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支持哺餵母乳 集乳室大稽查

支持哺餵母乳 集乳室大稽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為營造哺餵母乳支持性環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2年1-6月稽查全市依法應設哺集乳室之393家公共場所,其中需限期改善者8家,缺失部分包含:哺乳室應有明顯區隔之空間且不得做為其他用途2件、基本設備未符合規定(包含電源設備、緊急求救設備、有蓋垃圾桶)6件、管理維護未符合規定(每日清潔紀錄、定期設備管理維護紀錄)2件。衛生局已輔導完成限期改善,如未於期限內改善完成者,得依法裁罰。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公共場所哺餵母乳是基本人權,依據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第4條規定「婦女於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時,任何人不得禁止、驅離或妨礙。前項選擇母乳哺育場所之權利,不因該公共場所已設置哺(集)乳室而受影響。」,違反者可依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罰鍰。臺北市今年也首度將業者員工教育訓練納入「優良哺集乳室認證」評鑑項目中,希望參加認證的單位不僅是提供優質的硬體設施,在軟性服務上也能落實法令,提供哺乳婦女友善及支持性的態度。

破除懷孕迷思 可信度見仁見智

破除懷孕迷思 可信度見仁見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什麼!懷孕期間可以喝酒、喝咖啡、染髮跟做自己喜歡的運動?一本備受爭議的新書指出,禁止上述行為其實只是一種母性迷思?自己的一套!懷孕可飲酒、喝咖啡這本書的作者艾蜜莉‧歐斯特(Emily Oster)反駁一些懷孕期間該注意的「古老撇步」,提倡孕期中應該實施更輕鬆的生活方式、無須太過壓抑,如可以喝酒、喝咖啡和染髮等,當然這些觀點引起廣大爭議;在書中,她認為一天一杯酒,是適宜且健康的,當然酌量的咖啡也不會影響胎兒,且孕期中增重速度過慢是比過快來得令人擔憂,總總陳述都顛覆傳統的想像。艾蜜莉是一名經濟學家,對於懷孕有她自己的觀點,並引用各式資料來佐證,重新寫了一套「懷孕準則」,她認為目前有關懷孕的食物限制已經過時,如酒精並不會影響胎兒智力的發育和行為;並說明她提供的「新標準」要不要相信取決於個人,並用自己的例子來說明,歐斯特女士在三年前懷孕,當時她被醫師建議要戒掉咖啡,一連串強迫式的要求(準則),讓她不開心也非常受挫。強迫式的要求 其實是母性迷思?於是她查閱許多有關食用咖啡的資料,發現根本都是錯誤的,於是她拒絕聽從,持續適量飲用咖啡,而另一項是關於飲酒的限制,她看過文獻後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認為孕期前3個月、一週1-2杯酒是適當的;最後還發現染髮和運動也是可行的,但僅有一項必須避免就是園藝活動,因為會增加接觸泥土中寄生蟲的風險,而孕婦若感染寄生蟲,會傳染給胎兒而影響健康,所以必須注意。但她的相關論點其實不受青睞及信服,衛生署發言人表示,孕期飲酒可能導致胎兒酒精症候群(foetal alcohol syndrome)或影響胎兒出生時的體重,他們的建議還是希望孕婦能避免酒精,至於其他說法可能還是要依造個人情形和專業醫師討論後,才能得知。

中元普渡放心買 中市抽驗皆合格

中元普渡放心買 中市抽驗皆合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元普渡即將到來,為讓民眾買的安心,吃的放心,臺中市衛生局自102年8月1日至15日派員前往各大超市、量販店及便利商店等,稽查市售食品標示情形及人員環境衛生狀況,針對餅乾、糖果、泡麵、飲料、生鮮肉品、醬料等,查核是否標示品名、內容物名稱、重量、食品添加物名稱、廠商名稱、地址及電話、原產地、有效日期及營養標示,共計查核205件,均符合規定。 盛夏季節,食物容易因儲存溫度不當導致腐敗變質和受到細菌污染,建議民眾勿一次大量採購食品,購買後應盡速食用完畢並注意保存條件及有效期限,以免放置過期腐壞,吃了傷身。 衛生局局長黃美娜呼籲表示:採買食品時,請注意食品外觀有無異狀、異味,確認食品包裝是否完整,如來源不明或標示不清之產品,呼籲民眾拒絕購買食用,共同維護食品衛生安全。

保健食品多!顧「筋」還是顧「骨」?

