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癌患口腔潰瘍 營養師教怎麼吃

癌患口腔潰瘍 營養師教怎麼吃

癌症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在癌細胞被消滅的同時,正常細胞也遭受傷害,因此病人常見治療後有口腔潰瘍、嘔吐、噁心等副作用,並影響到食慾。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施淑梅16日特別提出多種飲食對策,要讓有口腔黏膜發炎症狀的癌症患者吃得營養。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很重要,有充足營養,可預防營養缺乏問題、修補身體肌肉組織、簡清治療後引起的副作用、並提升生活品質等。口腔潰瘍、口腔破皮一直是許多癌症病患的困擾,因為不但疼痛造成吞嚥困難、影響食欲,也直接影響到每日的營養攝取,因此口腔潰瘍的癌症患者如何吃就顯得相當重要。營養師施淑梅建議,有口腔潰瘍的癌症患者,可選擇質地軟嫩、細碎的食物,並細嚼慢嚥,「包括細麵線、稀飯、煮爛的麥片等,軟質水果如香蕉、木瓜等,軟質蔬菜如冬瓜、地瓜葉等,以及碎肉、豆腐、蒸蛋等食物。」施淑梅說,親朋好友在為有口腔潰瘍的癌症患者準備食物時,儘量將食物煮軟,並可利用勾芡或加入肉汁同時進食以幫助吞嚥;她表示,病人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類、碳酸飲料、酸味果汁等。施淑梅也建議病患常漱口,去除口腔的食物殘渣與細菌,保持口腔衛生有助於傷口癒合。

減低皮膚癌罹患率 美嚴格規範防曬產品標示

減低皮膚癌罹患率 美嚴格規範防曬產品標示

市面上的防曬產品不計其數,最常見的防曬乳均會在瓶身標示防曬係數(SPF),但大多市售品牌幾乎誇大實際效果。而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日前宣布,為讓消費者選擇正確商品,已針對防曬乳產品列出相關規定,未來只要低於SPF15都得標註警告,亦不得誇飾功能,希望藉此降低罹患皮膚癌機率。針對這些現象,美國FDA做出決策宣布,一年後市售的防曬乳必須掛有正確SPF、若低於防曬係數15得標記、最高防曬係數則不得高過50,以及擦完防水防汗後的有效時間。此外,防曬乳必須有阻擋UVA(長波紫外線,助長皺紋)和UVB(中波紫外線,助人曬黑),而這兩種紫外線皆有可能引發皮膚癌,與出現皮膚提早老化的現象。美國希望藉此新規定,減少人們罹患皮膚癌的機率。過去市面上的防曬乳通常都會標上防曬係數,以及有無防水防汗功能但產品的實際功能卻不盡然;其實,商場上部分產品實際的SPF都較瓶身的數字低,且防曬乳沒有長時間的防水防汗功能,可謂只有抗水的效果。FDA認為,這些不正確的標示往往會誤導民眾,導致消費者無法選購真正適合的產品。

曬太陽、多運動 預防骨質疏鬆

曬太陽、多運動 預防骨質疏鬆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指出,女性的臉部和頸部如果皺紋多,就會因骨質密度流失而導致骨折的機率就會比較高;要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可說是重要課題。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指出,曬太陽、運動加上足夠的鈣質,是預防骨質疏鬆的不二法門。根據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報告指出,人一生當中,60歲上老人骨折機率,男性為29%,女性則為50%,但隨著年齡成長,男性骨鬆以及骨折的機率不斷上升,所以男女都必須注意骨質疏鬆症。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表示,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強調,青少年時期為骨骼大小與密度不斷增長的關鍵期,因此這個時期若能多運動,多吃富含鈣質食物,包括乳製品、小魚乾等,可增加骨質量達10%。此外,維他命D3可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症,維他命D3的來源有陽光與食物;維他命D3含量較高的食物有牛奶、沙丁魚、鱈魚等。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指出,多做運動也可預防骨質疏鬆,如跑步、健走、球類運動等,「當肌肉量增加時,骨質量也隨之增加,也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忽視類風濕性關節炎 6年內將會影響壽命

