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下班放鬆來一杯 當心熱量來找碴!

下班放鬆來一杯 當心熱量來找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做為忙碌的上班族女生,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壓力這麼大如果有時間,你會怎麼解放自己?根據人力銀行的統計,有68%的上班族都認為「旅遊」是最好的紓壓方式,不過實際上,上班族真正最常做的休閒活動,前三名卻是唱歌、看電視與吃美食,旅遊根本沒在排名內! 一天最健康的熱量應該是多少?家醫科醫師賴彥輝表示,跟每個人的體重有差,一般來說,男生每天總熱量的攝取一天最好不要超過2000大卡,女生不要超過1800大卡!如果超過的次數、頻率太多,或是熱量攝取的內容不均衡,就要注意一些健康問題。下班忙完回到家,就需要放鬆、沉澱一下,最好就像日劇、韓劇裡面那樣喝一點酒、再配點肉乾當下酒菜,最過癮了!對此,李婉萍營養師解釋,啤酒就是酒精和糖,水果啤酒的糖份更高,可能造成隱藏性的內臟脂肪肥胖,而且喝一罐就會過量,如果像電視劇那樣下班回家沒吃晚餐就先喝,對身體傷害更大.肉乾的鹽分高,又唰嘴,很容易過量,所以兩種結合,很容易熱量吃得比晚餐還多。如果是紅酒、白酒配起司,聽說還能減肥?李婉萍說,紅白酒的熱量也不少,一杯250毫克的紅酒差不多也等於一碗8分滿飯的熱量了!很多人喜歡吃起司配酒,其實起司熱量也很高,不過吃不多,所以相對好一點! 賴醫師也提醒,國家建議男性每日攝取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1個酒精當量相當90大卡 = 2茶匙油脂),所以大概等於1罐啤酒;150cc的水果啤酒、紅白酒;30cc的烈酒;喝酒前最好都吃點東西;魯味、鹹水雞比起司好,前三個又比肉乾好,最好可以多點一些蔬菜。很多人以為喝酒對睡眠有幫助,其實喝酒反而會干擾睡眠,有研究證實,酒精會影響下半夜的睡眠!同時要小心胃裡的食物造成胃食道逆流!其實與其注意偶爾的放縱,上班族更要注意的是上班時候喝的飲料,如珍珠奶茶,那才是真正的高熱量食物,如果真的放縱了,第二天就來點蔬食餐吧!

表揚清潔單位 縣市環境更進一步

表揚清潔單位 縣市環境更進一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環保署昨日下午於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辦理「101年度整潔度績優單位及綠網巡檢績優頒獎典禮」,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親自頒獎表揚及肯定201個得獎單位及人員在推動環境整潔的付出與努力,藉由表揚整潔度績優單位、協巡組織、志義工,以及關懷環境整潔的綠網部落客,做為標竿示範。 整潔度績優鄉鎮市區公所及村里,係由101年度整潔度評比成績績優各縣市單位脫穎而出;協巡組織及志義工則由各縣市環保局推薦轄內積極參與社區環境巡檢及清理之團體及個人,再由環保署進行複審,選拔出162個獲獎單位,其中鄉鎮市區公所52名、村里66名、協巡組織34名、志義工10名。101年整潔度評比全國列為特優級及優等級之村里計有6908個村里,達總數之88.6%,顯示臺灣整體環境衛生向前邁進。此外,消除髒亂我在行大賽,由環保署篩選於綠網發表巡檢及清理日誌等評比項目表現優異之部落客,選拔結果共有39個獲獎,其中優良個人部落格6名、優良團體部落格33名,他們在推動環境整潔維護具體成效都各有特色,且非常努力落實居家環境的整潔維護,巡檢清理個人組第一名帳號jeff的部落格總計發表5208篇清理、巡檢日誌,團體組第一名新竹國泰醫院總計發布2601篇。消除髒亂狗便組第一名新榮里協巡組織共清理445處;消除髒亂菸蒂組第一名桃園縣新榮里共清理3636件;淨山護環境第一名富林村總計發表285篇清理及巡檢日誌;單車愛地球第一名保安社區發展協會265篇清理及巡檢日誌。環保署期許藉由表揚活動,引導縣市、鄉鎮市區、村里、社區,乃至個人,共同營造永續優質環境,經由全民的參與,不僅讓環境更加整潔、美化,更推動縣市的附加經濟效益與就業機會,加速都市更新與建構永續生態城鄉。

