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麻疹事件連環爆!家族又有1人遭殃

麻疹事件連環爆!家族又有1人遭殃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上週疾管署公布的南投的家族群聚感染事件中,目前又新增1例確定個案,為1歲6個月男童,是第3例個案南投26歲女性的姪子,因發燒住院治療,經檢驗確認感染,現已痊癒出院。經調查該男童曾在3個月前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可能已具有部分保護力,因此,症狀較輕且不明顯,估計其傳染力低。衛生單位已列管其接觸者26人;截至目前該起群聚事件已經造成5人感染,除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已解除列管外,其他個案之接觸者共540人,預計追蹤觀察至11月15日。麻疹疫情尚未平息 出國旅遊應多留意本年迄今共26例麻疹確定病例,感染地有中國大陸6例、菲律賓6例、印尼2例、香港1例、馬來西亞1例、越南2例,另有8例於國內感染。疾管署提醒,由於鄰近國家麻疹疫情仍未平息,國人前往流行地區務必提高警覺,出發前可至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麻疹傳染性高 發燒、結膜炎為警訊疾管署呼籲,家中若有滿1歲尚未接種MMR疫苗之幼兒,請儘速完成接種,並盡量避免攜帶未滿1歲及未完成MMR疫苗接種之嬰幼兒前往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麻疹流行地區,因故須攜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時,可於出發2週以前,至各鄉鎮市區衛生所,為幼兒自費接種1劑MMR疫苗,僅收取疫苗費用。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容易由頻繁之國際交流,如旅遊、探親、商務活動等管道進入國內,在不具免疫力的族群間快速傳播。民眾如有發燒、紅疹,或伴隨鼻炎、結膜炎、咳嗽等疑似麻疹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及相關接觸史。

病媒蚊威力不減!登革熱突破萬例奪13命

病媒蚊威力不減!登革熱突破萬例奪13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登革熱疫情持續發燒!疾管署為讓年輕族群更了解如何預防登革熱,一起落實居家內外環境清潔,特別邀請藝人乾德門先生拍攝登革熱防治網路宣導短片,運用電影的拍攝手法及懸疑的戲劇效果,提醒民眾清掃時易忽略的細節,期望藉此引起民眾共鳴與討論,進而主動落實居家內、外孳生源清除。高雄上周仍有3例個案死於出血熱疾管署表示,上周高雄市新增5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其中3例死亡,另有1例在11月5日研判登革出血熱之病例,不幸於11月6日往生。死亡病例分別為鳳山區64歲男性、仁武區69歲女性、苓雅區75歲女性及三民區79歲女性,均有高血壓、心臟病、風濕免疫疾病或痛風等病史,10月29日~11月5日發病,11月4日~11月8日死亡,同住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而另外2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分別為三民區74歲及71歲男性,均有高血壓、末期腎病或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史,目前均住院治療中。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共累計80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其中60例已出院,13例死亡,7例住院中。主動清除孳生源 才能有效預防上週共新增1,53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及6例境外移入病例。新增的本土病例,為屏東縣、台南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雲林縣、台東縣、澎湖縣、高雄市則有1,485例,病例數持續增加。本年截至目前為止,累計共10,600例登革熱病例,包括境外移入病例210例及本土病例10,390例,其中今年入夏後本土病例為10,376例。而境外移入病例感染來源分別為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印度、柬埔寨、諾魯、孟加拉、日本、法屬玻里尼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吐瓦魯。最後,疾管署提醒民眾,主動清除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才是預防登革熱最好的方法。

「掛羊頭賣豬肉」 新北追查下游15業者

「掛羊頭賣豬肉」 新北追查下游15業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日前會同刑事警察大隊,配合高雄地檢署至轄內華元國際有限公司與威峰國際有限公司。調查發現,羊肉捲疑似添加豬肉再切片以羊肉火鍋片販售,也將帶回羊肉捲、牛肉捲、豬肉捲及牛油等相關產品,送驗鑑定動物性成分。而新北則有15家下游廠商,衛生局將盡速派員稽查是否進貨情況。衛生局查出,華元與威峰為同一何姓負責人,且均未領有食品工廠登記證屬地下工廠,已移請經發局後續查辦,另追查發現,華元與威峰下游廠包含高雄市、新竹市與台中市等縣市,已移請當地衛生局查明處辦,

