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 遠離腎臟疾病

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 遠離腎臟疾病

文/阮綜合醫院初期腎臟病衛教師陳慧欣在衛教室最常聽到病人問我:「我又沒有覺得不舒服,怎麼說我腎臟生病了?」腎臟生病和肝臟生病很像,靜悄悄的,當真的出現嚴重不適症狀時,通常已經是慢性腎臟病後期。所以,要了解我們的腎臟,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腎」。清除廢物,吃的食物經分解代謝及肌肉活動後的產物變成血液中廢物,從腎臟形成尿液排出。調整水份、體液、血壓,腎臟工作像 7-11是24小時全年無休的,將多餘的水分過濾形成尿液排出,而當體內水分不足時,腎臟會回收水份穩定血壓。使電解質及酸鹼度平衡維持體內鈉、鉀、鈣、磷、鎂及酸鹼度正常。分泌及製造荷爾蒙腎素來控制血壓,紅血球生成素協助製造紅血球。當腎臟因某些因素,造成持續三個月以上結構上或功能上的破壞;或不論任何原因,使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ml/min,稱為「慢性腎臟病」。透過血液篩檢以血中肌酸酐使用公式(MDRD)轉換成腎絲球過濾率就可以得知腎功能的狀況,並將慢性腎臟病分五期,如下:在「阮的初期腎臟病患管理衛教計畫」管理的範疇包括了:腎絲球過濾率 ≧45毫升/分鐘,合併有蛋白尿之病患(腎臟病分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前段),我們提供了各項包含初期腎臟病病患生活起居、用藥、飲食需注意之事項諮詢以及腎臟病篩檢服務。隨著年齡的增長,腎功能的衰退是無法避免的,除了年齡的因素,腎臟本身的疾病以及其他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痛風、藥品毒性、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腎臟病。此外,加速腎臟病惡化的危險因子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抽菸、少活動、使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高蛋白飲食、肥胖、長期使用止痛劑等。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正不斷的在傷害我們的腎臟呢!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 遠離腎臟疾病生活上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三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三少:少鹽、少油、少糖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 一沒有:沒有鮪魚肚護腎33制:高危險群每三個月應做驗尿、驗血、量血壓均衡飲食,不要補補補適量蛋白質攝取,不要大魚大肉維持理想體重、養成運動習慣原發疾病的治療與控制預防感染醫療團隊及全家人的支持維持積極的人生觀初期慢性腎臟病不用怕,只要有正確的觀念、良好的生活型態、健康的飲食習慣等,並聽從醫師的治療建議循序治療,用正向樂觀的態度面對,您的腎臟,阮來守護。阮的愛腎專線:3351121轉1417校閱/腎臟內科劉怡俊主任;文章來源:阮綜合醫院院訊

懷孕補品多 你真的補對了嗎?

懷孕補品多 你真的補對了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懷孕的喜悅總是能感染家中的其他人,因此懷孕期間的健康,不管是老公或家中長輩都盯得很緊!但書上說的、長輩說的、網路說的,每個人說得都不一樣,懷孕的時候想讓寶寶好,不用不安心、用了又怕有危險。到底甚麼該吃甚麼不該吃?哪些吃了反而對媽媽和寶寶不好呢?到底孕婦該不該自己補?營養師李婉萍說:基本上孕婦不用太刻意去補,其實正常、營養的飲食更重要!而孕婦最常見的問題是頭三個月的貧血,可以從豬肝、牛肉來補充鐵質!中醫師羅珮琳也表示,很多人會認為懷孕時該吃四物湯、十全大補湯,這是大錯特錯,因為這些都是幫助活血的,嚴重將會導致出血!那麼懷孕時除了醫師開的處方綜合維他命,還可吃其他的嗎?婦產科醫師陳菁徽指出,以下是多數人會選擇的維生素,須注意食用的分量,如:葉酸,建議每日0.4毫克,不要超過1毫克,雖然缺乏葉酸嚴重會造成胎兒神經管缺損,但過量的葉酸會造成身體無法反應維他命B12,而長期缺乏B12會造成神經的傷害。而維他命A,在日常飲食中的量已足夠,過量的維他命A,會增加胎兒畸型的機率。鐵,懷孕前三個月補充鐵對一般孕婦沒有用處,會使孕吐更加嚴重,建議懷孕三個月後每日攝取30毫克的元素鐵。而魚油的話,一天一塊魚中的DHA和EPA能幫助胎兒腦部發育,懷孕初期補充即可,懷孕36週後停止補充,魚油中EPA成份高,會降低凝血功能,易造成生產時大出血!根據體質不同,有不同的補法,大部分孕婦會上火,只要吃些優質蛋白質就好了;有手腳冰冷現象的孕婦,可以吃些杜仲、榴槤!而懷孕中期寶寶會吸收媽媽的營養,所以媽媽在增加熱量的同時,可以在食物裡增加五穀雜糧來補充維他命B群!而有孕吐現象又當心營養流失的媽媽們,可以喝含有熱量的流質食物來補充營養,所以柳橙汁、甘蔗汁會比澱粉、蛋白質容易吸收,讓血糖快速上升;另外酪梨含有油脂,也能補充比較多的營養。如擔心胎兒體重不足,媽媽可以在基本的均衡飲食外多補充蛋白質。羅醫師也補充,有孕吐現象可以含生薑片、或用生薑沖茶來緩減。

