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癌症篩檢更便利 快速服務提高受檢率

癌症篩檢更便利 快速服務提高受檢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四十多歲婦人,因發現乳房上長癬,原以為只是單純的汗斑,自行買藥膏擦拭治療,想不到三個月後,汗斑愈擴愈大,直到整個乳房都變成黑色,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罹患罕見的發炎性乳癌。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說,國人常罹患包括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四大癌症,都非常容易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而且都有很高的治癒率。一般坊間流行做的癌症篩檢指數,對於癌症的篩檢是沒有幫助的,很多癌症並沒有特別的癌症指數,如頭頸部癌、胃癌、腦瘤等,所以癌症指數只是在臨床上的運用,主要是用來作為癌症治療的追蹤指標。蘇裕傑表示,多數大直腸癌罹患年齡為四十歲以上,但近幾年卻發現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一位三十多歲的青年,一年裡飽受痣瘡問題困擾,以為買外用藥膏擦擦就好,卻沒想到接踵而來的貧血讓他日漸消瘦,體力愈來愈差,直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大腸直腸癌末期,甚至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即使之後持續半年藉由化療的治療,卻仍抵擋不住病魔的折磨而往生。大直腸癌的危險因子為便秘,與飲食習慣更是緊密相關,像肉類、高油脂、少纖維等。因剛開始發生時幾乎都沒有症狀,有時可能出現解血便、大便變形狀、突然變瘦,或誤認為痣瘡等症狀,建議五十至七十歲可免費做大直腸癌篩檢,若有家族病史,罹患的危險性較高,則最少四十歲以上做一次大腸鏡篩檢,若有驗出大腸瘜肉症,建議一至二年追蹤一次,更重要的還是做好飲食的調整,多吃蔬菜水果,才能免於癌症威脅。

自製鹼粽 三偏磷酸鈉讓肉粽更Q

自製鹼粽 三偏磷酸鈉讓肉粽更Q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在這個節日裡,不免讓人聯想到粽子,而吃粽子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傳統習俗,但有些不肖業者會添加硼砂來增加口感,但硼砂進入體內後,會造成有些民眾出現腹痛、嘔吐、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目前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此添加物已經全面禁用使用,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南松今天上午在衛生局1樓廣場分送60包三偏磷酸鈉給民眾,教導民眾可使用合法添加物「三偏磷酸鈉」來取代硼砂,一樣可以增加肉粽的Q度與彈性。陳南松副局長也特別現場為大家示範,在煮9分熟的鹼粽水中,加入1小碗「三偏磷酸鈉」,再悶煮鹼粽10~15分鐘,就可以增加肉粽的Q度與彈性,他也解釋,其實「三偏磷酸鈉」不只能取代危害民眾健康的硼砂,也同樣有增加粽肉韌性、保水性及保存性的功能,食用後也不會有危害民眾健康的疑慮,但提醒民眾「三偏磷酸鈉」是要加在鹼粽水裡拌勻,才能提升粽肉的嚼勁,如果誤加糯米裡鹼粽不只不會Q,還無法塑成粽子型。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則表示,端午節的腳步逼近,為了顧及民眾的飲食衛生健康,即日起於轄區29個衛生所上班時間,免費提供民眾每人索取一份三偏磷酸鈉,讓民眾自製鹼粽、開心過佳節。

老年人的用藥安全 正確用藥專人輔導

老年人的用藥安全 正確用藥專人輔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的社會,讓很多老年人出現獨居的現象,有多重慢性疾病的老人更是普遍,而治療藥物更是琳瑯滿目,藥物服用方式又分為三餐、二餐、飯前、飯後、睡前,這麼多種吃法阿公阿嬤真的很難分辨,而照護的外籍看護人員對藥袋說明也是一知半解,因此署立彰化醫院推出正確用藥專人輔導「藥安全」。署立彰化醫院藥劑科黃聖剛主任說,繼關懷弱勢族群用藥安全的藥師「到您家」服務後,發現輔導外籍看護人員認識用藥安全,更是首要重點。王先生很不幸的在三個月前中風了,雖然度過危險期,但是右手和右腳沒辦法動,自立生活對現在的王先生來說都是困擾,因此照護的責任就全落在印尼看護工身上。到王家不久的印尼籍看護人員,覺得中文很難學而且她的英文也普通,讓王先生很擔心和印尼看護人員溝通不清楚。還好署立彰化醫院藥劑科特別準備了印尼文的安全用藥單張,由藥師詳細向印尼看護人員解說,而且還貼心的在藥袋上貼上有印尼文的正確用藥貼紙,讓王先生一邊聽一邊滿意的點頭,印傭也用生澀的中文說:「謝謝!」衛生署彰化醫院101年承接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委託辦理正確用藥教育資源中心,成立「正確用藥教育推廣團隊」。連結彰化縣各單位資源如彰化縣衛生局、彰化縣藥師公會等團體及醫院結盟,用創意生動活潑的活動進行教學,配合當地語言及民俗風情,介紹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讓民眾獲得正確用藥知識。署立彰化醫院藥劑科特別是對於來自印尼的看護工準備了印尼文的正確用藥教育單張,與模具來做衛教,如民眾家中有需要輔導的人可前往藥物諮詢服務處查詢。

