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生命的最後一堂課~緩和醫學與安寧

醫訊/生命的最後一堂課~緩和醫學與安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安寧療護與緩和醫學有「5全照顧」,5全就是全人、全家、全程、全隊與全社區照顧。全人照顧就是身心靈整體照顧,因為安寧療護的除了身體的照護外,還有許多心理、靈性及家庭的問題。另外,安寧也是團隊的工作,所以需要全隊照顧,團體成員包括醫師、護士、社工師、志工、營養師、藥師、心理師、復健師、宗教師等,凡是病人所需要的,都是團隊的成員。讓專業醫事人員和其他的專業人員合作無間,才是病人最大福祉。緣起於此,四諦學會特舉辦「生命關懷系列活動」,此次主題為「正視生命的最後一堂課」,將邀請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董事長(創辦人)陳榮基醫師主講,陳醫師也是恩主公醫院神經科主治(顧問)醫師,陳醫師將分享如何在臨終時候如何面對死亡,陳醫師是台大醫學系醫學士,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及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教授 、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及主治醫師、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曾獲法人社基金會2012『國際關懷生命獎』中榮獲「個人慈悲獎」,在22件個人獎項的推薦案中被選初獲獎,主辦單位稱讚陳醫師因對於生命關懷有傑出的貢獻而獲獎。現場可索取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生命關懷系列活動時間:102年5月11日(六)上午9:30~11:30地點:學會(台北中山區中山北路2段59巷5號;近捷運紅線雙連站1號出口與國賓飯店公車站牌)4樓洽詢: 02- 2531 5300

防止富貴手 加強保濕、少食寒性食物

防止富貴手 加強保濕、少食寒性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母親節將至,在享用媽媽以愛心做出來的美食同時,是否也應該體貼那雙歷經風霜的手,應減少暴露在洗碗時而導致濕疹復發的風險呢?春夏季是濕疹好發季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婦科主治醫師陳怡如建議有濕疹的媽媽,雙手可以塗上一層凡士林,再戴棉布手套,可以加強保濕潤澤。陳怡如說明,濕疹是春夏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皮膚炎症,症狀特點為局部丘疹、滲出物、紅腫,可伴有結痂、剝落、起泡、開裂、出血或滲血,且經常反覆遷延。確切成因仍不明,一部分來自內在因素,如遺傳、飲食不當、精神緊張、失眠等,一部分來自外在因素,如氣候改變、日光、乾燥、動物皮毛、植物、化學物質等。她提醒,在飲食上要多注意下列幾點:少食用寒性食物如西瓜、香瓜、柿、甘蔗、香蕉等,冰涼飲品、過甜、過於油膩辣炸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皆會影響脾胃運化,久了則容易生濕,而從西醫角度上,這類食物也多含大量組織胺,容易引發過敏。少食用辣炸、補品如麻油雞、十全大補湯、人參等,燥熱性質食物如胡椒、薑、蔥、蒜、洋蔥,或是刺激性的食物如濃茶、咖啡、酒等,因這類物質都會加重體內的熱與濕結合,更加重炎症反應。少食不新鮮或容易致敏的食物,如蛋、牛奶、魚、蝦、蟹、牛羊肉、鴨、鵝、花粉、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等,以免引起濕疹復發或加重病情。日常生活上也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如油漆、洗潔精、橡膠等,若必要則可先戴上棉質手套,再戴上橡皮手套或其他材質的塑膠手套。同時避免過度熱水沖洗患部,減少搔抓。另一方面要避免熬夜、過度精神緊張及疲勞,適度運動,增加免疫力。至於富貴手的患者,除了遵循上列飲食生活原則外,陳怡如建議可在睡前將雙手塗上薄薄一層凡士林,帶上棉布手套,以加強保濕潤澤效果,同時在飲食上亦可多加強一些滋陰養血食材,如芝麻、枸杞、白木耳、黑木耳等。如能在飲食生活上同時配合中醫藥物調整,則可讓濕疹不再發,清爽一夏。

