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泌尿科醫生也可做醫美?醫美亂象可望解決!

泌尿科醫生也可做醫美?醫美亂象可望解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醫美,商機因達數百億,醫學美容因而成了醫療界「各科」都想跨足的領域。又因為,在台灣政府法規,對醫學美容之醫生資格審查不夠嚴謹,你可以看到,泌尿科、小兒科等,各科醫生都能在民眾的臉上動刀、雷射、美容,使得台灣醫美業,出現許多亂象,醫療糾紛也不斷傳出。對此,衛生署終於宣布,要嚴格審核醫美醫生的資格,醫師才得以在民眾臉上做出「行動」。你知道台灣到底有多少醫美醫生是非皮膚科醫生,撈過界幫你「變美」嗎?答案是一萬名!據統計,全台4萬名現職醫師當中,至少有4分之一、1萬多人「撈過界」跨足醫美,因為只要儀器合法、擁有醫師證書,不管是急診、家醫還是泌尿科醫師都可以做醫美,衍生不少消費糾紛及爭議。對此,衛生署明年起,決定比照GMP標章做法,針對全台醫美診所頒發「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只要通過醫策會評鑑,即可取得標章張貼於醫療院所供民眾辨識,品質有衛生署掛保證,且得動刀的侵入性手術,還進一步排除非泛外科系醫師參加。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也表示,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將針對從事醫美整形的醫療院所,進行能力以及設施、設備的認證,合格者就頒給認證標章,並在衛生署官網上公開,提供消費者做為選擇醫美診所的依據之一,讓台灣醫美亂象,能夠解決。

天氣忽冷忽熱 小心潰瘍找上身

天氣忽冷忽熱 小心潰瘍找上身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所謂潰瘍,就是胃腸道黏膜受損,發生位置可在食道、胃、十二指腸。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內科林南宏醫師表示,一般患者常見的症狀:上腹部疼痛、心口灼熱感最為明顯,另外還包括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嘔酸水、腹脹,甚至貧血出血等症狀。胃潰瘍患者常於飯後30分鐘至3小時之間感覺到上腹部疼痛,而十二指腸患者則會在空腹時有腹痛現象,一經進食或吃藥則可緩解此種疼痛,但是約5%~25%消化性潰瘍患者是沒有症狀的,只有在病人因大便有潛伏性出血反應才被查覺。消化性潰瘍的成因,林醫師表示,可分為內在因子與外在因子。內在因子如:胃黏膜局部缺血、胃黏膜抵抗力不足、胃黏膜的再生能力不足、胃酸分泌太多、胃蛋白脢酵素分泌過剩。而外在因子如:飲食習慣不良,如暴飲暴食、無定時定量、常吃刺激性食物、抽菸酗酒,另外藥物對胃黏膜的破壞,如止痛藥、關節炎治療劑使用,精神壓力和情緒不穩定也會造成,而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也是。氣候的變化,尤其在氣候交替之際也會發生。林醫師指出,不暴飲暴食,三餐定食定量,注意細嚼慢嚥,睡前也不要吃太多,儘量避免喝咖啡、茶葉等含咖啡因之飲料、酒、汽水、香菸 、辣椒、檳榔、糯米及太甜太油膩之食物,以及藥物的使用注意:止痛劑、類固醇藥物、關節炎治療劑等,且生活規律,心情愉快並保持充足睡眠及減輕壓力,將可降低消化性潰瘍發生的機率。

