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寒冬送溫暖 臘八粥補血又安神

寒冬送溫暖 臘八粥補血又安神

農曆十二月八日又稱為臘八,為佛教釋迦牟尼佛成道日,花蓮慈濟醫院志工延續傳統,烹煮臘八粥與所有人歡喜結緣。由於今年臘八正好是元旦之外,還是星期假日,所以,花蓮慈院社會服務室特別選在臘八日前夕,由副院長許文林、劉鴻文代表,在寒流來襲時以熱騰騰的臘八粥,溫暖每位來到花蓮慈院的民眾。而慈濟志工張紀雪師姊也把這份溫暖帶進社區,將靜思精舍師父貼心準備的甜臘八粥,送到禪光育幼院、聲遠之家、聖馬爾大修女會、主愛之家等,在寒冬中送上一份溫暖的祝福。因應接連的寒流來襲,今年負責掌廚的花蓮慈院志工曹富美師姊,貼心地選用糯米、芹菜、豆皮油豆腐、芋頭、紅蘿蔔、雪蓮子、豌豆仁、龍眼乾、香菇、素火腿等十種食材,烹煮「十全吉祥臘八鹹粥」與每位來到花蓮慈院的民眾分享,除了使用在地食材可以減少碳足跡之外,十全吉祥臘八粥還富含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還有補血安神的功效,就算是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也能輕鬆享用。切成一般大小烹煮軟爛的食材,讓大人、小孩都吃得津津有味,今年已經九十二歲的林憬奶奶,住院一個多禮拜以來,因為身體不適胃口一直很不好,但是卻能把一整碗臘八粥吃完,讓照顧林奶奶的看護也覺得驚呀,最後兩人還一起豎起大拇指稱讚。感受到花蓮慈院溫馨的還有七十歲的趙惠克奶奶,因為要做檢查而保持空腹的趙奶奶,原本還在煩惱天氣濕冷該去哪裡買早餐的時候,就聽見院內廣播邀請民眾到大廳分享,吃了許文林副院長親手送上的臘八粥,趙奶奶說那種暖和是從心裡面傳達到整個身體。溫暖的祝福不只是迴盪在花蓮慈院,慈濟醫院常住志工張紀雪師姊帶著這份祝福與靜思精舍師父準備的甜蜜臘八粥走入社區,來到禪光育幼院、聲遠之家、聖馬爾大修女會、主愛之家等照護機構,張紀雪師姊表示,寒冬中喝上一碗充滿祝福與營養的熱粥是件幸福的事情,誠心的祝福不分宗教種族,不論是花蓮慈院門診大廳裡大排長龍的隊伍,還是社區裡三兩位親友聚集在一起,希望藉著一碗充滿心意的的熱粥,溫暖每個人的心與胃。

歲末年終祈福 盼新一年健康平安

歲末年終祈福 盼新一年健康平安

2011年歲末年終之際,來自國內外各地將近2500位民眾日前齊聚臺北慈濟醫院,參與「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證嚴上人親送福慧紅包,帶領大家一同點燃心燈,人人雙手合十齊唱祈禱、虔誠發願,祈求天下無災無難,但願來年是福慧平安吉祥年。 各地遠道而來的民眾,不畏寒流來襲,熱情湧入臺北慈院參與歲末祝福,同霑法喜。一位病患陳先生原是遊覽車司機,民國94年2月因為車禍腿部截肢演變為神經瘤,曾經求診於5家醫院,動過上百次手術都無法根治,患部痛到需要一天注射好幾次嗎啡,最後來到臺北慈院治療,臺北慈院成立醫療小組治療,讓陳先生終於擺脫病苦,不需再依賴嗎啡。志工甚至送給他一部電腦,幫助他重生、學習電腦技能,祈願他順利找到工作,開啟新的人生。陳先生親自來到歲末祝福現場感恩證嚴上人與醫療團隊。 來自南崁的陸先生,平時也參加慈濟的手語班,幾月前因腰椎開刀而住院,有機會參加這場歲末祝福,很高興的領到象徵平安吉祥的福慧紅包。另一位住在五股的吳林女士,看到慈濟過去所做的善行,忍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她說她就要開刀,所以特別來參加臺北慈院的歲末祝福,希望證嚴上人給她信心和勇氣,讓她能夠手術順利迎接健康的人生。 這次歲末祝福活動,臺北慈院與新店、文山區志工組成四艘手語法船,同一時間齊聲唱頌「果報障-至誠發願」,每個動作整齊莊嚴,舞台上法船演繹,運載群生;舞台下法海唱頌,道氣莊嚴,上達諸佛廳。 在今年慈濟水懺經藏演繹中詮釋悟達國師的歌仔戲名家許亞芬及演員們,當天再度於臺北慈院嘔心瀝血演出。結合歌仔戲、手語、舞臺效果,呈現出藝術、人文、宗教的心靈饗宴。 回顧過去一年,溫室效應加劇,全球各地天災不斷,證嚴上人帶著全球慈濟人行遍各地發放、關懷,提醒人們應從心靈環保做起,才能真正風調雨順。證嚴上人還帶領大家將一盞盞慈濟蓮花燈點亮,小小燭光,頓時現場一片燈海,橘黃的燈光溫暖了每個人,人人雙手合十齊唱祈禱、虔誠發願,證嚴上人勉勵人人以感恩心送走過去,用最虔誠的心迎接未來,但願來年是福慧吉祥平安年。

