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甜蜜的負荷~如何照顧新生命及餵母乳

醫訊/甜蜜的負荷~如何照顧新生命及餵母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誕生的小寶寶該如何照顧他(她)?該怎麼做才能順利哺餵母乳?這是許多新手媽咪都會困擾的新問題。因此,成大醫院特規劃「親子教室」課程,邀請兒科林永傑醫師主講「甜蜜的負荷-如何照顧新生命?」;吳秀雲護理師主講「今天餵母乳了沒」,請預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親子教室課程時間:101年12月8日(六)下午14:30~16:20地點:成大醫院(台南車站後站附近)門診大樓3樓第1會議室洽詢:06-2353535轉2335或2333

高出98倍罹肝癌風險 B肝民眾須有自覺!

高出98倍罹肝癌風險 B肝民眾須有自覺!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有近30萬人為B肝帶原者,而B肝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率,比起非帶原者高出近30~98倍。然而,許多B肝帶原者,因無定期做追蹤檢查,發現罹患肝癌時,腫瘤大小往往已有3~5公分大。對此,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委員簡榮南醫師呼籲,B肝帶原者至少每3至6個月檢查一次,以防止肝癌上身。據統計,台灣每年肝癌發生人數約為1萬人,其中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率又遠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是非帶原者的30~98倍以上;如此高度的關聯性,更加突顯肝癌防治的迫切及重要。另外,根據衛生署調查,肝癌發生原因中高達62%民眾認為與酒喝太多有關,另有48%認為是因太晚睡/生活作息不正常引起,只有30%認為和感染B型肝炎有關;而B型肝炎者帶原中竟高達74%認為「身體沒有什麼症狀」,應該不需要去看醫生,這是造成台灣肝癌患者居高不下的原因!對此,簡榮南指出,B肝帶原者,未意識到罹患肝癌風險會隨著B肝病毒量愈高而增加,且感染B肝並不會出現任何明顯症狀,再加上現代人生活較忙碌、緊張,使得B肝帶原者很容易忽略定期追蹤檢查,無法及時了解肝臟的狀態及B肝病毒量的多寡,進而錯過肝炎治療黃金期,而導致長期發炎及肝纖維化、肝硬化,甚或肝癌,是絕大多數B肝帶原者步入肝癌的主要原因。所以簡榮南提醒,標準B肝定期追蹤的檢查項目必須包含肝功能指數、腹部超音波及胎兒蛋白,甚至必要時加驗B肝病毒量,至少每3至6個月檢查一次,醫師才能根據各項結果,確實診斷帶原者肝臟的健康狀態,給予適當的治療,才能避免肝癌上身!(圖片來源:由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提供)

良好的睡眠 有助於提高兒童的詞彙量

良好的睡眠 有助於提高兒童的詞彙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大家都知道睡眠的重要,根據一項英國新研究指出,有良好睡眠的孩子可能會學到更多的詞彙,與沒有足夠睡眠的孩子相比,他們更容易學習和記住新詞彙。研究發現,能夠使孩子獲得更多詞彙的機制與成年人學習機制是一樣的。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研究人員說,這是真正令人興奮的結果,為我們理解語言的發展打開了一個新的層面。研究人員發現,12小時後,大腦內的新詞彙開始會被其他的舊詞彙同化。但這個過程僅發生在孩子睡覺期間。因此,睡眠提供了幫助大腦鞏固新知識,從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的環境。約克大學心理系的麗莎博士也說,經過訓練後的12個小時裡,孩子們回憶和識別新詞彙的能力提高,但這也僅發生在睡眠時。關鍵的影響是一周後,新學習的詞彙將被長期保留在記憶中。研究人員說,睡眠時感到不安或睡覺時打呼的孩子在學習和行為上更有可能出問題。之前也有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可以幫助學習複雜的技能。學習新資訊是孩子們所需要的首要任務,而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他們記得更多更好,並鞏固所學的新知識;這兩部分都是學習的關鍵。(照片翻攝自/Medical Daily)

苗栗5家無菸醫院 獲健康局肯定!

苗栗5家無菸醫院 獲健康局肯定!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苗栗縣推動無菸環境健康城市,積極輔導轄區醫院推動「醫院戒菸服務社區整合計畫」,其中5家醫院,大千、為恭及署立苗栗醫院和慈祐醫院、李綜合醫院,分別榮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無菸醫院認證金獎、銀獎、潛力獎,績效卓著!苗栗縣衛生局局長羅財樟表示,無菸醫院並不只是全面禁菸,還包含了承諾、溝通、教育訓練、吸菸辨識,與戒菸支持、環境、健康職場、健康促進、遵行監測和政策落實,積極營造一個友善且全面性的戒菸環境,並主動發覺吸菸者,幫助他成功戒菸。根據100年成人吸菸行為調查,若只靠個人意志力戒菸,成功率通常低於5%,但透過專業人員協助,可提高戒菸成功率2位以上,因此醫療院所與醫療人員在菸害防制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自100年起,大千、為恭及慈祐等三家醫院,協助推動「醫院戒菸服務社區整合計畫」,提供了戒菸諮詢服務給民眾,每位前往看診的吸菸病患,都給予口頭上的勸戒,還結合了附近的社區、民間團體辦理一系列戒菸相關的課程講座,為苗栗縣在推動戒菸服務業務上,有著很大的助力。衛生署自3月1日開始實施二代戒菸的試辦計畫,民眾除了可享有最高只須負擔200元的戒菸藥費外,不論是門診、住院或急診的病患,都可參與門診戒菸的服務,更期待透過5家無菸醫院的推動,並積極提供戒菸服務,幫助更多的吸菸者成功戒菸,營造無菸害的環境。