國人冬天愛進補 醫師籲應視體質

國人冬天愛進補 醫師籲應視體質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當時節進入「冬至」,國人喜歡進補滋腎,依習俗大家習慣在此時進補。署立台中醫院中醫科醫師邱瓊慧就表示,天氣愈冷愈適合補腎,特別是補腎陽。但不是每個人都用同一種方法進補,千萬不要有「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錯誤想法。邱瓊慧指出,補身也要吃對食材,要怎麼補也是有學問的,像是在膳食中多加溫性、熱性的食品,可以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在冬季的膳食中可多加溫性、熱性的食材,像是小麥、豌豆、玉米等穀類,韭菜、大蒜、黃花菜等蔬菜,肉類則是羊肉、牛肉、鱔魚、鯉魚、鰱魚及蝦等海產。邱瓊慧更強調,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因此,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就顯得特別重要。藥補需依個人體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最好先請教專業人士,如中醫師,再根據個別體質選用相應的滋補食品及調養藥品。(圖片來源:署立台中醫院提供)

皮膚暗沉怎麼辦!如何擁有好肌質?

皮膚暗沉怎麼辦!如何擁有好肌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如何讓皮膚有光澤?」常常是美容討論區裡的熱門話題。想要擁有好肌質,得先瞭解其發生的原因。可分為局部性色素和廣泛性色素。前者就是俗稱的「斑」,又分為淺層斑和深層斑,陽光會加重斑的色素;後者是指整臉或全身的暗沉。對此,亞東醫院皮膚科蔡宗樺醫師在書中提到,要分辨是哪種原因造成,建議交由皮膚科醫師判斷。角質堆積過厚,是最常見但也最易改善,通常洗完臉後會比較白,因角質被洗掉及皮膚吸水,但不久後又恢復原形。只要使用果酸、A醇或溫和的產品定期去角質,約1週1~2次,就能獲得改善。他特別提醒,保濕和防曬是第一步,保濕可加強吸水,每天要保養,看起來就有光澤。如果還要淨白,可使用美白品,如左旋維他命C、麴酸、熊果素、洋甘菊萃取、鞣花酸、傳明酸。若想有更快的療效,則可試雷射、脈衝光、換膚、導入等科技,但要依自身的膚質選擇療程,才能達到效果。每人原因不同,適合別人的療程未必適合你。另外,營養師林佳靜進一步補充,暗沉有5大原因:原因1為:紫外線照射,其分為UVA及UVB,其中會變黑的是UVB;而UVA會破壞肌膚,因此要做好防曬,阻隔UVA;原因2為:角質代謝不良:角質代謝不良,可以試試適當去角質以改進;原因3為:黑色素沉澱,造成的原因有沒防曬、熬夜、營養不均、生活習慣不佳、保養錯誤等。要對治它就要維持良好新陳代謝;原因4為:荷爾蒙失調;原因5為:清潔不當,因卸妝不徹底,造成暗沉。反之,清潔過頭會傷害皮膚膜,肌膚易受感染。

「食在安心」的美食 認明店門口貼紙

「食在安心」的美食 認明店門口貼紙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臺灣美食聞名遐邇,且位處南北交通要衝,更是南北各地美食的聚集地,其中,臺中逢甲、東海等商圈匯聚了世界各地美食,台中逢甲商圈知名的小吃包括起司洋芋、脆皮巧克力香蕉冰等等。臺中十大伴手禮中糕餅類更是佔一半以上,台中美食琳瑯滿目,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為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促進業者自主衛生管理機制,積極推動「食在安心」標章活動。台中市大甲區榮獲「臺灣十大觀光小城」之殊榮,大甲區媽祖文化全臺著名,也因此發展出了臺中地區著名的糕餅產業,奶油酥餅、芋頭酥等各式糕餅的發展與大甲媽祖的廟口文化可謂息息相關,另,臺中的名產太陽餅,臺中糕餅可稱是名聞全國,台中市衛生局於推動「食在安心」衛生自主管理標章制度中,結合食品相關公、工、協會共同推動,並邀請學者專家輔導加入本計畫之業者落實衛生自主管理。今(101)年更擴大參與業別,將學校團膳餐盒工廠、素食加工業、食材廠商列為推動重點,並於11月底前完成報名業者評核作業,期藉由輔導團膳、食材、素食加工業落實衛生自主管理之方式,強化食材源頭管理,不僅讓民眾在日常三餐能安心享用,更為學校學童午餐把關,讓莘莘學子們能在衛生安全的飲食環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今(101)年計有268家業者通過評鑑,成果卓著。 為行銷「食在安心」並鼓勵業者落實衛生自主管理,衛生局於公益廣告頻道、中港市政大樓外牆LED電視牆持續播放「食在安心」標章計畫宣導影片,更將「食在安心」標章計畫宣導影片上傳至社群網站(Facebook)進行宣導,並發給通過業者靜電貼紙,張貼於店家門口,供民眾辨識參考。

