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如何防治骨質疏鬆

醫訊/如何防治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進入中年時期後,隨著年紀增長,就越有可能受到骨質疏鬆症的威脅,很多人以為這是老人病之一,但其實已經慢慢年輕化,目前有效的檢測方法有骨質密度測定法等,其可以在骨折尚未發生之前便已經檢測出來有無罹患該症為此,高雄長庚醫院將舉辦「社區醫療巡迴講座」,這次主題為「骨質疏鬆」,邀請濕過敏免疫科邱文燦醫師主講,他將分享骨質疏鬆的特性及症狀,預防與治療的方法,回答常見問題。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社區醫療巡迴講座時間:102年1月16日(三)下午14:30~15:30地點:大樹統嶺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大樹區統嶺里統嶺路95號)洽詢:07-731 7123轉2023社服課 紀宗緯先生

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需女兒攙扶行走

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需女兒攙扶行走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主任胡裕昇醫師表示,一位40歲出頭的媽媽,因為雙眼視力模糊,需要她的國小女兒攙扶行走,診所的眼科醫師,診斷出是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將她轉診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手術。 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主要是視網膜微細血管病變(阻塞及滲漏),因為血管阻塞,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而產生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很脆弱,易產生玻璃體出血及視網膜的傷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成兩類,尚無新生血管者,稱為「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到引起新生血管者,稱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另外,若是微血管傷害引起的滲出物堆積在視網膜正中心的黃斑部,則稱為「黃斑部水腫」。   胡裕昇醫師指出,由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毫無症狀,因此,初次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首先要注意平衡飲食、適度運動、控制血壓、血脂;第二、同時必須接受眼科檢查,之後必須每年檢查一次。但若發現有視網膜病變,則需更頻繁的檢查;第三、一定要有高度警覺性,重視眼睛併發症的出現。 糖尿病患者只要好好控制血糖,定期追踪檢查眼底狀況,接受適當的藥物及雷射或手術治療,仍可維持良好的視力。

頭髮護理怎麼做?植髮應把握黃金時期

頭髮護理怎麼做?植髮應把握黃金時期

日前一名38歲的英國婦女,疑似因為對染髮劑中的對苯二胺(PDD)產生嚴重過敏現象,導致於使用後的數分鐘內突然昏倒與停止呼吸,造成腦部嚴重永久性傷害。其實現代人愛美,對於髮型更是求新求變,坊間有許多美髮行業,常主打染髮加燙髮的優惠促銷活動,許多民眾也會花費許多功夫每日進行頭髮美容,卻很容易忽略對於頭髮與頭皮的保養,長期頻繁的吹染燙及造型時使用的整髮品中所含的化學成份,都可能會造成毛囊受損壞死,若過度使用,嚴重還可能產生落髮危機。植髮專家整形外科醫師王家儀建議,一般的染髮劑中都含有對苯二胺,若要測試自己是否有對染髮劑過敏的情形,可於染髮前一日,將染髮劑塗抹於耳後或是上臂內側,觀察是否有起水泡或紅腫等情形,若無即可安心使用。王家儀醫師表示,其實不論染髮與燙髮,都會因為造成頭髮細胞受損,而對髮質造成極大的傷害,故建議民眾染髮與燙髮間,最好能相隔一個月以上,每次燙髮之間,則建議應相隔半年以上,才能讓髮質有充足的修復時間。至於平日應如何保養頭髮與頭皮?是否應該天天洗潤護髮?也是很多民眾的疑問。王家儀醫師對此指出,洗髮次數應取決天氣、運動量、排汗量等因素,因人而異,目前冬日氣候較涼,一般人約兩天洗髮一次即可,不需過度洗髮,且每日頭皮會自然產生油脂形成保護,潤護髮的作用其實就是將洗掉的油脂再次補上,所以亦不需天天進行,若是洗完髮後感覺太過乾澀時再行使用。關於吹髮問題,王家儀醫師表示,建議將頭髮盡量擦乾後再吹頭髮,以縮短接觸熱風的時間,且吹髮時吹風機應距離約20公分以上,避免熱傷害,也不需把頭髮吹到全乾,利用剩餘的熱度,讓頭髮自然收乾,對頭髮較好。王家儀醫師表示,一般正常人掉髮量約為每日100根,如果發現超過200根,就須多加留意,可能為不正常落髮,若是懷疑有不正常落髮的民眾,可將每日浴室洗澡後的落髮,分日用小塑膠帶收集約一星期後去求診,讓醫師進行專業的觀察與評估。目前許多民眾會考慮以植髮進行落髮治療,王家儀醫師也提醒民眾,掉髮階段可分為1至5期,因為通常落髮進展較緩慢與無形,許多民眾容易因而輕忽,錯失植髮黃金期,故建議掉髮於2至3期時,也就是一般所稱「M」型髮線時,即應進行植髮,若等到已形成「C」型髮線時,亦即地中海型禿髮,供髮區的髮量則可能較不足,而無法達到較佳植髮效果。

