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玩得好健康/遠眺台北市夜景的泡茶聖地

玩得好健康/遠眺台北市夜景的泡茶聖地

很多在大台北地區的人,想到泡茶就會想到貓空,其實貓空以種植文山包種茶及鐵觀音聞名,因此山坡上到處都有不同風格的茶藝館。在白天的時候,可以看到綠油油的茶園與山林景緻,至於四通八達的登山步道則成為台北市民假日休閒賞景的好去處。到了夜晚時刻,就會有很多品茗的茶客,會到貓空享受片刻閒情逸致,能夠靜靜地閒聊、欣賞台北市的夜景、或是觀看天上星星,是附近政治大學學生或木柵區年輕人開心聚餐歡樂的好地點。(圖為台北市政府附近的夜景,攝影/林又旻。)在台北市觀光傳播局的台北旅遊網中介紹貓空,其實可以到指南宮步道走走,除了沿途有造型典雅的石燈籠外,還可以發現到步道入口的牌坊、途中的終南亭等,有著濃郁的日式和風建築風格,極為古樸典雅而珍貴。指南宮步道有1200級的石階,對於爬山的人而言,若想一氣呵成走完,實為相當的大考驗,幸好步階寬敞,兩旁的櫻花樹、香楠、大葉楠天然林夾峙、古木參天,其旁時而可見座椅供人歇腳,環境清幽宜人,成為登山健行、朝拜禮佛、享受芬多精洗禮的最佳路徑。

春節專題/吃什麼都癢?原來是冬季癢

春節專題/吃什麼都癢?原來是冬季癢

今天是大年初二,根據氣象局的天氣預報,大年夜因受到冷氣團發威,氣溫下探到攝氏11度左右,這樣濕冷的天氣將持續到初四,估計要到初五才會稍稍回溫。在年節期間,民眾享受各式各樣的美食,但怎麼覺得吃這個癢、吃那個也癢呢?就醫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是罹患了俗稱「冬季癢」的冬季濕疹,皮膚癢的情形寒流過後尤其明顯!醫師解釋,冬季癢又稱為冬季濕疹或乾燥性濕疹,是冬天最常見的皮膚病。起因是皮脂腺分泌減少及皮膚水份減少,造成皮膚乾燥,使神經變的敏感,造成皮膚癢的症狀。而皮脂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分泌油脂減少,容易發生在中年以及老年人的皮膚,特別是下肢皮膚部份。每當冬季氣溫降低時,皮膚血管收縮造成皮膚水分含量下降,加上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而且空氣濕度也較低,皮膚便開始產生乾燥、緊繃、搔癢、甚至脫皮等狀況,這就是所謂的「冬季癢」。醫師指出,四肢是人體最容易乾燥的部位,小腿往往是最早出現冬季濕疹的地方,其他像大腿前面、前臂外側也都是好發部位。此外,容易磨擦的部份,像男士繫腰帶的部位、女士穿戴太緊的胸罩,或是緊身衣物壓迫摩擦的部位都容易發生。臨床上可以見到的症狀就是皮膚乾燥,合併大量的脫屑,因為搔癢難忍,所以往往抓得遍體鱗傷,更嚴重的情況會乾裂流血。要如何改善冬季癢的情形呢?醫師建議,在預防方面,第一,可以補充大量水分,如果老人家怕睡前喝太多水,晚上會常起來上廁所,可以在白天多喝水。第二,要增加皮膚油份,防止水份蒸發,老人家因皮脂腺功能退化,皮膚油份往往不夠,因此建議儘量減少洗澡次數,水溫不可過熱,少用肥皂或只用適合乾性皮膚的肥皂、沐浴乳。此外,醫師也建議一般乾燥的皮膚,可以乳液塗抹,但嚴重的乾燥皮膚,則須擦凡士林才能解決。保濕的時機相當重要,應在浴室中剛洗完澡擦乾身體時就擦,這樣才能將身上的水份鎖住,達到最好的效果。※以上資料為優活知識庫提供,欲知更多關於「冬季癢」的資訊,建議可至優活健康網鍵入關鍵字搜尋。※圖為一名年輕男性冬季癢患者,喜歡穿著低腰褲,因此患處在下腹部與膀胱交界處。且該名患者因難忍搔癢,時常用指甲去抓患處,造成破皮、感染。(記者陳茂軒/攝影)

