效果,讓青少年吸菸問題不再日益嚴重。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id=659

久咳不癒 小心你罹患了百日咳

久咳不癒 小心你罹患了百日咳

臺北市1名2個月大嬰兒在3月21日通報疑似感染百日咳,24日經疾管局確定為百日咳病例,疫調發現個案出生後尚未接種五合一疫苗,2月中即出現類流感症狀,之後陸續有陣發性咳嗽情形,經治療後已痊癒出院。女嬰同住家人計有6人,爸爸和姊姊有陣發性嗽症狀,目前皆已完成採檢及預防性投藥,咳嗽症狀也已改善。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法定傳染病系統資料顯示,今(100)年臺北市百日咳通報個案累計12例,確診1例。近年百日咳個案多數為未完成接種疫苗的嬰幼兒,臺北市99年確診病例中三歲以內嬰幼兒佔1/3以上。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百日咳,現行預防接種政策為出生滿2、4、6、18個月及國小一年級各接種一劑,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請務必按時攜帶嬰幼兒前往接種,以獲得足夠的保護力。百日咳為百日咳桿菌所引起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經由飛沫傳染,臨床症狀症狀為咳嗽至少兩週,且伴隨陣發性咳嗽、吸入性哮聲或咳嗽後嘔吐等。常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其他年齡層亦可能發生,但症狀較輕微或不明顯。百日咳常經由成人或較年長孩童傳播給嬰兒,家中兄長或大人如有久咳不癒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避免傳染。小於6個月的寶寶是感染百日咳的高危險族群,主要的感染源為親密照顧的媽媽及其他照顧者,未曾接種百日咳疫苗的育齡婦女或家長,可考慮自費接種一劑適用於成人的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以預防感染百日咳傳染幼兒。若有相關疑問可撥打1999市民熱線或參閱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站:http://www.cdc.gov.tw/。

雷射去斑不成反而臉更黑?

雷射去斑不成反而臉更黑?

雷射微整型風靡,吸引愛美人士接受過雷射的經驗,大部分成效都不錯,也擁有滿意的結果。但少數的人卻在雷射過後,發現臉上的斑比原先更黑,還比原先的範圍更大,讓愛美人士對雷射結果大失所望。署立彰化醫院醫學美容科郭峰昇主任說,其實雷射術後的反黑並不一定是醫療的疏失,有時只是一個暫時反黑的過程,只要詳細了解反黑原因,再做好後續的保養措施,經過一段陣痛期,大半都可以「白回來」。彰化一名35歲陳小姐,因為個人體質關係,臉上佈滿斑點,三個月前選擇雷射微整型,滿心期待去斑,但一週後陳小姐發現臉上的斑點比原來的更明顯,讓陳小姐心情大受影響,經回診後,郭峰昇主任詳細問診,原來陳小姐術後過於心急,在臉部清潔時使用洗面乳,而且在結痂處過當搓揉,讓結痂提早脫落,形成色素沉澱,才會讓斑點更明顯。郭峰昇主任表示,陳小姐出現反黑情形的案例很常見,在經過日常保養指導,及透過美白導入療程、口服藥物,二個月補救後,色素沉澱明顯改善,臉部斑點不在了,讓陳小姐滿心歡善擺脫斑點。郭峰昇主任指出,雷射微整型需特別注意保養步驟,不能過於心急。術後的結痂會在7~10天脫落,初期皮膚呈粉紅色,再逐漸變淡,要避免陽光直曬,結痂脫落後需以隔離霜加以防曬。如果術後2~3週出現反黑現象,此時只要做好防曬措施,擦隔離霜,塗美白保養品,過一段時間會再白回來,千萬不要心急,1~3個月皮膚會完全恢復,再回診觀察反黑現象是否消退,再評估是否要再打第二次。郭峰昇主任強調,部份「反黑」是原先雷射後正常的結果,這往往會出現在一些較深層的色素斑、刺青或是痣,接受雷射後的反應。因為雷射被較深層的黑色素吸收之後,黑色素會因為吸收能量而裂解成大小不一的碎片,較小的黑色素會被人體自然吸收代謝,較大的黑色素就會留下來。原先比較集中的色素被擊散之後,看起來就有暈開的效果,剛做完雷射的時候會覺得面積比原先範圍更大。這種情形通常在雷射前,醫師與患者需有良好溝通,並說明這可能出現的過程,可以避免患者的疑慮,也不會讓患者誤解。這種過程通常持續一至三個月之後,會慢慢消失,原先的色素也會比原來更淺,無須擔心。另外,發炎後的色素沉澱,會出現在一些較淺的色素斑上。雷射進入皮膚之後會加熱皮膚,造成皮膚的發炎反應,若此發炎反應太過度,就容易造成色素沉澱,就像嚴重痤瘡發炎之後的黑色痘疤。原因除了接受雷射能量過高之外,患者本身的體質、代謝色素能力、術後的傷口照顧、術後的防曬…等等都會影響,這種形式的色素沉澱比較不容易自行消退,都需要一些補救措施才能挽回,這就是真正的反黑。郭峰昇主任提醒,如果是「肝斑」民眾就不適合接受雷射,肝斑本身的成因複雜,且其黑色素容易受到光刺激而產生更多的黑色素,所以肝斑不太建議一開始就做雷射,需先採保守治療。雷射的結果有時會不如人意,但只要做好以上的建議並與醫師配合,相信還是可以給您一張漂亮的臉龐。延伸閱讀「產生反黑之後該如何補救注意事項」:http://www.uho.com.tw/beauty.asp?aid=10198