忽視類風濕性關節炎 6年內將會影響壽命

劉女士62歲,自三年多前右手第三指掌關節及右足第五蹠趾關節開始出現紅腫疼痛,並且伴隨著晨間僵硬情形。活動之後,僵硬感覺略為改善,但紅腫則未見消褪。由於最近一個多月來又出現右手第二指掌關節腫痛,因而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門診就醫。經血液檢查發現,炎症指標包括紅血球沉降速率和C反應蛋白均有明顯上升,類風濕因子與抗環瓜胺酸胜肽抗體也呈現高倍數陽性,但X光片則並未看到明顯骨關節的侵蝕破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吳彥林說,依據1987年美國風濕病醫學會制定的疾病分類標準,劉女士的關節病變其實尚未完全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不過,由於臨床上的症狀加上血液檢驗結果,還是高度懷疑為該項疾患,因此開始投與疾病修飾型抗風濕藥物。經過半年追蹤治療,劉女士的關節腫痛逐漸緩解,血液中的炎症指標也下降到正常範圍。吳彥林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所引起的慢性關節炎。早在西元二世紀時,就有類似描述,一直到十九世紀才被歸類為一種獨特的疾病。他進一步說明,此病主要侵犯週邊關節,如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等,會引起關節疼痛、腫脹、發炎,並進而侵蝕骨頭,導致關節變形。如果沒有治療,在一年之內,就可能發生輕度功能障礙,在六年之內,就可能出現中重度功能障礙,甚至壽命也會受到影響。除了關節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會造成身體其它器官的發炎,因此可說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不論對個人或是整體社會經濟而言,都會造成相當大的衝擊。在台灣,有將近十萬人口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中有60%的患者是女性,主要發病年齡在20~45歲間。雖然目前尚未真正完全了解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但根據研究顯示,身體不正常的免疫發炎反應,都可能造成關節的發炎和損傷。此外,遺傳基因也可能是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之一。吳彥林解釋,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初期,和許多疾病很類似,不論是血液檢查,或是X光片都可能是正常,所以要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臨床經驗和技巧。吳彥林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然是老生常談,對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言仍然一體適用。他提醒民眾,切莫聽信偏方,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戰勝病魔非夢事!

向陸客宣導禁菸場所規定 北市衛生局準備好了!

向陸客宣導禁菸場所規定 北市衛生局準備好了!

因應近日即將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自由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旅館、商場、餐飲店、博物館、遊覽車、計程車等觀光客較常出入場所,均為「菸害防制法」規範之禁菸場所,呼籲場所業者應遵守禁菸相關規定,並適時勸阻違規吸菸者,以營造無菸健康環境。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游麗惠處長表示,臺北市擁有豐富多元的人文與自然景觀,現代與傳統兼容並蓄,已成為國際化觀光都市;像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101大樓等,都是觀光客必到的代表性景點,這些景點也是「菸害防制法」規範之禁菸場所,唯有落實禁菸規定,才能讓觀光客在免於遭受菸害的環境,舒適地一覽臺北之美。游麗惠處長強調,禁菸場所之業者應在所有入口處設置明顯禁菸標示,並禁止供應與吸菸有關之器物,也不得以水杯、盤碟及器皿等替代物品,提供吸菸者充當熄菸器物,違者可處1萬元~5萬元罰鍰;而於禁菸場所吸菸,則可處2,000 元~1萬元罰鍰。衛生局將與觀光旅遊相關業者緊密結合,加強向觀光客宣導禁菸規定,也呼籲所有市民及業者,共同支持營造無菸環境,以提昇臺北市國際形象,留給觀光客美好深刻的旅遊回憶。臺灣導遊協會吳雁輝理事長表示,大陸抽菸人口確實不少,且與歐美團或日本團相較,比較欠缺不在公共場所製造二手菸的觀念,陸客來台觀光剛開始可能會有到處不能吸菸的困擾,不過這是很好的機會教育,只要事前宣導充足,應不至於影響大陸民眾來台觀光的意願。為協助政府推動重要公共衛生政策,會請導遊加強向觀光客說明禁菸場所的相關規定,並會適時勸阻觀光客於禁菸場所之吸菸行為。臺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邱樂芬理事長表示,旅館是觀光客最常接觸、也是單一停留時間最久的場所,若能提供優質的住宿環境,將可強化城市發展觀光業的競爭力;因為目前多數旅館是採用中央空調設備,如果有房客於旅館內吸菸,菸煙會瀰漫至各處,將會造成其他房客的不舒服感,更會影響到對旅館的評價與觀感。為提供清新無菸害的舒適環境,會請北市旅館業者確實遵守「菸害防制法」相關規定,以提升住宿品質,留給觀光客美好的臺北印象。