春節流感持續發威 再傳五病患死亡

春節流感持續發威 再傳五病患死亡

衛生署本(24)日公布新增五例流感併發症死亡病例,分別為居住高雄市93歲、桃園縣14歲及56歲、台北市86歲及新北市71歲之5名男性,其中4個案分別具有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失智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慢性腎臟病及肺癌等慢性疾病史,而14歲男性個案並無潛在性疾病。據了解,5名個案均未接種流感疫苗,感染病毒型別4例為B型,1例為A型,發病後分別因呼吸衰竭、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併敗血性休克及肺炎併多重器官衰竭呼吸衰竭死亡。 衛生署指出,國內目前已處於流感高峰期,春節天氣濕冷,民眾至人潮眾多處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有呼吸道症狀者,務必戴上口罩。家中若有發生流感併發症之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年長者及具慢性疾病患者,於感染流感後應多加留意,儘速就醫治療,避免併發嚴重併發症,並須特別注意是否出現流感危險徵兆(如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 小時等),如有上述病徵應即刻前往適當醫院,掌握複雜疾病之黃金治療時間。衛生署表示,為因應春節假期部分基層診所及醫院門診休診,已請各縣市衛生局協調約286家急診服務合約醫院,於春節期間持續提供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予符合用藥條件之民眾使用。此外,公費藥劑合約醫療院所春節期間門診開診情形也已公布於疾病管制局網頁,春節期間民眾如有類流感就醫需求,可至有提供急診服務之合約醫院或持續開診之合約診所就醫,民眾如欲前往就醫,可至該署疾病管制局網頁查詢或撥打24小時免費防疫諮詢專線1922詢問。依據該署疾病管制局流感疫情監測資料顯示,本年流感季(100年7月1日)迄今,累計共737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其中36例死亡,流感併發症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31.8,死亡率為1.6。

慢性咳嗽困擾小朋友 原因有哪些?

慢性咳嗽困擾小朋友 原因有哪些?

咳嗽是小朋友很常見的症狀,它可分成急性及慢性,其中慢性咳嗽常困擾小朋友及家人,故在此特別介紹小兒慢性咳嗽。阮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江德慧表示,咳嗽是一種反射動作,是咳嗽接受器接受刺激後,由輸入神經傳到延腦的咳嗽中樞,再經由傳出神經傳到動器(呼氣肌肉,橫隔膜,喉頭,氣管,支氣管)而有咳嗽動作。小兒慢性咳嗽指咳嗽四星期以上,此咳嗽可能影響此小朋友的學習及其家人的生活,所以每個家長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江德慧醫師說,小兒慢性咳嗽原因有氣喘,過敏性鼻炎,鼻涕倒流,鼻竇炎,胃食道逆流,肺部持續感染(如肺結核,百日咳,肺炎,寄生蟲,黴菌),支氣管擴張症,先天遺傳問題(如喉頭軟化症,支氣管肺發育不全,氣管食道簍管cystic fibrosis,ciliary Dyskinesia),異物吸入,腫瘤,心臟問題(肺高壓,瘀血性心臟衰竭),肺間質疾病及習慣性咳嗽。慢性咳嗽的診斷需由病史(年齡幾歲,如何引發,刺激因子為何,乾咳,濕咳,是否為運動咳,早上或晚上咳,有何過去病史,家屬史,用藥史)身體檢查,及特殊檢查而診斷,如氣喘可用過敏性試驗及肺功能檢查,異物吸入可由支氣管鏡檢查來診斷,胃食道逆流可由吞鋇劑或24小時PH記錄診斷,鼻竇炎可由鼻竇 x光或電腦斷層診斷,先天遺傳問題可由支氣管鏡或電腦斷層或血管攝影診斷,感染可由培養報告,胸部x光或許多試驗診斷,cystic fibrosis 可由汗水試驗診斷,纖毛不動症,可由纖毛功能試驗診斷,心臟問題,可由心臟超音波或心導管檢查。江德慧醫師指出,習慣性咳嗽(又叫心理性咳嗽)是小兒慢性咳嗽很常見原因,常見於小孩及青少年,咳嗽聲音如清痰聲音,且上課時,晚上睡覺時,玩耍時較不會咳嗽,到醫院時咳嗽特別厲害,如妥瑞症候群的病人及Tics病人常以習慣性咳嗽表現。慢性咳嗽是小兒很常見的疾病,且影響非常深遠,有很多原因會造成慢性咳嗽,醫師們會用最適合的方法找出其病因,且給予病童最好的治療及預防。

