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肺炎鏈球菌疫苗擴大接種!幼童受惠

肺炎鏈球菌疫苗擴大接種!幼童受惠

疾病管制局表示,為減少弱勢家庭幼童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的機率,明(101)年元月1日起,公費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接種對象,將擴及中低收入戶的5歲以下幼童(民國96年1月1日以後出生),估計此次擴大約可增加9千名幼童因此受惠,疾管局呼籲符合資格的家長及早攜帶幼童前往接種。(圖:肺炎鏈球菌感染途徑:細菌在鼻咽部繁殖後,通過黏膜障蔽,繼而侵入血流所致菌血症及菌血性肺炎,若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則會引起腦膜炎。鼻咽部帶菌是致病必要關鍵因素。)疾病管制局自98年7月20日起,逐序針對5歲以下高危險群、5歲以下低收入戶、99年以後出生且設籍山地離島偏遠地區幼兒提供PCV接種,已約有2.5萬人受惠,加上101年擴大的中低入戶幼童,符合公費肺炎鏈球菌條件幼童將達到3.4萬人。為減少該等族群感染、傳播及引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機率,疾管局呼籲,符合接種條件幼童的家長,儘速攜帶幼兒併同中低收入戶證明、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IC卡,至地衛生所或指定醫院診所,按醫師安排的接種時程完成疫苗接種。如幼童已於本計畫實施前完成接種,亦請家長回報戶籍所在地衛生所接種資料。另各地衛生單位亦委請社政單位於新核發的中低收入戶,提供該項疫苗接種通知,期能共同照護該族群健康。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接種後少數的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於接種2天內恢復;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極少發生。幼童接種後如有高燒不退或特殊不良反應,請儘速就醫,並立即通報當地衛生單位,以釐清病因。

國人牙科就醫率低 老人平均剩14顆牙

國人牙科就醫率低 老人平均剩14顆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82年提出,要維持健康的基本牙齒數是需有20顆自然牙齒,但根據國健局92至94年「成年與老年人口腔健康調查」顯示,國內65歲以上族群,平均只剩14顆牙齒,75歲以上全口無牙率更達17.4%,提高潛在疾病風險。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建文指出,我國牙周病問題嚴重,且根據國外報告顯示老人缺牙跟蛀牙及牙周病有關,根部蛀牙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加上清潔不易,所以世界各國年長者的牙根蛀牙盛行率高達45%~89%,另外國人罹患牙周病高達九成以上,不過就醫率不到四成,多數牙周病患者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刷牙出血也不在意,直到牙齦萎縮、牙縫變大,齒牙動搖才就醫,對此牙醫師公會提醒,好好保養牙齒,發現任何問題,盡早就醫治癒率高,才能擁有健康牙齒。台中林新醫院牙醫主任傅世元提醒,護牙首重清潔,牙齒與牙齦間常常會堆積食物產生細菌,細菌的堆積會導致牙齦發炎,用正確的刷牙法按摩發炎流血的部分,維持1~2周後,細菌就會被清除掉而改善發炎情況,建議民眾在飯前、飯後都應該要刷牙,每半年定期檢查牙齒、使用正確刷牙方式及保持良好的牙齒保健習慣,才是維護牙齒健康的不二法門。

小手術改變大小眼、眼皮下垂困擾 找回明亮雙眼

小手術改變大小眼、眼皮下垂困擾 找回明亮雙眼

眼瞼下垂、睫毛倒插都是許多中老年人常見的困擾,不僅影響外觀,看起來瞇瞇眼,精神不濟的樣子,更深深影響視力,有人猛點眼藥水,也無法獲得改善,台中慈濟醫院眼科黃宥嘉醫師指出,其實,只要透過簡單的「提瞼肌截短手術」、「下眼瞼睫毛倒插矯正手術」,就能改善,讓中老年人找回明亮的雙眼。黃宥嘉醫師表示,一名80歲的王姓阿嬤10多年前動過腦部腫瘤手術,之後卻發現雙眼的眼瞼慢慢下垂,右眼嚴重到眼睛被眼瞼遮蔽而看不清楚,且外觀看起來瞇瞇眼且滿臉睡意,雙眼大小眼,讓她困擾不已,另一位梁姓阿公則是下眼瞼的睫毛倒插,不斷刺到眼球,嚴重的刺痛讓他成天揉眼睛、流淚不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根據醫學的進步,這些困擾透過小小的手術都可以獲得改善。黃宥嘉醫師表示,王姓阿嬤眼瞼下垂的症狀,只要用「提瞼肌截短手術」,調整眼皮的高度,眼皮上升就能露出瞳孔,也就能看得見了,也能讓雙眼大小相近,不再「大小眼」,而梁姓阿公採用局部麻醉,用「下眼瞼睫毛倒插矯正手術」,把眼瞼內翻矯正為外翻,短短15分鐘的小手術就能改善長達2年的困擾。

