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染非結核分枝桿菌 產後傷口難癒合

染非結核分枝桿菌 產後傷口難癒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3歲的李小姐,去年6月在某家醫院剖腹生產,術後下腹部橫切的傷口卻遲遲無法癒合,而且不斷有血水和黃色膿液流出。期間還曾因輕微發燒及傷口疼痛至醫院急診及外科門診就醫,但當時僅給予症狀緩解治療,直到李小姐至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就診,經醫師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後,才發現李小姐下腹部皮下已有範圍6.5×4.6×3.3 公分大的膿瘍存在,懷疑應是產後傷口碰到未經消毒的水,被潛藏於水中的「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主任楊清鎮指出,所幸發現後,經適當的抗生素藥物治療3個月後,李小姐的傷口才完全癒合,而後李小姐仍須持續完成6個月的完整療程,才能避免復發,楊清鎮主任解釋,非結核分枝桿菌不是結核桿菌,它是環境中的腐生菌及低病原微生物,可能存在於水、土壤、灰塵及植物之中,不是法定傳染病,不需要通報疾病管制局,也不會有人傳染人之虞,受感染者不需要隔離。非結核分枝桿菌至今已發現有130多種,其中約1/3會感染人類並產生症狀。其中快速生長菌群 (培養皿於7天內長出菌落) 最常造成皮膚、骨骼及關節感染;而緩慢生長菌群 (培養皿於2-3週才長出菌落) 則通常造成肺部及淋巴結感染。患者若沒有經過膿液細菌培養,很可能會被誤認為一般存在於表皮的細菌性 (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 感染而給予一般的抗生素治療,屆時效果勢必不佳。楊清鎮主任指出,術後的傷口護理需十分謹慎,李小姐剖腹產後未癒合的傷口可能就是在洗澡時不慎接觸水而遭受感染,再加上未及時積極的診斷治療,才會導致傷口糜爛一拖好幾個月。楊清鎮主任要特別提醒民眾,浴室的水龍頭、蓮蓬頭及管路都有可能是非結核分枝桿菌的貯藏所,所以身上若是有未癒合的傷口,建議要以無菌技術消毒及換藥包紮,並儘量避免接觸未經消毒的水源,以免受到感染。

造成精子減少 環境毒素有影響

造成精子減少 環境毒素有影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男性的生育能力取決於健康的精子,我們認知某些毒素可以永久地改變精子的產生和作用;男性要有適當的雄性激素和其他腦垂體荷爾蒙才能讓睾丸生產精子,以全球觀點來看,人類男性精子數量一直在下降;最近以色列研究報告精子數量下降了百分之四十,而正常精子數量至少要有每毫升精液1500萬隻精子。阮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李永全醫師表示,日常環境毒素和化學物質會損害精子,最近也特別令人關注,根據美國物理保健學會,共同提出的建議,包括農藥、重金屬暴露、接觸輻射或 x 射線,過熱的睾丸,經常泡三溫暖或泡熱水澡可能會暫時降低精子數量;及長時間坐著或穿緊身服裝也可能會增加陰囊溫度,減少精子生成;長時間騎自行車。長時間騎自行車是另一種可能導致生育能力下降的原因,這是由於睾丸過熱。極少數情況下,自行車座壓力區後面的睾丸(會陰)可能會導致陰莖麻木,勃起功能障礙。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說,美國許多男性病人不得已要接觸輻射是為了癌症放射線治療,這些病人的配偶並沒有表現出增加出生缺陷或流產機率。所以男性暴露輻射以後,不孕症是可能會發生的風險,但是增加出生缺陷的機率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專業建議暴露於輻射風險男性,最好等待至少兩個精子發生週期,大約四個月左右再嘗試讓老婆受孕,新的精子細胞形成並達到成熟約需70至72天,一般來說,一個人越頻繁射精包括手淫,他的精子生產效率會更高。