老菸槍不明原因消瘦 小心肺癌作祟

老菸槍不明原因消瘦 小心肺癌作祟

嘉義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冠群表示,一位60歲的蔡姓男子,兩年前受不明原因肺炎困擾,陸續住院治療,肺部切片確認是肺腺癌,原本生活需他人協助,經六次化療病情也未改善,因此改用口服標靶藥物,六個月後已能自行前往醫院看診。蔡姓男子剛發病時,左下肺葉反覆性發炎,肺部X光檢查,只能看出肺部有異狀,經切片化驗後,才確定是肺腺癌第三期末,林冠群醫師指出,首先對病患採用傳統的化療,經過六次治療,病情並沒有改善,因此報健保局核准後,改採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每天服用一顆。林冠群醫師強調,服標靶藥物三個月後,患者咳嗽、喘都有改善,血氧濃度達92~93%(正常值>90%),也不需再吸氧氣,六個月後已經能自己騎機車來看門診,不需要坐輪椅,X光片檢查發現肺部的癌細胞,正逐漸消失。林冠群醫師指出,針對肺癌第三期末及第四期局部晚期以及遠端轉移的病人,院方提供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癌症營養諮詢及專責癌症個管師提供諮詢服務,針對病情惡化的病人,也設有安寧療護專區,提供患者完善的服務。抽菸為肺癌頭號禍首,據相關醫療研究,老菸槍得肺癌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10~13倍,愈年輕開始抽菸、菸齡長及菸癮大的人,罹肺癌的機會愈大,吸二手菸者得肺癌的危險也會增加30%。林冠群醫師表示,蔡姓患者應是長期吸菸才會得肺癌(抽菸超過40年),目前配合治療,不再抽菸。根據衛生署公布98年十大死因的第一位是惡性腫瘤,其中肺癌占19.9%,位居癌症死亡因素的第一位,40歲以上民眾,最好一年接受一次X光片,若咳嗽超過三週,或是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必須至胸腔科門做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治療。延伸閱讀「圖示說明」: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718

暑期旅遊避免感染登革熱 疫苗少不了

暑期旅遊避免感染登革熱 疫苗少不了

暑期即將來臨,國人出國旅遊、探親旺季也將到來,疾管局提醒民眾,出國前務必做好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完成必要性的疫苗接種,以避免出國期間感染傳染病;民眾可提前2~4週至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諮詢「旅遊醫學門診」,瞭解旅遊地點之傳染病疫情,接受醫師專業評估後進行國際預防性接種或預防性用藥。最近有孕婦赴越南探親,因事先未接種疫苗,而感染德國麻疹;另有民眾到越南旅遊感染德國麻疹後,又傳染給友人及小孩;此外,印尼峇里島除頻傳國人旅遊感染桿菌性痢疾外,也常傳出狂犬病例的發生。依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際麻疹疫情嚴峻,歐美先進國家及鄰近之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地區,均有眾多病例報告:越南北部亦發生大規模之德國麻疹流行疫情,呼籲高危險族群赴上開地區前,應先完成疫苗接種。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地區應注意個人衛生,常洗手,慎防感染腸病毒。欲赴東南亞地區旅遊的民眾,在狂犬病流行地區(如印度、中國大陸、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國家或地區)應避免狗咬,在禽流感仍不時傳出了東南亞及埃及,則避免接觸禽鳥動物。近日東南亞地區登革熱流行逐漸增加,建議亦應加強防蚊措施避免感染登革熱。此外,務必注意食物及飲水的衛生,以防範桿菌性痢疾、傷寒、阿米巴痢疾等腸道傳染病。該局提醒民眾,自傳染病流行的地區返國時,應特別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如有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黃疸等症狀時,請務必向機場檢疫人員通報,並填報「傳染病防制調查表」,機場檢疫人員將提供必要的協助。但由於許多疾病是有潛伏期的,因此民眾回國後如出現上述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供診治時參考。相關資訊請撥打「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或至「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國際旅遊資訊專區查詢。