保健食品多!顧「筋」還是顧「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台灣老化指數達到新高,保健食品市場也趨向老年保養之競爭市場。如何正確選擇所需的產品,SNQ推廣中心幫消費者把關進行篩檢,並呼籲視需要購買,適量使用,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101年底資料顯示,約256萬人當中,約有50萬人罹患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率也達8成。坊間訴求「顧筋骨」產品眾多,SNQ推廣中心在公布的通過認證保健食品中,就有4成產品是這方面的保健訴求。 改善筋骨 營養素材大不同SNQ推廣中心李麗美營養師表示,骨骼保健素材常見包括鈣片及維生素D配方產品、乳製品、植物異黃酮類的大豆胚芽製品(幫助停經之婦女有助於骨質保健)都是補充的素材。而關節保養則有葡萄糖胺、膠原蛋白、MSM(甲基硫醯基甲烷)可攝取。葡萄糖胺大家都較熟悉其適用於初期退化性關節炎者。第Ⅱ型膠原蛋白是關節結締組織與關節軟骨最主要且必需的營養素,可以幫助維持軟骨健康並幫助修復受傷腫痛的關節軟骨;MSM 則可合成關節內所需的硫酸軟骨素,可強化韌帶細胞的強度,並且亦具有減緩疼痛、抗發炎的作用。 李麗美營養師提醒,有些長輩經常筋骨痠痛,想要進一步選購相關骨質保健產品。建議先與醫師討論,進一步確認症狀與需要補充的素材,再來選購有認證的保健產品,依照商品建議劑量來食用。除此之外,平日應減少可樂、咖啡及茶品飲用,適度運動,訓練肌力,如此才能擁有靈活的筋骨。 

無菸尚讚!南市醫推健康公園

無菸尚讚!南市醫推健康公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南市安平區是台南熱門景點之ㄧ,為守護乾淨的家園環境,台南市立醫院18日於世平路上的世平一號公園舉辦「讓愛飛揚、展望未來--大家"藝"起來」,藉由「無菸公園」的揭牌、健走發放拒菸拒檳宣導品、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等活動,共同營造成為安平區社區營造第二個無菸場所。昨日上午活動,吸引上百人到場參加世平一號公園的無菸公園活動,首先登場的是邀請社區領袖等人,共同為無菸公園揭牌,再由港仔尾欣樂社陣頭帶領民眾,繞行公園一圈,象徵共同守護乾淨的家園。活動中也安排人氣王的派大星、巧虎、蟹老闆等卡通人物參與健走,在胸前背著拒菸、拒檳的紅彩帶,宣導「我不吸菸、不吃檳榔」,可愛逗趣的模樣,吸引許多小朋友爭相拍照。南市醫社區服務課林培剛專員表示,世平一號公園鄰近觀夕平台、壘球場,吸引許多大朋友、小朋友到此休憩,常有癮君子與紅唇族隨手亂丟菸蒂、檳榔渣,為杜絕此髒亂現象,結合社區宣誓營造永續的清淨環境。

醫訊/環境教育影片及設計競賽

醫訊/環境教育影片及設計競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環保局為獎勵創意人才,提供環境教育學習觀摩平台。提供多元化環境教育漫畫、短片與微電影觀摩,促進全民參與環境教育之興趣。透過環保創意發想,提升參賽者環保意識。因此,台北環保局特規劃「環境教育創意競賽-環境教育推廣影片及創意設計徵選活動」。活動主題:與環境教育相關領域結合,可含「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氣候變遷」、「災害防救」、「自然保育」、「公害防治」、「環境及資源管理」、「文化保存」、「社區參與」等環境教育內容,表現出人文歷史、地理環境、地方特色等特點,亦能呈現環境教育觸動人心之有感作品,激發民眾落實環境行動。參賽類型:微電影組、短片組、四格漫畫組。凡設籍於中華民國之民眾皆可參加(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影本即可),個人或團體組隊報名不拘(團體報名須填寫報名代表者,以8 人為限)。活動詳情請參考http://www.eeis.taipei.gov.tw/?g=News&K=DOC。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環境教育創意競賽-環境教育推廣影片及創意設計徵選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02 年9 月26 日(四)止(以郵戳為憑逾期不予受理)地點:10668台北大安區四維路198 巷41 號2 樓之10 鍾采芳小姐收(請註明報名台北環境教育創意獎○○組洽詢:02-2720 8889轉7232~7234