提升免疫力 餐餐都應具備六大類食物

提升免疫力 餐餐都應具備六大類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飲食品質與身體免疫力息息相關,優質營養攝取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捍衛能力保護身體健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金美琳解釋,其實就是以天然食材為食物來源,避免加工食品,並且落實飲食的均衡性,從每天早餐開始到晚餐,餐餐都應具備以下六大類食物:奶類、五穀根莖類、豆蛋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及堅果類。因此,每餐除了五穀根莖類之外,還須搭配豆蛋魚肉類、蔬菜類及水果類食物。金美琳說,豆蛋魚肉類提供的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細胞的主要成份,而身體免疫系統也需要它才能正常運作。蔬菜、水果類提供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除了是維持身體生理機能必須外,膳食纖維還能改善腸胃機能、提升身體免疫力。此外,增進身體免疫力的方法,除了飲食均衡為首要外,也不要忘記多元、多樣、多色的攝取各類食材,以獲得豐富均衡營養素。以蔬菜類和水果類而言,深綠色含有維生素A、B群、C、E及各種礦物質。紅、橘、黃色(胡蘿蔔、甜椒、蕃茄等)含有多量的類胡蘿蔔素。黑色(黑木耳、香菇)含有多醣體,無論是維生素A、B群、C、E、類胡蘿蔔素、多醣體等,皆有助於提升身體免疫能力。

注意!高產次婦女屬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注意!高產次婦女屬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我們從小在媽媽的照顧下長大,現在除了關心媽媽吃飽沒,天氣變冷時囑咐加件衣服之外,應該提醒她在照顧家人健康時,也要開始注意自己的健康,最簡單做法就是帶著媽媽從「健康檢查」做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儀蒂表示,過去婦女高產次是屬於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之一。媽媽族群們往往因為害羞,又認為自己是停經期族群、久無性行為而疏於檢查。但子宮頸癌是發展較慢的疾病,若能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治癒的機會相當高。林儀蒂還說,乳癌在台灣女性中的死亡率逐年攀升,發生率更是第一位,但篩檢率卻不及子宮頸癌篩檢普遍。要檢查到1公分以下的早期乳癌腫塊,單靠觸診是不夠的,現在國民健康局為了幫助女性有機會早期對抗乳癌,特別免費提供45-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有二等親內罹患乳癌者可提早至40-45歲接受檢查。乳癌高危險群有以下特徵:家族史中有兩位以上的近親於50歲前得到乳癌、30歲以後才生育、未生育者,更要記得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林儀蒂同時提醒,40歲以上的成人每三年應做一次健康檢查,以及50歲以上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都是政府免費提供,除了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應早期診斷,才有早期治療的機會。她再次強調,今年母親節,請提早帶著媽媽到醫療院所,與健康檢查有約!

腸病毒又將進入流行期 勤洗手保健康

腸病毒又將進入流行期 勤洗手保健康

學齡前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若家中幼兒(尤其三歲以下更應注意)出現疑似腸病毒重症症狀時,請務必立即就醫,儘速接受適當的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衛生局為防止腸病毒流行,於本學期開學後即前往各國小、幼稚園、托兒所查核洗手設備、環境消毒及防疫機制﹔與麥當勞叔叔之家兒童慈善基金會共同辦理「2013年校園巡迴洗手宣導教育活動」教導小朋友正確洗手五步驟及五時機,此外,也針對教托育機構人員、醫事人員以及社區防疫志工辦理腸病毒衛教宣導活動,希望透過一系列的防治宣導教育活動,來增進民眾對腸病毒的認知,以期能降低腸病毒個案的發生。(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序進入夏季,腸病毒日趨活躍,每年4至9月為腸病毒之流行期。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已發布今年第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嘉義市衛生局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強,為有效的防範腸病毒,大人及兒童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當兒童生病時,應立即就醫,並且遵照醫師建議在家休息、生病不上課,避免傳染給他人。另外,特別提醒教托育機構及嬰幼兒家長,應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兒童常接觸之物品及玩具,應時常清洗消毒。