代謝症候群、三高族 小心睪固酮低下

代謝症候群、三高族 小心睪固酮低下

「醫師,我現在不但很『性』福,而且連原本擔心的三高問題也改善了!」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科陳卷書醫師說,一位約莫六十歲的老翁在補充睪固酮後明顯感受到失眠、性功能障礙的問題獲得改善,甚至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都受到良好的控制。陳卷書醫師說明,睪固酮在男性青春期時最高,隨著年紀的增長逐年衰退,四十歲後會衰退地較為明顯,即可能步入「男性更年期」,而導致出現「性」趣缺缺、注意力降低或失眠等症狀。然而,部分大眾認為男性更年期僅會對性功能造成影響,其實不然,睪固酮分泌量的降低不僅只威脅到性功能,臨床研究顯示,睪固酮低下與心血管疾病、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皆有關連性,故適當的治療不僅能解決性功能障礙問題,同時也能讓身體更健康。中年男性普遍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常合併有三高問題,經檢查後這類病人的睪固酮指數大多偏低,若在醫師的建議下補充睪固酮,不僅有助男性更年期問題,也可改善三高,回復健康。目前睪固酮療法較常見的有口服、凝膠、及針劑等三種方式,陳卷書醫師補充,口服藥會有肝指數上升的疑慮,需先考慮病人目前的肝功能;凝膠則須每天擦拭,病患容易忘記且擔心肌膚與小孩有所接觸,禁忌較多;而針劑補充三個月施打一次即可,亦無上述顧慮,因此為還不錯的選擇。陳醫師最後提醒,在補充睪固酮之前要先確認病患睪固酮分泌量確實有低下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需確定病人沒有攝護腺癌的可能,否則睪固酮會加速腫瘤的成長速度,造成嚴重的後果。男性民眾若不清楚自己的身體情況,應盡速尋求適合的醫師就診。

男罹眼瞼皮脂腺癌!眼瞼遭切除怎辦?

男罹眼瞼皮脂腺癌!眼瞼遭切除怎辦?

柳營奇美醫院眼科日前有一名老年病患,初期以為眼瞼長針眼而不以為意,半年後卻越長越大,經診斷為眼瞼皮脂腺癌,在切除近三分之二的眼瞼,且藉由自體口腔硬顎移植,來修補大範圍眼瞼缺損後,才回復眼瞼正常功能,經過兩年多追蹤,目前完全沒有眼瞼腫瘤復發,以及身體淋巴節及器官轉移的跡象。因此民眾若發現眼睛附近有難治癒、反覆發作的腫塊,且有容易流血、潰瘍、變色、睫毛脫落等現象,應儘早就醫檢查。柳營奇美醫院眼科李志昭醫師表示,病患陳伯伯年近八十,身體仍相當硬朗,三年前發現右眼上眼瞼長出一棵豆子大小的腫瘤,一開始只是認為長針眼但不以為意,經約半年後,腫瘤卻越長越大,而且有遮住視線、睫毛脫落、流血的現象發生,緊張了,才就醫檢查;經檢查後發現上眼瞼有一個約一點二公分大小的腫瘤,容易流血、睫毛脫落,已有潰瘍的情況,醫師因此安排眼瞼腫瘤組織切片檢查,經證實病變為眼瞼皮脂腺癌之後,同一時間進行更大範圍的眼瞼腫瘤病灶全切除。李志昭醫師說,由於切除掉近三分之二的眼瞼,保留的眼瞼過少,得藉由眼瞼重建手術,才能回復眼瞼正常功能,但由於病患對側眼睛視力不好,因此重建手術的選擇方式,必需考慮不能遮蔽到患側眼睛的視線,才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因此選擇口腔硬顎移植,來修補這個大範圍的眼瞼缺損。由於口腔硬顎軟骨,是病患自身的組織,不會有排斥的問題,一般都能在兩個星期內恢復;但是剛移植過來的硬顎軟骨,表面較粗糙,初期容易刮傷角膜,因此初期病患必須配戴治療性隱形眼鏡保護角膜,通常一個月後角膜刮傷的現象就會消失。由於眼瞼皮脂腺癌是屬於較惡性的細胞形態,因此病患還必須進行全身檢查,評估是否有癌細胞轉移的現象,開刀部位也要進行預防性的放射線治療,以防範腫瘤再復發及提高治癒率。經過兩年多病患在眼科、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醫療團隊追蹤照顧之下,目前完全沒有眼瞼腫瘤復發,以及身體淋巴節及器官轉移的跡象,陳伯伯恢復他正常的生活,偶而也可以到田裏工作。

