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網拍正妹猛咳嗽 咳成熊貓險破相

網拍正妹猛咳嗽 咳成熊貓險破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可別輕忽咳嗽咳太久的嚴重性!日前,台中慈濟醫院收治一名網拍模特兒正妹,因久咳不癒,不只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也不濟,導致白天都頂著嚴重熊貓眼上班,讓她的網拍事業差點受到阻礙;而這名正妹經過醫生診斷之後,竟然發現她咳到肺功能只剩下六十分判定是非典型的咳嗽型氣喘,經治療後,才讓症狀緩和,恢復水噹噹繼續模特兒事業。胸腔內科邱國樑醫師指出,范小姐久咳一年多,吃感冒止咳藥都無法根治,晚上咳得嚴重、尤其是天快亮的清晨三四點更嚴重,常會咳到醒來,會胸悶、呼吸不過來,經檢查找出塵蟎、狗毛容易引發她的氣喘發作,進一步針對范小姐做肺功能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肺活量跟氣管狀況,只有六十分,為非典型咳嗽型氣喘。而氣喘造成的氣管痙攣,如果未經適當治療,肺功能會持續惡化,甚至最後無法恢復,常會造成肺功能永久退化。少部份人發生嚴重的氣喘發作時,可能造成缺氧及呼吸衰竭,而有生命危險,所幸范小姐經投藥搭配吸入劑兩周內就有明顯改善,且能一夜好眠。對此,邱國樑強調,不少人排斥含有類固醇的藥物,其實,吸入型藥物類固醇的藥量小,範圍只到呼吸道,只要正確使用,特別注意吸完藥後,需漱口並吐掉就可以大幅減少副作用。在全球,吸入型類固醇是氣喘疾病首選最重要的藥,加上口服抗過敏等藥物,可保病患神清氣爽,好好治療,病人的肺功能就會恢復正常。上山下海運動都沒有限制。可以完全控制症狀,治療一到兩年就可大幅減少再度發作。(圖片來源:由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捷運信義線年底通車!轉乘方式變多

捷運信義線年底通車!轉乘方式變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北捷運信義線年底通車!台北市長郝龍斌宣布,信義線年底能通車,並且淡水新店線還是能一線到底,通車後民眾並不需要換車而不會受到影響。郝龍斌指出,台北捷運路網現有12條營運路線,但東西向只有一條板南線,每到上下班尖峰時段,人潮擁擠。未來信義線加入營運,將是第2條東西向路線,可以大幅紓解板南線包括台北車站、忠孝新生站、忠孝復興站等交會站轉乘旅次人潮。捷運局長蔡輝昇也表示,未來信義線通車後,維持新店直通淡水,新店往北旅客不須換車、往東旅客可在中正紀念堂站換車,至下一層轉乘信義線;轉乘板南線可在台電大樓站換車到西門站;要到文湖線可在大安站轉乘。另外,跨線營運實施後,中和線旅客轉乘方式也更多元化。往台大醫院以北的旅客,除可直接在古亭站轉乘新店線,若想縮短候車時間或避免尖峰時段擁擠,也可利用古亭站轉乘至中正紀念堂站或東門站同層對向轉乘信義線。

登革熱疫情高於往年 前往東南亞務必防範

登革熱疫情高於往年 前往東南亞務必防範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依據國際監測資料顯示,東南亞數國,包含新加坡、泰國、柬埔寨、寮國等,今年登革熱疫情高於往年。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東南亞為我國歷年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主要國家,為避免可能造成本土傳播,呼籲欲前往東南亞等登革熱流行地區的旅客及商務人士,應採取相關防蚊措施,避免感染。新加坡今年第15週單週登革熱病例數達492例,創近五年新高,已累計通報4334例,幾乎為去年全年度的總病例數。泰國今年截至4月11日病例數及死亡數均為去年同期的3.5倍。另根據疾管局資料顯示,今年截至4月17日目前為止共55例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為近五年同時期同期平均數的1.3倍。 疾管局呼籲,前往東南亞等登革熱流行地區探親、旅遊或工作時,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防蚊劑。回國後如有發燒、頭痛、出疹、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資訊;另請醫師應於病患就醫時,提高警覺,若發現登革熱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此外,多數遭登革病毒感染的個案雖無典型症狀,但仍有可能藉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染給他人,故返國民眾仍應落實居家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清除,除可避免登革病毒於社區傳播外,亦可保護同住親人及朋友們的健康。