齊努力防疫 有效遏止登革熱

齊努力防疫 有效遏止登革熱

高雄市政府於日前舉辦「里滅蚊隊績優隊伍暨登革熱通報績優醫師」頒獎典禮,當日會中表揚高雄市積極配合通報的防疫績優醫師前10名(高雄榮民總醫院蔡宏津醫師等)、以及里滅蚊隊績優隊伍19隊、熱心服獎123隊。在表揚儀式後,由衛生局 何局長率領現場400名志工朋友進行登革熱趣味闖關活動,透過深入淺出、寓教於樂闖關遊戲更加強化志工朋友的防疫知能。現場並由今年里滅蚊隊評比特優獎得主:楠梓區-加昌里、岡山區-仁壽社區發展協會以及旗山區-糖廠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分享參與社區孳生源巡檢心得,現場活動在湖光山色的美景陪伴以及志工朋友互道明年拼得獎、再相見的熱烈迴響下圓滿結束。在頒獎典禮中,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第五分局林分局長也親臨現場慰勉嘉許高雄市所有防疫人員、防疫志工投入登革熱防疫工作,透過里滅蚊隊平日社區孳生源巡檢,能更有效率協助公部門進行積水地下室、髒亂空屋、廢棄冷卻水塔等列管場域複查處理,並且讚許高雄市各級醫療院所醫師,能充分配合政府政策迅速通報,使得各項防疫措施能及早介入。也期待透過醫師、防疫人員以及所有防疫志工共同努力,激發市民朋友重視自我環境管理,達成全民共同防疫,有效遏止登革熱流行的目標。表揚活動不是結束,而是全民環境自我管理觀念提升的開始,籲請全體市民落實居家自我孳生源檢查基本功,每週確實清除住家室內外瓶罐、廢棄物、積水地下室、髒亂空屋及廢棄家具、堆積物等,以確保自身及家人的健康。

肺炎鏈球菌 恐引發腹膜炎、敗血症

肺炎鏈球菌 恐引發腹膜炎、敗血症

臺北市衛生局為照護幼兒健康及落實福利政策,101年1月2日起針對設籍臺北市年滿1歲至未滿5歲且持有兒童醫療補助證的幼兒提供13價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接種。接受服務者需自付掛號費及診察費,衛生局提醒家長應攜帶幼兒相關證件 (健保IC卡、兒童健康手冊、兒童醫療補助證)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和平婦幼院區、仁愛院區、陽明院區、忠孝院區、十二區附設院外門診部,及合約醫院診所接種。預計101年可造福尚未接種該疫苗之幼童達2萬人以上,另已完成該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者不需再重複接種。(圖:肺炎鏈球菌感染途徑:細菌在鼻咽部繁殖後,通過黏膜障蔽,繼而侵入血流所致菌血症及菌血性肺炎,若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則會引起腦膜炎。鼻咽部帶菌是致病必要關鍵因素。)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過去5年造成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細菌血清型別以19A、3、14及23型等4種血清型別為主,尤以19A對嬰幼兒威脅最大,且抗藥性有逐年上升趨勢,北市衛生局於101年選擇對19A血清型具保護力的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為幼兒提供接種,將能有效降低幼兒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機率。衛生局說明肺炎鏈球菌常造成老人與幼童發生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肺炎鏈球菌平時常潛伏於人體的鼻咽部位,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藉由呼吸道分泌物或飛沫伺機侵入而引發感染菌血症、腦膜炎、腹膜炎、敗血症及其他呼吸道症狀,衛生局呼籲若家中有符合接種幼兒,請家長應儘速攜帶幼兒前往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

