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世衛組織預測失準 流感疫苗製作錯誤台灣11人死亡

世衛組織預測失準 流感疫苗製作錯誤台灣11人死亡

氣溫持續降低,B型流感卻日漸猖狂,中部地區短短兩天內,已有三人因為B型流感而死亡,根據高雄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長韓永光指出,B型流感往年大多在5、6月春夏交替期間流行,症狀也不明顯,今年入冬後才爆發流行,是較為特殊的現象,但從七月至今,已經累積211人流感併發症,11人死亡,而根據局管局統計上週(18日至24日)類流感就診人數就達到7萬7,714人,比前一週暴增1萬多人,預估疫情會在農曆春節進入高峰。 根據醫師指出,這波流行的B型流感為山形病毒株,過去三年未在台流行,多數人沒抵抗力才造成流行,B型流感的病毒株有兩種,一種是維多利亞株,一種是日本山形株,而國內疫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製作,主要用來對付維多利亞株,卻沒想到台灣實際流行的卻是B流感山形株,而非疫苗內的B流感維多利亞株,以致疫苗對台灣B流感疫情的防範效力不足,即使接踵,卻還是罹患B型流感。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認為,雖然目前流行主要B型流感的山形株,疫苗的效果有限,但是一般而言,如果感染到A流感症狀與疾病往往會更嚴重,目前基於防止A型流感觀點而言,還是應該要打疫苗,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黃高彬則認為,即使世衛預測失準,注射疫苗仍對B流感山形株有些許的交叉保護效果,勝過完全不打疫苗,此外,為了加強防疫,衛生署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適用對象,疾管局也呼籲民眾一定要勤洗手、做好防護措施。

照顧未來主人翁 民間團體推「兒童守護醫師」

照顧未來主人翁 民間團體推「兒童守護醫師」

面對目前小兒科醫師不斷地流失,讓很多家長擔心未來小孩沒有兒科醫師可以看診,於是有46個婦女、兒童團體昨天(29)一起連署,希望能夠推動「六歲以下國家顧、兒童健康我們來」的政策,提出確立兒童守護醫師制度、六歲以下兒童看診免部份負擔,並且希望總統候選人簽署,並且能夠在上任後推動實施。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吳美環說,在0到6歲的小孩無法察覺身體狀況,或者是描述身體不舒服的地方,所以她建議政府應該在新生兒出生後,就指定距離家中最近的兒科醫師當做「兒童守護醫師」,為兒童定期健檢、評估成長發育情況、施打疫苗。吳美環理事長表示,台灣兒科醫師快速流失,在台灣平均一名兒科醫師要照顧1861名兒童,是美國的4倍、德國的6倍;更嚴重的是,有約三分之一的兒科醫師在大台北地區,其他地方的兒科醫師是一個比一個少,在嘉義縣一名兒科醫師要照顧4148名兒童,台東全縣更只有一名小兒心臟外科醫師。根據內政部與衛生署的統計,兒童人數佔總人口約20%,但兒童門診醫療支出比例卻只佔11至12%,因此這些民間團體要求政府,能夠訂出兒科醫療支出下限。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感嘆,目前兒科醫師缺口日益嚴重,像這次總統、立委選舉,很少聽到這類訴求,所以讓人感覺在國家衛生政策上面,兒童這塊好像不受到重視。

14年後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 衛生署推照護認證

14年後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 衛生署推照護認證

台灣老年化越來越嚴重,讓很多人開始憂心,衛生署也開始啟動因應措施,昨天(29)行政院副院長陳冲在行政院院會,聽取衛生署「營造高齡友善健康環境,臺灣作先鋒」報告。報告結束之後,陳副院長表示,為因應未來快速老化的趨勢,營造高齡友善健康環境,衛生署將推行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積極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相關國際會議及活動,並且持續結合政府及民間資源,積極推動辦理。衛生署表示,到100年10月為止,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10.8%,超過251萬人,根據目前台灣老化的速度,預估14年後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會「三級跳」,先是6年後(106年)超過14%,達到「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緊接著8年後(114年)比例將超過20%,達到「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也就是每5人中就有1位老人。為了因應高齡化的社會,讓老人不但能夠長壽,而且能具備健康、參與和安全,衛生署持續推動健康老化相關措施,藉以提高每一位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此外衛生署還結合內政部,推動老人健康促進服務,並且訂出符合國情且涵蓋管理政策、溝通與服務、物理環境、照護流程等四大面向,讓年長者可以享有高優質的老年生活。