珍惜健保資源 人人有責任

珍惜健保資源 人人有責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健保局表示,我全民健保雖提供了就醫便利與無財務障礙的醫療服務,但確實也造成極少數民眾有門診就醫次數過高的情形,為確保民眾就醫安全並撙節有限醫療資源,健保局自99年起,對於前1年門診就醫次數≧100次者予以專案輔導(排除重大傷病者),每年約有3.3萬人,以101年全年輔導100年高診次者成效來看,其輔導後每人就醫次數下降24%(總下降就醫次數近95萬次),醫療費用減少支出8.29億元。健保局為加強關懷高診次民眾,自102年4月起,由原本輔導全年門診就醫次數≧100次者下修為≧90次,輔導人數由全年3.3萬人增加為5.9萬人,健保局將於5月底前完成寄發關懷函,以提醒保險對象珍惜醫療資源;另為強化提醒,自102年5月起,對於當年門診就醫次數≧20次者,藉由民眾刷健保IC卡就醫時,即時訊息提醒,並請診治醫師協助瞭解原因及輔導,期藉由醫師之協助,以確保民眾正確利用醫療資源。健保局再次呼籲,有病應立即就醫,但更需要有正確的就醫方式,尤其有慢性疾病患者更需要學習如何照護自己的健康。建議民眾可至行政院衛生署網站下載健康達人125手冊,學習自我照護的方法,並自我評估是否必須就醫。 

醫訊/活出元氣人生 如何對抗癌因性疲憊症

醫訊/活出元氣人生 如何對抗癌因性疲憊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病友時常出現四肢無力、懶洋洋、焦躁憂鬱或提不起勁等狀況,卻無法透過休息得到改善,甚至嚴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品質。有鑑於此,馬偕醫院癌症資源中心特規劃全癌病友活動,這次主題為「活出元氣人生—如何對抗癌因性疲憊症」。舉辦癌因性疲憊症講座,邀請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謝瑞坤醫師,一同探討如何對抗這些無力感,進而恢復自我生活品質。該單位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報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活出元氣人生—如何對抗癌因性疲憊症時間:102年4月20日(六)上午9:45~12:00地點:馬偕醫院台北院區(台北捷運紅線雙連站,台北中山北路2段92號)福音樓9樓第1禮堂洽詢:02-2543 3535轉3475 顏社工

醫院辦希望畫展 籲各界共襄盛舉關懷病患

醫院辦希望畫展 籲各界共襄盛舉關懷病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18日舉辦彩繪希望畫展揭幕儀式,鼓勵現場所有正在與疾病奮鬥的病友及病患家屬,各界共同參與分享希望與關懷的活動,台北醫院更邀請到抗癌鬥士現身分享抗癌心路歷程,讓更多人得到永不放棄的生命力,是一場充滿生命力的希望殿堂。 院長林水龍表示,這群畫家來自不同的地方,有癌症病友、病友家屬,也有醫護團隊,這些不同的畫作訴說出不同的故事,他們透過畫作傳達生命力,希望能鼓勵正在與疾病奮鬥的所有人,分享永不放棄的精神。台北醫院即日起至五月十八日止,在院內二樓藝文展廊區舉行「第四屆彩繪希望畫展」,歡迎喜好藝文的民眾前往欣賞。(圖/台北醫院提供)

悶熱環境久站 當心站出「凍甲」

悶熱環境久站 當心站出「凍甲」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甲溝炎俗稱「凍甲」,指的是腳指甲周圍軟組織的化膿感染,引起原因大致有二種,一是正常趾甲因甲緣有刺或指甲銳角嵌進皮膚軟組織引起;另一項原因是趾甲一側或兩側邊緣內翻生長,壓迫甲溝內的組織而產生傷口。台南新樓醫院整形外科溫雲凱醫師表示,長時間久站,或不正確的剪甲方式容易致使腳趾甲溝炎。溫醫師輔以個案實例說明,案例一為男性廚師,因工作環境悶熱,需要長時間站立,導致大拇趾甲緣因反覆發炎化膿疼痛影響其工作;另一案例是位國中生,因衛生習慣趾甲總是剪得很短,造成甲溝發炎令他痛苦不堪。甲溝炎初期症狀會產生紅腫熱痛等情形,少數病人如趾甲沒有嵌入軟組織內,或可自行消退,但大多數病人一旦甲緣嵌入化膿,如不進行治療就無法痊癒,甚至會產生反覆感染,因腳指甲旁產生肉芽組織,形成慢性甲溝炎,嚴重時,甚至會感染骨頭造成骨髓炎。溫醫師舉其案例病人的治療方式說明,甲溝炎除了口服抗生素,消炎鎮痛劑及抗生素藥膏來緩解發炎症狀外,針對化膿的指甲需要拔除。如果病人甲床組織已變形嵌入皮膚,此時則需移除局部甲床組織及著手甲床重建手術,還好案例中的兩位病人經過溫醫師的治療後,甲溝炎沒有再復發。溫雲凱醫師強調,醫院除了提供病人適當治療,也應重視衛教預防的宣導,期許幫助民眾不受到甲溝炎的困擾。