女性的私密空間 婦女健康中心將上路

女性的私密空間 婦女健康中心將上路

臺北市的婦女朋友有福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乳癌篩檢的獨立「婦女健康中心」,將於101年在聯醫各綜合院區(和平婦幼院區、仁愛院區、中興院區、忠孝院區、陽明院區)陸續上路。今後,婦女朋友就醫,可確保隱私,不必到處奔波。目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及仁愛院區已設置婦女健康中心,其他綜合院區,包括中興院區、忠孝院區、陽明院區,也正規劃全面設置,預計101年底前完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陳火木主任說,因為規劃完整,就醫友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女健康中心自96年成立以來,已服務婦女門診68,465人次,平均每月1,161人次。乳房超音波平均每月604人次,乳房攝影平均每月647人次,97年起更因全方位乳癌篩檢的優良績效,連續四年榮獲國家品質標章認證。陳火木表示,因為成效卓著,婦女健康中心近期將再擴大空間,持續規劃女性全身健康檢查,以提升更友善的空間,更優質之醫療照顧,服務更多婦女朋友。外科主任陳火木說,婦女健康中心只服務女性患者,候診區也特別區分為內外候診區,男性陪伴家屬只能在外候診區陪伴,因此可以完全顧及女性患者隱私與不必要的尷尬。另外,在做乳房攝影檢查時,為避免不必要的暴露,還特別設計獲有專利許可的斗篷衣,充分營造出女性友善的就醫空間。臺灣自實施全民健保後,民眾就醫方便性已有大幅提昇,但在就醫友善性方面,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在女性患者隱私保護與心理感受上,仍未受到足夠尊重。目前,許多好發於女性或牽涉私密部位的疾病,如乳房、肛門直腸、尿道等,仍與男性患者混雜看診,確實讓女性患者尷尬與難堪,甚至因此諱疾忌醫。因此,提昇婦女就醫友善度,實在是醫院服務改進重點,也應當成為國家重要醫療政策。

女性急性下腹痛 到底哪裡出問題?

女性急性下腹痛 到底哪裡出問題?