你的孩子有健保嗎?別讓孩子成健保孤兒

你的孩子有健保嗎?別讓孩子成健保孤兒

雖然全民健保納保率已高達99%,但健保局在輔導過程中發現,未在保的1%人口中,18歲以下的兒少占有很高的比率。雖然去年開始實施的「弱勢民眾安心就醫方案」,18歲以下兒少已全面不控卡,不會有欠費不能持卡就醫的問題,但上述自始不在保或長期斷保的兒少,卻因未加保無法製發健保卡,而成為健保保護傘外,最無助的族群,亟需大家給予關注和幫助。這些未成年、無經濟能力的兒少大都來自結構特殊或複雜的家庭,有的係父母行蹤不明、入監服刑;也有的是遭父母棄養、隔代教養或照顧扶養者非其法定代理人,一旦為小孩加保,則要為其負擔健保費,往往因此卻步,而任憑其沒有健保,成為輔導上的難題。健保局中區業務組最近處理一位就讀國小4年級的小妹妹案例,她一直沒有健保,是外籍生母所生,目前生母已不知去向,雖生父接續扶養,但因經濟狀況不佳,始終躲在健保的保護傘之外。該組發現後,除協助她獨立加保並製發健保IC卡外,也以愛心捐款協助繳納追溯加保的3萬多元的健保費,這位小妹妹寄給該組的感謝函說道:「以前生病爸爸總是買成藥給我吃,很幸運沒吃出大問題,現在我有健保卡了,這是我收到最好的新年禮物!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領到健保卡,終於跟大家一樣正常到醫院看病,也能定期檢查眼睛跟牙齒,…你們的愛心讓我能健康成長,這溫情我永遠記得,長大後我有能力會將這愛心傳遞下去,溫暖需要幫助的人。」讓人看了無比的感動。健保局中區業務組方組長志琳引用陳樹菊女士的話說:「沒錢看病的人最窮」,也最需要大家的幫忙。這位小妹妹因為有學校老師的關心和通報,能夠得到幫助,可以說是幸運的個案,但我們社會還有許多處境堪憐和堪慮的孩童,需要我們協助找到。方組長進一步表示,其實民間善心人士非常多,就以最近衛生署楊前署長的「好膽愛心包」為例,響應捐款的人非常踴躍。最近該組就收到已超過30萬的捐款,有人一口氣捐6萬,也有的人表示要每個月自動扣款捐獻,就希望弱勢家庭可以得到及時的溫情協助。如果您發現身邊也有類似的弱勢兒少沒有健保,請熱心通報給健保局,因為您的關心,可能會改變一個小孩的境遇,也歡迎踴躍捐款,讓大家的力量來彌補他們的坎坷和無助,幫助他們可以健康茁壯,成為社會的新希望!

一年有3成因心臟衰竭死亡 你的心臟健康嗎?

一年有3成因心臟衰竭死亡 你的心臟健康嗎?