癌思停治療乳癌 美FDA決議遭質疑

癌思停治療乳癌 美FDA決議遭質疑

今年55歲的林小姐,意外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發現罹患轉移性乳癌,因其HER2基因檢測的結果為陰性,在醫師的建議下,在化療藥物之外特別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治療,但經過三次療程後,林小姐卻聽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撤銷癌思停治療乳癌適應症的消息,很擔心之前的醫療決定是否正確,因而與醫師確認,自己是否需要停藥等問題。光田綜合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郭集慶醫師表示,從去年底美國FDA建議撤銷癌思停治療乳癌的適應症,到日前終於確定撤銷,如上述案例的情形,的確是需要與病患密切深入地溝通。不過大多數的醫師其實已經累積不少使用癌思停治療乳癌的經驗,對藥物的療效與使用方式很熟悉,擁有獨立的思考判斷,可以提供給有疑問的患者專業的建議。對於尚在使用癌思停且獲得臨床上有顯著進步的病人,其實並不需要停用癌思停標靶藥物,只要繼續注意血壓的變化和蛋白尿是否穩定即可。郭集慶醫師認為,美國FDA之所以撤銷癌思停治療乳癌適應症主要有兩個理由:第一是認為癌思停在整體存活期上沒有達到統計意義上的差異;第二是認為其可能造成嚴重出血等副作用。對於第一點,美國FDA要求須達到整體存活期上的差異,郭集慶醫師認為這在乳癌治療上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乳癌治療相較於其他癌症成熟許多,普遍可以使用的藥物都在五線以上,整體存活期本來就比較長,因此許多醫師在評估藥物是否對乳癌治療有療效時,會傾向於以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來取代整體存活期,若是以此為判斷,癌思停對於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的幫助即有達到統計上意義,明顯從5.8個月增加至11個月。而針對癌思停治療乳癌副作用的疑慮,郭集慶醫師認為其實在臨床上發生嚴重出血和動脈栓塞的比例很低,且可以透過個案的篩選和排除的方式,對於有可能出血的患者排除使用癌思停即可,不需全面否定癌思停在乳癌治療上的角色與安全性。郭醫師也提到,目前世界上許多重要的藥物審核機構,包括美國制定乳癌治療準則的權威機構NCCN、歐盟藥物管理局與日本厚生省等,都認同癌思停在轉移性乳癌上的適用性,其中人種與我們近似的日本,也曾進行以癌思停合併太平洋紫杉醇治療轉移性乳癌的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發表於今年七月的乳癌研究及治療期刊(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中,研究中可以看到腫瘤反應率達74%,且對整體族群的無疾病惡化提升至14.9個月,對三陰性族群的無疾病存活期則提升至9.6個月,可以看到明顯的提升,而美國FDA所擔心的嚴重出血副作用則是完全沒有發生。郭醫師表示,雖然美國FDA做出撤銷癌思停乳癌適應症的決定,但實際上美國的醫師還是可以在臨床研究的證據支持下,持續使用癌思停治療乳癌,惟保險公司可能會因此而拒絕給付。郭醫師說,未來的臨床研究應是朝向找出能夠更準確區分,對癌思停治療會有顯著療效的生物預測因子,相信在進行更多臨床實驗後的證據支持下,美國FDA仍然有機會再度核准癌思停在乳癌上的適應症,也希望患者們可以信任醫師專業的見解,積極進行治療。

七小時不間斷轉播 考驗主播體力極限

七小時不間斷轉播 考驗主播體力極限

面對本周六(14日)即將到來的總統與立委投票,中視新聞特別製作《2012總統大選開票看中視》,延續多年開票速度第一、收視率第一,這次由沈春華和哈遠儀以雙主播方式,一同為觀眾解讀選情。由於是七小時連續不中斷的轉播,考驗主播們的體力極限,所以兩人特地準備了喉糖、咖啡應戰,並表示會小心攝取水份,以免頻上廁所影響工作。 中視新聞多年來經驗值不斷累積之下,對於準備工作,主播沈春華在選戰前一個月,就會開始收集和分析各種數據,也會參考各個政黨的預估。開票當天將有七小時不間斷的連線,所以沈春華笑稱最近都會注意週遭是否有感冒的同事,因為主播沒資格也沒時間生病。腎上腺素激發下,她不會吃東西,但會以保溫瓶、咖啡、枇杷膏迎戰。面對上廁所問題,沈春華笑說會自備平底鞋方便快跑,利用廣告時間請同事幫忙開道主播台到洗手間之間的路程。 主播哈遠儀以往多製作軟性專題,所以面對這次的開票報導,可是一點都不敢馬虎。知道要和沈春華搭檔,哈遠儀說,自己是站在學習輔助的角度看待這次合作,所以平日新聞播報之外,會儘量利用時間搜尋相關資料,家人也幫她準備喉糖、羅漢果迎接長時間連線。哈遠儀表示,以前跑線也常不吃不上廁所,周六當天她為避免頻上廁所也不敢喝太多水。圖為沈春華及哈遠儀兩位主播合照。(中視提供)