醫訊/樂活午餐營養講座之預防失智

醫訊/樂活午餐營養講座之預防失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家人罹患失智症,要怎麼辦?隨著現代醫療進步,台灣更加速老化,伴隨著是記憶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次衰退,失智人口也逐步增加。對此,臺北榮總醫院特地針對失智,邀請專業醫師及營養師授課,提供最實用的醫學營養知識、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並可現場品嚐護腦營養套餐,精彩的課程內容,破解飲食迷思,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樂活午餐營養講座之預防失智時間:11月19日(三)11:00~13:00地點:臺北榮民總醫院中正樓1樓營養講堂洽詢:02-2875-7472 臺北榮總營養部

樂閱讀/會議太久沒效率? 10分鐘為一單位

樂閱讀/會議太久沒效率? 10分鐘為一單位

上班開會,最麻煩的就是無法按照預定的進度進行,或者明明是依預定的程序,卻因為內容太複雜而花了很多時間;另一種,則是太快做出結論反而剩下很多時間。如果變這樣,就要重新檢視會議預定的進度,或是再次調整時間。可是重新檢視預定的進度時,常常還是會忘了各個項目的重要程度、以及工作量多寡的狀況。因為,一開始建立時間表時雖然會考慮到這些,但在變更時往往就忽略了。也就是說,即使合理的變更時間表上的時間,但若是內容沒有跟著改變,那麼還是得花費和一開始規劃時一樣多的時間,結果就變成只是更動時間表罷了。為防止這樣的狀況發生,在管理時間表時,就不能單純的以時間做規劃,而是要注意分配給各個項目的時間。例如,分配給有關××資料的說明30分鐘、有關×△的方針決定20分鐘,有關△△狀況的確認10分鐘,以這樣的方式來做時間的安排。而當有關××資料說明花了40分鐘時,由於多說明了10分鐘,所以要思考接下來的流程,要從哪裡縮減多少時間補回來。這時,也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來縮減。舉例來說,有關△△狀況的確認,沒那麼急迫,所以移到下次再討論、或是只分發資料給大家參考,就能縮短時間。再者,關於××並不需依賴全體與會人員決定,因此只要大家提出意見,最終決定交由負責人執行即可,這樣也可以縮短不少時間。像這樣進行時間管理時,有一種很便利的方法,就是運用計時單。首先,決定管理時間的單位。會議最好以10分鐘為單位,一整天的工作則以30分鐘或1小時為單位為宜。?計時單?並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只要有同樣大小的memo紙和磁鐵,眼睛看得到、可以數的工具即可。數量也只要準備可供會議或一整天時間表使用的數量就行了。如果會議是兩個小時,就準備12張計時單(一張的單位是10分鐘),如果一天上班時間是八小時,就準備16張計時單(一張的單位是30分鐘),並將各計時單分配到各個項目、工作中。每次各個項目結束時,就拿掉在這裡消耗掉的計時單。如果計時單不夠,就思考如何改變其他項目的作法,然後從該項目將計時單拿過來補上。如果計時單有多的,必須再確認執行內容上有無疏漏,如果沒問題就將多餘的計時單分給其他項目或工作。像這樣,經常留意在各個項目上花費的時間,就能防止進度拖拖拉拉,並維持各項目的品質。(本文作者/石谷慎吾)(摘自/不健忘的靈活工作術/春光出版)

