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痛風者可喝茶、牛奶 高普林蔬菜也行

痛風者可喝茶、牛奶 高普林蔬菜也行

去年美國CNN票選全球最好喝的飲料,榮登冠軍的就是白開水,但對於痛風病人來說,喝白開水、清淡的飲食是他們每天一成不變的選擇。過去,往往被告知只能多喝水、少吃肉,不過其實新的研究指出,一些以往不建議的茶飲、低脂乳其實不容易導致痛風發作,就連高普林的蔬菜也能安心下肚了。醫師建議,雖然解禁,但還是要避免含糖過多的食物。(研究指痛風患者也可喝茶,但最好別加糖。圖為優活版權所有)根據歐洲風濕病雜誌(Ann Rheum Dis)新的研究指出,高普林的蔬菜對痛風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吃多了也不容易造成影響,甚至冬天想暖暖身子,煮一鍋豐盛的蔬菜火鍋都沒問題。大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中心黃光永主任表示,但對於肉類、海鮮等還是要避免食用,因為這些食物所含的普林,還是會造成痛風發作,黃光永指出,除了蔬菜多吃沒問題,一些以前不能喝的飲料,現在有些也已經「解禁」,能讓痛風病人有開水以外的選擇。像是茶類、咖啡這些飲料,只要不加入糖水、奶球等,就能正常飲用,此外,低脂牛奶如果多喝一些,甚至能減緩痛風產生的情況。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少喝果汁,由於太多的糖會誘發痛風的發作。黃光永提醒,之前有許多病人看診時抱怨,為什麼已經吃的很清淡,痛風還是常常發作,詢問後才發現,原來是常常喝果汁惹的禍。像是廣受女生喜愛的水果餐也應該要避免,由於不少水果的含糖量也不少,吃太多都容易攝取超過,導致痛風發作。另外要避免飲酒與過多內臟類、海鮮等食物,建議有痛風病史的民眾,都應定期接受血中尿酸值檢查,並將尿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一旦發作,也要遵循醫師指示用藥,減少痛風性腎病等併發症產生的機率。

聲音沙啞、喝水易嗆 竟是罹氣管癌

聲音沙啞、喝水易嗆 竟是罹氣管癌

歌后鳳飛飛因肺癌逝世,引發大眾討論肺癌及其生前因癌聲音沙啞的話題。近一個月台南市立醫院外科部主任趙瑞和也接連發現兩起少見案例,氣管癌及甲狀腺癌侵蝕返喉神經,造成患者聲音沙啞、喝水哽嗆。其中氣管癌少見又難治療,需要謹慎的術前評估,因此找來食道暨胸腔外科吳明和醫師共同合作完成手術,目前患者穩定追蹤中。吳明和醫師表示,氣管癌相當少見且因成人氣管僅12公分,手術上有其困難,在他本身的經驗中,約20幾年才遇2、3例,近日一位52歲的男性水電業者至市醫求診,表示幾個月前開始聲音沙啞,喝水容易嗆,隨後漸漸感覺吞嚥困難,住院前一星期內咳嗽加劇並顯示氣喘的情形,左邊頸部有一個腫瘤並感覺疼痛。就醫時,喉頭鏡發現左側聲帶麻痺,胸部X光檢查發現左頸有一顆腫瘤壓迫氣管,電腦斷層掃瞄顯示,氣管左後側腫瘤、長度5公分,並侵犯食道,手術時確認這氣管癌不只侵犯左側返喉神經,同時侵犯食道肌肉層。因此除了切除一段氣管及頸部淋巴節摘除,也切除食道肌肉層。趙瑞和醫師表示,患者會出現沙啞哽嗆的症狀是因為癌症侵蝕返喉神經,造成聲帶閉合產生問題,若只有單邊損壞,患者在術後症狀會改善,但聲音已無法恢復。另一甲狀腺癌病例,也有聲音沙啞喝水會嗆的症狀,經電腦斷層掃瞄顯示,甲狀腺癌4公分合併侵犯氣管,手術時確認這甲狀腺癌侵犯右側返喉神經。趙瑞和與吳明和醫師提出兩項案例,希望提醒民眾對身體症狀多加關注,如聲音沙啞、喝水容易嗆,需要盡快做詳細的檢查;除了檢查聲帶,並且要考慮到胸部的肺癌、食道癌、胸腺癌以及頸部的氣管癌、甲狀腺癌等可能性,早期診斷,才能得到好的治療效果。