新北抽驗糕點麵包 20件均合格

新北抽驗糕點麵包 20件均合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麵包糕點深受許多民眾的喜愛,為保障民眾食得安全、安心,新北市衛生局公布4月份市售糕點麵包檢驗結果,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衛生局進一步說明,此次抽驗轄內大賣場、烘焙坊及超市抽驗糕點麵包20件。檢驗項目為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去水醋酸、丙酸)及衛生標準(大腸桿菌(標準:陰性)、大腸桿菌群(標準:1,000 MPN/g)),其中兩件「提拉米蘇」產品,除上述檢驗項目外,檢驗項目尚有「沙門氏桿菌(標準:陰性)」。檢驗結果尚符合規定。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去水醋酸毒性較強,依法不得在食品中檢出;己二烯酸、苯甲酸每公斤若檢出超過1公克、丙酸每公斤檢出超過2.5公克就違法。 衛生局表示,加防腐劑可防腐及讓產品更Q彈蓬鬆,但民眾若長期過量食用去水醋酸,恐損害肝、腎,苯甲酸則會讓食欲變差、傷肝。衛生局提醒,過量的己二烯酸或苯甲酸有可能危害肝臟功能,而去水醋酸攝取過量則易造成體重減輕、發育遲緩等現象。呼籲食品製造業者勿濫用食品添加物並應小心使用,同時也要重視製作的過程、環境衛生以及工作人員的衛生習慣;民眾在挑選食品時亦應重視店面環境衛生以確保產品衛生及安全,天熱時糕餅類食品室溫下放置1、2天就可能變味,若放了數天還未走味,恐有添加防腐劑疑慮。

最棒禮物!癱瘓女復建成功彈琴謝母恩

最棒禮物!癱瘓女復建成功彈琴謝母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我從沒放棄過,因為我相信我的孩子、醫療團隊,所以,我的孩子說話了,現在她要彈奏最喜歡的鋼琴曲感謝署立台中醫院的醫生叔叔及阿姨們,有你們的照顧,品瑄終於坐起來了!」一位剛考上明星高中卻癱在床上18個月的女孩,因媽媽永不放棄的愛,她不但可以坐起來了,現在她還能說話、彈鋼琴,母親節前夕,她送給媽媽最棒的母親節禮物。正值青春年華的品瑄,不知什麼原因突然全身癱瘓,品瑄媽媽回憶著說:自去年三月起品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我和瑄爸同一般父母一樣心急如焚.只怪自己無能,沒能替她找到更高明的醫生,給她最好的醫療。但「危機即是轉機」;經歷了三個月消極的醫療後決定回家自行照顧,卻在偶然的機緣之下透過宏恩醫院吳子敬院長的轉介,品瑄得以進入署台中醫院之曙光照護中心,並接受一連串的檢查、治療及專業的照護。猶記得剛入院時,品瑄仍每日數次且不定時地全身痙攣、呼吸困難,此景象對我而言雖不足為奇,但眼看著孩子極痛苦地忍受苦難,心中仍有千萬般不捨、擔憂及恐懼。多麼希望在病床上掙扎的是我自己。但在曙光病房所有醫護人員給品瑄的照護是我們過去所未曾感受過的信賴與心安。從世界的眼光來看,過去九百多個日子,品瑄得了眾人口中醫師查不出的怪病而致全身癱瘓,這樣的遭遇極不幸及慘劣,現在總算上天大發慈悲,讓品瑄在眾人滿滿的愛傾注之下,有了美好的結果。雖然媽媽非常感謝身邊所有的人,其實最棒的是媽咪自己;台中市市長胡志強知道品瑄與媽媽要到署立台中醫院演奏鋼琴、感謝醫療團隊,特地到現場幫品瑄加油打氣,也幫媽媽加油,恭喜她獲得這麼棒的母親節禮物;同時還特地準備了一束花說是要替品瑄送媽媽-祝母親節快樂。

口腔清潔做對了嗎? 睡前刷牙更重要!

口腔清潔做對了嗎? 睡前刷牙更重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多數國人每天刷牙2次,仍有9成民眾患有牙周病或牙齦炎。對此,牙醫師陳彥廷指出,其實光是刷牙、使用牙線,僅能清潔25%口腔,其他還有清潔不到的死角,建議正確的口腔清潔習慣,應包含刷牙、使用牙線以及漱口水等三步驟。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台灣人漱口水使用比率低,僅1成出頭。陳彥廷表示,牙齒與牙齒中間的臨界面(牙縫)還有牙齒舌側面、內側等處,是牙刷與牙線難以清潔到的死角,刷牙完後使用漱口水,可有效減少牙菌斑,降低牙齦炎發生的機率。許多民眾會擔心漱口水中的酒精成分,會不會不宜天天使用,陳彥廷解釋,漱口水在口中停留的時間不會很久,跟牙齒的接觸時間短,其實影響不會很大,但不建議6歲以下孩童使用。另外,陳彥廷更進一步表示,正確的刷牙時間,應是三餐後加上睡前,尤其晚上刷牙更為重要,對牙齒的健康影響較大,因睡覺時口水分泌少,口腔環境變酸性,易滋生細菌,早上起床時的刷牙,只是為了消除不好的口氣;而標準刷牙時間為2分鐘,但一般成年人平均刷牙時間僅46秒,且應採取貝式刷牙法,將刷毛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處,涵蓋一點點牙齦,上排牙齒由上往下刷,下排牙齒由下往上刷,每個部份至少刷10-20下。陳彥廷提醒,刷牙、使用牙線後,應在使用漱口水,才是正確的潔牙三步驟,牙周病就是因為口腔清潔不夠完善,才會導致牙菌斑累積。建議漱口水應每天早晚刷牙後各使用一次,漱口30秒即可吐掉。物理性清潔(刷牙、牙線)加上化學性清潔(漱口水),才能徹底維護口腔衛生。