女大掃除肌腱斷裂 手酸軟舉不起來

女大掃除肌腱斷裂 手酸軟舉不起來

有位五十歲左右的太太,日前趁著難得的好天氣,一口氣將所以家中的窗簾、被單全部拆下來丟入洗衣機,還準備把樓上樓下的窗戶一起洗刷乾淨,就在她興高采烈的洗洗刷刷的時候,忽然聽到右邊肩膀有「啪」的一聲,然後整隻手就酸軟無力的掉下來,再怎麼舉都舉不起來,至壢新醫院檢查後發現,這位太太的肩旋轉肌的肌腱完全斷裂,而且有明顯的發炎與積水的現象,短時間內不但不能再做家事,甚至還有需要手術治療的可能性。(圖:肩旋轉肌群,取自郵政醫院)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表示,「中年之後的女性,肩旋轉肌群往往已經退化且失去韌性,韌帶強度也普遍不足,這時候如果有過度勞動,特別是手舉高過頭的動作,很容易造成肌腱發炎,這位太太就是因為在大掃除時用力不當,導致肌腱完全斷裂。」舉凡曬衣服被單、清理高處廚櫃的雜物及擦拭窗戶天花板,這些手舉高過頭或手臂過度伸展的姿勢,是造成肩關節旋轉肌腱炎的危險動作。而採買時提太重的年貨、搬動超重的家具或是清掃時過度用力的拉扯,則是會導致二頭肌肌腱炎。即使不是粗重的家事或採買,若因為貪一時之快,大角度或是急促的動作一樣會讓肌腱拉傷而發炎,這在個性偏急或力求完美的家庭主婦身上特別常見。林頌凱醫師表示,要避免肩膀受傷,首先還是要提醒主婦們動作不要太趕或太急,因為如果受傷,浪費的時間可能多上好幾倍。做家事時,避免手臂過度伸展,必要時使用工具協助;在擦洗高處的家具時,可在腳下墊個板凳,而且不要過度施力,若在執行某些動作時感覺不適,更要馬上停止,並做適度的伸展運動。

選舉症候群!腸胃、皮膚、眼睛都出問題

選舉症候群!腸胃、皮膚、眼睛都出問題

這個週末就是投票日,選戰的溫度也不畏寒冷的天氣直線上升,各組總統候選人馬也緊鑼密鼓的展開最後的衝刺,而選民在這熱烈的氣氛下,即使本來對選舉冷淡的人,也不由得染上緊張的感覺,門診中也陸續出現「選舉症候群」。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江漢光表示,選舉進入最後倒數階段,緊繃的選情,特別是新聞台每天不間斷的播放造勢畫面,往往會對人的情緒造成波動,對於一些有精神病史的人,非常容易因刺激而造成復發。書田診所眼科主任王司宏表示,選民長時間的關注各式選舉活動,死忠支持者擔心選情而夜間睡眠受影響,使得眼睛負擔增加,酸澀易累、流淚、眼睛痛、睜不開,甚至視力模糊、頭痛等問題也陸續出現,這就是過度用眼造成的眼睛疲勞。腸胃方面,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消化性潰瘍,症狀有上腹部灼熱感或疼痛,疼痛常出現在兩餐之間或晚上睡覺時,部份患者會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有解黑便、吐血等,不過有些人則無症狀。選戰對皮膚也有影響?書田診所副院長曾興隆指出,選舉期間常見的皮膚問題,如青春痘、黑斑、老人斑、脂漏性皮膚炎、黑眼圈等等,這些現象經常是因為選舉期間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引起的皮膚問題。另外,最近寒流一波波,在戶外活動時,要注意做好保暖,特別是容易接觸冷空氣的手及臉部,以免凍傷。在選後如何將皮膚回復,就需要皮膚科專科醫師評估、諮詢。同時,參加遊行聚會也容易產生泌尿系統感染發炎的問題!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林儒廷指出,跟隨著遊行隊伍連續走幾公里,走太久、中途沒有適當休息、前一晚沒有睡好,再加上憋尿,門診中也發現有因此引發尿路感染、尿瀦留與膀胱炎的病人。建議參加活動前應將尿液排空,不要憋尿,隨時補充水份。