血清型19A升溫 幼兒感染歷年最高

血清型19A升溫 幼兒感染歷年最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血清型19A的感染情況日趨嚴重,今年累積總感染人數為639例,其中143例為5歲以下幼童(22.4%),225例為65歲以上老人(35.2%);由此可見,在5歲以下嬰幼兒的感染率已高達60%,創歷年最高。專家表示,導致此狀況的可能原因是:舊型疫苗沒有涵蓋此血清型別且有涵蓋血清型19A的疫苗接種率未過半,無法產生有效的群體保護。台大醫院名譽教授李慶雲進一步呼籲:血清型19A感染率節節上升,5歲以下嬰幼兒、50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皆為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危險群,應立刻接種疫苗預防,以免於肺炎鏈球菌的感染威脅。他指出,血清型19A在5歲以下嬰幼童的感染比例,從2008年~2011年平均32.2%,到2012年46週的60%,以翻倍的速度增加。根據疾管局最新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第46週疫情週報,2012年截至11/17為止,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共造成71例死亡,李教授建議:家中有新生兒的家長須特別注意,在選擇接種疫苗時,需針對血清型19A特別防範,且一定要完整接種四劑,才能發揮有效保護,切勿因網路謠言而將小朋友的健康暴露於血清型19A的感染風險之下;曾接種過舊型疫苗的2~5歲幼童也需再補接種一劑有涵蓋血清型19A的疫苗才能有效預防肺炎鏈球菌的感染。

亞斯伯格症更名 孩童就醫權益不變

亞斯伯格症更名 孩童就醫權益不變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在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中,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更名為「自閉症類群疾患」。此類疾患在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的名稱,原為「廣泛性發展障礙」,包含自閉症、亞斯伯格症,以及其他亞型等。而精神科醫師向家長保證,診斷名稱改變,不會影響孩童就醫權益,國內精神醫療、學校輔導、特殊教育等各層面,都會持續提供服務,希望家長們放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表示,自閉症類群疾患的孩童,因腦部發展因素,導致社交互動缺損、溝通缺損、和侷限重複行為及興趣。其核心缺陷從小就存在,但行為表現會因症狀嚴重程度、認知能力、年齡發展等不同,而呈現極大變異。社交互動缺隕的層面,可能是完全不理會他人,或是不合宜的社交行為、對別人的社會情緒反應分辨能力不足、缺乏對他人情緒作反應、缺乏依據社交內容調整行為的能力等。溝通缺損的層面,可能是完全無語言能力,或是奇異聲調、不合宜的言語表達、缺乏會話交談的交互性等。侷限重複行為及興趣的層面,可能是重複不變的動作、日常生活僵化的常規、特定的興趣,或是排斥改變等。其實家長不用擔心,診斷名稱的改變,並不會影響孩童就醫權益。因為國內精神醫療、學校輔導和特殊教育等,都會持續提供服務,協助自閉症類群疾患孩童。

公費流感疫苗將用罄 南投縣籲速施打

公費流感疫苗將用罄 南投縣籲速施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變冷,感冒人數又增加。南投縣公費流感疫苗成人劑型(使用於3歲以上),截至12月4日成人劑型僅剩約611劑,疫苗使用率超過99%,預計將於12月底用罄。另幼兒劑型疫苗(使用於3歲以下幼童)目前剩餘322劑,疫苗使用率約93%,因此,衛生局呼籲目前疫苗即將用罄,請尚未施打符合條件者,儘速前往合約院所施打,以免向隅。 今年度公費疫苗採購量剛好足夠計畫對象使用,疫苗打至用罄為止。因近日天氣逐漸轉低,南投縣衛生局再次呼籲本縣符合接種對象的縣民及幼童家長,儘早接種並請家長攜帶家中幼兒前往各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3歲以下幼兒更是流感併發症之高危險族群,歷年來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增加,於年底至農曆春節前後達最高峰,惟由於初次接種幼兒需於1個月後始能接種2劑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家長應儘早攜帶幼兒前往接種,以免疫苗用罄無法完成2劑接種,為達保護效果特別提醒家長讓幼兒即早接種獲得保護力。