天冷流感發威!B型流感兇猛奪命

天冷流感發威!B型流感兇猛奪命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2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為12歲女童與5歲男童,皆位於中區、且都無潛在疾病;分別於12月12日與12月16日發病,雖經住院治療,仍於12月27日與12月28日死亡;兩人經該局實驗室確認感染B型流感。疾管局指出,近幾週主要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株(Yamagata),已非本季流感疫苗所含的B型流感疫苗株(Victoria),疫苗對A型流感有預防效果,雖對目前流行的B型流感的保護力較差,但所幸抗病毒藥劑(包括克流感及瑞樂沙)均對正流行的A、B型流感病毒仍有效;疾管局呼籲,民眾除應養成良好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出現流感危險徵兆者,應戴口罩儘速就醫及早治療,並依醫囑服用藥物,不上班、不上學,在家好好休養至康復,以保護自我健康並避免傳染予他人。疾管局表示,根據疾病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流感季自7月1日開始迄今全國共累計11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北區與中區各3例、南區1例、高屏區與東區各2例;其中7例感染B型流感、4例感染AH3型流感。11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中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多數合併有潛在慢性疾病。疾管局強調,流感每年在國內外都會造成規模大小不一的疫情,老人、幼兒或慢性病患等高危險群感染後,容易引發併發症甚至死亡,臨床已證實在發病後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劑治療,可獲最佳療效。因應今年秋冬流感疫情防疫需求,該局已於12月1日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的適用對象,只要民眾符合以下用藥條件並至全國各縣市公費藥劑合約醫療機構配置點就醫,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1)符合「流感併發症」通報病例、(2)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3)伴隨危險徵兆的類流感患者、(4)重大傷病、免疫不全或具心肺血管疾病、肝、腎及糖尿病等的類流感患者、(5)過度肥胖的類流感患者(BMI>=35)、(6)經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正/副指揮官認可的類流感群聚事件、(7)符合H5N1流感調查病例定義者、(8)H5N1流感「疑似病例」、「可能病例」或「確定病例」的密切接觸者、(8)「高燒持續48小時的類流感患者」及(9)「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疾管局呼籲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平時應養成勤洗手及注意手部衛生、良好的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生病在家休息、維持正常作息,以有效預防流感並降低流感傳播,如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48小時以上等流感危險徵兆者,應戴口罩儘速就醫及早治療,依醫囑服用藥物,並於家中休養。

勤洗手、參加跨年戴口罩 防流感侵襲

勤洗手、參加跨年戴口罩 防流感侵襲

天寒流感疫情升溫,疾病管制局抗流感跨年將走上街頭,發送萬個口罩,並呼籲生病朋友應在家休息,勿參加跨年相關活動;另外咳嗽者請戴口罩,且用肥皂勤洗手,不要讓自己成為「行動病毒」。每年跨年活動,台北市府廣場及台北101大樓四周都是人潮聚集重鎮,疾管局今年將主動出擊,選定台北市府轉運站(台北捷運市府站二號出口),帶著二個吉祥物「疾管局寶寶」發放口罩,並呼籲生病民眾應在家休息,勿參加跨年相關活動;有咳嗽症狀的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應戴上口罩,同時也提醒大家要用肥皂勤洗手,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根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近幾週流感住院病例數快速上升,流感疫情蠢蠢欲動,今年七月至12月29日為止,累計255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以感染B型流感為大宗,其次為AH3型季節流感。疾管局發言人周志浩表示,流感疫情目前雖尚屬中度活動,但仍持續上升,預估農曆年底將達到流行期高峰,民眾若有咳嗽等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立即就醫,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保持勤洗手等衛生好習慣,以降低流感疫情擴散。