痠痛多嚴重?快上網查痠痛量表

痠痛多嚴重?快上網查痠痛量表

感到頸肩痠痛嗎?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劉說芳運用檢測工程品質的QFD系統,發展出一套可分析肩頸痠痛的SFS-30肩頸疲憊量表,該量表能有效診斷,被刊載在國際期刊肩肘外科(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上,從6大層面計算出肩頸疼痛的危險曲線與危險指數,量表結果從0到581以上,461~580肩頸痠痛情況屬危險級,超過581則情況已達「嚴重」,若感到肩頸不適,應求助醫師診斷治療。肩頸痠痛量表的6大危險因素分別為時間累積、飲食、心理、睡眠、疾病認知、職業,共30個問題,區分肩頸痠痛的嚴重程度,劉說芳表示,這6大因素與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壓力大息息相關,姿勢不良如長期久坐在電腦或時常趴睡等,使肩頸長期緊繃,或睡眠不足、睡眠寢具的選擇等都可能導致肩頸痠痛,這份量表可供民眾注意肩頸痠痛,預防生活中常見的危險因子。劉說芳說,過去他也因為自己的肩頸痠痛而擔憂,有時痛到必須服用止痛劑,才能紓緩痠痛,他便突發奇想的利用檢測工程品質的QFD系統來製作這份SFS-30 量表,並與台中菩提醫院合作,101名肩頸問題患者使用該量表後發現,約有78%檢測結果落在「危險」區以上,證明量表能做有效的初步調查,測驗結果提供健康曲線、SFS值、危險指數及多項舒緩動作上的建議,劉說芳建議民眾多加利用。(SFS-30量表網址http://140.116.42.191/~sil/project/sfs30/index.php)

每周禁食2次 可以活得健康又長壽

每周禁食2次 可以活得健康又長壽

傳統的宗教曾經宣導禁食的好處,這樣的規定已經漸漸被人淡忘。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國家老化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n Ageing)研究發現,定期禁食可以保護身體、瘦身並預防大腦退化。(攝影/記者林又旻。)主持研究的神經學專家麥特森(Mark Mattson)教授表示,研究發現定期禁食可以延長壽命、保護大腦和心血管健康。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兩組,一組老鼠隔日禁食,一組老鼠則是無限制地吃。結果發現到隔日禁食的老鼠,不但對於胰島素更加敏感,減少胰島素的分泌,減少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機會。除了胰島素分泌量下降外,麥特森教授也發現到,禁食的老鼠可以改善神經細胞中突觸的功能,讓神經細胞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可能會預防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及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等腦部疾病。最後麥特森教授發現到,禁食的老鼠壽命也比較長。麥特森教授強調,這樣所指的節食,是採用每週1到2日禁食,或是採取每天減少攝取500卡路里的熱量,都可以看出效果。麥特森教授指出,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到,適度的禁食可以幫助對抗癌症,還可以幫助化療發揮更好的效果。所以他認為如果,人類應該也可以透過類似的禁食模式,幫助自己更健康。