冬季長者抵抗力下降 應接種肺炎疫苗

冬季長者抵抗力下降 應接種肺炎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長者冬季時常面臨「免疫力低」「抵抗力低」雙重挑戰!伊甸基金會前董事長王剴鏘醫師更分享,在過去身心障礙者的照護經驗上,發現有許多長輩在冬季常因感冒引發肺炎住院,其中也不乏有許多因此插管住進加護病房的例子。李慶雲基金會率先捐贈新型疫苗倡導接種!並與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特別於今年世界肺炎日齊推動「為愛伸出手 全家動員抗肺炎」衛教活動。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解釋,許多長輩存有錯誤觀念,認為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給嬰幼兒施打的,但是事實上,老年人因為免疫力較差,本身容易受到細菌或病毒的感染,尤其現在的家庭結構中,許多長輩都和兒孫同住,無論是小朋友或是長輩受到肺炎鏈球菌的侵襲,都很容易在互動的過程中,互相傳染,導致免疫力較差的一方被感染進而發病。姚醫師進一步分享:有位新手奶奶來看診,說要打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原因是家中有剛出生的小嬰兒,打了疫苗奶奶才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和剛出生的小孫子玩;姚醫師說:這樣的觀念是很正確的,因為唯有家中每個成員都做好防疫的措施,才能真正降低疾病相互感染的機率。因此,也建議院內50歲以上長者的家屬,於秋冬時節除接種流感疫苗之外,都可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避免之後因為感染肺炎重症,也可以預防院內長輩發生群聚感染。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也特別捐贈逾100劑新型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給予伊甸基金會,希望可以幫助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宜蘭教養院以及愛德養護中心院中50歲以上身障長者,健康渡過流感及肺炎的感染高峰期,並呼籲新生兒與5歲以下幼兒和50歲以上成人應即早施打「預防效果」及「保護時效」較高的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肺炎威脅的風險!(照片提供/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英國研究:酒精危害更甚海洛英!

英國研究:酒精危害更甚海洛英!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澆愁、助興、解悶等的重要腳色,但是,如飲酒過度,其帶來的傷害,竟可能會比吸食海洛因還來得高!根據英國研究,若將各類成癮物質對個人或他人,考慮在身體、心理、社會諸多方面的危害指標,計算加總各類危害指數後,酒精危害指數(72)竟高於列居第二的海洛因(55)!對此,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黃名琪主治醫師表示,因為酒精的成癮性不像海洛因或甲基安非他命那麼迅速,所以國人經常忽略它的成癮威力。他進一步解釋,若過去一年曾經一次喝酒酒量超過,五瓶啤酒(一瓶350c.c.),或750c.c.保力達B或三洋維士比,或600c.c.紅酒,或200c.c.白蘭地或威士忌,或150c.c.高梁酒,就已經是危險性飲酒(喝得過量或太兇)的飲酒型態,有較高的危險可能發展成酒癮。然而,英國研究裏頭,更顯示,酒精對他人的危害指數更高於對自己本身的危害。這或許可以說明在頻傳的社會傷害事件中,酒精經常扮演催化行角色。對此,黃名琪提醒,酒癮發生非一朝一夕,多在習慣性飲用過量酒精多年後逐漸發展而成。所以謹慎控制飲酒量,才可降低酒精成癮危險。

血清型19A病例增 疫苗非曾打過就好

血清型19A病例增 疫苗非曾打過就好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六週已檢出高達3成65歲以上成人血清型19A的發病案例!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表示:國人對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仍有許多錯誤觀念,以致雖有疫苗可以預防,但感染情況仍無法有效控制,姚建安醫師提醒,接種疫苗一定要聽從醫師建議,按照接種時程來施打或補打疫苗,並非以前接種過就可不必再接種。血清型19A今年首度進入65歲以上成人的感染血清型別排名,且高居第三位(9.5%),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指出:由最新疾管局公佈數據中可以發現,過去四年來,血清型19A主要是5歲以下嬰幼兒的感染型別,但今年在65歲以上成人的感染比例也逐漸升高,姚醫師建議:為有效防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感染,新生兒與5歲以下幼兒和50歲以上成人都需接種疫苗以形成有效的群體保護,這樣一來即可降低互相感染的機率。但即便有些長輩有施打疫苗預防疾病的概念,也常有錯誤的觀念需要糾正。姚建安醫師表示:有些比較注意健康的長輩每年都會定期施打流感疫苗,也認為肺炎鏈球菌疫苗也是要年年施打,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以舊型多醣體疫苗為例,就保護效果來說,此疫苗施打5年後的保護效果僅剩約一成2,若要接種第二劑疫苗來進行補強,由於此疫苗沒有免疫記憶力,所以無法有效提高抗體濃度,倘若每年施打,保護效果恐會每況愈下!姚建安醫師進一步表示,今年衛生署通過新型成人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可施打於50歲以上成人,此結合型疫苗能成功誘發免疫記憶,也可產生有效的抗體反應,且保護時間達5~10年,可帶來較長時間的保護。針對舊型多醣體成人肺炎鏈球菌疫苗保護時效短暫,過去曾施打過舊型老人肺炎疫苗者,體內抗體濃度可能已經不足,可和醫師討論安排時間補打一劑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需自費),用以補強免疫記憶力及強化體內抗體反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