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眼乾嘴乾 小心乾燥症作祟

眼乾嘴乾 小心乾燥症作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乾燥症在醫學上稱為修格蘭氏症候群,是一種原因未明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生原因可能與病毒感染、基因、及荷爾蒙有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蕭凱鴻指出,乾燥症容易發生在中年女性,男與女的好發比例為1:9。主要症狀是眼睛及嘴巴容易乾燥。病人會覺得眼睛乾乾澀澀,有異物感,需要時常擦眼睛,甚至要常常點眼藥水才會舒服,更嚴重時會導致眼睛疼痛、角膜發炎,角膜潰瘍,眼睛模糊或失明。蕭凱鴻說,口乾症在早期時,病人會抱怨口腔味道異常、覺得火氣大、食不知味。慢慢的,當口水越來越少,吃白飯或乾燥的食物時,一定要配白開水才吃得下去,常會蛀牙、舌苔紅,甚至兩側唾液腺的腫痛。40%的乾燥症病人會有腺體外症狀,可以出現發燒、倦怠、關節肌肉疼痛、溶血性貧血、萎縮性胃炎、甲狀腺炎、血管炎、肺纖維化、腎小管發炎、神經病變、及淋巴瘤等,由此可見,乾燥症是一個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是全民健保重大傷病之一,臨床上病人也容易有長期焦慮或憂鬱的情況。蕭凱鴻表示,診斷乾燥症必須下列6項條件中,至少符合4項:(1)眼乾症狀 (2)口乾症狀 (3)淚液測試五分鐘後小於5mm (4)唾液腺閃爍造影檢查 (5)唾液腺組織切片 (6)自體免疫抗體出現SSA或SSB。乾燥症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習慣調整,減少用眼時間、少戴隱形眼鏡、多按摩眼部周圍、養成正確用眼習慣。避免熬夜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使用冷暖氣的室內記得放一盆水保持空氣濕度。飲食清淡,避免吃燥熱食物,嚼無糖口香糖,食用略帶酸性的水果或食物及檸檬水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同時注意口腔清潔,正確刷牙、使用牙線。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健保有給付增加口水及淚液分泌的藥物,需由免疫風濕科醫師事前提出申請。免疫調節劑可長期改善疾病本身在免疫系統方面的異常,但用藥的種類必須由醫師視疾病狀況而定。

醫訊/找出睡眠呼吸中斷的元凶

醫訊/找出睡眠呼吸中斷的元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出現反覆性的塌陷,因而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更費力,更嚴重的話會使氣道堵塞,因而窒息。此病多發生於中年男性,發病率為女性的2至8倍,平均20個成年人則有一個罹患。若置之不理,還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臟病,中風,車禍與工安意外傷害,憂鬱,夜間猝死等,後果之嚴重不容小覷!有鑑於此,基隆長庚醫院情人湖社服組為協助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及家屬,認識睡眠呼吸中止症,特舉辦『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友座談會』,邀請呼吸胸腔科的于鍾傑醫師與黃志宇醫師,主講呼吸中止症的介紹及治療,讓病友增進生活品質,現場並提供醫療諮詢,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友座談會時間:101年09月28日(五)下午14:30~16:00地點:基隆長庚醫院情人湖院區五樓會議室洽詢:(02)24329292轉2028社服組社工員黃齡萱

醫訊/親身對抗淋巴癌的見證者講座

醫訊/親身對抗淋巴癌的見證者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淋巴癌係指由淋巴組織所產生出的惡性腫癌,淋巴癌通常在末期之前較難被發現,容易被人誤會為輕微的疾病,如感冒等,因而錯過及早治療。 當前淋巴癌病人數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及早認清淋巴癌的發病預兆,對自己及家人是一大保健訊息。為了防治淋巴癌,亞東醫院特為辦理「淋巴癌介紹與治療新趨勢」講座,邀請腫瘤科暨血液科林世強醫師主講,並邀請「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葛秉誠理事長,分享抗癌經歷見證,以鼓勵病友更積極有效的面對治療,歡迎癌症病友及家屬、社會大眾共襄盛舉。名稱:淋巴癌介紹與治療新趨勢時間:101年9月28日(五)上午 10:00~11:30地點:板橋亞東醫院14樓第1教室(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洽詢: 02-7728-2176詹小姐

醫訊/漫談泌尿道結石講座

醫訊/漫談泌尿道結石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是泌尿道結石好發地區,尤其夏天發作的機率高過冬天,泌尿道結石指的是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的結石。有鑑於此,基隆長庚醫院特別舉辦「結石病友座談會」,會中邀請泌尿科林承家醫師主講「漫談泌尿道結石」,針對中老年民眾進行衛教,現場將提供茶點,歡迎並有及家屬,以及民眾熱烈參加,請於9月28日前事先報名。名稱:結石病友座談會-漫談泌尿道結石時間:101年10月03日(三)下午1:30~4:00地點: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五樓第三會議室洽詢: 02-24313131轉2045~2047社服課呂小姐

醫訊/犀利結石最終回:健康難?不難?