空軍基地氣爆 地勤顱內出血受重傷

空軍基地氣爆 地勤顱內出血受重傷

昨日下午空軍屏東基地439聯隊傳出氣爆,2名林姓及張姓地勤人員在拆裝運輸機鼻輪時,未拆卸的機輪疑似因胎壓過大,使輪胎皮爆炸,兩人均被輪胎皮炸傷,其中張姓下士傷勢嚴重,造成顏面骨受創、顱內出血及肝臟破裂等重傷,而林姓地勤人員則是右前臂及右腿開放性骨折,目前意識仍清醒,於加護病房觀察中。(圖為C-130H運輸機,翻攝自國防部網站。)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顱內出血及頭部外傷是國內事故傷害的十大死因第五位,容易危及傷者生命。高雄榮民總醫院衛教文章表示,腦部若受到重大傷害,在未來的生活中也容易造成許多後遺症,可能造成腦功能異常,困擾病患及家屬。頭部受到撞擊或外傷後的72小時為重要觀察期,外傷輕微者可以自癒,也可能在數小時、數日至1到2個月後產生神經症狀或缺血性腦部病變。頭部受到重傷後,病人通常會嗜睡及暈眩,在傷後24小時內,應每小時喚醒病人一次,可做交談維持患者意識,若患者有無法喚醒、意識不清、性格改變等狀態,或在這24小時內患者會有噁心、嘔吐的症狀,最好禁食,患者清醒後可給予少量流質食物,傷患若嘔吐現象嚴重或有異常分泌物、發燒、身體一側癱瘓等異常不適,應盡速送醫診斷治療。

痛風還吃刺激食物 腎臟差點壞掉

痛風還吃刺激食物 腎臟差點壞掉

痛風與慢性腎衰竭之間有可能的直接關係,若一不注意飲食習慣食常亂吃,會有逐漸消耗腎功能的風險。台中市日前一名才25歲的男子原患有痛風的困擾,卻絲毫不忌口,常常吃自助餐吃到飽、火鍋等刺激性食物,導致腎功能受損不到一般人一半。根據電視媒體的報導,該名25歲男子原就患有痛風,但平時仍常吃火鍋、吃到飽自助餐等的餐廳,加上先前正逢農曆新年,讓他吃的量比平常更多,導致日前腳指頭痛到無法行走才送醫。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腎臟內科醫師賴建賓表示,男子就診時全身水腫、呼吸不順暢,檢查後才發現腎臟功能已僅剩一般人的1/10,只要再晚一點治療,未來就得長期深受洗腎之苦。所幸目前男子經過飲食控制,以及藥物治療後,症狀已逐漸消失且腎功能也慢慢恢復正常。賴建賓醫師提醒痛風患者,若不好好治療痛風,除了長期高尿酸血症讓尿酸鹽結晶沈澱在腎臟,引起痛風性腎臟病變之外,也可能會有腎結石。根據署立苗栗醫院的衛教指出,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是引起痛風的主因,一旦濃度高於7.0 mg/dL就是患有「高尿酸血症」的問題,而「高尿酸血症」未來引起腎臟病的機率高出一般人有2倍之多,倘若不注意飲食很可能會導致慢性腎臟病找上身。

英資深女星茱蒂丹契 眼部病變快失明

英資深女星茱蒂丹契 眼部病變快失明

英國77歲資深女演員茱蒂丹契(Judi Dench)日前接受專訪,透露自己因為罹患「黃斑部病變」使得視力已嚴重衰退,且無法讀劇本必須靠女兒與經紀人協助,目前正在接受治療希望病情別惡化到喪失視力。而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超過50歲後最好開始定期做眼睛檢查。女星茱蒂丹契日前受訪時表示,目前除了無法自己讀劇本之外,連晚上吃飯時坐在對面的人輪廓也看不清,視力幾乎衰退到完全喪失,目前積極在接受治療,希望視力能回復一些。茱蒂丹契也透露儘管視力不好,仍沒有從演藝界退休的計畫,表示能做自己喜愛的工作,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只要身體能演就會演下去。而行政院衛生署國健局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定期做眼睛檢查,抑或是時常做自我檢查,如交互遮蓋眼睛,測量並比較兩眼的視力,以及看直線條是否會有扭曲變形的現象,一旦發現異常即要盡快就醫,提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根據署立花蓮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黃斑部在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中心,即為視覺的最敏銳地帶,而黃斑部發生病變一般是老年退化所導致;主要因為黃斑部下方有不正常的新生血管,且容易出血或滲水導致感染感光細胞,直接影響視力。而普遍症狀是視覺中心模湖、有閱讀困難、看不清楚臉孔等。至於未來可能患有黃斑部病變的人,包括高齡、家族遺傳史、高血壓患者、有高血脂問題、有煙癮,以及眼睛常時間受到強光照射的刺激。國健局建議,平時最好多補充維生素A、C、E、鋅與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