噁心月子餐充斥 認證商家讓人安心

噁心月子餐充斥 認證商家讓人安心

很多人都想要產龍寶寶,因此最近很多月子中心接到手軟,但是月子中心的衛生安全可靠嗎?行政院消保會抽驗全國32家月子餐的廚房後,發現到有部分月子餐食材、廚房問題一籮筐,有些業者廚房衛生的瑕疵最嚴重,除生熟食混置、把食材堆置馬桶旁,廚房內還出現蟑螂亂竄、老鼠籠待命,甚至出現發霉待烹調的當歸;9成以上的業者食材控溫也不合規定。根據調查坊間的坐月子餐,價格從2萬到10萬元不等,食用時間則從半個月到40天,在這段期間內,產婦幾乎餐餐都是依賴業者提供的餐點,再搭配所謂的坐月子水,所以這些月子餐的品質就非常地重要。根據消保官抽查的結果發現,製作外送月子餐的中央廚房大有問題,有的食材放在廁所馬桶旁,還有當歸發霉,地上也有蟑螂亂竄。消保官吳政學表示,平常存放食物的冷凍庫標準溫度,必須是在零下18度C,可是在抽查的32家業者中,只有台中市「紫金堂月子膳食」與「金寶貝專業坐月子膳食外送機構」溫度合格。但是也有少部分業者為了提供產婦好的月子餐,所以盡力打造既營養、又符合產婦需求的餐點。為了區分好、壞的月子餐中心,衛生署推出「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認證,希望透過這樣的標準認證,讓好的業者可以服務更多的產婦。消保會建議消費者,訂購外送月子餐時,除了要求業者提供產品試吃外,亦宜要求業者提供參觀作業環境;至於簽訂定型化契約時,注意有關退餐手續費、訂金等相關規定,並盡量於當餐將月子餐食用完畢,以確保消費者之權益及健康。

超音波辨別胎兒性別?衛署:恐不準確

超音波辨別胎兒性別?衛署:恐不準確

為避免國內男女嬰比例失衡,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今年8月發文規定,除非是因為醫學理由,否則任何產檢,醫師都不能告知父母親胎兒性別;對此規定有些醫師也頗無奈,也有一些父母認為國健局真的管太多。(圖:超音波檢查,取自台中榮總)對於過去婦產科醫學界習慣以超音波檢測性別,並告知受檢婦女胎兒性別,這是不是一個必要或適當的措施,對於民眾與社會的意義如何?國民健康局表示:非常樂於多聽各界的意見。國民健康局說,這件事其實是一個涉及社會、倫理與人權的議題,將會邀請社會學、醫學倫理專家與女性團體深入討論。國民健康局指出,在有性別失衡的國家,例如韓國、印度及中國,皆有明文規定,除有醫學理由外,禁止對胎兒進行性別檢測。由於法令明文禁止性別檢測,一旦告知性別,即形同承認有進行檢測,在這些國家也是違法的。關於醫界認為,在時間點上是否可以准許在懷孕中期檢測與告知?國民健康局說明,過去國內外的法令,並未就禁止檢測區分時間點,這個部份,社會各界可以深入討論。從倫理上來看,在一個有性別偏好的社會中,到懷孕中期以後告知胎兒性別,即使未必引發性別選擇性墮胎,仍可能有胎兒性別不符父母期望,而對懷孕父母徒增困擾,或造成胎兒尚未出生就不受父母歡迎的情況。國健局說,此外,胎兒超音波主要是用於測量胎兒的頭頸與腹圍等生長測量,胎盤和羊水的狀況,以及重大的先天性畸形。以超音波看胎兒性別,並不準確,許多民眾都有被看錯的切身經驗,例如有時把胎兒拇指看成某部位,而將女娃誤以為男娃,也有的因沒看到某部位,而將男娃誤以為女娃。這方面的準確度到底是幾成?政府將會詢問婦產科醫學會是否有相關科學數據,不然恐怕常會造成父母錯誤期待與買錯衣服。國民健康局表示,對於胎兒性別的態度與相關規範,是整個社會共同的問題,非常樂意多聽民眾與醫界的聲音,並將廣邀社會學、醫學倫理、教育界與性別專家,深入討論。

把救護車當小黃 婦人半年叫百餘次

把救護車當小黃 婦人半年叫百餘次

救護車是急救的時候,用來載送緊急病人,這應該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卻有人把救護車當成免費計程車來使用,不但皮膚癢要叫救護車,心情不好也要叫救護車,甚至高雄市有一位婦人在半年內,狂叫160多次救護車,讓消防人員直呼受不了。為了遏止這種濫用資源的情況,台北市消防局從明年7月開始,如果非緊急狀況叫救護車,需要收1800元以上的費用。根據台北市消防局資料顯示,到今年12月19日為止,救護次數達13萬2千多次,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一成,其中送醫次數為9萬多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9%,顯見救護量逐年攀升,但是也同時也凸顯很多人濫用救護車,反而耽誤需要使用救護車的民眾。為此台北市消防局在明年開始,針對濫用救護車的民眾,將會收取1800元以上的費用。除了救護車會收費之外,台北市消防局也表示,目前消防局正與各重度級醫學中心合作推動急性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及重大創傷等3大急重症處置及分級送醫機制,種種軟硬體之充實及建構,均有賴大家繼續鼎力支持,也希望市民可以珍惜社會資源,不要濫用社會成本。