氣候只要異常寒冷,急診室就會多了因心臟衰竭惡化而喘不過氣來的病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周玉蘭表示,氣溫寒冷可誘發冠狀動脈收縮,導致心臟血流供應不足,進而產生心肌缺氧現象,甚至心肌梗塞使心臟功能受損。她說,低溫也容易使周邊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升高、誘發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發作、增加感冒或感染肺炎機會,這些都會造成心臟負荷增加,導致心臟衰竭惡化。周玉蘭說,心臟衰竭以老年人居多(65歲以上盛行率6~10%),屬於高死亡率的疾病,在2000年以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心衰竭病人一年死亡率約25~30%,五年死亡率則高達50%,甚至比許多癌症都還可怕。周玉蘭指出,心臟衰竭是心臟因結構或功能異常,造成心臟輸出量不足以供應身體細胞需求時所產生的症候群。症狀可以是由心輸出量不足所引發的疲勞虛弱、手腳冰冷、尿量減少、頭暈昏厥,或由鬱血所造成的運動耐受力下降、呼吸困難、端坐呼吸、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下肢水腫、腹水、黃疸、右上腹疼痛(肝鬱血腫大)等症狀。心臟衰竭的患者在病情惡化時症狀可以嚴重至第四級,但如果治療得當,可以恢復至無症狀或維持在第一至二級的輕症。周玉蘭提醒患者應留心症狀的變化,適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她進一步說明,心衰竭的成因以冠狀動脈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心瓣膜疾病、心肌病變(肥厚型,擴張型,局限型)為最常見,其他如:心肌炎、心律不整、心臟毒素(酒,藥物)、先天性心臟病等,也是心臟衰竭常見病因。她說,心衰竭診斷除了臨床表現外,還可由胸部X光、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檢查、或心導管檢查來確立診斷及病因。目前亦可藉由測得血漿中原生B型利鈉利尿胜肽(NT-pro-BNP)的濃度作為診斷參考及治療成效評估工具。心臟衰竭的治療,必須先找出病因及其加重因子(如冠狀動脈心臟病、高血壓、心肌症、瓣膜性心臟病、貧血、甲狀腺功能異常、感染症、心律不整、肺栓塞、過勞、情緒激動、懷孕等)治療病因,同時修正加重因子。而藥物在舒張性心衰竭的病人上雖能控制症狀,但未達到明確降低死亡率的效果。因此對於舒張性心衰竭的病人的治療,仍需進一步的發展突破。周玉蘭強調,心臟只有一個,它很辛苦每天要跳動約十萬次。如果你的心臟很健康,請好好愛護它。如果你的心臟已經有衰竭現象,請善待它,除了生活方式調整,非藥物與藥物的治療,請規則服藥並定期回診由專業醫師幫你追蹤評估以作最佳藥物調整,避免走向心臟功能持續惡化的不歸路喔!延伸閱讀「心臟衰竭依症狀嚴重程度分成四級/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79

利用力差原理移動牙齒 矯正不一定要拔牙

利用力差原理移動牙齒 矯正不一定要拔牙

如何變成犀利女人或男人,取決於懂得展現自我亮麗的一面,燦爛微笑是人際關係中重要的一環,因此牙齒矯正也成為修整門面不可或缺的步驟之一。矯正資歷豐富的蔡忠翰醫師指出,市面上矯正系統五花八門,有源自歐美的戴蒙矯正,來自東洋的LH矯正,還有新潮的舌側矯正以及較為冷僻的牙托式矯正,不過其中還是以LH矯正以及戴蒙矯正最為人所熟知並廣泛利用。牙科專科蔡忠翰醫師分析,戴蒙矯正器為自鎖式牙套中的其中一種,其掀蓋或滑蓋式的矯正器設計可以讓醫師在療程操作上更為簡便並降低矯正線和矯正器的摩擦力,進而在矯正過程中降低疼痛感。而舌側矯正特色在於把矯正器裝置於舌側,因較美觀,所以是許多愛美人士的最愛。但舌側的空間較小,相對於牙醫師操作矯正裝置的空間就會限縮,因此將提高矯正治療的難度及大幅增加矯正費用。值得注意的是,舌側矯正並不適用於每個矯正患者,如醫師就不建議錯咬嚴重者進行此一療程。而源自於日本的LH矯正法,其特點是藉由柔軟有彈性的鈦鎳合金線,降低頻繁的換線過程,進而降低嘴破或口腔不適的機率。LH矯正可以將矯正的步驟簡化進而縮短療程時間,且利用力差原理來移動牙齒,不需要頭套也不用骨釘,在現今頗受好評。此外,蔡忠翰醫師進一步指出,「高階LH不拔牙矯正」又將LH矯正帶入一個新的里程碑。其原理為利用臼齒往後推移的特殊技巧創造牙弓空間,進而免除一般病患需拔除小臼齒以排平齒列的命運。同時醫師利用將臼齒後推的方式為病人量身訂做適當的牙弓空間,再精準地利用這些空間將擁擠的齒列排平或將暴牙後縮,完全不會有拔除小臼齒創造過多空間反而需浪費時間將多餘空間關閉的困擾,自然療程可以精簡,且矯正完成通常是模範標準齒型,不會有齒列內傾的困擾。然而,蔡忠翰醫師也強調,每種矯正系統有不同的訴求,就像有的車標榜速度,有的車注重性能。此外,病患本身也有其主觀、客觀的需求與限制,再加上費用等考量,自然造就不同的選擇。另外,治療過不少二次矯正患者的蔡忠翰醫師呼籲,如果想要進行矯正治療,除了矯正系統是評估的一環外,矯正醫師的素質、口碑,還有治療計畫的完整性則都是矯正評估時不可忽略的重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