用氣功把脈治病? 誆稱療效恐觸法

用氣功把脈治病? 誆稱療效恐觸法

近來網路傳出中醫把脈的方式千奇百怪,更有人指控台中一間中醫診所用氣功幫人隔空把脈,衛生局也因此派人前往調查,該診所負責人戴志龍表示,診所醫師是藉由氣功輔助治療,並無隔空把脈,強調中醫在診斷時會利用「望、聞、問、切」做判斷,不見得需要把脈,但確實有氣功偵測氣脈的輔助個案,這些指控是誤會一場。衛生局初步判定該診所並無違反醫師法。(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來源出自TarcisioTS。)該診所遭指控的陳姓中醫師表示,問診、觀察病人是中醫一貫的看診方式,沒把脈不等於隔空把脈,也沒有利用氣功治病,衛生局醫事管理科股長吳雅玲表示,氣功輔助治療並無不當,但若是隔空把脈、誆稱氣功療效就可能違反醫師法。若經查證屬實,將廢除執業執照。衛生局提醒,醫師與病患需在治療前達到共識,讓病患了解診療情況,避免造成醫療糾紛。戴志龍表示,中醫有氣血運行之說,氣功可供個人修習養身,秀傳紀念醫院衛教文章表示,練氣功有益身心健康,彰化秀傳醫院中醫部更要求全體醫師在工作前練20分鐘的氣功,可延續一整天的精神清爽,更可排解整日接觸病患的病氣。鍛鍊癌症氣功也可恢復病人因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的能量消耗,可預防癌症的復發及轉移。

新台灣之光 國衛院研發抗糖尿病新藥

新台灣之光 國衛院研發抗糖尿病新藥

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研發出新型抗糖尿病口服藥「DBPR108」,預計效果將比目前現有的臨床藥物增加一倍、另外也更安全、副作用更低,此新藥物更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通過,國衛院也表示,目前研發的藥物在動物實驗上已經發現比市面上的藥物更安全有效,預計將在2017年問世,搶攻全球市場,而衛生署長邱文達更稱這項首度以華人為臨床試驗的新藥為「新台灣之光」。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快速成長,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全球10大死因中排名第4,因此糖尿病藥物治療需求也增大,且台灣目前也有超過140萬的糖尿病患,可見糖尿病健康問題的重要性。由於飲食西化、肥胖者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國衛院表示所謂第二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因體內胰島素作用不良,無法充分分解體內血中葡萄糖供人體利用,造成血糖高升,根據台北榮總醫院衛教文章表示,糖尿病人中,約90-95%是屬於第二型糖尿病,大多數患者可透過口服藥物來控制體內血糖,利用藥物有效降低病人血糖,控制糖尿病。國衛院指出,DBPR108是小分子化合物,不僅具有多國專利,且與其他糖尿病藥物DPP4抑制劑相較,動物毒理試驗結果安全性較高,副作用較低,也更容易被吸收,有效降低血糖,達到控制糖尿病的療效。國衛院表示,即使餵食最高劑量的藥物,在大鼠的毒性實驗中,也沒有看見毒性反應,可見新藥物安全性的優勢,未來若通過人體臨床試驗,最快將會在2017年量產,行銷全球。

致歉聲明稿

致歉聲明稿

優活健康網20日所發布醫美新聞事件,內容主要報導台灣微整風潮夯,但有民眾常會打玻尿酸豐頰、除皺、或打造蘋果肌,結果變美不成反造成臉部凹陷產生醫療糾紛,疑為診所使用國內尚未核准的管制藥品所致,所以提醒民眾必須找尋合格整形外科或皮膚科專科醫師進行治療。由於該報導引用本網資料庫內所存資料照片,但該照片內的內容與該新聞本文內容無直接關係,有診所質疑該報導疑似影射某家醫療診所,但記者在撰述新聞稿同時,僅描述新聞事件,此篇文章所對應照片絕對與新聞本文無任何關聯,在此特別作聲明,絕無影射當事人診所,完全無惡意中傷任何診所之意,如有對任何診所造成任何困擾,優活健康網在此深表歉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