腸病毒升溫 疾管局籲民眾每日都應檢查幼童狀況

腸病毒升溫 疾管局籲民眾每日都應檢查幼童狀況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進入流行高峰期,各地區的疫情持續升溫,而疾管局又在今日公布新增8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該8名個案於5月上旬出現發燒、手足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嗜睡、活動力差、肌抽躍、心跳過速、肢體無力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就醫後6人皆已康復出院, 2例仍住院治療中。本年(2012年)截至5月28日止,已累計53例重症個案,其中52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8例個案中,其中4例為居住於北部的5個月男童、1歲7個月女童、4歲10個月及5歲男童,1例為居住於中部的11歲女童,另3例為居住於南部的9個月及2歲10個月男童、10歲女童,疾管局為提醒家長,特地邀請鄭運鵬先生與鄭小弟出席記者會,分享腸病毒照顧經驗,鄭爸爸提醒家長,每日應檢查幼童有無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等疑似症狀;家中若有腸病毒病童,應特別注意其症狀變化;平時也應做好勤洗手及環境消毒等衛生習慣,因酒精或酒精性乾洗手液對腸病毒無效,鄭爸爸特別於現場示範調配居家環境消毒濃度(500ppm)之稀釋含氯漂白水。疾管局最後提醒家長,應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落實正確勤洗手及「生病不上學」的觀念,生病請假或停課的學幼童,應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然而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內視鏡鼻淚管重建 揮別淚眼汪汪

內視鏡鼻淚管重建 揮別淚眼汪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蕭先生是位台商,近四、五年來深受鼻淚管阻塞所苦,跟別人談生意時,老是拿起手帕擦眼淚,生活受到嚴重困擾,在接受內視鏡鼻淚管重建手術後,蕭先生隔日馬上就感受到眼淚不再直流的效果。 「流目油」是眼科門診常見的症狀,不但影響患者生活品質,且造成視力模糊,甚至發炎,產生黃稠的眼屎。雙和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沈筠惇表示,淚腺分泌淚液,提供眼睛滋潤、養分與清潔,多餘的淚水會經由淚小點,淚小管、淚囊、鼻淚管,從鼻腔排出但若阻塞,都會使得淚液流動不順,堆積在下眼瞼邊緣,出現淚眼汪汪的症狀, 。沈筠惇醫師解釋,傳統的鼻淚管阻塞手術是在眼內眥與鼻樑中間劃一道傷口,以電鑽在骨頭上打個小洞,雖然成功率高,但不少患者卻心生畏懼,寧可忍受生活上的不便,但目前已可採取新式內視鏡手術,克服患者的疑慮。內視鏡鼻淚管重建手術是藉由重建淚水的排水道,改善阻塞。內視鏡手術因改由鼻子內部執行,不會在臉上留下疤痕,成功率與傳統手術相當,可達90%以上。除了可克服傳統手術的缺失之外,對於傳統手術失敗的患者,也可藉由內視鏡鼻淚管手術直接處理鼻腔內可能造成手術失敗的的病兆,加以改善。但要注意的是,由於手術是從鼻腔內進行病兆,視野與可以操作的範圍有限,因此需要一些特殊器械的輔助,且必須由熟悉鼻內及眼眶解剖且內視鏡操作的醫師處理,以確保手術的成功率。沈筠惇醫師表示,鼻淚管阻塞的治療依其嚴重度不同而異。症狀輕微者只需點眼藥水、保持眼部衛生,避免併發急性淚囊炎即可;若症狀嚴重可接受鼻淚管阻塞手術,加以改善。