樂閱讀/這樣吃才對!有效預防抽筋

樂閱讀/這樣吃才對!有效預防抽筋

飲食問題也是造成抽筋的一大因素,像脫水、電解質的缺乏,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抽筋發生。1)缺乏水分/抽筋常會發生在水分大量流失時,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在運動前、中、後大量攝取水分。2)缺乏「鈣」離子/鈣離子是肌肉收縮時不可或缺的電解質,有研究指出,許多運動員或老人是因為攝取了牛乳或鈣片,而改善抽筋現象。3)缺乏「鈉」離子/在劇烈運動時,因流汗所造成的鈉離子的流失,可能會導致體內鈉離子不足造成抽筋,所以建議有運動習慣的人,不要刻意降低鹽分的攝取。4)缺乏「鉀」離子/汗水除了帶走鈉離子,也會帶走大量鉀離子,一旦發生鉀離子不足,仍有可能造成全身性後遺症。飲食中富含鉀、鈉及鈣離子的食物要降低運動時的抽筋,可從日常生活的營養攝取著手,平時要多補充水分,同時要喝低脂高鈣牛奶,多吃水果蔬菜,不刻意減少鹽分的攝取,以有效減少抽筋的發生。富含鉀的食物/香蕉、馬鈴薯、哈蜜瓜、蕃薯、紫菜、菠菜、番茄、柳橙、杏仁、花生、黃豆、乾梅。富含鈣的食物/乳製品、豆類製品、帶骨小魚、芝麻。富含鈉的食物/乳製品、蛋、肉類、蝦、火腿、芹菜。(本文作者/林頌凱)(摘自/國家代表隊醫師教你運動不受傷/高寶書版出版)

亂吃!食物選不好 腸癌復發及死亡率增

亂吃!食物選不好 腸癌復發及死亡率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立冬甫過,薑母鴨、羊肉爐、十全大補鍋、麻油雞等紛紛出爐,但是毒油、食安問題頻傳,讓人擔心一不小心誤食地雷。大腸直腸癌已連續6年位居十大癌症之首,但如能及早診斷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張家崙醫師表示,即使是晚期大腸直腸癌,整體存活已有顯著延長,過去治療僅有化療,目前治療已有多線標靶及化療組合,存活時間也從過去不到1年,提升至平均30個月。掌握高纖低脂   腸癌病友也能享受美食據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顯示,腸癌病友飲食習慣偏向傳統西方飲食模式,即高脂肪、多肉類、少蔬果,將導致較高的疾病復發機率與死亡率。台灣癌症基金會賴怡君營養師表示,腸癌病友應以「高纖低脂」為最高原則,至於秋冬進補鍋物仍可以吃,但需要注意食材的選擇,如白肉替代紅肉,配料則以天然新鮮食材,避免加工再製品,也避免油炸過的食材,遠離毒油威脅;主食類則可選擇全榖物,如糙米飯等,以增加纖維質攝取。溫補最佳+五色蔬菜   避免刺激腸道另外談到秋冬進補,不可缺少的就是中藥材,佳禾中醫診所羅明宇院長表示,腸癌病友可採溫補方式來達到行氣補血功效,如四神湯、四君子、鴨肉、雞肉等都適合溫補,另應避免辛辣刺激、寒涼食物,易刺激腸黏膜。羅明宇院長進一步指出,進補還是需要補得均衡、多蔬菜才健康,建議多一點心思套用彩虹食物、五色(紅、綠、黃、白、黑)的概念來搭配。多選擇低脂肪高蛋白的菌類食材也是很好的選擇,如黑木耳能活血化瘀;銀耳、猴頭菇可清潔腸胃;香菇則對心血管有益。飯後則可搭配柑橘類微酸水果,能清肝降火,或是來一碗可潤腸、清胃、解毒的黑木耳露,也是不錯的選擇。