改善過敏三伏貼 孕婦、慢性病者忌

改善過敏三伏貼 孕婦、慢性病者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三、四月為過敏好發期,因過敏症狀與一般感冒特徵相似度較高,所以時常有民眾容易將兩者混淆,特別是幼齡孩童與年長者在季節交替時更要小心注意。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中醫部林玟怡醫師表示,感冒與過敏兩者間最大的分別在於症狀出現的時間點:過敏性鼻炎是早晚溫差大時易打噴嚏、流鼻水等,但感冒則是症狀可持續一整天。 依據中醫春夏補陽的原則,一年之中最為炙熱的三天分布於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也就是夏至後七至十天,這三天分別稱初伏、中伏與末伏,每到「三伏天」人體皮膚毛孔因炙熱張開最大,所以藥物最易滲入體內,因此這段期間是改善治療過敏的最佳時機,不少民眾會利用冬病夏治的概念配合節氣使用「三伏貼」,以便減緩過敏發作時的不適。「三伏貼」主要治療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但並非所有症狀或患者都適用此療程。林玟怡醫師提醒,「三伏貼」並非萬靈丹不可盲貼,像是一歲以下幼童、懷孕婦女或多種慢性疾病老年人就不適用「三伏貼」療法,以免過於刺激反而本末倒置,唯有從飲食、作息及中藥去改善調理,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林玟怡醫師建議,過敏體質患者平日在飲食方面,忌油、辣、烤、炸食物,以免誘發過敏反應,季節期間嚴重過敏者少外出接觸灰塵、髒空氣,從調整起居作息開始,三餐定時定量、適當運動及晚上11點前入睡,只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緩和「過敏兒」的不適症狀,更有預防感冒之功效。

PO文守護小龍女 不分性別皆是寶

PO文守護小龍女 不分性別皆是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是龍年,國民健康局持續加強宣導民眾兩性平等,以「守護小龍女」為宣導主題,自3月15日起至4月15日止辦理創意標語及海報設計徵選比賽,鼓勵民眾透過創作投稿及票選之活動參與,分享生女孩或者生男孩都是很幸福的感覺;另外,也能創造出朗朗上口叩動人心弦的標語,讓衛生單位可以快速傳達生女生男都是寶;更進一步的是藉由活動的宣導,讓全民一同攜手守護我們的心肝女寶貝。(圖片翻攝自國民健康局。)受到百年結婚潮、龍年生子潮雙效應影響,今年生育率預期大幅成長。國民健康局統計101年1到2月的出生通報人數,已達3萬5519人,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2倍。國民健康局表示,在與民眾一同分享新生兒誕生喜悅的同時,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呼籲,在家族生命的延續,每個生命的誕生都是獨特、可愛的,不論是女孩或男孩,生來通通都是寶。為了幫助更多寶寶平安的出生,千萬不要因孩子性別不同而被放棄。活動亦邀請人氣部落客番紅花及凱莉,PO文吾家有女初長成的幸福時光!也呼籲民眾勇於突破傳宗接代的傳統籓籬,珍惜每一個即將來到世上小生命。有二個女兒的番紅花,以過來人的心情,表示:別人的眼光如塵土,揮一揮就沒了就過了,凡受孕胎腹,呱呱落地,與我們結緣一家人,就是今生的寶貝,就是夫妻的愛的結晶,就是老天爺給相愛夫妻的應允,老天爺保佑世人,可無分性別!國民健康局呼籲,重男輕女的觀念,實在已經落伍了!生女、生男一樣好,希望大家不要再給媽媽們非生個兒子不可的壓力,順其自然,珍惜上天賜予的緣份,每個寶貝都是最獨特、最可愛的生命!國健局提醒,本次「守護小龍女」創意標語及海報設計徵選比賽,即將於4月15日24時截止後,展開評審作業。務必把握本活動時間,上傳參賽作品。

救健康!百名小黃運將參加戒菸比賽

救健康!百名小黃運將參加戒菸比賽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2012戒菸就贏比賽」是政府與民間近期致力推廣的全民運動,繼遊覽車客運職業駕駛朋友響應戒菸就贏活動之後,百名小黃運將也宣誓報名參加,該活動比賽只要在5月份裡完全不吸菸,就有機會獲得獎金,不但能為自己贏得健康,還能拯救荷包!根據依據國民健康局民國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調查期間為 98年6月至99年2月)結果發現:18歲以上的小客車、計程車、小貨車職業駕駛的吸菸率為56.9%,高於同時期(98年)男性成人吸菸率35.4%,而吸菸的小黃運將若1天吸1包菸(至少70元),1年365天至少會花掉25,550元,而若在車內吸菸遭處分,罰金少則2,000元,多則10,000元,因此,吸菸的小黃運將站出來宣誓要搶救自己的荷包與健康。國健局表示,停止吸菸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身體感到不適的症狀,有些人會變得暴躁易怒、低落、沮喪或其他戒斷症狀,但這些症狀其實是身體正在適應體內尼古丁減少的反應。一般而言,這些症狀會出現2~4週,雖然不易控制卻對身體無害,通常只要幾天後,不舒服的感覺就會逐漸減少,所以可以放心,同時也鼓勵,想參加活動比賽的朋友,勇於踏出第一步,戒菸永遠不嫌晚。