安心防曬!環保署推「台灣紫外線指數」App

安心防曬!環保署推「台灣紫外線指數」App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夏日陽光高照,紫外線更是強烈,而環保署推出「台灣紫外線指數」手機應用程式(App),免費提供民眾下載使用,此App可連線環保署紫外線監測資料庫,除了提供全國各地紫外線指數外,也提供當日紫外線最大值、紫外線預報、紫外線指數說明以及防護資訊等,且每小時更新一次,讓民眾隨時掌握紫外線狀況,對愛美怕曬黑的女性來說無疑是一項福音。環保署指出,該項App目前先推出Android手機版本,民眾可至Google Play商店搜尋「台灣紫外線指數」免費下載,其餘手機版本,如:Apple iOS或Windows phone等將陸續推出,民眾亦可透過Facebook等社群網站,將該署服務帳號(epa_uv)加入為朋友,就可獲得紫外線指數及預報的即時訊息。為擴大紫外線監測範圍,環保署也已分別在台北及嘉義地區增加二個紫外線測點,測站數從現行19站增加為21站,且紫外線預報也從原本每日1次改為每日2次(上午10點30分及下午5時),讓想在炎炎夏日從事戶外活動及旅遊的民眾,能掌握更多紫外線即時訊息。

慎用指甲油 注意成分

慎用指甲油 注意成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指甲彩繪蔚為時尚風潮,但指甲油品質攸關消費者的使用安全,使用指甲油不得不慎。指甲油的主要成分一般有硝化纖維素、溶劑及色素等。曾發現違規業者於甲油中攙加甲醇及苯,甲醇具有視神精毒性作用;苯則是一種致癌物質,都是影響人體健康甚鉅的毒性化學物質。為確保消費者的健康與權益,我國已公告禁止於化粧品中添加甲醇及苯,違反者依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規定,可處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15 萬以下罰金。 甲苯也是一種有機溶劑,通常添加於指甲用化粧品中,如指甲油或指甲油脫除液(去光水)等產品,主要當作溶劑使用。皮膚長期接觸甲苯,可能引起皮膚乾燥、發紅,也會對黏膜產生刺激現象。衛生署已公告規定該成分添加於指甲油之含量不得超過25%,且於產品的標籤、仿單或包裝上應加刊「避免兒童接觸」等警語。違反者,依據消費者保護法可要求業者立即下架回收,未於期限內改善者,可處以新臺幣6 萬元以上至150 萬元以下罰鍰。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呼籲消費者,應選購完整刊載廠名、地址、品名、許可證或核准字號、成分、用途、用法、重量或容量、批號或出廠日期之指甲油。使用時亦需注意環境的通風,避免化學成分過度吸入與皮膚接觸,並應將產品放置於兒童伸手拿不到地方,才能用的漂亮又安全。

「藥」注意!藥品依藥性強弱分成三級

「藥」注意!藥品依藥性強弱分成三級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將藥品分級,是一個世界潮流,就如同轉診制度的精神─大病看大醫院,小病看小醫院,因此台灣將藥品分為,「成藥」、「指示藥」、「處方藥」三級。凡藥性弱,不需要經醫師或藥事人員指示使用者,皆是成藥,如:綠油精、面速立達姆;藥性溫和,但需由醫師或藥事人員推薦使用,並依指示用法,即為指示藥,如保力達、維士比、香港腳藥膏。凡使用過程需由醫師加強觀察,有必要由醫師開立處方,再由藥事人員確認無誤後,調配之藥稱處方藥。其中處方藥是用來治療需要醫師診斷,也需要醫師持續觀察治療過程的病,而成藥是用來治療可以自我判斷、自我處理的小問題。這樣的作法,可以避免浪費醫療資源,讓醫院的專業人員能有更多時間去照護病重的人,同時也減少保險費用的浪費。此外基隆七堵區衛生所提醒您在使用藥品前可先告訴醫師或藥師下列事項:1.是否曾對某種藥物、食物或其他物質過敏或異常反應。2.是否長期服用某些藥物。3.過去2週內是否服用過何種藥品。4.是否已懷孕或準備懷孕。在使用藥品時應注意下列事項:1.應按醫師或藥師指示的使用方法服用。2.注意藥品有效日期。3.不得因症狀減輕就中斷服藥,應依照醫師指示繼續服藥,以防病情復發。4.避免將藥品放在小孩易取之處。5.任何藥品儲存要避光、避熱。6.不要把自己的藥品給他人服用。7.如發生有任何異常狀況或副作用時,要立即告訴醫師。8.家中如有來源不明或受潮、變質、過期不用藥品,可至貼有藥品回收標章之藥局回收。基隆衛生局也呼籲民眾,遵守以上規則,以確保用藥安全。