捍衛吃的第一線 新北「優良」辨飲食

捍衛吃的第一線 新北「優良」辨飲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旅人對城市的印象常來自味蕾的記憶。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就針對淡水等9大風景區、湳雅觀光夜市及20桌以上的筵席餐廳,展開業者自主衛生管理的輔導行動,透過「優」、「良」的分級標章供消費者辨識,為飲食安全把關。100年衛生局首度在新北市9大風景區推行這項輔導計畫,今年擴大淡水、八里、深坑、瑞芳、烏來、萬里、三峽、鶯歌及新店等9大風景區,共計505家餐飲業者通過衛生評核。鶯歌老街的「鶯歌甕仔麵」為了永續經營,主動報名接受衛生局的輔導並取得標章,食材選用多纖維的豆菜麵,香Q有嚼勁。業者還結合在地陶瓷產業特色設計餐具,把不起眼的碗麵,形塑成一餐色、香、「衛」俱全的佳餚。麵店總經理陳孝仲說,雖然輔導過程不輕鬆,拿到標章後也常接受衛生抽驗,但他把這個壓力化為員工追求食品衛生、讓消費者放心用餐的動力。例如同仁打掃清潔時,有制式表格作為督導依據,「久而久之內化成習慣,不要求也做得很好」。「下一個對象是夜市。」衛生局表示,夜市有許多特色平民美食,不但國人愛逛、愛吃,也是各國觀光客來台必去的旅遊地點之一。不過,政府傾力行銷夜市,若無法確保夜市美食的衛生安全,恐將適得其反。衛生局局長林雪蓉表示,夜市攤商沒有店面,衛生管理困難度高,但「越困難,就越該做」。此外,新北市平均每月有2000多對新人結婚,宴客20桌以上的筵席餐廳,也納入衛生局的輔導對象。林雪蓉說,此規模的筵席餐廳、飯店共輔導100家通過評核,「每一桌菜都是幸福」,業者應以提供幸福喜宴自我期許,確保衛生安全無虞。衛生局對餐飲業核發的「食在有夠證」標章,是一個手握心形、姆指比讚的圖形,它是略小於B5的橘色立牌,業者通常擺在櫃檯等明顯處供民消費者辨識。認證過程由衛生局聘請學者專家,實地輔導店家建立烹調作業場所、員工、廁所的衛生管理,以及用餐場所品質管理等項目。衛生局也鼓勵民眾至優良商家消費,比較有保障。(圖片: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花顏巧羽」驚艷 醫院演奏激勵人心

「花顏巧羽」驚艷 醫院演奏激勵人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在歲末年終聽見幸福的樂章!童綜合醫院於12月29日舉行「花顏巧羽」音樂會,讓動人的旋律,在東北季風呼嘯的寒冬中,溫暖了你我的心房。12歲的陳珞綺小妹妹現就讀后里啟明學校六年級,曾獲得第十七屆視障音樂節音樂大賽聲樂組特別獎、第四屆翰邦盃星光大道歌唱決賽優勝獎等,多次參與公益性質演出,她希望帶給人們正向的激勵作用。     這次音樂會演出者中,12歲的陳珞綺,八個月大就表現出歌唱的天分,媽媽開始幫她尋找老師協助,除平常到啟明學校上課,課後還到聲樂老師教室學習,每天練習聲樂逾10小時。這次演唱義大利歌曲caro mio ben,優美的旋律襯托出純淨的歌聲,另一位表演者,國三的林巧羽,自幼對音樂展現極大興趣與天賦,2012參加史坦威國際鋼琴大賽決賽榮獲優勝等。這次音樂會林巧羽以不同的方式詮釋海頓、蕭邦與李斯特等名家作品,透過指尖在琴鍵上的跳躍,美妙動人的音符迴盪在大廳的每個角落。童綜合醫院舉辦音樂饗宴,讓大家聆聽動人的樂章,現場民眾表示「陪家人到醫院看病,恰巧參與這場音樂會,琴聲、歌聲都令人驚豔,沒想到醫院還有這樣子的表演場所與活動,真是難得」;坐著輪椅的老人家也說「醫院大廳常常都有人會在這裡表演,住院沒事時,都會到這裡湊熱鬧一下,每次聽完整個人都覺得很舒服」。童綜合醫院定時舉辦公益音樂會,藉由音樂療癒,撫慰病患與家屬的心靈;展望新的一年,仍會讓音符飄揚在醫院所有角落,感動服務每個民眾。(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避免眼睛過勞 遵循護眼行動六招