醫訊/犀利結石最終回:健康難?不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尿路結石疾病往往令患者疼痛難耐,飽受病痛折磨,因此最好還是及早預防及治療,所以認識尿路結石是非常重要的。有鑑於此,新北三峽恩主公醫院泌尿科特為辦理尿路結石健康講座-「犀利結石最終回:健康難?不難?」,邀請泌尿科陳建志醫師主講「尿路結石的成因」;泌尿科陳健華醫師主講「尿路結石的治療」;泌尿科柯智群醫師主講「尿路結石的預防」;泌尿科主任王炯珵醫師進行Q&A問答,名額五十位,需及早報名,歡迎民眾來參加。名稱:尿路結石健康講座-犀利結石最終回:健康難?不難? 時間:101年9月29日(六)下午13:00~14:25地點:新北市三峽區恩主公醫院洽詢:02-2672-3456轉6229 王瑀璇治療師;轉1051 何佳怡管理師

醫訊/如何照護兒童呼吸道感染講座

醫訊/如何照護兒童呼吸道感染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呼吸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感染症,主要區分為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之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鼻咽炎、急性咽炎等,最嚴重時會影響到呼吸道的正常呼吸功能,而有生命危險,需要動用緊急切開引流,並作氣管切開術。因此,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特為辦理團體衛教講座「小兒呼吸道感染之照護」,邀請簡佳玉護理師主講,如何防治與照護小兒呼吸道感染,不需要預先報名,歡迎民眾來參加。名稱:團體衛教講座-小兒呼吸道感染之照護時間:101年9月28日(五)下午11:00~11:40地點:新北市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產兒科會議室(汐止區建成路59巷2號)洽詢:02-2648-2121

點藥方式不正確 小心角膜刮傷!

點藥方式不正確 小心角膜刮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點藥方式錯 小心造成角膜刮傷!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指出,眼科門診常因治療需要而請患者回去依醫師囑咐的時間點眼藥水,但是常碰到患者回診,特別是老人家,因點藥水方式不正確,導致角膜受傷!廖昶斌指出,有些眼睛疾病如白內障多以老年患者居多,都是要請家人從旁幫忙。進一步了解這些患者大多是家人忙於工作或是沒有與子女同住,因此自己點眼藥。其實不只是老人家,一般人如果沒有旁人幫忙點藥水,在沒有找到正確點眼藥的要領時,要準確地百發百中是有一定的困難度。你有自行點眼藥的經驗嗎?廖昶斌說,門診遇到不少患者點眼藥的方式都不正確,請他們試範自己點藥的動作,結果大多是錯誤的,例如很多患者習慣用單手點眼藥、點眼藥時藥水瓶緊貼眼球、怕沒點到一直多點幾下、或是只將藥水點到睫毛上,因為這些錯誤方式沒有讓藥水發揮效果。除了浪費藥水之外,可能造成眼藥水污染、角膜刮傷、破皮的情況發生。三步驟點眼藥,讓你自己靠得住!廖昶斌提出,三步驟點眼藥其實很簡單,第一步:頭向後仰,眼睛往上看;第二步:以沒拿眼藥水的那隻手食指及中指一起拉下眼皮;第三步:再將拿藥水瓶的手靠在拉下眼皮的手背上點眼藥。   廖昶斌提醒,不正確的點藥方式,除了無法即時達到治療的效果,還可能因眼藥水污染或靠太近導致角膜刮傷或破皮,原來的眼疾沒好,又出現另一種眼疾。此外,在點眼藥前,記得先將雙手洗淨避免感染,如此就可讓眼藥水發揮治療效果。不再延誤病情多受眼疾之苦。(照片來源:書田診所眼科部提供)

醫訊/腸保安康—腸癌照護講座

醫訊/腸保安康—腸癌照護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分為小腸和大腸,大部份的腸癌發生在大腸,大腸癌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可能增長罹患的機率,所以少吃肉,多吃有機蔬果,罹患機率會比較低點。為了向大腸癌宣戰,台北馬偕醫院與與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將主辦腸癌病友會,當天會邀請新竹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邱世哲醫師主講「腸保安康—腸癌病友的生活照護」,此外,謝金貞老師也將教導示範養生樂活操,以達肢體舒展放鬆減壓之效,名額五十位,即日起受理報名,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名稱:腸保安康—腸癌病友的生活照護與樂活養生操時間:101年9月29日(六)上午09:00~12:00地點:台北馬偕醫院福音樓9樓第二講堂洽詢:02-2543-3535轉3475 顏社工