壞「薪」情!九成上班族欲跳槽出走

壞「薪」情!九成上班族欲跳槽出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根據主計處日前公布的資料顯示,不但失業率微幅上升,就連物價也居高不下,對上班族而言,在薪水不調漲的情況下,日子過得越來越辛苦。而人力資源網站25日發表一份針對上班族「薪水滿意度以及凍薪轉職」進行調查發現,有86.7%的上班族不滿意目前的待遇、81.7%的上班族薪水是不夠用的;若企業不調薪,有82.4%上班族考慮「跳槽」,甚至有五成考慮從事海外工作。經濟不景氣,企業要員工共體時艱,但如果連上班族都自身難保該怎麼辦?調查發現,35.2%的上班族對於不加薪水的忍受極限是六個月到一年;進一步詢問上班族,認為未來薪資不調漲的情況是否會持續,89.9%的上班族認為薪水不調漲的情況會持續,但62.2%的人認為三年內薪水有解凍的可能。如果企業遲遲不調整薪水,有82.4%的上班族會考慮跳槽,而跳槽後薪資應調整五千以上到六千元為最多人所選。但實際上而言,台灣上班族多屬於保守的心態,不敢直接和老闆談要加薪,統計有76.6%的上班族不曾跟老闆主動要求加薪水;如果薪水不漲的情況持續,53.8%上班族有會考慮到海外工作,人才外流的情形堪慮。「薪水滿意度以及凍薪轉職」調查報告,是由yes123求職網於今年9月14日到9月19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會員有效問卷共1139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9%。

熟男也愛面子!防堵自由基能抗老化

熟男也愛面子!防堵自由基能抗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愛美不再是女性的專利,越來越多熟男也開始尋求各種方法「顧面子」!不過男性朋友通常對保養不太內行,經常曬太陽卻不做好防曬,如果因此觸發體內「自由基」快速增生,再加上作息不固定、生活壓力大,輕則皮膚產生細紋、黑斑,嚴重恐怕會罹患癌症、血管栓塞等可怕疾病。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指出,老化是人生不可逆的歷程,而最早開始出現老化的器官就是皮膚。臨床上常見民眾詢問為何皮膚上開始出現小細紋、黑斑或肝斑,往往會讓人以為是肝有問題,但實際上這都是源於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另一個顯而易見的是細紋,尤其常見於三、四十歲以上男性管理階層,主要是因為他們常打高爾夫球,直接曝露在陽光下的時間愈久,體內產生的自由基將加速皮膚老化。陳皇光醫師進一步解釋,體內自由基的增生就是造成老化最大的原因。簡單來說,自由基是一種活潑、不穩定的分子,當它和其他分子接觸時,會搶奪其他分子的電子,引起細胞膜或細胞核中遺傳物質的破壞。在自由基不斷尋找與破壞其他細胞的過程中引起連鎖反應,當身體沒有足夠能力修復,破壞就無止盡進行下去,就可能導致癌症、破壞血管則引起栓塞、破壞皮膚就產生細紋和黑斑。因此,重視自由基帶來的老化問題並加以預防,要比只作外部的醫美來得重要。陳皇光醫師指出,最容易產生自由基的因素就是過量曝露在陽光下,其中的紫外線會直接影響皮膚和眼睛。因此,日常生活中防止紫外線的三大基本步驟就是「不要曬、儘量遮並塗抹防曬保養品」,建議民眾出門最好記得穿上長袖衣服、戴上太陽眼鏡及使用遮陽傘。如果真的想曬太陽,一天當中請把握兩個時段:上午九點以前、下午三點過後,其他時間盡量避免外出,這是保護皮膚預防老化的最佳原則。陳皇光醫師說,一些基本的預防可以從日常生活中作到,例如多補充抗氧化營養素、戒除吸菸、以及少吃油炸食物。此外,醫師建議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C、E的食物,如紅黃綠色蔬菜、水果或低溫植物油等,多吃菠菜可以補充輔酶Q10,其他如穀胱甘肽、硫辛酸等,則可以從一些營養保健食品中獲得,而這些都有助於我們把自由基穩定下來。陳皇光醫師強調,抗老並非一蹴可幾,表面功夫只能救急,「內外兼修」才能有效減緩老化的速度。