避免眼睛過勞 遵循護眼行動六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科技發達,人們喜愛上網、看電視,容易造成「眼睛過勞」現象,宜學習眼睛保養技巧,避免眼睛過早老化。現代人的工作及生活型態,不論上班、學習或休閒都離不開電腦、電視等多元化又方便的電子產品,但眼睛長時間盯著螢幕或閱讀書報的結果,就造成現代人很普遍的「眼睛過勞」現象。「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使眼球的睫狀肌因看近而過度收縮,產生各種疲勞不適症狀,眼睛疲勞也可能表現在身體其他部位,例如有些偏頭痛、肩頸痠痛的患者,被轉介到眼科就醫,才發現是「眼睛過勞」。雖然許多現代人都曾有因長時間用眼而感到眼睛不適的經驗,但由於一般人對眼睛保健常有各種迷思,如「多吃營養品保眼力」、「戴眼鏡會讓視力變差」、「眼睛疲勞點點眼藥水就好」、「眼睛疲勞睡一覺就好」等,這些做法都不正確,不能減輕眼睛疲勞現象,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問題。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提供民眾簡單又實用的「護眼行動六招」─第1招:眼睛休息不忘記,每天和假日都要有戶外活動時間。看電視要遵守3010原則,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總時數少於1小時。第2 招:均衡飲食要做到,多攝取維生素A、B、C群及深綠色蔬菜、水果。第3 招:閱讀習慣要養成,多攝取維生素A、B、C群及深綠色蔬菜、水果,看書或執筆寫字,保持35-40公分的距離。第4 招:讀書環境要注意,光線要充足,桌面照度至少350米燭光以上。第5 招:執筆、坐姿要正確,書桌光線不直接照射眼睛,習慣用右手寫字,檯燈放左前方,左撇子則相反方向,姿勢端正,兩肩放輕鬆,腰打直,不歪頭、不趴著。第6 招:定期檢查要知道,滿四歲前應進行第一次視力檢查,每年固定一至二次視力檢查,遵照醫師指示配合矯治,並定期回診追蹤。

免費提升保護力!民眾接種疫苗就對了

免費提升保護力!民眾接種疫苗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天氣越來越冷,流感也越來越活躍,那要怎麼防止流感入侵呢?其實不用買昂貴補品,或是保健食品,只要到衛生局打一針流感疫苗,便可以防止病菌入侵,且還針對特定族群,提供免費之疫苗施打,民眾應該多加利用。嘉義縣衛生局表示,流感病毒最多變,每年都有不同病毒株,而今年衛生局採購的流感疫苗與現今社區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吻合,接種疫苗能產生抗體達到有效的保護力。流感疫苗自10月1日開打以來,嘉義縣流感疫苗接種情形較去年踴躍,截至12月22日止全縣0.5劑型餘2,896劑,0.25劑型餘1,669劑,所剩不多,要打要快。另外,為發揮疫苗最大接種效益,配合中央計畫,自明(102)年1月1日起開放候補對象接種,直至疫苗用罄為止。候補對象之標準為,50-64歲且於過去一年曾因第二型糖尿病、肝、心、血管等疾病門、住診者。符合以上條件之民眾亦應保握機會接種疫苗。對此,鍾局長呼籲預防流感除接種流感疫苗外,民眾應特別注意咳嗽禮節與手部衛生。打噴嚏時,應用衛生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衛生紙或手帕時,可用衣袖代替,衛生紙使用後應丟棄至垃圾桶,如果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應澈底清潔雙手等。

冬天低溫來臨 三高患者糖友應注意身體

冬天低溫來臨 三高患者糖友應注意身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提供具三高患者,及糖尿病患者,正確的衛教知,鳳林鎮衛生所特別提供糖友與三高患者,篩檢及衛教宣導,並呼籲民眾應特別提高警覺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加強禦寒保暖動作。對此,鳳林鎮衛生所劉主任說,糖尿病是因為胰臟功能喪失或退化,使得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不良導致血糖上升,然而,血糖未控制好,猶如器官浸泡在含糖的血液理,容易產生併發症。而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等會逐漸產生病變。常見包括心悸、姿態性低血壓、手腳發麻、刺痛和感覺遲鈍等,而病變往往是不可逆的。尤其天冷症狀加劇,患者及家人不可輕忽。另外,劉主任也提醒,冷氣團來襲期間,所有長者及慢性病患者,更應定期量血壓血糖及篩檢,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同時家人可以提醒注意保暖,除帽子、口罩、襪子、手套及保暖衣物外,亦須防止鞋襪潮濕,以避免足部凍傷。如老年人要外出運動,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要注意先暖身及結伴運動。最重要的一點,若是出現心臟病發作症狀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就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

醫訊/刮痧不求人~無痕刮痧DIY!