鼠蹊部腫大誤以疝氣 腫瘤重達6公斤

鼠蹊部腫大誤以疝氣 腫瘤重達6公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5歲郭先生,2年前發現右側鼠蹊部有一個小隆起,他到醫院求診,醫師告訴他是「疝氣」,由於工作的關係沒有時間處理,沒想到一拖就是2年,這顆疝氣不但不會自己退回去,而且還日益茁壯,整個鼠蹊部到陰囊腫一大塊,連走路都受到影響,最後郭先生到台中醫院泌尿科林明鴻醫師的門診求診;林醫師經初步的身體檢查後告訴郭先生,您這不是疝氣,是一顆腫瘤,它不但長的結實而且還日益茁壯,最後竟然宛如一個小嬰兒的體重。郭先生接受手術後看到從自己身上取下重達6公斤的「果實」時驚訝的說,怎麼這麼大!現在因少了這個累贅,病人覺得整個人輕盈起來。病理報告證實為惡性纖維組織肉瘤,術後接受輔助放射線治療,追蹤一年多沒有復發。林明鴻醫師表示,鼠蹊部疝氣的確是外科最常見須手術的疾病之一,這是因為鼠蹊部位腹壁肌肉缺損或薄弱,當腹部用力時,腹膜及腸子往外鼓出的現象,但並非絕對鼠蹊部腫大都是疝氣。如果是疝氣,通常會在腹部用力時,鼠蹊部腫大,在腹部放鬆時,腫大會自動消失或加以擠壓而消失,如果鼠蹊部腫大不會消失,壓起來是實心且不會移動,要懷疑是腫瘤,並安排進一步檢查。

開刀麻醉過敏 手術一再拖延怎麼辦?

開刀麻醉過敏 手術一再拖延怎麼辦?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近年來病患意識抬頭,對於自身權利已不再沉默,但也造成醫病關係日趨緊張,不可避免地影響了現在醫師的醫療行為,使得醫療行為日趨保守,若有病人在開刀過程中產生過敏現象,醫師便不敢冒險開刀、麻醉,即使病患要求開刀也沒有醫師願意,手術時間也一再被拖延,因此長庚醫院為了服務藥物過敏病患,於今年特別成立了「藥物過敏中心」,發展了上述各種檢驗技術,希望能幫助過敏病患檢查出過敏藥物,避免以後繼續受害或對藥物的恐慌。目前國外專門的藥物過敏檢驗研究中心只有日本與加拿大做得最好,許多美國的病患還須到加拿大做檢查。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表示,其實藥物引起的過敏性休克(anaphylasix)並非罕見,每年每家大醫院多少都會發生數個案例,於急診、住院或開刀麻醉給藥時發生,病程來勢洶洶,通常在使用藥物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呼吸窘迫、休克、胸悶等現象,嚴重會致死。像是藥害救濟每年也都會有許多這種嚴重案例申請救濟。「全身型過敏性休克反應」 是一種由再次接觸過敏原引起的立即型免疫反應,經由免疫球蛋白IgE 媒介。 常見的相關藥物是盤尼西林類與頭孢子菌類抗生素類抗生素,非類固醇的止痛消炎藥,肌肉神經阻斷劑等,而另一種「類全身型過敏性反應」是一種由藥物直接引發的反應,可以在第一次接觸時便引起反應,與免疫球蛋白IgE的釋放無關,但產生的臨床表徵類似,常見的原因是放射顯影劑及非類固醇的止痛消炎藥。藥物敏過的病患於發生嚴重過敏後,最重要的課題就是須預防再一次的接觸同一種或同一類的藥物,尤其是盤尼西林類與頭孢子菌類抗生素及非類固醇的止痛消炎藥有上百種商品名,只要成份(學名)一樣或結構類似的藥物都足以再一次誘發過敏病人嚴重的過敏反應,須將過敏資料攜帶在身,隨時提醒新的醫師自己的藥物過敏史。過去許多病患無法得知自己是因哪種藥物而過敏,幸好現在醫學進步了,利用體外的檢驗技術可以輔助判斷過敏藥物,例如過敏性休克是屬於第一型(快速型)的過敏反應,可以利用肥胖細胞或嗜鹼性白血球與藥物反應的方法測驗其特異性的活化分子或抗體,可用來幫助鑑定主要是那一種藥物所誘發的過敏反應,幫助臨床醫師或麻醉科醫師避開對病患危險的藥物,否則沒有醫師願意嘗試風險再幫病患麻醉與開刀。