正子檢查助揪癌!早期發現提升存活率

正子檢查助揪癌!早期發現提升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人人聞癌色變,據衛福部公布102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第32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新光醫院引進新型的正子斷層造影儀,3年來健康檢查人次已突破一萬例。男性發現罹癌年齡平均57歲,女性發現平均年齡53歲,與國人十大癌症中位數年齡67.7歲有明顯差異,顯示正子檢查能提早發現癌症。正子造影準確度較高新光醫院正子中心陳遠光主任表示,在累計健康檢查32,149例正子檢查中,無適應症而來健康檢查的人中發現322人罹患癌症,檢測率1% ,而早期的癌症徵狀並不明顯,約有80%的患者被檢查確認癌症時,已是晚期,由於晚期患者的發現平均存活時間及治療皆不理想,傳統的癌症篩檢方式如胸部X光檢查及糞便潛血檢查,容易有盲點或者發現時通常已太晚,而錯失治療先機,存活率相對較低。陳遠光也指出,正子造影可早期偵測癌細胞並分辨出腫瘤的性質,判別腫瘤是否轉移,並評估治療效果以及復發情況。而歐美國家及日本已廣泛將第三代正子儀運用在腫瘤檢查及篩檢,準確度可達近90%。因此正子造影癌症篩檢結果顯示,早期檢查出癌症並非難事,如可提早治療,也盼能讓罹癌等於判死刑的負面看法改觀。

應建立私密處肌膚保養概念:正確酸防護 讓妳更健康

應建立私密處肌膚保養概念:正確酸防護 讓妳更健康

(撰文/Wendy Guo)(專業諮詢/舒摩兒行銷部經理 鄧潔珍、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 詹景全醫師)(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舒摩兒提供) 女人愛保養,就連「私密處」也不能忘!女人一生不僅有三分之一歲月有生理期,還要經歷青春期、育齡期、更年期等生理變化,私密處的健康因而與女性生活品質大大相關,所以正確私密處保養的觀念,是女人一生極為重要的課題!23歲的恬恬,為了展現身材,總是穿著緊身的牛仔褲,某日突然發現私密處搔癢難耐,以為是清潔不當,便自行以身體沐浴乳加強清洗私密處,但沒想到搔癢感竟加劇,求助婦產科醫師才驚覺是,穿著緊身褲引發私密處感染,加上自作聰明使用鹼性的沐浴乳清洗,讓搔癢情況越來越嚴重。許多女性都知道私密處要酸 但卻不知道該多酸舒摩兒行銷部經理鄧潔珍說明,健康的女性陰道菌叢處於生態平衡,其中乳酸桿菌形成的乳酸讓陰道維持在pH3.2-4.5的健康環境;外陰部則是陰道黏膜組織的延伸,類似人體的嘴唇組織幾乎沒有角質,是pH4.5-5.0敏弱肌膚。而女性荷爾蒙改變陰道的酸鹼也會跟著變化,間接影響外陰部的酸度(pH4.5-5.0)。使用一般清潔用品或清水清潔私密處,非但無法平衡外陰部的健康酸度,甚至更易造成乾燥不適或私密肌的老化。私密肌膚因為無角質層保護,天生欠缺保濕功能,清潔品中的皂鹼更會加速水分流失,造成乾燥老化的現象。 鄧經理表示,很多女性不解為何已經加強居家私密潔淨,卻仍無法擺脫感染夢魘?主要是因為居家私密潔淨只是第一步,外出如廁後、久坐、緊身褲、生理期等等都會改變弱酸環境、造成潮濕悶熱提高感染的風險。尤其台灣屬亞熱帶氣候環境濕熱,因此,居家潔淨、隨身潔淨與加強乾爽是避免私密處感染不適的3大重點。若要加強防護,外出如廁可使用私密專用隨身潔淨產品,避免偏鹼的尿液、經血分泌物改變弱酸環境;若攜帶便利,也可再以含天然玉米澱粉的爽身粉維護局部的乾爽,避免濕熱成為細菌的溫床,防護更完整才能遠離感染。甩開魚腥女封號 6招一定要學起來避免私密處感染,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詹景全醫師舉出6項保養措施,女性朋友們趕緊學起來!1)不使用護墊:很多女性會使用護墊,原因是擔心私密處直接接觸內褲可能容易感染,但其實這樣的行為反而適得其反,更容易造成私密處感染。2)盡量穿裙子:「女生穿裙子最美!」詹景全醫師笑著說,診間最常跟女病患說女性穿裙子最美,其實不只是外表問題,更重要的是裙子比較通風,會大大減少私密處感染的機會。3)使用弱酸性的私密處清潔乳:私密處原本屬於弱酸性的環境,臨床上發現很多女性會使用肥皂或沐浴乳等鹼性清潔品清洗,是造成私密處感染的主因。可選擇使用私密處專用含檸檬酸的弱酸性清潔乳,淨味又防護。4)隨時攜帶乾淨內褲:若天氣悶熱,私密處受感染的機會也會大增,建議女性隨時攜帶一條內褲,感覺悶熱時就可換上,避免私密處感染。鄧潔珍經理補充,也可用私密專用植物性爽身粉,吸濕透氣保持乾爽。5)每天喝優酪乳:優酪乳裡的乳酸菌私密處弱酸性環境有好處,建議每天都可攝取。6)性行為時盡量不要陰道射精:因精液屬於鹼性,會破壞私密處的弱酸性環境,建議不準備生小孩的伴侶,盡量可以選擇體外射精。時代進步觀念也要同步 掌握私密保養5大原則鄧潔珍經理說,早期醫師都會建議女性「外陰部不要過度清洗,或是清水洗洗就好」,但是味道、乾癢無法改善,而在保養觀念、醫美技術純熟的現代,已經打破「自然就是美」的觀點,許多皮膚科醫師也開始提醒教導女性,保養應該重視成分、配方等等觀念。因為早期市場上外陰部的清潔產品以殺菌成分居多,長期使用殺菌的產品,不但有抗藥性的疑慮,還容易造成刺激敏感等現象,婦科醫師當然不建議使用。隨著時代進步觀念也要同步,私密肌膚是身體的一部分,需要天天潔淨,也因為肌膚脆弱敏感反而更要重視保養,掌握「弱酸、無皂鹼、不殺菌、不刺激、配方單純」5大原則選擇保養品,私密保養也能便利輕鬆自在健康。

