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神奇?尿失禁20年 1週可治癒?

神奇?尿失禁20年 1週可治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啊!輕輕一動褲子就濕了!這可不是女性生理期,忍耐幾天就能結束的,女性長期尿失禁的困擾比生理期還討厭,更令人感到尷尬,漏尿問題伴隨而來的臭味更是讓生、心理備受煎熬,醫生表示婦女尿失禁的治療已達國際水準,病患不要再害怕就醫而讓自己吃苦了。怕開刀 尿失禁大抵有三種 藥物也能治療 臨床上,一名60歲的張姓女子長期有頻尿、尿失禁、夜尿等症狀,因害怕開刀忍了20年,因日前看到可經由微創手術進行治療的新聞,才提起勇氣前往豐原醫院婦產科求診,透過張崑敏醫師的詳細問診和解尿日記瞭解病因後,透過藥物和簡單運動,不到一週的時間已逐漸痊癒。婦產科張崑敏醫師表示,造成尿失禁的種類有許多種,並不是每類型都必須開刀,常見的「膀胱過動症」及「混合型尿失禁」使用藥物治療和保守療法就能明顯改善;僅有「壓力型尿失禁」才需經由手術治療,叮嚀民眾不要因為擔心要手術或認為這是老化現象而拒絕就醫,其實只要透過專業泌尿科醫師檢查和治療,就能輕鬆解決困擾。冤枉路 疾病困擾求助醫師是上策張女士表示,尿失禁已困擾20年,當初是害怕要開刀才會不敢就醫,不但影響正常的社交活動、連生活、睡眠品質也不佳,前往醫院求診後,醫師確診為「膀胱過動症」,只需透過藥物治療、飲食控制、膀胱訓練和簡單的骨盆運動,就讓20年的老毛病不到一週時間快痊癒,她後悔為何不及早就醫。「膀胱過動症」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症狀是急尿感、合併急迫性尿失禁、頻尿和夜尿等情形;醫師表示,目前治療尿失禁的技術已和歐美並駕齊驅,大多利用微創手術就能完成治療,不僅傷口小、術後不適也少、復原時間快,可大大減輕民眾的困擾。

良藥不苦口!適度運動甩憂鬱

良藥不苦口!適度運動甩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不只身體健康、連心理健康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如何排解低潮情緒或心中的垃圾該倒往何處,似乎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問題,國外研究設立「運動處方」讓你輕鬆抗壓、減壓、抗憂鬱,鬱卒不再來!「運動處方」 抗憂鬱效果佳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研究中心精神醫學部發展出一套「運動處方」的治療指引,運動能有效減少重度憂鬱症者的症狀,尤其是有氧運動,因此建議患者每週可進行3-5次,每次45-60分鐘;研究數據顯示,只要維持4週,患者病情就能獲得改善,但要達到最好的抗憂鬱效果則必須持續10-12週。研究也發現,治療高度憂鬱症的患者,採用運動方案的中輟率只有15%,相較於施以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的中輟率低很多,因此病患若能堅持運動的策略,快樂的指數將會提升、甩開憂鬱;台灣的臨床案例也證實運動能讓憂鬱症患者開心許多,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醫師表示,治療憂鬱症重要的一點是促進腦部神經滋養因子(BDNF)的增加,除了藥物外,運動也能提供此物質。憂鬱症患者恐排斥 至親好友從旁協助劉嘉逸醫師說,看診時若病患情況許可,他也會多鼓勵他們去尋找自己喜歡、有興趣、可負荷的運動,無論有氧或無氧,每週3次、一次至少30分鐘以上,只要持續4週就能看到憂鬱症狀明顯改善,但病人可能會有排斥運動的情形,這時醫師可能會視情況採取半強迫的方式或是請家屬從旁協助,提升他們運動的意願。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認為,輕、中、重度憂鬱症患者都有提不起勁或對事物失去興趣的情形,因此自發性運動可能是有難度的,此時必須將運動視同服藥,由身旁親友和照顧者提醒,像治療一樣去要求,一旦實行「運動處方」將對病情大有助益,國外的研究指出就算病人沒有達到運動的強度,一樣有效果,因此運動可說是一道良藥。