網購醫材要注意 購買須知要看清

網購醫材要注意 購買須知要看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網路資訊無遠弗屆,為保障民眾使用網路購買醫療器材的安全,呼籲民眾選用醫療器材產品應注意其安全性與風險性。衛生福利部於101年11月1日公告開放「領有醫療器材販賣業藥商許可執照之業者」,可以申請在自行架設或利用他人之網站等郵購買賣通路,販賣風險性較低的「第一等級醫療器材」,使消費者取得醫療器材通路更加便利。民眾透過網路選購醫療器材時,應確認產品是否具有衛生署核發之第一等級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並且注意產品標示,如藥商名稱地址、使用方法、批號、製造日期或保存期限等資訊,建議民眾可先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系統,查詢所標示資訊是否正確。提醒民眾網購可能有潛在的風險,例如產品資訊不實、瑕疵等因無法實際檢視商品及確認賣家資訊而產生各類型之交易糾紛,以及個人資料及隱私洩漏的安全問題,因此民眾透過郵購買賣通路選購醫療器材時,應該多注意產品資訊的確認以及個人資料的保護。

農民三餐都吃山藥 腸子竟長二十多顆息肉!

農民三餐都吃山藥 腸子竟長二十多顆息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提醒民眾,不論是哪一種食物,都可別長期大量食用,小心身體出事情!日前,花蓮有一名五十多歲種植山藥的農民,因長期食用山藥過量,導致腸子裡出現了二十多顆的小息肉,且出現腹痛的情況才北上就醫。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糠榮誠表示,這是他遇到的第2名男性因食用過量山藥引起發炎性息肉。這名農民家住花蓮,因出現血便、腹瀉、絞痛,經朋友介紹北上就醫。 糠榮誠說,患者就醫檢查發現有20到30顆發炎性小息肉,經詢問農民生活及飲食習慣,認為可能是因本身種植山藥、長期三餐都以山藥為主而引起,建議停止食用3個月後,再檢查息肉數目已減少。 糠榮誠指出,由於收治的2名患者都是男性,山藥具有女性荷爾蒙雌激素,食用過多刺激大腸黏膜,形成息肉。此外,有一些藥物如止痛藥,也會引起發炎性息肉,不過,發炎性息肉是良性,不會變成癌症,停止食用後一段時間會改善。 他說,山藥是養生用途,在食品及商品應用範圍廣,但任何食品過量都不好,若身體出現症狀應立刻就醫檢查,同時告知醫師飲食習慣,患者也應定期回診追蹤,做好健康管理。

會回頭的颱風!潭美先往東再回頭恐撲台

會回頭的颱風!潭美先往東再回頭恐撲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家門前有颱風!潭美颱風,在今日上午由台灣東南方的熱帶低壓所形成,因離台灣很近,成為了家門前的颱風,預計潭美會先往東方移動,但在二十日就會回頭,是否直撲台灣氣象局還要再觀察。潭美先往東 再回頭!根據氣象局的資料顯示,潭美颱風已於今早形成,中心距離鵝鑾鼻東南東方七百公里處,以每小時八公里的速度朝東前進,雖潭美初步會朝東前進,但氣象局指出,潭美在二十日就會回頭,並且向台灣靠近,但是否直撲台灣,仍待觀察。另外,預估潭美颱風在影響台灣最劇時落在周二到周四,呼籲民眾,無論潭美颱風是否撲台,近幾天來台灣各地降雨機率都會提高,提醒民眾出門時多帶雨具,以免遭淋成落湯雞! 

男子每天喝高粱成慣 竟引發食道癌上身!

男子每天喝高粱成慣 竟引發食道癌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愛喝酒,且天天喝酒的民眾可要注意了!小心因為飲酒過量,造成食道刺激,而引發食道癌!台南有一名五十七歲的林姓男子三十多年來日飲至少一百五十毫升的高粱酒,導致出現吞嚥困難、胸部抽痛的症狀,檢查後確認為食道癌。食道癌病患 九成都有飲酒習慣對此,台南市立醫院胸腔暨食道外科醫師吳明和指出,這名男子不只每天喝高粱酒,還抽1包半的香菸,最後出現吞嚥困難、打嗝、易嗆、胸部抽痛、體重減輕等症狀,確認罹患食道癌後,已開刀治療。跟根據南市醫的統計,近年來送醫確診的食道癌病患,近九成都有長期喝酒的習慣,甚至有人還日飲一瓶高粱酒。吳明和表示,較高濃度的酒精對喉嚨、食道刺激較大,偶爾小酌無傷大雅,但經常性喝酒或有酒癮者,將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因此,吳明和呼籲,嗜酒不只會造成慢性胃炎、胃潰瘍、肝硬化、肝炎、脾腫大、胰臟炎、糖尿病,食道癌、喉癌、胃癌及肝癌的發病率也較高,不可輕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