新社規劃健康餐飲 揪民眾樂活減重

新社規劃健康餐飲 揪民眾樂活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中新社花海每年吸引百萬人湧入共賞,但現在新社不僅只有花海,現在餐飲及料理都相當具有特色。為了讓市民休閒之餘又能兼顧健康,台中市衛生局特別規劃新社健康餐飲,輔導15家業者通過衛生自主認證,並推出營養均衡的輕食料理及特色伴手禮,另外更成立專屬網站推廣行銷,希望未來讓新社成為「健康好去處」的代名詞。依據衛生署調查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目前我國成年男性體重過重或肥胖者高達51%,女性亦達36%。隨著肥胖率逐年攀升,國人也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台中市衛生局特結合新社區地方產業,規劃健康餐飲無菸樂活新風潮。即日起,民眾來到新社的菇神、橄欖樹、香菇之家等15家餐飲店選購「輕食私房菜」,業者提供不同優惠或贈品,讓民眾擁有一個無菸、清新的飲食場所,享受在山林中開心用餐的樂趣。 今年的新社花海剛剛落幕,園區規劃2條健走路線,「紅線」870公尺,走一趟約可消耗熱量40大卡;「藍線」450公尺,熱量消耗約21大卡。衛生局也提醒大家,踴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避免塞車困擾,步行逛花海搭配健康餐飲推出的健康輕食。只要每天少吃300大卡、運動再消耗200大卡,每週體重約可減0.5公斤,持之以恆的運動、健康輕食能幫助你減重。

換肺重生卻死亡 因捐贈者生前是老菸槍

換肺重生卻死亡 因捐贈者生前是老菸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根據英國媒體BBC報導,一位患囊腫性纖維化肺病的英國婦女在接受肺移植手術後因肺癌死亡。27歲的Jennifer在倫敦的一家醫院接受肺移植手術16個月後,在家中病逝。探究原因發現她所接受的肺器官捐贈者生前是煙癮很大的吸煙者。Jennifer的父親說,如果他的女兒在手術前被告知捐贈者是一位煙量很大的中年吸煙者的話,她絕不會同意接受他的肺。目前這家醫院對沒有給Jennifer選擇機會而表示道歉。Jennifer在兩歲時就確診患有囊腫性纖維化肺病,到了20多歲的時候,她已經不得不一天24小時靠吸氧幫助呼吸。她一直在等待肺器官捐獻的名單上,18個月後,也就是在去年4月她被告知,找到了一個能與她配對的肺器官。而手術後,她在去年9月舉行了婚禮,但卻在今年2月在她植入的肺中發現了癌變。Jennifer的父親說,手術前醫生詳細解釋了移植手術可能的各種風險,卻沒有說明捐獻者是一個嚴重吸煙者。他在Facebook上以女兒的名義建立了一個網頁,呼籲更多的非吸煙者加入器官捐獻的行列。醫院說,如果病人拒絕吸煙者捐贈的臨床健康的肺器官,而等待非吸煙者捐贈的器官,又要能夠配對成功,面臨的風險將更大。(照片中的Jennifer在去年9月舉行了婚禮,但卻在今年2月在她植入的肺中發現了癌細胞/翻攝自BBC)

消耗多少熱量? 研究:距離是關鍵!

消耗多少熱量? 研究:距離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每個人對於美食都無法抗拒,但你知道嗎?你必須走多少距離才能消耗掉你吃掉的食物熱量?別小看這個「走路菜單」,在這個斤斤計較的戰鬥中,可是對你有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比起只是吃進熱量卻一點都沒有營養的食物,計算卡路里的用餐者是會傾向於選擇健康的快餐小吃,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熱量是需要走多少路才能消耗掉。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性研究期刊-食欲,顯示了消費者對於比起花上多少時間走路消耗熱量,應該更要關注的是要走多少的距離。這表示,可以想像需要多少充分程度的體力去燃燒攝入的熱量,當重點不是在時間而是在距離的時候。近年來,可以明顯看到許多食品的標籤上都有熱量和食物內容的資訊。且也有一點明顯的證據,顯示了這如何影響飲食習慣,和是否有鼓勵健康的飲食。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專家們,希望看到不同類型的標籤,是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行為。藉此,他們招募了800位志願者,把他們分成4組。每組選擇一種菜單,都是沒有標示營養訊息、卡路里,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走多少距離才能消耗掉這些熱量。結果顯示,消費者在沒有任何資訊的提示下,平均每盤菜攝取的熱量是1020大卡,是男性每日應攝取熱量的40%,更是每位女性每天建議攝取熱量的一半。且志願者說,平均吃掉916卡,他們花了時間去消耗,卻被告知走的那些距離只有消耗掉816卡。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是項小研究,但是這「走路菜單」似乎有個潛在的影響。他們更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對於需要走多少距離去燃燒卡路里,最有效的影響就是選擇低熱量飲食。而82%的參與者都說,對於那些任何熱量資訊都沒有的食物,他們更喜歡身體需要消耗多少卡路里的菜單。