走自己的路 心中的家也能如月圓

走自己的路 心中的家也能如月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將臨,按照華人社會的習俗,中秋和過年一樣,也是個家族團圓的日子,然而有一些前來精神科門診就診的患者卻沒有這樣的福氣。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醫療部精神科蔡昇諭醫師表示,有個因為在成長過程中交友不慎而賠上金錢和精神的女性患者,無法獲得母親的諒解,近年來總被家人排拒在家門外,只能一個人孤單地過節。蔡昇諭醫師說,這個患者表示,她努力試著挽回,曾委託社區的警衛送花和禮物給母親,今年中秋節她也會繼續嘗試。我稱讚她的恆心和堅持,也建議她先學習一個人獨立生活,好好保護自己,別因旁人對她示好,就一股腦兒掉進感情的漩渦當中無法自拔,弄到身心殘破不堪。她換了一個比較單純且安全的工作,薪水雖然差了些,但至少可以養活自己。因為沒有太多的零用錢,所以下班就待在家裡好好感受自己的孤獨、聽聽音樂,雖然會時常想到家人而以淚洗面,但她的理智告訴自己許多事情需要時間,特別是人的問題。經過幾次的看診,她漸漸有了改變,比較能在診間放鬆,談自己難過的感覺時,即使哭泣也不太會表現得不好意思。人的成長意味著可以面對自己的負向情感,例如巨大的失落和孤單,都可以轉化為人生路上繼續前進的養分和動力,未必是一種阻礙。說起來容易,但真正於診間和患者一起經驗到的,是百轉千迴的心理歷程。有時患者也會消失一段時間,再出現又是另一番面貌,正如同這名患者雖然無法回家,但她兀自成長的力量得以展開,生命慢慢有新的可能和發展。不管她的家人是否能再接納她,即使中秋有家難歸,但如果能重拾心中對自己的憐惜,走一段自己的路,心中的家便能再度成圓。

超級愛健康/孕婦補品補過頭 小心影響胎兒?

超級愛健康/孕婦補品補過頭 小心影響胎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懷孕的喜悅總是能感染家中的其他人,因此懷孕期間的健康,不管是老公或家中長輩都盯得很緊!但書上說的、長輩說的、網路說的,每個人說得都不一樣,懷孕的時候想讓寶寶好,不用不安心、用了又怕有危險。到底甚麼該吃甚麼不該吃?哪些吃了反而對媽媽和寶寶不好呢?到底孕婦該不該自己補?營養師李婉萍說:基本上孕婦不用太刻意去補,其實正常、營養的飲食更重要!而孕婦最常見的問題是頭三個月的貧血,可以從豬肝、牛肉來補充鐵質!中醫師羅珮琳也表示,很多人會認為懷孕時該吃四物湯、十全大補湯,這是大錯特錯,因為這些都是幫助活血的,嚴重將會導致出血!那麼懷孕時除了醫師開的處方綜合維他命,還可吃其他的嗎?婦產科醫師陳菁徽指出,以下是多數人會選擇的維生素,須注意食用的分量,如:葉酸,建議每日0.4毫克,不要超過1毫克,雖然缺乏葉酸嚴重會造成胎兒神經管缺損,但過量的葉酸會造成身體無法反應維他命B12,而長期缺乏B12會造成神經的傷害。而維他命A,在日常飲食中的量已足夠,過量的維他命A,會增加胎兒畸型的機率。鐵,懷孕前三個月補充鐵對一般孕婦沒有用處,會使孕吐更加嚴重,建議懷孕三個月後每日攝取30毫克的元素鐵。而魚油的話,一天一塊魚中的DHA和EPA能幫助胎兒腦部發育,懷孕初期補充即可,懷孕36週後停止補充,魚油中EPA成份高,會降低凝血功能,易造成生產時大出血!根據體質不同,有不同的補法,大部分孕婦會上火,只要吃些優質蛋白質就好了;有手腳冰冷現象的孕婦,可以吃些杜仲、榴槤!而懷孕中期寶寶會吸收媽媽的營養,所以媽媽在增加熱量的同時,可以在食物裡增加五穀雜糧來補充維他命B群!而有孕吐現象又當心營養流失的媽媽們,可以喝含有熱量的流質食物來補充營養,所以柳橙汁、甘蔗汁會比澱粉、蛋白質容易吸收,讓血糖快速上升;另外酪梨含有油脂,也能補充比較多的營養。如擔心胎兒體重不足,媽媽可以在基本的均衡飲食外多補充蛋白質。羅醫師也補充,有孕吐現象可以含生薑片、或用生薑沖茶來緩減。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46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