寶寶血便!牛奶蛋白過敏症恐是兇手

寶寶血便!牛奶蛋白過敏症恐是兇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2個月大的男嬰,平時餵食以配方奶為主,某天家長在換尿布時,忽然發現寶寶大便中帶有血絲,及合併腹脹的情形。經檢查研判是牛奶蛋白過敏所引起的腸炎,建議家長停止餵食平時喝的配方奶,改換成高度水解配方奶以及母奶後,寶寶的血便狀況也逐漸改善。1歲內幼兒  常見牛奶蛋白過敏台南市立醫院小兒科陳旻吟醫師提醒,牛奶蛋白過敏常發生在1歲以內的嬰幼兒,以腸胃道表現為主,最常見是在嬰幼兒大便中發現鮮血絲。另外,也可能發生反覆性嘔吐、腹脹或腹瀉,甚至脫水等情形。有些則有皮膚方面症狀,如:異位性皮膚炎或濕疹;呼吸道方面症狀,可能會產生過敏性鼻炎或喘鳴等情形;極少數可能會發較嚴重的全身性過敏休克反應。母奶餵食也可能會發生陳旻吟醫師表示,新生兒及嬰幼兒時期,腸胃道防禦功能及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會造成牛奶蛋白質未經完全分解,就穿過腸胃道屏障直接進到體內,誘發免疫系統活化而產生發炎反應,導致牛奶蛋白過敏症。然而,目前國際上標準診斷方法是挑戰測試:移除配方奶後,觀察症狀是否減緩或消失,再度給予一般配方奶,觀察同樣症狀是否又發生。但喝母奶的寶寶,也可能因為媽媽攝取牛奶蛋白的成分,經由母奶餵食造成寶寶發生牛奶蛋白過敏症。一歲內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幼兒,大約有5成會自動緩解,陳醫師建議應以母奶或高度水解奶粉餵食6個月或寶寶9至12個月大時,以副食品逐漸做銜接。

Menu