過勞無法靠補藥 管控「三高」才是基本方法

過勞無法靠補藥 管控「三高」才是基本方法

就忙碌的現代人而言,過勞二個字不足以道盡身心的困頓;猝發的過勞死更是職場的健康殺手。勞委會新版過勞認定基準頒布以來,年初第1起鑑定結果出爐,某科技工程師猝死案,經勞委會鑑定證實是過勞死。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中醫科呂啟祥醫師表示,勞委會去年放寬過勞死的認定基準,除了原來的腦出血、腦梗塞、心肌梗塞、急性心臟衰竭之外,新版增加了狹心症、嚴重心律不整、心臟停止及心因性猝死等四項疾病。在工時上也放寬過勞死的加班工時認定標準。根據研究,過勞死的案例往往本來就有潛在疾病,只是不以為意或是公司健檢暫時測量不到,任由過勞蓄積才突然誘發猝死。現代人工時過長加上代謝症候群的三高盛行,正是造成過勞死的關鍵。呂啟祥說明,傳統醫學認為過勞屬於「虛勞」的範疇,可由勞倦、飲食、七情所致。以新竹地區高科技業而言,特色就是工時長及生理時鐘紊亂。作業員跟著生產線的節奏走,無塵室全年運轉,恒濕恒低溫;24小時兩班制,做2休2。主管、工程師則跟著全球化的節奏走,台灣入夜,美洲起床。美洲入夜,歐洲起床,可說是白領、藍領無一倖免。去年的「分析與探討園區科技人健康指標」指出,多達六成的竹科人在三高項目上不合格。呂啟祥提醒民眾,運用機能飲料或是補藥吃了再上,不是唯一的選擇。若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工作環境,建議先從飲食和運動下手管控好三高。埋頭苦幹之餘也要適度抒壓,與親朋好友互動,同時和家人分享自己的甘苦。

你的腰勒? 代謝不良腰圍超標當心罹癌

你的腰勒? 代謝不良腰圍超標當心罹癌

俯首瞧瞧水桶腰,是不是又多一圈贅肉?署立雙和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表示,腰圍與健康確實息息相關,醫學界歷經一、二十年研究證實,過高的體脂肪率是造成各種慢性疾病的因素,還可能增加罹癌風險,因此將腰圍、腰臀比視為健康新指標。現代人運動量少,加上飲食不均,喜歡高油、高糖、高鹽食物,光從體重無法反應肥胖情形,祝年豐指出,體內囤積過多脂肪是影響代謝的主要因素,男性正常腰圍應小於90公分(36腰),女性則是80公分(31腰),要改善腰圍過粗問題,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是保有健康的不二法門,每人每天需要做3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每周至少5天。「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報告指出,不論體重是否正常,腰圍愈廣,死亡機率愈高。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為響應國家健康100,廣邀大腹翁、小腹婆一起健康「腰動動」,知名連鎖超商與藥妝店實踐代謝症候群預防理念,結合各縣市衛生局舉辦社區健康小站健檢活動活動。社區健康小站自舉辦以來,兩屆累計近兩萬民眾參與,發現四成國人有代謝不良腰圍超標問題,今年第三屆擴大規模,參與小站門市數、護理人員暨志工人數皆增加至少2倍,舉辦時間從6月11日起為期3週末,還有20個縣市衛生局積極響應!除測量腰圍,小站門市另加入體質量指數(BMI)、體脂肪等項目的加值檢測,時時為自己的健康把關。為呼籲全民重視健康,千禧基金會與好鄰居基金會更投入資源,包括BMI檢測轉盤和代謝症候群指標貼紙。同時,ibon便利生活站也將陸續增設民眾自我檢測量表查詢及結果下載的創新服務,如代謝症候群簡易問答評量、輸入身體指數判斷代謝症候群發生率、運動消耗熱量計算、健康減重熱量攝取計算、飲食與健康狀態評估等,提供民眾便利又貼心的「社區健康小站」服務。

台灣室內塑化劑含量世界TOP1 學者信心喊話:不要怕!

台灣室內塑化劑含量世界TOP1 學者信心喊話:不要怕!

根據成功大學研究指出,台灣室內的塑化劑含量居世界之冠,黑心起雲劑毒害再掀波瀾。台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更將矛頭指向不肖業者,並嚴正表示「塑化劑比三聚氰胺更毒」,當今人人聞「塑」色變,在一片撻伐聲浪中,卻有專家學者出面喊話,「民眾應尋求科學知識解決問題,不是自己嚇自己」。孫璐西提出,業者使用起雲劑讓食品看起來有雲霧感,顯得美味,不料竟有不肖業者將塑化劑的一種DEHP當作起雲劑的配方,DEHP比三聚氰胺毒20倍!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則表示,並非希望全部禁用塑膠,而是政府應制定常用塑化劑訂定溶出標準,趁機教育廠商什麼能用。就在塑化劑風波吵得沸沸揚揚的同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預警暨因應組」發言人哈特爾挺身表示,該化學物質雖有致癌風險並對生殖系統造成危害,但不致對人體有立即危害。這席話想必也給民眾打了一劑強心針。此外,專家也指出,在塑膠王國的台灣,民眾應以正確知識去理解,如果攝取極微量的塑化劑,正常的身體狀況應會自行排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