4顆湯圓等於1碗飯 需慢跑半小時才能消耗

4顆湯圓等於1碗飯 需慢跑半小時才能消耗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再過2天就是冬至,中國傳統習俗認為,到了冬至這一天要吃湯圓,才算長大一歲。長輩們都會說,看你今年幾歲,就吃幾顆湯圓!其實吃湯圓是一種象徵,不一定要吃和自己相同歲數的量,適量最佳。四顆包餡的鹹、甜湯圓或30顆直徑1公分的無餡小湯圓,熱量約280大卡相當於1碗飯,等於60公斤的人需要慢跑半小時或走路1.5小時才能消耗的熱量。台中市衛生局建議,在冬至吃湯圓的同時,不妨將湯圓取代飯或麵,讓湯圓當主食,搭配燙青菜及瘦肉,餐後再攝取適量的水果,變成均衡的一正餐,在吃湯圓的同時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台中市政府更在市區規劃多條綠園道,全長約3.6公里的步道,走3圈約可消耗280大卡約一碗飯的熱量。一起響應「大臺中減重101噸」活動。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等病友,在享用湯圓的同時,需注意鹽份、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掌握淺嚐即可的原則,攝取足量的蔬菜水果,加上「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的飲食原則,另外,可利用吃飽飯後,帶全家大小一同到草悟道走一走,搭配規律的體能活動,冬至假期可以過的傳統又健康。冬季天氣冷,常會讓許多人不知不覺吃下過多的熱量,台中市衛生局鼓勵民眾走出戶外多運動。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從3月開始舉辦活動,今年共吸引超過10萬人報名參加,報名人數為五都第1名,減重目標已達173.3噸,減重公斤數全國第1名,特別邀請6-64歲、BMI大於20的民眾持續減重,讓臺中市成為一個「健康城」。(照片提供/台中市衛生局)

寒流來食補祛寒 穴位按摩促進代謝

寒流來食補祛寒 穴位按摩促進代謝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寒流一波波,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特邀請中醫師公會舉辦養生藥膳食補發表會,提供「十全大補素菇湯」及「四神小排湯」2款藥膳食補,讓民眾過個「十全四神食下肚 冬至養生暖呼呼」的冬天。12月21日冬至將至,教導民眾在時令交替及氣溫寒冷之時,依中醫辨證論治理論調理體質並示範穴位按摩,可促進新陳代謝、維持健康,增強體力,達到滋補強身的禦寒目的。新北市中醫師公會表示,「十全大補素菇湯」有黨參、黃耆各5錢,茯苓、炒白朮、當歸、川芎各3錢,熟地黃4錢、桂枝2錢、炙甘草1錢、黑棗5粒、枸杞3錢,以及各種菇類、素丸子、炸麵筋、素火腿等適量,放入砂鍋中注入800cc米酒、2000cc清水並以大火煮開,小火煮至炸麵筋熟軟透,再加入洗淨的菇類待菇熟即可食。可促進新陳代謝、滋補強壯,適合產後、病後虛弱、寒性體質者。 「四神小排湯」則是由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各1.5兩組成。先將藥材洗淨,再將蓮子、芡實以溫水浸泡一小時,放入電鍋中,加入水800~1000cc,外鍋2碗水,先煮20分鐘,再加茯苓、山藥,續煮至熟透,加適當之調味,即可食用。若成人可於盛碗後再加入2~3滴米酒則更添風味。可調節生理機能,適合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容易腹脹或腹瀉體質者。衛生局強調,中藥補身應配合本身體質選擇適合的食材; 中醫師林曾翠霞也示範人體穴位保健按摩,分別是足三里、合谷及太谿。足三里位於正坐屈膝垂足成90度,由外膝眼下四橫指,距脛骨1大指節之處,可維持消化道機能、幫助消化、保健延年;合谷位於大姆指與食指張開,以另外一手大姆指關節之橫紋放在虎口邊上,大姆指尖所到之處,可袪風、清熱;太谿位於內踝後緣與跟腱之中間,與內踝尖平齊,可健腰膝。提醒民眾如果有疾病醫療需求,切勿聽信偏方或迷信誇大不實的廣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