亂丟藥物致污染 國內下水道藥物濃度高

亂丟藥物致污染 國內下水道藥物濃度高

所謂「廢舊藥品」,一般泛指過期、變質、偏方或長期未使用的藥品。而廢舊藥品不當丟棄造成環境污染,一直是國內環保的重要議題。為了降低民眾家庭用藥風險、有效提升用藥安全及了解藥品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民國99年「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委託「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執行「家庭用藥總檢查暨家庭廢舊藥品對環境毒性評估」計畫,藉以瞭解民眾家中過期、變質、偏方或長期未使用藥品的分類,以便提出家庭廢舊藥品具體可行的管理方式及對環境的影響評估。成大醫院藥劑部藥師兼組長高淑敏表示,研究指出,國內衛生下水道之建置普及率僅為15.6%;有7%民眾會將廢舊藥品以沖馬桶或水槽方式處理。因此,相較於其他國家,國內下水道藥物濃度普遍偏高,下水道含磺胺類抗生素(Sulfonamides)、四環黴素類抗生素(Tetracyclines)及Quinolone類抗生素之濃度,分別為國外的125倍、143倍及579倍。所以,廢棄藥物若不妥善處理,任意棄置將導致環境污染。高淑敏說,目前台灣地區共有21座公有焚化爐,燃燒溫度可達850 ℃以上,已可處理含鹵化元素有機物及抗腫瘤藥物以外之廢舊藥品;處理家中廢舊藥品不需送回醫院或藥局,可透過簡單6個步驟,就可適當處理「家中廢舊藥品」:步驟1:將剩餘藥水倒入夾鏈(密封)袋中。步驟2:將藥水罐用水沖一下,沖過藥水罐的水也要倒入夾鏈(密封)袋中。步驟3:將剩餘的藥丸從包裝(如鋁箔包裝、藥袋等)中取出,全部藥丸集中在夾鏈(密封)袋裡。步驟4:把泡過的茶葉、咖啡渣或用過的擦手紙等,把它們和藥水藥丸混合在一起。步驟5:將夾鏈(密封)袋密封起來,就可以隨一般垃圾清除。步驟6:乾淨的藥袋和藥水罐回收。

政府獻愛心 免費為街友、長者打疫苗

政府獻愛心 免費為街友、長者打疫苗

台中市衛生局表示,鑒於農曆年前正屬流感季,因此準備了流感疫苗,由中西區及東區衛生所同仁、台中醫院醫療團隊醫護人員等,免費為獨居長者及街友注射流感疫苗(見圖,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希望街友施打疫苗後能有抗體、不受流感侵襲,度過快樂的農春假期。衛生局表示,截至10日臺中市目前公費流感疫苗統計0.5 c.c.還剩約2675劑、0.25 c.c.還剩723劑,呼籲65歲以上的長者、與6個月以上到6歲以下幼兒未接種疫苗的民眾,請儘速就鄰近衛生所及合約院所接種疫苗,未符合公費接種流感對象,但民眾如自覺接種流感需求,鼓勵民眾自費接種。

二歲童精通成語 兒童發展父母要注意

二歲童精通成語 兒童發展父母要注意

網路上流傳一部影片,內容是一位媽媽在考自己兩歲的孩子成語,而令人驚艷的是,這名小朋友居然可以對答如流,只不過中間有個可愛的錯誤,不小心將懸梁刺骨說成了懸梁「屁股」,童言童語把媽媽逗得哈哈大笑。這部有趣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上短短一個月不到,點閱人數就超過22萬人,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隨著不同的年齡,不管是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應該有所成長,因此父母可得多費心觀察小朋友的身心發展狀況。署立彰化醫院兒童復健科陳佳莉主任先前接受優活訪問時表示,若孩子出現在任何年齡,與人沒有視覺接觸,沒有溝通意圖,沒有社會互動、周歲以後,沒有任何符號運用的能力(如點頭、搖手再見),或是對生活口語指示反應不良、兩歲以後仍無口語、三歲時還只會像鸚鵡學語般仿說、四歲時仍只會表達「電報式」的簡單句,詞彙間缺少連接詞、五歲時說話發音不準、構音不良,那麼就得注意孩子是否是「語言發展」出現遲緩的情形。大千綜合醫院院長徐千剛受訪時也指出,根據世界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盛行率為6至8%之間,而台灣地區通報出來的發展遲緩兒童大約是17304人,佔全國人該年齡層人口約0.87%,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常出現家長發現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現象時,誤以為等到小孩長大自然就會好,但是也因為這樣的傳統觀念,反而耽誤了孩子最重要的黃金治療期。因此,醫師提醒,家長的態度很重要,當發現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現象,應勇敢面對、主動尋求協助。※圖片翻攝自Youtube,影片網址為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3sslVpsJPdQ,若遭上傳者移除,敬請見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