臺北慈濟醫院婦產科許耀仁醫師表示,不少婦女朋友都有下腹疼痛的經驗,造成婦女急性下腹痛的原因可分為出血性、發炎性及缺血性這三大類。 (一)出血性急性下腹痛-子宮外孕 子宮外孕是指胚胎著床的位置是在子宮以外的位置,例如輸卵管、卵巢、子宮頸。由於胚胎發育的位置不對,不僅無法健康成長,還會引起母體病變。根據統計,子宮外孕的發生機率佔所有懷孕的1%左右,而其中95%子宮外孕的位置都在輸卵管。由於胚胎成長時造成輸卵管擴張,若未被察覺處理,往往會造成輸卵管破裂引發腹腔內出血,血液會刺激腹膜造成廣泛性腹痛,嚴重時還會伴隨心跳加速、眩暈、臉色蒼白、血壓下降、休克等症狀。 (二)出血性急性下腹痛-卵巢黃體囊腫破裂 功能性卵巢囊腫,例如濾泡、黃體囊腫,是最常破裂的卵巢囊腫。排卵時濾泡破裂出血往往造成婦女輕微腹痛,腫漲的黃體囊腫可能因外力衝撞,如激烈性行為,而導致黃體囊腫破裂出血,造成急性下腹痛。 (三)出血性急性下腹痛-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巧克力囊腫)破裂 所謂「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原本應該長在子宮內膜的內膜細胞不正常地移行到子宮內膜以外的地方生長,多半長在骨盆腔的組織器官中,例如卵巢、輸卵管、子宮肌肉層、子宮韌帶。這些異位的子宮內膜仍會受到卵巢荷爾蒙的作用,隨著每次月經而產生週期性腫脹出血,反覆發生會形成類似結痂的組織造成卵巢、輸卵管、子宮、小腸的沾黏而造成嚴重經痛、性交疼痛、便秘及不孕的問題。像液狀巧克力的舊經血不斷蓄積於卵巢內,形成像包著液狀巧克力的囊腫,因此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又俗稱「巧克力囊腫」。有時巧克力囊腫會破裂,流出的經血會刺激腹膜造成腹膜炎。 (四)發炎性急性下腹痛-急性骨盆腔炎、卵巢輸卵管化膿 急性骨盆腔炎是指生殖器官有感染發炎病症,陰道常有大量膿樣分泌物。病情嚴重時可能產高熱、頭痛、小腹脹痛、壓痛及腰部酸痛等。急性骨盆腔炎嚴重時會造成卵巢輸卵管膿瘍。治療急性骨盆腔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若經抗生素治療病情無明顯改善,或研判可能是卵巢輸卵管膿瘍破裂合併嚴重腹膜炎,則須考慮緊急進行手術。 (五)缺血性急性下腹痛-子宮附屬器(卵巢、輸卵管)扭轉 卵巢、輸卵管囊腫產生扭轉,會導致子宮附屬器缺血而造成急性下腹痛。病人除反覆性發生嚴重下腹痛外,常伴隨噁心嘔吐、心搏過速、微燒、腹部壓痛或反彈痛及血液中白血球增加。超音波檢查會發現在子宮附屬器中會有腫塊。子宮附屬器扭轉較常發生於5公分以上的子宮附屬器腫塊,其中以皮樣囊腫為最大部分。若經醫師研判為子宮附屬器扭轉時,病人應須立即接受手術治療。 這五種下腹部疼痛,由於症狀都很像,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女性朋 友萬一出現類似的情形,請馬上就醫,不要忍耐或自行服用止痛藥,以免錯失治療的時機。

嬰兒太早食用澱粉類食物 易偏好鹹食

嬰兒太早食用澱粉類食物 易偏好鹹食

根據美國知名健康網站webMD中一篇研究表示,嬰兒的口味可塑性很大,若是在嬰兒前6個月餵有添加鹽的澱粉類食物,在6個月時用較鹹的飲料測試時,會喝超過55%,很可能導致他終身偏好鹹的食物,而有健康風險,因此營養專家表示,這強調了嬰兒早期健康飲食習慣的重要性。(照片取自維基百科,作者Carin Araujo, http://www.prtc.net/~carin)這篇研究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在61名嬰兒2個月和6個月大時,讓他們喝三種飲料,一瓶奶瓶裝白開水、一瓶含有中度濃度的鈉(大約商業雞湯的鹹味)、一瓶含有較高濃度的鈉(成人嚐起來都非常鹹),測試他們對鹽的偏愛。  結果發現,6個月大的嬰兒中,已經吃過澱粉類食品的嬰兒喜歡鹹的溶液勝過於水;尚未吃過澱粉食物的嬰兒仍無動於衷或是拒絕鹹的溶液。接觸過其他類型的食物,例如水果和蔬菜,與增加鹽的偏好不相關。  幾年後,有26名兒童的母親回來詢問孩子在學齡前(3至4歲)的飲食習慣。研究人員發現,6個月大以前有吃澱粉類食物的12位學齡前兒童,比較會從椒鹽脆餅和餅乾等食品中攝取鹽。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給兒童的現成麥片、麵包、餅乾等澱粉類食品含有鈉,如果孩子吃了這些食品,可能會隨著時間而增加鈉的攝取。小兒科醫師Christine Wood表示,現在會選這些食物給孩子吃的家長似乎有增加的趨勢,但他真的建議父母親要大量的新鮮食品,水果和蔬菜對寶寶才是最重要的。