龍年生子潮 產後媽媽如何選擇月子餐

龍年生子潮 產後媽媽如何選擇月子餐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今天受到象徵百年好合的建國百年的推波助瀾下,內政部統計今年前10月新婚對數達12.8萬對,較去年同期成長14.38%,10月單月結婚對更是達2.21萬對,創下近8年來單月最高,明年又剛好是龍年,依照國人傳統習俗,很多夫妻都想討吉利搶生龍子龍女,因此根據婦產界預估,明年可望突破許久未見的20萬大關,而產婦的月子餐業者也看準了商機,紛紛推出促銷活動,但究竟媽媽在坐月子時,需要的營養是什麼? 根據月子餐業者表示,在婦女生產完最關鍵的時刻裡,除了必須要有政府對於中央廚房的認證,確保月子餐作業的安全衛生外,選用當季新鮮食材和通過認證標章的食材供應商加上配合健康飲食的烹調手法,如此層層把關,才能給生產完的媽媽最好的照顧。台北市一家月子餐業者表示,一般來說,月子膳食可以分成四階段調養重點,第一週以促進新陳代謝,調養腸胃功能為主,第二週,調養生理機能、調養體質,第三週,調整體質、補充營養、增強體力,第四週,以滋補強身、養顏美容、充分攝取營養,且餐點的烹調設計應以低油、低糖、低鹽、高纖、高鈣為主,不添加任何有害健康的防腐劑、味精、色素、人工香料或食品添加物等。另外坐月子必須避免生冷,包含喝水,只要是沒煮沸過的清水都不能喝,所以產婦在做月子期間,必須喝用米酒熬煮一些替代水的飲料,有些是煮黑豆水,才方便產婦排除惡露,有些則是用荔枝加米酒熬煮成飲料,每一家都提出不一樣的飲料提供產婦飲用,不同體質產婦可尋找適合的飲料,只要具有補身養氣及排惡露的效果都很好。其中有一家作月子餐業者就熬煮一種十分特殊的飲料,以公賣局玉鶴米酒水加五榖酵素浸泡釀酵,並添加巴西蘑菇菌絲體調製為基底的配方,調製成營養百分百的「月子養身水」,像這樣營養的月子養身水就適合各種不同體質的產婦來飲用。最後月子餐業者提醒,產後的食補問題,因產婦體質各有不同,月子膳食調理也各不同,但一家優良的月子餐業者,能提供媽媽一對一的產後專業諮詢服務,幫助產後的媽媽迅速恢復體力,同時可以讓媽媽因生產而損耗的器官迅速得到修復,成為產後媽媽的最佳飲食守護者。

口腔衛生沒做好 小心引發致命腦中風

口腔衛生沒做好 小心引發致命腦中風

口腔保健沒做好,一口爛牙,甚至有嚴重牙周病的患者要注意了,日前一名58歲建築工人因發燒送醫,一天內病情惡化,醫師檢查後發現罹患心內膜炎併發缺血性腦中風,經過一週治療後,仍不治死亡,這名病患沒有「三高」病史,但長期菸酒、檳榔不離身,醫師研判,是嚴重的牙周病變惹禍致中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俊鴻昨天(29日)表示,從男子過去的病史中發現男子並無重大疾病,但平日煙酒、檳榔不離口,又不愛刷牙,長年口腔衛生習慣差,有嚴重牙周病,才斷定是由牙科病變所導致,高醫神經科主任林瑞泰解釋,其實心內膜炎是指患者心臟內膜和瓣膜受病菌感染發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牙科病變,因為人體口腔中帶有多種細菌,口腔衛生習慣不良,易導致口腔內積聚牙菌斑。陳俊鴻醫師表示,嚴重牙周病變會讓細菌從牙齦進入血液,再感染心臟內膜和心臟 瓣膜,男子因為嚴重的牙周病引發心內膜炎,後併發腦中風症,一般感染性心內 膜炎死亡率為16%~25%,一旦併發腦中風症,死亡率可高達58%,且根據研究,50歲以下男性腦梗塞的病人,常在腦中風前一個月內,曾發生嚴重的牙齒發炎症狀, 神經科主任林瑞泰提醒,罹患牙周病變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風險比常人高,因此口腔衛生一定要特別注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