新北免費癌篩 千例癌患及時治療

新北免費癌篩 千例癌患及時治療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今年全面連結轄區醫療院所進行免費癌症篩檢,至今已篩檢46萬餘人,有1531人確診為癌症,成功挽救千個家庭!其中,今年60歲的郭先生原以忙碌為由,拒絕護理人員的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經由太太協助勸說,及早發現大腸原位癌,手術預後良好,是眾多成功的例子之一。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國人於民國99年每70位30歲以上的女性,就有1位發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每200位45歲以上女性,就有1位發現有乳癌;每30位50歲以上的民眾,就有1位發現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每120位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就有1位發現有口腔的癌前病變或口腔癌,嚴重危害國人健康。新北市衛生局表示,一位60歲、在國營事業擔任主管的郭先生,今年5月接受大腸癌篩檢服務後,護理人員發現其檢驗數值過高,以電話關心並建議郭先生到醫院做進一步的大腸鏡確診,但皆無功而返,最後甚至遭到拒接。最後,透過郭妻幫忙勸說,才讓郭先生至醫院檢查、治療,病情才能及時獲得控制。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使得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因此提醒民眾,其實癌症並不可怕,只要能在治療的黃金時間內及時接受治療,以目前醫學的進步,通常可獲得控制甚至治癒。

登革出血熱致死率高 把握黃金治療期

登革出血熱致死率高 把握黃金治療期

成大醫院急診部小兒科主治醫師何宗憲表示,登革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相當多樣性,從輕微的發燒,到合併出血、休克、致死率高的登革出血熱/休克症候群均可能發生。如果能夠早期診斷,並把握黃金治療時間予以適當的治療,就可以減低登革出血熱的死亡率。成大醫院與成大傳染性疾病及訊息研究中心和台南市衛生局在2011年聯手出擊,為降低台南市登革熱與登革出血熱的發生率及致死率,提高早期診斷率,進行一系列合作計畫。(圖:登革熱紅疹症狀)何宗憲醫師說,2011年成大醫院與台南市衛生局合作進行外展(outreach)登革熱防治計劃,除了在流行期前在本院舉行全市基層醫護人員登革熱防治教育外,並於流行期間針對爆發疫情之行政區(東、西、南、北、中西、安南、安平、永康、仁德等區),利用中午午餐時段,邀集區內基層醫療院所醫師進行案例分析與臨床處置研討會,將登革熱複雜的病情變化及處置要領簡化為一首容易記憶的七言律詩:「發燒六天分兩波,皮疹常在危險後,血中病毒初五天,疑有登革驗血球。登革治療有撇步,輸液限量不過多,非到必要勿輸血,體液自會重吸收。」另外再整合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登革熱照護指引與通報流程製作「台南市登革熱防治小卡」,由衛生局發送至全市各醫療院所,提高第一線醫護人員對登革熱早期臨床警示症狀的警覺性;達到早期通報、早期發現,降低併發症發生。並且結合衛生局所聯繫網絡,定期參與台南市衛生局所登革熱聯繫會議,與第一線衛生所公衛人員進行疫情檢討與防治策略調整。成大醫院亦參考世界衛生組織與登革研究團隊研究結果,與台南市衛生局合作編定本土現行登革熱治療工作指引,增加台南市醫療單位與臨床醫療人員對登革熱診治的了解。

台中女童流感亡 衛生局籲速接種疫苗

台中女童流感亡 衛生局籲速接種疫苗

台中市衛生局表示,台中潭子區一名12歲女童,於本月12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自行至診所就醫三次都不見改善,第三日(14日)晚間出現呼吸困難的情形,被家屬緊急送往慈濟醫院急診救治,並於15日轉院至台中榮總以葉克膜治療。經通報後發現女童為B型流感病毒確診個案,女童於急救半個月後仍不幸死亡,而衛生局也發現此個案並未接種疫苗,呼籲符合公費資格的民眾盡速接種,或至衛生所自費接種,以確保個人身體健康。台中市衛生局指出,本月12日台中潭子區一名12歲的洪姓女童,出現發燒、咳嗽、喉痛等症狀,當時家屬先帶小朋友到住家小兒科診所就醫,當時的醫師診斷為感冒,第二天女童依舊感到不舒服,家屬又帶到另一間而鼻喉科診所就診,直到第三天女童出現頭痛,家屬又帶到一般診所打點滴,在晚間出現呼吸困難,緊急將女童送往慈濟醫院急診室,並收置隔離病房治療。後來慈濟醫院醫師建議家屬轉到台中榮總,15日臺中榮總醫師立即依臨床症狀通報流感併發症,並在加護病房住院中醫院給予葉克膜治療。16日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實驗室確認洪女童感染B型流感病毒,中間院方持續以葉克膜治療,直到27日晚間8時仍不幸死亡。衛生局表示,洪姓女童今年尚未接種流感疫苗,這一個月來也無旅遊史、甚至家中5名成員身體健康狀況均良好。但同班同學有4人在分別在12月12日至16間,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都已請假在家休養,校方也進行課桌椅等環境消毒工作及衛教宣導。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雖然洪姓女童未符合公費接種流感對象,但民眾如自覺接種流感需求,鼓勵民眾自費接種。此外,衛生局也呼籲65歲以上、6個月以上到6歲以下幼兒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儘速至鄰近衛生所接種疫苗。