啥!行動電源內建電池 也須回收

啥!行動電源內建電池 也須回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使用3C產品的人越來越多,帶動行動電源的商機,但我們知道舊電池沒電需要回收,那行動電源如果壞了,該如何處理?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表示,行動電源其實是電池的型態,內含有乾電池,因此必須妥善回收、才能落實環保、愛護地球。電池型態多樣 消費者容易忽略環保署說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越來越多電子產品採內建固定式電池的設計,電池沒電時無法自行拆下更換,會尋求外接式電池供電,因此帶動行動電源產品的熱賣;行動電源是由可重複充電的二次鋰電池組成,外觀看不出裡面含有電池,且外型也和常見的筒型和鈕扣型電池不同,使用者不容易意識到,而將其視為回收廢棄物來處理。行動電源內含的鋰電池,使用週期平均2-4年,因鋰電池含有鈷、鎳等多種地球蘊藏量稀少的金屬資源物,因此為了貫徹環保愛地球的理念,鋰電池(行動電源)也該妥善回收處理,就可循環再利用;行動電源回收前,有幾項注意事項,應將剩餘電力用完,且不要進行拆解、破壞,電極處若能以絕緣膠帶黏貼、避免短路是更佳的處理方式,多個步驟就能降低回收時產生高熱或引發其他激烈反應的風險。好棒!電池回收率接近歐盟標準資料統計指出,近3年全台廢電池的回收率平均達43%,接近歐盟設立2016年達到廢乾電池回收率45%的目標,因此行動電源和廢電池在完成任務後,秉持著愛地球的心將它們回收,是最好的方式;全台各處都設有回收地點,如量販店、連鎖超商、超市、藥妝店、攝影器材行和無線通訊器材行,或是清潔隊的資源回收車等。

小姐腋下如何!不要再問好尷尬

小姐腋下如何!不要再問好尷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夏天到了,汗流不止、腋下更散發出濃濃體味怎麼辦?香水、止汗劑通通用上,還是阻止不了、反而讓味道更加奇怪,一名20歲的妙齡女子就深受其害,不只被男友嫌棄、也嚴重影響人際關係。腋下有異味 重創人際關係台中童綜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接觸到這一起病例,年紀輕輕的劉姓女大生從國中起身上就出現過重的體味,經整形外科陳世宜醫師確診為狐臭,是因為腋下的頂漿腺過度發達而引起;醫師說明,當人體汗腺的頂漿腺所分泌出的蛋白質、脂質、糖分等物質和皮膚細菌發生作用,就會造成狐臭,不僅腋下有頂漿腺,會陰部、股溝、乳頭、乳暈、耳後等都有,但狐臭情形大部分出現在腋下。狐臭遺傳機率高 且女性多於男性狐臭和遺傳息息相關,若雙親其中一人罹患,那麼遺傳給子女的機率為二分之一,若父母親都有,子女機率高達四分之三;狐臭大多出現在青春期,且女性發生率高於男生3-4倍左右,因為女性生理期關係的影響,造成荷爾蒙起伏大比男性更容易有狐臭的情形,不只荷爾蒙、就連情緒也會使頂漿腺分泌更加旺盛,造成困擾。陳世宜表示,會來求診的患者都是因為狐臭影響到人際關係,導致自信心喪失,目前已有多種方式可解決問題,如傳統切除術、超音波溶脂、螺旋刀手術、施打肉毒桿菌等,可依病患的身體狀況和需求進行不同的治療方式;但必須注意的是,年紀太輕的患者,動手術解決狐臭的效果有限,因為青春期間,頂漿腺還會增長,病患可於青春期過後再進行評估治療。

天天上臉書 幸福感恐減少!