失智誤認為健忘 桃園8成患者未診斷

失智誤認為健忘 桃園8成患者未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老年人口比例日益增加,失智症人數也越來越多,光是桃園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就已達16萬人,其中縣內社區及機構失智症有10098人,由於失智與健忘常被混淆,桃園縣101年罹患失智症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人數僅2083人,推估仍有約八成失智症患者常未被診斷。桃園縣自101年度起辦理潛在失智症社區篩檢,針對65歲以上老人及55歲以上原住民進行篩檢,共計篩檢47438人,也鼓勵桃園縣內的護理之家設置失智症照護專區,以及家屬照顧技巧訓練、家屬支持團體課程,101年度共計辦理51場次,計有1103人次參與,民眾滿意度達98%。桃園縣政府衛生局為推動高齡暨健康友善城市,周全失智長者身心照顧,102年度持續於13鄉鎮市衛生所及結合社區健康網絡醫療院所進行失智症社區篩檢,期能發現潛在失智症個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牙周病恐導致腦中風 年輕人最危險

牙周病恐導致腦中風 年輕人最危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牙周病會增加腦中風的發生率,定期洗牙與接受治療將可有效降低?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興院區牙科主任李雅玲與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洗牙與牙周病的治療,將可降低發生缺血性中風機率5%至22%,特別是對於20~44歲的年輕族群,牙周病對發生中風的影響更為明顯,所以年輕人更要注意。李雅玲指出,此項研究是利用健保資料庫追蹤2000年至2010年,十年間共72萬餘位超過20歲且沒有腦中風過的人,再依有無牙周病及有無接受牙周病治療來觀察其發生中風機率。結果顯示,牙周病有接受治療的病人,其腦中風發生率小於未接受治療的人。對45~64歲的人來說,效果更明顯,有接受牙周病治療的病人,其發生腦中風機率甚至比一般人還低。相反的,有牙周病而未治療的人,其發生中風危險性是一般無牙周病的人1.15倍,其中20~44歲的危險性更高達2.17倍。李雅玲表示,年輕人的中風發生率原本較低,因其較無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共病症。但依此研究結果顯示,牙周病對年輕人的腦中風影響,反而比其他年紀較大族群來的嚴重,因此年輕人更應多維護自己牙周的健康。李雅玲說,牙周病是盛行率相當高的一種慢性疾病,台灣及全世界有90%以上的人有牙周病。牙周病產生主要是因口內的特定細菌,造成牙周組織慢性發炎反應與破壞,慢性發炎會導致血清中的某些發炎蛋白因子,如CRP的濃度提高等,慢性發炎反應過程也會導致血管粥狀硬化而增加腦中風發生危險。此研究顯示,牙周病確實會增加發生缺血性中風機率,但牙周病是可以治療及預防的,李雅玲呼籲,多重視口腔健康,定期洗牙來維護牙周健康並及早治療牙周病,就能降低發生中風發生率。

手麻拉脖子 女子復健險拉成癱瘓

手麻拉脖子 女子復健險拉成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般人如果有手麻及脖子痠痛症狀,可能會被認為是頸椎椎間盤突出而開始做拉脖子的復健治療,但如果症狀有變化,就需要趕快進一步檢查,以免造成一輩子遺憾。一名三十餘歲的女性病患,雙手麻痺症狀已經快半年,症狀起起伏伏,工作繁重時會出現手麻現象,但是仍在可以接受範圍。該病患在去年底因同事請假導致工作量突然增加,手麻脖子痛的症狀又出現而且更加嚴重,於是開始進行頸椎牽引復健。經過治療3天後,病患開始有大腿內側麻痛且走路不穩,需雙腳張開扶牆壁才能站立的現象,最後在站著工作時因雙腳無力而跌倒。經過檢查發現,病患有明顯脊髓神經壓迫徵狀,緊急安排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第5、6頸椎之間的椎間盤大面積突出且已經嚴重壓迫脊髓。病患當天就接受頸椎手術,將破裂突出的椎間盤切除,裝置人工椎間盤。麻醉醒來之後病患大腿內側的麻痛已經消失,她下床行走也沒有不穩、無力、快跌倒現象,僅殘留些許手麻脖子痠,經過兩個月休息,已不再手麻不舒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任董福義表示,頸椎牽引(俗稱拉脖子)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常用的治療方式,透過牽引可增大神經孔間隙,減少神經壓迫及回復血液循環、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拉開小面關節鬆開關節囊、解除頸部肌肉痙攣、限制脊椎活動以減少組織水腫發炎等,對於輕微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根壓迫的患者可以緩解其不適。但對於大面積的椎間盤突出,由於已經壓迫到脊髓,加上椎間盤破裂處的破口若尚未癒合,牽引有可能使已經不穩定的椎間盤內核由破口擠出更多,而使神經壓迫更嚴重。董福義提醒,病患在接受頸椎牽引之前,務必先照X光確認沒有骨折、脫位脫臼、類風濕關節炎及腫瘤等病況。若牽引之後(或牽引之前已有)出現走路不穩、下肢無力、需張開雙腳才能行走,雙腳併攏同時閉眼時站立不穩、大小便困難或失禁等脊髓壓迫症狀,需儘快安排磁振造影檢查,以確認是否有脊髓壓迫。董福義表示,拉脖子是治療頸椎疾病相當普遍的復健方法,其效果值得肯定,但需要注意當拉完脖子之後,是否有不適症狀,以免遺憾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