牛肉產品標示稽查破萬次 合格率高達99%

牛肉產品標示稽查破萬次 合格率高達99%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生署指出,「強制標示加強稽查計畫」全面動員各地方衛生局,針對包裝食品、散裝食品與直接供飲食場所,進行牛肉原料原產地標示稽查與輔導,截至26日上午,累計共稽查12302家次,合格12224家次,合格率達99%。其中,包裝食品稽查1300家次均符合規定;而對於未正確標示牛肉原料原產地或無相關證明文件者共78家,衛生局均要求業者限期改正,以提供民眾正確資訊。衛生署表示,為落實含牛或牛可食部位食品強制標示牛肉原料原產地,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持續至速食業、餐廳、夜市、超市、傳統市場、便利商店、攤販、大賣場、南北貨販店、食品工廠等場所,針對販售牛肉產品各產業類別,積極稽查及輔導相關業者有無依規定標示。未來如被查獲包裝、散裝食品及直接供飲食場所未依規定標示者,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7條處新台幣3至15萬元罰鍰,再次呼籲尚未依規定標示牛肉原產地之業者儘速標示,以免受罰。

防治結核病有撇步 自我七分篩檢法

防治結核病有撇步 自我七分篩檢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人聽到結核病,都感到心慌慌!若罹患結核病勿慌張,只要遵照醫師的囑咐,持續接受 6 至9個月正確有效的藥物治療,就能痊癒。其實「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結核病防治的首要關鍵。由於結核病大多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要如何知道有沒有罹患結核病?胸部X光檢查及結核病自我檢測七分篩檢法即是篩檢結核病的最佳利器。 依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縣市低收入戶人口分佈狀況與結核病發生率的高低呈顯著相關,為避免因個人經濟因素延誤就醫,衛生局希望以更積極之防治策略,將經濟弱勢族群列為胸部X光優先主動篩檢對象,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阻斷社區傳染鏈。 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除每年定期作胸部X光檢查外,平時可進行快速簡便的自我檢測,利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結核病自我檢測七分篩檢法」,篩檢方法如下︰咳嗽兩週(2分),有痰(2分),胸痛(1分),沒有食慾(1分),體重減輕(1分),如果上述症狀達5分以上,建議儘快至醫療院所就醫檢查並驗痰,以確認是否感染結核病。

你打了沒?流感疫苗10月開始施打

你打了沒?流感疫苗10月開始施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是流感的高峰期,為了家中抵抗力較差的幼兒及長者著想,101年度流感疫苗暨肺炎鏈球菌疫苗,成大醫院將於10月1日起在門診大樓1樓設置疫苗注射站專區為民眾服務,請家中幼兒及長者把握機會前來成醫接受預防接種。本年度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以65歲以上長者、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之幼兒、國小1-6年級學童、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病友、醫事及衛生、禽畜及動物等單位防疫相關人員為主;而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施打對象則以設籍台南市滿65歲以上的長者及非本市市民滿75歲以上長者為主。成大醫院門診部劉清泉主任呼籲,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還是施打疫苗,健康成年人可達七、八成保護力,幼童和長者等高危險群更應接種,以防流感引起的併發症,如肺炎及其他繼發性併發症。

並非「卡到陰」 而是精神官能症!