天天上臉書 幸福感恐減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也是天天必上臉書的人嗎?手機天天滑,看看臉書上所有朋友的生活訊息,有趣的就按個讚,但是,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顯示,臉書用越多,心情就會越糟糕!走出網路世界 真實互動心情更好此研究,是根據八十二名年輕人,進行的調查所得出的結果,在實驗當中,會每天發五封簡訊給這些受測人員填寫,竟發現,這些人只要臉書使用次數越高,幸福感就會減少,反而讓人更加不快樂。而撰文的研究人員也指出,接受測試者使用臉書愈多,下次我們傳簡訊給他們時,他們心情就愈糟。在兩周內他們使用臉書愈多,對生活滿意度降低的幅度就愈大。相反地,親身互動讓人心情更好。

體重升臉水腫 飲食避免過鹹、重口味

體重升臉水腫 飲食避免過鹹、重口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知道,水腫可能讓你體重一夕之間突然暴增數公斤,臉蛋也從瓜子臉變成大餅臉!實際上經過體脂肪測量後發現,其實身上的脂肪並沒有增加,增加的其實是水分,嚴格來說這並不叫做肥胖。 台灣肥胖醫學會醫師方銀漢指出,水腫就是身體內的水分無法正常地排除,造成水分堆積在身體各處,於是乎就引起了下半身發脹、眼皮變腫、手上的戒指戴不進去、腳穿鞋子襪子的地方出現壓痕、體重逐漸增加的各種現象。日常生活中避免水腫的方法有以下幾種:飲食應避免過鹹、重口味的食物,而適度的身體活動或是運動可以促進局部肌肉收縮,進而改善末梢血液以及淋巴循環,自然有消除水腫的功效;此外,足部或是腳底按摩也有類似的作用,而且在按摩前加上局部熱敷的話、效果更佳。食療選擇:有一些食材可幫助改善水腫,適當食用也有幫助,例如:一.紅豆:又稱赤小豆,利小便、消水腫。 二.薏仁:薏仁可以促進血液和水份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作用。 三.木瓜:有消水腫、治腳氣功能。本草綱目有云:木瓜治腳氣。 四.冬瓜:連皮燉湯來食用可以利尿,益氣耐老。另外也提供可以消水腫的荷葉洛神減肥茶,做法如下:材料:茉莉花1錢、黃耆3錢、玉竹5錢、車前子3錢、荷葉3錢、洛神3錢。功效:茉莉可以理氣﹔黃耆則有補中益氣、利水退腫的作用﹔而玉竹滋陰生津﹔車前子可以利水明目﹔荷葉則是消油脂﹔洛神可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而且可以生津止渴。做法:每份加250到500c.c.熱水沖泡,放置約5分鐘後即可飲用。                     

口腔癌患者福音 單皮瓣重建手術

口腔癌患者福音 單皮瓣重建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口腔癌的患者在歷經手術切除後所遺留下來的口腔顏面損傷,常需要以皮瓣手術進行重建,而目前重建方式是以自由皮瓣手術為主。在台灣,口腔癌好發於頰黏膜區域,臨床上位於此區域的惡性腫瘤,一般而言,第二、三期的患者,大致上用一塊自由皮瓣就足夠加以重建,而第四期的患者,病灶在切除後往往是一種複合性缺損,涵蓋臉部皮膚、肌肉、骨骼(顎骨)及口腔粘膜等。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口腔顎顏面外科羅正興主任表示,目前對於頰側區大範圍複合式缺損,是利用一塊皮瓣同時帶有廣大的軟組織且有適量骨頭來進行此類特殊且複雜的重建工作,雖然是一塊皮瓣但同時帶有不同組織(一塊是軟組織、一塊是骨頭)的子瓣,且子瓣間有共同的根蒂源;好處是顯微手術只需接一套血管,減少血管吻合造成錯誤的機會,而同一塊皮瓣、同一塊傷口術後較方便照護,且手術時間可以縮短,另外患者病情穩定後可以提前下床走路,因為使用的是肩胛骨合併濶背肌皮瓣,不需要用到腳的骨頭,疤痕在背部也較容易以穿衣遮掩。