醫訊/刮痧不求人~無痕刮痧DIY!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暑或是感冒時該怎麼辦?有人只要拿根湯匙或十元硬幣,沿著脊椎兩側或額頭刮一刮,瞬間就會舒服很多。」但很多人也都畏懼刮痧的疼痛;其實刮痧手法也能像SPA一樣舒服,達到深層的舒經活絡,若自己會刮痧,就不必花大錢,也沒有時空限制,您也能馬上幫助自己和家人變得更健康!為了幫助痛風病友,純青社福基金會將舉辦身心健康講座「無痕刮痧不求人!」,邀請國立北護大進推部術科陳塗(土嗇)老師主講,他也是大唐盛世氧身館館長、新北傳統整復員職業工會組織發展委員會副主委、新北傳統整復員職業工會理事。陳老師為了研究刮痧,曾請益過100多位老師的,在體認到一般刮痧板容易造成表皮刮痛,又無法鬆解深層氣血阻塞的限制後,花了多年時間,經歷了無數的錯誤嘗試後,終於成功地研發出第一把符合人體操作工學的無痕刮痧板。所謂的「無痕」,就是使用時完全不會傷到表皮和經絡,還可以達到深層的舒經活絡。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活動須事先報名。名稱:無痕刮痧不求人!時間:102年1月5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基金會(台北市信義區東興路69 號3樓)洽詢:02-2763 1650線上報名http://www.chun-ching.org.tw/shopbuy1.asp

冬季天氣驟冷 注意你的心血管!

冬季天氣驟冷 注意你的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時常氣溫驟降,一名六十多歲長期接受高血壓治療的林太太,最近感到下巴麻、胸口悶,有天出門運動時,突感胸口急劇悶痛、冒冷汗併呼吸喘,由救護車緊急送至醫院急診,經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至心導管室途中因心室震顫突然失去意識,經搶救後,終撿回一命。宜蘭縣衛生局表示,冬天東北季風冷颼颼,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最為嚴重,發病一小時內是治療黃金期,所以搶救生命更是分秒必爭,而最近氣溫變化大,有心血管病史的鄉親要格外注意,寒夜少外出,外出務必作好保暖措施,且心血管病患者必須按時服藥,複診,絕對不可任意停藥或減少藥量,才可避免意外發生。衛生局劉建廷局長也提醒民眾,天氣驟冷,預防心血管疾病須依「定期健康檢查、規律運動、飲食控制、戒菸少喝酒、有病看醫生」等預防之道,方能抵抗寒冬迎好年。

研究:運動能促個人形象與人際關係提升

研究:運動能促個人形象與人際關係提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運動可以促進身心健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但是,運動為什麼能夠使「心理」健康呢?一項荷蘭的研究發現,運動能在「身體形象」以及「社會互動」上,有正面的加分,才會使得運動除了讓身體健康之外,也能夠保持每天心情的愉悅,而此研究發已表於《臨床心理科學期刊》。而此研究提到,自我形象會提升是因為,運動協助人們達到理想體重並獲得較好的體態,因此能改善自我形象並贏得同儕的正向回饋。而社會互動加分是因為,運動包含了社會互動、團隊精神和隊員間的相互支持,而達到人際關係之間的和諧。其中,研究的受試者為7000多位年齡介於11到16歲的荷蘭學生。這些青少年接受了心理問題、體能活動嗜好、自我體重覺知以及有組織的運動參與等項目的評估。結果發現,運動量最少或根本不運動以及覺得自己「太胖」或「太瘦」的青少年較容易內化自己的問題(例如出現焦慮或憂鬱),以及外顯問題(如具攻擊性和物質濫用)。而規律地參與有組織運動的青少年最不易有心理困擾。對此,高雄市身心科范樂群醫師表示,運動就如同天然的抗憂鬱劑一樣,能促進正腎上腺素、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產生幸福感。而此研究就如同過去在美國施行的「零時體育計畫」,發現學生在正式上課前先從事運動,可以幫助學生改善情緒,讓閱讀能力與專注力進步一樣,說明了心理社會因素如「身體形象」與「社會互動」確實部份地影響了精神健康。因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提醒,我們應該強調實際去運動的好處,讓青少年知道外貌是因正在成長階段,不論身高、胖瘦或是青春痘的困擾,都只是階段性、暫時的過程。不如提醒自己花時間養成運動習慣,不再以(課業太多、沒有時間)當藉口而逃避,運動除了能紓解壓力外,也能讓自己有更多好的情緒與看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