尾牙喝酒好過癮 當心胰臟炎腹痛不已

尾牙喝酒好過癮 當心胰臟炎腹痛不已

隨著一月春節長假即將到來,尾牙、春酒各式各樣的餐會已是一攤接著一攤,因為一直續「攤」,引起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甚至喝酒過量導致急性胰臟炎的個案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春節「長假症候群」,在門急診中相當常見。萬芳醫院執行長暨家醫科主任謝瀛華醫師提醒大家,如果想要讓自己可以再續攤不易醉、體力好、營養夠及飽食感,建議可以在應酬前先吃一些蛋白質食物,一來可以預防酒力不勝,再者也可以防止趕很多攤,吃不到任何好東西的遺憾。(圖:急性胰臟炎併結石)謝瀛華醫師表示,接近一半的急性胰臟炎病人在問診疾病史中,在發病前曾有過暴飲暴食,一攤趕一攤的喝酒情況,使得大量食糜在短時間內進入十二指腸內,引起乳頭水腫以及壺腹括約肌痙攣,並導致胰液分泌量增加和急性胰臟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應酬過多常常造成自律神經功能的失常,進而引起腸胃生理功能的紊亂,這種毛病往往有明顯的症狀,但經過各種檢查卻檢查不出病變,多見於中壯年,而且男多於女,這種毛病就是「春節症候群」,拖久了也會衍生身心症、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謝瀛華醫師指出,在年節假期如空腹喝酒、幾杯黃湯下肚,則容易造成胃黏膜出血,甚至胃潰瘍情形發生。應把握「一杯酒、一杯茶」原則,不但可以少喝酒,還能避免發生肝臟受損情形。民眾喝酒時一定要秉持「空腹不喝酒,喝酒不貪杯」原則,以免大量喝酒造成胃潰瘍或急性胰臟炎。

何謂放射線治療?怎治療癌症?

何謂放射線治療?怎治療癌症?

放射線治療所用的放射線是經由特殊的設備稱之為直線加速器產生,其能量比診斷用X-光高數百或數千倍,可以應用高能量的放射線對準疾病所在,來治療癌症或某些疾病,這就是俗稱的「電療」或「X-光治療」或較早以前使用的「鈷六十治療」,而目前正式名稱為「放射線治療」或簡稱「放療」。台中林新醫院放射腫瘤科詹建勝主任表示,對絕大多數的癌症,放射線治療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大約每10位癌症患者就有4位會接受放射線治療。放射線治療的優點在於治療範圍可大可小,不受病灶位置之限制,可深可淺,不受身體其他疾病的影響,可用於根治癌病或用以緩解症狀,提升癌症病人生活品質。放射線治療沒有像手術有年齡或特殊疾病的限制,不需麻醉,沒有傷口問題,也沒有像化學治療的一些嚴重副作用。詹建勝主任說,較早期的癌症病人,只需要接受放射線治療便能夠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較大的腫瘤常需合併手術治療,手術前的放射線治療有助於縮減腫瘤的體積,以使其後的開刀切除更為順利有效。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則可消滅開刀無法完全切除之殘留的腫瘤組織,提高治癒率。放射線治療亦可合併化學治療,增加腫瘤的控制率,但所引起副作用可能會較大些。某些部位癌症(如頭頸部癌)放射線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可以很好效果,甚至不需要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除了用在惡性腫瘤,有時也可利用放射線來治療某些良性的腫瘤。詹建勝主任指出,對於腫瘤已擴散至腦部或骨骼的癌症病患,放射線治療可以提供症狀緩解的幫助。由局部的放療照射使腫瘤縮小以減少腫瘤對周圍器官的壓迫,或控制因腫瘤引起的出血,減緩因癌症引起的疼痛,這就是放射線的支持性(或緩解性)治療。對於早期發現肺部或肝臟轉移的小腫瘤,放射線治療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