孩童近視傷腦筋 怎麼讓度數不再增?

孩童近視傷腦筋 怎麼讓度數不再增?

「小朋友真的近視了嗎?」、「度數一直增加怎麼辦?」近視發生年齡逐漸下降,長大以後很容易發展成600 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近視使得眼球拉長,眼底的視網膜無法隨著延展,便產生萎縮變性、黃斑部病變、網膜破洞、剝離,甚至因而導致失明,這些都不是配戴眼鏡或近視雷射所能解決。阮綜合醫院眼科朱書緯醫師指出,預防近視及控制度數加深才是當務之急,近視成因除了遺傳,最重要的就是環境因素。「長時間」或「近距離」是最大元兇,所以看書、上網、打電動等每三十分鐘要休息十分鐘,休息時盡量看遠方,不是閉目養神,更不是看書累了就看電視或打電動休息。光線充足的環境,眼睛距離書本三十到四十公分。作息正常,避免熬夜眼睛疲勞,多利用假日到戶外走走望遠,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必須養成的良好用眼習慣。配戴正確眼鏡,每三到六個月定期至眼科來追蹤視力及驗光,若度數增加過快,使用長效睫狀肌鬆弛劑,又稱散瞳劑,是歷史較久且國內外公認有效的方法。對於睫狀肌緊張造成的假性近視可降低度數。而對眼軸過長的真性近視,雖無法降低度數,卻能減緩度數加深。一般要每天睡前點一次,必須不間斷點到十八歲,度數穩定不再增加。若中途停用,度數仍會加深,速度甚至可能比未點藥之前更快。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配戴角膜塑型片,原理是藉由睡眠時將角膜壓平,白天就不用戴眼鏡,不僅能達到控制度數的效果,也沒有散瞳劑的副作用。經過國內外臨床試驗,皆肯定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朱書緯醫師說,如同隱形眼鏡,角膜塑型的安全有效必須建立在清潔乾淨的前提下,清洗時需以手指指腹搓洗,若是清潔不徹底,角膜可能破皮感染,產生角膜潰瘍導致視力受損,所以每天正確的清潔是很重要的,如果眼睛一不舒服要馬上停戴並回診,就可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多數高血壓與腎有關!要注意哪些事?

多數高血壓與腎有關!要注意哪些事?