醫訊/如何聰明養出真健康

醫訊/如何聰明養出真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看人就得先懂得看自己,肩膀、腰膝、眼神、臉色都會一五一十傳遞生命訊息,活得健康、活得快樂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教您認識自己體質與身心狀況, 開創養生新視野。年輕時睡眠很少成為問題,但年紀大了之後,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等睡眠問題都成為問題之一,問題最重要的是松果體與間腦,人越老,它們的功能越差,也會影響自律神經與內分泌兩大系統,所以,有人保養不當,未老先衰,有人保養得法,返老還童。對此,純青社福基金會特舉辦「美好人生」講座活動,其中「身心健康」類專題系列中,此次主題為「聰明養出真健康」,特邀請中醫師診所李家雄院長主講。他曾著作出版過《十二種要你命的病》。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聰明養出真健康 時間:102年8月22日(四)下午19:00~21:00地點:基金會(台北信義區東興路69 號3樓)洽詢:02- 2763 1650報名:http://www.chun-ching.org.tw/classpost.asp?pno=277

醫訊/如何食在健康

醫訊/如何食在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病從口入,飲食錯誤容易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從飲食可以改進身體健康及體質,進而增長營養。因此,振興醫院將舉辦「食在健康有食欲」衛教講座,邀請蔡振華醫師、敖立燕營養師主講。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食在健康有食欲時間:102年8月17日(六)上午9:00~12:00地點:振興醫院(台北振興街45號\近捷運紅線石牌站)行政中心第1會議室洽詢:02-2826 4400轉3029

樂閱讀/人要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

樂閱讀/人要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

某位女性在接受心理諮商時表示:「我從小就不受父母疼愛,所以我沒辦愛自己的小孩。」雖然這位女性最後還是能打從心底疼愛孩子,但並不是心理諮商師讓她的愛覺醒,反而是孩子本身喚醒了她對孩子的愛。某一天,這位女性參加了同學會兼露營活動。學妹對她說:「我先去辦旅館的入住手續,我的孩子就麻煩妳照顧了。」接著就留下她和沉睡的嬰兒。嬰兒彷彿將一切都交給她似的,安穩地睡著。漸漸地,一股不可思議的感覺湧上她的心頭。「為什麼這個孩子會在我的懷中沉睡呢?我這麼討厭小孩,他卻還是相信我。要是我把他丟在這裡不顧,他該怎麼辦?對了,這個孩子肯定是把我當成他的媽媽了,所以才會這麼安心地睡著。」當她這麼想的時候,嬰兒突然張開雙眼,和她四目相接。嬰兒注視這位女性一會兒後,咧嘴露出天使般的一笑,然後再次安心地回到夢鄉。「就算知道抱著自己的是我,不是媽媽,他還是願意把一切交給我,在我懷中安心入睡……我受到這孩子的信任了!」這時,她的心中波濤洶湧,一股未曾感受過的全新情感湧上心頭。「無論發生什麼事,我一定要保護這個孩子。」這個決心堅定得連她自己也感到意外,她知道就算受到獅子的攻擊,她也會為嬰兒挺身奮戰。「主動」就能得到寬容與認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所謂的信賴關係,是從得到他人的信賴開始。同樣地,無法信賴他人的人,自然無法受他人信賴。換句話說,若自覺不被愛,就得從主動愛人開始。總是以第二人稱感嘆沒有人愛的人,必須以第一人稱重新審問自己:「我真的信任別人、愛著別人嗎?」、「自己是否沒有主動去愛人,卻渴望被愛?」心理學認為,人只能像愛自己一樣地去愛別人。所以不認同自己缺點的人,也無法認同別人的缺點。然而,我們是否不願意接受他人的缺點,卻又希望對方包容自己的缺點呢?其實這不過是厚臉皮、想為自己開脫的藉口罷了!相反地,在認同、接受自己之後,就算看見他人的缺點,也會覺得與自己有相似之處,於是能寬容地與對方相處。對他人越是寬容,就越能受到認同與被愛。這說來有些複雜,總歸一句:如果渴望被愛,就得學會先愛別人。此外,若不從愛自己開始,我們就沒有能力去愛人。所有的關鍵字都在於「主動」二字,無論感動、信賴或是愛情,都會在我們主動付出後,回饋到自己身上。  (本文作者/衛藤信之)(摘自/幸福,很近很小/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