樂閱讀/觀照=無條件愛自己

樂閱讀/觀照=無條件愛自己

在觀照的空間裡,有些東西出現了──譬如說,你們最喜歡用「雜念」這二個字,其實它不過是一個想法。為什麼,你會叫它雜念呢?因為,你認為它是你不想要的、它不該在這個時候出現,對吧?說得明白一點,這就是你排斥它,而不是客觀中立的觀察它。你,已經給它貼了一個標籤,評斷它是不好的、不對的、不要的、不適合的。也就是這樣,你才急著要把它趕跑。我們不難想像,有很多人觀照、打坐、靜心坐不久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每分每秒都在「批評自己」。想法,會在每分每秒出現。這,是很正常的。只要是人腦,就一定會有想法。每當有想法出現,你就苛責自己是「不好的、不對的、不要的、不適合的」。你問問自己,誰能坐在那兒五分鐘,分分秒秒都在責怪自己呢?另外一個我們坐不久、坐不下的原因是:有一些該原諒的人,我們還沒有原諒,或沒辦法原諒。耶穌說:「進入殿堂之前,要先原諒。」很多人以為,這裡的殿堂,指的是教堂、教會;其實,它指的是你的心。如果,我要能夠靜下心來,就必須先原諒該原諒的人。關於這一點,不用急,我們可以慢慢來。觀照,客觀的觀察。我們等一下會告訴你,要觀察的是什麼東西。照呢,就是指「用光照亮」的意思。我們的心裡──甚至魂魄的某個地方,可能是黑暗的,於是,我用光把它照亮。請注意,我也不批評它──是黑暗、是不好的、是錯的、是不應該的。我不過是──用光照亮它,如此而已。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客觀觀察與用光照亮,其實是一個充滿愛的行為,而且更是我們培養「徹底愛自己」、「無條件接受自己」跟「無條件的愛」,非常、非常強效的基本功。各位常常在談愛自己,或者說,希望能夠打從心裡對自己展現慈悲心。那麼,觀照,其實是最棒、最棒的練習呢!(本文作者/李天民)(摘自/與你的內心小孩成為好麻吉/新星球出版)

醫訊/代謝症侯群會使人變笨?

醫訊/代謝症侯群會使人變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代謝症侯群是指一群與新陳代謝異常相關的症狀,包括有腹部肥胖、高血壓、空腹血糖高、血中三酸甘油脂較高和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低,五項症狀中若有三項以上就是患有代謝症侯群。大部分人都知道患有代謝症侯群的人將來得到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及死亡率的機會較高,但是你知道代謝症侯群也會加速中老年人的知能退化以及增加得到失智症的危險性嗎?想要預防失智症或是減緩老年時知能退化的速度,預防和控制代謝症侯群的症狀可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呢。有鑑於此,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基金會特舉辦「 2013行天宮精神醫學系列講座」,這次主題為「代謝症侯群會使你變笨?」,將邀請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王培寧主治醫師演講,謝教授將分享如何防治代謝症侯群,使民眾更健康。需事先報名,講座對象:銀髮族及一般成年人(12歲以下兒童不宜進場),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進場時間:上午 9:30。報名者優先入座,開場前10分鐘,開放現場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代謝症侯群會使你變笨?時間:102年5月11日(六)上午 9:30地點:土城藝文活動中心土城圖書館(新北土城區中正路18號3樓;近捷運藍線土城站出口2)洽詢:02-2713 6165報名:http://www.ht.org.tw/education/ed5_2.asp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