北市e化叮嚀父母 疫苗接種不會忘

北市e化叮嚀父母 疫苗接種不會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提醒新手父母,不要因為平日的忙碌而忘了按時讓家中的小寶貝接種疫苗,特別建置「嬰幼兒預防接種簡訊及電子郵件催種資訊系統」,爸爸媽媽申請後,將於寶寶應接受疫苗注射日期前一週收到簡訊或電子郵件,提醒寶寶本次應接種疫苗的時間。該系統自101年3月8日起提供服務,一個月內已有1,347位寶寶接受簡訊及電子郵件的叮嚀服務。衛生局表示,以往防疫人員進行幼兒預防接種作業時,常透過郵寄明信片、打電話、家庭訪視等方式提醒家長應定期帶家中幼兒打疫苗,此種方式常被民眾誤認是詐騙而遭拒,不僅費時且造成人力消耗。北市首創的e化叮嚀服務,以更便捷的方式將訊息傳遞給爸爸媽媽。相關申請書及衛教單張,民眾可於各區健康服務中心、戶政事務所及北市各預防接種合約醫療院所取得,亦可直接於衛生局網站首頁嬰幼兒預防接種簡訊及電子郵件催種資訊系統專區入口網,登錄寶寶姓名、出生年月日、家長手機及電子信箱,於完成帳號及密碼設定後,系統將會於寶寶應接受預防接種日7天前發送叮嚀簡訊或電子郵件提醒家長。

壓力大?南投衛生局設免費心理諮詢

壓力大?南投衛生局設免費心理諮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社會與生活型態的急遽轉變,民眾被迫面對壓力的機會增加,因應於壓力提昇而產生的各種精神障礙亦逐年攀升,輕者造成焦慮、短期社會適應障礙,重者則產生憂鬱,甚至引發自殺行為。 每個人一生中難免遇到難以突破之關卡,有的人選擇獨自面對、暗夜啜泣,甚至因情緒沒有出口而自我了斷走上絕路,留下身邊的人無限遺憾,其實遇到情緒困擾時除了可找身邊的人傾吐外,亦可接受專業之心理諮詢,為照顧南投縣人的健康,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將加強本縣民眾心理衛生照顧服務,特聘合格且專業的心理師及精神科醫師設站提供免費心理諮詢,從101年度3月份起分別於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水里鄉衛生所、草屯鎮衛生所、埔里鎮衛生所等4點設站。

境外移入麻疹個案增 幼兒速接種疫苗

境外移入麻疹個案增 幼兒速接種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101年統計至3月止,全國已有3起境外移入之麻疹個案,其中北巿占有1例。依據臺北巿政府衛生局統計資料顯示,每年均有少部分的幼童未能依接種時程完成疫苗接種。提醒大眾麻疹透過飛沫傳染,傳染力強,家中若有年滿1歲之幼兒且尚未完成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接種,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保護幼童健康。衛生局說明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藉由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含有病毒之鼻咽腔分泌物而感染,好發於冬末及春季,潛伏期約7至18天,通常為14天,症狀包含高燒、鼻炎、結膜炎、咳嗽,以及在發燒3~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由於麻疹仍廣泛於許多國家流行,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旅遊務必提高警覺,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接種疫苗為避免感染麻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接種後可使95%以上的人獲得免疫力,衛生局提醒家長,家中如有出生滿12~15個月及國小一年級兒童尚未完成疫苗接種,應儘速安排接種疫苗。另外民眾欲前往流行地區旅遊或居留,如果尚未接種過疫苗或未曾感染者,可考慮於出國二週前完成疫苗接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