很多高血壓病人因腎臟出問題來就診,都是很好奇「原來高血壓和腎臟病有關係」?答案是肯定的。阮綜合醫院腎臟內科紀文哲副主任說,影響血壓的高低是綜合許多因素,如交感神經系統與周邊血管阻力、鈉鹽滯留與血管內液體容積、腎素荷爾蒙等失調的共同作用結果。其中腎臟對鈉鹽的排泄管控與腎素荷爾蒙的調節對血壓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統計,近90%的洗腎前夕病人有高血壓,所以高血壓也是腎臟科領域中一項重要的環節。紀文哲指出,腎臟若失常會造成鈉鹽及體液滯留,需要血壓昇高來達到排除多餘鈉鹽及體液的代償作用,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高鹽飲食會增加腎臟排鈉負擔,而引發血壓上升,以及使用利尿劑對治療高血壓具有成效,顯示一旦腎臟體液調節系統失調,極可能造成長時間的高血壓。另一類對抗腎素、血管張力素的高血壓藥物可以降低血壓及蛋白尿,進而達到保護腎臟的功能,也顯示腎素等荷爾蒙在高血壓所佔有的重要角色。高血壓中有九成屬於原因不明(本態性高血壓),這類型的高血壓多半不會直接造成腎功能障礙,但若長期持續性高血壓控制不良,亦將使腎功能衰退。嚴格來講,腎臟也是一個心血管器官,身體五分之一的血流至腎臟,腎臟可視為細小動脈的集合體,這些細小動脈若因長期高血壓造成硬化,會導致腎臟內血液循環惡化,造成腎硬化症。尤其是惡性高血壓患者,這種現象更為明顯。總而言之,腎性高血壓源自腎疾病,血壓升高又對腎臟產生不良影響,成了永無休止的惡性循環。臨床上常見腎臟病與高血壓同時發生,要區分究竟是腎臟病引起高血壓、抑或高血壓併發腎臟病變,其實很困難。而且腎性高血壓,通常不易控制,須要較多類抗高血壓藥物才能達成血壓的控制。紀文哲表示,多數高血壓的基本異常關鍵在腎臟,長期血壓失控造成腦中風、心臟衰竭及冠狀動脈疾病;因此高血壓的診斷與冶療,正本清源應以腎臟失調的觀點出發,同時評估腎臟機能,考慮各藥物的腎臟效益及對腎功能的影響,才能使高血壓病患得到更完善照顧。此外,唯有嚴格控制高血壓,才是防止腎臟病繼續惡化的不二法則。高血壓病人生活注意事項:1.保持正常體重(過胖者需減輕體重)2.規律運動(最好是柔軟操、游泳等有氧運動)3.均衡飲食(攝取足夠高纖維蔬菜)4.減少飲食中的鈉含量(少吃鹽、味精及醬漬食物)5.減少食物中飽和性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6.戒菸、勿酗酒、勿熬夜,減少生活壓力7.定期追蹤腎功能、尿蛋白

孕婦感染流感 到底該不該吃藥?

孕婦感染流感 到底該不該吃藥?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自去年七月到現在,全國累計600人染病,其中超過20例不幸死亡,春節南來北往更可能造成流感大流行。罹患流感比較容易發生危險的族群,除了老人小孩,孕婦也是其中之一,許多媽媽擔心服藥會影響寶寶,而故意不吃藥,這樣反而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臺北慈濟醫院婦產部許耀仁醫師表示,一般的感冒通常只是短暫發燒、打噴嚏、鼻塞、咳嗽,幾天就沒事了。但是流感常會有高燒、倦怠、頭痛、肌肉痠痛、食欲不振、眼睛發紅等嚴重的症狀。一般的感冒大多只侵犯小孩,但是流感病毒不穩定,且潛伏期只有1~3天,因此常常會使得全家都被感染,所以出現全家一起去看病的情形。 流感的重要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爆發流行時,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老年人和小孩子,以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治療照護流感病患的方法,主要以症狀治療的支持性療法為主。而抗病毒藥劑多採用克流感(Tamiflu),可同時治療A及B型流感病毒,且較不易產生抗藥性。由於克流感是C級用藥,所以孕婦要不要吃克流感,要由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 注意事項:1.孕婦一旦出現發燒、咳嗽、極度倦怠、肌肉痠痛等類流感症狀時,請直接去大醫院就醫,以免耽誤治療時間。流感初期未就醫,可能導致細菌性感染,引發腦膜炎、肺炎,併發肺炎情況時,體內因白血球低,免疫力下降,病況可能在2、3天內急速惡化,出現呼吸衰竭的症狀。 2.這波流感屬於B型流感,與世界衛生組織預測的A型流感有所不同,導致許多民眾雖然接打疫苗,但仍得流感,不過死亡案例中多起是因未接受預防疫苗,因此施打疫苗仍勝過完全不打疫苗,懷孕前或懷孕14週之後,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建議所有可能在流感季節(10月至5月間)懷孕的婦女應接種流感預防疫苗。目前流感預防疫苗保護效期是一年。 3.疾管局提醒,流感患者最怕引起肺炎、腦炎或細菌感染等併發症。不要以為吃了克流感就沒事,若出現呼吸急促、缺氧、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或持續高燒七十二小時,只要出現其中一項症狀,要儘快前往大醫院就醫;尤其是春節和寒假來臨,是此波流感的高峰期,民眾和孕婦要提高警覺,小心預防。