藥物過敏 老翁口腔潰爛、全身皮疹

藥物過敏 老翁口腔潰爛、全身皮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患有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病史的73歲老先生,因水瀉、合併間歇性高燒與畏寒,及出現全身性皮疹和口腔潰爛等症狀,至醫院求診,發現是服用降尿酸藥物過敏所引發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停止服用藥物並由整合照護團隊共同治療照護後順利康復出院。豐原醫院感染科王唯堯主任表示,老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和痛風等病史,一年前門診檢查發現有慢性腎臟功能不全疾病,定期於門診追蹤治療。今年2月因高尿酸症合併痛風性關節炎開始服用降尿酸藥物,沒想到在三月間才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與相關科別醫師充分討論後建議病人立即停止服用藥物,並接受支持性療法如維持口腔黏膜衛生與手部衛生,注意傷口照護避免二度細菌感染,並使用低劑量類固醇與抗組織胺類藥物,病人口腔潰瘍與皮膚紅疹和發燒等症狀於啟動上述治療一週後逐漸復原,住院二十幾天後終於康復出院。王唯堯主任表示,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為皮膚黏膜嚴重發炎的疾病,包含多形性紅斑和漿液膜炎,多由藥物引起;此病症多為藥物引起的嚴重且威脅生命的皮膚型不良反應,死亡率為10至15%,多因續發性的細菌感染引起敗血症等嚴重後遺症死亡。王唯堯醫師說,在台灣地區通報的藥物不良反應多因抗癲癇藥物引起,部分因降尿酸藥物引起。若使用藥物出現身體不適症狀,必須立刻與處方醫師與醫療團隊聯繫,以確認是否與處方藥品相關。免疫風濕科胡宗慶主任表示,藥物過敏引起的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初期會有皮膚癢、紅色丘疹,之後會有水泡出現,口腔粘膜潰瘍,眼睛角膜會損傷,漸漸的皮膚紅疹水泡會破裂並擴散至全身,包括四肢、軀幹及臉部,甚至會有發燒情形。除了立即停藥以外,支持性療法為主要的治療方式,如補充水分、營養、減輕疼痛等,及避免皮膚水泡破裂的傷口遭受感染,必要時使用類固醇抑制過敏反應,但要注意是否有感染跡象。豐原醫院藥劑科廖慧伶主任也說明,為了讓正當使用合法藥物而受害者獲得及時救濟,凡是遵照醫藥專業人員的指示下使用合法藥物,卻發生嚴重藥物副作用,而導致死亡、障礙或嚴重疾病時,受害人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向藥害救濟基金會申請藥害救濟。

澎湖抽驗黑糖糕 均符合衛生規定

澎湖抽驗黑糖糕 均符合衛生規定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澎湖縣衛生局全面抽驗黑糖糕食品添加物添加的情形,其中將防腐劑之添加量列為重點項目,本次檢驗結果均與規定相符 。衛生局依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進行輔導業者的作業場所要做有效區隔,生產機具應定時清理,作業動線要標示明顯保持人流、物流、氣流、水流的一致,避免交叉汙染。工作人員如手部有傷口應妥適包紮並穿戴手套穿著完正的工作衣帽嚴防異物掉落等等。加強正確保存該食品的認知,充分揭露資訊給消費者參考如可利用產品外包裝的標示,又如運送方式的溫溼度都是影響品質的關鍵,水活性就需要去做管制。但也不可任意多重標示保存條件,如冷藏5天同時又標示冷凍2個月諸如此類皆屬不實。另提醒業者應秉持維護社會責任的良知,如果製作的黑糖糕添加防腐劑而外包裝標示未添加或不含防腐劑,就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可依法處分新臺幣4~20萬元整。 衛生局表示黑糖糕屬性為「糕餅類」是可添加防腐劑的食品,但添加量是被限制。近年來業者有心提升黑糖糕製程之品質均選擇不添加防腐劑,如何減少微生物孳生造成酸敗,控制製造過程產品的衛生品管更受到嚴格的檢驗,否則就會經常發生消費者投訴黑糖糕發霉的案例,重創商譽及消費者信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