並非「卡到陰」 而是精神官能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南市衛生局日前接獲家屬求助,表示自己的兒子,日前無預警被裁員,之後一直找不到工作,繼而出現頭暈、腹瀉、失眠、手腳無力或發麻等情形,一直找不出原因。衛生局建議家屬儘早求助精神科醫師,經醫師診斷為「精神官能症」,所幸兒子經由治療後,症狀慢慢獲得改善。所謂「精神官能症」又被稱為「自律神經失調」,屬於輕微的精神科疾病,是情感上的適應不良、心理社會適應障礙的臨床表現,造成身體上非常痛苦的症狀。「精神官能症」的類型,包含: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社交焦慮症、特定對象畏懼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其中最常見為恐慌症、焦慮症、憂鬱症、強迫症。近期由於景氣的低迷,人們生活壓力大,連帶心理的健康也受到威脅。根據統計發現國人有精神官能症現象者,高達百分之二十五。人們時常擔心自己何時被迫休無薪假或無預警被公司裁員,工作壓力大,每天處在繁忙及緊張的生活中,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悸、頭暈、噁心、想吐、腹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憂鬱、恐慌症、手腳無力或發麻等症狀,看遍醫院各科,卻找不出病因,因此在學業、工作、家庭、人際關係上皆受影響,甚至懷疑自己是得了怪病,或認為是一種家族道德缺陷、卡到陰,而採取民間療法,如:求神問卜、收驚等等。最後到精神科求診後,才知道自己罹患「精神官能症」。「精神官能症」並不可怕,它非為重症的精神病,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患,除了藥物治療外,另需輔以心理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另外,可從飲食、作息、運動方面著手,多補充蔬菜、水果,加上適度運動和規律的生活作息,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與方式,就能避免相關精神官能症的產生。衛生局呼籲,若發現自己或身旁親朋好友出現如:憂鬱、焦慮、活動量減低和睡眠變差等情形,建議儘早尋求心理諮詢或精神科評估,早期治療讓疾病的預後變好。

認識年輕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

認識年輕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一般稱為急性淋巴性血癌,是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也是兒童癌症中治療成功率相當高的疾病。依照目前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小於18歲的急性淋巴性血癌長期存活率約8成。然而18歲以上的成人急性淋巴性血癌的五年存活率約3~4成。成大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鄭兆能表示,兒童與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的疾病本質就是有差異的。兒童淋巴性血癌的染色體突變常常是屬於對治療的反應比較好的;相反的,成人淋巴性血癌的染色體突變較多是屬於對治療的反應差的,最惡名昭彰的就是第9號與第22號染色體轉位的費城染色體。再者,化學治療療方的差異也導致成果的不同。兒科的急性淋巴性血癌化療處方劑量較強、療程較密集、治療期間也較久,只要可以忍受此段辛苦的化療,成果相當好。已經有不少國際上的研究證明,在年輕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使用兒科的療方治療比起使用內科的療方治療成果要好得多。鄭兆能說,或許內科與兒科血液腫瘤科醫師的特質不同也導致治療成果的不同。曾經有過研究,讓內科醫師使用兒科療方在內科病房治療,成果仍然比不上年齡相仿的一群人讓兒科醫師使用兒科療方在兒科病房治療。原因可能是兒科醫師除了有愛心外,對待小病人是屬於軍事教育的,星期二要打針,絕不能允許拖到星期三;相反的,內科醫師與病人就常常需要溝通住院時間,考慮東考慮西的。 鄭兆能也指出,以往內科急性淋巴性血癌存活率約3~4成,因此常需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以提升存活率,這些病人在兒科醫師手上使用兒癌療方治療後,或許只靠化學治療即可達到長期存活,可避免骨髓移植所可能產生的長期併發症,而導致生活品質不佳的情形。年輕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應該要歸屬於兒科血液腫瘤的範疇,期待這群年輕族群病人的治療成果更美好。(照片來源:成大小兒血液腫瘤科提供)

流感流行季將至 新北擴大公費施打對象

流感流行季將至 新北擴大公費施打對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入秋後,氣溫明顯下降許多,又到了流感發威的秋冬時節,今年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日起開打,但新北市政府擴大施打對象,將原來的65歲(36年次之前)以上長者、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6年級學童、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等施打對象中,把長者公費施打的年齡開放到60歲(41年次之前)以上,即可免費施打至疫苗用完為止。今年中秋節剛好是9月最後一天且為週日,在享受月圓人團圓的溫馨佳節時,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今年的公費流感疫苗在過完中秋佳節的翌日開打,且為擴大保護市民健康,凡設籍新北市60(41年次之前)至64歲的民眾也納入公費接種對象。衛生局表示,流感併發症主要侵襲對象為60歲以上長者及年齡較低幼兒,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也可以避免病毒傳播,間接保護週遭的親朋好友,但疫苗施打後1到2個禮拜才會達到最佳的抵抗力,請務必提早接種,以在流感流行季前得到保護力。除了國小1至6年級學童,衛生局會安排合約醫療院所陸續前往各校園集中施打以外,其他符合公費對象的民眾,請攜帶健保卡、兒童健康手冊或身份證明文件到各區衛生所、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收費部份,符合公費的民眾到各區衛生所施打,全部免費。至合約醫療院所,65歲以上老人、罕見疾病患者只需負擔掛號費,另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童、重大傷病及60-64歲民眾,除了掛號費,依醫療院所規定加收診察費,建議民眾事先電話洽詢。(照片取自/新北市衛生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