上班族身心休憩/準備休假的心情

上班族身心休憩/準備休假的心情

今年的春節假期總共有9天,可以說是非常地長,在這段長假當中,如果沒有準備好休假的心情,就會感覺到很快假期就過完了,等到要上班的時候,會覺得非常地累,所以在假期一開始的時候,一定要開始有準備休假的心情。(圖片為平溪線火車車廂,攝影/林又旻。)什麼是準備休假的心情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放下工作,很多人在休假的時候老是想著工作,等到工作的時候才在想要休假,所以在假期的開始,就要先讓自己處在假期當中,放下工作上的一切紛擾,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地思考這段假期當中,希望的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才能真正地享受到這段假期。除了要懂得放下工作之外,假期的開始一定要記得保持快樂的心情,假期是讓我們可以重新充電,特別是9天的長假,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不管你現在是幾歲,只要是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就需要好好地規劃自己的生命,不管是要打拼事業、規劃當志工的時間或是瘦身等,都可以在這時候好好去謀劃,才能發揮假期的效果。

上班族身心休憩/維持正常作息

上班族身心休憩/維持正常作息

很多人一放假就會犯了一個壞毛病,那就是生活作息不正常;特別是春節過年,很多家庭都會打麻將、玩牌、打電動等,而且通常一玩就是通宵,很容易把自己的身體給搞壞,而這樣的行為還有一個不好的結果,那就是等到正常上班的時候,反而會倍感痛苦,不但身體無法負荷,連心理上都會懶懶的、缺少上班的衝勁。(圖片是侯硐正在睡覺的貓咪,攝影/林又旻。)在中醫的理論當中提到,晚上11點開始是保養肝膽的時間,所以給予充分的休息是很重要的。在西醫則是認為,夜間的睡眠可以幫助身體修復白天受傷的機能,這時候身體的細胞都是處在復原的狀態,如果這時候不睡覺,就會形成雙倍以上的疲勞,這對於身體健康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殺傷力,所以維持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很重要的。除了睡眠時間之外,也要注意飲食的時間,通常在假期當中,人們會因為睡太晚而忽略了早餐,常常是12點才吃早餐,到了下午5點才吃中餐,然後晚上11點的時候才準備要吃晚餐,飲食不正常的結果,不但有可能會讓自已變胖,還有可能影響到腸胃道的功能,所以在假期當中還是要維持正常的三餐,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

上班族身心休憩/每天挪一點時間想想未來

上班族身心休憩/每天挪一點時間想想未來

其實過年的時間,對上班族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假期,這也就是說有一段完整的時間可以好好規劃自己的未來,思考下一步的行動。其實在國內外有很多的名人都會利用一段完整的時間,讓自己好好思考自己未來的路,最有名的就是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據說他每一年都要播出兩週的時間,在沒有任何外在的資訊干擾下,去思考自己還有微軟的未來,雖然上班族沒有這麼長的時間可以使用,但是卻可以利用過年這一個多禮拜的時間,好好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圖片說明:該思考未來的路要怎麼走,攝影/林又旻。)通常去整理、思考自己的未來之前,我們要先做的事情,就是先去盤點自己現在的狀態,譬如說目前我有多少資金、財產,我目前具有哪些資源,我有什麼樣的人脈,我有哪些才能,我的優點有哪些,這些都可以幫助自己更瞭解自己,一旦你更清楚自己的現在在哪,那麼要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將會更容易上手,因為這樣的盤點可以幫助自己,找到自己的利基,等到有了未來目標之後,就可以輕易地開始。等到盤點完自己目前的狀態之後,再來就是要思考自己的未來,在思考自己的未來的時候,通常會問幾個問題,像是:如果自己明天就要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而且你沒有任何顧忌(如:金錢匱乏、沒有人脈等)的時候,你會做哪些事情,讓自己可以死而無憾?如果要為自己寫一篇墓誌銘的話,你會怎麼形容自己?你會想要留下什麼豐功偉業?通常這兩個問題,就需要花上好幾天、幾個月或是幾年來思考,才能更清楚自己的未來走向,讓自己有一個更精彩的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