「急救醫療模擬機」訓練 提升效能

「急救醫療模擬機」訓練 提升效能

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部透過病人模擬器(iStan)訓練,將醫療團隊合作和最新的急救心肺復甦術(CPR)流程結合,發展出團隊急救復甦訓練新模式,用以訓練住院醫師及護理人員,當發生心跳停止需急救事件時,有效地透過團隊合作進行急救復甦,實施近一年以來獲得學員高度肯定,有九成五的學員同意,這樣的訓練活動對於提升病人安全有正向的功效。(圖:醫師強調透過急救醫療模擬機的急救訓練可提升團隊合作效能,他並親自示範新修訂心肺復甦術的急救動作)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楊子孟說,這種訓練方式不但模擬了急救時的真實狀況,也讓年輕的學員體認了「團隊合作力量大、急救復甦不犯錯」。這個訓練也是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部和品質管理中心、教學中心通力合作下的成果,全院醫護人員已經在推廣。楊子孟表示,有感於不同醫療領域人員團隊溝通合作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性,奇美醫學中心在2008年派員參加醫策會舉辦醫療團隊合作訓練(TeamSTEPPS)種子人員培訓,將醫療團隊資源管理(TRM, Team Resource Management)教材帶回後,醫院成立推動小組,進行教材中文化及本土化課程的設計,將課程推動到各不同醫事領域,讓各醫事領域人員了解如何和其他領域人員有效的互動、溝通及合作,形成重視病人安全的團隊合作文化。當發生非預期心跳停止時,如何透過團隊合作,給予及時、有效的急救復甦,是患者是否恢復自發性心跳重要的因素。鑑於不同醫事領域人員於急救復甦時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急診醫學部和品質管理中心及教學中心合作,編寫個案情境軟體,透過病人模擬器,以營造高擬真情境,讓住院醫師及護理人員進行團隊急救復甦訓練,可以從操作中學習如何有效進行團隊合作和溝通,以達到最好的急救復甦品質,增進恢復患者自發性心跳血壓的機會。楊子孟指出,結合高級心臟救命術、高擬真假人與團隊資源管理的團隊急救復甦訓練,提供一個高擬真情境,讓醫療人員可以進行團隊急救復甦訓練,並讓學員們透過訓練可以學習如何有效率和其他醫事人員合作、互動及溝通,這樣的團隊訓練模式,已用在急診醫學部例行的急救復甦訓練上,亦可以做為其他單位未來團隊急救復甦訓練的參考。希望學習過的醫護人員可以體會「團隊合作力量大、急救復甦不犯錯」,讓民眾生命可以更有保障。

圖文/2百秒3萬發 101煙火震撼登場

圖文/2百秒3萬發 101煙火震撼登場

每年台北市政府所舉辦的跨年活動,重頭戲當然就是倒數後的101煙火秀。據了解,本次101煙火秀共有3萬發煙火、以18種樣式呈現,總花費約為3千萬元。施放時間為202秒,平均每秒有近150發煙火同時發射,是本次全台跨年活動中「密度最高」的煙火秀。而晚會主持人也表示,101煙火不只吸引國際媒體CNN報導,更在網路影音平台Youtube上轉播,全球150國家的觀眾可以同步欣賞101的煙火秀。(記者陳茂軒/攝影)

常戴劣質耳機聽音樂 易造成聽力受損

常戴劣質耳機聽音樂 易造成聽力受損

在捷運上很多人都會戴著耳機玩智慧型手機或是聽音樂,但是這樣的動作卻很容易造成聽力受損,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Michiga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現,過去的聽力受損大多是因為工作關係所導致,但是這幾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的聽力損傷是長期使用耳機所造成。發表這項研究的里克(Rick Neitzel)教授表示,根據最新的研究可以發現到,目前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聽力受損病患,是因為長期使用耳機聽音樂所造成,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里克教授解釋,因為目前的耳機品質很差,所以外面的噪音很容易影響到音樂的播放,於是人們就將音樂的聲音調大,試圖抵消外在的噪音,最後傷害的反而是自己。里克教授指出,研究團隊觀察了4500位紐約市的市民,結果發現人們在公車、捷運上最常做的就是聽音樂,而且聲音的音量高達72到81分貝,比一般人講話的聲音還要大聲,已經勉強算是噪音的水準。里克教授強調,如果人們長期暴露在這樣的音量下,反而更容易造成一些精神壓力、睡眠障礙與心臟問題等,所以聽音樂的時候,還是把聲音轉小聲一點,才不會造成聽力與精神受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